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sathre,25 Things I Learned From Opening a Bookstore:

Lesson 8. If you put free books outside, someone will walk in every week and ask if they're really free, no matter how many signs you put out.

Someone else will walk in and ask if everything in the store is free.

潔莎特(Jlsathre)是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位退休律師,孩子長大後決定改行開一家舊書店,而領悟出25條人情世故:

法則8. 如果你在店外放了免費的圖書,每週都會有人進來問它們是否真的是免費的,不管你在旁邊放了多少醒目的標識。

還有一些人則會進來問,是否店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Virunga yesterday

智能向善

2023年11 月 19 日,APUS董事長兼CEO李濤出席第六屆清華會講,在「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分會講中進行了《把握AI大模型發展主動權 引領智能向善》的主旨發言。李濤通過洞觀全球AI產業發展挑戰,提出升級更新的「AI六要素」驅動中國AI產業可持續發展,為全球AI建設與治理帶來專業見地,講解如何引領智能向善。

智能向善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提出的重要宗旨。

2023年4月7日,在《中法聯合聲明》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中法兩國充分致力於促進安全、可靠和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統,堅持「智能向善(AI for good)」的宗旨,通過全面和包容性的對話,挖掘人工智能的潛力,降低其風險。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百度百科)

city不city

來源

美國博主保保熊用短視頻記錄在中國旅游經歷,視頻中他和妹妹對話:「上海city不city啊?」「好city啊!」「city」本義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保保熊表示,他對話中的「city」指的是時髦、洋氣、現代化,又指刺激、開心的感覺。「city不city」即「時髦不時髦」「洋氣不洋氣」「現代化不現代化」,「好city」即「好刺激」「好開心」。

保保熊的視頻走紅後,「city不city」成為超級流行語。自中國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華觀光旅游,中國旅行視頻成為許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碼」,美景美食、高鐵出行以及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讓外國友人直贊「city」。2024年7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city不city」流行話題時表示,中方將不斷優化人員往來便利措施,讓外國朋友們在中國旅行更方便,更舒適。「中國就在這裡,歡迎大家來!」

源自於一種新的打卡方式,用於表達對某個城市的態度或感受。

演變

「city不city」在旅游打卡、時尚穿搭和日常生活等領域流行了起來,做旅游計劃時問大家這個城市「city不city」意思就是問大家這是不是一座具有摩登現代化氣息的都市,感覺爽不爽;買了新衣服問大家這樣穿搭「city不city」意思是這樣穿搭有沒有時尚感,看起來舒服不舒服,好不好看;打卡一家裝潢精致、飯菜可口的餐廳,感慨一句「好city」意思就是誇贊這家店很有格調,氛圍感十足,體驗很棒。

除了時尚、時髦、城市化外,「city」還被賦予了刺激、激動等情緒含義,頂著大雨騎行說「好city」就是感覺很刺激,在游樂場體驗高空項目說「這也太city」了就是說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一路狂奔非常狼狽的趕時間感嘆「我不city了」意思就是說自己感覺一點也不爽,處於高度緊張十分焦慮的狀態。

社媒用法

這個梗並沒有固定的含義,而是根據使用者的語境來決定其意義。例如,有人可能會用"city不city"來表達對某個城市的喜愛、不滿或者其他情緒。這個梗的流行可能與社交媒體上的互動和年輕人的表達方式有關。

影響

2024年7月,網絡熱詞「city不city」火到台灣,成為島內青年表達對大陸喜愛的詞匯。7月24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歡迎並期待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到大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商標注冊

2024年7月,多家公司申請注冊「City不City·啊」「city不city」「Citybucity」商標,申請人包括北京、廣州、泉州的貿易、電商公司,國際分類包括食品、方便食品、服裝鞋帽,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百度百科)

Comment by Virunga on Thursday

2024年度流行語の古希臘掌管XX的神~~古希臘掌管xx的神是一個網絡流行語、網絡交際語。最開始出自於某個古希臘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帖,畢竟在古希臘神話中,眾多神仙都有各自分管的領域,比如宙斯掌管天空,波塞冬掌管海洋。

詞語來源:
最開始出自於某個古希臘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帖,畢竟在古希臘神話中,眾多神仙都有各自分管的領域,比如宙斯掌管天空,波塞冬掌管海洋。

