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 Studio
  • 彭亨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Host Studio'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Suyuu
  • Ashgabat
  • Taklamakan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Scarborough 黃岩
  • Spratly Island
  • 馬厩 儺淄

Gifts Received

Gift

Host Studio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Host Studio's Page

Latest Activity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4

其二是情感共鳴邊界。文學,包括網絡文學,是人類創造力和情感投入的藝術形式。盡管人工智能可以模仿文學的不同風格,創作不同題材,卻只能按照規則和模式組織語言輸出,因缺乏自我認知和主觀感受,無法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對所寫之物沒有發自內心的情感共鳴。筆者曾嘗試要求「閱文妙言」寫一首贊美祖國的詩,隨之便跳出這樣一首:大地寬廣祖國美,山河壯麗勝畫帖。五千年文明傳承久,世界矚目矗立巔峰。英勇豪情鑄輝煌,人民團結心相承。祖國威武榮耀在,萬民踏歌慶盛世。這些分行排列的文字在內容上自然是符合「贊美祖國」要求的,但能不能稱作「詩」卻大可質疑,其癥結不僅在於堆砌辭藻,沒有韻腳,更在於缺乏真情實感,讀起來乾巴枯燥而失去詩味,難以產生共鳴。相比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的詩句: 為什麽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艾青的詩句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或生動的比喻,卻有著字字千鈞、打動人心的藝術力量,其根本原因就在「真情」二字。有真情實感才有詩,才有文學,就像列夫·托爾斯泰說的,只有手中的筆蘸著的不是墨水而是自己的血時,才能進行寫作。…See More
Nov 14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3

比如,在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作家主體日漸從網生交互的「人—人」主體走向「人—機」主體或智能「擬主體」;創作方式從「鍵盤碼字」走向程序操作的「指令生成」;網文作品從單純的文字書寫升級為「文—音—影」融合表意,讓網文行業邁向更廣闊的「大文創」和「泛娛樂」;網站平臺從管理作家和經營作品走向管理生成式AI機器,經營AIGC精品產能,或打造多模態IP體驗與消費平臺;在市場運營上,把原創內容、產業鏈延伸與傳播渠道、消費者能動選擇融為一體,升級AI賦能原創的多模態、多品類內容生產,形成以「消費側」「定制化」為導向的業態新規制……就這樣,人工智能開始一步步、全方位形塑出新的網絡文學生態。 AI創作的三個邊界盡管人工智能為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AI畢竟不同於人,其創作存在三個邊界。其一是生命體驗邊界。當下人工智能還處於弱人工智能階段,其顯著標誌是沒有自我意識,沒有生命體驗,而文學創作的首要條件則是基於自我意識的生命體驗。卡夫卡體驗到「在一個不誠實的世界里做一個誠實的人」的艱難,才有了他的《變形記》《城堡》《審判》;曹雪芹家道中落,體驗到「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清貧,而寫出「字字看來都是血」的《紅樓夢》…See More
Nov 12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2

其二是多媒體敘事創生新的網絡文學形態。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或將改變文學媒介的結構形態,改用圖文並茂、音影文合一的多媒體敘事,而把單純的文字敘事留給歷史。多媒體和超文本創作本是數字化技術的優勢,也是網絡文學有別於傳統文學的重要標誌。 歐美國家的網絡文學大多都是多媒表意、超文本鏈接的試驗性作品,在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初期,也曾出現過《哈哈,大學!》《晃動的生活》《平安夜地鐵》等有影響力的多媒體、超文本之作。 臺灣地區的「妙繆廟」「澀柿子世界」等網站發布的《小丑玩偶》《蜘蛛戰場》《詩人行動》《拔河》等「動態交互詩」,都是較為成功的多媒體和超文本作品。 後來,由於這類創作對技術要求較高,且作品不易變現,在文化資本和商業模式的加持之下,單純的文字表意和類型化長篇「野蠻生長」,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網絡文學「中國模式」。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及其對網絡文學創作的深度介入,特別是ChatGPT-4、Midjourney等強大的繪畫、制圖、影音生成技術,讓多媒敘事、文—圖表意變得輕松便捷,並且占據消費優勢。…See More
Nov 7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1

