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拿哥
  • 霹靂州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鮮拿哥'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鮮拿哥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鮮拿哥's Page

Latest Activity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上海“繁花”:文化軟實力新圖景 下

如何存續這份《繁花》帶來的「熱氣」與人氣,成為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1月21日,上海市人大代表周衛紅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不能就《繁花》談繁花,就線路談線路。「要把作者、小說或影視劇,與時代,與建築本身,與街區更新相融合,才能更立體、更生活化。」周衛紅說,「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更加優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各個產業融入等。只有各行各業都動足腦筋,《繁花》的熱點才能細水長流。」從《繁花》的文化和消費端思考,上海市政協委員黃羅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應利用好市民對海派文化的「留戀感」,進一步推動上海老字號的發展、推動海派文化的傳承,以及延續上海的城市文脈。厲震林則建議:「黃河路這次誕生了很多衍生產品,這讓我們思考,電視劇、電影渾身都是寶,下一步,影視劇從創業階段開始,也許就要想辦法做更多IP的設計。」 提升社會美育水平,今年市民夜校的教學點數量將翻倍《繁花》以外,2023年另一項備受關注的滬上文化建設項目,或許要數市民夜校了。2024上海兩會,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市非遺保護中心)總支書記、館長吳鵬宏回應了大眾的期待。2021年4月13日晚,上海群眾藝術館燈火通明,市民藝術夜校春…See More
Saturday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上海“繁花”:文化軟實力新圖景 上

推動上海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一年前的2023年上海兩會,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在接受澎湃新聞(…See More
Mar 1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What is the Spatial Turn? by Jo Guldi

What is a turn? Humanities scholars speak of a quantitative turn in history in the 1960s,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urn of the 1980s i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d even more recently an animal turn. Beyond the academy, to turn implies retrospection, a process of stopping in the road and glancing backwards at the way by which one has come.May the weary traveler turn from life's dusty road and in the wayside shade, out of this clear, cool fountain drink, and rest  [E. Speer, “Robert Burns,”…See More
Mar 2
鮮拿哥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album
Thumbnail

藝頻道

"Shanghai to set up universities with Germany, UK by Shen Mengdan Shanghai's education authorities have announced an annual work plan that includes plans for two new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These are part of the city's initiatives to…"
Feb 29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5

這種寫法只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寫只是一個記錄。所謂「成竹在胸」,或稱之為「打腹稿」。筆者以為,這其實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很難做到。朱光潛先生的做法是在兩者之間,即全用腹稿和全不用腹稿兩個極端的一種折中法。「在定了題目之後,我取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題目四面八方地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於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個線索和次第,另取一張紙條,順這個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這綱要寫好了,文章的輪廓已具……」閱讀此處時,筆者心生一種感佩。老先生把自己長期苦練摸索出的寫作秘訣,不吝筆墨,毫無保留,和盤托出,這需要何等的胸襟,何等的真誠。這些秘訣對於任何階段的寫作者都是一種點撥,使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大師小傳朱光潛(1897—1986年),字孟實。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青年時期在桐城中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See More
Nov 27,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4

朱光潛建議初學者每遇到可說的話,就要抓住機會,馬上就寫。「習文有如習畫,須常備一個速寫簿帶在身邊,遇到一片風景,一個人物,或是一種動態,覺得它新鮮有趣,可以入畫,就隨時速寫,寫得不像,再細看擺在面前的模特兒,反復修改,務求其像而後已。」這種功夫做久了,一是可以養成愛好精確的習慣;二是可以逐漸養成藝術家看事物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發現值得表現的情境;三也可以增進寫作的技巧,逐漸使難寫的成為易寫的。另外,朱光潛建議初寫者應該由易而難、循序漸進,應從「知道清楚的」和「易於著筆的」這兩種材料入手。一般人至少對於自己日常生活知道得比較清楚,所以記日記是初習寫作的最好方法。第二個要牢記的原則就是,要把話說得好。人們常認為,主持人都是能說會道之人,他們能把話說得好聽,作家也一樣,也要學會把話說得好,才能寫出好文章。朱光潛認為:「把話說得好,就是要思想條理必須清楚,情致必須真切,境界必須新鮮,文字須表現得恰到好處,謹言而生動,簡樸而不枯澀,高華而不浮雜。」把話說得好,也是文人與匹夫匹婦的區別。匹夫匹婦們也常在生活中見到美景遇到痛事,但他們無法用語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觸說出來,即使說出來也不是那麽一回事…See More
Nov 23,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3

