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Narrative
  • 湖北武汉
  • China, mainland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Covid-19 Narrative's Friends

  • Malacca 皇京港
  • Bayrut Alhabib
  • Suyuu
  • 中砂礁群
  • Kaki Bukit
  • Passion for Form
  • 文創 庫
  • 創客有多熱
  • 假如流水能回頭
  • 超人偶爾飛
  • 陳老頭
  •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Gifts Received

Gift

Covid-19 Narrative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Covid-19 Narrative's Page

Latest Activity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9)

如果我們對照雅各布森一前一後的兩篇文章《語言的兩個方面和失語症的兩種類型》(1956)和《結束語:語言學和詩學》(1958),還可以發現:他對隱喻和轉喻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提出的「文學性」概念包括隱喻和轉喻,而後者則只把「文學性」與隱喻這一種類型相聯系,這意味著,雅各布森的這種「重隱喻輕轉喻」的「偏見」,是與其「文學性」的語言學界定密切相關的。 簡單說來,他認為,詩歌文本是詩性功能占主導的語言結構,而詩性功能是「將對等原則從選擇軸投射到組合軸」,選擇軸即根據相似性替換的隱喻軸,組合軸即根據鄰近性結合的轉喻軸,對等原則是詩性話語的普遍原則,所以,對等原則的投射使轉喻的橫向組合序列也具有了隱喻性,隱喻成為詩歌文本的結構特性,語言符號各層面上的對等關係也都具有了隱喻色彩,尤其是音位層和語法層的對等更是成為一種隱喻修辭,對應於語義層的對等:這種語法肌質的隱喻特性是非詩語言所不具備的。 因此,雅各布森格外突出「隱喻」結構在詩歌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意或無意地將「隱喻」或「隱喻性」和「詩 性」或「文 學…See More
Feb 23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8)

四雅各布森突破文學系統的限制,將隱喻和轉喻從修辭範疇引入到更廣闊的文化系統中,無疑具有開風氣先的重要示範作用,但他所強調的還是它們的形式意義,與歷史和社會的根本要求無關,而且他也並未解釋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即二者產生和運作的思維機制是什麽。對此我認為,聯想是隱喻和轉喻核心的思維機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聯想路徑,分別構成了人類的隱喻思維(metaphorical thinking)和 轉 喻 思 維(metonymical thinking),一 般認 為,隱喻是一種文學的、形象的思維,轉喻是一種科學的、邏輯的思維,但歸根結底而言,人類是以隱喻的方式來認知和把握世界(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的,「人類的全部知識和全部文化,從根本上說並不是建立在邏輯概念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隱喻思維這種『先於邏輯的概念和表達之上』。」[7](13) 也就是說,隱喻思維是人類最原初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同時,它作為主導思維,決定了人類的語言、神話、宗教、藝術 等人文學符號形式,這正如卡西爾(Enst…See More
Feb 20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7)

 可以看出,他對隱喻和轉喻兩極的理解是較為辯證且靈活的,他甚至還舉了一個簡單例子對隱喻與轉喻同時存在進行說明:「『 一百條龍骨犁過波浪』,龍骨是提喻,指船,它是從龍骨和船這兩者事物的相鄰性中派生出來的 : 犁是隱喻,是從船和犁的運動間覺察到的類似性中派生出來的。」[5]…See More
Feb 15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6)

精神分析學說成為可能。在《字符的代理作用》(1957)中,他將這一象征性的修辭結構與弗洛伊德釋夢邏輯中的凝縮和移置關聯起來,即凝縮等同於隱喻,用於掩飾,移置等同於轉喻,用於揭示,雖然他對雅各布森的觀點有所修正,①但不可否認,拉康正是因為置身於弗洛伊德和雅各布森之間,正是因為與雅各布森在 1950 年代的親密交往,才使得他同樣選擇了這種跨學科的比較研究,重新解釋弗洛伊德模式和無意識,並最終得出「無意識也具有語言結構」的著名結論。② 三可見,雅各布森從文化人類學的整體立場出發,綜合考察了人類文化中重復出現的隱喻和轉喻模式,一步步將其從修辭學延展至一切文化符號系統,建立起一個宏大的二分模式,並將此模式應用於諸多詩歌文本的語法結構分析中,堪稱結構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經典,由此我們不難看到雅各布森試圖以語言學為科學理性,構築統一的人類學科體系的「野心」,以及「普遍性」幽靈那充滿魅惑的身影。戴維 • 洛奇曾把雅各布森的上述主要觀點以圖式加以總結,[4](185) 筆者加以修改,呈如下圖:…See More
Feb 12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5)

