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03 德國“職業教育4.0”數字化建設的特色及藉鑒意義
基於德國“職業教育4.0”的願景,未來的職業分類和定義發生變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需要重新厘定,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數字化素養成爲未來工作世界勞動者的新技能和關鍵能力。德國職業教育數字化建設所呈現出的經驗,對推進中國職業教育數字化建設具有藉鑒意義。
(一)頂層規劃與制度設計…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30,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今天的教育正成爲:個人的自我商品化;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生産和展示。而好的教育應該是手、作品和腦的結合。在數碼第三存留或雲計算平台已無法形成一個時代的時代里,教育不僅應該培養生産者,而且首先必須去弄清楚我們須爲社會培養出什麼樣的生産者和去生産出什麼。教育和研究從此都必須是貢獻式的,也必須讓某種貢獻式的公共力量,也就是你我的知識意志、藝術意志、權力意志等,來主導教育的權威,最終將學校和學術機構從官僚和經理手中奪回來。關於教育的目標也需要我們來發明了。…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30,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土牆村的詩人》很好地揭示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獨特體驗和情感認知:“我是土牆村舊宅子的詩人/身子又老又舊,而靈魂很新/想法嫩如青枝綠葉”,一開篇就揭示了詩人的心情,在老舊的氛圍中,“靈魂很新”,“想法嫩如青枝綠葉”,記憶、懷念與夢想流於字里行間,讓人眼前一亮。“我趴在老木桌上冩詩/紙上鋪着天空,飛花順窗飄進/落在紙上,自成佳句//我在一個字頂加上濃蔭/在兩個詞間添上流水/在一個感嘆號邊放出鶯啼/讓她大吃一驚”,家鄉的點點滴滴都在詩人的心靈里生長、昇華,再出之以飽滿的情感,靈動的語言,建構出新鮮、別致的詩意。…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ly 30,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晚期維特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中,對”美”的相似性有過深入的描述:”如果我説甲的眼睛很美麗,有人會問:你看出他的眼睛美在何處?我可能回答:杏仁形、長睫毛,柔嫩的眼瞼。這雙眼睛與我所發現的美麗的哥特式建築有何共同之處呢?它們使我産生了相同的印象嗎?可以説在兩種情況下我都企圖拽住它們嗎?無論如何,這是對美麗一詞的狹義定義”。[⑥]眼睛之美與建築之美有什麼共同之處?在感覺直觀上,很難找到二者的”本質”,就連相似性都不易尋到。然而,因二者在語言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就能將它們關聯起來。這也是一種相似性。與其盲目地尋找美的本質,還不如退而尋求相似性。本質的追尋,永遠沒有止境,而且也於事無補,無法解決問題。而相似性則更貼近生活世界,更能爲人們理解和接受。
二、意義即用法:在審美活動與遊戲中確定美…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uly 30,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在當代以感性爲核心旨意的審美現代性討論中,學者們不斷回溯到“埃斯特惕卡”的“感性學”本義,以至有學者認爲當恢複其“感性學”原名。不過,鑒於西文該詞本義突出的並非感性本身也非美,而是人感知、獲得美的活動狀態或過程即“審美”,故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漢語美學界學者紛紛表示用“審美學”這個譯名更爲妥切⑧,也以此出現了多部以《審美學》命名的美學原理教材⑨。另外,將“埃斯特惕卡(克)”譯爲“審美學”還有一個重要的方便之處: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其研究對象確定爲“審美(活動)”…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uly 30,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噢!"哥哥說,"告訴我辯論的主題。"
你根據你自己來理解:你看一本書,你唯一所能理解的就是你已經知道的,你傾聽時,你是里過去在註釋,你的過去加了進去。只有一隻眼睛的人總是覺知到他的缺陷,他一直帶著缺陷,他正在到處尋找侮辱,沒人為你擔心,但如果你自卑,於是你就老是看見有人在侮辱你,你對此深信不疑,並且就會註釋,別人或許在說:"佛陀。"你卻見到他在說你只有一隻眼睛,沒有人會在乎你的眼睛,但是我們根據我們的理解來註釋。
"在你走之前,請告訴我這場對話。"
"贏什麼啊,"弟弟說,"那個流浪者是個粗魯無禮的人!"
