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 Bachcha
  • Female
  • Parit Sulong,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Kolkata Bachcha's Friends

  • Sindumin
  • 罗刹蜃楼
  • 朋豐 婆鳳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Suyuu
  • baku
  • ucun estutum
  • Kehtay Dream
  • 未知 非可怕
  • Passion for Form
  • Virunga
  • Jambatan Tamparuli
  • 趁還來得及
  • Dramedy

Gifts Received

Gift

Kolkata Bachch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Kolkata Bachcha's Page

Latest Activity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全部損失

自一首詩的核心放射出一些魔術,這首詩不為任何人而作。我以一種超越聲音的嗓音說話,發出一位供出租的哀悼者強有力的叫喊。一陣藍色的閃光已在我詩的周圍投下一道光環。啊,生活,你對我的生命做了些什麼?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桑婪,詩人,譯者。當前,主要翻譯馬克•斯特蘭德、喬治•巴科維亞、查爾斯•賴特、聖丹尼•加爾諾、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等詩人作品。若干翻譯作品發表於《詩歌月刊》《青年文學》《飛地》等;電子譯稿有豆瓣電子詩集《喬治•巴科維亞詩選》《聖丹尼•加爾諾詩選》等,已出版紙書作品有馬克•斯特蘭德《我們生活的故事》。(2020-02-10 來源: 藍花閱讀)See More
Dec 6,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挽歌

I.寂靜的語言孕育出火。寂靜繁殖,寂靜是火。你得說到水——或僅僅是給它命名——以誘使「水」這個詞語熄滅寂靜的火焰。由於它不歌唱,它的影子歌唱。它的眼睛曾迷醉我的童年;現在,這紅色的寂靜太陽般滾滾而去。他們在詞語的中心追上它,不可能描繪出那空間——茫然,憂郁——它的雙眼這樣流露。II.他們用一塊雨水般灰白的海綿,擦去她頭上蝕刻的丁香花枝。她存在的跡象是她發給自己的信息裡悲傷的寫作。她用新的語言測驗自己,以她心臟的比例稱量那個人的屍體。III.她存在的跡象使夜的心臟成形。囚徒,某一天,所有錯誤將被忘卻。活著的人將與死者結成親密的關係。囚徒,我們無法預料到她將在巢穴中死去,而童話中所有的惡棍都去那裡。囚徒,以你所能的任何方式歌唱吧,以你願意的任何方式。直到那個指定的夜晚,那個女人忽然間隱隱呈現,赤裸著。為了超越苦難,超越夜晚,超越寂靜。IV.窒息的隱喻解放這首詩——它們的裹屍布。恐懼與它的模型一致,在它作為阻止錯誤的方式之前。V.而我,與我的聲音一起——還有你,在另一邊,如此遙遠,以致於我混淆了你和我自己。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See More
Nov 29,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紫丁香花叢的著魔者

I.——遙遠之花在開放。我想要你望向窗外,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不確定的手勢,虛幻的物體,失敗的幽靈……去窗邊吧,就好像你此生都在為此而凖備。——一間擺滿空椅子的咖啡館——燈火華麗……夜呈現缺席的形狀,腐朽的天空……窗玻璃上的水滴——某個人在那兒走著,我從未見過他,也永遠不會再見……——我究竟以視力的天賦做了些什麼?——一盞過於明亮的燈,敞開的門,有人在陰影中抽煙,一棵樹的樹幹和葉片,一條拖著後腿的狗,徘徊在雨中的情人,水溝中漂浮的報紙,一個吹口哨的男孩……——繼續。——(報復性地)一位走鋼絲的侏儒肩上背著一袋骨頭,她閉眼沿著鐵絲前進。——啊,停下!——除了戴著帽子,她赤裸著。她渾身是毛——她通體發灰,有著一頭濃密蓬亂的紅頭髮,因此總的來看,她就像一只假煙囪,像為瘋子表演的某些戲劇中的舞台道具。一個無牙的侏儒追隨著她,津津有味地咀嚼著戲服上的亮片……——求求你,夠了。——(懶洋洋地)一個女人在尖叫。一個男孩在哭泣。在他們的巢穴處,有一些輪廓在暗中監視著。剛剛有人走過。一扇門關上……II.如果我曾見過一條狗,我會孤兒般死去,當想到它得到的所有愛撫。狗就像死:它們想要骨頭。狗啃骨頭。而死,毫…See More
Nov 27,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暗流