大家都很好奇,下一位金像獎最佳編劇會是AI機器人?且看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歐陽友權教授的分析—— 當ChatGPT的技術鋒芒對文學創作敞開,網絡文學圈的AI話題便開始升溫。如果技術進步讓人工智能創作從可能走向必然,它能否以創作實績贏得歷史尊重,不僅值得期待,也有待觀察和思考。技術新銳的文學賦能人工智能為網絡文學創作開辟的願景十分撩人,不管是此前的「小冰」「九歌」「薇薇」等寫詩APP,還是當下聲威日隆的ChatGPT,素來與技術傳媒「聯姻」緊密的網絡文學生產,似乎從新銳技術中找到了創作「利器」。人工智能並不是為網絡文學而生,但它的功能觸角卻給網絡文學創作帶來不菲的「文學附加值」,其技術驅動的文學賦能不可小覷。其一是人機互動的輔助創作。作為工具的智能程序為我所用,實現輔助文學創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優化,是人工智能創作的常見做法。比如讓ChatGPT協助創作小說,只需要把題目、類型、主題創意、故事情節、主要人物,以及細節、節奏、風格、章節、字數等相關要素提供給AI程序,即刻便能得到一個小說文本。…See More
Nov 5
Rajang 左岸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維柯與佛洛伊德:詩人們發現了無意識按照近代西方傳統,藝術對社會是無直接利害關係的,這就否定了藝術與社會及人的行為的密切關係,現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維柯所說的「各民族創建者具有的詩人的本性」嗎?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長,城市本應是人類文化藝術的大宗遺產,可許多現代城市建設是一種「破壞性建設」,這種城市只有經濟價值。柏拉圖曾講過學習就是回憶,哲學家就是不斷地練習死亡;老子教人「復歸於嬰兒」;維柯說,要探索人類本性就「必須用極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許多方面賦有與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須「退回到對一切人的和神的…"
Oct 26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梁鴻鷹·詩性表達 下

詩意或詩性同樣來自創作的個性化,意味著創作者找到了進入生活的獨有路徑,以自己的創作安放了屬於自己的聲音、色澤和語調。詩性得到推崇在於創作者能夠將活生生的生活,將為大眾所關註的社會現象、轟動性新聞,以獨特的視角獨特的手法加以處理,從而產生耳目一新的效應。吸引作家創作的生活素材可能會在頭腦中反復發酵,被充分吸納,在此基礎上化為富於個性、可被接納的藝術化現實。詩性化追求就是對創作素材的個性化表達,從而「氣之動物,物之感人」,使讀者受到濃郁豐厚意境的感召。模仿他人或刻意迎合大眾淺表化的獵艷獵奇,必然會喪失掉文學的蘊涵和詩性品格。詩性是作家經過長期的藝術儲備,或經過苦苦探索、尋覓而好不容易捕捉到的情節、意蘊或獨特表達,是那種迥異於他人作品的氣韻、聲響、節奏、韻律等等,在作品中具體表現為風格、境界、趣味之類,詩性通過文本表現出來,卻永遠是屬於故事、結構、語言之外的獨特聲響。詩性的本質是提高,是讓人獲得高於一般人對世界圖景和人生設想的那種感受,杜甫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辛棄疾之「但使情親千裏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提升的都是我們對世界、對人生的感受。好的文學是要用文字把自己民族人們的精神…See More
Oct 26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梁鴻鷹·詩性表達 上

