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誠意推薦 》
陳明發博士心靈素質系列
陳明發博士《文創敘事技能系列》
陳明發原創詩性培訓系列
陳明發文創意識講座系列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陳明發《釋夢心理學》系列
陳明發的詩與詩想
故事人心靈素質
愛墾MOOCS課堂
韻文化:愛墾網定位
愛墾欄目
說好的俳句
旅遊·把故事說好的快意
愛墾文創 地方創生·達人交流 最新動態
愛懇文化街節慶
高齡社會與生死學
最好的告別
遊戲:身體·體驗
故事人心靈素質
维琴尼亚萨提尔~文創人心理学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敘事·創意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本事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生活&旅遊劄記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 》文化劄記
THE LIGHT OF CITY “城市之光”微文學
風格遊記:最優美的體驗紀錄
陳楨: 劄記2001
愛墾雲端藝廊: 小時代趣味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中藥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 鄉·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情詩館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蓮的聯想
韓流文化館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花卉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美食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Photo Appreciation: UREKA BY YAROSLAV BELOUSOV)
照片札記:The Light of City 城市之光
Comment
陳明發《直播數智不現眼:實地直擊》
上網直播,就只能賣化妝、課程、自我技術、文創技能、服飾與香料嗎?疫情過了,大家可以趴趴走,既然少不了直播儀式博博烟火氣,就不是每天坐對鏡頭,做Point of Purchase Sales talk,内容营銷,示範商品或展覽梗圖。 推介房地産重要,推廣地方感性、文創感官、多元感官等文化大課可能更重要;推介宗祠福、福地或安老方案重要,生命大課更重要。做地方創生,例如推銷農産或農業文遺,可直闖現場,還可以炫實際勞作體驗、實境遊覽。走走看看,說說笑笑,都是大自然真淳樸的景觀;可能進入旅客凝視的好材料、好符號。這點,導遊比一般直播人更占優勢。底線是,文史、文物展示,是否有足够“互文”的内容,例如照片或展示物都有相關的、互聯的地方文史、叙事、詮釋、經驗分享?(9.2.2021)
ENTERPRISE: The Friendship Glows
LITERATURE & LEARNING: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PLACE & PARK: The Cultural & Creative Hub
地方文化營銷 1.7 香港·民間中華
地方文化營銷 2.0: 文化特區運動
造物 II 造物 III 文創專頁
地方文化營銷 1.3:慢遊~尼泊爾 [慢遊靈修] 中間路綫 婆羅洲的聲音
地方文化營銷 2.3 慢遊 韻文化:我求 陳明發《時間病患》
地方文化營銷 2.4 慢遊 森林詩學 陳明發英倫2005 韻文化:和諧的聲音
地方文化營銷 0.6:家居旅行+符號消費IP 韻文化:藝韻審美 陳明發英倫2005
地方文化營銷 1.4 國際旅遊市場
地方文化營銷 1.5:國際旅遊市場
地方文化營銷 0.7:直播 短視頻未来學
短視頻未来學 短視頻未来學 短視頻未来學
感情地理學
1. 人文地理主義學者段義孚曾主張:在地人自己為鄉土進行研究。「最能成就,對一個區域的生動或逼真的描述,成功地捕捉「地方的精華或本質」,或「地方的特質」。
2. 學者 Zukin(1991)曾說,「地方具體營造環境之發展,往往被國際資本流動抽象市場所決定,如何重塑空間的社會價值則成為各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因為全球文化趨同現象帶動的地方書寫與記敘的運動,是重塑空間社會價值的具體行動。地方菁華或本質的發揚保存,是保留先民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於現代社會,不僅是先民智慧的傳承、 文化情感的延續,亦豐厚後代子孫的生活內涵,除歷史教育意義外,更具有凝聚地方認同,有助於地方發展之推動。 眷村在台灣不同的聚落型態中,有其獨特的人文地景及空間性格,有它自己的象徵意義或代表性,如何了解眷村文化對地方特色的貢獻,或是在地方特質中辨析出眷村文 化的影響,是筆者面向研究時,所欲挑戰的課題。
3. 文化空間(Cultural space ) 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非指一般「公共藝文空間」或縣市主題博物館、特色館、 圖書館、演藝廳、文康中心、學校活動中心等政府機關所建置的地方文化建設硬體設施。而是指「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空間類文化資產」,包含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以 及文化景觀。 2000 年 2 月 9 日,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後將歷史建築納入保存對象。其所謂「歷史建築」乃是指未被指定古蹟,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 另,「文化空間保存再利用與產業經研技術中心」定義「廣義的文化空間」,內涵包括閒置空間再利用(reuse space)、產業遺址、城鄉新風貌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等領域,是文化空間的保存與再利用整合架構中的「標的」1 。 七虎新村中設置的七虎球場,曾做為社區公共活動空間,舉辦過文化、體育相關活 動,迄今仍在社區居民記憶中,具有承載文化歷史價值,為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蕭阿勤(1999)認為集體記憶一詞乃一群具有共同社會身份(無論是族群、社會階層或是共同經歷過某特殊事件)的人,所擁有對於過去共同經驗的記憶以及相同認知 2 。 著有「論集體記憶」一書的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對集體記憶的看法主要包括:
