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kós kípos
  • Female
  • 長洲
  • Hong Kong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ystikós kípos's Friends

  • Baghdad Janim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中砂礁群
  • 馬厩 儺淄
  • 楊薇
  • Jambatan Tamparuli
  • se.gamat
  • Batu Empatbelas
  • Khalak Khalayak
  • 文創 庫
  • Wir sind ein volk
  • Bélgica querida
  • Paris En mémoire
  • Easy Tree

Gifts Received

Gift

Mystikós kípos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ystikós kípos's Page

Latest Activity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6

我們說在兩次聆聽之間,意識發生了變化,而且從一次聆聽到另一次聆聽,意識所選擇的第一記憶有所不同。客體每次都一樣,但是每次的現象卻都不一樣。不過,我們現在要提出的問題是:意識為什麼能夠連續兩次聆聽同一個時間客體?實際上,如果沒有將音樂錄制在唱片上的相似性記錄技術,那麼意識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換言之,只有通過唱片這個第三持留,意識對第一持留的遴選,也即想象介入到感知之中這一事實才變得顯而易見。唱片第一次使得同一個時間客體多次絕對相同的重復成為可能,使該時間客體形成多個前後更迭的現象,使同一個客體多次出現。現在,我們來詳盡地考察這一非凡的「可能性」。我先聽一次記錄在聲音載體上的一段音樂,該載體或是相似性的,或是數字化的。稍後,我再聽一次記錄在同一張碟片上的同一段音樂。顯然,在新一次的聆聽過程中,成為「剛剛過去時刻」的聲音構成了一系列第一持留,並將其他第一持留聚合在一起。它在流逝的過程中,流逝的方式和進行的方式與第一次聆聽時不一樣。否則,我所聽到的聲音或許就和已經聽過的聲音完全無異了。成為「剛剛過去時刻」的聲音與位於它之前的「剛剛過去時刻」聚合在一起,在第二次聆聽的過程中,它流逝的方式與第一次…See More
4 hours ago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5

6.遴選、准則與記錄不過,作為特例的「庫里肖夫效應」以及寬泛意義上的電影同時也說明,第一持留(也即在一邊流逝一邊被持留的時間客體中對「剛剛過去的時刻」的持留)與第二持留(也即在一般意義上的回憶中對過去時刻的再記憶)相互獨立,這種對立其實是一種假象。假如我們能夠說明活生生的現實總是包含想象,它只有被虛構之後才能被感知,也即不可避免地被幻覺所縈繞,那麼我們或許就可以說「感知」和「想象」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性的關系,即任何感知都具有想象的因素,反之亦然。感知是想象得以投映的銀幕。因此,我們或許就可以說生活總是電影,而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會有「如果熱愛生活,那麼就去電影院」一說。似乎我們去電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回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即為了能夠復活。因此,哲學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假象來自何處?」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不斷需要復活的生活,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我曾嘗試過挑戰這些問題,並為此而去探尋第三種類型的記憶,它不是第一記憶,亦非第二記憶,而是第三記憶。所有記錄,無論其形式如何,都屬於這一類型的記憶。胡塞爾本人將這一類型的記憶稱之為圖像的意識。我們稍後將轉向弗洛伊德,將會看到[10]…See More
Tuesday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4

每當我聆聽一段音樂的時候,客體就以流逝的方式向我呈現。在流逝的過程中,此刻存在著的音符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那個音符抓住,而之前的那個音符又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音符抓住。此刻的音符把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保持住,它既是「此刻之物」,同時也保持了客體的在場——時間客體之所以在場,正是基於這一「保持」。就這樣,時間客體具有了統一性。此刻在場的音符抓住了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以及所有音響時刻,正是因為這樣,它所發出的聲音才具有韻律性和音樂性,顯得和諧,並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符,而不僅僅是一記聲音或噪音。顯然,這些第一持留不能夠與一般意義上的「記憶」相互混淆,例如,它與「我們能夠記憶昨天聽過的一段音樂」不是一回事,因為第二種情況只是一種回顧或回憶,只是回憶起某個已經過去了但此刻不再存在的事物。相反,第一持留是一種原始的聯系,它把「此刻」和胡塞爾所說的「剛剛過去的時刻」相互聯系在一起,使「剛剛過去的時刻」仍然存在於「此刻」之中。「剛剛過去的時刻」被保持在正在流逝的「此刻」之中,從而使此刻呈現之物具有了內容:音樂所體現的顯然正是這一點。很明顯,在一段音樂中,某一音符必須與之前和之後的所有音符相互聯系,否則便…See More
Apr 14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3

