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8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8, 2024 at 6:16am

AI 世代的教與學

《AI時代已到來》

李開復:父母得教會孩子這2件事,
讓孩子不被AI取代,不能被動旁觀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AI趨勢專家李開復強調,AI時代來了,我們不能被動旁觀,而要理解AI、善用AI,尤其是父母們,得培養孩子不被AI取代,適應人類與AI共存的新社會。

AI帶來的改變是鋪天蓋地的,沒有人是局外人。究竟什麼是AI無法取代的能力呢?

李開復在接受《未來Family》採訪時指出,第一個AI無法取代的能力,是創造力,「AI並沒有真正的原創能力,也沒有辦法去構思或做戰略性規劃的能力;雖然AI很擅長執行特定任務、不斷進行優化,但它無法選擇自己的目標,也不會跨領域構思,更無法進行創造性的思考。」

第二,則是同理心。AI沒辦法「感同身受」,也無法跟人類有真正的情感互動,即便AI能「偽裝」,能透過深度學習優化聊天內容,和人類相談甚歡,「但人類很難打從骨子裡的信任機器,」李開復直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是AI無法取代的。

創造力與同理心,是迎接AI時代最重要的軟實力

因此,李開復認為,父母們得費心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多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還要鼓勵孩子做批判性思考。

也得教導孩子提高EQ,讓孩子富有同理心、善於溝通、懂得關懷,進而被人信任、被人尊重,有團隊精神、能與他人合作。他強調,這些「非知識性的軟實力」,得以讓孩子好好適應AI時代。

李開復曾任職於蘋果、微軟、Google等頂尖科技公司,之後創辦了技術型的風險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是全球人工智慧的權威,擔任好幾個國家的AI顧問,他曾在2018年出版《AI新世界》一書,主張在數位時代激增的大量數據將會推進AI的發展,如今回頭看,他在書中的描述大多已成真。

日前,李開復又推出新作《AI 2041》,描述20年後的世界,為了更生動描繪未來人類社會的生活樣態,李開復邀請多次獲得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中國作家陳楸帆加入創作,用小說筆法呈現了十個在2041年發生的故事。陳楸帆曾是李開復在Google的同事,他離開科技業後便投身小說創作。

AI改變製造、金融、零售、運輸、醫療…沒有人是局外人

前七篇故事,描繪了七種大量運用AI的行業,包括精準醫療及疫苗研發、自動駕駛、量子計算等等;後三個故事,則關注於AI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例如傳統行業面臨的失業潮,財富不均導致社會地位不平等加劇,以及保護個人隱私與享受技術便利之間的取捨等等。

書中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裡面提到的AI技術與運用情況,都是基於當今的科技基礎,有邏輯地推演出來的,李開復認為,書中有八成的場景,未來都會成真。

李開復強調,他用這種手法呈現2041年,就是希望更具可讀性,讓更多人能透過閱讀理解AI,並思考AI與人類共存的新生活樣貌;他甚至希望,父母能跟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共讀此書,讓孩子也能理解AI將帶來的改變。(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6, 2024 at 7:17pm

(續上)很多人聽到AI的直覺反應,是害怕、恐懼,擔心AI會搶走我們的工作,甚至會凌駕於人類之上。對此,李開復說,AI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技之一,從好的方面來說,AI能讓醫療更精準,也有助於加速新藥與疫苗的開發,未來人類將愈來愈長壽、愈來愈健康。

又例如,AI能解決教育僵化的困境,為孩子提供客製化的適性教育,未來AI可以偵測到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予適合的教育。

未來會有AI玩伴、AI教師,但「真人間的互動」仍不可取代

李開復預期,20年後的孩子,可能都會有「AI夥伴」,「孩子原本就會在主觀上把身邊的玩具、寵物等擬人化,甚至會跟假想朋友溝通交流,這是AI夥伴誕生的絕佳機會,AI夥伴會是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師。」在新書中,李開復也寫了相關的故事。

比方說,AI夥伴可能會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沒有搞懂某個知識點,就用很有趣的方法,例如說故事、玩遊戲等等,來巧妙的教孩子;由於這是AI夥伴透過深度學習累積出的、針對這位孩子的最佳教學方案,所以能有效提高孩子學會的機率。

AI技術也有可能讓孩子的學習更身臨其境,學歷史時直接跟拿破崙對話、學科學時由愛因斯坦來教,AI可以逼真扮演,用有趣、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更快學會基礎知識。

屆時,大人要扮演的角色,就是陪著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培養非知識性的軟實力,教一些「只有人類能教人類的事情」。李開復認為,在2041年,人類教師與AI夥伴靈活協作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大幅度拓展教育的深度跟廣度。

意識到AI帶來的改變,珍視並發揮人類獨有價值

當然AI也會有負面影響,例如,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許多人類工作會被AI取代。李開復強調,AI取代的是「重複性的工作」,換個角度來看,人類未來不用做重複的工作,只要做自己愛做、對社會有價值的工作;而且AI會創造更大的產值,未來人類世界或許會更豐饒,人們或許不再需要為了生存而工作。

他之所以寫這本書,也是希望更多人意識到AI時代的來臨。年輕人,可以好好做規劃,找到不容易被取代、自己又喜歡的工作;已經進入職場的人,則要意識到有些工作未來可能會有危險,但也有些工作能得利於AI,想辦法放大自己的價值;至於父母,則要調整教育教養觀念,跟孩子一起認識AI,同時也培養孩子的軟實力。

AI其實就是一種工具,我們得認識它、運用它,「就像記者沒有word,就不能工作,會計沒有excel,也不能工作,以後我們是『沒有AI,就不能工作』,得與時俱進。」

李開復鼓勵大家,多擁抱新科技。比方說,近期因為疫情,很多人得在家工作、遠距學習,很多人也都學會了、適應了,這其實就是對人類能力的一種認可;也很多人因為疫情開始聽說mRNA、核酸檢測等,關注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等等,都是好的開始。

「我們要相信,AI能把我們從庸庸碌碌、日常重複中解放出來,得以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也能讓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力,我們得引導孩子追隨本心,做最好的自己。」


2

你為什麼怕AI?清大校長高為元:
想清楚這3件事,擴大「對學習的想像」,迎接AI新常態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很多人對AI有恐懼感,擔心自己被取代,更怕孩子沒工作,清大校長高為元認為,這份焦慮源自於對AI不瞭解,其實,倘若願意去理解和學習,就能讓AI「為我所用」,他很建議大家用更開放、正向的態度來面對AI新常態。

時間倒回二月中,當時,多數大學都還在放寒假時,清華大學便召開校內會議、成立專案小組,討論AI對大學的學術和教學能有哪些輔助,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因應之道為何。

這是ChatGPT橫空出世後,台灣第一個對此事有具體回應的大學,其後,教育部才邀集專家學者,探討AI相關議題。

「AI就是來了,我會比較傾向去鼓勵大家,把它視為『機會』,而不是『挑戰』,用正向的、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在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說,未來的教與學,都會有新樣貌,我們每個人都要擴大對學習的想像。

在討論AI議題時,高為元認為,得先把最本質的事情想清楚,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思考點是「我們為什麼要怕AI?」

思考面向1:我們為什麼要怕AI?

