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 Zola
  • Damansara Height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Ra Zola's Friends

  • Malacca 皇京港
  • Crna Gor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Bayrut Alhabib
  • Eamman Habibatah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摘星

Gifts Received

Gift

Ra Zol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Ra Zola's Page

Latest Activity

Ra Zola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1 PGC:Literature

"Writing Lives: Ethnographic Narratives publishes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jects. The series editors seek manuscripts that blur the boundaries betwee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e encourage novel and evocative forms…"
20 hours ago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Body Painting Arts

"陳明發《獻:我只能經過這世界一次》 本詩原仿19世紀著名傳教士史蒂芬·格雷萊(Stephen Grellet,1772–1855) 的格言寫成。謹此註明—— 我只能經過這世界一次, 我應該把我的所有,都獻給這世界。 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而且馬上就動手,絕不拖延,絕不推搪。 我常常警惕自己,除了我,還有誰? 除了現在,什麼時候? 因為在這僅有的一次以後, 我不能再祈望,經過這世界一次。 聲明…"
Friday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愛墾APP:法國哲學家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說過,(大意)人現在被好多情感情緒操弄,好intense,但可以嘗試擺脫它;這些情感本身雖具摧毀性,但如果懂得轉化,可以成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這點,可以從佛洛伊德的「力必多」視角探討政治。 可是,在剝削自己的壓抑與消費的沉溺以外,文創人可如何疏導(channel)生自語言前的情動,以及已經被名目化、外在化的情緒,使它們成為文創的感情衝力?…"
Apr 9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這裡,Garcia…"
Apr 5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愛墾APP:文化理論家Judith Butler說:「脆弱不代表受傷,而是開放你的身體,以自己的身體或情感,向不可知的他者和世界結連,將身體的界線打開,向不可知的環境探索」。「當你以身體的脆弱對抗強權,這種為弱勢的他者在公眾地方聲援、抗爭,以至集體哀慟,是一種勇於以脆弱的姿態向強權展現一種對抗、不畏懼的叛逆表現。」 這兩句話,反映了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對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身體政治的思考,主要源自她的著作《危脆生命》(Precarious…"
Apr 2
Ra Zola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8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 我不大相信批評是一種判斷。一個批評家,與其說是法庭的審判,不如說是一個科學的分析者。科學的,我是說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說要獨具隻眼,一直鑿到創作者和作品的靈魂的深處。一個作者不是一個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片罪供狀。把對手看作罪人,即使無辜,尊嚴的審判也必須收回他的同情,因為同情和法律是不相容的。歐陽修以為王法无非乎人情,實際上屬於一個常人的看法,不是一個真正法家的態度。但是,在文學上,在性靈的開花結果上,誰給我們一種絕對的權限,掌握無上的生死?因為,一個批評家…"
Apr 1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1.「觀」——詩歌如何表達社會情動(Affect) 巴特勒:情動如何讓個體感知社會現實? 巴特勒認為,個體的情感經驗是政治性的。社會結構決定了哪些生命被視為「可哀悼的」(grievable),哪些生命被忽略或邊緣化。因此,文學、藝術和詩歌成為揭示社會不公的重要媒介,它們不僅表達個人情感,也喚起集體的情動,讓人們察覺不平等的存在,並促成對社會現實的認知。 「觀」在詩學上的對應 「觀」指的是詩歌可以「觀風俗」,即它是社會現實的映照。在中國詩學中,詩歌不僅是抒情的表達,更是社會…"
Apr 1
Ra Zola posted a blog post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5

三、隱喻與轉喻舉證台灣中生代詩人簡政珍是隱喻-轉喻方面的高手。他詩中多次出現「爆竹」,其中「爆竹翻臉」——「彈片碎裂」,並置隱喻了人生的覆没況味。《紙上風雲》是用蚊子的獻身,隱喻寫作生涯的祭血壯烈。《街角》邊,瘦削的黑貓和掉毛的狗,在翻攪腐臭的食物,隱喻政治的發餿和政客的「乞討」。《傷痕》中地殼的大變動,隱喻了即將來臨的「風暴」——政治、經濟、社會的大「龜裂」大震蕩。而《試裝》:「赫然發現你臉上的皺/紋/竟以為鏡子有了裂痕。」在皺紋與裂痕的相似對照中,妙喻了時光作用下詩中人「苦澀的笑聲」。…See More
Mar 31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痛苦與面容(suffering & face)概念,與情動理論(Affect…"
Mar 29
Ra Zola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8

"可愛,這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另一個特徵。他所有的人物全可愛。仿佛有意,其實無意,他要讀者拋下各自的煩惱,走進他理想的世界,一個肝膽相見的真情實意的世界。人世壞呢?不!還有好的,未曾被近代文明沾污的,看,這角落不是!——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熟悉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感情,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份的奢想。他們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老船夫為了他的孫女,大佬為了的兄弟…"
Mar 29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案例:集體哀悼(Collective Mourning) 例如,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可哀悼的生命》(Precarious Life)中討論,哪些生命值得被哀悼,哪些生命被忽略,涉及痛苦的社會分配。如果一個族群的死亡不被社會廣泛哀悼,那麼他們的痛苦就會被結構性地消除。這種不均衡的情動分配(distribution of affect)正是列維納斯所批判的:痛苦不應被忽視,他者的苦難要求我們的倫理性響應。 3.面容、痛苦與情動的倫理實踐…"
Mar 27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Thumbnail

人體彩繪藝術 紅系列

"愛墾APP:法國哲學家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說過,(大意)人現在被好多情感情緒操弄,好intense,但可以嘗試擺脫它;這些情感本身雖具摧毀性,但如果懂得轉化,可以成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佛洛伊德也講過「力必多」政治。…"
Mar 21
Ra Zola commented on 就是冷門's photo
Mar 20
Ra Zola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德國柏林新力中心 SONY CENTRE, BERLIN, GERMANY 2005

