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蜃楼
  • 湖北武汉
  • China, mainland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罗刹蜃楼's Friends

  • Kolkata Bachcha
  • Malacca 皇京港
  • Bayrut Alhabib
  • Suyuu
  • Almaty 蘋果
  • 中砂礁群
  • Kaki Bukit
  • Passion for Form
  • 文創 庫
  • 創客有多熱
  • 假如流水能回頭
  •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 Morioka
  • 堅持深博
  • 說好不准跳

Gifts Received

Gift

罗刹蜃楼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罗刹蜃楼's Page

Latest Activit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符號 一切都在向寂靜表達愛意。 他們已向我許諾一種火一般的寂靜——寂靜之屋。 突然,廟宇變成馬戲團,而光是鼓。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
Satur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科學讓各人按照各人的嗜好去喜愛合乎他氣質的東西,特別用心研究與他精神最投機的東西。科學同情各種藝術形式和各種藝術流派,對完全相反的形式與派別一視同仁,把它們看做人類精神的不同的表現,認為形式與派別越多越相反,人類的精神面貌就表現得越多越新穎。…"
Thurs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托卡爾丘克·小咖啡磨~~小咖啡磨是在某個手工作坊裡造出來的,而後才落到某個人的家裡,人們每天上午在那兒磨咖啡。一些溫暖而有生氣的手拿過它。有些手曾將它緊緊貼到胸口,在印花布或法蘭絨的下面跳動著一顆人的心。 小咖啡磨像每件物品一樣接受了世界的全部混亂:頻仍遭受射擊的火車的慘象,緩慢流淌的血的溪流,每年都有不同的風在被拋棄的房屋窗口嬉戲。小咖啡磨吸收了漸漸冷卻的人們屍體的熱氣,承受了人們拋棄一切熟悉東西時的絕望心情。無數雙手觸摸過它,那些撫摸過它的手都對它寄予過無限的深情和剪不斷、理還…"
Tues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現實主義藝術 只有,我已能得到結論,即我們在藝術作品面前無絲毫自由,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然而,鑑於它先我們而存在,還因為它既是必須的又是隱蔽的,所以我們得去發現它,就像為發現一條自然法則那樣去做。然而,藝術能夠使我們做到的這個發現,實際上不正是對我們最為珍貴的東西的發現嗎?這種東西在通常情況下是我們永遠都不會認識的,我們真正的生活,如我們已感覺到了那樣的現實,它同我們以為的差別如此之大,以致當一次巧合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回憶時,我們心裏會充滿如此巨大的幸福感。即是所謂的現實主義藝術的虛假使我…"
Apr 26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卡爾·克瑙斯高:暗火緩緩 It was like one of those fires that sometimes flare up in rubbish dumps and can go on for years. It migh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until it is just smouldering, but then something new happens, something dramatic, and it flares up…"
Apr 25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愛墾網APP:何謂超驗 來探討「超驗」的哲學含義,特別是在康德哲學中的語境。 一、「超驗」(transcendental)的基本意義 「超驗」這個詞,最常見的是源自康德哲學中的術語 transzendental(德文)或 transcendental(英文),它的意思不是「超越經驗」,而是指對於「使經驗成為可能的條件」的探討。 所以它的意思可以是: 超驗 =…"
Apr 17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金理:在「俯瞰」與「內在注視」之間 如何處理批評的經典意識與同時代立場之間的關係?我們經常會認為,文學批評是經典化的一道濾網,最終是為文學史寫作服務的。對此我有懷疑。《咀華集》是批評史上千古不磨的珠玉,針對《斷章》中著名的句子「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李健吾下了評斷:「還有比這再悲哀的,我們詩人對於人生的解釋?都是裝飾……但是這裡的文字那樣單純,情感那樣凝練,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這番意見立即被卞之…"
Mar 30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還需要作一個辯證的補充,當代性是同時代立場的題中應有之義,但不能僅憑其「當代」就獲得合法性與價值的自明性,將眼光從「經典」轉向「當下」,其根本任務是,立足於此時此地、瞬息萬變、泥沙俱下、充滿偶然與碎片的當下,在每一個不斷更新的時刻中開啟通向永恆與終極的可能,如同波德萊爾的申明:「問題在於從流行的東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著的在歷史中富有詩意的東西,從過渡中抽出永恆。」(波德萊爾:《現代生活的畫家》)當然,「永恆與終極」並非一勞永逸、一成不變,艾略特早就告誡過,新鮮的藝術品在加入一切早於它的藝術品所聯…"
Mar 29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愛墾APP:德勒兹在論述思想的權力:哲學、藝術與科學時,附和了尼采的說法:針對深陷虛無主義、退化和怨恨的恰當回應,不是去發現另一種真理的基礎,而是我們對真理的救贖。我們需要有勇氣和力量去與此時此刻的這個世界一起生活。…"
Mar 19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親和力]  一清早新的熱水汀就點著了。熱水汀不時地發出打嗝般的聲音,這令人討厭的聲音與我對東錫埃爾的記憶毫無聯系。但是,如果今天下午這個聲音和我那些記憶老在我身上會合,久而久之,這兩者之間就會產生一種親和力,每當我重新聽到(我有點聽不慣了)熱水汀的聲音,我就會想起東錫埃爾。(第940頁) [不同的世界] 那時貢布雷的夜景(我已經記憶模糊)和我剛才從窗簾上方又一次看到的里夫貝爾的暮色相比,差距多大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是因為我們的記憶對於過去歲月…"
Mar 10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丹納《藝術哲學》藝術「又高級又通俗」~~人在藝術上表現基本原因與基本規律的時候;不用大眾無法了解而只有專家懂得的枯燥的定義,而是用易於感受的方式,不但訴之於理智,而且訴之於最普通的人的感官與感情。藝術就有這一個特點,藝術是「又高級又通俗」的東西,把最高級的內容傳達給大眾。 由此造成的中心人物,就是說群眾最感興趣的最表同情的主角,是郁悶而多幻想的野心家,如勒內、浮士德、維特、曼弗雷德之流,感情永遠不得滿足,只是莫名其妙的煩躁,苦悶至於無可救藥。這種人的苦悶有兩個原因。——先…"
Mar 8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丹納:感性~~一個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類的感受力,必然又迅速又細致。他憑著清醒而可靠的感覺,自然而然能辨別和抓住種種細微的層次和關係。—— 引自章節:藝術品的本質 33 不論建築、音樂、雕塑,繪畫、詩歌,作品的目的都在於表現某個主要特徵,所用的方法總是一個由許多部分組成的總體,而部分之間的關係總是由藝術家配合或改動過的。——…"
Mar 6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超人偶爾飛's photo
Thumbnail