4.「電影幻覺」的意識亨利·柏格森在《創造進化論》里談論過「電影幻覺」,在《影像—運動》一書中,德勒茲試圖推翻柏格森的相關言論。他概述道:(電影)的進行離不開兩個互補的材料,一是若干被稱為圖像的即時性片段,二是一種運動,或者說一種無人稱的、均勻的、抽象的、不可見的、不可捉摸的時間,它位於機械「之內」,…See More
Apr 10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2

我們可以帶著徹頭徹尾的慵懶去觀看影片,只有動態有聲圖像才允許我們這樣慵懶,因為面對它的時候,人們可以任由它作為,無須進行任何干預或介入,根本不必像讀書那樣需要瀏覽句子,需要翻頁,需要聚精會神,擔心遺失了文本的主線。倘若有幸,影片還不錯,那麼當我們離開它之後,就不會太過懶散,甚至反而充滿生命力,滿懷情感和行動的欲望,對事物的看法也會煥然一新。電影的職責針對的是我們的煩惱,它將我們的煩惱轉化為新的精力,轉移了該煩惱的實體。針對我們周日午後「什麼也不想做」的那種可怕的、近乎致命的情緒,它做了一些事。電影使我們重新擁有了對某些事物的期待,這些事物總會到來,將要到來,將要來到我們身邊,它們源自於現實生活:也就是以非虛構性為特征的生活,是當我們走出電影放映廳的黑暗、陷入白晝的光明之後所處的那種生活。3.電影的兩大根本原則對於電影,我們無須為擔心丟失文本的主線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因為那里本來就沒有文本。換言之,假使有的話,那文本也會自主進入到我們腦中,我們無須去尋找它。它與我們的時間相互交織,在我們無意識的意識——這正是電影觀眾的特征,面對圖像的運動,觀眾本人一動不動——所經歷的90或52分鐘里,它成…See More
Apr 9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1

第一章·電影的時間1.故事欲對故事和寓言的癖好,對小說的痴迷,至今仍為老人們所有,並在孩童那兒得到滿足。這種癖好和痴迷代代相傳,是各代人之間前後維系的紐帶。由於欲望難以得到滿足,這種癖好和痴迷定會促使後代人繼續創造,繼續杜撰,將未來的生活寫成新的篇章。這種故事欲歷史悠久,並仍然支配著現代社會,使其最為複雜和隱秘的部件得以運轉。然而,滿足這一欲望的條件已經發生了急劇的演變。而今,它已成為一項世界級工業活動的對象。霍克海默和阿多諾所說的「文化工業」已經構成了經濟發展的核心,它最直接的動力當然一直是古老的故事欲——而故事欲本身是普通欲望的關鍵。當前,這一欲望已經高度臣服於傳輸工業的發展。在20世紀末和新紀元之初,傳輸工業大獲成功,人們至少可以把傳輸工業看作一種繼承活動、一種有效的紐帶,看作各代人前後聯結的表現方式,並以此質疑傳輸能力的永久性。世界貿易在運用各種說服技巧的同時得到了發展,而所有說服技巧都應歸功於敘事的藝術。任何事件的發生都離不開故事欲。媒體網絡和程序工業系統地使用視聽技術資源,開發了這種令人驚異的愛好。在這個寬廣的背景下,電影佔據著一個極為特殊的地位。近年來,圖像和聲音的技術與…See More
Apr 7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6

文章寫到最後,聯想到近年學術界討論的中國哲學之合法性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說就是追問中國哲學本身的「是」與不「是」的問題。竊以為對中國哲學之合法性即中國哲學本身之「是」的質疑,也可以就用中國哲學求「是」的智慧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提問方式似乎假定了某種東西的「是」應該是先天抽象的並且一成不變的,似乎有脫離歷史和現實中存在的事實的中國哲學,而去尋求一個抽象的先在的中國哲學的意味。…See More
Nov 22,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5

