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0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7, 2024 at 1:59pm

陳明發〈日本沉沒〉

若抱著看科幻片的期望看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Japan Sinks: People of Hope,TBS,2021),會大失所望。換個角度,則會發現它是極好的社會教育片。

即使有了最尖端的科學家觀察、分析的結果,從正副首相、內閣成員、企業界、跨部門最權威的智囊單位、媒體到草根各階層的男女老少,反應不一是理所當然的。

但對於其錯綜複雜、難於預測的演變,連科學家本身也因為利益關係而各有立場;甚至同一位科學家前後都有所的逆轉,這又恐怕不是一句「為了戲劇效果」可以涵蓋。

若說敘事是文創中最重要的要素,《日本沉沒》敘事提供了一個極真實的模擬作業,讓觀看了並深思過這個影劇的觀眾,在面對真實的災難時,有個很實在的心理准備與演練。

把《日本沉沒》當成一個可以完整敘說的「事件」,我們就可以從這樣的心智過程中,看出具體的「物象」。一旦面對類似的真實情況,詩性想像力即可能有個萌生的基礎。當然,它遠遠不是最後答案。即使作為其中的一個參考,也好讓我們無需枉然地盲人摸象。其中,包括了各種相關的知識管理方法與考量的哲學範式。

其中,也包括了人文「事件」如何對應科技「物象」的問題,為人們的思維提供了極大的張力空間。

憂患意識與社媒浪潮糾纏的時代,把《日》劇當成娛樂、消閒類文創,無妨;但文創敘事也有它的學習——包括集體教育——價值。不管從那個角度剖析,文創都是社會言說、文化再生產的重要成分。(17.12.2024)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5, 2024 at 8:45pm

愛墾APP:《詩經》和《楚辭》是中國詩歌傳統中最早的重要作品,並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格局和美學原則。這兩部作品不僅在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也在思想文化領域具有深遠影響。

1. 《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成書時間與背景:
《詩經》大約成書於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最初稱為《詩》或《詩三百》,共收錄305首詩歌。


內容與體裁: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以各地民歌為主,反映民眾的生活與情感。

雅:多為宮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表達貴族階層的禮儀與政治情感。
頌:祭祀用的樂歌,多歌頌祖先或神靈,帶有宗教色彩。

藝術特點:
以四言詩為主,講求重章疊句。注重比興手法,通過比喻、像徵等修辭表達深層意義。

文化影響:《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孔子曾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強調其教化與修身意義。其內容不僅是文學創作的典范,也成為後世文學倫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源泉。


2. 《楚辭》: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

成書時間與背景:
《楚辭》起源於戰國時期,由屈原、宋玉等楚國詩人創作,代表楚地文化,語言與風格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核心作品:
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核心,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抒情詩,也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其他如《九歌》、《九章》、《天問》等也在《楚辭》中佔有重要地位。


藝術特點:
與《詩經》的四言體不同,《楚辭》多用六言、七言句式,句式較為自由,具有音樂性和節奏感。運用大量神話和想像,富於奇幻色彩。抒情性極強,多表達詩人對理想、國家命運和自我價值的追求。

文化影響: 《楚辭》奠定了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傳統,影響了漢賦、唐詩以及後來的詞、曲創作。屈原被尊為「辭賦之祖」,並成為後世士大夫詩人忠貞愛國情懷的典范。


3. 二者的比較與貢獻

風格


《詩經》注重現實與人情世故,風格質朴、自然。

《楚辭》追求想象與抒情,風格華麗、瑰麗浪漫。

影響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注重社會教化功能。

《楚辭》開創了浪漫主義風格,強調個體情感與想象力的表現。

後世傳承


《詩經》影響了漢代五言詩和後來的律詩創作。

《楚辭》則成為漢賦和唐代浪漫詩風的重要淵源。

4. 為何是中國詩史的起點?

