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ty 蘋果
  • Pokok Sena,Kedah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Almaty 蘋果's Friends

  • Sindumin
  • 罗刹蜃楼
  • 朋豐 婆鳳
  • Jemaluang 三板頭·
  • Bir Tanem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Bayrut Alhabib
  • baku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Gifts Received

Gift

Almaty 蘋果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Almaty 蘋果's Page

Latest Activity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8)

七、結語審美活動與吃飯、行走和休息一樣,也是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自然而然地進行審美活動,不需要某種特別的規範與制約,人爲的因素很多時候都是狗尾續貂。在日常生活中審美反應才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情感反應是審美活動的基石。可以説,沒有審美反應,其它的美學問題都無從談起,審美反應是一切審美活動與美學的前提,這就審美生活形式的中心,是審美實踐的主導。如果忽視審美反應或者審美體驗,其它所謂的美學問題就無足輕重了。脱離了具體的審美遊戲和審美反應的美學問題是捨本逐末。因而後期維特根思堅決反對尋找所謂的”本質美”,沒有一個本質能夠使美的東西成爲美。美與審美都不是理論,而知識化的美學不但沒有解決好美學問題,反而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問題。學理上的探討,遠不如真實的感知,對於審美,尤其如此。真正的審美經驗不是從所謂的科學理論中獲得的。關於美的知識和理論都不過是在語言遊戲中漫步,沒有進入審美遊戲之中。美學如果一直在語言上漂浮,就永遠觸及不到美。維特根斯坦的努力使得分析美學大爲改觀,不再痴迷於學理上的考究,擺脫了知識性美學,從而走向實踐美學,一種直面生活的”大美學”,在生活世界之中自由地進行審美賦意活動…See More
Sep 6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7)

這一語言遊戲賴以存在的文化模式,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理解的條件,也是審美賴以存在的基礎。那麼對於與美相關的詞和概念的理解,就需要對其相關的整個文化和生活世界的理解、認同與接受。而對審美所進行的表達和描述還是一場語言遊戲,這就要將其投入到語言的各種遊戲中去,同時往返於審美與語言兩個領域。要理解一個表達審美判斷或感受的詞,就要理解這個詞所在的語言體系與文化模型。處於不同的生活形式或世界圖象,對不同的藝術或者對同一門藝術,人們的欣賞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對審美體驗的表達也不一樣。因爲,人們在相應的生活與文化中和審美活動建立了不同的關聯。審美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藝術審美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人們的生活方式是藝術欣賞得以進行的基本前提。由於生活形式和意義的多樣性與多元性,從而使得美學藝術欣賞也就形成相應的差異性。不同生活形式與文化模式中的人對美學藝術的理解也不儘相同。完全獨立地描述審美欣賞是什麼幾乎不可能;若要描述或理解欣賞,我們就要理解整個相應的生活形式。表達審美鑒賞的詞語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詞語背後的文化模式,還有鑒賞活動背後的整個時代與生活形式。“生活形式”在人類生存中起着關鍵作用,不…See More
Sep 2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6)

天才是無法模仿的。”面對智慧,知識貧乏得像個乞丐。天才的靈光不是由知識決定的,而是來自對生活的體驗和對宇宙人生萬象的頓悟。那是上帝之光,是神聖的天啟。天才使人們忘記大師的才能,忘記一切奇技異巧”。[29]維特根斯坦説:”天才(Genie)是那種使我們忘記大師的才能的東西。”天才超越技巧,遠非大師所能比擬”只有在技巧穿得單薄之處,天才才會顯露出來”。[30]大師是塑造出來的,而天才是自然形成的。”肯定有一種天才的閃光,在這種閃光的照耀下,儘管才能大量輸入,而你們卻沒有察覺出它們。”[31]那種天才性非人力所能爲的,而是自然所賦予的,是上天成就天才的完美與智慧。天才德性與智慧具足,完美無瑕。他是上帝給人類的恩賜。具有神秘的氣息,無人知道上天會將那種天才式的靈感賜予何人。天才也無法掌控自己的那種天才式的性靈,不知道它何時何地會湧現出來。天才使大師失色,使任何精湛的技巧汗顏。天才順其本性,自然而然地形成,與偉大的藝術一樣不是什麼奇跡,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出現的,就如同植物生長在大自然中一樣。但是如果社會狀況糟糕,就會將天才扼殺,正如生態不好,植物就難以正常生長。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去尋找天才與創造天才…See More
Aug 31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5)

