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
  • Male
  • Kuala Muda,Kedah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吉爾吉斯'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Suyuu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 Jambatan Tamparuli
  • Cheung Po Tsai Cave
  • 水牆 繪
  • 字詞過度
  • thé l'après-midi
  • Yuna Conversation
  • 慕課 庫
  • Place Link
  • kkogdugagsi 小木偶
  • Marketing Link

Gifts Received

Gift

吉爾吉斯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吉爾吉斯's Page

Latest Activity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4)

最近聽到一位狂熱的中介商用“歐洲的加利福尼亞”促銷普羅旺斯,不僅因天氣相仿,更因為那無從下定義及難以抗拒的魁力,根本就是加州“生活風尚”的翻版。我終於了解所謂的“生活風尚”是指由一個鄉下社區搖身變為一個高級的度假勝地。四周出現許多都市里才有的便利商店;假如還有多的空地,自然蓋成高爾夫球場。如果這些地是在普羅旺斯附近地區的話。我大概錯過了,所以我問中介商離此地最近的“生活風尚中心”在何處。他看看我,好像我一直躲藏在時光隧道里,“難道你最近都沒去葛氏村嗎?”他說。我們第一次去葛氏村是16年前,它在附近眾多美麗城鎮中,幾乎是最棒的。蜂蜜顏色的村鎮,座落在山丘上。寬廣的視野,可以看到對面的盧貝隆山區。這里是房地產中介商眼中的“寶石”,簡直活像風景明信片兒,有文藝復興時代的城堡、鋪著長形石板的地面和遭破壞的樸實村鎮店鋪:兩家麵包店,一棟簡陋的旅館,一家咖啡館,一間郵局。從辦事大員不和藹的態度來看,我們可以確定這家郵局只有一個人。眺望村鎮後方鄉野,石墻圍繞的小徑,在布滿長年翠綠的矮橡木和松樹林間,伸展成一幅圖畫。除了樹林中偶爾發出閃光的舊瓦礫屋頂,可能步行幾個鐘頭也察覺不到房子的存在。聽說蓋房子在…See More
Aug 8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3)

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問題,如誰負責將房地產介紹給客人?誰先帶客人去看房子?這些中介商也許就得被迫合作。只是競爭的氣氛終究難以掩飾,只要在分紅上有一絲小誤會,指責、反指控、電話爭吵、互指為不道德的尖銳言語會出籠。甚至使出最後殺手銅,要求客戶當調解人。此等不愉快的混亂場面就會嚴重影響當初聯手合作的高度期盼,此即是:為何昨日的親密戰友,會變成今日的騙子。“很抱歉……,只是……。”另外還有其他的苦衷,中介商也得忍受,那就是顧客,他們種種難以預測和經常下不了決心的行為。什麼東西會讓外表看來值得信賴及受尊敬的小魚兒,變成兇猛的大白鯊呢?金錢是最重要的因素,但達成交易尚需有殺價至最後一分鐘的毅力。殺到最低價,最後幾塊法郎或幾分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贏”的欲望,想壓倒對方,這結果往往造成中介商被夾在中間,動彈不得。任何交易在價格上爭執,舉世皆然。但是在盧貝隆,複雜的地方性,又將這攤協商的髒水攪得更渾濁。情況通常是,潛在買主是巴黎人或外國人,而未來的賣方是偏遠地方的農夫,雙方在交易的態度上有極大的差異。結果是:所有和這樁交易有關的人會持續亢奮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農夫不把“答應”認為是種“承諾”,尤其是如果…See More
Jul 25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2)

