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OP
  • 馬六甲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IPLOP's Friends

  • Malacca 皇京港
  • Suyuu
  • ucun estutum
  • ili 河
  • Scarborough 黃岩
  • Spratly Island
  • 馬厩 儺淄
  • TV Plus
  • 楊薇
  • 有格 台
  • Jambatan Tamparuli
  • Cheung Po Tsai Cave
  • 水牆 繪
  • Ratna Man Tirwa
  • 字詞過度

Gifts Received

Gift

iPLOP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iPLOP's Page

Latest Activity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风度

"愛墾APP:2024全球文創規模~~根據最新市場預測,2024年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包括電影、音樂、藝術、廣告、設計等多個領域)的總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 4.5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規模可能增至 6.98萬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2 hours ago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风度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出自《道德經》「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中寫著大器免成,不應是晚成。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種美學觀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為的美。 白話翻譯: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遠,越是大氣度的往往越包容萬物。」 解釋: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越好的形象越飄渺無形(或作「最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最好的形象是沒有形象」)。 …"
Saturday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我求

"波蘭藝術家戈什卡·馬庫加(Goshka Macuga)的裝置《野獸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e…"
Dec 27, 2024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气韵、神韵

"愛墾APP: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是現象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中詳細探討了身體如何成為感知世界的媒介。以下是對其理論的引述和分析: 1. 身體作為感知的先驗條件 梅洛-龐蒂在書中指出:「身體不是我們擁有的一個物體,而是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方式。」("The body is not a thing, but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Dec 25,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7

關於他的形而上學的基礎,在給阿爾諾的一封信里有一段最明確的申述:「考察我對一切真命題所持的概念,我發現一切謂語,不管是必然的或偶然的,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全包含在主語的概念中,於是我更不多求。……這命題非常重要,值得完全確立,因為由此可知每一個靈魂自成一個世界,與神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隔絕獨立;它不僅是永生的,還可說是無感覺的,但它在自己的實體中保留下它所遭的所有事情的痕跡。」他然後說明實體彼此不起作用,但是通過各從自己的立足點反映宇宙而取得一致。所以無從有相互作用,是因為關於各個主語發生的一切事情是它自己的概念的一部分,只要這實體存在便永久決定了。這個體系顯然和斯賓諾莎的體系同樣帶決定論性質。阿爾諾對(萊布尼茲曾說過的)這句話表示憎惡:「關於各人的個體概念,把凡是對此人會發生的一切事情一舉包括無遺。」這種見解與基督教的有關罪和自由意志的教義分明不能相容。萊布尼茲發覺它遭到阿爾諾的白眼對待,於是小心避免讓它公開。確實,對於人類來講,由邏輯認識到的真理和由經驗認識到的真理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出在兩方面。第一,盡管亞當遭遇的一切事情可以由他的概念推出來,但是假如亞當存在,我們憑經驗才…See More
Dec 9, 2024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气韵、神韵

"文化會:中國文化創意行業市場~~文化會了解到,文化創意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它指的是在文化領域創出新意,或指文化創新的成果。其核心在於「創造力」,即「人的創造力」以及「較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這些創意必須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 文化創意產業鏈分析 文化會了解到,文化創意產業鏈是一個涉及多個環節和領域的複雜系統。從廣義上講,可以將其分為三個主要環節:創意、加工和提供。 創意環節:這是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通過創造性思維,將文…"
Dec 3, 2024
iPLOP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气韵、神韵

"文化創意市場規模分析 文化會了解到,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從全球范圍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市場調研數據,2023年全球文創產品市場規模約為14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9.5%,預計2024年將達到1551.33億美元。這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愛墾網評註:這個數字與國際組織所公佈的的有出…"
Dec 2,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8

然而,也許萊布尼茲的意思並不是真說上面的話是存在的定義。假使這原來僅是個判斷標准,那麼借助他所說的「形而上學的完善性」,這標准能夠與他的流俗意見取得調和。他所使用的「形而上學的完善性」一詞似乎指存在的量。他說,形而上學的完善性「無非是嚴格理解下的積極實在性的大小。」他一貫主張神創造了盡可能多的東西;這是他否定真空的一個理由。有一個(我一直弄不懂的)普遍信念,以為存在比不存在好;大家根據這點訓教兒童應該對父母感恩。萊布尼茲顯然抱著這種見解,他認為創造一個盡可能充盈的宇宙乃是神的善性的一部分。由這點豈不就推出現實世界便是最大的共可能者集團所構成的。那麼,倘若有一個十分有本領的邏輯家,僅從邏輯就能決定某個可能的實體存在或不存在,這話說來還是不假。就萊布尼茲的隱秘的思想來說,他是利用邏輯作為解決形而上學的關鍵的哲學家一個最好的實例。這類哲學從巴門尼德開端,柏拉圖應用相論來證明種種邏輯范圍外的命題,把它又推進一步。斯賓諾莎屬於這一類,黑格爾也在這類之內。但是在根據構句法給實在世界作出推論方面,他們兩人誰也不像萊布尼茲作得那麼鮮明清楚。這種議論方式由於經驗主義的發展,已經落得聲名掃地。由語言對非語…See More
Nov 26,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6