美學應當與心理學劃清界限,與其它實驗科學也是一樣。不能使心理學與實驗侵入美學的領域。美學是一種把事物的某種相似性顯示出來,引起人們的注意與愉悅感的描述。審美活動不受因果律影響,也不受制於其它任何理論,它是人們沉浸於某些事物産生的直接的審美愉悅反應,美就在這種關聯和反應中顯現。五、規則與天才:自然的天才觀在審美活動與遊戲中有規則可循嗎?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是先知曉規則然後再開始藝術鑒賞的嗎?還是在審美遊戲中得出規則?如何遵守規則?天才與規則有何種關係?維特根斯坦主要是通過對語言遊戲規則問題的闡釋,來表明對着這些問題的看法。作爲一種遊戲的語言活動隱含着一個遵守規則悖論:語言遊戲是在我們不清楚規則的情形下進行的,而我們卻又要在遵守規則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語言遊戲。維特根斯坦將其概括爲:”沒有什麼行爲的原因能夠由一條規則來決定,因爲行爲的原因可以被搞得符合規則”。[23]行爲的原因不可能在遊戲前就被完全規定好,但是行爲卻又是在符合規則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行爲可以被解釋爲符合規則,或者因爲實際需要和某些習慣而將其確定爲規則。”只有在遊戲中才能感受到規則的存在,才談得上遵守規則;規則不是我們預先習得的,…See More
Aug 26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4)

四、直接反應的美感:審美的非心理學化審美活動的主體是人,所以自然就與心理有着密切的關係。審美活動與審美心理有什麼樣的關係?美學與心理學有何種聯系?維特根斯坦並沒有從正面回應這些問題,但是他嚴肅地批判了心理學美學和實驗美學。一如反對美學科學化一樣,他態度堅決地反對美學心理學化。維特根斯坦認爲心理學不過是受科學影響而形成的一門虛假的學科。早期心理學是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也被稱爲實驗心理學。這樣的心理學是在世界之內,是一種經驗科學。毫無疑問,它不能解釋美學問題,因爲美學藝術等諸多問題是超越這個世界的;這種意義上的心理學美學和實驗美學肯定會遭到維特根斯坦的強烈反對。還因爲它們試圖對人的心理進行科學分析,找出心理與審美之間的因果聯系,而這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是虛假的。因爲這種因果聯系是一種文化與習慣的錯覺,是一種科學的迷信,心理的東西與審美並不存在這樣一種關係。他對心理學美學進行了有力的反駁:”人們認爲美學是心理學的分支。這種看法太荒謬了,然而事實卻如此。”藝術的神秘性不可能進行實驗性的操作演示。”美學問題與心理學實驗毫無關係,它們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解答的。”[18]二者屬於不同的論域,沒有…See More
Aug 24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3)

我們很容易就陷入了”語言的陷阱”,以爲有一種美的東西實存於世界內。還容易將其與非審美性的評價混淆在一起,如前面所列舉的三個命題。與探究其它哲學問題一樣,維特根斯坦對”美的”一詞的分析也是從它的初始用法入手,指出這個詞的關鍵不在於其自身的意義,而是所使用的場合與語境。維特根斯坦並不是從詞開始進行分析的,而是從更爲原初的詞的使用,從某些場合、情景與遊戲或活動進行剖析。詞語或者表達本身在語言遊戲中往往並不重要,因爲它們的意義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早已延伸到另一層面上去了。維特根斯坦指出語言的一個特徵在於:”顯然,在實際生活中,當作出了什麼判斷,那麼諸如‘美的’、‘好的’等這些審美形容詞幾乎並不起什麼作用。或你在詩歌評論中説:〔泰勒〕‘他用的想像很準確。’你用的語詞更接近於‘對的’和‘正確的’(就像這些詞是通常説話中所用的那樣),而不是‘美的’和‘可愛的’。”[15]與其哲學思想一樣,對於美學,維特根斯坦也希望人們能夠逃脫概念的束縛,然而遺憾的是在美學史上,人們都難逃美學與美等概念的牽制。因而走出概念的束縛,成爲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的一大任務。我們沒有必要囿於概念自身,應當從呆板僵化的概念中解放出來…See More
Aug 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2)

