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拿哥
  • 霹靂州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鮮拿哥'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鮮拿哥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鮮拿哥's Page

Latest Activit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愛墾APP·史料與文創:海德格爾的视角~~照海德格爾的路子走,如果一位文創工作者把歷史材料當成具有“形式質料”的“實體”,這位文創人面對了很根本的挑戰 這問題切中了海德格爾思想與當代文化實踐(尤其是文創、設計、文化再製)之間最具批判性的張力。…"
yesterda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愛墾APP:亞里士多德的「形式—質料」(hylomorphism)理論與海德格爾(Martin…"
Tuesda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四、人與存在的關係:Dasein 對抗實體論 亞里士多德的「人」是由靈魂(形式)與身體(質料)組成的實體,靈魂是「有生命之物的形式」,這是一種形上學的構成關係。 海德格爾則徹底否定「人是某種實體」的看法。他主張「人」應理解為在世存在(Dasein)——即那個能夠理解存在、並被存在開顯的存在者。…"
Tuesda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愛墾APP:喬治・康吉勒姆(Georges Canguilhem, 1904–1995)是二十世紀法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哲學家與思想史家之一,他的思想對傅柯(Michel Foucault)、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乃至整個法國現代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康吉勒姆的核心哲學思想圍繞「生命、規範與科學」三者之間的關係展開,他以對生物學與醫學的哲學反思為起點,挑戰笛卡兒式的機械論與實證主義,提出一種以「生命的規範性(normativité du…"
Sunda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愛墾APP:「後人類時代」(Posthuman Era)中的「人類優化」(Human…"
Sunday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愛墾評註:阿赫瑪托娃〈海濱十四行詩〉 情動:在鮮花盛開的櫻桃樹上空,/輕盈的月亮流溢著清輝;那裡,樹幹之間更為明亮/一切仿佛在林蔭小道上,就在皇村的池塘旁。皇村:阿赫瑪托娃的家鄉。 崇高:這裡的一切將比我活得更久長;非塵世的不可抗拒性。 呼唤:而一個永恆的聲音在呼喚,/蘊含著非塵世的不可抗拒性 歆湧:我並不知道它通向何方....../那裡,樹幹之間更為明亮…"
Oct 28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故事:介於兩次呼吸之間的「存在」 在《故事終結》(The End of a Family Story,1977) 中,納道什·彼得(Nádas Péter)以故事敘述反思思考與記憶的界線。他寫道: 這段文字揭示了作者對「故事」本質的哲學性理解——故事並非道德的載體,而是一種介於兩次呼吸之間的「存在」。 參考文獻: Nádas, P. (1998). The end of a family story (I.…"
Oct 20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文創産業與尚・布希亞的超真實擬像

在後現代思想中,法國思想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以其「擬象」(simulacrum)與「超真實」(hyperreality)理論,深刻揭示了當代社會中符號與現實關係的斷裂。他指出,在「超真實」的狀態下,符號不再反映或掩蓋現實,而是徹底自我指涉,形成一個與真實脫節卻更具影響力的符號宇宙(Baudrillard, 1981)。這一視角對於觀察與分析當代文創產業的運作,無疑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理論工具。一、超真實中的文創機會 首先,文創活動得益於「擬象」的生產邏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創造空間。在符號與現實斷裂的語境下,文化產品的價值不再依賴其是否「真實」,而是能否製造「看似更真實的超真實」。以博物館文創為例,文物原件或許遙遠而不可觸碰,但透過設計與再符號化,它們得以以鑰匙圈、手帳本等日常物件的形式進入大眾生活,反而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種將歷史、傳統重新轉碼為可消費符號的過程,正體現了布希亞所謂「第三階段與第四階段的擬象」邏輯。…See More
Oct 12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擬象理論視野下的文創產業:機會與挑戰 下

3. 跨媒介敘事與符號擴展 布希亞的理論也幫助我們理解「跨媒介敘事」的可能性。在超真實時代,文化符號可以在不同媒介間自由轉換,並在流通中不斷增殖。例如《哈利波特》不僅是一系列小說,更是一個橫跨電影、舞台劇、遊戲、周邊商品的龐大「符號宇宙」。同樣地,中國科幻作品《三體》也在影視化、遊戲化和周邊文創的推動下,成為超越文本的文化現象。這種符號擴展的能力,使文創得以持續創造新的價值與市場空間。 4.創造沉浸式超真實體驗 文創產品與活動在「超真實」的框架下,能夠建構沉浸式的體驗。主題樂園、沉浸式戲劇、數位虛擬偶像等,都透過營造完整的符號環境,使消費者「進入」一個與現實平行甚至更具吸引力的空間。這種「體驗消費」正是後現代社會的重要趨勢,也為文創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三、超真實語境下的文創挑戰 1. 真實性的流失與商業化質疑 當文化被高度符號化並商品化,其真實性與深度可能受到質疑。一些「快閃式國潮」文創商品雖然短期內吸引消費,但常被批評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真正理解與尊重,淪為符號拼貼。布希亞所說的「擬象第三階段」恰好能解釋這一現象:這些符號掩蓋的不是現實,而是「現實已經不存在」的狀態。 2.…See More
Sep 24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擬象理論視野下的文創產業:機會與挑戰 上