我在夢中傾聽流水的聲音。那詞語水一般墜落——我墜落。在我的眼中畫下我眼睛的形狀;在我的水域中游泳,告訴自己我的緘默。整夜,我等待著語言使我成形,想起向我回旋而來,呆在我體內的風。整夜,我在一場無名的雨中行走。我被給予一種充斥著外形和幻影的緘默(你說)。你不停奔跑著就像雨中一只孤單的鳥兒般得不到慰藉。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See More
Nov 17,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看不見的事物

在詞語得以表達之前,心中的某些東西必須死去。語言的光芒籠罩我,如音樂,如一幅被悲傷的狗撕成碎片的畫。冬天向我伸出手來,就像一位愛上一堵牆的女人。就在我希望放棄希望的時候,你降臨於我。我不再僅僅只是這內在。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桑婪,詩人,譯者。當前,主要翻譯馬克•斯特蘭德、喬治•巴科維亞、查爾斯•賴特、聖丹尼•加爾諾、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等詩人作品。若干翻譯作品發表於《詩歌月刊》《青年文學》《飛地》等;電子譯稿有豆瓣電子詩集《喬治•巴科維亞詩選》《聖丹尼•加爾諾詩選》等,已出版紙書作品有馬克•斯特蘭德《我們生活的故事》。(2020-02-10 來源: 藍花閱讀)See More
Nov 9,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面具與詩

童年閒逛的輝煌的紙宮殿。當太陽西沉,它們會將走鋼絲的人鎖進一個籠子,帶她去神殿的廢墟,並將她留在那兒。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桑婪,詩人,譯者。當前,主要翻譯馬克•斯特蘭德、喬治•巴科維亞、查爾斯•賴特、聖丹尼•加爾諾、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等詩人作品。若干翻譯作品發表於《詩歌月刊》《青年文學》《飛地》等;電子譯稿有豆瓣電子詩集《喬治•巴科維亞詩選》《聖丹尼•加爾諾詩選》等,已出版紙書作品有馬克•斯特蘭德《我們生活的故事》。(2020-02-10 來源: 藍花閱讀)See More
Nov 8,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物體的手勢表達

遲鈍的時間,時間就像鼓上方的一隻手套。我體內競爭的三者停留在換檔點上,而我們既非有同伴,也非孤單一人。我的眼睛曾在被拋棄的、屈辱的事物上得到休息。現在我和它們一起看;我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不贊成。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桑婪,詩人,譯者。當前,主要翻譯馬克•斯特蘭德、喬治•巴科維亞、查爾斯•賴特、聖丹尼•加爾諾、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等詩人作品。若干翻譯作品發表於《詩歌月刊》《青年文學》《飛地》等;電子譯稿有豆瓣電子詩集《喬治•巴科維亞詩選》《聖丹尼•加爾諾詩選》等,已出版紙書作品有馬克•斯特蘭德《我們生活的故事》。(2020-02-10 來源: 藍花閱讀)See More
Nov 7,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下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See More
Aug 25,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中

現在複雜,這個純文本的符號世界,使得人對自然的認識不僅是結構的問題,更提供了解構的無限可能性,意思是說,宇宙是由諸多元素組成的,是可以拆開來的。這些元素的任意組合,並不破壞宇宙自然的法則,就像自然科學中,從機械論到原子論的飛躍,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在藝術家複雜,它使得藝術創作空間更大,創作更為主動,使得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模仿,更是對心靈的闡述和發掘。人類第一次獲得和上帝一樣平起平坐的地位。藝術創作公然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心靈的探險。從固有的結構中找出其中的真理,打破這種結構,從心靈中另造一個新的結構,而不違反自然結構的基本原理。這個過程便是解構。解構從哪里來,只能從真理和心靈中來,只能從自然和人的互動中來,只能從藝術中來。…See More
Aug 21,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上