雅各布森以卡梅古洛夫對烏斯賓斯基文體的研究來證實他的理論期待,卡梅古洛夫表明:烏斯賓斯基對轉喻特別是提喻有著一種特殊偏好,他將此種技法運用得非常嫻熟,以至於讀者在一個有限的語言空間中被無法承受的大量細節所壓垮,完全不能把握整體。[1](113)不可否認,烏斯賓斯基的轉喻風格(the metonymical style)顯然受到他那個時代流行的文學規範(即 19 世紀後期「現實主義」)的推動,但他本人的個性特征使他能夠以其極端的表現力適合於這一藝術潮流,並且最終在他精神病的語言特征之上留下了這一潮流的印記。不難看出,雅各布森的理路是由此及彼、縱橫相連的,他以相似性紊亂的語言轉喻風格,勾連起作家人格分裂的精神病症與特定時代的現實主義文學思潮之間的隱秘係,以一種人文關切的比較意識,穿梭於精神病理學、語言學、詩學(文體學)之間。他之所以堅持這樣的綜合研究,是因為他認為:在不同的文化模式、流行風尚、個性習慣和語言風格的影響之下,是隱喻(相似性)占優勢還是轉喻(鄰近性)占優勢,其優先權是特定的。…See More
Feb 11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4)

二雅各布森認為,隱喻和轉喻手法非此即彼地占據優勢,並不僅限於語言藝術,在非語言的文化符號系統中,這種搖擺於隱喻和轉喻兩極之間的現象同樣存在。比如,就繪畫來說,「立體主義」常表現出鮮明的轉喻傾向,在這一畫派的作品中,對象被轉換為一系列的提喻(如畢加索): 而超現實主義畫家則以一種鮮明的隱喻態度對對象做出回應(如薩爾瓦多·達利 ): 就電影而言,隱喻和轉喻是「電影結構的兩種基本類別」。[1](460)  自美國電影大師大衛·格里菲斯(D.W. Griffith ,1875-1948)以來,電影藝術便和傳統戲劇分道揚鑣,因為它具有變換角度、景深和鏡頭聚焦等高度發達的能力,並且探索出了提喻式的特寫鏡頭和轉喻式的剪輯手法等各種前所未有的類型。而在卓別林和愛森斯坦的運動影像中,上述手法反過來又被一種新穎的、隱喻式的「蒙太奇」所取代。②從失語症到文學,再到繪畫和電影,雅各布森的論域不斷拓展,更重要的是,他依然沒有局限於人類在藝術領域的創造,而是在隱喻和轉喻的語言兩極結構(the bipolar structure of…See More
Feb 9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3)

雅各布森認為,不僅在不同的文學流派中,對隱喻和轉喻的運用會各有偏重,即使在文學系統內部和在同一種文學體裁中也存在這樣的差異。比如單就詩歌這種體裁來說,在俄國抒情詩中,隱喻結構(metaphoric constructions)占支配地位,而在英雄史詩中,轉喻過程則占有優勢 : 再比如,就詩歌和散文這兩種文學話語而言,③相似性原則構成了詩歌的基礎,而散文則相反,根本上是由鄰近性所推進,因此,「隱喻之於詩歌,轉喻之於散文,分別構成最小的阻力線路,而且,詩歌的比喻研究首先直達隱喻。」[1](114)…See More
Feb 7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2)

在他看來,隱喻和轉喻的語言的兩極,代表了語言符號兩種基本關係模式的最精煉的表達:隱喻是通過相似性將一種事物轉換為另一種與之相關的事物,所謂「相似」是指形象的相似,包括事物的聲音、形狀、色彩、味道、象征或語法位置等,如「她是一個母老虎」,以「母 老 虎」喻指性格兇猛的「她」,另外,所有的對立都是相似,因為對立的兩項(互為反義詞)是建立在共同的語義素基礎上的,如「遠」和「近」構成隱喻,因為二者都是形容距離的詞 : 轉喻則是通過鄰近性用一個事物的名稱取代另一個事物,所謂「鄰近」是指時間、空間或因果邏輯的相近,如「三碗不過崗」,以「碗」喻指其所盛的「酒」。對失語症者來說,隱喻和轉喻這兩種過程中的某一種受到了抑制或完全受阻 : 而對於正常的言說者來說,這兩種過程在言語行為中是始終發揮效用的:話語的展開可以沿著隱喻或轉喻兩條不同的語義線路來進行,換言之,一個話題可以通過相似性或鄰近性而引向另一個話題。雅各布森的這種隱喻和轉喻模式是在波蘭學者克魯舍夫斯基(Mikolaj…See More
Feb 5
Covid-19 Narrative posted a blog post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1)