阿爾諾對待這些信的態度讓人喪氣。他在信中寫著:「在這些思想中,我發現極多令我吃驚的東西;如果我料得不錯,這種東西幾乎所有的人會感覺荒謬之至,所以我真不懂,明明全世界人都要排斥的一個作品,要它能有什麼用。」這種敵視性的意見無疑使萊布尼茲從此以後對他個人在哲學問題上的真實思想采取保密方針。「實體」概念在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的哲學中是基本的概念,它是從「主語和謂語」這個邏輯范疇脫化出來的。有些單詞能當主語也能當謂語;例如我們能夠說「天空呈藍色」和「藍色是一種顏色」。另外有些單詞——固有名稱是其中最明顯的實例——決不能充作謂語,只能充作主語或一個關係的各個項之一。這種單詞據認為指實體。實體不僅具有這個邏輯特性,此外,它只要不被神的全能所毀滅(依我們推斷,決不會發生這種事),恆常存在。一切真命題或者是一般命題,像「人皆有死」,在這種情況,它陳述一個謂語蘊涵另一個謂語;或者是個別命題,像「蘇格拉底有死」,在這種情況,謂語包含在主語里面,謂語所表示的性質是主語所表示的實體的概念的一部分。發生在蘇格拉底身上的任何一件事,都能用一個以「蘇格拉底」作主語、以敘述這事情的詞語作謂語的語句來斷言。這些謂…See More
Nov 18,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5

這個論證沒有形式邏輯上的毛病;它的前提是經驗性前提,它的結論據稱是按經驗推理的普通規范得出來的。所以是否該承認它,這個問題不取決於一般形而上學問題,而取決於比較細節上的考慮。這論證與其他論證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假若靠得住)所證明的神不一定具備所有通常的形而上學屬性。他未必全知,也未必全能;他也許不過比我們人類英明而有力千百倍罷了。世間的萬惡可能由於他的權能有限。有些近代的神學家在作出他們的神觀時,利用了以上幾點可能性。但是這種空論離開萊布尼茲的哲學太遠了,現在必須話歸本題,講他的哲學。他的哲學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征,即可能的世界有許多之說。一個世界如果與邏輯規律不矛盾,就叫「可能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有無限個,神在創造這現實世界之前全都仔細思量了。神因為性善,決定創造這些可能的世界當中最好的一個,而神把善超出惡最多的那個世界看成是最好的。他本來可以創造一個不含一點惡的世界,但是這樣的世界就不如現實世界好。這是因為有些大善與某種惡必然地密切關聯著。舉個平凡的實例看,在大熱天里當你渴極的時候,喝點涼水可以給你無比的痛快,讓你認為以前的口渴固然難受,也值得忍受,因為若不口渴,隨後的快活就不會那…See More
Nov 16,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4

在萊布尼茲,這論證取的形式略有不同。他議論,天地間一切個別事物是「偶發的」,換句話說,從邏輯上講它本來也可能不存在;不僅按各個別事物來說是這樣,對整個宇宙也可以這樣講。即使我們假定宇宙一向始終是存在的,在宇宙內部也並沒有任何東西說明它為什麼存在。但是照萊布尼茲的哲學講,一切事物總得有個充足的理由;因此宇宙整體必須有個充足理由,它一定在宇宙以外。這個充足理由便是神。這個論證比簡單直截的「初因」論證高明,不那麼容易駁倒。「初因」論證依據的是一切序列必有首項這個假定,而這個假定是不對的;例如,真分數序列沒有首項。然而萊布尼茲的論證卻不依賴宇宙必定曾有一個時間上的開端這種見解。只要承認萊布尼茲的充足理由原理,這論證就妥當牢靠;但是這條原理一被否定,它即垮台。萊布尼茲所謂「充足理由原理」到底確切指什麼意思,是個議論紛紜的問題。古兌拉主張,它的意思是:一切真命題是「分析」命題,即這樣的命題:它的矛盾命題是自矛盾的(self-contradictory)。但是這個解釋(萊布尼茲未發表的作品里有它的佐證)即使正確,也屬於秘不外傳的學說。在他發表的著作中,他主張必然命題與偶然命題有差別,只有前者由邏輯規…See More
Nov 10,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3