AI之所以引發集體焦慮,因素很多,「最主要是我們面對新的、還不大瞭解的事物時,就容易去『幻想』,愈想愈極端,尤其,這件事在技術上是比較不好懂的,又有許多不同的資訊來源,就更讓人不安。」

而且,這類顛覆性的科技發展,會讓每一個人都得跳出熟悉的舒適圈,當然令人害怕,但高為元認為,與其擔心,不如先把最源頭的「為什麼」想清楚,然後找出自己能做的部分,例如試著去認識、理解AI,試著去想像跳出舒適圈的可能性。

心的安定,至為關鍵,「如果你認為AI可以控制你,那你就被控制了;如果你認為AI可以代替你,那你就已經認輸了。」高為元強調,去學習、去瞭解,才是最佳解。(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4, 2024 at 9:53pm

思考面向2:未來的教與學,會有哪些改變?

想清楚第一件事之後,就比較有機會正面看待AI,也較能進入第二個思考面向:能不能將ChatGPT視為好機會,用來幫助我們探索未來的教學跟學習,會是什麼樣態?

高為元回想,在1970、80年代時,小型計算機剛出來,那時眾人很擔心,怕孩子從此不會加減乘除了,當時還引發一番論戰,到了現在,大家也還是會加減乘除;又例如,剛有維基百科時,也有人擔心那些資訊會誤導大眾,但如今維基的認證檢核機制完整,可信度提升,已被廣泛使用。

新的科技,會變成新的工具,帶來新的學習模式,只是這個歷程需要時間。高為元說,未來會如何,他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老師的教學只是要學生死背知識、在考試時再吐出來,那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AI比人類還會背、回答得比人類還快。」

他分享,自己這陣子也常用ChatGPT,確實有助於資料的蒐集與彙整,他很鼓勵大家帶著開放的心態,找出讓AI「為我所用」的那條路。


思考面向3:當AI成為新常態,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第三個大哉問是,有了AI之後,未來的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呢?

身為大學校長,高為元常被問到「未來世界的樣貌為何?」、「未來教育要怎麼辦?」、「未來人才有哪些特質?」等問題。

他的答案是:未來還沒有成形。

「可能有人認為,未來是某一個樣子,我得要怎麼準備,才能在未來有薪水可領,但不是這樣的,未來還沒有成形,我們每個人、每一天,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選擇,累積下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也就是說,答案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生而為人的主體性、主動性,是很重要的。

更跨領域的課程,擴大對學習的想像

未來的教與學會是什麼樣態,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些大方向能依循,「跨領域」便是其一。

跨領域的多元學習,原本就是清大的特色,高為元去年上任後,就提出「要更跨」的主張,希望將目前約25%畢業生具備跨領域雙專長的比率,逐步提升至80%跨領域多元化學習。

為此,清大在這學期推出「X-Class」計畫,X在數學裡常代表未知數,也有跨越之義,這個計畫能讓學生「衝堂選課」,只要其中一門課提供完善的非同步線上教學,學生即可不受時空限制,修習同時段的兩門課程,如同《哈利波特》中的妙麗在校長鄧不利多的幫助下,取得時光器來達成同時修兩堂課的願望。

高為元分享,這個計畫是為了回應學生的實際需求,有愈來愈多清大學生修讀雙專長、雙主修及跨領域學分學程,想修的兩門課若落在同一時段,就會因衝堂而被擋修,打亂修課的規畫。

而在疫情之後,清大愈來愈多的課程提供錄影、助教等完善的線上資源,學生不一定要出席實體課程,也能完整學習。

養成多元能力,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上

除了選課,學分採計及成績計算的框架也都鬆綁,大原則是要鼓勵學生自主的、彈性的學習。

有意思的是,X-Class的構想是由清大核工所碩一生陳聿邦提出,他分享,自己之前讀原科院學士班時,就曾碰到衝堂的困擾,大三時需要在本系選修課與輔系必修課中擇一堂先修、另一堂留至大四再選,很令人苦惱。

後來,陳聿邦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分享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允許學生修習同時段兩門課的制度,學生只需提出申請、並和老師討論修課計畫即可;他進一步搜尋資料發現,美國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校也有衝堂選課的機制,便和學生議會討論後,與教務處共同提案。

高為元強調,學習不應侷限於坐在教室上課、考試、交作業,根據研究,課內學習大約僅占總體學習的15%,另外85%來自研究、實習、社團、打工、體育活動等。

「比如說,有學生準備了好幾個月,參加超級電腦大賽,得到全球冠軍;或是打造機器人、電動賽車、無人賽車等等,這算不算學習呢?我想,答案是十分清楚的。」

而且,有將近一半的職業可能會在未來20年消失,學一項技能用一輩子的時代,已不復存在,「我們必須擴大對學習的想像,更著重培養學生分析、整合、溝通、領導的能力。」

清大賽車工廠團隊即將赴歐洲參加學生方程式賽車。此團隊是全台首支研發無人車的學生車隊,今年計畫在參賽的電動車上加裝無人車系統,讓賽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也能自行演算最佳路徑並抵達終點。坐在賽車中的是高為元。

「明燈」計畫,幫助學生找到想走的路

面對未知的未來,很多人在選擇方向時,會有點茫然,對此,高為元認為,選擇「有興趣的路」走,這是永遠不會錯的,他上任後,也不斷思考該如何協助學生自我探索。

前陣子,在既有的雙軌導師及業師之外,清大再推出「明燈」計畫,由熱心校友、退休教師等擔任「引路人」,當學生面對職涯發展、自我成長等疑惑時,就可以「尋路人」身份上平台申請,並連結一位引路人,來陪伴與指引方向。