經典地位


《詩經》和《楚辭》被視為中國詩歌傳統的兩大源頭,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美學追求:現實與浪漫。這種雙重傳統在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形式中不斷演變、融合,形成了中國文學豐富多彩的格局。


文化像徵


《詩經》的「溫柔敦厚」與《楚辭》的「憂憤孤高」分別像徵著儒家與道家、現實與理想的精神追求,對中國文化和士人的人格塑造有深遠影響。


結論:《詩經》與《楚辭》無疑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它們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兩大傳統——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這兩種傳統不僅奠定了中國文學的基礎,也塑造了中國人對文學創作與人生境界的理解。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1, 2024 at 7:47am

王德峰·藝術哲學

在人類生活體系中,藝術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無法設想一個沒有藝術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但是,藝術又是神秘的,它始終抵御對它的理論的解釋和法則的規定,它使歷史上的種種美學一再陷入困境。《藝術哲學》主張由美學向藝術哲學進展,圍繞藝術作品的「作品存在」這一核心問題,重新思考藝術與人類生活的本質關聯,反對把藝術看成是伴隨人類現實生活的裝飾物、娛樂品,或實現其他社會價值的工具。


作為對藝術的哲學思考,《藝術哲學》討論了藝術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問題:藝術與真理的關係、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創造、藝術作品的接受、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這六個方面的討論,大體構成了藝術哲學探討的基本領域。藝術哲學是一個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礎,也是展開有價值的藝術批評的重要前提。《藝術哲學》為愛好藝術的青年欣賞、認識和思考藝術,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線索。

前言

導論 從美學到藝術哲學

一、美學之創立:鮑姆加登

二、康德美學的功績與困境
三、黑格爾美學的意義
四、馬克思和海德格爾為藝術哲學開拓了新的基地
五、本書對藝術哲學的基本理解和主張

第一章 藝術與真理
第一節 藝術的神秘性
第二節 藝術的原始契機
第三節 藝術的起源
第四節 情感顯象與真理
第五節 藝術之為真理的原始發生

第二章 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 藝術作品的「作品存在」問題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物性特質
第三節 藝術陳述的方式
第四節 藝術作品的雙重語境
第五節 藝術作品的內在視域

第三章 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

第一節 審美意象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第二節 優美與崇高

第四章 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創造

第一節 藝術家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藝術創作的本質和過程
第三節 創作沖動、創作靈感和藝術傳統
第四節 作品演繹中的創造問題

第五章 藝術作品的接受

第一節 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

第二節 作品接受的過程
第三節 作品接受的歷史語境

第六章 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一節 建築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二節 雕塑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三節 繪畫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四節 音樂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五節 文學的感知特性

結語 當代藝術的特征與問題

參考文獻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5, 2024 at 9:41am

愛墾評註:中國文學傳統是抒情傳統(lyrical tradition)[陳世驤教授語]。中華文創人的“事情”觀,可當"侍情"論。

[145頁] 陳世驤(1912-1971),生於河北,1935年自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系畢業,1941年赴美,1945年入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進入柏克萊後, 陳世驤長期擔任東方語文學系系主任,協助籌建比較文學系和現代中國研究所,充實東方圖書館館藏,並主持1957年設立的「中國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奠定柏克萊的中國研究基礎。1  1971年發表 〈論中國抒情傳統〉一文,為現代中文學界標示出重要的論述方向。

[156-57頁] 19713保釣運動海 外第一次大遊行結束不久,陳世驤在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簡稱AAS)年會比較文學組發表開幕詞〈論中國抒情傳統〉 (“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在比較文學視野下,正式提出「抒情傳統」一詞:「如果說中國文學傳統從整體而言就是一個抒情傳統(lyrical tradition),大抵不算誇張。」48 在這篇演講詞中,陳世驤將抒情傳統的起源,歸諸「個人化語調充盈其間,再加上內裏普世的人情關懷和直接的感染力」49 的《詩經》,而 《楚辭》─他稱作「楚地哀歌」(“Ch’u Elegies”),「代表了抒情的另一 個主要方向」,50 在陳世驤看來,《楚辭》的篇章皆由抒情體組成,包括祭歌、頌詩、悼辭、葬歌,或其他「主觀地、激情地抒發一己之渴求、控訴、吶喊的韻文」。51 這兩組源頭共同確立了中國文學的抒情航道。 《楚辭》的抒情特徵究竟如何有別於《詩經》,陳世驤於此並未加以闡釋,但他已指出抒情的出發點雖在「情」的流注,並不局限於私領域的情感,尚包括「或公或私之自抒胸臆的主體性」,52 例如孔子談詩是為「言志」,既涉欲望、意向,也是「懷抱」(aspiration)的表達。53 1973 年6月發表於《清華學報》的遺作〈論時:屈賦發微〉(“The Genesis of Poetic Time: The Greatness of Ch’ü Yuan”),對〈離騷〉的討論 進一步詳釋這點:

48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中國抒情傳統〉,《抒情中國論》,頁20;原文刊於Chen Shih-Hsiang, “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Opening Address to Panel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AS Meeting, 1971,” Tamkang Review 2, no. 2/3, no. 1 (October 1971/April 1972): 17-24.

