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 Studio
  • 彭亨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Host Studio'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Suyuu
  • Ashgabat
  • Taklamakan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Scarborough 黃岩
  • Spratly Island
  • 馬厩 儺淄

Gifts Received

Gift

Host Studio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Host Studio's Page

Latest Activity

Gai Lan F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玩得哥和妹0.7: 故事建立關係

"金理:在「俯瞰」與「內在注視」之間 如何處理批評的經典意識與同時代立場之間的關係?我們經常會認為,文學批評是經典化的一道濾網,最終是為文學史寫作服務的。對此我有懷疑。《咀華集》是批評史上千古不磨的珠玉,針對《斷章》中著名的句子「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李健吾下了評斷:「還有比這再悲哀的,我們詩人對於人生的解釋?都是裝飾……但是這裡的文字那樣單純,情感那樣凝練,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這番意見立即被卞之…"
yesterday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Sitting With Books by Missi Ali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痛苦與面容(suffering & face)概念,與情動理論(Affect…"
yesterday
Gai Lan F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玩得哥和妹0.7: 故事建立關係

"還需要作一個辯證的補充,當代性是同時代立場的題中應有之義,但不能僅憑其「當代」就獲得合法性與價值的自明性,將眼光從「經典」轉向「當下」,其根本任務是,立足於此時此地、瞬息萬變、泥沙俱下、充滿偶然與碎片的當下,在每一個不斷更新的時刻中開啟通向永恆與終極的可能,如同波德萊爾的申明:「問題在於從流行的東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著的在歷史中富有詩意的東西,從過渡中抽出永恆。」(波德萊爾:《現代生活的畫家》)當然,「永恆與終極」並非一勞永逸、一成不變,艾略特早就告誡過,新鮮的藝術品在加入一切早於它的藝術品所聯…"
Saturday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Sitting With Books by Missi Ali

"案例:集體哀悼(Collective Mourning) 例如,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可哀悼的生命》(Precarious Life)中討論,哪些生命值得被哀悼,哪些生命被忽略,涉及痛苦的社會分配。如果一個族群的死亡不被社會廣泛哀悼,那麼他們的痛苦就會被結構性地消除。這種不均衡的情動分配(distribution of affect)正是列維納斯所批判的:痛苦不應被忽視,他者的苦難要求我們的倫理性響應。 3.面容、痛苦與情動的倫理實踐…"
Thursday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劉釗:數字人文拓展諸多新概念 說到AI,先要提到數字人文。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人文社科研究,可以追溯到1949年。當時,意大利耶穌會神父羅伯特·布薩率團隊用IBM計算機花費了30年左右,到1980年編成了56卷百科全書式的托馬斯著作索引。20世紀末,美國的一些研究機構開始使用數字人文,到2024年《數字人文指南》一書誕生,這個名稱正式確定。 目前,國際上的數字人文機構已有200多家,中國有70多家數字人文專門研究機構,另有30多家高校機構也積極開展數字人文交叉研究。 從研究角度看,近年…"
Wednesday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續上)另一個案例是2024年2月,谷歌旗下的DeepMind發佈了一個根據互聯網視頻訓練的基礎世界模型——Genie(精靈),可從合成圖像、照片、草圖生成多種動作可控的環境。2024年底推出的新一代世界模型Genie2,則可根據一張圖生成可供人類或AI智能體游玩的無限3D世界。這在考古發掘、歷史場景復原方面,有極為可觀的應用前景。 此外,AI在繪畫、音樂、詩歌、電影、舞蹈、雕塑等藝術領域也展現出強大能力。2018年,首件AI生成作品《埃德蒙·貝拉米肖像》…"
Tuesday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必須注意到德勒茲著作中的以下注意事項。首先,一種「虛擬的強度」不存在於其他任何地方,而是存在於它所構成的廣延(extended)之中。盡管它與這種廣延的事物(extended)不盡相同,但虛擬的強度並不意味著本體論上的分割(separation)。第二,能夠幫助我們掌握強度的種種要領,不再僅僅限定於純粹理性的德性論(the deontology of pure…"
Mar 23
Host Workshop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必須注意到德勒茲著作中的以下注意事項。首先,一種「虛擬的強度」不存在於其他任何地方,而是存在於它所構成的廣延(extended)之中。盡管它與這種廣延的事物(extended)不盡相同,但虛擬的強度並不意味著本體論上的分割(separation)。第二,能夠幫助我們掌握強度的種種要領,不再僅僅限定於純粹理性的德性論(the deontology of pure…"
Mar 23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玩得哥和妹0.9: 故事,和真實生活里的人一樣

