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拿哥
  • 霹靂州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鮮拿哥'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鮮拿哥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鮮拿哥's Page

Latest Activity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齊金江·儒家與伊斯蘭如何對上話 下

記者:“山東學派”的主要突出貢獻有哪些?爲今天中國的伊斯蘭教中國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帶來哪些啟示?齊金江:回顧總結“山東學派”的主要突出貢獻,要之有三:首先是提出中華無論主流和支流,都理同道合、百川歸海。歷史上形成了儒家爲主導的中華文化主流和傳統,這是各族人民、諸家文化共同創造、共同認可的。在“伊儒會通”的歷史進程中,穆斯林學者詩雲:“惟有孔門真實事,眼前無日不春風”。其二,中華民族無論哪個群體,都要擺正位置、紥根土壤,樂群愛國、赤膽忠心。馬注在《清真指南·教條》冩道:“入籍版圖,爲朝廷之赤子矣。”即表達中華民族要融爲一體,每一個中國人都要修身進階,要有主人意識、大局意識。其三,中華民族無論何教、何聖,都要主動趨向“大一統”。“山東學派”爲今天中國的伊斯蘭教中國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帶來了很多的啟示:在文化觀念上尊重儒家“文化底色”地位,全面融入優秀傳統。山東學派主張“義以穆爲主,文以孔爲用”,主動融入當地社會氛圍,在清真寺建築、服裝語言、民風民俗、飲食習慣、學習教育等方面,順應當地儒家文化的選擇,與當地群衆和睦相處、和合相生。在人才培養上依據儒家“德學兼優”標準,培養伊儒會通的經學…See More
yesterday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齊金江·儒家與伊斯蘭如何對上話 上

伊儒會通“山東學派”的儒家文化底色,使之與陝西學派、金陵學派、雲南學派等相比,具有融入日常生活、體現爲人處世、關係個人修養等鮮明特點。山東自古爲齊魯之邦,禮教之鄉,具有深厚的儒學文化傳統,同時也是“伊儒會通”的重要實踐地。回顧歷史上系統闡發“伊儒會通”思想的著作家群體,諸如王岱輿、劉智、金天柱、唐傳猷等代表性人物,都不約而同、切中肯綮地標榜齊魯文化和孔子儒學。如何看待齊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蘊相生的歷史規律?其對新時代的“伊儒會通”實踐有何啟示?近日,就此話題,“道中華”專訪了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齊金江。記者:在“伊儒會通”的歷史視角下,“山東學派”與陝西學派、金陵學派、雲南學派相比有着怎樣的特色?齊金江:伊儒會通作爲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的重大標誌,在文化交流融通中承擔了重要任務、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爲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重要標識。伊儒會通即伊斯蘭教與儒家文化的融會貫通,其範圍涵蓋了思想理念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內涵包括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等諸多層次。“山東學派”的早期稱謂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初創時期。當時,常志美、李永壽等在運河之畔東大寺、西大寺開展經堂教育,自稱“濟水義學”,簡稱…See More
Sep 28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郝立新:中國式“人的全面發展” 下

記者:在傳統的中國智慧里,物質和精神、個人與集體的平衡是怎樣實現的?郝立新:人的全面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和群體自身的能力、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發展,體現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二是個體與群體的社會關係、社會交往、社會生活條件等方面的發展。在傳統的中國智慧中,物質與精神本是處於和諧統一狀態的。中國古代所描繪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就印証了這一點。在中國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個基本的信念。季羨林先生對其解釋爲: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西方人總是企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徵服自然、掠奪自然,而東方先哲卻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雲南紅河:哈尼梯田“開秧門”,民衆在梯田中起舞。(中新社發 劉冉陽…See More
Sep 26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郝立新:中國式“人的全面發展” 上