在這些藝術家、作家、設計師、政客及大亨的照片當中,有一號人物,根據上面附注的文字聲稱,此人對當地了若指掌,並有能耐可以同時接受三場晚宴邀請。讀者也許會認為這個家夥大概曾經困厄貧窮,其實不然,這位仁兄有正式職業,是房屋中介商,需要知道誰想找房子,誰想賣房子,誰要買房子,所以正常的一天三餐,根本無法滿足他搜集相關資料的需要。房地產中介業在盧貝隆是非常熱門的行業,特別是該地區正步入黃金期,房地產價格高漲的就如同一夜之間撐了三頓晚餐的胃,甚至短期居留在此的我們都曾經目睹過令人難以置信的飄漲。一棟漂亮的廢墟,只有半個房頂和幾畝土地,朋友看上它,決定重蓋而非整修,結果當他們聽到報價時,整整嚇呆了一個禮拜——一個廢墟值300萬法郎!至於這些地區中,有發展潛力、較受歡迎的房子怎麼叫價呢?100萬法郎!自然而然的,盡管傭金比率是浮動的,中介商的費用也隨著掛上許多零,價錢一路攀升。我們聽說傭金可從3%到8%之間,有時是由賣方負擔,有時則由買方負擔。對外行人而言,這樣的生活可以過得不錯,它似乎看來像個很愜意的維生方式。看房子算是滿有意思,此外賣方、買方的勾心鬥角也頂有趣,雖然不很誠實、可靠,但至少並不愚蠢。…See More
Jul 22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1)

顯然這位老兄記得自己早期是一隻無家可歸。經常挨餓的流浪狗,因此竭盡所能把握每個討人喜歡的機會。“小夥子”不時地帶禮物回家——有樹上掉落的鳥窩,葡萄樹藤,它珍藏很久的爛帆布鞋,樹下的雜草等。然後把這些東西慷慨地停放在餐桌下,自以為可以討我們的歡心。它幫助做家事的結果是:在地板上到處留下樹葉及滿是灰塵的腳印;它在廚房中幫忙,像個活動的容器,隨時等著接收從上面掉落的雜物;老愛在幾英尺近的短距離內,拉長嗓門發出噪音,笨拙地想引人注意。不僅極力想討好我們,它更有一套獨特的訪客歡迎儀式。一見人影,它猛地站起,把常咬在嘴邊的網球拋在一旁,將它那特別龐大的腦袋埋入任何一個進門的客人的鼠蹊處。這是它男子氣概的握手禮,而我們的客人也期盼這種社交禮儀。客人繼續聊天,“小夥子”在禮數到後就退到一旁,窩在離客人最近的腳邊。這種歡迎儀式,隨季節變換而有所不同。冬天時,如果訪客是和我們一樣常年住在盧貝隆,通常的反應或是不理會鑽在鼠蹊處的怪物,或是拍拍那龐然大頭,然後將留在燈芯絨褲上的樹枝、樹葉拍掉,不受干擾地繼續喝酒。如果客人一進門就受到驚嚇,飲料撒了滿地,驚慌地企圖防禦一直湊在白襯衫上聞個不停的狗鼻子時,我們就知…See More
Jul 20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與帕瓦洛蒂共進晚餐(下)

他揮揮雙手迎向觀眾,繼而合著手掌,深深地一鞠躬。帕瓦洛蒂展現優雅的臺風,準備開始演唱。然而,在乞丐與妓女區,他們卻還沒停止口哨——那種兩根手指放在嘴里,用以吸引計程車的口哨聲。我身旁的婦女已按捺不住,斥責他們為“不良少年”。她發出無數次的噓聲,乞丐與妓女區猶回以口哨。帕瓦洛蒂站立等待,頭低垂,雙手貼身,指揮此時高舉指揮棒,觀眾則伴以幾聲大膽的口哨。帕瓦洛蒂唱著Quantoecara,quantoebe11a,聽來好生輕鬆自在,聲音清晰宏亮,我們誤認是在家里客廳聆賞音樂。他筆直地站著,身體重量完全交給右腳,左腳跟稍稍地離地。手帕在微風中飄動,一幕賞心悅耳的完美演出。他總是以其特有的儀式做結束,而此動作整晚已重復好幾次,即每首曲子的最終一個音符結束時,他擡頭微晃,雙手伸開,手掌閉合,接著低下頭,在觀眾震耳欲聾的掌聲下與指揮握手致謝。他演唱了另外幾首曲子,在觀眾的掌聲消退前,他已隨指揮走向簾幕後的入口,慢慢地消失。※※※我猜想他是進去讓他的聲帶好好休息,同時喝上一匙有益健康的蜂蜜。但旁座婦女的一席話卻吸引我往後兩個小時的注意力。她說:“我猜他是趁中場休息,來頓清淡的晚餐。”我說:“夫人,不可…See More
Jul 15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與帕瓦洛蒂共進晚餐(中)