都是語言。…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30,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公路邊上的湍急溪流邊上,有些小小的草地,一些年輕的核桃樹。在嘉絨地區旅行,當你看到路邊核桃樹的出現時,說明一個村莊已經漸漸靠近。
接著,另一種熟悉的景致又出現在眼前了。
那是一座小水電站,水泥的溝渠,水泥的堤壩,青磚的廠房,水流翻過水壩時形成一道小小的人工瀑布,然後,電線從這里帶著難以琢磨的電力,走進一個又一個嘉絨人的村莊。
與之相映成趣的是,水電站下遊一點,就是一座傳統的水磨房。石砌的矮墻,平坦的泥頂上長滿了厚厚的野草。水磨房上邊的木頭閘門關著,順著木頭梘槽奔湧而來的溪水受到阻攔後,在那里飛迸出一大團扇形的水花。…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30,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30, 2023 at 4:23pm — No Comments
張世英先生在《境界與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美感的神聖性」這個美學觀點。他說:「中國傳統的萬物一體的境界,還缺乏基督教那種令人敬畏的宗教情感,我認為我們未嘗不可以從西方的基督教裏吸取一點宗教情懷,對傳統的萬物一體做出新的詮釋,把它當作我們民族的『上帝』而生死以之地加以崇拜,這個『上帝』不在超驗的彼岸,而就在此岸,就在我們的心中。這樣,我們所講的『萬物一體』的境界之美,就不僅具有超功利性和愉悅性,而且具有神聖性。」「具有神聖性的『萬物一體』的境界是人生終極關懷之所在,是最高價值之所在,是美的根源。」①…
Continue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30,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現代認識經歷了從遺物、遺產到活化的非遺這樣一個進程,但傳統文化如何活化傳承,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難題 ; 歷史遺存需要通過情感體驗和意象建構的審美活動喚醒記憶以活化,即從史學走向美學 ; 非遺美學是對民間文化審美價值的發現,意義在於使民間文化遺產在審美中復活,發掘傳統生活技藝的詩意內涵並回歸當代生活。
一 遺物、遺產與「鮮活的記憶」
20 世紀 70 年代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主張的提出是基於當代國際社會對人類文化記憶與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問題形成的認識,但對傳統文化與當代文明關係的認識卻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對傳統文化活態內涵的保護和傳承。歷史的活化意味著從遺存的記憶資料中發現鮮活的精神。…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30,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這種新的注意力形式很明顯地戲劇化,以及強度化了兩種重復的差異(如德勒茲在《差異和重復》中所説的),刻版類型的預存重復以及使物件越趨貧乏,因爲每次重復它都只會産生更貧乏的形象,而最後就消失了,而在另一種形式的重復當中,物件每次都産生了新的形象,它強化以及深化了它的差異。同樣的,電影是一種生活的新的體驗,它在一八九五年開始。一八七七以及一八九五正是夢的能力的器官學歷史中兩個重要的轉拆點。在刻版類形以及創傷類型之間,是心理個體的第二持存以及預存汰選第一持存和預存的遊戲,這個遊戲由第三持存作爲反復的器官學條件所複因決定(surdéterminé)。在其中,一種第三持存構成了過度性的物件,如溫尼格特(Donald Winnicott)所説的,也就是形成了嬰兒的心理器官的第一持存以及預存,通過過度性物件,與他母親的持存以及預存連結在一起。…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30,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斯蒂格勒認爲,對於心理-集體的跨個人化而言,所有的知識形式只是生産的一種模態:知識生産意義,而意義是對存留和期待的安排。正因此,知識也構成了我們的關注的形式。而爲了獲得新知識,我們必須培養出一種新的關注,比如在手機屏幕上的關注,那是像對書法碑帖的關係,對圍棋棋盤的關注那樣地需要培育的,因爲那是藥罐。…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30,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如何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古老文化煥發新時代光彩,也是騰訊文旅的目標。今年9月,騰訊與故宮再次宣佈攜手建設“數字故宮”,騰訊雲將提供技術和平台,協助故宮博物院運營和昇級數字文物庫,爲公衆提供更優質的數字資源開放服務,共同提昇數字文物庫的文物檢索能力、健全圖片版權保護機制。
除此之外,騰訊文旅還與河南、河北、四川等省份,長城、敦煌等國內重點文保單位有深入合作。從現代場景到傳統文化,爲旅遊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也爲文化的傳播以及産業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