經過勤學苦練,朱光潛從古今中外許多哲人和詩人那里借得一雙眼睛看世界:他從屈原、杜甫那里學得執著,從莊周、列禦寇那里學得徜徉,莎士比亞教會他從悲痛中見出莊嚴,莫里哀教會他在乖訛醜陋中見出雋妙,陶淵明和華茲華斯指引他到自然勝境,近代小說家引他到人心的曲徑幽室。經歷過這種再造,朱光潛認為「文藝的珍貴的雨露浸潤到我的靈魂至深處」,「使我能感傷也能冷靜,能認真也能超脫,能應俗隨時,也能潛藏於非塵世的丘壑」。筆者最喜歡閱讀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文章,大學時對他寫的說理性散文愛不釋手,常反復揣摩。他十分擅長把「很難說的理用很淺的話說出來」,不管是多麽玄妙、飄忽不定的「理」,經他之手便「化」為淺顯、人人可以感受到的東西。他這種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的功夫也是經過苦苦修煉而得來的。朱光潛將寫文章比喻為學畫,「學畫可臨帖,又可寫生」。初學者可從臨帖開始練,而中國文人初學作文也大多用臨帖法。「每人總須讀過幾百篇或幾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誦,然後執筆為文,手腕自然純熟。」歐洲文人雖然也重視讀書,但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多從寫生入手。比如莫泊桑初請教於福樓拜,福樓拜叫他描寫一百個不同面孔。朱光潛以為,「臨帖與寫生都不可偏廢…See More
Nov 17,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2

讀書應當分種類。一種是作為公民所必需的常識,另一種是為做專門學問。朱光潛認為,「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願,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系統。對於他,讀書不僅是追求興趣,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乾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這種為了做學問而讀書還須圍繞一個中心去讀。或是科目,或是問題。朱光潛舉例說:「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從頭讀到尾,以求對於該科得到一個概括的了解,作進一步高深研究的準備。」「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後採關於這問題的書籍去讀。」朱光潛先生的這段話雖然是講給年輕學子的,但筆者以為,也非常適宜教師。教師職業,作為一種專業當然是一門學問,要想成為教師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教師,還需要在實踐中磨煉摔打。筆者以為,作為教師,既應該以科目為中心去訓練閱讀,不斷精進所學專業,又要以問題為導向,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並在深入閱讀研究中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循著朱光潛先生所指的路徑去不斷閱讀、實踐,相信每個有志於成就一番事業的教師都會不斷成長,達成…See More
Nov 15,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1

借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筆者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朱光潛先生的《讀寫指要》,感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指導年輕人閱讀寫作的書,書中告訴喜愛閱讀和初習寫作者哪些是閱讀寫作的坦途,哪些是彎路。朱光潛是20世紀享譽中外的美學大師,也被譽為「青年人的導師」,不僅因為他從年輕提筆作文開始,就為青年人寫作,更由於他曾經做過中學教師,又在大學里長期任教,比較了解青年人的想法,樂於為他們的人生困惑指點迷津。筆者記得上大學時,在穿過燕南園去圖書館的路上,經常會遇到朱光潛先生在園中散步,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閱讀本書的過程,時常感覺大師向我走來,那睿智的目光在注視著我,他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與我談心,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培養讀書興趣應從課外書入手大凡談讀書都繞不過三個問題:為什麽讀?讀什麽?怎麽讀?「為什麽讀」這個問題如今似乎已不是問題,很多教師、家長已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問題是很多教師認為沒有時間讀書,「每天忙於教育教學工作,哪有時間看書學習?」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任何時代的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朱光潛在上世紀20年代寫給青年人的信中說:「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See More
Nov 12,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6

