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貨珍藏
  • 登佳楼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私貨珍藏's Friends

  • Paetiyo
  • Chiron人馬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ehtay Dream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 Macclesfield
  • 1 Dimensional Man
  • TV Plus
  • Jambatan Tamparuli
  • Cheung Po Tsai Cave
  • 水牆 繪

Gifts Received

Gift

私貨珍藏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私貨珍藏's Page

Latest Activity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下)

在四川另一個藏族自治州首府,前些年的一次水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說,這種損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當地有人忽發奇想,在內地已經被認識到有巨大危害的“向湖泊要地,向大海要地,向河流要地”的做法,在這里再一次可悲地重復了一次。人們耗費巨資在穿城而過的湍急的河上蓋起了水泥蓋子,水泥蓋子上面建起了市場。在設計者的想像中,河水會永遠按照他們的意思在蓋子下面流淌。但是,自然界遵從的是一種非官方、非人智的規律,於是,一個洪水暴漲的晚上,洪水和洪水下瀉時帶來的樹木與石頭,把徑流有限的河道給堵起來了。洪水便湧到地面,在原來規劃為街道和居民區的城里肆意泛濫。我在電視里看到過災後的景象。其實,就算不發生這樣的洪水,他們也不該把河面封閉起來。因為,他們不該拒絕河流提供的公共空間,以及流水帶給這個城鎮的特別美感。因為,這些處於中國社會邊緣的城鎮所以顯得美麗,並不是因為建造他們的人有了特別的規劃與設計,而是因為周圍的自然賦予的特別美感。我的家鄉馬爾康的情形也是一樣。城里並沒有特別的建築讓我們引以為豪。穿城而過的梭磨河上四季不同調子與音高的水流聲,是所有居民共同傾聽的自然的樂音。每一個倚在河岸欄桿上凝神的人,都會…See More
Sep 4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後人類”媒體藝術體驗張尕:全球藝術界對於人類紀以及後人類話題已形成普遍的共識。這個項目正是以“後人類”(Posthuman)、“生態”(Ecology)和“共同體”(The…"
Aug 30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歷史審美體驗德國學者卡西爾在評價赫爾德的歷史觀時提到「使過去復活」的歷史觀:歷史就是力圖把所有這些零亂的東西、把過去的雜亂無章的支梢末節熔合在一起,綜合起來澆鑄成新的樣態。在歷史哲學的近代奠基者之中,赫爾德最清晰地洞察到了歷史過程的這一面……赫爾德具有使過去復活,並使人的道德、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斷篇殘跡都能雄辯地說話的巨大個人能力……赫爾德的「清掃法——不僅僅只是從垃圾中淘出金子,而是使垃圾本身再生為活的作物」。[…"
Aug 24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中)

馬爾康,作為一個城鎮,在中國土地上,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也像是進入中國任何一個城鎮時一樣,有一個城鄉結合的邊緣地帶。在這樣一個邊緣地帶,都有許多身份不太明確的流民的臨時居所,也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機構像是處於意識邊緣的一些記憶碎片。流民的臨時居所與這些似乎被遺棄但卻會永遠存在的機構,構成了一種特別的景觀。在這種景觀里,建築總是草率而破舊,並且缺乏規劃的。這樣的地方,墻角有荒草叢生,陰溝里堆滿了垃圾、夏天就成了蚊蠅的天地。這樣的地帶也是城市的沈淪之地。城鎮里被唾棄的人,不出三天立馬就會出現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在中國的城鎮與鄉村之間,形成一種令人絕望的第二種命運景觀。一個城市如果廣大,這個地帶也會相應廣大;一個城市如果狹小,這個地帶也會相應縮小,但總是能夠保持著一種適度的均衡。在進入馬爾康這個只有半個世紀歷史的城鎮時,情形也是一樣。馬路兩邊出現了低矮的灰頭土臉的建築。高大一些的是廢棄的廠房,一些生產過時產品的廠房,還有一些狹小零亂的作坊。更大一片本來就像個鎮子的建築群落,曾經是散布在所有山溝里的伐木場的指揮中樞,現在,也像是大渡河流域內被伐盡了山林的土…See More
Aug 19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上)

