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晚期維特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中,對”美”的相似性有過深入的描述:”如果我説甲的眼睛很美麗,有人會問:你看出他的眼睛美在何處?我可能回答:杏仁形、長睫毛,柔嫩的眼瞼。這雙眼睛與我所發現的美麗的哥特式建築有何共同之處呢?它們使我産生了相同的印象嗎?可以説在兩種情況下我都企圖拽住它們嗎?無論如何,這是對美麗一詞的狹義定義”。[⑥]眼睛之美與建築之美有什麼共同之處?在感覺直觀上,很難找到二者的”本質”,就連相似性都不易尋到。然而,因二者在語言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就能將它們關聯起來。這也是一種相似性。與其盲目地尋找美的本質,還不如退而尋求相似性。本質的追尋,永遠沒有止境,而且也於事無補,無法解決問題。而相似性則更貼近生活世界,更能爲人們理解和接受。
二、意義即用法:在審美活動與遊戲中確定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大量與美、審美以及美學相關的語言,但是它們的意義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下面三個句子都含有”美”一詞,而它們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
⑴”這朵花很美。”
⑵”啊,好美的雪景呀!”
⑶”昨天中午,我美美地睡了一覺。”
對於⑴,它既可以是一句價值性評價的話,即從花的顏色、光亮、形狀等各個角度綜合評價該朵花,那麼就表示”這朵花比其它花長的好”;也可以是某人正在欣賞該花時説出的讚美之詞,此時”美”才是審美活動中的審美愉悅體驗。在通常情境中⑵是表示一種審美體驗。在⑶中,”美”表示睡得很好很舒服,起來後精力充沛。如果是在夢境里,或者隨意中,那麼這三句話都沒有意義,只有能指。
因而在語言的世界里,問題變得十分複雜。於是維特根斯坦提出語言遊戲論,一則是否定基礎與本質主義,二則是建構家族相似性理論,能夠被歸爲同類,就説明它們具有某些關聯性。”如果你觀看它們,不能看到對於所有一切而言的共同的東西,但是卻可以看到一些類似關係(similarities)、親緣關係(relationships)以及一系列諸如此類的關係”。[⑦]正是這種類似的與親緣性的關係將各種事物聯系起來。
我們是在各種語言遊戲中學會詞的意義。在不同的語境和用法中,語言的意義不儘相同,有時相去甚遠。他在後期文本中大量闡述了這樣的看法:”發明一種語言——發明一種工具——發明一種遊戲”。[⑧]語言是一種遊戲,還是一種人類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卻不是通常的工具,具有自然的合理性。”語言遊戲不是建立在理由基礎之上的東西。語言遊戲不是合乎道理的(或者説是沒有道理的)。語言遊戲就在那里——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⑨]語言並非是完全確定的,而是具有不可預測性。”人們只能通過語言來解釋所説的東西,因此,在這種意義上,人們無法解釋語言本身。語言必須是不言而喻的”。[⑩]這種不言而喻的工具,是我們解釋事物必不可少的。
而語言的意義則是由其用法決定的”一個詞的一種意義就是對於該詞的一種使用”具體的使用能夠確定詞的意義。”一個詞在語言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義”,詞的意義便是其用法。語法[11]位置決定其意義”一個詞的語法位置就是它的意義”。這種哲學語法既是語言遊戲的前提和條件,也是語言發展的內在動力。[12]既具有自由性,又不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況。因此,”語法和語言的關係就像對一個遊戲的描述,就像一個遊戲的規則和遊戲有同樣的規則一樣”。[13]
一種語言就是一種遊戲活動,在遊戲中我們學會詞語的使用。在用法中澄清語言的意義。語言意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它也在流動,悄悄發生變化;只有在具體的語境或語言遊戲中才能準確地把捉到它的意義。對於衆多的美學詞語,也只有在各種具體的審美活動中才能澄清其意義。因此維特根斯坦仔細地考察所謂的審美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形。他首先認爲,像”美的”這個詞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在《關於美學的講演》的開端處,他就説:”這個題目(美學)太大了,而且據我所知是完全被誤解了。像‘美的’這種詞,如果你看一下它出現的那些句子的語言形式,它的用法比其他詞更容易引起誤解。‘美的’是個形容詞,所以你會説:”這有某種特徵,即美的特徵”。[14]
[⑥]維特根斯坦:《文化與價值》,黃正東、唐少傑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33-34頁。
[⑦]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陳嘉映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頁。
[⑧]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頁。
[⑨]枏樗子:《在”美”的深層結構中對話》,2009年4月28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57ded0100dinl.html,2009年5月10日。另參閱王海東:《維特根斯坦與哲學的未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0-80頁。
[⑩]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頁。
[11]維特根斯坦所用的”語法”是哲學語法,而非普通語言學中的語法。這種哲學語法是語言自治性的呈現。可參閱陳嘉映:《説理》,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第82-84頁。
[12]王海東:《論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宗教觀》,《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年第6期。
[13]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頁。
[14]劉悅笛:《維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學概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6期。
(爱思想 2015-07-0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