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叙事厭倦&焦慮·體驗 4.0 的技藝基礎

創作人怎麼訴說呢?假如他是一位設計家,就用他的設計訴說吧。

設計家的想法都在的設計裏。

是存在主義大師薩特說的吧,“存在先于本質”。這是很自然的事對不對?

一個人不存在,也就没法子說什麼本質了。存在是什麼?

心頭的覺知而已;有覺知有領悟,才可能開始和世界互動、對话。

人真的很孤獨,在設計的概念前,人更是孤獨;

你能問人說:這條線粗些好還是细些好?這用红色好還是籃色好?

如果事事都有答案,創作者的東西怎麼称得上創作,那東西早存在了。所以,創作不外是克服个人的孤獨。

包括和随着創作而来的荒谬感、無盡的苦悶、悲觀、失望和諧共處。

和谐,在這裏也不是没有衝突的意思,而是在衝突後有和解的可能。

Artwork style by Vincent Bourilhon

延續閱讀

當品牌變成好故事

內容營銷


微電影研究


說故事的力量


Host Studio's Photos


《說好的俳句》


《卡萊爾的書包》

堅持深博


海絲路·文化·軟實力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趙雅麗教授:意義+故事,文創產業的「核心引擎」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技藝設計

體驗設計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4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Tuesday

陰陽五行體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臟:肝、心、脾、肺、肾

五藏:魂、神、魄、意、志

五志:怒、喜、思、憂、恐

五竅:目、舌、口、鼻、耳

五音:角、徵、宫、商、羽


金與秋(收斂):

節氣:立秋至霜降。

特性:氣溫下降,陽氣收斂,果實成熟。

作用:收獲作物,儲存能量。

哲學像徵:與「收」相關,代表生命的收獲與整理。

水與冬(閉藏):

節氣:立冬至大寒。

特性:寒冷封凍,陰氣盛極。

作用:蓄積能量,養精蓄銳。

哲學像徵:與「藏」相關,代表生命的休整與積蓄。

3.五行與二十四節氣中的動態平衡

五行強調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二十四節氣的運行模式也是自然界陰陽調和、循環往復的體現。


相生關係:

春(木)生夏(火):春天的生長為夏天的繁盛提供基礎。

夏(火)生長夏(土):夏天的陽氣極盛轉化為土的穩定。

長夏(土)生秋(金):土的穩定為秋天的收斂提供支持。

秋(金)生冬(水):秋的肅殺引導冬天的閉藏。

冬(水)生春(木):冬的積蓄為春天的生機蓄力。


相克關係:

春(木)克長夏(土):春的生長突破土的束縛。

夏(火)克秋(金):夏的繁盛壓制金的收斂。

長夏(土)克冬(水):土的穩定控制水的泛濫。

秋(金)克春(木):秋的肅殺限制春的生發。

冬(水)克夏(火):冬的寒冷平衡夏的熾熱。


文化啟示:

節氣變化體現了五行的生克調和,強調自然秩序的自我調節。

二十四節氣幫助人類在農業、健康、社會活動中調適行為,順應五行規律。

4.五行與節氣在人類實踐中的體現

五行和二十四節氣的結合,不僅是自然哲學的反映,更具體落實在古代中國的生活方式中:

農耕:根據節氣和五行調整播種、施肥、收獲的時機。

養生:依據五行屬性與季節氣候,制定養生、食療和疾病預防的措施。

禮儀:節氣祭祀、節慶活動,如春分祭日、秋分祭月,表現五行的時間觀念。

詩歌:二十四節氣詩,借助五行屬性描寫自然景象和情感意象,如杜甫的《立春》。

5.二十四節氣的現代意義:五行視角的當代價值

二十四節氣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於五行理論的節氣思想在現代具有以下意義:

提供生態觀念:五行與節氣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適合現代可持續發展理念。

強調多樣性:節氣的豐富性反映五行的多樣互動,為多學科研究提供新思路。

激發文化創意:將五行與節氣結合,賦予藝術、文化創意產品更多內涵。


結語:五行與二十四節氣的和諧統一

五行學說與二十四節氣之間的聯系,反映了古代中國對自然與生命規律的深刻觀察。五行賦予節氣以哲學內涵,而節氣則為五行提供了時間維度的表達。通過對二者的深入研究,可以進一步揭示中華文化的整體性與動態平衡觀,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復興提供新的啟示。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 2025 at 1:05am