他可能撐著雨傘演唱嗎?樂團該如何用潮濕的樂器來為他伴奏呢?指揮可能用沾有雨水的指揮棒來指揮嗎?只要雨繼續下……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正屏住呼吸耐心等候。九點左右,雨已停了一陣,劇院上的天空出現了第一顆星星,我們隨著眾多音樂愛好者一齊緩慢擁進劇場入口。劇院四周販賣“帕瓦洛蒂”的小販應有盡有,除了“我愛帕瓦洛蒂”的車前保險桿貼紙之外,尚有CD、錄音帶、海報與T恤…。人潮隊伍走走停停,猶如入口處有障礙物一般。進入劇院,我才了解何以會造成隊伍阻塞;因為你會停下幾秒鐘來體會一下從表演臺仰看觀眾的感覺,而這正是帕瓦洛蒂的視野方向。在黑暗中略顯蒼白的成千上萬張臉孔,已佔滿一排又一排的座位。而愈往上,那些臉孔在夜色中愈難分辨,從底層座位往上看,不覺生出一股眩暈感,角度陡峭令人無法置信。觀眾極不安全地懸掛在高空中,一旦無法平衡就可能跌落座位下,但空氣中卻有股令人驚異的肅然,只比耳語大聲點兒;小而不斷的交談充滿整個劇院,聲響已被石墻放大,這種感覺恍如掉進人窩兒里。我們慢慢地走到約莫比表演臺高100英尺左右的位置上,正巧是墻上一個壁龕的對面。墻上掛有凱撒的塑像,他身穿皇家外袍,挺立而站,伸展雙臂迎向群眾。…See More
Jul 12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與帕瓦洛蒂共進晚餐(上)

宣傳廣告幾個月前就已經搶先登陸。此號人物那滿臉鬍鬚、頭帶荷葉扁平帽的廣告照片,不斷地出現在報紙與大型廣告招貼上。在普羅旺斯,任何一位對音樂有點興趣的居民,早在春天來臨前,就已經熟知一個大消息:帕瓦洛蒂(Pavarotti)——《普羅旺斯日報》稱他為聲樂皇帝,即將於這個夏天來此地演唱。他選擇的表演場地極為特殊,你盡可以想像一場世紀演唱會的盛況。表演地點既不是在卡維農的歌劇院,也不是在葛氏村(Gorades)的禮堂;因為這些地方會使他與大自然隔離,他鍾愛的是露天廣場。這個場地,到處是19世紀他的意大利老祖先建造的奧奇劇院(Theatre of…See More
Jul 10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拿破侖金幣(4)

一位盧貝隆土生土長的男人表示了不樂觀的看法:他告訴我們,金屬探測器剛盛行,比獵狗還受農夫們的歡迎。確實有黃金被找到,但是現在這個地區早就被徹底地翻找過了,馬索能找到一個舊馬蹄已算他很幸運!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認我們找到的兩枚拿破侖金幣的確存在。兩枚金幣亮在他們前面的桌上,放在手中擊出響亮的叮鐺聲。天曉得?也許是咱們運氣好,也許是馬索運氣好,我們會被蒙在鼓里嗎?這個家夥值得信賴嗎?老婆和我四目對望,決定立刻打道回府。回返到家,正好午夜剛過,馬索的小卡車已經不在,照明燈也關上了。但是月亮的亮度尚夠我們瞧見一大堆的土石,任意的堆放在準備做草皮的地方。我們決定明天早上再檢查摧毀的程度。乖乖,活像一隻受到驚嚇的大土撥鼠,鑽出土來透氣,吐著滿嘴的金屬,到處是鐵釘、推車輪的轍印、舊式螺絲起子、半把鐮刀、一支地牢用的鐵鑰匙、一個銅制來福槍彈殼、螺絲釘、瓶蓋、鋤頭碎片、刀片、漏勺底坐、鳥窩里的電線圈和一些不知名的生銹東西。就是不見黃金的蹤影。慶幸才種不久的玫瑰花尚還活著,薰衣草苗床完整無缺。馬索大概精疲力竭了。我決定任他睡到晌午,再去找他一問究竟。還沒到達他家門前就已經聽到金屬探測器的聲音。我必須大喊…See More
Jul 6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拿破侖金幣(3)