前言:雅各布森借助於失語症的實證研究,確認了隱喻與相似性、轉喻與鄰近性之間的直接聯系,進而從文化人類學的整體立場出發,將作為傳統修辭格的隱喻與轉喻提升為人類一切文化符號運作機制的兩種基本模式。他不僅綜合考察了人類文化中重復出現的隱喻和轉喻模式,更將此模式應用於諸多詩歌文本的語法結構分析中,尤其突出和強調了「隱喻」結構在詩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文學性」在文本中直觀而具體的體現。雅各布森的隱喻和轉喻模式是其文化符號學中的成功範式,對英法現代文學和社會文化的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修辭學》以降,「隱喻」和「轉喻」便成為傳統修辭學的核心範疇,也成為語言學、詩學、哲學、認知學、文化學等研究的重要問題,時至今日依然如此。相較於此前單一的語言研究視角,俄裔著名語言詩學家羅曼·雅各布森(Roman…See More
Feb 4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綫上公益培訓由於這一波冠病所帶來的災害,令個人甚至全世界受疫情影響的國家都措手不及。國家經濟損失更不計其數,人民苦不堪言。你或者就是以下其中一個群體…"
Nov 15,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大馬有史以來最差·疫情導致入境遊客大跌83.4%大馬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馬來西亞2020年的入境遊客人數,比2019年大幅減少了83.4%。 大馬統計局首席統計師拿督斯裏莫哈末烏茲指出,2020年入境大馬的遊客人數為430萬,2019年的人數為2610萬人。 他表示,這是大馬旅遊業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下跌,甚至比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SARS)時期更糟糕。 「盡管在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爆發時,大馬經歷了20.4%的暴跌,但是新冠肺炎疫…"
Nov 5,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Support for Whiskey Timah to keep its name & imageWe, a group of concerned Malaysian citizens of multi-ethnic backgrounds, wish to express our support for Winepak Corporation (M) Sdn Bhd to keep the name and image of their award-winning whiskey,…"
Nov 1,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marginal sea that is part of the Pacific Ocean, encompassing an area from the Singapore and Malacca Straits to the Strait of Taiwan of around 3,500,000 square kilometres (1,400,000 sq mi). The…"
Nov 1,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2035年:中國將建成文化強國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2020年11月3日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這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根據規劃《建議》,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Oct 16,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越通社消息:2021年4月16日,東盟基金會啟動了東盟社會企業發展計劃(ASEAN SEDP)並以線上方式舉行區域內社會企業相關問題討論會。 在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與SAP集團的協助下,ASEAN SEDP的目的是支持由青年領導的社會企業牽頭為減輕新冠肺炎疫情給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作出努力。 東盟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楊博士(Yang Mee…"
Sep 24, 2021
Khalak Khalayak commented on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post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社會企業與後疫情時代的復蘇—社會企業家如何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其影響力? 牛津大學及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為專家與我們分享了看法。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越大的危機往往孕育著越具顛覆性的變革。新冠疫情不僅給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顛覆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能否把握這一百年難遇的契機,重建更美好的家園?…"
Sep 23, 2021

Covid-19 Narrative's Blog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9)

Posted on February 14, 2023 at 7:00pm 0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照雅各布森一前一後的兩篇文章《語言的兩個方面和失語症的兩種類型》(1956)和《結束語:語言學和詩學》(1958),還可以發現:他對隱喻和轉喻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提出的「文學性」概念包括隱喻和轉喻,而後者則只把「文學性」與隱喻這一種類型相聯系,這意味著,雅各布森的這種「重隱喻輕轉喻」的「偏見」,是與其「文學性」的語言學界定密切相關的。…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8)

Posted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0 Comments

雅各布森突破文學系統的限制,將隱喻和轉喻從修辭範疇引入到更廣闊的文化系統中,無疑具有開風氣先的重要示範作用,但他所強調的還是它們的形式意義,與歷史和社會的根本要求無關,而且他也並未解釋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即二者產生和運作的思維機制是什麽。

對此我認為,聯想是隱喻和轉喻核心的思維機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聯想路徑,分別構成了人類的隱喻思維(metaphorical thinking)和 轉 喻 思 維(metonymical thinking),一 般認…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7)

Posted on January 30,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可以看出,他對隱喻和轉喻兩極的理解是較為辯證且靈活的,他甚至還舉了一個簡單例子對隱喻與轉喻同時存在進行說明:「『 一百條龍骨犁過波浪』,龍骨是提喻,指船,它是從龍骨和船這兩者事物的相鄰性中派生出來的 : 犁是隱喻,是從船和犁的運動間覺察到的類似性中派生出來的。」[5]…

Continue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6)

Posted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30am 0 Comments

精神分析學說成為可能。在《字符的代理作用》(1957)中,他將這一象征性的修辭結構與弗洛伊德釋夢邏輯中的凝縮和移置關聯起來,即凝縮等同於隱喻,用於掩飾,移置等同於轉喻,用於揭示,雖然他對雅各布森的觀點有所修正,①但不可否認,拉康正是因為置身於弗洛伊德和雅各布森之間,正是因為與雅各布森在 1950 年代的親密交往,才使得他同樣選擇了這種跨學科的比較研究,重新解釋弗洛伊德模式和無意識,並最終得出「無意識也具有語言結構」的著名結論。②



三…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