49 同上註,頁16。

50 同上註,頁17。

51 同上註,頁17。

52 同上註,頁22。

53 同上註,頁22。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4, 2024 at 9:49am
(接上)該詩章竟英勇地以面對憂患為己主。這就是屈原作品《離騷》的題 旨……司馬遷謂“離騷者,猶離憂也”,也就是遭受憂患、面對憂遭 的意思。它剖白人類所有的心緒,居於最深刻的人類的焦慮中,與人 類在時光之流中面臨的“存在”、“自我身份”問題相搏鬥……54 陳世驤指出,〈離騷〉作為政治情愛複合詩(politico-erotic poem),呈顯 「個我情感」與「感時憂國」的聯繫: 它可說是一高亢的抒情詩、一哀曲。但這悲劇性的完全主觀獲得了普 遍性,獲得了一顯著的世界性(Weltschmerz),因為個人的情緒與私 人的感情相聯結也同時與對國事大公無私的關注相聯結。55 值得留意的是,陳世驤著意突顯詩中人的英雄形象,反覆強調死亡的願望 在後數章已告緩解,對自殺的解讀提出辯駁。56 陳世驤寫給楊聯陞的信指 出,這篇論文是「大有感而發」、懷抱「背後用意」之作。57 屈原的抒情,透露孤臣孽子的心志。在陳世驤的詩學論述中,「情」 與「志」向來是相互演繹的概念。早從〈尋繹中國文學批評的起源〉(1951)一文,追溯「詩」字的起源與流變時,陳世驤便指認中國詩學由 「詩言志」過渡到「詩緣情」的發展。「志」在定義上的曖昧性,為它保 留與「情」匯通的空間,既可指稱道德與實用目的,也與美學、心理學的 涵義密不可分,奠定後世批評家以「情感的無目的的目的性」闡釋詩歌與 文學的基礎。58 這樣的思路提供我們深入洞察其抒情話語內涵的關鍵─陳世驤不 僅僅是抒情傳統的建構者,更進一步而言,陳世驤本身便是抒情現代性的實踐主體。陳世驤欲抒之「情」,從來不單是溫柔敦厚的詩教,他對抒情的體認,載負了關於現代中國命運的思索。59 當陳世驤立意以學術工作傳承中國文化,便開啟一條透過文學的中介,訾議歷史與政治的途徑。60


 54 陳世驤,〈論時:屈賦發微〉,收入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 論集》,頁172。

55 同上註,頁179。

56 同上註,頁187-191。

57 楊聯陞,〈追懷石湘─陳世驤選集序〉: 19。

58 陳世驤,〈尋繹中國文學批評的起源〉,頁10-32。

59 陳國球,〈導論「抒情」的傳統〉,收入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4),頁25。

60 1971年1月陳世驤為《夏濟安選集》所撰序言,也呼應這樣的思考。陳世驤將夏濟安與艾略特、劉勰對照,強調他們的寫作皆出於歷史轉折的苦難階段,呈顯作者對時代的抒情感應。而陳世驤所期待者,是藉由撰述工作破開現實的昏暗障蔽,完成「新生的廣義的中國文明」。陳世驤,〈夏濟安選集序〉,《傳記文學》18.4(1971.4): 89。

(楊 婕:抒情的兩種政治—陳世驤與保釣運動;見《漢學研究》0254-4466;第42卷第1期 民國113年3月(2024.3)頁145-187漢學研究中心)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2, 2024 at 10:27am