尋路人在申請時,要填寫自己關心的幾項主要議題,如選課、轉系、跨領域雙專長、申請研究所、交換、實習、海外留學、考證照、就業、創業、自我成長等,透過平台系統找到最適合的引路人。

「mentor如果翻譯成導師,好像上對下的長輩,但更貼切地說,其實就是在工作、學習、人生規畫等某件事情上有經驗的人;比方說,生過小孩的人可以給新手爸媽一些幫助及經驗談,這是看書及上網查詢難以取代的。」高為元說,把mentor翻成「明燈」,除意涵相符,讀音也相近。(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3, 2024 at 5:21am

明燈計畫未來也希望擴大,納入「同儕引路」的機制,例如,學長姐可以為學弟妹引路,有出國交換等某一項經驗的同學也能幫助沒有經驗的同學。

高為元強調,他很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路走,擔當責任、也享受樂趣,無論世界怎麼變,這永遠是教育的意義和目標。


讀理組才有前途?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
文組的別怕,為自己裝備這3項能力,
也能成為AI時代所需人才

AI時代來了,讓孩子讀理組、甚至直接選資工系,比較妥當?台灣AI教育權威、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直言,AI也會寫程式,平庸的工程師以後也可能被取代;假若興趣在文組,只要願意認識AI、善用AI,還是有機會成為AI時代所需的人才。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ChatGPT爆紅,如滔天巨浪席捲而來,讓原本就是顯學的AI人工智慧,如今更引發熱議,也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我會被AI取代嗎?」、「AI來了,孩子該怎麼辦?」等問題。

對此,台灣AI界權威、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明確回應:

「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善用AI的人可能會取代你。」

「大人不能假裝AI不存在,要引導孩子善用,也得讓孩子知道濫用的後果。」

蔡宗翰擔任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等計畫主持人多年,一直站在培育AI人才的第一線,還因喜愛寫文章、創作古詩而被譽為「AI界李白」;近期,他出版了《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一書,希望讓更多人認識AI,進而學習與運用,養成AI思維。

現在想學AI,不會寫程式也沒關係

橫空出世的ChatGPT,讓大家發現生成式AI的威力,「我一開始用時,也是覺得『代誌大條了!』立刻召集所有研究生,要大家把自己的題目丟進去、看看會跑出來什麼,如果ChatGPT做得還比你做得好,那你就要想想該怎麼辦了。」

研究AI多年的蔡宗翰說,以前想做AI,得一磚一瓦、從最基本的底層函式(基本功能)開始寫,現在連程式都不用寫了,用自然語言(如中文、英文等)就可以指揮AI幫忙寫文、算圖。

換言之,現在「人機溝通」的障礙已經被打破了,想學AI,已經不用從深度學習、建模等面向切入,而是可以直接開始用,這正是個契機,讓每個人都能透過ChatGPT,試著接觸AI、活用AI。

ChatGPT是接觸AI、認識AI的絕佳機會

蔡宗翰很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現在就去用用看ChatGPT,「已經在工作的人,不妨想想看,工作中有哪個環節能請AI幫忙,例如寫文案、做規劃等等,ChatGPT都能生出點東西,可以當成初稿,再以此進一步優化成可用的版本。」

他比喻,就如同網路的普及、各種軟硬體的進步,都讓大家的工作愈來愈有效率,AI也有機會成為我們的「神隊友」,幫助提升生產力。

至於孩子,也應該現在就開始接觸AI,有些大人因為擔心孩子叫ChatGPT寫作業或考試,就直接禁用,蔡宗翰直言,這如同自縛手腳,「你不能當成AI不存在,要引導孩子善用,也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濫用會有什麼問題。」

AI可以讓人類的工作或學習如虎添翼

該怎麼做呢?他舉例,假若孩子今天要寫一份去故宮參觀的心得報告,以往的情況,可能是孩子自己寫、或上網找些資料拼湊、或大人出手幫忙,但如今,可以請孩子試試運用ChatGPT。

孩子可以先跟ChatGPT聊天,分享這次去故宮的見聞,然後提到要寫心得報告,請ChatGPT建議看看有哪些點可以寫,用互動式的方法把報告架構生出來,再去增補修潤;也就是說,用ChatGPT產出「骨架」後、再把「血肉」填進去。

現在很多孩子,連報告要怎麼寫都搞不清楚,蔡宗翰認為,可以用ChatGPT來學習,寫出質量更好的報告,「而當你把格式不對、敘述不當、錯字很多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能比誰有創意、誰有深刻見解,這就得靠真本事。」

AI能當神隊友,但若濫用也有不良後果

善用AI能讓工作或學習如虎添翼,但如果濫用,也會衍生問題。以故宮參觀心得為例,假如孩子什麼資訊都沒告訴ChatGPT,只要求代寫心得報告,那ChatGPT就會依據它既有的、在資料庫中所學習到的資訊來寫,很可能寫出現在根本沒在展的內容。

蔡宗翰強調,ChatGPT其實就是個「文字接龍機器人」,它只把人類寫過的文字都背起來,然後依著使用者的指令,產出文章,「它對它寫的內容是沒辦法負責的,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他再舉例,最近,他跟學生都在玩ChatGPT,試著用來分析各種文字內容,很多學生覺得結果不夠好、產出的成果不如他,關鍵就在於給的指令不夠明確,「當你沒把事情說明白、沒把場景交代完整,它就直接從它現有的知識中產出回應,這樣的結果當然很有限。但如果你說清楚了,它是能幫你寫找出有意義的資訊甚至解釋的。」

未來職場結構,將由「金字塔」變「尖塔」

AI能成為人類的神隊友、提高生產力,當然也會波及某些人的工作。蔡宗翰形容,倘若目前的工作人口樣態如同「金字塔」,低階的工作所需人數較多、愈高階的工作人數愈少,未來這金字塔會「變瘦」,變得像聖誕樹、甚至尖塔,中低階所需的人會變少,因為很多工作都能由AI分擔,組織中每種角色都會更精簡。

如果想成為留在職場的那群人,他認為,首先,要認識AI,他很建議父母跟孩子一起,就從現在開始去看看AI是什麼,在技術層面的幾個重要概念,如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式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等等,都試著理解。(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2, 2024 at 8:56am