"愛墾APP:「情動-呼喚性民族誌」(Affect and Evocative Ethnography)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情動理論的應用與發展:「情動轉向」(affective turn)在社會人文研究領域的興起,強調透過情感、感官以及知覺等概念,批判過於聚焦語言的理論脈絡與研究方法。情動理論成為跨領域學科探討權力關係以及交織性身份的重要視角,進一步理解人性與身體在社會文化脈絡下的情感經驗。…"
Mar 23
Host Workshop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故事人心靈素質(6)福柯 + 德里達

"想像一場自傳民族誌工作坊 想像一下,你有機會參加一場關於自傳民族誌(autoethnography, 或譯自我民族誌)與個人敘事(personal narrative)的工作坊。 想像這場工作坊由兩位長年專注於撰寫自傳民族誌故事與教授敘事探究(narrative…"
Mar 23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愛墾APP:文化理論家Judith Butler說:「脆弱不代表受傷,而是開放你的身體,以自己的身體或情感,向不可知的他者和世界結連,將身體的界線打開,向不可知的環境探索」。「當你以身體的脆弱對抗強權,這種為弱勢的他者在公眾地方聲援、抗爭,以至集體哀慟,是一種勇於以脆弱的姿態向強權展現一種對抗、不畏懼的叛逆表現。」 這兩句話,反映了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對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身體政治的思考,主要源自她的著作《危脆生命》(Precarious…"
Mar 23
Host Workshop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故事人心靈素質(6)福柯 + 德里達

"(續上)我們從事自傳民族誌(autoethnography)與敘事寫作(narrative writing)已有二十五年以上的時間。Arthur 於 1990 年在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SF)開設了一門名為「敘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y)的課程,幾年後又增設了「寫作工作坊」(Writing Workshop)。與此同時,Carolyn 也在「情感傳播」(Communicating…"
Mar 22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玩得哥和妹0.9: 故事,和真實生活里的人一樣

"這些研究熱點反映了學界對情動理論在民族誌研究中應用的多元探索,強調情感、感官與社會文化之間的複雜互動。 在「情動-呼喚性民族誌」(Affect and Evocative Ethnography)領域,許多學者對情感、感官經驗與民族誌研究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下是幾位具有代表性的學者及其貢獻: 1.亞當·庫帕(Adam…"
Mar 22
arcasamani人才系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文化創意人的出路(9)

"愛墾APP:文化理論家Judith Butler說:「脆弱不代表受傷,而是開放你的身體,以自己的身體或情感,向不可知的他者和世界結連,將身體的界線打開,向不可知的環境探索」。「當你以身體的脆弱對抗強權,這種為弱勢的他者在公眾地方聲援、抗爭,以至集體哀慟,是一種勇於以脆弱的姿態向強權展現一種對抗、不畏懼的叛逆表現。」 這兩句話,反映了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對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身體政治的思考,主要源自她的著作《危脆生命》(Precarious…"
Mar 21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Lois Greenfield:40 Years Of Dance 哲學問題