遊客、政府、企業 “鐵三角”式價值共創…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30,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1995年11月4日,德勒茲因不堪肺病折磨,在巴黎十七區寓所跳窗自殺。三天後,法國《解放報》刊發了阿甘本、利奧塔、讓-呂克·南希、巴丟、德里達等人對德勒茲的紀念。本文選自這期紀念的合輯,作爲德勒茲逝世…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July 30,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中国游吟诗人创作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火了。其歌词里有那么两句: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1889-1951) 究竟何人也?…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July 30, 2023 at 1:30pm — 2 Comments
陳明發評註〈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中国游吟诗人刀郎最新专辑《山歌聊斋》中的《罗刹海市》一曲爆红,歌词里提到的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跟着红遍中华圈。
维氏在其传世的《哲学研究》大著里,创造了一个人人大概都听过的名词,“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德语,Sprachspiel)。
他认为,人和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这个过程是一种活动,属于人类所有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而语言就是这表达、沟通、交流与指示等活动的一个方法。…
最近聽到一位狂熱的中介商用“歐洲的加利福尼亞”促銷普羅旺斯,不僅因天氣相仿,更因為那無從下定義及難以抗拒的魁力,根本就是加州“生活風尚”的翻版。
我終於了解所謂的“生活風尚”是指由一個鄉下社區搖身變為一個高級的度假勝地。
四周出現許多都市里才有的便利商店;假如還有多的空地,自然蓋成高爾夫球場。如果這些地是在普羅旺斯附近地區的話。
我大概錯過了,所以我問中介商離此地最近的“生活風尚中心”在何處。
他看看我,好像我一直躲藏在時光隧道里,“難道你最近都沒去葛氏村嗎?”他說。…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ly 30,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我們穿過黑暗的亂石累累之地到了
長城:幾百英尺高。上邊是什麽,
一群母牛?——接著有東西從後邊升起。
我一箭射中它,但是它來了——
我們轉身逃走。「太大了我們根本不是它
對手」——這上升的家夥展開來有四分之一英里——
燃燒的跳動的太陽。我們倉惶逃走…
ContinueAdded by 邊鄉 岸 on July 30,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有限遊戲的享樂不通往無限,還有另一種遊戲,當我玩的時候,我的目的是要創造出容許我繼續玩下去的條件:
至少有兩種遊戲。一個可稱爲有限,另一個稱爲無限。
一個有限的遊戲是爲了輸贏,一個無限的遊戲是爲了可以一直玩下去。
有限遊戲的規則不變;無限遊戲的規則必須改變。…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30,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聊齋志異》與《紅樓夢》, 一文一白, 一短一長, 並稱中國古代小說的兩座高峰。二者在批判科舉、歌頌女性、表現愛情、描繪世情等方面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有異曲同工之妙。尤為值得關注的是, 兩部作品都成功塑造了一批閃光的女性形象, 其中有兩位奇女子: 嬰寧與林黛玉, 極具個性, 亦分別是作者鍾愛的理想人物。二者一為狐妖所幻, 一為仙姝降凡, 自具天然的靈性; 一個笑得天真爛漫, 一個哭得宿鳥驚飛, 皆追隨內心的聲音和生命的本真。同時, 二者都青春貌美, 靈慧十足, 熱愛生命, 愛花成癖, 向往自然。作者在這兩位女子身上, 都傾注了對人生理想的極大熱情和創作心血。她們是各自作者心目中自然天性、不染纖塵的詩性與靈性的化身。她們身上有著同時代一般女性所不具備的詩性氣質和爛漫天性, 在今天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社會, 她們身上的詩性、靈性、自然、和諧、返魅, 同樣彰顯著中國美學的詩性精神, 閃爍著中國本生的生態審美智慧。誠如葉朗所言:「中國傳統文化包含有一種強烈的生態意識,…
Continue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July 30,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