引申含義:
在互聯網莫名走紅之後,現在這個句式跟古希臘的神其實已經沒有關係了,更常用於表現「某個人擅長某事」,掌管的領域也更加接地氣。

引用示例:
比如說,「古希臘掌管檸檬茶的人」、「古希臘掌管猜拳的人」等等。

所獲榮譽: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百度百科)


「包的」

網絡流行語,是指來自某地方言,用於表達「保證」或者「肯定」的意思,經由一位游戲博主的口頭禪火遍全網。


詞語來源:
來自某地方言,用於表達「保證」或者「肯定」的意思,經由一位游戲博主的口頭禪火遍全網。


引用示例:
這個梗可以拆成「包XX的」句式,比如「包有梗的」、「包無敵的」。也可以作為整體使用,比如「這個事情我包的」,或者直接用作肯定的答覆,比如「你中午就吃這麼點啊?」「包的。」現在多用於形容一件事情保證能完成。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紅溫

網絡流行詞,最初來自游戲《英雄聯盟》角色蘭博的「紅溫」機制,即溫度上升後獲得技能的屬性加強。後來,這個詞用於形容游戲玩家因狀態不好而掛臉、神情尷尬的樣子,逐漸出圈。
現在的互聯網語境中,「紅溫」可以廣泛理解為「破防」的意思,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夠交替使用。

語言釋義:
一個人十分生氣,氣到臉色漲紅。表示一個人情緒激動,氣急敗壞的狀態、現多被運用在一個人情緒十分激動的時候,以及游戲玩家十分破防的時候。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見:百度百科


水靈靈

詞語來源:
「水靈靈地XXX」出自一位韓國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貼畫時說的話:「我就這麼水靈靈地在中間,周圍都是可怕的姐姐們。」網友們紛紛效仿造句,將「水靈靈地」與各類詞語搭配,形容某種行為生動、鮮活或值得稱道、引人關注。其使用語境逐漸擴大,可用於強調、突出,如「咱們一起水靈靈地出發吧」,也可用於調侃、自嘲,如「他(我)就這麼水靈靈地被開除了」。

引申含義:
「水靈靈」多用來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於形容動植物等潤澤、有生氣。

引用示例:
如「咱們一起水靈靈地出發吧」,也可用於調侃、自嘲,如「他(我)就這麼水靈靈地被開除了」。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18, 2024 at 10:11am

[音樂之美]

現在這段音樂之美,就在於它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般的奏鳴曲入曲,是一片百合花般潔白的、充滿田園氣息的晨曦,聖潔羞澀的晨花輕輕綻開,懸掛在鄉間那忍冬和天竺葵錯落交織、結實難解的綠棚上。然而這部作品一開始出現的是拂曉,平靜酣睡的海面沉浸在一片沉悶的寂靜和無限的空曠之中。狂風驟起,先是死寂和黑暗,然後是一片玫瑰色的曙光,進而整整一個世界從中脫穎而出,在我面前漸漸升騰起來。這片紅色是如此新奇,如此罕見於溫柔抒情、聖潔天真的奏鳴曲,一如朝霞,給天穹染上了一片神秘的希望之光。一首優美的樂曲已經劃破天空。樂曲雖然是由七個音符構成,卻是聞所未聞,與我想像中的一切都截然不同,既妙不可言,又尖銳刺耳。這已不再是奏鳴曲中鴿子的低估,而是撕裂長空的高鳴;它跟曲首沉浸中的鮮紅色一樣強烈,如公雞報曉一般神秘,它乃是永恆的晨曦不可言表但又振聾發聵的呼喚。寒冷、雨洗和帶電的空氣——與奏鳴曲相比,這空氣的質極其不同,氣壓迥然相異,它離純潔天真、草木叢生的奏鳴曲相去甚遠——時刻都在改變甚至消抹通紅的、希望的曙光。然而到了正午,頓時出現了熾熱的太陽,空氣似乎化為一種凝重的、村鎮般的的,近乎於鄉野的歡樂。震天而響、瘋狂飛打的大鐘,似乎把最厚實的幸福變成了現實。

[異鄉十分孤獨]

門外的那個穿制服的僕役,衣著華麗,身體修長瘦削。……他木然不動,而且木然不動上面又加了一層悲悲切切的神色,因為他的兄長們都已離開了旅館去尋找更光輝燦爛的前程去了,他自己在這塊異鄉土地上感到十分孤獨。……他對侯爵夫人不抱任何希望,便任憑旅館侍應部領班和侯爵夫人的貼身女僕將這位夫人及其衣物安排停當,而他自己仍然在那里憂傷地夢想著自己那些小兄弟令人豔羨的命運,保持著他那植物般的木然不動。