(續上) 這些基本原理,並沒有想像中的難。蔡宗翰說明,AI都需要先訓練、測試後,才能執行任務,「比方說,我們想讓AI分辨鳥叫聲,先想像你是『正在進行訓練的AI』,分別聽了三種鳥叫聲,並對應鳥名;聽了幾次之後,再想像你是『上線測試的AI』,然後聽其中一種鳥叫聲,並預測那是什麼鳥的叫聲,這就是『監督式學習』。」

除了技術層面,還可以從應用層面去認識AI,試著養成AI思維。他強調,現在有很多資源,都能幫助一般人學習AI。

AI人才必備:表達能力、跨領域能力、更強的專業

除了認識AI,學習善用、活用之外,AI時代的人才還有三個關鍵特質。

第一,是表達能力要好。以ChatGPT的運用來說,使用者的引導是成敗關鍵,「未來你的同事可能是AI,你能不能好好表達,把需求說清楚,就很重要;現在很多學生文字能力不好,甚至有些理工科系直接不採計國文,是太忽視這塊了。」

第二,是要有跨領域能力。蔡宗翰說,以前一個組織內的人多、能明確分工,未來不但組織的人力精簡,大環境還快速變動,分工不再如此精細,每個人都要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能與他人、與AI合作。

就AI發展的角度來看,也需要愈來愈多跨領域人才,比方說,要做醫療AI、就得與醫護人員合作,要做語音AI、得和語言學家合作,換言之,即便是AI工程師,也必須能跟不同領域的人溝通。

蔡宗翰認為,「T型人才」將會未來的主流,T上面這一橫,代表能觸及的領域,要愈寬廣愈好,而T下面這一腳,亦即自身原本的專業,也要紮得夠深。

父母的任務,是陪孩子找到「有勁」的領域

因此,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原本的專業能力要更強,「你要知道AI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也要能把AI做出來的、75分的東西,變成90分的東西;平庸的、湊合能用的,都不行了,因為AI就能做出來。」

專業能力強了,才有機會整合、創造,找出新的價值,這就是AI做不到的,蔡宗翰坦言,這並不容易,但是人們未來得面對的挑戰。

落到教育層面上,他建議,當孩子在選科系、找方向時,千萬要以自己有沒有興趣為主要考量,「當你做這件事情『有勁』時,才有可能把這相關的專業學好。」

也別以為,即便找不到興趣,反正讀資工系就能安然度日,蔡宗翰強調,AI也會寫程式、也會取代平庸的工程師的;假若興趣就在文組,也別怕,只要培養好運用AI的能力,能跨領域的合作,在AI時代仍有許多發展可能。

5個思考步驟,練習「AI思維」

在《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中,蔡宗翰點出了養成AI思維的具體方法,他強調,AI能應用的範圍很廣,日常小事也可以,具體的思考步驟如下:

Step1:找一件最近讓你困擾的事,工作的、學業的或日常生活,都可以。

Step2:想想看造成困擾的原因為何?能靠自己改善嗎?會耗費很多心力嗎?

Step3:如果希望旁人幫忙解決困擾,能怎麼做?若要用手機、電腦來幫忙解決,又能怎麼做?你希望得到什麼成果?

Step4:是否能用「數位化」且「格式統一」的方式,紀錄每次發生困擾的情形?從紀錄中能看出這些情形的共通點或差異嗎?

Step5:觀察紀錄後,能否找到解決方式,並且得到你希望的成果?

比方說,對於有學齡孩童的家庭來說,「今天小孩要穿什麼衣服出門」常令人困擾,既要對照學校課表,看看是穿運動服、制服或便服,也要觀察當日天氣,依照實際情況微調,例如內搭發熱衣、加背心或加外套等等。

如果想試著讓AI來幫忙,蔡宗翰說,可以先蒐集氣象預報,再紀錄看看全班同學的穿著,大約紀錄個一個月,用「氣象」、「課表」、「小孩相對應的穿著」等資料,便能訓練出一個AI模型,未來要出門前,就能請AI建議本日穿著。

蔡宗翰強調,不必神話AI,但也別逃避,就勇敢務實的用用看,「能運用AI的人,在未來,會因為AI的加乘,更有發揮空間。」

「別再為了分數斤斤計較!」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AI來了,大人請培養孩子
「再學習的能力」,別再填鴨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傳統強調成績競爭的填鴨式教育模式,不足以讓孩子面對AI時代的競爭,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啟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樂在學習、持續學習,才能適應變遷,實踐理想。

AI時代來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傳統的、填鴨的、強調成績競爭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當孩子的學習動機被啟發了,能樂在學習、持續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的變遷,進而實踐理想。

而這不只是學校教育的責任,童子賢強調,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他以己身為例,強調正是因為童年時期父母讓他自由探索、並適時給予指引和啟發,讓他樂於學習,而且延續至今。也因此,他很在乎孩子的童年。孩子還小時,他每晚都會唸故事、陪玩,甚至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關心孩子,但別過度焦慮

但童子賢也提醒,家長要關心孩子,卻別過度焦慮。「我鼓勵大家放輕鬆,不要為了1分、2分斤斤計較。老實講,差一個學校、兩個學校,也沒有嚴重到什麼地步。不要逼小孩,別讓孩子對學習有挫折感。」

童子賢長年支持藝文公益和社會議題,日前獲《遠見雜誌》的「君子企業家獎」。童子賢獲獎時謙稱,不敢以「君子企業家」自居,而是以此做為鞭策與砥礪。他期許自己,為更加公義、包容、尊重的環境而努力,打造更能分享、和諧、進步的社會。以下是《未來Family》專訪童子賢的精華內容: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1, 2024 at 7:19am

Q:AI時代來臨,怎麼樣的人才不會被AI取代?