中國式現代化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是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多維度的社會發展進程。人們在關注物質世界的同時,越來越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的現代化有何不同?中國式現代化爲什麼會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郝立新教授。記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的現代化有何不同?郝立新:從世界範圍看,現代化進程並非只有一種模式或一種路徑,其發展的結局也並非只有一種可能。現代化進程充滿矛盾。從十八世紀歐洲開啟現代化,一方面帶來了物質的豐裕和經濟的繁榮,但同時也造成了人們精神世界的分裂、貧乏和扭曲等問題。在西方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着由於資本邏輯的泛濫、市場驅動力量的過分膨脹,所導致的人的畸形發展。正如《不列顛百科全書》上描述的那樣:“從一開始,現代性便具有兩副面孔。一副是能動的、有遠見的、進步的,預示着空前的豐富、自由與滿足。另…See More
Sep 24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曾舒涵·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下)

進而第三部分,圖形轉換為「女巫草」,背景則只剩了太陽、月亮、海和荒野留存的花園。背景由原本生機洋溢的花園景觀轉變為清冷空虛之境,而作為圖形的女巫草則表示 「仍在這里」「將掌控這片土地」,直面死亡的氣勢與荒涼單調的花園背景產生巨大反差。格麗克借此提出「直面死亡的意義」的問題,詩人始終關懷著時代,物質膨脹的時代下機械乏味的生活讓人精神迷惘,世界的不確定性與死亡的威脅性讓死亡的恐懼與死亡共生,人類愈發難以攜帶足夠的信念與安全感前行。而當人能接受肉體的死亡和靈魂的新生,在直面死亡中領悟向死而生時,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便大大消逝,由此獲得一種輕松自然的生活方式與本真的自我存在。至此,欲望膨脹下的無所適從到向死而生再到肉體死亡、靈魂新生的存在主義生死觀得以形成[12]。 3 認知指稱:…See More
Sep 1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曾舒涵·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中)

捨棄「女巫草」的綠化功能、「花園」的欣賞性等特點,保留女巫草攀附農作物而活的特點和花園是大自然場所的特點。通過組合、完善、擴展的相互聯系而構成層創結構,進行認知邏輯的擴展。女巫草生長在花園,寄生在花上,導致花園中的花漸漸死去,花園陷入荒蕪。而人類世界中,失去獨立,攀附欲也會腐蝕自然人性,使精神世界荒蕪。從而形成了認知邏輯——女巫草靠寄生而活致花園荒蕪,如同攀附欲腐蝕靈魂導致人類精神的貧瘠。 在這一認知邏輯下繼續擴展,花的根莖在女巫草的寄生下不堪重負,無法再像原來那樣執著自由地深入生長。同樣,現代物質世界過分繁榮的另一面是人們愈來愈放棄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本真的自我,喪失獨立,攀附與膨脹的欲望導致了人類精神的萎靡。花園原是孕育本真靈魂的場所,卻正在悄悄地被吞噬,變荒蕪,像徵著個體受工業社會腐蝕產生過度的攀附欲,其獨立意識、本真自我逐漸消失殆盡,人類精神的「花園」也走向枯萎。女巫草的自白也是詩人的自白,詩人努力構建人類詩意棲息的花園,借自然的勸導警醒人類:親近自然,汲取自然的養分;控製欲望,回歸靈魂的本真。…See More
Sep 10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曾舒涵·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上)

(原題:靈魂深處的詩意花園——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2年21期;本文作者曾舒涵,單位:湖南工商大學,湖南長沙 410006)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露易絲·伊麗莎白·格麗克是繼托妮·莫里森後27年,來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性。這位桂冠詩人「不愛站在聚光燈下,不關心聽眾群擴大,更喜歡擁有一批數量少但充滿熱情的讀者」。安德斯·奧爾森評價她「坦率、毫不妥協,充滿幽默感和辛辣的智慧……有著和狄金森一樣的嚴肅性和對接受信仰的簡單原則的拒斥」。自1968年《頭生子》的首次亮相,格麗克先後出版了14…See More
Sep 6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希光:我的喜馬拉雅山敘事冩作