圖克爾(Sherry Turkle)《呼唤性物件》~~我非常喜歡這本散文集,因為它精彩地融合了科學與人文學科。圖克爾(Sherry Turkle),一位在麻省理工學院以研究互聯網對身份的影響而聞名的教授,邀請了一些主要是科學家的作者圍繞生活中某個「呼唤性物件」寫文章,這些物件與他們的生活和職業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系。她將這個項目與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拼貼」概念(簡而言之,通過物品進行思考)相聯系。

她還為每篇文章加入了哲學智慧的閃光點(從馬克思到博德里亞)。我最喜歡的一篇講的是一件黃色雨衣,這件「太空服」一樣的保護裝備,讓作者在一個看似充滿挑戰的世界中得以生存。之後,他研究了自閉症的神經生物學!我曾經用這個概念讓學生寫過一組散文,結果非常棒。我建議你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也寫一篇自己的。

這本書是最近出版的一系列書籍中的一本,所有這些書都通過為我們文化中的物質物件提供必要的聲音來證明它們的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分析之所以常被學者忽視,也是有道理的。在一個技術決定論幾乎成了禁忌的學術環境中,學術界逐漸轉向了與物品歷史無關的研究。然而,正如圖克爾的這本書所展示和講述的那樣,這種轉變的代價是沒有充分揭示物品對於使用者和學者而言所喚起的廣泛意義。

我喜歡這本書如何成功地融合了對物品重要性的理論洞見(來自不同領域)以及關於特定物品的美麗故事。圖克爾的引言為每篇文章提供了足夠的背景信息,讓它們能自行表達,但她的結論卻試圖將各篇文章的意義框定在某些特定的定義中,這限制了這些貢獻的優點。相反,我更希望圖克爾自己能寫一篇關於她自己的「呼唤性物件」的文章,畢竟她的學術工作關注的是數字時代身份的形成。

這本關於物品意義的散文集既富有啟發性,又令人沉思。圖克爾在數字世界中最為人所知,而這本書收錄的散文集中探討了有形世界在理解我們自己以及他人觀點中的作用。對我來說,最讓人感動的一篇是關於一枚銀質別針的文章,這枚別針定義了作者對她母親的印象。它同時承載著失落的痛苦和青春的美麗,喚起了關於家族歷史和父母與子女關系挑戰的故事。

這些散文為我提供了許多關於我們物理世界在理解周圍文化中的重要性的視角。雖然每個物品本身並不具備固有的價值,但每位作者都分享了他們如何將個人的意義注入到這些物品中,而這種意義既非常個人化又具有普遍性。這讓我思考博物館作為保存有形物品並為所有人服務的地方的意義。博物館傳統上聚焦於展品對與物品相關的個人以及其所處文化的意義。然而,這些文章讓我思考到,共享的創作權——一個新興的流行詞——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物品的力量不僅僅在於原始的解釋,還在於每個觀眾的個人解讀。

想像力使人們能夠與物品建立個人的聯系,從而繼續延續這些物品的文化意義,超越其最初的含義。理解的層次讓更大的社區擁有了這些藏品,這意味著這些物品在博物館的保護中依然能夠「活」下去。

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人類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那些填滿我們生活的產品和物件——那麼這本書是一個絕佳的途徑。每篇原始的散文前都有一段來自著名作家、哲學家或理論家的引言,其中有些也非常精彩。由於每篇文章相對簡短,這本書也非常適合在時間有限時閱讀(就像我偶爾一樣)。

這本書的主要部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寫的關於他們賦予個人意義的特定物品的散文。大多數文章都非常愉快,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Carole Strohecker寫的《結繩》,Judith Donath寫的《1964年福特獵鷹車》(我曾是1964年款福特Fairlane的最後一任車主,能產生共鳴),以及Howard Gardiner寫的《鍵盤》(我正在讀他另一本書)……當我翻閱目錄時,每一篇我都記得很清楚。