五事實上,在很多花樓溝村人的記憶中,金山嶺長城最早叫「邊墻」。「走,上邊墻玩去!」這幾乎成為他們那一代人上山玩耍的口號。那時候他們十多歲,小的六七歲,正是對自然萬物充滿好奇的年齡。如今,他們逐漸老去,可是談起長城,每個人眼裏都閃出亮光。花樓溝村606戶,共計1810人。這次我們只采訪了十多人。肯定還有很多還沒采訪到的長城保護者,比如「長城老李」、「長城老顧」、「長城老孫」、「長城小鄭」……他們把青春和熱血,甚至一生的精力都耗在長城上,以各自的方式,以全部的努力和熱愛,用心用力用情守護著長城。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幅畫作,亦或幾句宣傳標語。一個熱情友好的眼神,一聲歡迎遊玩的問候,一次拾起墻角垃圾的彎腰,一次咚咚心跳和汗水浸濕後背的背石上山……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留住歷史,對抗遺忘,讓長城成為不朽。我又想起了金山嶺長城上那一處斷壁殘垣,那是經過簡單修葺的窯溝樓,與其他敵樓不同的是,它僅剩下幾面墻,每面墻體都不完整,部分墻磚掉落,露出一個又一個不規則的黑洞,透過洞眼,可以看到遠處的群山。金山嶺的開發和管理並沒有固執的堅持修葺和創新,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守舊」,故意對窯溝樓這一處斷壁殘垣不做…See More
Nov 11,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5

四2016年,金山嶺長城開始推行長城安全保護網格化管理製度,聘請了30名長城保護員,負責轄區內長城本體監測、日常巡邏、森林防火、衛生保潔,以及日常遊客秩序維護等工作。1965年出生的蘇國遠正是其中一名長城保護員。每天,蘇國遠早早登上長城,巡走在近10公裏的長城沿線上,仔細檢查磚石有沒有松動、移位、脫落,墻體是否有酥裂、下沈,敵樓、馬道是否滲漏、積水。有時候還要割除野草,撿各種塑料袋和煙頭,勸阻遊客不要進入未辟為參觀遊覽區的長城段落,不要在墻磚上刻字。蘇國遠皮膚黝黑,鬢邊已有白發,整張臉笑盈盈的,顯得神采奕奕。「您對長城最早的記憶是什麽?」「已經記不清了,」蘇國遠想了想,說,「很小的時候就上山玩。」「當時還沒怎麽開發,」蘇國遠補充說,「有不少墻面都塌了。」「那時候還有別人上去嗎?」「就我們村裏這些小孩,」蘇國遠笑著說,「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轉眼我就老了,」「不過,看著長城一天天變好,越來越多的人都來看長城,心裏別提多高興了。」蘇國遠說,「有時還有外國遊客,經常組團來看長城。」蘇國遠說著說著,眼睛裏發出亮光,感慨萬千。對他而言,長城保護員已經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是他生命中一段珍貴的記憶,…See More
Nov 5,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4

這一守護,就是30多年。當年,林長友與上級部門請示協商後,帶領眾人組建成一支古建維修工程隊,將自己全部手藝都用在了修繕長城上。這支隊伍共有二三十人,主要對長城上的部分瀕危敵樓、墻體、炮臺、馬道等進行搶險和加固。我們走進林長友家中,他正坐在一張椅子上,面帶微笑。能看出來,他是一個性格穩重為人和善的人。采訪中,他告訴我們,看著金山嶺長城逐漸恢復歷史原貌,並且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這讓他很高興,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當年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怎麽堅持下來的?」「我父親退伍後就義務性保護起了長城,」林長友說,「他對我影響很大。」「有沒有特別艱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林長友搖了搖頭。「作為第二代長城保護員,您對長城未來的保護有什麽規劃和設想?」「這個問題有點大。」林長友說,「我只能做好我自己能做好的。」其實,林長友已經做得很好了。不光他和他的父親,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長城保護員。還有他的兒子,畢業於承德師範學院美術專業,今年32歲,專門畫油畫,已經畫了很多關於金山嶺長城的畫作,還舉辦畫展介紹宣傳金山嶺長城。這些,林長友都沒有當面告訴我們,我們是從其他被采訪者口中獲知的。我突然想到,巴…See More
Nov 3,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3