“所有事一定要守口如瓶。”他說。他微笑點頭,我看著他,難以想像要與這個除馬賽監獄以外任何人都無法信任的惡棍合作。“20%!”我說。他讓步,嘆息,指責我是吝嗇鬼。最後以25%成交。我們握手談定,在他離去時,還輕拍壕溝以示好運。※※※幾天後,我再次看到他。那天我挖好壕溝,加入肥料,並訂購了一些玫瑰花,送花的人告訴我挖得太深,問我原因,但是我絕口不提。普羅旺斯有一種令人發狂的習慣:與其先打電話確認你是否有空,不如突如其來的拜訪,讓你措手不及。當他抵達時,他期望你有時間和他小酌一番,且在表明來訪目的之前,和你繞圈子聊天。如果你告訴他,你有事必須外出,他簡直想不通,幹嘛這麼急呢?才半小時,不過遲到而已,這很正常呀!就是這樣,大約是傍晚時,我們聽到小貨車停在屋前的聲音,連忙出來,打算趕在訪客坐進客廳的吧臺之前,打發他走,以便能到古勒幾個朋友家吃晚飯。小貨車後門敞開,只聽見里面翻東西的聲音,砰然一聲,好像有什麼東西掉到地上,接著一聲咒罵:“他媽的!”原來是我的合夥人,他忙著和一包卡在烤架上的鶴嘴鋤搏鬥,他的狗坐在駕駛座上,留守著。終於,驚天動地的一震,鶴嘴鋤被拉出來,馬索比預期中的還快,從後面走出來…See More
Jul 4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拿破侖金幣(2)

我說也許他們在慌忙中隨便藏下來的,福斯坦再次搖頭,我知道“慌忙”並不是一個他所能接受的想法,特別牽扯到藏黃金這一類的事。“一個農夫絕對不會慌成那樣,至少對拿破侖金幣不會如此,這些錢幣只是不小心掉在這里的。”我說對我而言,這是個好預兆,但心里頭巴望著他趕快回葡萄園繼續解決園中的災害。日子過去了,手上水泡都已破皮,壕溝挖得愈深愈長,只是金幣數目還是維持兩個。這實在不合理,沒有農夫會將金幣放在口袋到田里工作,寶藏一定就在附近,我相信就在我站的地方一英尺附近。※※※我決定向自認是山谷專家的一位普羅旺斯人——坦白、聰明、狡滑、唯利是圖的馬索征詢第二個意見。如果有個人只需聞聞風,吐口水在地上,就能找到老農夫藏金塊的地方,那一定非“馬索”莫屬了。我穿過森林到他家,聽到他家的狗低沈地吠著,它們一聞到人的氣味,總有那樣的聲音。我知道有一天它們一定會掙脫鐵鏈咬傷山谷里所有的生物,我希望在此發生前,馬索能賣掉房子脫身而去。馬索穿過他喜歡稱之為前院的花園——一個光禿禿滿是狗糞,還長滿雜草的地方。在陽光和從他嘴上的煙卷吐出的煙霧中,他斜著眼睛看著我。“一塊散散步好嗎?”“不!”我說,今天是來征求他的建議的。他低…See More
Jul 3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拿破侖金幣(1)