"愛墾APP:法國哲學家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說過,(大意)人現在被好多情感情緒操弄,好intense,但可以嘗試擺脫它;這些情感本身雖具摧毀性,但如果懂得轉化,可以成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佛洛伊德也講過「力必多」政治。 可是,在剝削自己的壓抑與消費的沉溺以外,文創人可如何疏導(channel)生自語言前的情動,以及已經被名目化、外在化的情緒,使它們成為文創的感情衝力?…"
Mar 21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Mar 20

Host Studio'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Host Studio'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Host Studio's Blog

莊子與桑塔耶那美學之比較

Posted on November 10, 2024 at 4:00am 0 Comments

喬治‧桑塔耶納(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是西班牙裔的文學家和哲學家,他的主要成長和哲學發展都是在美國度過的。他出生在西班牙的馬德里(Madria),1872年舉家遷到美國,並在哈佛大學取得各種的學位,且留在哈佛擔任教職。[7]1912年因為得了一筆遺產離開美國,到了1952年在羅馬逝世。桑氏建立的美學理論,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在史基爾伯(Schilpp)的《桑塔耶那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George Santayana)一書中,史氏還讚稱「桑塔耶那是美國哲學的『蒙那麗莎』!」(Santayana is the Mona Lisa of philosophy.)。[8]…

Continue

傅瑩:講好中國故事,改進國際傳播 4

Posted on July 11, 2024 at 7:00pm 0 Comments

及時發聲、講“實在話”

新聞傳播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規律。現代社會信息媒介多,需求總是處於“饑渴”狀況,當今世界輿論場上對涉華信息的需求是相當突出的。當發生某件事情時,能第一時間進入傳播渠道的信息往往給人印象最深,很快就能在受眾當中形成心理定勢。

政府部門和新聞機構需要主動和及時地提供第一手信息,走在輿論的前頭。信息發布得越早、越快、越多、越準確,就越能搶占輿論制高點,越能贏得信任。而且最好能同步考慮國內外受眾的需求。如果第一時間傳播的信息是錯誤的、虛假的、片面的,會出現“三人成虎”的效果,而後需要投入數倍資源去澄清、矯正也不見得有效,甚至會引起輿論反彈。…

Continue

傅瑩:講好中國故事,改進國際傳播 3

Posted on June 6, 2024 at 4:00am 0 Comments

中國的官員和學者如能多參加國際論壇,可以通過交流和交鋒,比較客觀地了解外部世界,掌握國際輿論關注焦點,為決策獲得更多參考依據。同時,也能在這些國際平臺上及時澄清看法,梳理潛在的合作和衝突點,以利於擴大戰略判斷的空間,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判風險。因此,參與國際論壇是我們加強國際傳播的捷徑之一。

不同類型的人構成不同的社會群體。國際傳播面對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社會制度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些國家的社會輿論和國際傳播的構成也比較多元。例如美國,從白宮到國會、到智庫、院校乃至媒體,都有各自的影響方式和利害考慮,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文化軟實力也是美國輿論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播工作,逐步培育多渠道傳遞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不僅需要在官方層面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溝通,而且應在社會的各個層面構建傳播的能力和渠道。…

Continue

傅瑩:講好中國故事,改進國際傳播 2

Posted on June 2, 2024 at 5:30pm 0 Comments

近年我國對外敘事的意識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正取得越來越好的效果。中國有了更多的自主平臺和新媒體工具,硬件不斷完善。將國家發展和人民的面貌更加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在對外傳播中不僅講“中國不是什麼”、“中國不做什麼”,而且開始更多地講述“我們是什麼”、“我們要做什麼”,以及“我們會成為什麼”。中國在過去40年間一步步走向成功。不管世界如何風雲變幻,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方向,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的大國地位更加穩固,在世界事務中占的分量越來越重。中國的優質產品為外部世界所承認,中國遊客遍布世界各個角落,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公正態度和響亮聲音更加為國際社會所矚目。中國不是靠照搬西方模式取得成功的,西方媒體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化、程式化地報道中國了,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有的是出於好奇,有的是出於事業發展的需要,有的則是出於對自身的反思。…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