(一) 每個社會組織團體都有其對應的集體記憶:一個社會有多少不同的團體與制度,就會存在多少不同的集體記憶。
(二) 集體記憶是一種集體的社會行為:當集體記憶在一群同性質團體中持續存在並 不斷汲取作用力量之際,其實是作為團體成員的個體在做記憶。
集體記憶的不穩定性:社會權力的分配和流行的社會意識形態之變化,會改變人們對於過去的理解,因此集體記憶是不斷變動的。 本研究中「集體記憶」一詞中的「集體」是指曾經在本研究場域七虎新村活動過的北投居民,屬於社群的概念。
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人文地理學辭典中,「地方感」一辭的定義有二:一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可能是地方獨特的環境特性或者曾經發生過重要的事件、傳說;二是人們自身對地方的 依附—包含對地方的依賴與認同,如同人文主義地理學者 Relph 曾說過:「如果一個人感覺到內在於一個地方,那麼他/她會知道他/她在"那裡",而不是別處,他/她是安全的、 輕鬆自在的。越深入內在,他/她地方認同感就越強烈。」(Seamon & Sowers,2008:45)
本研究所述之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感, 這個土地空間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意向或感覺價值的中心;一個令人感覺到充滿意義的地方。
「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長期互動後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 認同的出現是土地空間會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或感覺價值的中心;此 意義會隨時空轉變而不斷被形塑與轉化。
1 http://ccnt1.cute.edu.tw/cprc/ABOUT%20US/us01.html
2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 研究》,第 6 卷第 2 期,2000 年 10 月,頁 80-86。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專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光男博士,2011年 7 月)
3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第 81-105 頁,1999,明文書局出版。
延續閱讀 :
芬蘭國家地景中的鄉村意象
簡析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
國外地方理論應用旅遊意象研究的空間解構
地方意象索引
劄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古來敘事
《愛墾·鄉頻道》濱雪鄉鎮
新加坡女皇鎮國家圖書館
渤泥史
推荐照片
韵文化:鄉韻
愛墾慕課·在地篇
韵文化:我求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
詩性智慧
王嘉新:意識生命的本質與還原:從狄爾泰到胡塞爾(1)
[研究方法] 歐用生·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之啟示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
唐亞華 翟婷婷《道家詩性精神——兼與海德格爾比較》評介
顏崑陽:詩是智慧的燈:「詩性心靈」特質與「詩意義」的感發
劉曉春·維柯的「詩性智慧」── 民俗學史的視野
趙曉彬《詩性功能》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萬建中·構建以「講述」為中心的故事學範式
張多·抖音里的神話:移動短視頻對中國神話傳統的重構
劉士林:生態美學與詩性智慧的現代復活
劉陽 ·文學「詩性」的語義學考察——以新時期中國文學研究為背景
朱 竑,高 權〈西方地理學「情感轉向」與情感地理學研究述評〉
(A Boy and His Friends,Catching Froggy photo be Jeff Jetts)
尼采的惊悚
延續閱讀 》陳明發談布爾迪厄
Georges Braque, Violin and Pitcher, 1910
https://iconada.tv/photo/4 文化中介 / 文化生產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7 福柯美學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8 後現代主義 / 符号消費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舞蹈旅遊 / 體驗
https://iconada.tv/photo/2-13 柏格森主義 / 10大哲學
https://iconada.tv/photo/6-1 超越性
https://iconada.tv/photo/7-1 自我關懷/自我技術
https://iconada.tv/photo/8-1 文化傳承
https://iconada.tv/photo/12 學習
https://iconada.tv/photo/13-1 文化資本
https://iconada.tv/photo/14-1 非物質文化
https://iconada.tv/photo/4-4 符号 / 詮釋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1 漢字文創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 文化資本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4 敘事藝術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5 文化