障墻旁的臺階窄、高、陡,須小心翼翼才能往上爬,必定是為防禦敵人沖上來而設計。障墻後還有一小片空地,可站立,亦可蹲下。從障墻後出來,站在垛口處,風越來越大。這風是從北方來,要往南方去。遠遠望去,一道邊墻牽著一道邊墻,一個敵樓呼喊著一個敵樓,組成了巍峨雄壯、險峻大氣的巨龍長城,正依山勢而遊走,忽左忽右,時高時低。群山連綿,綠樹成片,或新綠,或濃綠,即將染遍大地。野生山杏樹,已經吐出了馨香的粉白花蕊,點綴在群山之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天空中的一只大鳥,頂風飛翔,越飛越遠,最後消失於蔚藍的空中。我躲在一面障墻後,風消失了,障墻已經褪去了它的軍事色彩,絕大多數磚塊殘破不全,殘破得如此清晰,置身於它的籠罩之下,我的耳邊忽然響起了金戈鐵馬的嘶鳴聲響。那些關於戰爭的場景、畫面和詩句,猶如一群野馬湧入我的腦海。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我所藏身的障墻後曾站立著怎樣的一個士兵?樣貌如何?年齡如何?似乎沒有人能給我答案。我閉上眼睛,周圍安靜下來,唯有墻外的風聲呼嘯而過。可能,答案就在風中。三金山嶺長城原先被稱為「野長城」、「無名長城」,它旁邊的古北口長城經戰火摧殘和人為破壞,已經面目全非,而它的「兄弟」八…See More
Nov 1,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2

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時期(1567年—1582年),視察京城以北山嶺上的軍事防禦設施後,發現「先年邊城低薄傾圮,間有磚石小臺與墻各峙,互不相救,軍事曝立署雨霜雪之下,無所藉庇,軍火器具如臨時起發,則運送不前,士兵於城墻上無可藏匿,若大勢突入,莫之能禦」。於是,他提出了改建長城的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空心敵樓的建設。這種敵樓是一種類似於垛口的堡壘,每隔不到百米就有一座,不僅可以監督警戒,瞭望城墻外的敵情,還可以讓軍團常駐,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戚繼光對金山嶺長城的長期努力經營,使得這一帶邊防鞏固,薊鎮軍容之盛,成為九鎮之冠,他在薊鎮十六年邊塞內外一片太平景象。磚垛關是登臨金山嶺長城的首選入口,有咽喉要道之稱,也是長城重要的隘口之一,寬1.6米,高2.3米,只是一個用磚拱起來的弧形券門,清代史料稱為「磚垛口」。隘口之間,建有一座磚垛樓,這是長城金山嶺段唯一一座建於低窪處的敵樓。金山嶺長城沿線共設有建築各異的敵樓67座,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至100米就有一座。現已開發可供遊客登臨的敵樓,除了磚垛樓和不遠處的將軍樓、西域樓、沙嶺口、黑姑樓、敞樓、小金山樓、大金山樓,更遠處還有高尖…See More
Oct 26,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1

一承德多山,一座環抱另一座,一群挨著另一群。縱橫交錯,綿延不斷,在燕趙大地上鋪開了一張壯闊的千里江山圖。當你乘坐汽車飛馳在承德的大地上,你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看著窗外,不是你在移動,也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在往後退,似乎要退回歷史深處,而又一片山正在走來,以堅實而沈穩的步伐一下一下走來,又很快倏忽退去,就好像不是你置身於群山之間,而是群山穿越了千年時光來到你的面前,只為了短暫後退中的你那一眼回眸。這時候,你只需靜靜倚窗,把目光伸出去,看忽閃而過的樹的暗影,看雲被風牽出去很遠然後變幻出各種形狀,看群山在遙遠的天際劃出流動的線條。忽然,車廂暗了下來,那是汽車鑽進了某個隧道,黑暗在車前分開,很快又在車後聚攏,而光亮就在前方不遠處的隧道口,忽明忽暗之間,你已經穿越了好幾個隧道。等車停下,你站在山腳下,卻又覺得,這山似乎都不高,反倒透著南方山脈的清秀潤麗,也不奇崛,更談不上危聳陡峭,隨手指一座,便可見其頂。這些山,歷史上大概也曾挺拔,不知經歷了怎樣的擠壓和變形,又或許被哪個神仙撫摸了一下,就變得溫柔起來,故意降下身姿等人走近,等人登臨。於是我知道,承德的山是可愛的,承德的山不是用來仰望的,而是用…See More
Oct 21, 2023
鮮拿哥 posted a blog post