我在清華大學開設的《跨喜馬拉雅山文化廊道初探》是夏季小學期課程。這門課被牛津大學的Miles Young 教授稱之爲“思想的大篷車”。我們在路上像古代喜馬拉雅山的苦行僧,學生根據每天在西喜馬拉雅山旅途中的採訪觀察冩一篇六百字的日記。每天晚上在沿途客棧睡覺前,學生報告當天的日記。在路上,我在西藏給學生每日冩作的訓練就是兩個簡單的問題:“What’s the story?” (今天的故事是啥?) “So…See More
Jun 19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盧建彰:最難解的問題,藏有最具影響力的答案

曾獲得坎城、4A等國內外廣告大獎的「廣告鬼才」盧建彰,最近竟也投入ESG,還教大家把好事說成好故事!看似跳tone的跨界,其實藏著滿滿的生命洋蔥與對廣告理念的堅持。近來,盧建彰出版了新書《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他也分享著,自己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成為「將好事說成好故事」的倡議者。 廣告鬼才登上夢想巔峰的那刻,卻困惑了什麼樣的契機,讓廣告鬼才接觸到ESG?「這一切都是誤打誤撞!」盧建彰分享,他會做廣告,是因為不想上班,想像自己每天上下班打卡可能會很痛苦。但是後來他發現自己搞錯了,因為「投入廣告業根本沒有辦法下班。」盧建彰提到,他不是為了想做ESG或SDGs而做,是在2006年他面臨了職涯的轉捩點。當年,他拿到了GUNN REPORT廣告創意積分台灣第一名,得知消息的瞬間,心中炸出一個問題「那我明天還要去上班嗎?」他比喻,這就像小時候考到第一名後,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盧建彰回憶,在GUNN…See More
Jun 15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盧建彰·企業如何和社會溝通ESG?

面對ESG浪潮來襲,企業該如何向社會溝通品牌價值?更進一步,企業該如何將ESG帶來的效益化為好故事。近來,為多家知名企業操刀的廣告鬼才盧建彰,提供了2種方法。在採訪的這天,剛好颱風軒嵐諾登台,外頭風雨交加。「剛剛來的路上,我在高速公路上,已經看到好幾場車禍了,」盧建彰回想。但他話鋒一轉,「你知道颱風軒嵐諾是台灣有紀錄以來最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嗎?而且還是今年全球最大等級的颱風。」這些都顯示極端氣候正衝擊我們的生活。有時,大眾會覺得ESG、SDGs等永續概念距離生活很遠。但盧建彰強調,「這實際上這關係著我們人類的存亡。」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是因為假使企業現在不做ESG,可能就會沒有訂單。但他則給出了另個反思,「如果人類都滅亡了,企業還有生意做嗎?」延伸閱讀:從廣告鬼才到ESG倡議者!盧建彰:最難解的問題,藏有最具影響力的答案 從空污、肺腺癌議題切入,帶出企業價值待在廣告業數十年的盧建彰,對於產業內的資源浪費很有感。他說,光是拍片打光,一直開著就很浪費電。再者,投入了這麼多的資源和人力,但廣告卻像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只要檔期結束了,一切就過了。在拿到GUNN…See More
Jun 14
鮮拿哥 commented on 鮮拿哥's blog post 盧建彰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
"Management guru Peter Drucker once said that entrepreneurs have two core functions: innovation and marketing. In an era where SDG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t is most desirable to redefine it as getting the ESG right and telling the story…"
Jun 1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盧建彰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

作者: 盧建彰 Kurt Lu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8-16 最有溫度的ESG倡議者Kurt Lu 說好的永續故事 用創意,讓那些善意,更有力 「用好故事告訴別人你做的好事」有其必要,那會讓更多人願意共襄盛舉;而寫這麼一本書,也是作者十年如一日的身體力行。」──龔大中│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試著參與世界,世界才認同你的存在。 要賺錢,還要賺到比錢更大的東西。像運動一樣,努力讓ESG的傳播形成有意識又能內化的行為。 你可以在企業既有路徑上深化,進一步分享你的ESG。 思考當代人最迫切的問題,試著用企業資源提供解方。 用創意,在你以為最荒蕪的地方,開出最盛放的花朵。 一次前進一步就好,努力眼前,但是看著未來。 你把ESG做好,我來把故事說好,讓好事影響力倍增。                                                                    ──Kurt Lu…See More
Jun 12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教育文創·教育共和國