"(續上)人發現自己被丟置的景況,海德格主張人經由一種先於反省、先於「認知」與意念的自我詮釋,詮釋出自己原形存有的處境。本文主張,這樣的自我詮釋之先於認知的那個「認知」,其實是指有意進行、有意識的、先於反省、先於思考等典型的認知。海德格這樣的看法與心靈哲學裡所討論認知的複雜性、成體性、以及脈絡的隱含不明示,有某種程度的相互應和。 海德格認為產生心情的存有根源,如前段所提到,可以作為意向性產生…"
Mar 17
Ra Zola posted a blog post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4

在對等原則基礎上,筆者力主將張力引入本來已夠複雜的隱喻與轉喻的關係中。這,會不會把水攪渾?誤入「自作多情」的推舉,抑或牽強附會的累贅?三者關係如下:比值S(張力)= X(隱喻)/…See More
Mar 15
Ra Zola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堅持說謊] 所有欺騙我們的人,都是堅持說謊的人……這事未免有點奇怪,猶如最不信教的人卻錚錚表示,他們對善良具有堅定不移的信仰。如果我們對說謊者說,說謊比坦白更加使人痛苦,那是白費口舌。盡管他們對此是有認識的,但那無濟於事,他們稍過片刻仍會撒謊。他們起初對我們說過,他們自己是什麼人,我們在他們眼里又是什麼人,說了這話以後他們不能出爾反爾,因此只能一騙到底。正因如此,有一個無神論者,別人都認為他十分正直勇敢,為了不打破別人對他的這種看法,他情願拋棄對生活的眷戀,甘心殉身…"
Mar 13

Ra Zola's Blog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5

Posted on February 5, 2025 at 1:30am 0 Comments

三、隱喻與轉喻舉證

台灣中生代詩人簡政珍是隱喻-轉喻方面的高手。他詩中多次出現「爆竹」,其中「爆竹翻臉」——「彈片碎裂」,並置隱喻了人生的覆没況味。《紙上風雲》是用蚊子的獻身,隱喻寫作生涯的祭血壯烈。《街角》邊,瘦削的黑貓和掉毛的狗,在翻攪腐臭的食物,隱喻政治的發餿和政客的「乞討」。《傷痕》中地殼的大變動,隱喻了即將來臨的「風暴」——政治、經濟、社會的大「龜裂」大震蕩。而《試裝》:「赫然發現你臉上的皺/紋/竟以為鏡子有了裂痕。」在皺紋與裂痕的相似對照中,妙喻了時光作用下詩中人「苦澀的笑聲」。…



Continue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4

Posted on January 8, 2025 at 7:30am 0 Comments

在對等原則基礎上,筆者力主將張力引入本來已夠複雜的隱喻與轉喻的關係中。這,會不會把水攪渾?誤入「自作多情」的推舉,抑或牽強附會的累贅?三者關係如下:

比值S(張力)= X(隱喻)/ Y(轉喻)

比值≦1基本無張力:他經過大海(常態話語)

比值≧1出現張力:他犁過大海(一丁點隱喻)

比值遠遠>1張力增大:他聆聽貝殼的深淵、珊瑚、和風的細雨(轉喻+隱喻)

這就是說,當比值由1發生遞增性變化,隱喻(轉喻)的功能得到增強。…

Continue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3

Posted on January 3, 2025 at 5:30am 0 Comments

對等原則作為隱秘而靈活的「槓桿」,聯結起隱喻與轉喻,共同實施語詞句子的運作。需要注意的是,對等並非相等的同義,對等是在對應,類似和相異,同義和反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故對等原則也是雅各布森所說的「平行」結構。這意味著對等原則中相似與相異,同義和反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奠定了在相似性中廣泛「代表」的可能,同時也暗含著向著組合過程不斷生發、延伸的多種可能。



即對等原則投射到組合軸上,組合軸也存在「替代」次序的支配可能。所以隱喻與轉喻之間,不管是「等價」「代表」「替換」關係,轉喻都帶有輕微的隱喻特性,而隱喻也同樣帶有轉喻的色彩。這種投射轉換也恰如羅蘭·巴特所言:「在隱喻中,選擇變成了鄰近;在轉喻中鄰近變成了一種從中選擇的範圍。因此,看起來,在這兩個邊緣上,創造似乎永遠有著存在的機會。」[8]正是雙方不可抗拒的親和、兼容,互為照耀才成為可能,它完全符合詩歌的復合意指功能。…

Continue

陳仲義:現代詩語的重要「紐帶」:隱喻與轉喻 2

Posted on December 28, 2024 at 1:00pm 0 Comments

回到漢字語義學上考量,隱喻即意謂借助「隱」——間接的外在的方式來「喻」深層的、被遮蔽的內容。如《小雅·正月》所示「潛雖伏矣,亦孔之昭」;如《文心雕龍》所說——「以障顯彰」,它與中國詩學的「興象」,在品質上庶幾相通。南宋詩人陳骙很早也把喻分為10種類型:直喻、詰喻、對喻、博喻、評喻、簡喻、虛喻、引喻等。2002年入選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的程抱一(程紀賢)曾從字本位立場闡釋這一問題。他說表意文字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建築結構,和諧而經久不變,各個都像擁有意志和內在統一性的生靈,並且賦予與其他表意文字結合的巨大靈活性;整個漢語表意體系是通過它們聯絡事物和互相聯絡的紐帶,構成了一個「隱喻-換喻」系統。每一個表意文字都是一個強有力的隱喻,這一現象有利於在語言中形成許多隱喻表達方式。[3]…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