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貨珍藏
  • 登佳楼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私貨珍藏's Friends

  • Paetiyo
  • Chiron人馬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ehtay Dream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Macclesfield
  • 1 Dimensional Man
  • TV Plus
  • 楊薇
  • Jambatan Tamparuli

Gifts Received

Gift

私貨珍藏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私貨珍藏's Page

Latest Activity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APP: 德勒茲「混沌宇宙」~~德勒茲(Gilles Deleuze)筆下的「混沌宇宙」(Chaosmos)是一個極富詩意且哲學性極強的概念,它源自他與瓜達里(Félix Guattari)在《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與《何謂哲学》(What is Philosophy?)中的思想。這個詞本身就是由「混沌」(chaos)與「宇宙」(cosmos)融合而來,首次出現在詹姆斯·喬伊斯的《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9 hours ago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APP: Awareness…"
16 hours ago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3對「超越感」的渴望與依附:法也含「佛法」、「道法」、「法界」之義,意味一種超越個體經驗的存有或原則。這種法欲傾向於宗教性、靈性(spiritual awareness),類似海德格爾式「向在者之開敞」或「Being…"
yesterday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In defiance of gravity by David Mar Quinto

"愛墾APP:看見紅色,不表示其他顏色不存在~~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眼睛能夠分辨顏色,是因為視網膜上的三種錐狀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線敏感,分別對紅、綠、藍光敏感。當光線進入眼睛,經過角膜、晶狀體折射後,照射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會將光線的波長信息轉化為電信號,然後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大腦將這些信號解析,從而讓我們感知到不同的顏色。…"
yesterday
葉子正绿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0.1

"我們是一個如此弱小的民族,可整個世界(邊說邊用手 指著空中,整個「世界」指的是北約轟炸縱隊)都針對我們——你們告訴 德國吧,它應該感到羞恥!我們再也不會有歡樂,再也不會有慶祝,再也不會有節日。 我們大家如今能夠一起去的地方就只有墓地了,維舍格 勒一帶還有很多這樣的墓地。教堂,禮拜,是的,不過只是形式而已, 宗教已經死了。唯一的生活、唯一的群體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公墓里。 體育運動,就這樣:最優秀的運動員都死了,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
Friday
創客有多熱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0.5

"凡塵〈識蘊與潛意識〉識蘊[下] 五、從「識蘊」開展的「第七及第八識」與當代「潛意識」之關係 人,心理的功能和狀態,以及由心理產生的問題和影響等等課題,其實在人類有文明以來一直受到關注。「“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狀態(精神分析)就這樣在19世紀的西方社會中發展出來,至今還在不斷的開展與詮釋中。(按:精神分析和佛教都有意識一詞,且以標點符號為作區分:「意識」代表佛教所說,而“意識”即是精神學派之用詞。)…"
Thursday
創客有多熱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0.5

"《心經》五蘊皆空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法門出自《心經》――佛教大乘經典中,文字最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二百六十字經文,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 《心經》一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意為智慧。五蘊,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識。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的、精神的活動,也就是物質的身體、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和合。 「五…"
Thursday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Piano Thing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APP:丹納《藝術哲學》“三要素”根據丹納(Hippolyte Taine)在《藝術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後半篇章中對“三要素”的闡述,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把先前討論的「文明過度導致形象弱化」的批判與他對藝術作品評判標準相結合: 一、特徵的重要程度(le degré de l’importance du…"
Thursday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A happy corner by Thai Hoa Pham o

"丹納《藝術哲學》形象思维~~ 文明國度的特點是使圖像受挫,而讓概念佔了上風。在教育、談話、想法和知識的不斷作用下,對於事物的原始知覺會變得紊亂、破碎、消退,以致於被直截了當的概念、分門別類的術語、代數符號一類的東西所取代。…"
Wednesday
Sindumin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1.1

"愛墾APP:《文鏡秘府論》與皎然詩論~~唐代以科舉取士,「格」、「式」等注重詩作法的著作頻現,《文鏡秘府論》中對於皎然的詩論也有引用,可見其當時影響。皎然在「明作用」部分提到:作者措意,雖有聲律,不妨作用,如壺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時時拋針擲線,似斷而復續,此為詩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作者措意,雖有聲律,不妨作用,如壺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時時拋針擲線,似斷而復續,此為詩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Jul 13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吉隆坡景觀·雙子塔城中公園

"愛墾APP:[唐]皎然論“詩式”所謂「似斷而復續」,指的是詩句之間看似斷裂、不連貫,但其實內在情感、意境、語勢是相連的,形成一種若即若離、含蓄跳脫的美感。這種技法常見於唐詩中,尤其在情感細膩或意境綿遠的作品裡。以下舉數個例子說明: ❶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Jul 13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On The Street by Dmitry Ryzhkov

"陳明發叙事學·誰不愛聽故事? 以前,許多人生智慧,都是借助故事的方式一代人傳一代人。我的祖母也是很愛說故事,她其實是一個文盲,可是她懂得許多中國的歷史傳說,我後來才知道那是從戲曲故事裡學習來的。今天,馬來西亞華族的歷史事實,並沒有在官方的記錄中受到重視,甚至受到有意的忽略或歪曲,華族歷史工作者的努力要受到支持與鼓勵外,民間也必須加強挖掘歷史、創作成故事,以便借用人們喜歡的載體流傳下去。(9.7.2011 愛墾網)"
Jul 12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Piano Thing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APP: 艾略特〈傳統與個人才能〉~~T.S.艾略特的〈傳統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1917)一文,向來被視為英美現代主義詩學重要宣言之一。從「情動轉折(Affective…"
Jul 12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A happy corner by Thai Hoa Pham o