愛墾APP:韓炳哲的《敘事危機》~~韓國出生的瑞士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通過探討現代社會敘事的衰退及其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和文化批評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分析了技術時代的心理與社會現象,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生成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書名叫《敘事危機》,其實指向了現代人存在危機的問題。書中警句頻出,往往一句話就解釋了一種現象。本書核心觀點是,資本主義將敘事故事化,依靠科技出於消費主義目的,販賣毫無營養的故事,供應海量信息,把世界透明化,這就消解了敘事賴以存在的「不可解釋」的基礎,結果就是動搖著人類延續數千年的敘事傳統,使人們在充斥著偶然性信息的海嘯中喪失感受能力,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隨波逐流,淪為深患孤獨症卻無法在講述與傾聽中獲得自愈的原子個體。

在作者看來,歷史上,人類有賴於「講述」去凝聚人心,創造社會共同體,個體也需要在「講述」的場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錨點。簡言之,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群體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無不依賴敘事這種手段,比如宗教、節日乃至政治。

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天,資本主義與現代科技把源於情感和目的的敘事,消解為服務於消費的冰冷的無意義的信息,這就大大加速了敘事的終結。最直觀的表現是,一方面,生活不再有節日感,有的只是工作與休閒、生產與消費,因此現代人往往覺得生活「沒味了」;另一方面,原本旨在拉近人際距離的智能手機,卻將人們變成一座座孤島,人人在網絡發自拍、發表見解,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結果就是被原子化為鈍感十足的個體,在與手機屏幕的冰冷對視中,被信息的海嘯沖垮精神世界,成為茫然無所歸依的現代人。


以下是該書的一些核心章節及值得關注的理論概述: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1, 2024 at 10:09am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
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0, 2024 at 11:58am

愛墾APP:文創對大數據的必要理解~~對 [德]韓炳哲的新著《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2024),網眾的其中一項綜合讀後反應是: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作者本身就這麽說),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讀者反應)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更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其後果是,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愛墾的評議是——

這段論述以批判性角度探討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創意和意義生成領域的局限性,涉及多個哲學和文化層面的思考。以下是針對這段論述的分析與評議:

大數據的「相關性」局限

原文:「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

優點

這部分準確地指出了大數據的核心特征: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揭示相關關係,但不直接觸及因果性或深層機制。統計的「相關」並不等同於哲學或科學意義上的「因果」,也無法自動生成新的理論視角。

「Es-ist-so」(「就是如此」)的表述具有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意涵,暗示大數據對世界的描述停留在一種「事實性」的表層,沒有觸及事物「為何如此」的本質性問題。

局限

此觀點可能低估了大數據在生成「新視角」方面的潛力。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已經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發現了許多人類無法直觀感知的規律。這些「規律」雖未必能回答「為何」,但能引導進一步的理論探索。

需要澄清「新視野」與「新意義」的定義:如果大數據揭示的模式能為特定領域提供突破性的工具或啟發(如AI藝術生成工具),是否可被視為「新視角」?

缺乏生成意義的批評

原文:「並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

優點

強調了「相關性」和「意義」之間的區分,符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傳統中對意義生成的理解。比如,伽達默爾強調,意義生成需要解讀主體與世界之間的對話,而非僅僅堆積數據。

提出「回答為什麼」是概念形成的核心,暗示了對人類認知和文化生產中「因果性」與「價值觀」不可替代的需求。

局限

這種批評可能忽略了「意義生成」的動態性和主體性。例如,大數據雖然本身不能生成意義,但作為「原材料」可以被人類通過敘事或再解釋賦予意義。

在文化創意領域,大數據未必只能用於生成「保險的商品」,它也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的文化趨勢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推動原創精神。

平均主義與文化創意的批評

原文:「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優點

這一論點揭示了數據驅動經濟中「平均化」的文化後果:為追求市場最優解而忽視小眾創意和個人表達。這樣的批評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的分析有相似之處——追逐利潤的文化生產趨向標准化,導致審美趣味的平庸化。

指出「趨利避害」作為一種演化心理傾向,在文化領域可能扼殺冒險精神和真正的創新力,這在商業與藝術的張力中具有現實意義。

局限

「平均主義計算」並非必然導致創新的犧牲。一些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實踐(如Netflix根據觀眾偏好開發創新劇集)表明,大數據也能激發原創性和個體風格,只是其路徑不同於傳統藝術。

過於強調大數據對個體風格的犧牲,可能低估了創作者主動與市場對話、平衡需求與創新的能力。

哲學與文化層面的擴展可能

這段論述未深入探討「保險商品」之外的文化創意可能性。如果結合德勒茲的「差異」理論,可以進一步提出:即便在大數據主導的平均主義分佈中,仍存在「微小差異」生成新的可能性。

