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

過去,教師在課程理論化方面多採取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觀點,結果課程理論無法與實際產生辯證關係,教師亦不能發展自己的實踐智慧。最近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企圖依據存有論的典範,從詮釋學、美學和藝術的觀點,探討教師課程理論化的新途徑。本文主要探討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及其內涵,並由此提出存有論的辯證觀,以作教師課程理論化的另一途徑。

在「語言學轉向」、「再現的危機」等思潮影響下,課程研究領域興起了一股自我研究(self-study)的風潮,強調課程研究者用自己的聲音說自己的故事,以生產自己的知識(Pinnegar & Hamilton, 2009)。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Stenhouse(1975)就有系統地進行這方面的探討,率先提出「教師即研究者」(teacher-as-researcher)的理念,強調教師要進行行動研究,以自己的「課程實際」為探討和研究的場域,在實踐(praxis)中反省和批判,由此覺醒課程理論,扮演課程理論家的角色。

這就是教師的課程理論化(curriculum theorizing),也就是教師如何讓課程理論和實際(practice)1 產生辯證(dialectic)關係,並由此辯證關係中發展自己的實踐知識或實踐智慧。這種理論、實際及其辯證關係,一直是教育或課程研究上的重要議題,但大部分研究都依據科學典範,把「實際」視為個人行為,要客觀地加以研究,然後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觀點加以解釋,結果忽視了課程的複雜性,沒有打開課程「實際」的黑箱。所以直到最近,Connelly(2009)還感慨的說,「實踐」至今仍是個謎,課程理論對課程的實際世界仍沒有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近許多課程學者從詮釋學、美學和藝術的觀點探討這個議題,如 Macdonald (1988)強調詩性智慧(mythopoetic)的方法,以彰顯學校經驗中靈性、神祕、美學、個人和人際的層面;Eisner(2002, 2005)強調教學是藝術,教師是藝術家,要生產藝術性的知識(artistry)。一群加拿大的藝術家學者更創出了遊藝誌(A/r/tography,簡稱 A/r/t)這個概念,強調教師不僅是研究者,亦是藝術家,因而要游移(in-between)於藝術家/研究者/教育者的角色之間,將理論、實踐和創造統整起來,將求知、研究、教學和藝術創作亦統整起來(Irwin, 2004; Irwin & Springgay, 2008; Springgay, Irwin, & Kind, 2008)

這些研究者強調,理論的建構或知識的生產不僅是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而且是靈性(精神)的和存有論的;不僅只在知道(to know / episteme)某些事,還要追問成為(to be / ontos)某些事意味着甚麼。詩性智慧和 A/r/t 放棄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觀點,採用存有論的典範,將教師納入研究和理論化的過程,作出存有的抉擇,發展較為個人化的知識;將人的潛能和冥想的、積極的知識生產時刻連結起來,將身、心、靈連結起來,不僅明察秋毫,以減少偏見,更善用人的潛能,重新看問題,生產新知識。

這些研究對教師在課程理論化方面提供很豐富的觀點,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才剛起步(許楓萱,2009;歐用生,2010),有繼續深入探討的必要。

本文主要從理論和實踐辯證的觀點,探討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及其內涵,並由此提出存有論的辯證觀,以作教師課程理論化的另一途徑。(教育學報,2012 年,第 40 卷第 1–2 期,頁 15–30 © 香港中文大學,2012 作者单位: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Curriculum Theorizing of Teachers Yung-Sheng OU

Abstract

Traditionally, the ways of how teachers theorize their curriculum practices were usually developed through the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However,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seemingly never happened through these approaches while teachers theorized their curricula. Based on the ontological paradigm, such as those of hermeneutics, aesthetics, and view of ar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achers’ curriculum theorizing might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ncept of mythopoetic and a/r/tography (A/r/t). Focusing on the dialectic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cepts of mythopoetic and A/r/t,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 on the curriculum theorizing of teachers.

Views: 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