[刺山楂]

「這是棵刺山楂,但它是桃紅色的,比白色的更美。它也穿了一身節日盛裝,是真正的節日盛裝啊!只有宗教節日才算真正的節日,不像世俗節日隨便由誰胡亂指定在某一天⋯⋯它那身打扮更富麗,因為層層疊疊綴滿枝頭的花朵,使滿樹像洛可可風格的花哨的權杖,沒有一處不裝點得花團錦簇。⋯⋯看到這些山楂花,我除了更加驚喜之外,同看到白色的山楂花一樣,分明地感覺到它的喜氣洋洋中並無絲毫的矯揉造作,沒有人為加工的痕跡,全是大自然自發的流露,那種天真可掬之態,可與村中為在街旁搭一張迎聖祭台而奔忙的女商人,把滿樹堆砌,弄得既豪華又有鄉土氣的顏色過於嬌豔的花朵相比。⋯⋯這株信奉天主的、嬌美可愛的小樹啊!」。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12, 2024 at 8:42pm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尼采、德勒茲的關聯~~海德格爾的哲學明顯受到尼采的影響,尤其是在他對存在、虛無和價值的探討中。海德格爾對情感的理解雖然與尼采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認為情感在個體和世界之間起到了橋梁作用。在尼采的「權力意志」中,情感被視為一種推動生命的力量,而海德格爾則更傾向於通過情感來揭示存在的真相。然而,兩者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將情感與身體、存在的深刻聯系置於哲學思考的核心。

德勒茲則繼承了尼采與海德格爾的思想,將情感與生成性、差異性緊密結合,強調了情感的生成性力量。雖然德勒茲對海德格爾的直接批判較多,但海德格爾對情感和存在的探討在德勒茲的生成哲學和情感流動性理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海德格爾在情動轉折中的間接貢獻

盡管海德格爾並未直接參與情動轉折的討論,但他的存在哲學,尤其是對情感的存在論分析,對這一轉折具有深遠的影響。他通過情感揭示了人與世界、人與他者之間的深刻聯系,提供了一種超越個人心理學層面的情感理論框架。這一框架為情動轉折中的情感政治、情感空間和情感的生成性提供了強大的哲學背景。

因此,海德格爾在情動轉折中的角色,在於提供了一種存在論的視角,揭示了情感在塑造個體與世界關係中的根本作用,並影響了後來的情感研究學者,如Sara Ahmed、Brian Massumi等,將情感視為社會和文化實踐中的核心力量。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10, 2024 at 9:44am

愛墾APP:情動與情緒的區别~~情動(affect)與情緒(emotion)是兩個相關但有所不同的概念。它們的區分在哲學、心理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討論中尤為關鍵,尤其是在「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研究中——

情動(Affect)

定義:情動通常被理解為一種前意識的、預反應的生理或情感狀態。它是在情緒形成之前的原始、非具體的感受或能量流動。情動不一定能夠通過語言清晰地表達,它往往是一種身體的感覺或反應,超越了具體的認知或情感標簽。

特點

即時性與身體性:情動是瞬間的、直覺的反應,它與身體的反應密切相關。例如,當你聽到突然的巨響時身體的驚跳反應,就是一種情動,而不一定是經過認知後的情緒。

無特定對象:情動不像情緒那樣總是針對特定的人、事或物,而是更為廣泛的、模糊的感受。例如,你可能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緊張或興奮,但未必知道這種感覺的具體來源。

潛在的社會性:情動可以在社會、文化和身體的互動中發生。它常常在社會環境中蔓延和傳播,比如一群人共同參與音樂會時的集體激動,這種感受是超越個人的情緒。

例子

當你看到日落時突然湧現的愉悅感,可能是一種情動,未必需要明確為「快樂」或「滿足」。

進入一個空間時,身體本能地感覺到緊張或舒適,但你還沒有意識到原因,這也是情動的一種表現。

情緒(Emotion)

定義:情緒則是指對情感體驗的有意識、可識別的反應。它通常帶有明確的認知內容,並且可以通過語言或行為表現出來。情緒具有特定的對象和明確的原因。

特點

有意識與認知性:情緒是經過大腦處理和分類的感受,比如「快樂」、「憤怒」或「悲傷」。它包含對情感狀態的反思,是一種更為成熟和完整的心理狀態。

特定對象與因果關係:情緒通常有具體的對象和原因。你可能因為某人的言行感到憤怒,或因為某個事件感到幸福。情緒通常也能為自己或他人解釋,如「我因為失去了工作感到焦慮」。