晚期維特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中,對”美”的相似性有過深入的描述:”如果我説甲的眼睛很美麗,有人會問:你看出他的眼睛美在何處?我可能回答:杏仁形、長睫毛,柔嫩的眼瞼。這雙眼睛與我所發現的美麗的哥特式建築有何共同之處呢?它們使我産生了相同的印象嗎?可以説在兩種情況下我都企圖拽住它們嗎?無論如何,這是對美麗一詞的狹義定義”。[⑥]眼睛之美與建築之美有什麼共同之處?在感覺直觀上,很難找到二者的”本質”,就連相似性都不易尋到。然而,因二者在語言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就能將它們關聯起來。這也是一種相似性。與其盲目地尋找美的本質,還不如退而尋求相似性。本質的追尋,永遠沒有止境,而且也於事無補,無法解決問題。而相似性則更貼近生活世界,更能爲人們理解和接受。二、意義即用法:在審美活動與遊戲中確定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大量與美、審美以及美學相關的語言,但是它們的意義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下面三個句子都含有”美”一詞,而它們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⑴”這朵花很美。”⑵”啊,好美的雪景呀!”⑶”昨天中午,我美美地睡了一覺。”對於⑴,它既可以是一句價值性評價的話,即從花的顏色、光亮、形狀等各個角度綜合評價該朵花,那麼…See More
Aug 15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1)

[摘要]後期維特根斯坦不僅在哲學上提出了新的革命性思想,在美學上也有着不凡的貢獻。他對基礎主義與本質主義美學觀進行了深入的批判,以家族相似性理論消解本質主義,反對將美學概念化、知識化、科學化和心理學化,必須要在語言遊戲與生活意義之中厘清美的問題。申明美學是一種實踐活動,一種人類自由的賦意活動,開啟了分析語言美學和日常生活美學之路。後期維特根斯坦[①]不斷反思批判其前期思想,經過多年艱難的思想跋涉,他拋棄了前期的邏輯原子論和人工語言思想,轉向複雜多樣的日常語言。其遺著《哲學研究》成爲”日常語言學派”的”聖經”,因此他也被尊爲這個思想流派的”教父”。在美學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與前期不同,後期維特根斯坦認真地思考過美學問題,還做過美學演講。不少筆記涉及到美學具體問題,提出了不少獨特的美學觀:他反對美學本質化傾向;從“語言意義即用法”的角度分析了不少美學問題,闡述了對天才的看法;對美做了深入的語義分析,提出審美體驗是一種反應,一種活動,是生活形式中的實踐活動,美學的指歸是生活實踐與意義。他的美學思想成爲語言分析美學的思想源頭,對美學的新發展産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一、家族相似性:反本質的美學在傳…See More
Aug 7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 中國骨董愛說謊(下)

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因上面畫了周、秦明堂與王城的圖解,普遍為建築史學者引用。我得到這本書的影印本如獲至寶。到後來我喜歡文物,查該書上的禮器圖,才發現這是一本妄書!隨便舉例來說,古書上有穀璧與蒲璧這兩個名詞,今天略通玉器的人就知道其意指為何,聶老先生畫的圖卻是,穀璧者,璧面上刻了四束穀子,蒲璧者,璧面上刻了四束蒲草!這樣望文生義,隨意翻譯,居然都會成為宋朝的制度,豈不荒唐!至於繪畫,其真假莫辨,則是無知之外,另帶欺騙的結果。中國古來就喜歡收藏字畫,據說唐太宗曾為得到王羲之的蘭亭序,不惜使用欺騙的方法。但是字畫的材料,不論是紙或絹,其保存之困難尤其勝過銅器與玉器。大凡上流社會寶愛之物,就會有聰明的商人,在落魄文人的協助下,製造贗品,換取財富或地位。因為古人的作品幾乎沒有實物存在,後人也就無對證的可能,只要有高明的做舊技巧,加上三寸不爛之舌,大概可以過關。…See More
Nov 7,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 中國骨董愛說謊(中)