媒體與科技如何能替教育帶來創新?如何教孩子解決真實的問題?知名教育創新網站「教育理想國」的精彩案例與理念分享,獻給每個想改善教育的人。國際大導演 喬治.盧卡斯…See More
Apr 10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游常山·陳明德幫喬治盧卡斯·推「教育理想國」

六十歲的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榮譽總裁陳明德,是美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後,第一代的美國教改之子。一九五四年,史上著名的美國教育釋憲判例:「布朗控訴教育局案」,由最高法院裁定「黑白種族隔離學校」違憲。一九五八年,剛滿六歲的陳明德,就是在芝加哥南郊上多元種族公立小學的第一代。這樣不凡的時空背景,似乎預示著陳明德日後從事全美教育改革的志業。而陳明德確實符合美國主流社會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很會讀書。他擁有史丹佛大學傳播博士學位,曾在哈佛教育學院當過一年助理教授,是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家。陳明德是第二代華人。二次大戰後,父母從江蘇移民美國。專業礦冶工程師的父親沒有壓抑他的人文傾向,讓他符合志趣地以大眾傳播為業。他從基層做起,親自參與兒童節目《芝麻街》製作達五年,還曾在舊金山的北加州公共電視台,做過十年的教育督導。之後,應聘到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擔任執行總裁十二年,推動成立網站「教育理想國」(edutopia.org)。以拍攝紀錄片、倡議教育改革,影響全美。喬治盧卡斯,一手催生電影《星際大戰》的好萊塢名導演,是身價不菲的億萬富翁。但是盧卡斯討厭學校。功成名就後,他決心在美國推動教改。陳明德是實現盧卡斯…See More
Apr 8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陳嘉映·此在素描(4)

綜上所述,可見此的存在包括三個主要環節。1,領悟著的籌劃。2,被拋入狀態。3,沈淪。第一點是決定性的。如前所述,若對其存在無所作為,此在就喪失其存在了。而籌劃總是先行於自身從可能性方面來籌劃。此在從可能性、從"先行到死",來歸自身。換言之,此在首先在將來中。"是,先於所是"。沒有將來的能夠存在,就談不上存在的既成狀態。人對其存在有所籌劃,但他不創造存在。人是被拋入存在的。人已經在了。籌劃就是從可能性方面來把存在的被拋狀態承擔起來。"已經存在"是從將來的可能方面出現的:此在在將來仍如其曾在;我將依然故我。所以,此在的曾在,共同此在的歷史性,都是從將來方面展開的。 人從將來的籌劃承擔起他的歷史而寓於當世。人只要存在,就必煩忙種種存在者,他正沈淪於存在者之中,從而把籌劃著的歷史性現在化了。通俗觀念沈淪於當前而不自知,於是它把此刻突出出來,把生動的時間性敉平為一連串前後相繼的此刻。這種"一般齊"的時間之流對生存漠不關心,只不過在我們身外均勻流逝著。存在哲學則主張,時間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將來,時間性對存在來說性命攸關。死生亦大矣,而死生的意義都要靠時間來說明。時間燭照著生存,照明了人的生死整體--…See More
Feb 14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陳嘉映·此在素描(3)