費孝通認為,文化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記憶維持著國家與民族的共同經驗。文學作為這個「象征體系」與「個人記憶」中最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國民反復認識、確證和壯大自己的精神養分,為世人提供心靈指引,豐富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內涵。文學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與文學的詩性或詩意密切相關,詩性作為文學和藝術最高境界之一,衡量著創作的水準與品格。詩性是文化自信的蓬勃洋溢,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創造者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本民族傳統積澱的升華,意味著文化的厚積薄發,體現著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信念和信心。越有文化創造的自信,就越有勃發與提升詩性的自覺。我們在今天倡導文學創作的詩性表達,就是因為不少寫作者在匆忙的路途上忘卻了文化底蘊的貫註,未能獲得助推自己創作在思想、聲音、態度等方面自由飛升的能力。在當代文學創作中,詩意表達弱化傾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製約了原創力的提升,製約了創作品格的提高。詩性外化著作家的心靈。作家作為一個民族的感覺器官、思維神經與智慧的瞳孔,可以從情感、感覺、思想、意識等方面持續守護所屬民族的精神成長。詩性固然意味著首先要立足於現實,不能是作家拔著頭發脫離地球,詩性更是對現…See More
Oct 24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陳躍紅·能讓人類失去詩性的不是機器人

人工智能會不會寫詩?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已經遲了。網絡空間那麼多「機器詩人」此刻都在寫詩呢。他們的筆名可能叫作「偶得」「九歌」「薇薇」「小冰」「駱夢」……保不定你在網上點贊的一首詩,就是機器詩人的傑作;抑或當你在「西窗樓角聽潮聲」和「西津江口月初弦」之間猶豫,分不清哪一句是名家經典,哪一句是機器賦得的時候,我們怎麼還能堅持說人工智能不會寫詩呢?如果你問,人工智能造就的機器詩人能否寫出足可傳世的千古經典詩作?這真不好說。比起自《詩經》《荷馬史詩》以來,已經走過了不下三千年的人類詩歌發展史,機器寫作是21世紀才有的概念,而人工智能被嘗試用於寫詩,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圍繞機器詩人的整體創意、算法改進、數據處理、深度學習,以及神經網絡研究、腦機連接技術、機器情感研究等,都還在初級階段。畢竟這只是一個弱人工智能的時代,此刻還無法妄斷機器詩人會不會寫出傳世佳作。與人類歷來從童蒙背誦、初學對仗開始,一步步成長為詩人一樣,機器詩人也要經歷模仿、置換、命題才能逐漸走上自主自由創作的境界。不過,具有先進人工智能的機器在學習寫詩方面,一定比人類進步快,因為其記憶力、耐受力和學習能力、糾錯能力是人類不可望其項…See More
Oct 21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8

補充:不可靠敘述的表現形式不可靠敘述體現在,敘述者也許在某些方面是可靠的,而在其他方面則是不可靠的。敘述者執行的三大功能可以被描述爲在三條不同的交流軸線上所發揮的作用。他們會進行報道(人物事實這條線),會進行閱讀或解釋(感知、闡釋這條線),也會進行倫理判斷(倫理、價值評判這條線)。這是敘述者成爲可靠/不可靠的報道人、闡釋者、評判家的方式,此外,他們實現可靠/不可靠的手段表現爲:歪曲報道、闡釋和評價,也可以是不履行自身功能(對觀察的內容實行不充分報道,在價值評判中突然中止等)。每一條線都會區分兩種不可靠性,進而産生六種類型:錯誤報道、錯誤閱讀/闡釋、錯誤判斷/評價不充分報道、不充分閱讀/闡釋、不充分判斷/評價這証明了不可靠技巧乃是一種迂回之術,作者會用一個文本適用於兩種讀者和意圖,並在兩者中斡旋。懸而未決的不穩定因素導致敘事不穩定因素産生的原因在於,歷史與文化的變遷促使敘事形式發生革新,敘事敘事本身也在不斷發生演化。導致新的不穩定因素出現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任何名副其實的敘述理論體系在解決某個問題時,通常不是揭示其他問題,便是忽略了其他問題。所以理論家就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時,宏觀的理論體系也…See More
Oct 11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7