但是很少有其他的癖好,像收集骨董一樣,最後得到非常良性的結果。古代的文物若沒有前人好古之癖,就無法傳到今天。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大多是乾隆皇帝的癖好所得,到今天,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文化財產。所以愛好收藏骨董的人,到了某一種程度,就會把自己的癖好向故宮想。不是打算把東西捐給故宮,而是想自己成立一間陳列館,讓後代可以永遠看到自己辛苦收集的寶貝。可惜的是這種願望很難達成,大部分的收藏家,只是便宜了對文物懵然無知的下一代而已! 外國朋友與我談起中國傳統的缺點,我隨口就說:中國人的缺點有三,一為愛錢,二為嫉妒,三為愛骨董。愛錢則輕道義,嫉妒則不團結,愛骨董則失掉靈智。據我淺薄的了解,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沒有不喜歡骨董的。他們除了念古書、準備考試、做官之外,就是玩骨董。這是一種雅癖,自二十幾歲就培養興趣,到了老年,就靠它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骨董把中國人害慘了,與鴉片煙一樣;念書人在古物、字畫之間團團打轉,自我封閉,消耗掉中國人最聰明的頭腦,像這樣一個文明的民族淪為貧窮、落後的東亞病夫,為天下人嗤笑!前文才說好古成癖可以為後代保存文物,此處為何又說好古癖害了中國人呢?原來我國古人過分的好古癖,老早把「古」…See More
Nov 6,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 中國骨董愛說謊(上)

最近一年多來,報上常報導外國拍賣中國古畫與文物的消息,無非是某一幅畫或某一古瓷賣了多少百萬美元。聽到可以賺錢,中國人的耳朵就豎起來了,國內對古物的興趣就更加高漲了。我說「更加高漲」,是因為原來中國人對於古物就特別有興趣。聽說有錢可賺,就發生了雙重的興趣。少數朋友知道我有好古癖,以為我在古物漲價聲中,應該賺到了,不免好奇的問我。當我回答他們,我只賠不賺的時候,他們一臉疑惑:我究竟在騙他們呢?還是我是個傻瓜? 其實我是個傻瓜。愛好收藏的人都是傻瓜。傻瓜也不是不可能瞎打誤撞,真正賺到大錢,但是這種運氣是極少有的。收藏家中賺大錢的人,都是絕頂聰明。那是以收藏為投資,要觀察市場的趨勢,了解人性的弱點,與股市中賺錢差不了多少。這種收藏家並不愛好收藏,只是在玩股票而已。比如去年中國古物拍賣最大的贏家,倫敦鐵路公司退休基金,就是在幾年前把錢投資其中,現在則幾倍、幾十倍的大賺。這是人家投資專家的眼光嘛!我們這種傻瓜那裏看得那麼遠,那麼準! 真正的收藏家,不管有錢無錢,都是傻瓜。他們的喜好是一種癖,也是一種癡。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種持久的興趣。有些人認為收藏古代文物的愛好,是由於對文化的關懷與興趣而引發的…See More
Nov 4,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人性.正義與愛心──訪美有感(5)

這使我在回程的車上不斷揣摩著,怎樣才算是禮義之邦。我對美國的學生沒有太多的好感。在許久前,我曾在加州的一個校園裏教過一年書。他們不但沒有尊師重道的觀念,連東部古老的大學中的一點禮貌與規矩都沒有。對於教授,很明顯的欺軟怕硬。你要在氣勢上降服他們,才能教他們。要大罵他們,才得到他們的尊敬。傳統的歐洲式的教育,師生互相尊敬的氣氛,在越戰後充滿了反叛意識的加州,消失得一點影子都沒有了,我甚至以為這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了。然而這個國家是有再生能力的。這種力量正是內在的強烈的道德意識。社會外顯的秩序是根據這種道德意識建立起來的。當外來的衝擊破壞到既有的秩序的時候,就靠著這種道德感扭轉大勢,恢復常態。他們為這種道德感找到了源頭,那就是「愛」。愛人類、愛生物、愛生態環境、愛史蹟、愛國家。純真的男女之性愛在他們心目中也是偉大的。犧牲自己的全部或一部分利益來成全別人的利益,就是愛的真義,也許這才是禮義之邦的真諦吧。 在回國的飛機上看了一部電影,是一個美東的中學如何為校長所拯救的故事。據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看來特別感動。這座中學在黑人區,所以是以黑人學生為主的。在越戰的反叛期變成了無政府狀態。學生吸毒、打…See More
Oct 30,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人性.正義與愛心──訪美有感(4)