任何道理、任何理論,都要與時俱進。不與時俱進,任何原先的「是」都有可能變成「不是」或「非」。中國哲學求「是」既不脫離「史」,同時又必須因「時」,這兩者相互作用,使得中國哲人求「是」的思維活動在古與今、新與舊、繼往與開來、傳承與創新之間形成一種必要張力,從而使中國哲學之求「是」既具有延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不乏創造性和生命活力。五、「是」與「勢」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21]31在事物成為其所「是」的過程中,「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管子·君臣》篇說:「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6]174任何事物或事情其實都有一個「其勢固然」的「勢」,或曰必然趨勢。「勢」就是在特定背景環境下事物發展的一種客觀趨勢,是一種當下可以感受到的、自然而然且不得不然的潛在的「是」。它雖然還不是現實的,但卻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勢」也指一種可以借用或可能發生作用的潛在的資源或力量,如《淮南子·兵略訓》論述用兵之道有「三勢」,即「氣勢」、「地勢」、「因勢」[4]2592260。…See More
Nov 19,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4

由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史學傳統,這種史學傳統由孔子開創,它不僅只是對歷史事實秉筆直書,而且要在其中善善惡惡,褒貶是非,寄寓微言大義。所以中國古代像《春秋》、《史記》那樣的偉大史學著作,同時也可以說是哲學著作。由此更形成了作為中國哲學之重要載體的經學傳統,漢代的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等,都可以納入這種廣義的經學傳統,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對歷史文獻的重新闡釋來表達其哲學觀念和理論體系的。…See More
Nov 16,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3

「是」在古漢語中本來是一個指示代詞,意即「此」或「這一個」。「求是」就是要通過考察具體的「此事」或「這一件事」從而得出具有相對普遍意義的「是」與「非」。中國哲學的「求是」不脫離具體的「此事」,「求是」的抽象哲學思維也不脫離具體的直觀考察。《釋名·釋姿容》說:「視,是也,察是非也。」可見求「是」離不開對具體的「事」的「視」與「察」。再從哲學的表達方式上來說,「是」不僅是從考察具體的「事」而來,而且只有通過具體的「事」才能得到充分的揭示。所以在哲學思想的表述上,中國哲學家也傾向於用直觀的方法以「事」說「是」,而不是脫離了具體的「事」,用抽象的邏輯和理論體系來就「是」論「是」。 例如在《論語》中,「仁」究竟「是」什麽?…See More
Nov 14,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2

然而,哲學所求之「是」,絕不能只是一種私人語言,一種完全只是「合於己」而不合於人的東西,而應當是一種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的「公是」。總體上來說,中國哲學之「是」並非純粹是因人而定的主觀的東西,因為一切的理解和闡釋,都是在特定背景和主體與客體間、或主體與主體間的交往環境中進行的。這種特定的背景和主體與客體間、或主體與主體間的交往環境就構成了「是」所賴以形成的客觀性基礎,就決定了「是」不可能是個體的隨心所欲的產物。上述所謂特定背景和主體與客體間、或主體與主體間的交往環境,在中國哲學話語中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實」「事」「史」「時」「勢」。「實」「事」「史」「時」「勢」都是中國哲學中有重要意義的概念。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的關系非常密切,中國哲人總是善於在「實」「事」「史」「時」「勢」中來發現「是」,求證「是」。這一特征深刻地體現著中國哲學的本質,凸現了中國哲學作為一種不同於傳統西方哲學的哲學而存在的獨特價值,很值得加以深入研究。本文試圖通過具體論述「是」與「實」「事」「史」「時」「勢」的關系,來說明中國古代哲學的這一重要特征。一、「是」與「實」在主流的中國哲學…See More
Nov 12,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1

摘要:哲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求「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色就是善於在「實」「事」「史」「時」「勢」中來求「是」。「實」「事」「史」「時」「勢」構成了中國哲學對「是」進行理解和闡釋的整體語境。從「實」「事」「史」「時」「勢」來求「是」,體現了中國哲學富於實踐性、人文性、辯證性的特色。從最一般的意義上可以說,哲學就是求「是」的學問[1]40244。這個「是」,在西方哲學本體論傳統中,也就是所謂「存在」(英文Being,德文Sein),在中國哲學中,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實事求是」的「是」[2]3232359。人們所認識到的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是」。假如一個東西什麽都不「是」(連「東西」都不「是」),那它對人來說就不是「存在」。…See More
Nov 8,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杜學敏·美學:概念與學科——“美學”面面觀(6)