比如在富恩斯特《秘密婚姻》中,作者巧妙地用不設置引號,混淆敘述者和受敘者之間的話語,用一種同故事敘述、模糊的時間性等手法讓讀者代入其中,誤以爲丈夫是情人,在結尾富恩斯特才點明秘密婚姻的“秘密”含義,進而深化了主題的意義,讓人沉思。聲音問題:熱奈特在考察聲音依附的故事層之際,還區分故事內/故事外聲音,故事內聲音敘述嵌入基本的情節層面,比如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馬洛。它們包含在敘述者所發出的另一種聲音中;異故事敘述者則代表了典型的故事外的聲音。聚焦問題:熱奈特針對視野劃分了三種不同類型,需注意,熱奈特沒有將此分類法按照聲音分類法加以對應,這等於説他依賴的分類並不是認識者的身份(人物、敘述者、假想觀察者),而是敘述者與人物之間的知情比例。分類如下:零聚焦:敘述者比人物知道的更多,並且享有在故事中自由移動的特權,擁有評述一切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外聚焦:人物比敘述者知道的更多,因爲敘述者僅局限於自己所能觀察到的人物行爲加以報道。內聚焦:敘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樣多,因爲敘述者囿於人物的視角之中。不過還是有一些了理論家(比如西莫·查特曼)表示異故事敘述者不應成爲聚焦者,因爲他們並非與故事世界的組成部分,…See More
Oct 9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6

① 朱迪斯·費特利意識形態批評家將關注的人物再現,如何與個體敘事的意識形態內涵發生功能性關聯。費特利爲代表的女性主義者認爲,應聚焦人物的幾種關鍵點:某一具體人物的特點是如何關聯敘事建構,在歷史節點上因循的性別文化認識男女人物,在情節中扮演的具體角色,以及角色揭示的性別意識形態②…See More
Oct 7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5

②艾瑪·卡法萊諾斯著有《敘事的因果性》,將普洛普的功能分析與認知敘事學對文本的關注相結合。卡法萊諾斯識別了敘事因果體系中隱藏的10種功能:比如一種均衡被打破,一個行動元決定矯正此局面,隨後行動元採取行動,均衡得以恢複。卡法萊諾斯的理論重新強調了敘事和因果解釋之間的密切關聯。③戴維·赫爾曼赫爾曼圍繞故事情節提出了優先原則(在處於一組Z條件下時,優先將x看爲y),這意思是説,赫爾曼要解釋爲什麼一個人物在某些條件組合Z下進行某些行爲x,便總會指示某種文類y。在這個認知導向下,赫爾曼將條件組合劃分爲許多的過程類型:比如行動過程、感知過程和存在過程。這些分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各種人物行爲。接着,赫爾曼又考察了不同的過程類型如何以典型方式在不同的文類種組合。例子有:史詩中,行動過程要比存在過程更重要;而心理小説中,感知過程則比行動過程更重要。赫爾曼藉鑒了弗洛伊德的《超越快樂原則》,認爲情節的開端便是激起欲望,情節的中段主要是通過重復和延遲來拖延欲望的滿足,而情節的終止則是前兩個部分醞釀的壓力得到了令人滿足的釋放。④蘇珊·弗里德曼提出了空間化的概念,她的核心論點是:敘事不僅具有穿越時間的橫向運動,而具…See More
Oct 5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4

修辭敘事修辭法不同於結構主義和意識形態研究法,它涉及到作者、文本、讀者在敘事意義生成過程中的作用。①沃爾夫岡·伊瑟爾藉鑒胡塞爾和英迦登的現象學,認爲作者、讀者和文本之間存在一種動態關係,讀者顯示追隨作者預購的文本信號,隨後又不可避免遭遇信號的空白。針對那些空白,不同的讀者會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填充,從而爲敘事文本的潛在意義提供了不同的具體可能。之後,斯滕伯格歸納了三種圍繞空白的研究:懸念:讀者對尚待講述的內容保持的關注。好奇:讀者對已述內容中的空白保持的關注。驚訝:讀者通過意外方式對空白加以填充所經歷的認識活動。斯滕伯格認爲,敘事是一種話語模式,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是這三種關注之間的相互影響。②韋恩·佈斯佈斯在《小説修辭學》中隊詩學和修辭學的關係加以顛倒。佈斯捍衛了20世紀的作者議論手法,佈斯認爲該方法必須要滿足與小説總體意旨——以獨特的方式打動讀者之間的關係。如果該議論起到了促進作用便是有效的,反之便是無效的。…See More
Oct 2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3