或許讀完這本書最好的反應是寫下你自己生活中類似物品的個人章節,也許是一個能把你與前一代人聯系起來的物品。例如,我有一個設計成生菜葉形狀的帶有波紋的碗,曾屬於我的母親,而在她之前是我的祖母。它有些微裂痕,但我每年小心地使用一次,以紀念她們。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25, 2024 at 10:23am

愛墾APP: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身體-主體性理論是現象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中詳細探討了身體如何成為感知世界的媒介。以下是對其理論的引述和分析:

1. 身體作為感知的先驗條件

梅洛-龐蒂在書中指出:「身體不是我們擁有的一個物體,而是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方式。」("The body is not a thing, but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這一觀點強調了身體的根本性——它不是客體,而是主體性展開的基礎,是我們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前提條件。

通過身體,我們不僅看見世界,而且能夠與世界建立交互關係。例如,當我們觸摸一塊冰冷的金屬時,身體不僅感知到冷和硬的物理屬性,還通過這些感知體驗構建對金屬的理解。這種體驗既是身體化的,也是意義化的。
2. 身體的「意向性」與「在世界之中」

梅洛-龐蒂借用了現象學的意向性概念,但賦予身體獨特的意義。他認為,身體是一個「意向性場域」,即我們通過身體來指向和參與世界。正如他所寫:「身體不是被動地接收感官印象,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意義的生成之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使用工具的行為。當一個人熟練使用鎚子時,鎚子不再是外部的客體,而成為身體的延伸,幫助我們更直接地觸及工作對象。身體的意向性使得這種體驗成為可能,它表明感知不僅是感官的生理功能,也是身體與世界互動的存在方式。

3. 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具體化的存在

梅洛-龐蒂強調,身體不僅是感知世界的主體,也是我們如何體驗空間的基礎。他在書中提到:「身體的空間並不是幾何學的空間,而是我通過身體感知和定位的空間。」("The spatiality of the body is not the spatiality of position, but of situation.")

例如,當我們閉著眼睛行走時,身體的平衡感、皮膚對氣流的感知、步伐的節奏感等,都讓我們在沒有視覺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感知空間。這種對空間的體驗是身體化的,是通過身體的動態性與世界相連的具體化存在。

4. 身體與世界的交互:感知的雙向性

梅洛-龐蒂進一步提出,身體與世界的關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正如他寫道:「我感知世界,同時被世界感知。」("I perceive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perceives me.")

例如,當我們注視某物時,我們不僅僅是通過視覺感知它,那個物體的形狀、顏色、質感也在「反向」影響我們的感官狀態。身體在這種交互中既是主體,也是客體。感知因此成為一種「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活動,而不是簡單的信息接收過程。

5. 感知的整體性:身體與情感的融合

梅洛-龐蒂還特別指出,感知並不是單一感官的功能,而是一種整體性的體驗:「感知是一種具有意義的整體活動,身體的所有部分都參與其中。」

例如,當我們欣賞音樂時,不僅是耳朵在聽,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可能產生共鳴:節奏可能通過手指的輕敲表現出來,旋律可能引發情感的波動。這種體驗是身體與感知之間深度融合的體現,顯示了身體作為感知媒介的全方位性。

總結: 通過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我們可以認識到:

1. 身體是感知的前提與媒介。 它不是被動的物質,而是主動參與世界的存在。
2. 感知是身體化的行為。 身體通過其意向性,將世界納入其存在的領域。
3. 身體與世界的關係是交互性的。 身體既感知世界,也被世界「塑造」。
4. 感知是多層次的整體性活動。 身體的所有部分在情感、認知和物理層面共同作用,形成對世界的感知。

這表明,身體不是單純的生理現象,而是感知和構建世界的核心主體。這一理論為「聲音、物質與情動」的討論提供了重要的哲學依據——身體是體驗聲音、物質存在以及情動反應的具體媒介。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20, 2024 at 11:11am