神的行為有同樣一種自由。神永遠懷著最良善的意圖而行動,但是神所以如此並沒受一點邏輯強制。萊布尼茲和托馬斯阿奎那有同見,認為神不能做違反邏輯定律的行為,但是神能夠敕命做從邏輯上講是可能的任何事情。神因此便有很充裕的選擇自由。萊布尼茲把關於神存在的各種形而上學證明發展成了最後形式。這些證明歷史悠久: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甚至可說從柏拉圖開端;由經院哲學家作了一番形式化,其中之一,即本體論論證,是聖安瑟勒姆首創的。這個證明雖然被聖托馬斯否定了,笛卡爾卻又使它復活。萊布尼茲的邏輯技能高強無比,他把神存在的論證敘述得比向來更勝一籌。我所以在講他的時候要探討這些論證,理由也就在這里。在細考究這些論證之前,我們先宜知道現代的神學家已經不再信賴它們了。中世紀神學原是希臘才智的衍生物。《舊約》中的神是一位權能神,《新約》里的神也是個慈悲神;但是上自亞里士多德,下至加爾文,神學家的神卻是具有理智力量的神:他的存在解決了某些啞謎,否則在對宇宙的理解方面,這些啞謎會造成種種議論上的困難。在幾何命題證明似的一段推理的終了出現的這位神明,沒讓盧梭滿意,他又回到和福音書中的神比較類似的神概念。大體說,近代的神學家,特別…See More
Nov 8,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2

萊布尼茲的流俗哲學在《單子論》(Monadology)和《自然與聖寵的原理》(Principles of Nature and of…See More
Nov 5,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6

我曾經認識一些教友派信徒,他們真可能深切、由衷地講出這樣的話,因為他們講得出來,我對他們很欽佩。但是,人在表示欽佩之前必須確實知道,這不幸是如理所當然地深深被感受到了。斯多葛派哲學家當中有些人說:「哪怕我一家人受罪,對我有什麼關係?我照舊能夠道德高尚」,這種人的態度大家無法接受。基督教的道德信條「要愛你們的仇敵」是好的,但是斯多葛派的道德信條「莫關心你的朋友」卻是壞的。而且基督教道德信條諄諄教誨的並不是平靜,而是甚至對最惡的人有熱烈的愛。這信條無可反對,只不過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講太難,真心實踐不了。對這種災殃的原始的反應是復仇。麥可達夫聽說他的妻子兒女被馬克白殺了,當時他決心要殺死這個暴君。傷害如果很嚴重,而且是在利害不相干者當中引起道德憎憤的一種傷害,在這個情況下復仇反應仍然受大多數人的贊美。這種反應我們也無法完全非難,因為它是產生懲罰的一個動力,而懲罰有時候是必要的。況且,從精神健康的角度來看,復仇衝動往往十分強烈,假若不給它發洩出路,一個人的整個人生觀可能會變得畸形而多少有些偏狂。這話雖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是確實的。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說復仇心是很危險的動機…See More
Nov 4,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5

固然死後人格殘存這事情是妄念,但人的精神中仍舊有某種東西永恆不滅。精神只有當肉體存在時才能夠想像什麼、記憶什麼,但是在神內有一個觀念將這個或那個人體的本質在永恆的形式下表現出來,這觀念便是精神的永恆部分。對神的理智愛被個人體驗到時,它就含在精神的這個永恆部分中。福祉由對神的理智愛而成,它並不是對德性的報償,而是德性本身;不因為我們克制情欲,所以我們享有福祉,倒因為我們享有福祉,我們才克制住情欲。《倫理學》用這些話結尾:「賢達者,只要他被認為是賢達者,其靈魂絕少擾動,他卻按照某種永恆的必然性知自身、知神、知物,決不停止存在,而永遠保持靈魂的真正恬然自足。我所指出的達成這種結果的道路,即使看起來萬分艱難,然而總是可以發現的道路。既然這條道路很少為人找到,它確實艱難無疑。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邊,不費許多勞力可以求得,如何會幾乎被所有人等閒忽略?不過一切高貴的事都是既希有同樣也是艱難的。」給斯賓諾莎這位哲學家的地位作批評的估價,必須把他的倫理學和他的形而上學區分開,研究一下擯棄了後者,前者還有多少東西可以保存下來。斯賓諾莎的形而上學是所謂「邏輯一元論」的最好實例;「邏輯一元論」即主張宇宙整體是單…See More
Nov 3, 2024
iPLOP posted a blog post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4