舒靈的詩《名字》

"[雨中村莊] 有時我們這兒的雨已經停歇,魯森維爾仍繼續像《舊約》里說到的那個村子一樣受到暴雨的懲罰,如注的雨水像一條條鞭子抽打著城里居民的房屋,有時它又得到了上帝的寬恕,重新露面的太陽把像祭台聖器上反光一樣的長短不齊的金色光芒流蘇般垂到魯森維爾的城頭。 【憤怒】 他發出憤怒的吼叫,……他面容失色,唾沫四濺,臉部肌肉抽搐著,像是有無數條蛇在扭動;嗓門時而尖利,時而低沉,猶如震耳欲聾的狂風暴雨(他平時說話就十分用勁,行人從外面經過,肯定會回頭張望,現在,他使的力氣比平時大…"
Feb 28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愛墾APP:新鮮效果·過火風格~~像這種飽食過度,精力分散的人,就要求藝術有意想不到的強烈的刺激,要色彩、面貌、風景,都有新鮮的效果,聲調口吻必須使他騷動,給他刺激或娛樂,總之是變成習氣的,有意做作的過火風格。 —— 引自第219頁另一方面,作品也跟著工具而變得複雜,而且複雜地超過了一切限度。我們除了希臘人的觀念以外,還有人類一千八百年來所制造的觀念。我們的民族一開始就得到太多的東西,把頭腦裝得太滿了。 ——…"
Feb 27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超人偶爾飛's photo
Thumbnail