遊泳池盡頭,擺著一堆建築工人在修房子時留下的各式紀念品——有碎瓦礫、碎石材、啤酒罐、破地磚及舊的電線開關。狄第埃及克羅迪亞說好會開車回來把碎片載走。到時候,這塊長條形的地就會變得很漂亮,我們可以種植計劃中的玫瑰花叢。但是卡車一直沒有開過來,不是克羅迪亞的腳趾受傷,要不就是第地兒忙著在阿爾卑斯山區處理廢墟。遊泳池畔的紀念品便一直堆在那兒。不久後,這個假山庭園開始長滿綠油油的雜草,還開滿了罌粟花,可美了這堆廢棄物。我告訴老婆,這片風景物雖然不在預期中,看起來倒滿好看。她可不這麼認為,“玫瑰花鐵定比瓦礫和啤酒罐迷人。”於是我開始清理那堆東西。說實在的,我滿喜歡勞動起來的節奏感,享受那種從雜亂無章中理出秩序來的滿足感。幾星期後,我終於清理完地面,滿手水泡,功成身退。老婆十分高興,她說:“現在我們挖出兩條深溝,準備50公斤的肥料,這樣一來就可以種玫瑰花了。”她開始翻閱玫瑰花目錄,而我則去包紮手上的水泡,並買一把新的鶴嘴鋤。我在堅硬的地方挖了大約3碼深時,突然在草根間看到一個老舊的,但是黃澄澄的東西。我想一定是哪個醉醺醺的老農夫,在許多年前的一個炎熱夏天午後,喝完茴香酒把瓶蓋丟掉時所留下來的。我把…See More
Jun 30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第五章·夏日明信片(4)

盧貝隆症候群大部分夏天所引起的病痛,或者令人不舒服,或者叫人疼痛,或者僅僅使人放臭屁,不管如何這些病都會讓人一掬同情之心。如果有人因無法克制,吃了過量的香料香腸而生病,他的朋友多半不會苛求他在身體康復前冒險返回社交圈。同樣地,三度曬傷、玫瑰紅酒中毒、被毒蠍咬到。食用過量的蒜頭,或長期暴露在法國官僚制度下所引起的暈眩,這些病痛的確要擔受一些皮肉之苦,但病人至少可以享受一段寂靜自在的養病時光。其中有一種比毒蠍或劣質香腸更教人苦惱的病,我們自身就遇過,在法國寧靜地區的居民身上也見識過無數次。病症通常出現在七月中旬,持續到九月初:雙眼呆滯充血,頻打呵欠,沒有胃口,脾氣暴躁,精神倦怠,而且有輕微的妄想症——突然想收拾行李上修道院隱居。這就是所謂的“盧貝隆症候群”,或又稱之為“可怕的社交倦怠症”,其令人同情的程度不亞於百萬富翁的僕人對宴會的倦怠。天天如我們檢查這些病人——通常是本地的永久居民,就可以了解為什麽他們會惹上這種病痛。當地人有他們的工作、朋友、以及從容不迫的生活。他們有充分的自由選擇住在盧貝隆,而非世界上其他充滿雞尾酒的首都,因為如果不能全部回避這些酒會,至少可以回絕掉其中的大部分。這類…See More
Jun 28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第五章·夏日明信片(3)

剪薰衣草記用一把修樹權的剪刀剪薰草,我的速度緩慢,一副外行人模樣。剪了一個來鐘頭,方才剪了十幾叢。昂喜葉特送來一籃茄子,我慶幸逮到一個休息的借口。她看看薰衣草,瞧瞧修枝剪刀,然後搖頭,無視她的鄰居的存在。“難道你連薰衣草都不會剪?為何用修枝剪刀呢?你的鐮刀呢?”她回到貨車上,帶回一把鐮刀,為了安全起見,鋒利的刀刃套在舊木套里。我在半空中試幾下,她看了再次搖頭,很顯然,我得上一課。她拉起裙子,往最近的一排薰衣草下手,用手將長長的草莖束成一把,然後用鐮刀往底部一入刀切下。她在五分鐘內所割的,比我在一小時內割的還多。看來似乎挺簡單:彎腰板,抓一把,往下切,輕而易舉!“就是這樣!”昂喜葉特說:“小時候,我就住在下阿爾卑斯山!咱家有好幾公頃的薰衣草,那時沒有機器這玩意,每個人就用一把鐮刀。”她把鐮刀還給我,告誡我小心雙腿,然後這自離開到葡萄園與福斯坦會合。看來簡單。操作起來可難。我的處女作結果是一排凹凸不齊的樹叢,說是割的,倒不如說是啃的。我這才知道,原來鐮刀是專門設計給右手使用的,對於像我這種左撇子而目,必須反向使用。老婆衝出來要我小心雙腿,她不相信我會使用那麽尖銳的切割器。她見我反向切割,方…See More
Jun 23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第五章·夏日明信片(2)