A:首先我要告訴大家,別太焦慮。比如說,20世紀初,台灣社會有七成是農人,但如今台灣留在農業的人,還不到5%。是農耕機的發明與普及讓大家都失業了嗎?當然不是;有人去拍電視、拍電影,有人寫文章、有人開餐廳,有人做隱形眼鏡、有人寫程式,也有人去做美髮、美甲。以前哪有美甲這一行呢?能把指甲畫得那麼細緻、那麼美。

重新定義、思考人的價值

社會確實在變遷,產業確實在轉型。從農業轉到工業,再轉到資訊工業,乃至於現在的AI、新的資訊工業出來。而同時,社會上也有服務業、教育產業、醫療產業、傳播產業、資訊產業、娛樂產業、職業棒球籃球等等,農業也有了新型態、新價值。

我刻意請大家回想從農業時代進展至今,是想強調,這是逐漸調整跟轉變的,未來確實有些工作很可能被AI取代,但不會是一年內就發生的事,而可能是5年、10年、20年……慢慢演變的。如果只有3年就要你從農夫變成工程師,那就會很痛苦。

AI擅長的是資料多、目的簡單的工作。例如圍棋,資料複雜、有幾千個棋譜,但現在只要1GB,幾千幾萬個棋譜就都記起來了。跟機器比記憶沒有意義,就像跟農耕機比力氣也沒有意義。農耕機替代了體力工作,AI也替代了繁瑣的腦力工作,我稱為「腦力粗活」。其實我反而有種憧憬:這樣的進步能帶來無窮的機會,讓人類社會有無限寬廣的空間。

當然,還是得擔心在演變過程中漸漸淪為弱勢。首先,你個人不要淪為弱勢;其次,台灣社會不要淪為弱勢。所以個人要無止境的學習,也要創造學習型的組織、學習型的社會。總歸來說,人要重新定義、重新思考「人的價值」。你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樂在學習的態度。

Q:傳統教育有哪些問題?未來教育的重點為何?

A:台灣的教育還是很填鴨,想要把所有東西塞給孩子。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的孩子中學時,常常晚上10點、11點作業還寫不完。我說:「可以先睡了吧?」他們總說:「不行,沒寫完明天會被處罰。」都快哭出來了。經常都11點半了,才匆匆忙忙刷牙洗臉睡覺。

台灣的教育也很考試導向,我看到太多名校畢業的人,說他們恨透了中學時期,充滿痛苦。可是當你面對國際競爭的時候,這些考試的能力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其實你只是在2300萬人中廝殺得很激烈而已。很多人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讀書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沒興趣,硬被爸媽逼著去念,學校教的也無聊,所以畢業就停止學習。

學校應該教會孩子基本能力與再學習的能力

教育不該是死板的知識填鴨。我用資訊產品來比喻,當你在課堂上學到某個CPU、某個手機的事情,那恐怕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才會被寫進教科書。想想看:你願意用四、五年前的手機嗎?等到你教會這個學生,他畢業、服兵役、出社會,可能又過了五、六年了。等到他想運用當初課堂上學會的東西做手機,已經有十年落差了。

但也不用太恐慌。學校教會你基礎,進入產業之後,自己持續再學習,有時學習甚至是沒有方向的。比方說,未來會跑出什麼樣的CPU,要看AMD跟Intel如何不斷競爭;未來會跑出什麼樣的手機,根本沒有教科書會教你,而是你去體會消費者需求:更大的螢幕、更高的解析度、更強的運算能力等等,大家不斷腦力激盪。

我認為,學校教育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基本能力與「再學習的能力」,並且啟發孩子對某個專業領域的興趣,進入社會後,遇到需要、遇到有興趣的,就自我學習。台灣現在面對國際競爭很恐慌,但我還是要建議爸爸媽媽們:放輕鬆,讓孩子快樂學習,孩子有快樂的感覺,才有可能持續學習。

Q:現代父母普遍工作忙碌,如何兼顧家庭教育?你的經驗是?

A:現在社會因為專業分工,也許爸爸媽媽整天要上班、加班,比較難像我小時候。我自己的方法是,盡量做。我在兩個孩子幼兒園、小學時,每天晚上下班都會講三、五個故事給他們聽,一直到小學畢業都還常講。除了陪著他們講故事之外,也玩遊戲。
他們還小時,我白天只要得了空,就會跑去看他們上課,隔著窗戶偷看,有時也跟老師聊聊天。小孩如果發現我在偷看,都很高興。我以前也會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家庭教育要盡量做,盡量抽時間

我的小孩都沒讀太特殊的學校,就念社區的國小、國中。現在長大了,都在國外讀研究所,還是很感謝我當初的安排,因為朋友就在住家附近。媒體很多時候報導我有這個房子、有那個房子,是錯誤的。我26、27年來沒有搬過家,一直住在當初的公寓。所以孩子的朋友也一直都在附近,很好揪,回國就一戶一戶去串門子。我也沒要他們特別讀什麼,他們都自己選,學人文領域。

家庭教育要盡量做,盡量抽時間。至於學校教育,我要建議:第一,台灣的家長,要尊重跟重視技職教育,不要排斥;第二,不要太填鴨、太跟隨考試的腳步。大家不要為了1分、2分斤斤計較,不但計較孩子,還計較學校跟老師。我女兒國中的家長會時,我聽到很多家長發言,說功課不夠多、孩子不像隔壁班成績進步。我聽了嚇一跳,小孩已經睡不飽了,還要怎樣?

教育的本質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台灣的教育裡,「傳道」超過90%,下課了還要去補習、反覆考試。孩子的時間被塞滿,沒有空玩音樂、沒有時間運動、沒有時間做maker、沒有時間跟朋友聊天,也沒有時間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因為功課都做不完了,錯過很多家庭教育的機會跟親子共處的時光。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0, 2024 at 7:28pm

學習,才能適應變遷、找出生存之道

台灣的小孩學習期間還滿可憐的。想一想,如果學習過程充滿痛苦、壓迫感,你就會視學習為苦差事。所以,要盡量讓孩子快樂學習、有快樂的感覺,等到出社會,沒有老師逼,而面對不確定的年代,需要吸收知識的時候,孩子會秉持著比較快樂的心態學習。

學習,才能適應變遷,進而在這個變遷裡面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發展的空間,找出實現理想的方向。

快樂童年為什麼這麼重要?