冉沫講歷史「論詩詩」的詩性特征 下

韓愈的論詩詩更是喜用驚人的比喻和奇崛的語言來喻示沈雄光怪的詩境,如《調張藉》以「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喻李、杜詩風的宏闊神怪,用「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喻詩語之雄怪和筆力之高潔;《醉贈張秘書》以「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喻己作的驚世駭俗;《送無本師歸范陽》則用「鯨鵬相摩窣,兩舉快一啖」狀詩境的雄渾光怪。像這樣用具體的形象來喻示作家作品風格,揭示詩歌創作的規律,與西方接受美學的抽象說理條分縷析迥異其趣,充分體現了「論詩詩」這種融鑒賞、批評與創作為一體的文學接受方式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但是,從根本上決定「論詩詩」的詩性特質的,還是它的詩性思維方式,即直覺象征性思維方式,這是遠較論詩詩特有的文體形式和比興、意象、象征、暗示等具體的表現方法更能決定論詩詩的詩性本質的東西,也是決定東方民族的審美與藝術同西方大異其趣的關鍵所在。對於這種直覺象征性的詩性思維方式,邱紫華先生分析道:「這是一種以具象為主的思維形式,這種思維采取『以己度物』的方式去感知外物,以類比的方式去區別和把握外物,以象征、比喻、意會的方式去表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這種思維形式被18世紀意大利思想家維科稱之為『詩性的智慧』。『詩…See More
Oct 20, 2023

鮮拿哥'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鮮拿哥'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鮮拿哥's Blog

What is the Spatial Turn? by Jo Guldi

Posted on March 1, 2024 at 12:30am 0 Comments

What is a turn? Humanities scholars speak of a quantitative turn in history in the 1960s,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urn of the 1980s i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d even more recently an animal turn. Beyond the academy, to turn implies retrospection, a process of stopping in the road and glancing backwards at the way by which one has come.

May the weary traveler turn from life's dusty road and in the wayside shade, out of this clear, cool fountain drink, and rest  [E. Speer, “Robert…

Continue

上海“繁花”:文化軟實力新圖景 下

Posted on February 9, 2024 at 9:30pm 0 Comments

如何存續這份《繁花》帶來的「熱氣」與人氣,成為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1月21日,上海市人大代表周衛紅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不能就《繁花》談繁花,就線路談線路。「要把作者、小說或影視劇,與時代,與建築本身,與街區更新相融合,才能更立體、更生活化。」周衛紅說,「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更加優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各個產業融入等。只有各行各業都動足腦筋,《繁花》的熱點才能細水長流。」

從《繁花》的文化和消費端思考,上海市政協委員黃羅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應利用好市民對海派文化的「留戀感」,進一步推動上海老字號的發展、推動海派文化的傳承,以及延續上海的城市文脈。

厲震林則建議:「黃河路這次誕生了很多衍生產品,這讓我們思考,電視劇、電影渾身都是寶,下一步,影視劇從創業階段開始,也許就要想辦法做更多IP的設計。」…

Continue

上海“繁花”:文化軟實力新圖景 上

Posted on January 20, 2024 at 5:30pm 0 Comments

推動上海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

一年前的2023年上海兩會,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談到,上海文旅產業的重振和全面復蘇是大概率事件。其時,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也告訴記者,滬上演出市場可能會在2023年迎來井噴期:「疫情三年間,有很多好的作品在蓄力,我相信馬上會迎來一個高峰期。」

此言不虛,僅文藝演出市場,上海已實現從大劇院到小銀幕的「全面開花」。…

Continue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5

Posted on November 13, 2023 at 1:00am 0 Comments

這種寫法只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寫只是一個記錄。所謂「成竹在胸」,或稱之為「打腹稿」。筆者以為,這其實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很難做到。朱光潛先生的做法是在兩者之間,即全用腹稿和全不用腹稿兩個極端的一種折中法。

「在定了題目之後,我取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題目四面八方地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於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個線索和次第,另取一張紙條,順這個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這綱要寫好了,文章的輪廓已具……」…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