舒靈的詩《名字》

"納博科夫·視野~~追溯到我自己有記憶的開始(懷著興趣,懷著樂趣,很少懷著敬佩或厭惡),我一直就容易產生輕微的幻覺。有的是聽覺上的,有的是視覺上的,我從中都沒有得到過什麽好處。遏制了蘇格拉底或鼓勵了聖女貞德的預言性特點,在我身上退化到了在拿起和放下佔線的同線電話的聽筒時恰巧聽見了的什麽東西的水平上。在就要睡著之前,我常常意識到在我頭腦中一個毗連部分正在進行著某種單邊的談話,和我當時思想的實際走向沒有什麽關係。這是一個不帶感情的、超然的、無特色的聲音,我聽到它說些對我毫不重要的話&md…"
Feb 25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丹納·減少細節突出特徵,這中介便是藝術家。……荷蘭畫派只表現佈爾喬亞情調的安寧,有小店或農莊里的舒適,有散步或酒館里的怡然自得,以及平靜而規律的生活中一切小小的滿意。這些是最適合繪畫的,太多的思想和情緒會妨礙繪畫。— 引自第84頁 退下的時候,留下十二名女子,分別代表十二種美德:信仰、慈悲、公正、理智、節制、剛強、正直、慷慨、勤懇、希望、勇敢。—…"
Feb 18

罗刹蜃楼's Blog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9)

Posted on February 14, 2023 at 7:00pm 0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照雅各布森一前一後的兩篇文章《語言的兩個方面和失語症的兩種類型》(1956)和《結束語:語言學和詩學》(1958),還可以發現:他對隱喻和轉喻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提出的「文學性」概念包括隱喻和轉喻,而後者則只把「文學性」與隱喻這一種類型相聯系,這意味著,雅各布森的這種「重隱喻輕轉喻」的「偏見」,是與其「文學性」的語言學界定密切相關的。…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8)

Posted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0 Comments

雅各布森突破文學系統的限制,將隱喻和轉喻從修辭範疇引入到更廣闊的文化系統中,無疑具有開風氣先的重要示範作用,但他所強調的還是它們的形式意義,與歷史和社會的根本要求無關,而且他也並未解釋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即二者產生和運作的思維機制是什麽。

對此我認為,聯想是隱喻和轉喻核心的思維機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聯想路徑,分別構成了人類的隱喻思維(metaphorical thinking)和 轉 喻 思 維(metonymical thinking),一 般認…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7)

Posted on January 30,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可以看出,他對隱喻和轉喻兩極的理解是較為辯證且靈活的,他甚至還舉了一個簡單例子對隱喻與轉喻同時存在進行說明:「『 一百條龍骨犁過波浪』,龍骨是提喻,指船,它是從龍骨和船這兩者事物的相鄰性中派生出來的 : 犁是隱喻,是從船和犁的運動間覺察到的類似性中派生出來的。」[5]…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6)

Posted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30am 0 Comments

精神分析學說成為可能。在《字符的代理作用》(1957)中,他將這一象征性的修辭結構與弗洛伊德釋夢邏輯中的凝縮和移置關聯起來,即凝縮等同於隱喻,用於掩飾,移置等同於轉喻,用於揭示,雖然他對雅各布森的觀點有所修正,①但不可否認,拉康正是因為置身於弗洛伊德和雅各布森之間,正是因為與雅各布森在 1950 年代的親密交往,才使得他同樣選擇了這種跨學科的比較研究,重新解釋弗洛伊德模式和無意識,並最終得出「無意識也具有語言結構」的著名結論。②



三…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