張曉傑,1963 年6 月生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8 歲開始就隨父(張松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藝,1977 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藝30 多年來,在對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發揚、充實、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現代陶藝理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大量的現代陶瓷藝術精品。張曉傑的作品造型奇特神秘,線條變化莫測,色塊組合撲朔迷離,空間形式的多維交錯,構圖的神秘狂放與強勁,色彩的凝重與昂揚、斑斕與冷豔,形象的奇詭與力度,情感的由冷到熱、由靜到躁、由死到生、由冷寂到熱火、由沉睡到爆炸、由夢幻到現實、由現實到未來、由瞬間到永恆的大幅度的跳躍……曾跟隨父親參加了首都機場《森林之歌》、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井岡春色》壁畫和江西省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紫歸牡懷圖》瓷板畫的繪制工作。作品參加國家、省、市級藝術陶瓷展覽和大獎賽中,獲各種獎項50…See More
Aug 17,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呂晨頤·自我民族誌: 從寫作過程中探尋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篇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我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思考「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的核心價值。我一直以為「民族」兩字會貫穿六週課程,探討自身種族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經過老師解說之後,了解到「auto-」這個字才是課程的中心思想,可以寫生命經驗,也可以做社會觀察,但一定要以「自己」為核心。而自我民族誌,其實就是一趟探尋之旅,用文字紀錄自己,讓過去的經驗彼此交織,寄託在每個字裡行間的細節當中。「分享」則是另一個自我民族誌的核心概念之一,我也認為寫出來的作品就是要讓他人看見,文字才會被賦予更大的意義與價值。有了對自我民族誌最基本的認識之後,老師讓我們與組員分享生命經驗,每個人都把彼此的故事分裝在瓶子裡,然後讓瓶子們輕碰,開展出各種不同的可能。原來說話沒有我以為的容易,向別人分享故事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是在面對自己,更深入認識內心的想法,悄悄為生命之歌譜寫了前奏。為之後的自我民族誌書寫做準備,老師安排了兩次實地探訪的活動。從走訪小福樓與瑠公圳的過程當中,紀錄我的所見所聞,用文字整理成現場文本,再加入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研討出研究文本。所有步驟走一遍下來,才發現寫作自…See More
May 23,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下

對朝戈金而言,1989年是他第一次親身經歷民俗學田野作業與萌生做出第三次學術轉向的第一個關捩點。這年深秋,他陪同德國突厥學家卡爾·賴歇爾(KarlReichl)到新疆對柯爾克孜史詩進行田野調查。這次田野作業使得他由對史詩和民間文學的興趣愛好逐漸轉向對它們的學術思考。同時,這次田野經歷不僅讓他對田野作業的規程、手段和方法以及田野中所遭遇的某些現實的困境與尷尬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通過直接接觸口頭詩學的翹楚卡爾·賴歇爾,朝戈金開始對口頭詩學理論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在第二年,即1990年翻譯了卡爾·賴歇爾的《南斯拉夫和突厥英雄史詩中的平行式:程式化句法的詩學探索》,刊登在同年的《民族文學研究》第二期上。1995年是促使朝戈金做出第三次學術轉向的第二個關捩點。這年夏天,他參加芬蘭民俗學暑期研修班,真正邁進了民俗學的大門。通過聆聽勞里·杭柯、勞里·哈日維拉提、安娜-莉娜·斯卡拉、約翰·弗里、理查德·鮑曼等許多國際民俗學界名家的授課,以及參與他們的討論,朝戈金開始對將史詩作為一般文學作品來研究產生的偏頗進行理論反思,有心糾正中國史詩學界長期以來那種對史詩進行一般文學和社會歷史闡述的學術路數,對國際學術…See More
Apr 10,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中

學術轉向並不是拋棄以往的學術旨趣,而是學術研究重心的轉移。因此,朝戈金1999年之後在側重對史詩學、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展開研究的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依然關注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對「中華多民族史觀」、「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以及少數民族文學理論建構等諸多問題做了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了許多影響力持久,且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和見解,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逐漸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而且逐漸成為中國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開啟。2004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2005年6月,《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出台。2011年6月,中國正式頒布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另一方面,學者、民眾以及其他諸多社會力量也逐漸自覺地意識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且積極參與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作中。朝戈金…See More
Mar 18,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上

朝戈金是當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界知名的中年學者,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民族文學、文藝學理論、史詩學、口頭傳統研究等,且卓有建樹,自成一家之言,在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乃至國際學界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最為學界稱道的是他在史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上的貢獻。在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研究由書寫範式轉向口頭範式過程中,朝戈金將口頭詩學理論引介入國內,成功地將它運用到蒙古英雄史詩研究上,創建史詩研究的新范例,助推了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範式轉換的完成。朝戈金對口頭詩學的引介、實踐、反思與建構引領了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時至今日,這一理論依然在這些領域,乃至其他相鄰學科的研究中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和闡釋力。一、朝戈金的學術轉向朝戈金的治學方向、關注的領域以及相關學術成果在他公開出版和發表的論著、媒體訪談與報道、新聞報紙以及書評序跋等中清楚地表現了出來。從1985年至1998年,少數民族文學是朝戈金學術研究的重心,幾乎所有的論文與專著都是關於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特別是關於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研究的話題。毋庸置疑,他在與關紀新合著的《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中對「民族作家與民族…See More
Mar 13, 2024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下