純正性

我覺得這時的德·蓋爾忙特夫人,甚至比當初我戀慕著她得時候更可愛了。因為我在她身上已無所期待,所以當我把腳擱在壁爐柴架上挺她說話,仿佛在讀一本用往昔的語體寫作的書的時候,我幾乎像獨自一人呆在那兒似的無拘無束,心境平和而寧靜。我的精神境界是超脫的,因而我能夠細細品味她的談吐中那種法國式的優雅,其韻味的純正,在今天的口頭和書面語言中都已是不可復得了。我聽著她娓娓而談,猶如聆聽一首風味純正的法蘭西民歌,甚至覺得依稀能在其中聽出她對梅特林克有所微詞……正如我能覺得梅里美對波德萊爾,司湯達對巴爾扎克,保爾—路易·古里埃對維克多·雨果,梅拉克對馬拉美都有過微詞一樣。我知道,這些嘲貶別人者就思想而言都比他們嘲貶的對象有更大的局限性,然而他們的語匯是更純正的。

全部以本來面目呈現在我眼前

我發覺有時,並且已曾在蓋爾忙特那邊的貢布雷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某些迷迷糊糊的印象曾以另一種方式撩撥我的思維。它們似隱約的回憶,但並不隱藏著往昔的某個感覺,而是一條新的真理,一個我力求揭露的可貴形象。我想著我們為回憶起什麼東西而作的那種努力,似乎我們那些最美的想法像一首首樂曲,即便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也會油然而生,我們努力聆聽,力求把它們破譯出來。我心情愉快地進行回憶,因為這說明我此時已是當初的那個人,說明它在恢復我本性中的一個基本特徵;然而當我想到自那以來我一直沒有進步,想到即在貢布雷我就已經小心翼翼地在腦海中固定我被迫正視的形象,一片雲,一個三角形,一座鐘樓,一朵花,一塊礫石,感到在這些跡象下也許還隱藏著什麼與我應該力求發現的截然不同的東西時,一種思想,它們以象形文字的方式表達的某種思想,我們原以為它們只是代表一些具體的東西,現在想到此我不免悲哀。要把它們破譯出來當然很難,但也只有如此才能讓我們讀到什麼真理。因為,由智慧直接地從充滿光照的世界留有空隙地攫住的真理不如生活借助某個印象迫使我們獲得的真理更深刻和必要,這個印象是物質的,因為它通過我們的感官進入我們心中,然而我們卻能從中釋放出精神。總之,……我都必須努力思考,也就是說使我感覺到的東西走出半明不明的境地,把它變成一種精神的等同物,從而把那種種感覺解釋成那麼多的法則和思想的征兆。而這種在我看來使獨一無二的方法,除了制作一部藝術作品之外還能是什麼呢?此時,種種推論已經湧上我的腦海,因為不管是模糊的回憶,諸如餐叉的碰擊聲或者馬德萊娜點心的滋味,或者借助我力求探索其涵義的那些外形,在我的頭腦里組成一部絢麗複雜的天書的鐘樓、野草之類的外形書寫下的那條條真理,它們的首要特性都是我沒有選擇它們的自由,它們全部以本來面目呈現在我眼前。而我感到這大概就是它們確實性的戳記。我沒有到那個大院里去尋找那兩塊絆過我腳的高低不平的鋪路石板。然而,使我們不可避免地遭遇這種感覺的偶然方式,恰恰檢驗著由它使之起死回生的過去,還有被它展開的一幅幅圖像的真實性,因為我們感覺到它向光明上溯的努力,感覺到重新找到現實的歡樂。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5, 2024 at 8:47pm

[吃馬德萊娜點心時的至福感覺]有時,恰恰就在我們感到山窮水盡的時候,一線生機豁然出現;我們敲遍一扇扇並不通向任何地方的門扉,唯一可以進身的那扇門,找上一百年都可能徒勞無功,卻被我們於無意間撞上,打開了。