文化與社會規范的影響: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會規范的影響。不同文化對情緒表達有不同的規范,例如一些文化可能更允許表達憤怒,而另一些則傾向於抑制憤怒。

例子

當你因為某件事情(比如朋友的背叛)感到生氣,這是情緒,因為它與特定的事件和對象相關聯。

悲傷、喜悅、恐懼、憤怒等是我們可以清楚感知、描述並反映在語言和行為中的情緒。

主要區分點

意識性:情動通常是前意識的、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它發生在認知之前;情緒則是意識層面上的反應,通常伴隨著對情境的思考和認知。

身體性與心理性:情動更注重身體層面的感受,如緊張、興奮等,常常是短暫而迅速的反應;而情緒則包含了認知、評估和文化因素的介入,具有更複雜的心理成分。

表現方式:情動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情緒的前奏或背景,它可能是一種無法明確表達的能量;情緒則是經過處理後的感受,能夠被命名、分析並且可以被表達出來。

在學術討論中的應用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情動在「情動轉折」中被廣泛討論,作為一種與情緒不同的概念,情動不受制於傳統心理學中的理性分析框架。研究者們認為情動不僅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而是一種與社會、文化、身體動態相互作用的能量。比如,情動可以理解為集體抗議中集體情緒的激發,而不一定是個體的明確情緒反應。

心理學中的情動與情緒區分:在心理學中,情動常被描述為對外界刺激的即時反應,而情緒是對這種反應的進一步加工和解釋。因此,在心理治療或研究中,分析情動可以幫助理解個體的情緒形成過程。

二者之間的關係

情動與情緒並非截然對立,而是存在一種過程性關係。情動可以被看作是情緒的前階段,是一種尚未被完全意識到或尚未形成具體認知的感受。隨著認知和社會文化的介入,情動可能會發展為更為成熟的情緒體驗。因此,情動是情緒產生的基礎,而情緒則是經過更複雜加工後的情感表達。

簡而言之,情動是一種更原始、身體化、前意識的感受,而情緒則是一種有意識、具有認知和社會文化因素的心理狀態。情動與情緒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情動是情緒的基礎,而情緒則是經過認知加工和社會化的結果。在學術討論中,這一區別幫助我們理解情感在社會文化和身體體驗中的複雜作用。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9:47p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Gen Z呼唤理論

The Theory of Calling視角下,Z世代(Gen Z)的特點與德勒茲「無器官身體」(BwO)概念以及情動轉折的動態生成過程有一些潛在的共鳴。

The Theory of Calling

這個理論通常強調使命感、內在驅動力和意義感,特別是個體追求的目標應與其深層的價值觀、身份認同和內在動機相吻合。Calling是一種個人感覺到被召喚去追求某個事業、使命或目標,具有強烈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影響。這種召喚感通常帶有內在自我實現的性質,驅動個人追求超越個人利益的目標。

Z世代的特點

Z世代(大約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之間)具有以下幾種顯著特點:

強烈的自主性與去中心化的價值觀:Z世代通常追求自主性和自我表達,他們傾向於拒絕傳統的層級結構,強調多元化、個體化與去中心化的組織方式。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類似,Z世代傾向於在各種動態網絡中尋找自我,而非被限制在固定的框架或身份中。

多重身份與流動性:Z世代往往不局限於單一身份,而是在社會、數字化環境以及個人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這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特質有類似性,個體身份的生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固定的狀態。

情感和價值驅動的選擇:Z世代在職業選擇、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參與方面,往往更關注情感和價值的契合,尤其是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文化多元等議題。相比於傳統的物質導向型價值觀,他們更看重情感驅動的使命感和意義感,這也符合「情動轉折」中強調情感流動和生成的觀點。

對集體使命和社會正義的敏感度:許多Z世代個體參與社會運動、氣候行動、性別平等和種族正義等全球性議題,反映出他們追求一種「超個人」(超越個體的)使命感。這與德勒茲的去個體化和流動性產生了某種契合。他們的社會參與往往不是為了傳統的「組織目標」或「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更大的社會使命。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9:47pm