⚪現代西方批評新批評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就開始衰竭,之後西方批評開始聚焦文學與社會的關聯性,也就是把重點放到了意識形態的闡釋上。這也演變出一系列的研究課題:女性主義:強調種族、性別和階級在敘事的冩作、閱讀、理論化過程産生的差異。福柯:小説在規訓讀者方面所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注重文學敘事閱讀中,考察作品在其生産之際所處的宏觀經濟和階級體系。酷兒理論:顛覆傳統的異性戀對個體敘事作品的闡釋。後殖民理論:關注後殖民狀況如何對敘事建構與接受産生影響。新歷史主義:關注文學敘事所展開研究,將文學敘事置於創作之際所處的宏觀文化話語網絡之中,進而使文學敘事不可避免與那一網絡産生相互影響的作用。⚪意識形態轉向多種研究模式的共性在於對政治的強調,一開始,敘事形式系統的理論家和將敘事當作意識形態工具加以考察的理論家各行其是,互不打擾,但隨着時間推移,兩者産生了交集,慢慢文本的形式研究和意識形態工具的文本研究産生關聯。②斯科爾斯斯科爾斯即兩者産生關聯的理論家,著有《文本的力量》,他確認了嚴肅文本研究應當包含三大步驟:閱讀:着眼於文本賴以建構的二元對立。闡釋:關注如何在文本二元對立與宏觀文化準則之間建立聯系,…See More
Sep 29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2

喬納森卡勒認爲,敘事具有雙重邏輯,即故事中的行動邏輯和話語中的主題、文類和良構邏輯(話語邏輯)。而顧及此雙重邏輯,勢必會破壞故事相對於話語的顯著優先性。比如肥皂劇的戀人喜結良緣,究竟是他們行動所致,還是主題和文類的連貫性所要求的?又比如《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被認爲是殺死父親的兇手不是在於故事中的証據,而是話語邏輯要求行動要完成他所履行的預言。但不論怎麼説,故事和話語之分是可被當作一個起點考察作爲形式系統的敘事。二、認知敘事學認知敘事學同樣要解決的問題是——敘事文本系統的內在規則是什麼?並且將之化爲另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樣的思維工具、進程及活動使我們有可能去建構和理解敘事?認知敘事學大大擴展了敘事學的外延,採用了認知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智哲學等諸多領域,從認知的意義出發,有一個重要的區分便是框架和腳本。⚪框架和腳本框架是總體概念,被我們用作邊際和界限以容納,進而更好理解經驗。腳本則是反覆出現的行動模式的序列。框架指的是我們對總體經驗區域的認識,腳本則是對那些區域的普遍情景和事件所持有的認識。比方我們進入飯店所採用的框架和去五金店採用的框架肯定是不同的,而我們在飯館點餐,在…See More
Sep 28
Host Studio posted a blog post

敘事的本質 | 終章 1

本章是《敘事的本質》一書的末章,筆者將提煉書中的關鍵內容,梳理額外的拓展部分,按照作者的邏輯羅列出過去四十年敘事理論的範圍,其涉及三個時期突出的總體敘事概念:作爲形式系統的敘事、作爲意識形態的敘事、作爲修辭的敘事。其分別對應不同的闡釋體系,從傳統敘事學直至認知敘事學,從現代到後現代,從形式主義到巴黎學派,多個理論家輪番上陣,各顯功力,進行了異彩紛呈的敘事實踐。形式系統敘事一、經典敘事學結構主義起源索緒爾的語言學,在法國一度興起,成爲20世紀前期的重要思潮,結構主義致力依照某種語法模式對作爲形式系統的敘事進行全面描述,結構主義敘事學也被稱爲經典敘事學,爲之後出現的敘事理論提供了重要起點。結構主義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敘事話語的研究方面。代表爲熱奈特的《敘事話語》。結構主義的首要原則是:意義的創造是有章可循的活動。它嘗試在不同的領域,比如文學、時尚、文化中找到潛伏其中的規章制度,也即是各種準則和慣例。結構主義的第二原則是語言是所有符號系統的原型。因此結構主義的基礎模型便是語言學,比如托多羅夫的《十日談語法》是建立在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基礎之上。索緒爾將言語/語言區分開來,正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語…See More
Sep 27