典禮要行禮如儀,但是一個畢業典禮,應該是喜氣洋洋,鬧烘烘的才對。可是使我嚇一跳的,是每一個畢業生的手臂上都綁了白布,有人告訴我,這是為天安門的死難學生帶孝。美國人的正義感太令人驚訝了。萬里之外的異國發生了政府武力鎮壓學生的事件,美國的孩子們居然在畢業典禮上帶孝,以表示他們的哀悼,實在不是中國人所能了解的。 不但在手臂上綁了白布圈,在典禮開始後,校長頭一句話就是提醒學生與家長們,今天我們在風和日麗的自然環境中舉行典禮,為了孩子們的學業告一段落而慶祝,可是不能忘記天安門廣場上那些爭自由的學生們的命運,他要求大家站起來靜默三分鐘。很慚愧,我是中國人,我遠自臺灣來參加這個典禮,卻沒有感到天安門的事件應該這樣嚴肅的典禮化。現代的中國人在災難中成長,看慣了強權欺壓弱者的現實,對於真正的自由與民主,始終只認為是一種理想。在過去一個世紀中,中國人不知枉死了多少。天安門廣場的事件是很悽慘,不過這是外國人親眼目睹的一次而已。中國人對這種事情已經麻木了。我覺得慚愧,因為我似乎並不比這些不相干的美國人更悲傷。 默哀過後還不夠,還請來一位剛自北京回來的學生,在典禮上大談她在北京的見聞。她在離開北京前曾會見參加學…See More
Oct 27,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人性.正義與愛心──訪美有感(3)

「藝術宮」以大圓頂為中心,雙排柱廊向左右呈半圓形展開,擁抱著一個青綠色的水池。池邊長滿了高大的與成叢的樹木,好像這座建築自古以來就長在那裏的。池水原可以反映一個完整的倒影的,但是天鵝與水鳥把池水弄皺,建築的倒影也像一幅印在緞子上的花樣,隨風飄動。這是舊金山市民感到驕傲的一景,他們吸引了不少觀光客來這裏照相呢! 小女就讀的學校,是加州大學在聖塔克魯茲山區裏的一個校園。這校園建於六〇年代,是應一些教育家的呼籲所設立的一所實驗性的學校。車子開到校園裏,只見丘陵、草原與樹木,不容易看到校舍。參加畢業典禮的家長們,被指路牌引到一處停車場,在樹木掩映之中,去找自己的孩子。他們真是自然派,連一個禮堂都沒有,大概嫌禮堂太大,會破壞自然環境吧!他們的集會場所,如同在西洋古裝片中的希臘人,是在山谷中找一個形同圓劇場的地方,略加整理,沿坡做些木質的板凳,當作禮堂。主席臺的背後是岩石的峭壁,主席臺雖整得平坦,兩邊卻有巨大的岩石,保留著自然的風味。座席的四周都是大樹,樹蔭遮了一部分的座位,加州的天氣與地中海相近,這樣的集會環境可使人產生古希臘的聯想。 〔加大的野外禮堂令人產生古希臘的聯想〕 大學畢業典禮,家長與…See More
Oct 15,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人性.正義與愛心──訪美有感(2)

我不經意的走進一個小巷,發現二十幾年前我曾拜訪過的一座小店,夾在高樓之間,依然無恙,而且清新如昔。那就是美國著名的前輩建築師佛蘭克.勞.萊特的作品,當時被稱為「摩里斯之店」。記得初次踏上美國,這是第一座懷著朝聖的心情來訪問的大師作品。一座小店而已,門面幾乎全是磚牆,只留下一個半圓形的開口。裏面也不足五十坪吧!一只坡道呈圓弧上昇到二樓,就是這個作品的主要特點。室內一切裝飾全是圓形或半圓形的,連椅子都一樣。 大概換了主人吧!室內比二十幾年前還要整潔些,而用途則改為畫廊。進門處有一張貼寫著:版權所有,不准攝影。這個小店是世界少數有建築師簽字的建築,但連建築也禁止攝影了,倒是很新鮮的。上、下走了一遍也花不了幾分鐘,卻感到一種永恆。恍然間我又回到求學時代了。六〇年代以來,世上的建築界風雲變幻,不知出了多少新人物,造就多少新流派。但是這座五十年歷史的小店卻仍然那麼以超然的風範傲視人間。在它附近的大型建築,式樣換新了,卻仍掩不住它的光彩。因為每一座大廈,都在重塑萊特這座小店獨創出的中央大廳。每建一座大廈,好像都是這座小店再生一次!這幾年來,舊金山還做了一件事,使我相當感動,那就是把「藝術宮」重建完成…See More
Sep 30, 2020
Almaty 蘋果 posted a blog post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人性.正義與愛心──訪美有感(1)