https://iconada.tv/photo/lois-greenfield-40-years-of-dancing-1 網絡學習
陳明發·超越叙事厭倦&焦慮·體驗 4.0 的技藝基礎
尋回最早最單純的遊學情趣,
“寓教於樂”的個人意義,
就是玩出一片天,
在陌生的城市,
用另一種材料思考,
用好奇,觀察後再現另一層面現實的自我
韻味悠長、情在詞外。
體驗跟著自己一輩子。
(2005年 倫敦設計博物館)
延續閱讀
桌上遊戲(Board Game)
海絲路·文化·軟實力
何畏:加快構建國際傳播的中國敘事體系
Kung-Fu Movies That Inspired Their Hip-Hop
當品牌變成好故事
內容營銷
微電影研究
說故事的力量
Host Studio's Photos
《說好的俳句》
《卡萊爾的書包》
堅持深博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趙雅麗教授:意義+故事,文創產業的「核心引擎」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技藝設計
體驗設計
馬来西亞文創
陳明發札記 2001
Dasar Industri Kreatif Negara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in Malaysia
文創實踐
文創分類
文創制作
非遺文創
文旅文創
美术馆文創
生活設計美学文創
地方文史文創
渤泥:地方文創根據
圖書館文創·文旅融合下的發展與跨界
表演文創與叙事版權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广告文创·故宫文创的灵感
纺織時尚文創~文創+紡織,比想象中更無界
視覺藝術文創:文化創新|鄉村建設展
文創産業研究
文化產業才是未來真正的趨勢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
文創慕課
文創與叙事
文創與营销
文創與體驗
趙雅麗教授:意義+故事,文創產業的「核心引擎」
[更新中]
朱啟華·時間性(Temporality)
名詞解釋: 時間性是指時間之所以成立的依據,常以一個「不變」為起點,區分變的順序,具體而言,亦因而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 提出了「綿延」(durée) 的觀念以說明時間性。他認為人們的意識原本是一條向前進行而不斷的綿延流,亦即人們處在不斷地知覺、統整外在事物的意識歷程中。只有當人在回想時,不斷往前的綿延流才會回復並注意到過去的綿延片刻上。依此人才能回憶「過去」的事。海德格 (M. Heidegger, 1889~1976) 延續胡塞爾 (E. Husserl,1859~1938)對「內在時間意識」的觀點,並由存有學的角度論述時間性。他認為「關切」(care; Sorgen)之意即在於時間性的基礎上。即「此有」(Dasein)之所以能不斷地顯示工具世界或「懸念」著其他的「此有」,是由於時間性使然。如有人想由一地到另一地時,即顯示出由此地到彼處的世界,可能步行或搭車前往。此時各種可能性均顯現出來,是基於「過去」所曾顯示過的工具世界而生。又當人「當下」做出某項決定時,立刻又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所以海德格以為任何「此有」在顯示其存有時,是基於「過去」;在「當下」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過去」、「現在」、「未來」原來是整體的,這整體即是「時間性」,時間的區隔是以時間性作為基礎而產生。舒茲 (A. Schütz, 1880~1953)則將時間性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學。他延續著柏格森、胡塞爾及海德格的觀點,區分每項社會行動產生的動機為:原因動機及目的動機。前者是一項行動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後者則是一項行動所欲達成的目的。通常一項行動產生時,兼具以上二種動機,但一般人並未細加區分。舒茲舉例說,當一個人下雨撐傘時,他之所以會撐傘可能是因為「過去」曾因雨淋而感冒;或不喜歡衣服溼的感覺,因此他撐傘以達到不被雨淋的目的。前者是原因動機、後者則是目的動機。也就是說,原因動機是基於「過去」的經驗,目的動機則是指向「未來」,故一項行動即統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方面。 由上述的論述推衍時間性在學校的時數分配中所應具有的基礎性。一節課之所以需要有引起動機及先前知識的複習,即在於喚起過去的經驗有助達成學習成果,這又是建立在意識之連續性,即時間性上。另一方面,當學生欲學習新課程時,應當與過去的經驗銜接,而不是呈現斷層的現象。由此即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局限在課堂上的時間,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即將呈現的知識內容,均應顧及學習者的時間性或意識整體。(收藏自: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Sourc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34-020-00507-4
記憶閱讀
攝影界的“黑白藝術” 、音樂界的老歌翻唱、建築界的“ 老房子”系列、文學界的“懷舊系列叢書” 、影視界的歷史劇創作等 ,甚至是科學界的考古熱、民俗學神話學的復興......,文創人,懷舊也是一種生活需要。〈趙靜蓉·懷舊文化事件的社會學分析〉
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說“過去總會被合法化”,這是因為我們總是以較為現實的方式回憶、想象並重新塑造過去,過去不僅取決於我們不斷變化生長的記憶,而且取決於意識篩選、想象重構和媒介展現。因此,記憶的核心問題就是重現(representation),是表征,是語言和實在之間的邏輯聯系和審美聯系。而這一切,只有通過符號才會發生。
趙靜蓉·文化記憶與符號敘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