童子賢很幸運有彌足珍貴、值得回憶的童年。從長輩身上看到的生活態度,到知識的啟發、啟迪,對他都很重要。

童子賢說,他小時候,大人在忙時,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滿山遍野去玩,常常天亮跑出去,天黑才回來。童子賢也常躲起來看漫畫、玩尪仔標。或是大家弄一個鐵線圈,滿街滾鐵輪,看誰比較厲害,那時可以推5分鐘、10分鐘不倒下來,所以運動量很充足,為了讓它不倒下來,要一直跑,又運動又做maker。

但大人也不是不管。童子賢的父親很善於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比如說,晚上騎機車載小孩出門,看到星星很美,就停下來,大家坐在馬路邊、草地上看星星,教孩子認北斗七星。有次下雨,父親就在屋簷下跟童子賢說,閃電跟打雷是什麼。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時,他也帶孩子去別人家看電視。因為父親會日文,家裡也訂了日文雜誌。

童子賢家裡開鐘錶行,放學回家後隨時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他很喜歡這樣。放暑假的時候,爸爸有時下午會帶小孩到河邊去玩,不只教游泳,還教遇到危急的時候怎麼水母漂、有人溺水要用竹竿或衣物去拉對方等等。因為爸爸是義勇消防隊的小隊長,有救災專業,童子賢也津津有味的聽爸爸講這樣的專業知識跟技能。

童子賢還曾打工包檳榔、拔花生、採西瓜。西瓜採收前要守在西瓜田,免得別人來偷。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夏天很熱,但睡在沙上很涼快,大家挖沙坑、燒篝火,遠遠看,火光淡淡的,很美。

就算上了國中,童子賢也沒補習,學校也沒太多模擬考,音樂課、體育課照上。聯考前,他還代表農業組織「四健會」來台北開年會。他自己搭火車、轉車,花了12小時到台北,台北親戚看到他說:「哇,要聯考了你還來!」他當時也沒特別感覺,不管是種菜、音樂課、體育課,做什麼都興高采烈。

後來童子賢回頭看,才知道這些童年經歷也是一種生活教育,是一種學校課本以外的學習。他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兒時的自由開放,讓他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即使從學校畢業了,還是樂在看書、樂在學習新的知識。


精采人物:當校長前,曾做過計程車司機、漁夫、電腦工程師
彭銘君:讓每個孩子發揮天賦,做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一定擁有1到2種相對優勢的智能,在學習路上挫敗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大坪實小校長彭銘君國中時只會「背多分」,因此,很能同理孩子聽不懂、學不會的痛苦。
文/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放眼教育界,新竹大坪實驗小學校長彭銘君的職涯「豐富」的程度,應無人能出其右。過去,他曾是電腦工程師、開過計程車、當過漁夫;還考取了12張街頭藝人證照,在街頭表演,當校長後結合音樂辦學,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發揮天賦。

近年,他又多了一個Youtuber身份,創立「憂娘駕駛」頻道,利用假日記錄分享露營車改裝、車泊、旅遊生活,吸引近13萬人訂閱。彭銘君說:「Youtuber是現代孩子的夢幻職業,如果我們不曾體驗或了解Youtuber工作,要如何引導孩子培養相關的能力呢?」

小二被老師呼一巴掌, 從此對數學心生畏懼

彭銘君的辦學理念是「讓每個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學習路上挫敗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彭銘君曾經因為學習不得其法,只會死背硬記,國中階段過得很痛苦,因此,很能同理孩子聽不懂、學不會的痛苦。(下續)

延續閱讀

日日新,又日新。

地方文化營銷1.0 PCG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7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9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0, 2024 at 7:34am

(續上)家裡開計程車行,爸爸開車載客、媽媽負責接電話,兩人工作忙碌、沒空管小孩,但對品行和課業要求很嚴格。每次月考前就叫孩子把課本拿出來、大聲朗讀課文,靠著這一招,彭銘君小學成績都能推持前3名。

家裡五個孩子中,彭銘君排行老四,從小是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很容易被大人忽略。在學校十分沈默寡言,最怕被老師點名。

小學二年級時一堂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多個商品、標上價格,點名他上台計算加法。當時他緊張到腦中一片空白,只看到老師嘴巴在動,但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愣在台上幾秒後被老師打了一巴掌,從此對數學心生畏懼。

國中念升學班,少一分打一下

升上國中後,面臨的學習挑戰更大了。只要早自習要考數學,彭銘君就肚子痛,心理壓力影響生理。國中的學科變多,而且數學、理化等科目已經無法單靠死背應付,必須先理解才能夠應用。上課完全聽不懂的他,成績一路下滑,掉到10幾20名。

當時國中還有能力分班,彭銘君念的是升學班,老師會讓2個升學班、相同座號的學生互相比較分數,少1分打1下。他常私下拜託隔壁班的同學不要考太好,免得自己被打得太慘。

彭銘君回憶,國中三年過得非常慘澹。學業上沒有任何學習成就,個性內向的他被同學欺負、霸凌,回家也不敢說,「就算說了,爸媽也幫不上忙。」

考高中時最後考上第三志願,媽媽難掩失望地說:「你完了,人生沒前途。」彭銘君難過得躲在房間哭了好幾天。

抱著「至少學一技之長」的想法,彭銘君選擇念新竹高工機械科。高職強調實作,正好適合彭銘君,其學習方式屬於「操作型」,課業學習如魚得水。課餘時間,他開始自學寫程式、維修電腦, 「從小我都是乖乖聽別人的話,第一次感受到寫程式可以自由控制電腦,實在太有趣了。」

從興趣和能力出發,摸索人生方向

很難想像,彭銘君個性內向的程度;就讀彰師大工教系期間,因為害怕火車站的人潮,大學四年每周往返新竹和彰化,他寧可騎摩托車,光是單趟就要花3個半小時。

內向又不善言辭,要他站在講台上教課,簡直是酷刑。因此,畢業後當老師,並不在他的人生規劃裡。

從大二起、下課後和寒暑假,彭銘君幾乎都在電腦公司當電腦工程師;畢業後自然而然選擇當工程師、幫客戶維修電腦。工作駕輕就熟到讓他心生懷疑「這輩子就這樣過嗎? 」

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彭銘君,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工作,於是從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出發,嘗試摸索可能的方向。

小時候愛釣魚的彭銘君,曾嘗試當漁夫、出海釣魚,「凌晨三點出門,趕潮水出船,遇到海象惡劣時,加上船上柴油的味道,膽汁都快吐出來了,」經過幾次嘗試後,他很確定自己不適合當漁夫。

而後回到家中開計程車,彭銘君的方向感很差,當時也沒有導航系統。有一次他要載一位阿婆從竹東回台北,出門前父親不斷耳提面命,哪個路口上交流道、哪個地方要上高架,路上還要分神陪客人聊天,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開到哪了,好不容易終於到達目的地,才鬆了一口氣。那次的經驗讓他發現司機工作也不適合自己。

開計程車時,彭銘君感受到一種無奈感,「手握方向盤,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向」,因此下定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