"丹纳《藝術哲學》特徵論~~古典繪畫絕不強調暴烈或痛苦的景象,引起憐憫和恐怖,像德拉克魯瓦的《列日主教的被刺》,德康的《死亡》或《桑勃族的戰敗》,阿利·斯赫費的《哭泣的人》。它也不表現深刻,極端,複雜的感情,像德拉克魯瓦的《哈姆萊特》或《塔索》。 它不追求微妙或強烈的效果;那是下一時代,藝術的衰落已經很顯著的時候的現象,例如博洛尼亞畫派中的嫵媚與出神的馬德萊娜,嬌嫩而若有所思的聖母,慷慨壯烈的殉道者。(第一章…"
Jul 11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Piano Thing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APP:德勒兹藝術情動~~ 藝術與感受性(sensation):藝術不是一種裝潢或風格,不是為了使素材變得更加好看或者更便於消費。藝術或許也有意義或者信息,但是使其成為藝術的,不是它的內容而是它的感受性、它的可感性力量或風格。 對應文本:《The Logic of Sensation》(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What makes a work of art is not its form or its…"
Jul 10
鮮拿哥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Steve McCurry: 最後一卷 Kodachrome 01

"愛墾APP:德勒兹藝術情動~~ 藝術與感受性(sensation):藝術不是一種裝潢或風格,不是為了使素材變得更加好看或者更便於消費。藝術或許也有意義或者信息,但是使其成為藝術的,不是它的內容而是它的感受性、它的可感性力量或風格。 對應文本:《The Logic of Sensation》(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What makes a work of art is not its form or its…"
Jul 10

私貨珍藏'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私貨珍藏'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私貨珍藏's Blog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8

Posted on May 6, 2025 at 8:18pm 0 Comments

  1. 日本:吉見俊哉(Yoshimi Shunya)——「懷舊都市」如何制造文化擬象?

    關鍵詞:都市懷舊(Urban Nostalgia)、擬象歷史(Simulacral History)、文化消費(Cultural Consumption)

    在《東京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of Tokyo, 2006)中,吉見俊哉分析了日本城市如何將歷史擬象化,並批評:

    日本的許多歷史博物館,並不是在展示歷史,而是在「制造過去的氛圍」——例如東京的「江戶東京博物館」(EdoTokyo Museum)采用「仿古體驗」的形式,讓觀眾沉浸於「理想化的江戶生活」,但這實際上是一種去政治化的歷史消費。…

Continue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7

Posted on March 19, 2025 at 11:30pm 0 Comments

  1. 勞倫·貝蘭特(Lauren Berlant):博物館如何制造「殘酷樂觀」,讓人沉浸於懷舊幻覺?

    關鍵詞:殘酷樂觀(Cruel Optimism)、歷史情動(Historical Affect)、停滯性未來(Stagnant Futurity)

    在《殘酷的樂觀》(Cruel Optimism, 2011)中,貝蘭特指出:

    博物館制造了一種「殘酷的懷舊樂觀」——觀眾誤以為通過觀看展覽,他們可以與過去建立真實的情感連接,但實際上,這種連接是受策展人操控的、被市場化的情感體驗。…

Continue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6

Posted on March 19, 2025 at 9:30pm 0 Comments

  1. 馬克·費希爾(Mark Fisher)——懷舊消費如何導致「懷舊資本主義」

    關鍵詞:資本主義現實主義(Capitalist Realism)、文化停滯(Cultural Stagnation)

    費希爾在《資本主義現實主義》(Capitalist Realism, 2009)中批判現代社會的懷舊風潮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停滯:

    市場通過懷舊再生產,防止新的文化形式出現——人們消費復古電影、經典游戲,但這些只是舊文化的再利用,並未創造新的文化內容。…

Continue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5

Posted on March 19, 2025 at 5:30pm 0 Comments

現代品牌利用感官刺激、民族情感、修復性懷舊等手段,讓消費者「懷舊式消費」,但這種懷舊是人為制造的,而不是真實的歷史體驗。

反思:如何在懷舊消費中保持批判意識,而不被市場操控?

懷舊消費與擬象文化的擴張,確實模糊了真實生活的詩性敞開(poetic openness),使個體沉溺於市場化、媒介化的「擬似懷舊」,而非真正的存在經驗。對於這一現象,情動學(affective studies)的許多理論提供了深刻分析,尤其涉及時間體驗、記憶操控、資本主義情感治理等維度。以下是幾個關鍵理論:

1. 布賴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懷舊如何被操控為「擬象情動」

關鍵詞:強度情動(Affective Intensity)、感知政治(Politics of Perception)

馬蘇米在《情動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Affect, 2015)中認為,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懷舊並非真正的個體回憶,而是一種預設好的、市場操控的情感體驗。

擬象懷舊(Simulated…

Continue

Comment Wall (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At 9:33pm on June 7, 2012, Cecelia Agnes Ling Marcus Suit said…

Baram位于马来西亚,砂捞越的北部.拥有美丽的原始热带雨林.在Baram居住大多是原住民,大约有7成以上.亚洲最后一群游猎民族,本南人就居住在Baram区.但是本南人的生存环境在近几年因为非法伐木受到破坏,现在更因为政府要建造水坝,使到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受到威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