另一方面,消極地講,當前形形色色“(審)美學”名詞競相出現以至泛濫成災的局面也説明了人們在使用(審)美學或審美概念時的隨意性,如前述“骯髒美學”、“死亡美學”之類。我們固然不能拘泥於傳統美學學科的已有模式,因而相信美學是發展的,“美學研究什麼”也“不可能有公式化或概念化的一成不變的結論”(20),但對於一個嚴肅的(審)美學研究者來説,下面這點當是一個並不算過分的要求:在運用或提出任何一種新的含有“(審)美學”字樣的概念時都應該深入考慮、界定其明確而合理的內涵。或許以此出發,方可使原本已經駁雜因而意含曖昧的(審)美學真正逐漸走向成熟。儘管差不多從誕生起,無論是作爲概念還是作爲學科,“美學”的內涵與研究對象就歧義叢生,莫衷一是,甚至混亂而含糊,以至其存在的合法性與地位不斷遭到質疑與嘲弄。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人們對“美學”概念的使用與學科研究的熱情。事實上,不管是從其近代産生的深層背景看,還是從其存在的價值意義看,(審)美學——尤其是作爲基礎理論學科的(審)美學概念連同其研究內容,本質上不只是普通意義上的一門知識學問或科學,更是對近現代人的一種現代性反思意識的獨特表達,是人看待自身、自然與社…See More
Aug 31,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杜學敏·美學:概念與學科——“美學”面面觀(5)

還有,從美學學科的發展與分類來看,美學有理論美學與應用美學、基礎美學及其分支美學學科的分別。美學發展到今天,儘管遠非成熟,但僅從漢語美學圈來看,“美學”或“審美”二詞的造詞功能異常強大,它們幾乎可以和任何詞語搭配,從而産生形形色色的以“美學”爲詞尾的“××美學”或以“審美”爲詞頭的“審美××學”。如哲學美學、倫理美學、文藝美學、生態美學、環境美學、影視美學、宣傳美學、醫學美學、愛情美學、翻譯美學、苦難美學、死亡美學、骯髒美學,審美心理學、審美教育學、審美文化學、審美應用學、審美欣賞學等等。這些不同的“(審)美學”學科或交叉“(審)美學”的出現,給人一種十分混亂的感覺:這些形形色色的“(審)美學”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也再一次提出了一個老問題:究竟什麼是(審)美學?一方面,樂觀地講,這表明美學在其發展過程出現了理論美學與應用美學、基礎美學與部門美學(即前者的分支學科)的分別,—因爲對審美現象除可以進行一般研究從而産生所謂“美學”或“美學概論”、“美學原理”等基礎美學之外,人們既可以從理論視角研究審美現象,如哲學美學、文藝美學之類,也可以從衆多的不同實際應用方面研究審美活動,從而産生所謂城市…See More
Aug 21,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杜學敏·美學:概念與學科——“美學”面面觀(3)

至於在國內美學研究或其它場合中,“美學(的)”或“審美學(的)”之所以被等同於“藝術(的)”,除前述鮑姆加登建立美學時的含混及“(審)美學”與“審美”常常被混同這兩個原因之外,也源於西方美學界對美學學科的藝術哲學甚至文藝學定位。按照西方的傳統觀念,尤其是自西方18世紀中葉起,隨着與鮑姆加登同時代的法國學者巴托(Charles…See More
Aug 15, 2023
Mystikós kípos posted a blog post

杜學敏·美學:概念與學科——“美學”面面觀(2)