代課經驗獲得被肯定的成就感

一直以來,媽媽很希望彭銘君可以去當老師;當她得知有學校在找代課老師,建議他去試試,拗不過媽媽的期待,只好硬著頭皮試試看。

彭銘君因為具備電腦長才,熱心幫大家修電腦,因此在學校大受歡迎,甚至還有老師搶著幫他上課,好讓他有時間修電腦,「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能力備受肯定,」彭銘君說。

當時適逢學校一位老師要退休,在兒童朝會發表退休感言時,特別代表學校謝謝彭銘君對學校的貢獻,解決了老師們電腦的問題,全校師生對他投以充滿感謝的眼神。「那一刻,我突然感覺『老師』這個工作充滿希望,值得投入。」彭銘君因此決定投身教育界,隔年,順利考上正式教師。


38歲自學吉他,結合辦學特色

綜觀來看,「學習動機」貫穿了彭銘君大半的人生。

彭銘君說:「再豪華的車沒有汽油也無法啟動,天賦再高的人沒有學習動機,也可能一事無成。」對他來說,「發現自己的不足,想要改變現狀,是學習的動力來源。」

從小內向,儘管很想和人有更多的來往,卻不知從何著手。38歲那年他決定自學吉他,「我想要改變自己,擁有一個可以秀出來的才藝。」零音樂基礎、連五線譜都看不懂的他,透過網路影片自學,每天一下班就抱著吉他練習、抱著入睡。

當時的他也深陷憂鬱症之苦。在偏鄉學校代理校長,行政壓力大,加上個性求好心切,有一天起床後連站都站不起來,整個人天旋地轉,緊急送醫。父母擔憂的眼神讓他非常愧疚,他也擔心自己一輩子耳鳴、聽不到聲音,甚至再也站不起來,人生就毁了,整個人自怨自艾。(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9, 2024 at 10:54am

(續上)所幸自學音樂的快樂和成就感,不僅讓他走出情緒低潮,更鼓足勇氣、走上街頭表演。

一開始當街頭藝人,有人質疑校長不務正業,但彭銘君清楚自己最終的目標,「希望將舞台經驗帶回學校,教孩子創作和表演。」

「弦樂課」是大坪實小的必修課,每個孩子都必須學習弦樂。彭銘君帶著孩子一起創作畢業歌曲、譜寫歌詞,孩子們拉經典的《卡農》,他彈吉他伴奏,共同完成獨一無二的畢業演出。

彭銘君認為,孩子玩音樂的最大好處是,「可以運用音樂的概念教導品格教育。」在一個團體裡,每個人的個性特質都不一樣,如何溝通相處?彭銘君比喻,「就像樂團表演時,大家拉同樣的C大調,就是優美和諧的音樂;若有人故意唱反調、掉拍或是音不準,聽起來就很不和諧。」

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冠軍

多元智能,為大坪實小的辦學特色。彭銘君強調,依據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每一個孩子一定擁有1到2種相對優勢的智能,不是孩子沒有天賦,而是你沒有看到。

「優勢智能是可以發展的、不是固定的。」彭銘君解釋,「弦樂課並不是要培養音樂家,而是教孩子打開五官、六感;音樂,是提升多元智能的一個最好的管道。」

「透過優勢智能,讓孩子用擅長的方式來學習,建立學習信心,並且帶動弱勢領域的學習,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學得會。」

他有一個專屬slogan介紹自己:「我是新竹縣大坪實驗小學校長彭銘君,帶孩子得冠軍。」所謂的冠軍,就是自己。他教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冠軍」,我們不需要跟別人比,只要跟自己比,「你昨天不會的,今天會了嗎?」「你昨天的壞習慣,今天有沒有往好的方向走?」

只要孩子每天進步一點,一年下來就進步很多,「這是加法的概念,」彭銘君說。「只要比昨天進步一點,孩子絕對不會是零分,而是從昨天的分數繼續往上加,如此一來,孩子怎麼會沒有成就感呢?」[本節完]

曾多聞·捍衛孩子閱讀權,美國圖書教師打造更多元閱讀環境 教育快報

美國禁書風暴已經延燒一年多,在較為保守的州,許多學校紛紛把涉及敏感話題的書收起來。與此同時,有一群圖書教師和圖書館員希望捍衛多元化的閱讀環境,致力把圖書館打造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覺得很安全、被看見的地方。

伊利諾伊州圖書館員羅西·卡瑪歌(Rosie Camargo)在當地圖書館負責拓展雙語項目,支持來自西語家庭的孩子。卡瑪歌本身是第一代移民,小時候剛搬來美國時,她在當地圖書館學英文,並得到作業輔導。

現在,卡瑪歌致力幫助新一代的移民孩子。她指出拉丁美洲國家圖書館很少,而且不像美國的圖書館普遍提供免費的語言學習和作業輔導,所以很多新移民家庭不知道怎麼利用圖書館。這時候,卡瑪歌就要跟他們解釋圖書館的功能,怎麼申請借書證,以及說明圖書館有哪些服務:「我的工作是保證讓每一個對新環境感到不安的移民孩子,在圖書館都覺得受歡迎、很安全。」

透過書籍 認識少數族裔文化

夏威夷州圖書教師洛莉·御坂(Lori Misaka)是日韓混血,在美國出生長大。她從小看著自己的韓裔媽媽因為語言不通與文化隔閡,在新家園面對諸多挑戰,現在她致力把圖書館打造成一個推動多元文化、促進族群融合的基地,不但幫助少數族裔家庭的孩子在圖書館得到他們所需要的語言上的幫助,也鼓勵主流社會的孩子透過書籍,認識少數族裔文化。

御坂在成為圖書教師前曾經是一位高中英文老師,現在她在圖書教師的工作之外,也幫助老師們利用圖書館資源,設計多元文化課程,帶到課堂上使用。

御坂表示,在為學校訂購新書時,她會注意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新書是反映少數經驗的書籍,包括少數族裔作者的作品或者書中有少數族裔角色。

如何將圖書館變有趣又安全

芝加哥圖書教師詹姆士・克萊斯(James Klise)認為,把圖書館經營成一個安全、有趣的空間,讓孩子至少會想走進來,是圖書教師的第一要務。

克萊斯分享,用一些很簡單的小撇步,就可以讓圖書館變得更受歡迎:他所服務的學校有超過900位學生,來自多種多樣的背景,克萊斯會固定改變圖書館的佈置,例如二月份是美國黑人歷史月,他就在圖書館裡裝飾黑人學生的繪畫作品。他並在圖書館裡懸掛彩虹旗,表示支持同志及多元性別認同的學生,甚至力排眾議,讓該校高中部友好同志社團的學生在圖書館聚會。