從符號學角度看,大數據生成的審美喜好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符號系統,與傳統藝術符號系統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產生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既服務市場,又保持原創精神。

總結

這段論述揭示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生產和意義生成中的局限性,但其批判未完全承認大數據作為工具的潛在價值。如果將這一批評與哲學、符號學和文化工業的理論結合,或許能更全面地揭示大數據與原創精神之間的復雜張力。

(《敘事的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5, 2024 at 4:11pm

陳明發博士著《文創哲學》札记(15.11.2024)~~海德格爾說,人是在没得選擇的情况下被抛擲到這個世界裏来的。在本書所界定的文創視角下,這個無可選擇而被给予的世界,是一個充满創作、經营和欣賞可能性的境遇;大有“敞開”、“照亮”的機緣。對角色可能有所區隔或重叠的創作者、經营者與欣賞者,這是一個有所覺察、選擇的自我投入、彼此呼唤與重覆辯證的意境生成過程。從而解决了傳統哲學對個體自我發掘的偏重;以及舊有定義對創意来源以個我為基礎的落差。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3, 2024 at 9:04pm

2023年第19屆人類學營「情動與感官世界(Affect and the Sensory World)」

緣起:

這二十年來社會人文研究領域的「情動轉向」(affective turn)崛起,有別於更早期的「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情動理論透過情感、感官以及知覺等概念,批判在後結構理論主導之下,過於聚焦在語言的理論脈絡與研究方法。至今,情動也成為跨領域學科探討的權力關係以及交織性身份的重要視角,由感官的多重面向作為理論以及方法,跨越身份(identity)的框架,以及公眾與私密領域的二元疆界,近一步理解人性與身體在社會文化脈絡之下,情感經驗所帶來的共時性與共享性。

人類學家自上個世紀就開始關切情感(emotion)與身體的議題,而情動轉向將這個提問再次提到當代的辯論之中。有別於情感與情緒,「情動」(affect)被認為是生理、直覺,以及神經認知相關的反應,情動所指的為前意識和非表徵層面的經驗,與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情緒或主觀感受,存在於個人主體之外,影響著我們的經驗。情動受到身體、環境、社會,與歷史之間複雜交互作用的影響,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也主動地改變著(affecting)社會關係。情動理論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挑戰了傳統人類學視角中對於文化邊界以及主體的想像,甚至改變了人類學家進行田野的方法和模式。在經常被批判為缺乏實證研究的情動領域,人類學家的介入有助於提供更系統性的分析工具以及更細緻的社會觀察。

在今年的人類學營,我們邀請人類學者、民族音樂學者,以及心理學者,探討情動理論在不同主題研究中的應用。劉斐玟探討女書文字的「情意動量」與農村婦女的主體建構,余舜德以五官的感官經驗出發,討論其所營造的社會、文化和歷史面向,並以「吃」、「喝」、「摸」、「看」四種感官讓參與者更深度體驗身體感的意識。再來,由呂心純、黃佩玲、官元瑜以及施永德(DJ Hatfield)的「聲作舞動」課程,將帶領大家更細緻地體驗從聲音與舞動的感官形成的認識論、社會情感,以及集體記憶。另外,隨著我們不同生活面向的視覺化與數位化,林文玲將藉由「攝影」探討主觀與客觀的張力與觀視脈絡,而李梅君提供人類學者使用數位工具進行田野的可能以及倫理反思。最後,彭仁郁從「分析師」與「研究者」兩者的視角切換,探討由精神分析理論如何理解並處理社會運動抗爭帶來的創傷。原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研討题目

黃佩玲:傷心的嗓音共感了什麼?
李梅君:不只是爬文、潛水、截圖:數位田野裡的參與觀察
劉斐玟:問世間情是何物?情感、情思、情識、情動
官元瑜:從聆聽到舞動來理解「聲音認識論」
林文玲:作為情動–物件的照片圖像
施永德(DJ Hatfield):聲音與參與式研究:事件總譜
彭仁郁:「看見」社運抗爭創傷:分析師/研究者潛意識的共感容器
余舜德:感知與身體感營造
呂心純:數位共聽實踐與革命情感
博物館特展導覽:「帶傷前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