03 亞當夏娃偷嘗禁果後,再也回不到美好的伊甸園。《聖經》中稱這顆果實長在「知善惡之樹(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上,蒙昧時期的人類不知世間萬物的善惡,所以無憂無慮,幸福快樂。而再也回不去伊甸園的我們,卻發現通往巴別塔的道路愈加艱辛。每天被囚禁在格子間里,束縛在朝九晚五之間,為了生存或者虛無縹緲的夢想而掙扎,就像希臘神話里推石頭的西西弗斯,日復一日,看不到盡頭。夜深人靜時,也許會羨慕在原野上奔跑的野人,也許會想著放下一切去當一個山水之間的隱士。但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做不到揮劍斬斷紅塵。社會的發展在一步步放大我們的欲望,這讓我們感到痛苦。一個叫叔本華的德國精神病患者曾經說過:「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以前,無聊的人很多;現在,痛苦的人很多。唐代有位名叫青原行思的禪師說他一生參禪的三個階段是:一開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所覺悟時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有大徹大悟後方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不忘初心,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許是唯一的治療方式。…See More
Nov 9,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中

蘇東坡是大宋朝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是事業很坎坷,一生中多次遭排擠,多次被貶謫到偏遠地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雖然東坡被認為是一位隨遇而安的樂觀主義者,但有著一肚子不合時宜的他又怎能做到超然物外呢。而且他的前輩范仲淹也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這種心懷天下的人,憂慮是一種責任,憂郁是一種效果。睿智的東坡很快醒悟到了自己不快樂的源頭:知道太多,想得太多。在給友人題詩時,他情不自禁地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根治抑郁癥,從不上學做起。東坡的孩子出生時,他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與蘇東坡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了這麽一則故事,有個叫梅詢的官員因為工作勞累,苦不堪言,忽然看到院子里躺著一個老兵,一邊伸懶腰一邊曬太陽。梅詢不禁艷羨地贊道:「真快活」。於是上前親切交流:「你識字嗎?」「不識字。」「更快活了!」不過現在社會光是文盲已經無法保證你的幸福指數了!古人信息閉塞,只有讀書人才知曉古今中外之事,普通人的生活大多局限於某個狹窄的熟人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世界的認…See More
Nov 5, 2023

Kolkata Bachcha's Blog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全部損失

Posted on November 6, 2024 at 4:30pm 0 Comments

自一首詩的核心放射出一些魔術,這首詩不為任何人而作。我以一種超越聲音的嗓音說話,發出一位供出租的哀悼者強有力的叫喊。一陣藍色的閃光已在我詩的周圍投下一道光環。啊,生活,你對我的生命做了些什麼?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Continue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挽歌

Posted on October 23, 2024 at 11:00pm 0 Comments

I.

寂靜的語言孕育出火。寂靜繁殖,寂靜是火。

你得說到水——或僅僅是給它命名——以誘使「水」這個詞語熄滅寂靜的火焰。

由於它不歌唱,它的影子歌唱。它的眼睛曾迷醉我的童年;現在,這紅色的寂靜太陽般滾滾而去。

他們在詞語的中心追上它,不可能描繪出那空間——茫然,憂郁——它的雙眼這樣流露。

II.

他們用一塊雨水般灰白的海綿,擦去她頭上蝕刻的丁香花枝。…

Continue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紫丁香花叢的著魔者

Posted on October 20, 2024 at 4:30pm 0 Comments

I.

——遙遠之花在開放。我想要你望向窗外,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不確定的手勢,虛幻的物體,失敗的幽靈……去窗邊吧,就好像你此生都在為此而凖備。

——一間擺滿空椅子的咖啡館——燈火華麗……夜呈現缺席的形狀,腐朽的天空……窗玻璃上的水滴——某個人在那兒走著,我從未見過他,也永遠不會再見……

——我究竟以視力的天賦做了些什麼?

——一盞過於明亮的燈,敞開的門,有人在陰影中抽煙,一棵樹的樹幹和葉片,一條拖著後腿的狗,徘徊在雨中的情人,水溝中漂浮的報紙,一個吹口哨的男孩………

Continue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暗流

Posted on October 18, 2024 at 6:30pm 0 Comments

我在夢中傾聽流水的聲音。那

詞語水一般墜落——我墜落。在我的眼中畫下

我眼睛的形狀;在我的水域中游泳,告訴自己我的緘默。

整夜,我等待著語言使我成形,想起

向我回旋而來,呆在我體內的風。整夜,

我在一場無名的雨中行走。我被給予一種

充斥著外形和幻影的緘默(你說)。你不停奔跑著…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