甜瓜大田福斯坦的哥哥傑基,六十來歲,體型瘦小,但是筋骨可強壯了。他在房子對面的空地栽種甜瓜,這塊田大得很,但僅僅只有他老人家一人用兩個手擔下全部的活兒。春天時,常常見到他在田里待上六七個鐘頭,彎著腰板用鋤頭清除雜草。他從不噴農藥——他說:誰會吃那些有化學味兒的甜瓜呢?我想他一定樂於用傳統的方式照顧他的瓜田。現在甜瓜成熟了。每天清早六點鐘,他就會到田里采摘成熟的甜瓜。將甜瓜送到梅納村以木制淺箱包裝,再從梅納村運送到卡維隆,然後從卡維隆載往亞維依,最後抵達巴黎或其他任何歡迎甜瓜的地方。一想到那些光顧時髦餐館的客人,只為了吃一吃像甜瓜這種簡單的東西,而甘心付出一筆為數不少的錢,傑基就覺得很欣然。假如我起床起得夠早的話,猶可在他趕往梅納村之前與他碰頭。他總有幾個太熟而不適合長途運送的甜瓜,用幾塊法郎便宜兒賣給我。待我口到家,朝陽已將山頂照得通亮,並罩在我臉龐,讓我覺得熱烘烘的。甜瓜,沈掂掂的,滿意地躺在手上,前晚的溫度使它們摸起來涼呼呼的。我與老婆在早餐時享用既新鮮又香美的甜瓜。嘖嘖,距它們采下的時間才十分鐘哩!度假萬歲當氣溫達到華氏一百度時,遊泳池就不再只是一種奢華享受,而變成尋常生活中不可…See More
Jun 22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第五章·夏日明信片(1)

花了三年的功夫才讓自己接受一件事實——我們住在自己的房子,但有時卻恍然置身在他方。我們認為正常的生活當從九月開始算起,除了集貿市場的日子,平常鎮上並無什麽人潮。房子後方馬路上,白天車輛稀疏,一部拖拉機,幾輛小貨車……。到了晚上,根本不見任何車輛蹤影。週日午餐時間之外,每家餐廳都還有空桌子。社交生活是間歇的,一切非常單純。麵包店售有麵包。水管匠有空閑聊,郵差可以偷閑坐下來喝一杯。過了一狩獵季節第一個震耳欲聾的週末後,森林開始恢復平靜。葡萄園里可見到一個個彎腰工作的身影,緩慢地從一排葡萄藤移至另一排。晌午到下午兩點鐘,整個鎮上一片死寂。從九月到來年的六月,然後七八月來臨了。通常我們習慣地只把它們當成一年中的兩個月份:炎熱的月份,盡管酷熱難當,但不需做太大的調整,除了在下午時來個稱心如意的午睡之外。我們的單純想法可是大錯特錯也。七八月時住的還是盧貝隆,只是它不再是原來的盧貝隆,而是“度假”的盧貝隆。以前在特殊時節下過正常生活的努力,完全行不通了。我曾經考慮乾脆取消整個夏天的活動,找一個灰暗、陰涼、安靜的地方逃避一夏,比如蘇格蘭西方的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但是如果真的這麽做,也許我…See More
Jun 20
吉爾吉斯 posted a blog post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第四章·狗展開鑼(下)