The Theory of Calling與無器官身體的聯系

「Calling」的角度看,Z世代中的許多人感受到某種集體性的呼喚,這種呼喚驅使他們尋找與自我認同、情感流動、社會公正相關的事業。這種驅動不僅超越了個人層面的追求,還具有去中心化、網絡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的使命感:Z世代對中心化的、固定的職業路徑或組織架構興趣減少,而傾向於參與那些讓他們感覺到可以隨時生成、變化的項目或事業。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特質在這一點上與他們的使命感相呼應。

生成中的情感轉折:Z世代的情感驅動與德勒茲「生成」的概念契合。他們的使命感不僅來自於理性分析或傳統的職業規劃,而更多是通過情感的流動、共鳴、價值觀的認同以及個體和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來生成。這種情感驅動的生成過程與無器官身體的不斷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相似。

集體使命與社會流動:Z世代對社會正義和全球議題的參與,反映出他們並不局限於傳統的個人發展,而是在更大范圍的集體使命中尋找自我。這種使命感打破了傳統管理學中的個體主義或組織目標,類似於德勒茲和瓜塔里對「無器官身體」生成過程中超越個人的集體性和流動性。

非傳統組織模式的接受:Z世代接受並樂於參與去中心化、流動性強的非傳統組織模式,比如社區集體、線上網絡、臨時項目等。這些組織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科層制結構,更像是一種無器官身體的運作模式,強調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流動、交錯和生成。

衝突與共鳴

雖然The Theory of Calling通常強調內在使命感和個體的內在驅動,而「無器官身體」更多關注去個體化和去疆域化的生成過程,但在Z世代身上,這兩者之間卻存在共鳴:

Z世代的使命感不是線性或固定的,而是在不斷的生成過程中被創造出來。他們的使命感不僅局限於個人,而是通過去中心化的網絡和集體行動實現的,這與德勒茲強調的集體性生成(通過情感、欲望流動而實現的超個體秩序)相契合。

The Theory of Calling的視角下,Z世代的使命感和無器官身體的生成過程可以看作是對傳統組織結構、管理學和領導學的一種挑戰。他們通過情感驅動、集體參與和流動性的多重身份,展現了更具生成性和去中心化的社會參與方式。這種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固定層級、目標導向和控制模式形成了張力,同時也反映出Z世代對使命感的更廣闊理解。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0:04am

愛墾APP:海外新文創「教育身體」

將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和羅蘭·巴特的理論,融入海外華人社團作為新文創「教育身體」的視角時,這個「身體」的「內在平面」和「組成平面」,可被理解為一系列複雜的文化、符號、情感和認知過程。這些理論的結合為墾友提供了更深刻的視角,探索社團作為文化教育再生產場域時的多層次內涵。

「內在平面」:文化記憶、感知、情感與符號交流的深層結構

「內在平面」反映了這個教育身體中隱含的深層力量和結構,它包括了文化記憶、符號化、情感表達以及語言和思想的交織。這一平面反映的是深藏於身體中的無形、難以直接觀察的「內部機制」。

維柯(Giambattista Vico)的「詩性智慧」

維柯的「詩性智慧」指的是早期人類通過象征和感性想象與世界建立聯系的能力。對於華人社團來說,維柯的觀點可以解釋社團如何通過神話、傳統節慶和象征性語言來構建文化記憶。社團作為教育的「內在平面」,承載著祖輩留下的象征和神話,通過感性智慧,將這些記憶代代傳承下來。例如,通過古老的節日儀式或講述祖先故事,社團成員將集體經驗轉化為「詩性」的文化記憶。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語言功能模型」

雅各布森的語言功能模型強調了語言在交流中的多重功能,如表達、指示、抒情等。在海外華人社團中,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還承擔了維護文化認同和傳遞文化價值的功能。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言說、儀式和文藝活動(如書法、戲劇)進行符號化的傳遞,確保文化在不同世代中得以延續和再現。因此,這個教育身體的「內在平面」包含著通過詩性符號系統(語言、圖像、象征等)所進行的多維文化交流。

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互文性」和「情動轉折」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論表明,所有文本都在不斷地與其他文本進行對話。作為文化載體的海外華人社團,它的「內在平面」就如一個龐大的互文網絡,傳統與現代、華人與當地文化之間不斷進行交織與對話。社團內的文化實踐既是對華人傳統的再現,也是在全球文化語境下的重新書寫與再造。這一平面還承載了情感的流動,克里斯蒂瓦的「情動轉折」表明,情感與文化體驗是密不可分的。通過節慶活動、宗教儀式或文學創作,情感體驗塑造了社團成員的文化認同和共同體感。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神話」