斯賓諾莎並不像斯多葛派,反對所有的情感;他只反對「熾情」這種情感,也就是讓我們自己顯得在外界力量之下處於被動狀態的那些情感。「某個情感是熾情,我們對它一形成清晰、判然的觀念,就不再是熾情。」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這可以幫助精神得到控制情感的力量。「凡清晰、判然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者,愛神;愈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愈愛神。」由這個命題,我們初次接觸到「對神的理智愛」,所謂智慧便是這種愛。對神的理智愛是思維與情感的合一:我認為不妨說,就是真思維結合把握真理時的歡悅。真思維中的一切歡悅都是對神的理智愛的一部分,因為它絲毫不含否定的東西,所以真正是整體的一部分,不像那種在思維中彼此分離以致顯得惡的片斷事物,僅在外表上是整體的一部分。我方才說對神的理智愛包含歡悅,但這也許是個誤解,因為斯賓諾莎說神不為快樂或痛苦任何情感所動,而且又說「精神對神的理智愛即神對自己的無限愛的一部分。」可是我仍舊覺得「理智愛」中總有某種東西不純然是理智;也許卷三近代哲學中的歡悅被看成是什麼比快樂高超的事情。據他說,「對神的愛必定佔精神的首要地位。」到此為止,我把斯賓諾莎的證明都略去了,但這一來對他的思想我描述得就不…See More
Oct 30, 2024

iPLOP'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IPLOP's Blog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7

Posted on November 6, 2024 at 12:13am 0 Comments

關於他的形而上學的基礎,在給阿爾諾的一封信里有一段最明確的申述:

「考察我對一切真命題所持的概念,我發現一切謂語,不管是必然的或偶然的,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全包含在主語的概念中,於是我更不多求。……這命題非常重要,值得完全確立,因為由此可知每一個靈魂自成一個世界,與神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隔絕獨立;它不僅是永生的,還可說是無感覺的,但它在自己的實體中保留下它所遭的所有事情的痕跡。」

他然後說明實體彼此不起作用,但是通過各從自己的立足點反映宇宙而取得一致。所以無從有相互作用,是因為關於各個主語發生的一切事情是它自己的概念的一部分,只要這實體存在便永久決定了。…

Continue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8

Posted on October 20, 2024 at 12:31pm 0 Comments

然而,也許萊布尼茲的意思並不是真說上面的話是存在的定義。假使這原來僅是個判斷標准,那麼借助他所說的「形而上學的完善性」,這標准能夠與他的流俗意見取得調和。

他所使用的「形而上學的完善性」一詞似乎指存在的量。他說,形而上學的完善性「無非是嚴格理解下的積極實在性的大小。」他一貫主張神創造了盡可能多的東西;這是他否定真空的一個理由。有一個(我一直弄不懂的)普遍信念,以為存在比不存在好;大家根據這點訓教兒童應該對父母感恩。萊布尼茲顯然抱著這種見解,他認為創造一個盡可能充盈的宇宙乃是神的善性的一部分。由這點豈不就推出現實世界便是最大的共可能者集團所構成的。那麼,倘若有一個十分有本領的邏輯家,僅從邏輯就能決定某個可能的實體存在或不存在,這話說來還是不假。…

Continue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6

Posted on October 19, 2024 at 12:30am 0 Comments

阿爾諾對待這些信的態度讓人喪氣。他在信中寫著:「在這些思想中,我發現極多令我吃驚的東西;如果我料得不錯,這種東西幾乎所有的人會感覺荒謬之至,所以我真不懂,明明全世界人都要排斥的一個作品,要它能有什麼用。」這種敵視性的意見無疑使萊布尼茲從此以後對他個人在哲學問題上的真實思想采取保密方針。…

Continue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5

Posted on October 17, 2024 at 12:00pm 0 Comments

這個論證沒有形式邏輯上的毛病;它的前提是經驗性前提,它的結論據稱是按經驗推理的普通規范得出來的。所以是否該承認它,這個問題不取決於一般形而上學問題,而取決於比較細節上的考慮。這論證與其他論證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假若靠得住)所證明的神不一定具備所有通常的形而上學屬性。他未必全知,也未必全能;他也許不過比我們人類英明而有力千百倍罷了。世間的萬惡可能由於他的權能有限。有些近代的神學家在作出他們的神觀時,利用了以上幾點可能性。但是這種空論離開萊布尼茲的哲學太遠了,現在必須話歸本題,講他的哲學。

他的哲學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征,即可能的世界有許多之說。一個世界如果與邏輯規律不矛盾,就叫「可能的」世界。…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