也許我這樣說,有些讀者會罵我崇美、媚外,但是每隔一陣子到美國一趟,總有一種來到禮義之邦的感覺。每產生這種感覺,免不了為五千年文化的祖國慨嘆!古聖先賢教訓我們已經數千年了,我們的道德意識那裏去了?不能怪我這樣想。今天經常來往太平洋兩岸的臺灣居民多如過江之鯽,恐怕都有同樣的感覺吧!有些朋友告訴我,到美國去住幾天(很多人在美西有房產、有兒女、有親戚),等於在精神上沖一個涼。在我們的一般觀念中,美國是一個競爭激烈,又缺乏人情味的國家,為甚麼予人以精神上的清爽感呢? 確實如此。大家都有同樣的經驗:只要走到街上就感覺不同了。在斑馬線上過街,車輛自動停下來讓你,就使你如在熱天吃冰淇淋一樣的爽快。在沒有紅綠燈的交叉路口,兩方的車子井然有序的輪流著過街,不必慌張,也不必擔心會有人攔腰撞來,像呼吸空氣一樣的順暢自然。在這樣的社會裏,你可以省下多少無謂的煩惱?回顧台北市的街道那種混水摸魚、緊張刺激的情況,就難怪美國人大多心廣體胖了。這次我來美國是「探親」。小女大學畢業,一定要我參加畢業典禮,我是來探她的。來到之後,發現她自己忙得團團轉,根本來不及招呼我這個老爸,我只好找找朋友,逛逛書店,順便「考察」一下美國…See More
Sep 20, 2020

Almaty 蘋果's Blog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8)

Posted on September 4, 2023 at 7:30am 0 Comments

七、結語

審美活動與吃飯、行走和休息一樣,也是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自然而然地進行審美活動,不需要某種特別的規範與制約,人爲的因素很多時候都是狗尾續貂。在日常生活中審美反應才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情感反應是審美活動的基石。可以説,沒有審美反應,其它的美學問題都無從談起,審美反應是一切審美活動與美學的前提,這就審美生活形式的中心,是審美實踐的主導。如果忽視審美反應或者審美體驗,其它所謂的美學問題就無足輕重了。…

Continue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5)

Posted on August 15, 2023 at 2:30am 0 Comments

美學應當與心理學劃清界限,與其它實驗科學也是一樣。不能使心理學與實驗侵入美學的領域。美學是一種把事物的某種相似性顯示出來,引起人們的注意與愉悅感的描述。審美活動不受因果律影響,也不受制於其它任何理論,它是人們沉浸於某些事物産生的直接的審美愉悅反應,美就在這種關聯和反應中顯現。

五、規則與天才:自然的天才觀

在審美活動與遊戲中有規則可循嗎?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是先知曉規則然後再開始藝術鑒賞的嗎?還是在審美遊戲中得出規則?如何遵守規則?天才與規則有何種關係?維特根斯坦主要是通過對語言遊戲規則問題的闡釋,來表明對着這些問題的看法。…

Continue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7)

Posted on August 15, 2023 at 1:30am 0 Comments

這一語言遊戲賴以存在的文化模式,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理解的條件,也是審美賴以存在的基礎。那麼對於與美相關的詞和概念的理解,就需要對其相關的整個文化和生活世界的理解、認同與接受。

而對審美所進行的表達和描述還是一場語言遊戲,這就要將其投入到語言的各種遊戲中去,同時往返於審美與語言兩個領域。要理解一個表達審美判斷或感受的詞,就要理解這個詞所在的語言體系與文化模型。處於不同的生活形式或世界圖象,對不同的藝術或者對同一門藝術,人們的欣賞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對審美體驗的表達也不一樣。因爲,人們在相應的生活與文化中和審美活動建立了不同的關聯。審美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藝術審美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

Continue

王海東:後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探析(6)

Posted on August 14, 2023 at 5:00am 0 Comments

天才是無法模仿的。”面對智慧,知識貧乏得像個乞丐。天才的靈光不是由知識決定的,而是來自對生活的體驗和對宇宙人生萬象的頓悟。那是上帝之光,是神聖的天啟。天才使人們忘記大師的才能,忘記一切奇技異巧”。[29]維特根斯坦説:”天才(Genie)是那種使我們忘記大師的才能的東西。”天才超越技巧,遠非大師所能比擬”只有在技巧穿得單薄之處,天才才會顯露出來”。[30]大師是塑造出來的,而天才是自然形成的。”肯定有一種天才的閃光,在這種閃光的照耀下,儘管才能大量輸入,而你們卻沒有察覺出它們。”[31]那種天才性非人力所能爲的,而是自然所賦予的,是上天成就天才的完美與智慧。…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