我懷著剛才說的綿綿愁思,走進蓋爾忙特公館的大院,……我的腳踩在一塊比前面那塊略低的鋪路石板上,我沮喪的心情溘然而逝,在那種至福的感覺前煙消雲散,就像在我生命的各個不同階段,當我乘著車環繞著巴爾貝克兜風,看到那些我以為認出了的樹木,看到馬丹維爾的幢幢鐘樓時,當我嘗到浸泡在茶湯里的小馬德萊娜點心的滋味,以及出現我提到過的其他許許多多感覺,仿佛凡德伊在最近的作品中加以綜合的許多感覺的時候我所感覺到的那種至福。如同我在品嚐馬德萊娜點心的時候那樣,對命運的惴惴不安、心頭的疑雲統統被驅散了。……

剛才還不可解決的難題已全然失去了它們的重要性。可是,這一回,我下定決心,絕不不求甚解,像那天品味茶泡馬德萊娜點心時那樣甘於不知其所以然。我剛感受到的至福實際上正是那次我吃馬德萊娜點心時的感覺,那時我沒有當即尋根問底。純屬物質的不同之處存在於它們所喚起的形象之中。一片深邃的蒼穹使我眼花繚亂,清新而光彩鮮豔的印象在我身前身後回旋飛舞。只是在品味馬德萊娜點心的時候,為了攫住它們,我再也不敢挪動一下,致力於使它在我心里喚起的東西直至傳達到我身上,這一次卻繼續顛簸著,一隻腳踩在高的那塊石板上,另一隻腳踩著低的那塊,顧不得引起那一大群司機的哂笑了。

每當我只是物質地重覆踩出這一步的同時,像這樣踩著雙腳找回我已曾有過體驗的那種感覺的話,這種炫目而朦朧的幻象便重又在我身邊輕輕飄拂,它仿佛在對我說:「如果你還有勁兒,那就趁我經過時把我抓住,並且努力解開我奉上的幸福之謎吧。」於是,我幾乎立即把它認了出來,那是威尼斯,我為了描寫它而花費的精力和那些所謂由我的記憶攝下的快鏡從來就沒有對我說明任何問題,而我從前在聖馬可教堂兩塊高低不平的石板上所經受過的感覺卻把威尼斯還給了我,與這種感覺會合在一起的還有那天的其他各種不同的感受,它們佇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佇留在一系列被遺忘的日子中,等待著,一次突如其來的巧合不容置辯地使它們脫穎而出。猶如小馬德萊娜點心使我回憶起貢布雷。

然而,為什麼貢布雷和威尼斯的形象竟能在此時或彼時給予我如同某種確實性那樣的歡樂,足以使我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對死亡都無動於衷呢?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20, 2024 at 8:45pm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
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3, 2024 at 4:06pm

讀者反應批評(英語:Reader-response criticism),是文學理論的一種流派,主要關注讀者及其對文學作品的感受。

發展:儘管文學理論長期以來便已關注讀者在創造文學作品的意義和感受中的作用,但現代的讀者反應批評始於20世紀60、70 代的美國與德國。讀者反應批評運動將焦點從文本轉移到讀者[1] ,認為情感反應是批評的合理出發點。 [2] 由於關注讀者的解釋活動,讀者反應批評的實踐不同於支持文本自主性的理論,例如:形式主義和新批評;以及新近的評論運動,例如;結構主義、符號學和解構主義。 [2]

讀者回應批評的代表人物有Norman N. Holland、費許、沃爾夫岡、堯斯 [3]。1929年,瑞洽慈分析劍橋大學生的誤讀,成為讀者回應批評的重要先驅;在《文學探索》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1938)中,路意斯·羅森布萊特指出,教師應避免強加任何「對作品做出正確反應的先入為主觀念」。

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是積極的代理人,賦予作品「真實的存在」,通過解釋來完成作品的意義。讀者反應批評中,文學是一種表演藝術,每個讀者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獨特的、與文本相關的表演。另一方面,讀者反應批評,認為閱讀仍是由文本決定,且受詮釋傳統限制,從而避免描述的主觀性。 [3][4]  讀者反應批評與形式主義和新批評理論完全對立,後兩者忽視讀者在文學作品再創作中的作用。[5] 新批評強調,只有文本的內容才是文本意義的一部分,訴諸作者的權威或意圖,乃「意圖謬誤」(英語:Intentional fallacy);而訴諸讀者心理,則為「感應謬誤」(英語:Affective fallacy)

註腳

Das, Bijay Kumar.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Fifthe Edition. New Delhi: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 2007: 214. ISBN 978-81-269-0457-0.