巴特認為神話是一種言說方式,是通過符號與意識形態來解釋世界的工具。在華人社團中,許多文化實踐本質上是在再生產傳統文化的「神話」,比如龍的形象、家族崇拜、儒家倫理等。在社團的「內在平面」上,這些文化符號成為了對身份認同和價值觀的無形規訓。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對這些符號的重複性再現,幫助成員感知、認同並內化華人的文化神話,同時也在全球化語境下進行適當的轉化和更新。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2:50pm

愛墾APP: 認知詩學批判:重新發現洛特雷阿蒙

認知詩學的角度來看,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如《馬爾多羅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新的探索和發現——

讀者體驗與感知

認知詩學關注讀者如何通過心理和認知過程理解和感受文本。洛特雷阿蒙的詩歌充滿了超現實的意象和難以捉摸的敘述,讀者在處理這些非線性、不穩定的敘述時,其認知負荷可能會增加。這種複雜性可能激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情感反應和心理參與。分析這些過程可以揭示洛特雷阿蒙如何通過語言和意象調動讀者的認知資源。

情感與象征的交互

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情感張力和象征性意象。認知詩學可以幫助墾友理解這些象征如何在讀者的心智中形成,並與個人的情感體驗發生共鳴。例如,《馬爾多羅之歌》中反覆出現的暴力、死亡等主題可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或反感,這些情感反應可以通過認知機制來分析。

創造性語言與意義生成

洛特雷阿蒙的語言富有創造性和顛覆性,常常打破傳統的語法和邏輯結構。從認知詩學角度,研究他如何通過語言的變異和意象的重組來打破讀者的預期,這可以揭示他如何挑戰和重塑意義生成的過程。

多模態理解

認知詩學還涉及多模態文本的理解,洛特雷阿蒙的作品中常常出現視覺和聽覺意象的交織。分析這些多模態意象如何通過認知加工在讀者腦海中形成復合的感知體驗,可以為研究其作品提供新的視角。

跨文化認知對比

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會引發不同的認知反應。通過跨文化的認知對比研究,可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讀者如何理解和回應他的詩歌,從而揭示文本在不同認知環境中的多樣性。

從認知詩學的角度批判洛特雷阿蒙的作品,不僅可以深入理解他詩歌中的複雜情感和象征,還可以揭示這些元素如何通過讀者的認知和心理過程被體驗和生成。

註:洛特雷阿蒙的詩作,是克里斯蒂瓦在《詩性語言革命》一書中所討論的詩人之一。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14, 2024 at 5:22pm

樊麗明:對「新文科」之「新」的幾點理解

(樊麗明:山東大學校長、教授)

現在提倡加快推動新文科建設,「新」 從何而起?

「新」在何處?何為文科新需求?2017年美國西拉姆學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們所闡釋的新文科主要是專業重組, 不同專業的學生打破專業課程界限,進行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

2018
10月,教育部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中國新文科開始浮出水面。建設新文科就是要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促進文科融合,提升時代性,加快中國化、國際化進程,引領人文社會科學新發展,從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人的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

第一,新科技革命與文科的融合化發展。 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將對人類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產生深刻的影響。新科技革命已經到來, 並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隨著新科學的發展,人類創造了很多新知識,帶來了很多技術突破,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基因工程、虛擬技術、5G技術等,這些不僅與信息學科密切相關,而且與文科聯系很近,對文科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些新科技發展,對新產業、新業態產生了影響,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營銷、互聯網+教育,在我國新技術推動產業革命,使得業態更新非常快,產生了很多人才的新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培養出知識更複合、學科更融合、實踐能力更增強的新型人才,同時應催生新專業,更新已有專業。

新科技革命之後,很多簡單勞動趨於被軟件或者機器替代,這給文科人才培養帶來一些新的需求,如新專業、培養方案的調整、新課程的產生和替代。與此同時,文科會發現很多新課題,研究范式也會轉變。文科之新,首先是科技革命帶來的,反逼我們思考新問題,更新方法、拓展學術視野。

第二,歷史新節點與文科新使命。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歷史節點是「五四運動」一百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剛剛過去40年。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上,我們的文化態度是什麼? 大家都認可中國現在已經進入百年來最為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期,回過頭來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文科教育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研究者,如何對優秀文化進行傳播和研究?2013年11月,習近平考察孔子研究院,指出一定要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下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