Host Studio'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Host Studio'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Host Studio's Blog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4

Posted on November 10, 2023 at 12:30pm 0 Comments

其二是情感共鳴邊界。文學,包括網絡文學,是人類創造力和情感投入的藝術形式。盡管人工智能可以模仿文學的不同風格,創作不同題材,卻只能按照規則和模式組織語言輸出,因缺乏自我認知和主觀感受,無法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對所寫之物沒有發自內心的情感共鳴。筆者曾嘗試要求「閱文妙言」寫一首贊美祖國的詩,隨之便跳出這樣一首:

大地寬廣祖國美,

山河壯麗勝畫帖。

五千年文明傳承久,

世界矚目矗立巔峰。

英勇豪情鑄輝煌,…

Continue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3

Posted on November 3, 2023 at 10:15pm 0 Comments

比如,在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作家主體日漸從網生交互的「人—人」主體走向「人—機」主體或智能「擬主體」;創作方式從「鍵盤碼字」走向程序操作的「指令生成」;網文作品從單純的文字書寫升級為「文—音—影」融合表意,讓網文行業邁向更廣闊的「大文創」和「泛娛樂」;網站平臺從管理作家和經營作品走向管理生成式AI機器,經營AIGC精品產能,或打造多模態IP體驗與消費平臺;在市場運營上,把原創內容、產業鏈延伸與傳播渠道、消費者能動選擇融為一體,升級AI賦能原創的多模態、多品類內容生產,形成以「消費側」「定制化」為導向的業態新規制……就這樣,人工智能開始一步步、全方位形塑出新的網絡文學生態。

 

AI創作的三個邊界…

Continue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2

Posted on October 24, 2023 at 4:00am 0 Comments

其二是多媒體敘事創生新的網絡文學形態。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或將改變文學媒介的結構形態,改用圖文並茂、音影文合一的多媒體敘事,而把單純的文字敘事留給歷史。多媒體和超文本創作本是數字化技術的優勢,也是網絡文學有別於傳統文學的重要標誌。



歐美國家的網絡文學大多都是多媒表意、超文本鏈接的試驗性作品,在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初期,也曾出現過《哈哈,大學!》《晃動的生活》《平安夜地鐵》等有影響力的多媒體、超文本之作。



臺灣地區的「妙繆廟」「澀柿子世界」等網站發布的《小丑玩偶》《蜘蛛戰場》《詩人行動》《拔河》等「動態交互詩」,都是較為成功的多媒體和超文本作品。



後來,由於這類創作對技術要求較高,且作品不易變現,在文化資本和商業模式的加持之下,單純的文字表意和類型化長篇「野蠻生長」,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網絡文學「中國模式」。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及其對網絡文學創作的深度介入,特別是…

Continue

歐陽友權:AI機器人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1

Posted on October 21, 2023 at 8:00am 0 Comments

大家都很好奇,下一位金像獎最佳編劇會是AI機器人?且看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歐陽友權教授的分析——



ChatGPT的技術鋒芒對文學創作敞開,網絡文學圈的AI話題便開始升溫。如果技術進步讓人工智能創作從可能走向必然,它能否以創作實績贏得歷史尊重,不僅值得期待,也有待觀察和思考。

技術新銳的文學賦能

人工智能為網絡文學創作開辟的願景十分撩人,不管是此前的「小冰」「九歌」「薇薇」等寫詩APP,還是當下聲威日隆的…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