最根本的情緒是畏,因為畏從根本上公開了人的被拋狀態。畏不同於怕,怕總是怕具體的壞事,而畏之所畏者卻不是任何存在者。其實,當畏來臨,一切存在者都變得無足輕重,只還剩下一片空無。無由而畏,無所為畏,去迷轉悟,終悟"萬有畢竟空寂"。一旦登達此無何有之鄉,便聆取人生在世的真諦了。懦怯的世人怕直面空無,唯大勇者能畏。此在日常沈淪著,他作工、談情、聚鬧、跑到天涯海角去遊冶。他在逃避:逃避空無,逃到他所煩忙的事物中去,逃到使他煩神的一般人中去。這卻說明,他逃避的東西還始終追迫著他。他到底逃不脫人生之大限--死。死就是空,畏就是直面死亡。畏從根本處公開了被拋狀態:人歸根到底被拋入死亡。生向著死。躲避死,也依然是沈淪著向死而在。存在同死亡聯在一起;生存之領悟始於懂得死亡。死亡張滿了生命的帆,存在的領悟就是從這張力領悟到存在的。 人因他對自己的存在有所作為而得以存在。鮮明或含混地領悟著方生方死的背景,人來籌劃他的存在。人永遠在可能性中。人不是選擇可能的事情,人所選擇的是他本身。人是什麽?那要由他自己去是。正因為人就是他所將是的或所將不是的,所以他才能說:成為你所是的!存在的領悟,存在的籌劃,即人的生存本身…See More
Feb 12

鮮拿哥'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鮮拿哥'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鮮拿哥's Blog

齊金江·儒家與伊斯蘭如何對上話 下

Posted on September 22,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記者:“山東學派”的主要突出貢獻有哪些?爲今天中國的伊斯蘭教中國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帶來哪些啟示?

齊金江:回顧總結“山東學派”的主要突出貢獻,要之有三:

首先是提出中華無論主流和支流,都理同道合、百川歸海。歷史上形成了儒家爲主導的中華文化主流和傳統,這是各族人民、諸家文化共同創造、共同認可的。在“伊儒會通”的歷史進程中,穆斯林學者詩雲:“惟有孔門真實事,眼前無日不春風”。

其二,中華民族無論哪個群體,都要擺正位置、紥根土壤,樂群愛國、赤膽忠心。馬注在《清真指南·教條》冩道:“入籍版圖,爲朝廷之赤子矣。”即表達中華民族要融爲一體,每一個中國人都要修身進階,要有主人意識、大局意識。…

Continue

齊金江·儒家與伊斯蘭如何對上話 上

Posted on September 19, 2023 at 6:30am 0 Comments

伊儒會通“山東學派”的儒家文化底色,使之與陝西學派、金陵學派、雲南學派等相比,具有融入日常生活、體現爲人處世、關係個人修養等鮮明特點。

山東自古爲齊魯之邦,禮教之鄉,具有深厚的儒學文化傳統,同時也是“伊儒會通”的重要實踐地。回顧歷史上系統闡發“伊儒會通”思想的著作家群體,諸如王岱輿、劉智、金天柱、唐傳猷等代表性人物,都不約而同、切中肯綮地標榜齊魯文化和孔子儒學。

如何看待齊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蘊相生的歷史規律?其對新時代的“伊儒會通”實踐有何啟示?近日,就此話題,“道中華”專訪了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齊金江。

記者:在“伊儒會通”的歷史視角下,“山東學派”與陝西學派、金陵學派、雲南學派相比有着怎樣的特色?…

Continue

郝立新:中國式“人的全面發展” 下

Posted on September 17, 2023 at 4:30pm 0 Comments

記者:在傳統的中國智慧里,物質和精神、個人與集體的平衡是怎樣實現的?

郝立新:人的全面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和群體自身的能力、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發展,體現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二是個體與群體的社會關係、社會交往、社會生活條件等方面的發展。

在傳統的中國智慧中,物質與精神本是處於和諧統一狀態的。中國古代所描繪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就印証了這一點。…

Continue

郝立新:中國式“人的全面發展” 上

Posted on September 15, 2023 at 2:30am 0 Comments

中國式現代化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是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多維度的社會發展進程。人們在關注物質世界的同時,越來越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的現代化有何不同?中國式現代化爲什麼會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郝立新教授。

記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的現代化有何不同?…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