Johnson, Nan. Reader‐response and the pathos principle. Rhetoric Review. 1988-03-01, 6 (2): 152–166. ISSN 0735-0198. doi:10.1080/07350198809359160.

Bennett, Andrew. Readers and Reading. Oxon: Routledge. 1995: 32. ISBN 978-0-582-21290-9.

許銘全. 讀者反應批評. 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2).

Fragoulaki, Maria. Kinship in Thucydides: Intercommunal Tie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xford: OUP Oxford. 2013: 26. ISBN 978-0-19-969777-9.

文獻

Tompkins, Jane P. (ed.) (1980).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8-2401-X.

Tyson, Lois (2006).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2nd edn.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原載:https://zh.wikipedia.org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3:54pm

爱垦APP: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與拉康無意識理論

拉康(Jacques Lacan)對無意識的看法,尤其是他認為無意識中的內容是被語言所塑造和規定的,和薩丕爾(Edward Sapir)的語言學理論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這些關聯主要體現在語言對於思維和現實認識的影響上。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薩丕爾和他的學生Benjamin Lee Whorf共同提出了著名的Sapir Whorf假說,也稱為語言相對論。這一假說認為,語言並非僅僅是溝通的工具,它實際上形塑了說話者的思維方式和對世界的理解。根據這一理論,不同語言的結構導致不同的認知模式和現實感知方式。因此,語言不僅反映現實,也構成了現實的一部分。


拉康的無意識:拉康的理論中,無意識被認為“像語言一樣運作”。他認為,無意識的結構與語言的結構密不可分,並且語言在塑造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欲望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拉康強調,語言的象徵系統(the Symbolic)構建了我們的現實感知,而無意識則通過語言中的隱喻、換喻等方式運作。這意味著,無意識中的內容也受到語言系統的規定。


語言與現實構建


語言形塑思維:薩丕爾-沃爾夫假說指出,語言形塑了思維和感知現實的方式。不同的語言提供了不同的分類和解釋世界的工具。這種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在拉康的理論中同樣得到了體現,拉康認為個體的無意識受到語言象徵系統的影響,因此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構建”了無意識中的欲望和衝動。


象徵界與現實的關聯:拉康將語言和象徵界視為主體進入社會現實的途徑。他認為,我們所感知的現實並非純粹的客觀存在,而是通過語言的象徵系統被編碼和理解的。這與薩丕爾中的觀點相呼應,即我們的現實感知是被語言形塑的。


語言的結構性


語言的結構性思維:薩丕爾強調語言的結構對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他認為語言的基本結構決定了文化的基本觀念和社會實踐。同樣,拉康強調語言的結構性,尤其是語言中的隱喻和換喻,如何在無意識中運作。這兩者都承認語言不僅是一種表達工具,也是構建思想和社會現實的基礎。


符號與意義的生成:拉康認為,無意識通過語言符號來表達欲望,而這些符號是由語言系統構成的。這與薩丕爾的觀點一致,即語言符號系統在創造意義和現實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文化與個體的影響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薩丕爾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的結構影響著個體的世界觀和文化價值。拉康則認為,個體的無意識是通過象徵界(語言和文化)來構建的,這一過程將文化和語言深深嵌入個體的心理結構中。


主體性與文化規範:拉康的象徵界概念表明,語言不僅影響個體的無意識,還影響個體在社會中的主體性建構。語言系統規範了個體的欲望和行為,類似於薩丕爾-沃爾夫假說中語言對文化和社會規範的影響。


拉康的無意識理論與薩丕爾的語言學理論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之處,特別是在語言如何形塑思維和現實感知方面。兩者都強調語言在塑造個體認知、無意識和文化現實中的核心作用。儘管拉康和薩丕爾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但他們都認識到語言對於人類心理和社會結構的深遠影響。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0, 2024 at 12:25am