在當代以感性爲核心旨意的審美現代性討論中,學者們不斷回溯到“埃斯特惕卡”的“感性學”本義,以至有學者認爲當恢複其“感性學”原名。不過,鑒於西文該詞本義突出的並非感性本身也非美,而是人感知、獲得美的活動狀態或過程即“審美”,故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漢語美學界學者紛紛表示用“審美學”這個譯名更爲妥切⑧,也以此出現了多部以《審美學》命名的美學原理教材⑨。另外,將“埃斯特惕卡(克)”譯爲“審美學”還有一個重要的方便之處: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其研究對象確定爲“審美(活動)”(10),從而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與混亂(詳後)。只是由於已經相沿成習,差不多婦孺皆知的中文譯名仍然是“美學”。但對於該學科的研究者來説,畢竟是有諸多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麻煩與尷尬。由此可見,對應於sthetik、aesthetics等西語詞匯,漢語“美學”或“審美學”概念的一個基本內涵是指一門學問、學科或科學——無論它以什麼爲研究對象,如何爲它下定義。此詞既可單用,也可被其它詞語修飾,像文藝美學、電影美學、科技美學、醫學美學等等,還可以修飾其他詞語(此情形下一般用“審美”),如美學藝術學、審美心理學、審美文化學、審美教育學、審…See More
Aug 7, 2023

Mystikós kípos'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Mystikós kípos's Blog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6

Posted on March 10, 2024 at 10:30am 0 Comments

我們說在兩次聆聽之間,意識發生了變化,而且從一次聆聽到另一次聆聽,意識所選擇的第一記憶有所不同。客體每次都一樣,但是每次的現象卻都不一樣。不過,我們現在要提出的問題是:意識為什麼能夠連續兩次聆聽同一個時間客體?

實際上,如果沒有將音樂錄制在唱片上的相似性記錄技術,那麼意識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換言之,只有通過唱片這個第三持留,意識對第一持留的遴選,也即想象介入到感知之中這一事實才變得顯而易見。唱片第一次使得同一個時間客體多次絕對相同的重復成為可能,使該時間客體形成多個前後更迭的現象,使同一個客體多次出現。

現在,我們來詳盡地考察這一非凡的「可能性」。…

Continue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5

Posted on March 3, 2024 at 10:00am 0 Comments

6.遴選、准則與記錄

不過,作為特例的「庫里肖夫效應」以及寬泛意義上的電影同時也說明,第一持留(也即在一邊流逝一邊被持留的時間客體中對「剛剛過去的時刻」的持留)與第二持留(也即在一般意義上的回憶中對過去時刻的再記憶)相互獨立,這種對立其實是一種假象。

假如我們能夠說明活生生的現實總是包含想象,它只有被虛構之後才能被感知,也即不可避免地被幻覺所縈繞,那麼我們或許就可以說「感知」和「想象」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性的關系,即任何感知都具有想象的因素,反之亦然。感知是想象得以投映的銀幕。因此,我們或許就可以說生活總是電影,而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會有「如果熱愛生活,那麼就去電影院」一說。似乎我們去電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回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即為了能夠復活。…

Continue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4

Posted on March 3, 2024 at 8:30am 0 Comments

每當我聆聽一段音樂的時候,客體就以流逝的方式向我呈現。在流逝的過程中,此刻存在著的音符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那個音符抓住,而之前的那個音符又會把位於它之前的音符抓住。此刻的音符把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保持住,它既是「此刻之物」,同時也保持了客體的在場——時間客體之所以在場,正是基於這一「保持」。就這樣,時間客體具有了統一性。此刻在場的音符抓住了位於它之前的所有音符,以及所有音響時刻,正是因為這樣,它所發出的聲音才具有韻律性和音樂性,顯得和諧,並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符,而不僅僅是一記聲音或噪音。…

Continue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3

Posted on February 27, 2024 at 7:30am 0 Comments

4.「電影幻覺」的意識

亨利·柏格森在《創造進化論》里談論過「電影幻覺」,在《影像—運動》一書中,德勒茲試圖推翻柏格森的相關言論。他概述道:

(電影)的進行離不開兩個互補的材料,一是若干被稱為圖像的即時性片段,二是一種運動,或者說一種無人稱的、均勻的、抽象的、不可見的、不可捉摸的時間,它位於機械「之內」, 「有了」它,畫面才得以前後相連。因此,電影給予我們的是一種虛假的運動,它是所有虛假運動中最為典型的一種。然而奇怪的是,柏格森卻給這最為古老的幻覺起了一個如此現代和新潮的名字(「電影的」幻覺)。我們是否應當這樣理解:按照柏格森的說法,電影或許只是在投映和復制一種永恆而普遍的幻覺?難道人們一直在做電影,卻並不知道這一點?…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