只需花10塊法郎,馬斯爾先生就可提供機會讓我們贏得由當地商人捐贈的運動器材和大吃一頓的機會:一輛越野腳踏車,微波爐,一把獵槍,或美心牌香腸。我鬆了一口氣,幸好小狗兒不是獎品中的一項。馬斯爾先生斜著眼睛說:“你們永遠不會曉得香腸是用什麽做的。”老婆大人一臉驚愕,他調皮地拍拍她,“不是的,我是開玩笑的!”事實上,展示臺上有足夠用來灌制成堆香腸的小狗。它們在樹底下、毛毯上、紙箱里、自制的狗屋及舊毛衣上,成群地,或躺或動。我們從一堆毛茸茸躺滿犬類的狗陣走到另一狗陣,這是考驗老婆大人的時候,她只要面對任何四英尺高鼻子潮濕的動物都會流露出感情。狗販子銷售的技巧更是無恥,一看到她泄露出些微的興趣時,馬上從狗堆中抓出一隻小狗,塞進她懷里,狗兒在她懷中很快地入睡。“看,它多麽可愛啊!”剎那間,我已經可以看見她心腸又變軟了!※※※幸好,這時擴音器傳來嘻嘻隆隆的聲音,一名專家開始介紹這場比賽的內容和規則,替我們解了圍。這名解說專家身著獵人裝——戴卡其帽、著襯衫、褲子,擁有一副低沈的嗓音。他似乎還不習慣透過麥克風說話。而生為普羅旺斯人,在無法說話時,往往會讓雙手安靜下來,所以他的解說間歇地時有時無。當他用麥克…See More
Jun 15

吉爾吉斯'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吉爾吉斯's Blog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4)

Posted on July 30, 2023 at 1:00pm 0 Comments

最近聽到一位狂熱的中介商用“歐洲的加利福尼亞”促銷普羅旺斯,不僅因天氣相仿,更因為那無從下定義及難以抗拒的魁力,根本就是加州“生活風尚”的翻版。

我終於了解所謂的“生活風尚”是指由一個鄉下社區搖身變為一個高級的度假勝地。

四周出現許多都市里才有的便利商店;假如還有多的空地,自然蓋成高爾夫球場。如果這些地是在普羅旺斯附近地區的話。

我大概錯過了,所以我問中介商離此地最近的“生活風尚中心”在何處。

他看看我,好像我一直躲藏在時光隧道里,“難道你最近都沒去葛氏村嗎?”他說。…

Continue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3)

Posted on July 20, 2023 at 10:00am 0 Comments

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問題,如誰負責將房地產介紹給客人?誰先帶客人去看房子?這些中介商也許就得被迫合作。

只是競爭的氣氛終究難以掩飾,只要在分紅上有一絲小誤會,指責、反指控、電話爭吵、互指為不道德的尖銳言語會出籠。甚至使出最後殺手銅,要求客戶當調解人。

此等不愉快的混亂場面就會嚴重影響當初聯手合作的高度期盼,此即是:為何昨日的親密戰友,會變成今日的騙子。

“很抱歉……,只是……。”

另外還有其他的苦衷,中介商也得忍受,那就是顧客,他們種種難以預測和經常下不了決心的行為。…

Continue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2)

Posted on July 7, 2023 at 4:30am 0 Comments

在這些藝術家、作家、設計師、政客及大亨的照片當中,有一號人物,根據上面附注的文字聲稱,此人對當地了若指掌,並有能耐可以同時接受三場晚宴邀請。

讀者也許會認為這個家夥大概曾經困厄貧窮,其實不然,這位仁兄有正式職業,是房屋中介商,需要知道誰想找房子,誰想賣房子,誰要買房子,所以正常的一天三餐,根本無法滿足他搜集相關資料的需要。

房地產中介業在盧貝隆是非常熱門的行業,特別是該地區正步入黃金期,房地產價格高漲的就如同一夜之間撐了三頓晚餐的胃,甚至短期居留在此的我們都曾經目睹過令人難以置信的飄漲。…

Continue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浮華世界的災難(1)

Posted on July 5, 2023 at 5:30am 0 Comments

顯然這位老兄記得自己早期是一隻無家可歸。經常挨餓的流浪狗,因此竭盡所能把握每個討人喜歡的機會。

“小夥子”不時地帶禮物回家——有樹上掉落的鳥窩,葡萄樹藤,它珍藏很久的爛帆布鞋,樹下的雜草等。然後把這些東西慷慨地停放在餐桌下,自以為可以討我們的歡心。

它幫助做家事的結果是:在地板上到處留下樹葉及滿是灰塵的腳印;它在廚房中幫忙,像個活動的容器,隨時等著接收從上面掉落的雜物;老愛在幾英尺近的短距離內,拉長嗓門發出噪音,笨拙地想引人注意。

不僅極力想討好我們,它更有一套獨特的訪客歡迎儀式。…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