爱垦網评注·文创“情感素”

德勒兹的“情感素”(affect)理论强调身体和情感之间的动态连接,尤其是情感如何在身体和世界之间通过经验的流动得以体现。情感素不仅仅是个体的情感反应,而是超越个体的能量和力量,是身体与其他存在之间的互动潜力。其作用是在个体之间建立非线性的情感联结,促进新的可能性、体验和关系的生成。这种“连接性”视角非常适合描述文化创意领域中的创意过程,因为它涉及人类情感、感官、思维和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

文化创意产业侧重于将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转化为经济生产力,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这种生产力与情感素的理念并不矛盾。事实上,文化创意的成功往往依赖于通过艺术、设计、文学、影视等媒介触发观众、用户或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层体验。这些文化产品能够与人类的情感和认知产生深度连接,进而激发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情感反应,正如德勒兹描述的那样。

因此,德勒兹的情感素概念可以为文化创意领域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当创意生产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目标,还意在与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身份产生共鸣时。文化创意的力量源于它能激发和重塑个体与社会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情感素作用的核心。

在这个层面上,二者可能相互加强的:情感素的理论为文化创意在情感层面产生深远影响提供了有所区别的叙事与诠释,而文化创意的实际生产则展示了情感素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转化与应用。

另一方面,德勒兹的“情感素”对于塑造高水平技能的耐心追求或工艺敏感性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精心制作物品的过程中。

情感素与工艺的身体性连接:情感素强调身体的感知和与外界互动的能力,这与工匠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身体的细微感受、动作的重复、材料的触感和使用工具的熟练度息息相关。在工艺的实践中,工匠通过与材料和工具的不断互动,逐渐培养出一种“身体智慧”,这种智慧通过手、眼、心的协调发挥出来。情感素使得这种身体与物件的联结变得深刻,工匠的技能不仅是技术性的,也是感性上的。工匠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与材料和工具的独特感应,正是这种感应赋予了制作物品的精确性和创造力。

情感素与耐心追求的过程性:耐心追求高水平技能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情感素的积累过程。工匠在不断实践中,不仅培养技术能力,还通过情感素培养与制作对象的感性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素不断深化,工匠的身体与技艺之间形成了一种敏感而精确的关系。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鼓励关注这种过程性——情感素在时间中通过重复和细微变化积累,使得耐心的追求成为精湛工艺的一部分。

创造性流动与情感素:在精心制作物品的过程中,工匠进入一种“创造性流动”状态,这与情感素息息相关。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涉及体验的流动性,而高水平工艺的过程也表现出类似的特质。工匠通过专注和熟练的操作,逐渐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感知、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情感素在这里不仅表现为人与材料之间的互动,也是人和创作过程的深层连接。这种流动感与创造性体验使得工艺不仅仅是重复性的劳动,而是一种充满情感与意义的艺术创作过程。

工艺中的“敏感性”与情感素的强化:工艺中的敏感性是指工匠对材料、工具、细节的高度关注,这种敏感性可以通过情感素得以强化。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表明,身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能够通过情感的作用变得更加敏锐和丰富。通过情感素的强化,工匠可以更好地感知细微的变化,并通过精细的动作调整作品。这种敏感性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技巧,更是一种通过情感体验塑造出来的精致触觉和视觉感知力。

因此,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为工匠的技艺追求提供了深刻的解释——它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增长过程,更是情感、身体与材料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感性连接的积累。情感素帮助工匠在耐心追求中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感,使精心制作的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感知力和创造性的体验。

Comment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17, 2024 at 10:12pm

爱垦网·情动 vs 体验

在爱垦文创研究中,关于“感性”和“体验”的区分,受益于一些学者深入的探讨。通常,文创领域所讨论的“体验”更多地侧重于,消费者在参与文化产品或活动时的个体感官和情感反馈,主要强调互动性、沉浸感等即时感知。这类体验被广泛应用于设计文创产品和旅游项目中,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然而,“感性”(或称情感素、情动 affect)所探讨的层次则更为复杂,它涉及情感、情绪及其在文化创作和接受过程中的深层次作用。感性不仅仅是即时的反应,而是牵涉到个体情绪状态与文化符号之间的互动,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感性的激发推动创造力,这不仅包括积极情感,还涉及负面情感如何激发创造性动机和行为。