一、引言 在當代文化研究領域,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象」(simulacrum)理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思想資源。他在《擬像與仿真》(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1981)中提出,後現代社會中的符號早已不再忠實映照現實,而是自我封閉、自我指涉,最終導向「超真實」(hyperreality)的境地。這意味著,真實與虛假的區分不再具有意義,人類生活被符號與影像所構造出的世界取代。 在全球化與媒介化的推動下,文創產業正是最典型的「擬象生產場域」。它依靠文化資源,透過設計、敘事與市場機制,將文化符號化、商品化,進而形塑消費者的身份與生活方式。從故宮文創商品到迪士尼樂園,從網紅直播帶貨到數位虛擬偶像,這些現象都可視為「超真實文化」的具體展現。 然而,這樣的文化景觀既孕育了文創發展的契機,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挑戰。本文將依據布希亞的擬象理論,深入討論文創活動的機會與挑戰,並嘗試在符號遊戲與文化真實之間尋求平衡的可能性。二、超真實社會中的文創機會 1.超越現實限制的文化再造…See More
Sep 15
開篷樂勢力 commented on 鮮拿哥's photo
Thumbnail

《平凡事物,不凡接觸》0.5

"愛墾的梗:來了,但走岔了。 你說訂單失聯不代表拒絕?那只是你還心存僥倖; 我等外賣員繞了半小時,最後才發現送錯小區; 不是沒來,而是早就走岔。 你說客戶還會回來?可能只是我們太怕承認結束; 我留著舊情人的號碼,結果連通訊軟體都換了; 不是他走得快,而是我手酸了没扯緊。 你以為沉寂後就是爆發?其實更多時候是空轉; 我開著電扇對著衣服吹,三小時還是半乾; 風很大,卻沒有帶走濕氣。 你覺得行情會漸漸暖?有時只是冷氣機壞了; 我以為咖啡香能提神,結果只是空腹更暈;…"
Sep 9
鮮拿哥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Bruno Walpoth人像雕塑自成一个世界

"祝傑:「嗑CP」為啥比自己談戀愛還快樂?…"
Sep 1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對於德勒茲而言,六八事件的解釋困難對他刺激很大。1968年5月,在沒有任何明顯的政治或經濟危機的前提下,法國毫無徵兆地突然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達到了革命的臨界點。…"
Aug 23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德勒茲視野中的人的形象,已經不以認知主體的核心形象出現,而是在社會運行中作為要素被裝配的對象。在這個意義上,人的社會性存在不是孤立的,是事件性和被動的,被各種法則定義和限制,雖然號稱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但作為社會人,「我們被給予一個自由選擇,附帶條件是你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齊澤克,《暴力》140)。情動 視角的確立,使「我們能夠通過一種前個人知覺的形式來思考感受,[……]在我思考或進行概念化之前,存在著一個先於任何決定的反應的要素」。許多外在的力量作用於身體,通過視覺…"
Aug 17
開篷樂勢力 commented on 鮮拿哥's photo
Thumbnail

《平凡事物,不凡接觸》0.5

"愛墾APP:《玻璃之心》:當日劇邂逅搖滾童話 在 2025 年的夏天,Netflix 日劇《玻璃之心》(Glass…"
Aug 17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續上]在亞哈船長的帶領下面對莫比·迪克時,捕鯨者使用得最多的詞匯是「可怕」和「金幣」。對於亞哈船長而言,他「從來就不思考,他只是感覺,感覺,感覺」,他用他所有人類關於海洋和抹香鯨的知識去感受莫比·迪克,他在眾人眼里就是個惡魔。莫比·迪克是鯨魚中的異常者,「它是一種現象,但卻是一種邊緣現象,」位於鯨魚和神性之物的中間地帶,「這是一個邊緣位置,它使得我們不再清楚異常者是仍然還在集群之中,還是已然外在於集群」(德勒茲、迦塔利,《千高原》345—3…"
Aug 14

鮮拿哥'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鮮拿哥'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鮮拿哥's Blog

愛墾學術:文創産業與尚・布希亞的超真實擬像

Posted on August 23, 2025 at 7:30am 0 Comments

在後現代思想中,法國思想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以其「擬象」(simulacrum)與「超真實」(hyperreality)理論,深刻揭示了當代社會中符號與現實關係的斷裂。他指出,在「超真實」的狀態下,符號不再反映或掩蓋現實,而是徹底自我指涉,形成一個與真實脫節卻更具影響力的符號宇宙(Baudrillard, 1981)。這一視角對於觀察與分析當代文創產業的運作,無疑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理論工具。

一、超真實中的文創機會…



Continue

愛墾學術:擬象理論視野下的文創產業:機會與挑戰 下

Posted on August 17, 2025 at 10:00am 0 Comments

3. 跨媒介敘事與符號擴展



布希亞的理論也幫助我們理解「跨媒介敘事」的可能性。在超真實時代,文化符號可以在不同媒介間自由轉換,並在流通中不斷增殖。例如《哈利波特》不僅是一系列小說,更是一個橫跨電影、舞台劇、遊戲、周邊商品的龐大「符號宇宙」。同樣地,中國科幻作品《三體》也在影視化、遊戲化和周邊文創的推動下,成為超越文本的文化現象。這種符號擴展的能力,使文創得以持續創造新的價值與市場空間。




4.創造沉浸式超真實體驗…




Continue

愛墾學術:擬象理論視野下的文創產業:機會與挑戰 上

Posted on August 14, 2025 at 6:30am 0 Comments

一、引言



在當代文化研究領域,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象」(simulacrum)理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思想資源。他在《擬像與仿真》(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1981)中提出,後現代社會中的符號早已不再忠實映照現實,而是自我封閉、自我指涉,最終導向「超真實」(hyperreality)的境地。這意味著,真實與虛假的區分不再具有意義,人類生活被符號與影像所構造出的世界取代。…


Continue

愛墾APP:《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

Posted on July 19, 2025 at 10:00pm 0 Comments

《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法文原版,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

第一章〈無意識機器〉(Chapitre 1 : Les machines désirantes



“Nous sommes tous des œdipiens, nous avons tous passé par là.”…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