跟御坂一樣,克萊斯也精心挑選能反映多元文化的書籍,讓學校圖書館的書籍反映該校學生的背景:「我希望每一個學生在圖書館裡都能覺得自己被看見。」

打破成規 借書沒有限制

路易西安那州圖書教師阿曼達・瓊斯(Amanda Jones)因為致力對抗禁書運動、捍衛學生閱讀權,獲得美國圖書教師協會「改變者獎」肯定。

瓊斯剛成為圖書教師的時候,她所服務的學校圖書館是灰色系的,放著一排書、一排電腦,沒有讓學生坐下來的地方。瓊斯接手以後,把一部分電腦搬走,放了些色彩繽紛的沙發,讓學生能坐著看書。接下來,她成立圖書館俱樂部,組織有興趣共同管理圖書館的學生,問他們想看什麼書,想要什麼樣的圖書館,然後按照學生的意見去改變。

瓊斯也改變了圖書館的規定。只要學生按時還書,他們想借幾本書都沒問題,沒有限制。她不按照年級,而是按照主題來做書籍分類:「我不會按照學生的年紀推薦他們該看什麼書。他們對什麼主題有興趣,我就推薦他們那個主題的書。學生應該想讀什麼就讀什麼。」 (《未来Family週刊》2023.03.15;Vol.115)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ne 15, 2024 at 9:16pm

思維(認知)科學在中國的創新與發展

摘要:介紹錢學森先生在中國開創思維(認知)科學的歷程及其主要學術思想, 概要介紹了思維學、思維系統工程的研究, 分析了形象思維、社會思維在思維(認知)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探討了思維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的互相關聯並對其共同發展進行了展望。

錢學森先生, 除了是人們熟知的兩彈一星元勳外, 在構建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完善系統科學、創建思維(認知) 科學、人體科學等領域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從哲學的高度, 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等科學技術部門,顯示出它們之間普遍聯系、互相促進、完整一體的關係, 體現了從工程技術、科學、哲學的不同層次的多學科、跨領域之間的交叉融合。

只有像錢先生這樣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愛好, 對科學研究有扎實功底和深厚造詣, 同時又具備兩彈一星的雄厚的工程實踐和組織管理經驗, 才能高度概括時代的科學技術發展。他在系統科學領域的三個層次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前瞻性地提出開放的複雜巨系統及其方法論, 在複雜性科學成為新世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熱點中走在國際的前列。更重要的是, 他始終關注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可操作性, 面對當前科技與人文交融,自然與社會面臨發展, 他在系統科學、思維(認知)科學、複雜性科學的交叉融合基礎上, 創造性地提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 , 成為解決這一類問題的科學方法論。

本文介紹錢學森先生在中國開創思維(認知)科學的發展歷程及其主要學術思想, 概述了思維學、思維系統工程的研究,分析了形象思維、社會思維在思維(認知) 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最後探討了思維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的互相關聯, 並對它們的共同發展進行了展望。

1 開展思維(認知) 科學研究是信息時代的要求

追溯歷史, 思維科學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葉青在1931 年的一篇題為《科學與哲學》的文章中提出。
他把自然、社會和思維三種現象放在同一層面上進行了嚴格的界定, 指出自然、科學和思維的根本區別,在於自然現象是不經過人的行為就已經存在的,社會現象是要經過人的行為才能夠存在的, 思維現象是未經過人的行為的因而未外化成事實的觀念作用和觀念形態 。所以從研究對象來看,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有本質的區別。

作為人的觀念作用與觀念形態的思維現象, 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相比, 是未經過人的行為 , 因而也就成了未外化成事實的存在了。他認為, 思維科學不僅有自己明確的研究對象, 而且不久將會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鼎足而立.


恩格斯(Engels) 曾說: 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 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 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 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因此, 關於思維的科學, 也和其他各門科學一樣, 是一種歷史的科學, 關於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的科學。那麼, 我們當前時代的理論思維, 關於思維的科學又是什麼呢?

20 世紀80 年代, 錢學森開創思維(認知) 科學的研究,正是對此問題作出的回答。

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 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平行的一大科學部門,其產生、發展和研究的推動力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20 世紀70 年代, 日本提出了模式信息處理系統計劃(Patt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oject, PIPSP), 其核心是發展語音、文字、圖像等模式識別技術, 解決計算機與人類活動的環境直接通信的問題。到20世紀80年代, 日本進一步提出了知識信息處理系統計劃 (Knowled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oject, KIPSP), 或稱為第五代計算機計劃, 聲稱要把日本的知識信息系統推向世界, 進行一場人工智能對世界的挑戰。

由於計算機是關鍵的信息核心技術, 一時間各國都重視, 美國隨後制訂了高性能計算機計劃, 中國也在863 計劃的信息領域中設定了智能計算機項目(即306 主題), 並成立了相關專家組。當時提出要進行思維(認知) 科學研究, 正是與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模式識別技術等的進展有直接關係, 是要為這些科學技術建立理論基礎。

2 早期國內對思維學的研究

錢學森提倡開展思維(認知) 科學的研究與他年輕時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和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 學習工作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他在1991 年4 月做關於人機智能系統的談話時認為, MIT在20世紀60年代的貢獻是培養出一批工程師, 在技術科學和工程之間搭了一座橋梁, 所以後來全世界都學MIT。而CIT 的貢獻則是在上世紀20 年代培養出一批工程師加科學家的人才, 比MIT 培養的人高明一些。

此外, 他發現發達國家中成功的科學研究中心, 都有所謂討論班(Seminar), 他在CIT 也有幸參加過這種活動, 印象很深。後來, 他回顧自己最幸福的時刻: 一是在美國Pasadena 參加導師馮·卡門(T. V. Karman)主持的討論班; 二是60年代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央專家委員會會議。1 究其原因, 都是高度民主的氣氛, 不管與會者的身份、地位, 大家一起暢所欲言參與討論, 所以思想活潑。

1984 年他推動召開了全國思維科學討論會, 提出思維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隨後在國內組織了系統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三個討論班,以這一形式積極推動三門學科的交叉研究和發展, 並先後發表了數篇重要論文和講話[14]. (下續)

延續閱讀: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6

Bow by David Parsons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