这种区分反映了两者在作用机制上的不同:体验注重即时的外在反馈,而感性则关注深层的情感共鸣及其与文化符号的长期互动。这种感性与体验的区别,尤其在跨文化或跨学科的文创研究中,逐渐被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和探索。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Das Erleben)维柯的“诗性思维”(Pensiero poetico),是否可能更好地支持爱垦网上面的分析?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和维柯的“诗性思维”可以为对“感性”和“体验”的区分提供更深刻的理论支持。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体验和感性并非简单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个体主观世界和文化结构的复杂过程。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指向的是一种主体性的深层体验,强调个体通过生命的流动性经历与世界的关联。这种体验既不是纯粹的理性认知,也不是瞬时的感官反应,而是一种内在化的、通过自我意识来领悟世界的方式。狄尔泰认为,通过“认知体验”,个体能够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从而达到对自身存在的反思。

相比之下,维柯的“诗性思维”强调的是人类最初的思维形式,是原初的人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直觉和情感反应所产生的象征性理解。维柯认为,诗性思维不是理性分析,而是一种通过形象和隐喻捕捉意义的方式。它揭示了原始社会中人类如何通过神话、象征和仪式理解世界,并通过诗性创造表达情感和文化。

将两者结合来看,狄尔泰的“认知体验”为“感性”提供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维度,认为它是一种通过自我与世界之间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瞬时的情绪反应。这与我们上面讨论的感性在文创中的作用是一致的。感性不仅涉及情感体验,还包括对文化符号的认知和内化。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使得感性在文化创意中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认知和文化意义的生成。

维柯的“诗性思维”则可以用来支持体验的象征性和情感性维度。文创领域中,体验常常通过符号、隐喻等方式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诗性思维强调的正是这种通过感性方式捕捉和创造世界意义的能力,它为文创设计提供了想象和情感联结的基础。

因此,通过狄尔泰的“认知体验”和维柯的“诗性思维”,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感性”和“体验”在文创中的不同作用:感性更多关乎深层的情感与文化互动,而体验则往往通过诗性的象征和形式捕捉情感瞬间,二者可以相互支持并共同构建文化创意的意义框架。

另一方面,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 的“想象力”概念,则可能更完整说明整个体验文创与詩性文創的区隔。罗蒂的“想象力”概念可以为区分体验文创与诗性文创提供重要的哲学框架。他强调想象力在塑造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中起着核心作用,他认为人类不通过传统的客观真理或理性认知来解释世界,而是通过文学、隐喻和叙事来构建意义。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维柯的诗性思维相契合,都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源于象征、隐喻与想象力,而非逻辑或科学推理。

在体验文创和诗性文创的区分中,罗蒂的“想象力”有助于强调诗性文创的独特性。体验文创更强调即时的、感官层面的互动和反馈,比如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互动展览、情感驱动的用户参与等。它主要关注的是用户在短时间内对特定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反应,类似于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体验文创旨在利用感官和情绪的激发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创造一种消费的“即时感”。

诗性文创则更多地依赖于想象力来生成意义。罗蒂的想象力理论支持了诗性文创中创造与体验之间的深层联结。诗性文创不仅仅是一种瞬间的感官体验,而是一种通过象征、隐喻和文化叙事来激发深层认知和情感共鸣的方式。这种创意过程并非简单的功能设计,而是一种通过想象力来重新构建意义、重塑文化符号的艺术行为。

罗蒂的想象力观念还突出了一种语言和叙事的创造性运用,这与诗性文创的核心相契合: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的重新组合来赋予世界新的意义。因此,诗性文创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一种体验,而是为了激发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维变革。这种文化创意注重的不是用户的短期反馈,而是通过想象力在长远的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结构。

因此,罗蒂的想象力概念能够更全面地解释体验文创与诗性文创的区分:前者关注即时体验和情感互动,后者通过想象力和诗性思维,致力于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情感的深层表达。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