從卓克基沿梭磨河而下,短短的九公里路程中,河流兩岸,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嘉絨村莊。查米村那些石頭寨子,仍然在那斜斜的山坡上緊緊地聚集在一起,籠罩著核桃樹那巨大陰涼。村子前寬闊的柏油馬路上,汽車轟轟隆隆地來來往往,但咫尺之間的村子依然寂靜如常,濃蔭深重,四處彌漫著水果淡淡的香氣。再往下走,在河的對岸,河谷的臺地更加低矮寬廣。在廣闊的田野中間,嘉絨人的民居成了田野美麗的點綴。墻上繪著巨大的日月同輝圖案,繪著宗教意味濃重的金剛與稱為雍忠的萬字法輪的石頭寨子,超拔在熟黃的麥地與青碧的玉米地之間。果園、麥地,向著石頭寨子匯聚;小的寨子向著大的寨子匯聚;邊緣的寨子向著中央的寨子匯聚。於是,有了這個叫做阿底的村子。然後是查北村,再然後是被人漠視到叫不出名字、但自己卻安然存在的村子。在這些村子,過去的時代只是大片的荒野,而在這個世紀的後半葉,嘉絨土地上的土司們的身影從政治舞臺上轉過身去,歷史深重的絲絨簾幕懸垂下來,他們的身影再次出現,作為統戰對象出現在當代的政治舞臺上時,過去的一切,在他們自己也已是一種依稀的夢境了。歷史謝了一幕,另一重幕布拉開,強光照耀之處,是另一種新鮮的布景。就在我這個下午依次走過的…See More
Aug 16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發展與詮釋遺產之策略 使用工業遺產的特色發展文化觀光,是一種管理者創意運用資產的表現。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僅擁有文化資產還不夠,如欲發展遊憩活動與文化觀光,管理者需要先以將文化資產轉化成為文化景點為著眼點,學者 McKercher與 du…"
Aug 14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塔公園

"丘樹宏的詩《漢陽造》 漢陽造,造出一桿槍, 編鐘的風骨莫邪的膽量, 一聲驚雷撕裂沈重的夜色, 英勇首義推翻顫巍巍的帝王。   漢陽造,造出一個家, 木蘭的忠孝晴川的暖陽, 江河交織匯集東湖的溫馨, 橋塹飛架構建黃鶴樓的安詳。   漢陽造,造出一個國, 屈原的赤誠勾踐的悲壯, 民主共和挽起南北的雙手, 浴血奮鬥帶來共和國的曙光。   漢陽造,造出一個夢, 子期的彈奏伯牙的頌唱, 高山雄偉托起城市的崛起, 流水浩蕩成就大武漢的夢想。"
Aug 8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上升還是下降?(下)

公路邊上的湍急溪流邊上,有些小小的草地,一些年輕的核桃樹。在嘉絨地區旅行,當你看到路邊核桃樹的出現時,說明一個村莊已經漸漸靠近。接著,另一種熟悉的景致又出現在眼前了。那是一座小水電站,水泥的溝渠,水泥的堤壩,青磚的廠房,水流翻過水壩時形成一道小小的人工瀑布,然後,電線從這里帶著難以琢磨的電力,走進一個又一個嘉絨人的村莊。與之相映成趣的是,水電站下遊一點,就是一座傳統的水磨房。石砌的矮墻,平坦的泥頂上長滿了厚厚的野草。水磨房上邊的木頭閘門關著,順著木頭梘槽奔湧而來的溪水受到阻攔後,在那里飛迸出一大團扇形的水花。當我走過了水電站與磨房,轉過一個山彎,從一面岩石峭壁的陰影下走出來,眼前猛然一亮,出現了那個叫做西索的嘉絨村莊和開闊的梭磨河谷地。我的目光越過河岸這邊西索村大片飄揚著的經幡,覆蓋著木瓦或石板的屋頂投向大河對岸。對面,是地理學上叫做河谷沖積臺地的典型地貌。經歷了千秋萬世的河流,在不同的高度上都留下了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沖積扇。當下一個地質年代開始後,河流開始又一次深深地下切,下切到一定的深度,又會穩定幾百上千年,再一次在兩岸淤積出一些平坦的臺地,並且等著在下一次地質變化動蕩的年代里開始又…See More
Aug 8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Piano Thing by Vincent Bourilhon

"〈美學與審美〉不管是從其近代産生的深層背景看,還是從其存在的價值意義看,(審)美學——尤其是作爲基礎理論學科的(審)美學概念連同其研究內容,本質上不只是普通意義上的一門知識學問或科學,更是對近現代人的一種現代性反思意識的獨特表達,是人看待自身、自然與社會的一種獨特視角。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作爲感性生存論的審美問題實際定位於哲學家和詩人們面臨現代型社會形態的困境時所思慮的種種難題。從這種意義上説,‘美學’不是一門文藝學問(甚至不是一門哲學…"
Aug 5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上升還是下降?(中)

這樣的次生林,蘊蓄水量,保持水土和調節氣候的功能已經大大減弱了。不止一個地方的農民告訴我說,當那些森林消失在刀斧之下後,山里的氣候就越來越難以把握夏天的雨水和冬天的風越來越暴烈,隨著森林的減少,夏天的洪水總是輕而易舉就漲滿河道,成為農民收成的最大破壞因素;而一到冬天,一些四季低流,而水量穩定的溪流,就只剩下滿澗累累的巨石了。對山里靠玉米,靠冬小麥,靠馬鈴薯為生的農民來說,森林調節氣溫的作用越來越弱,秋天的霜凍比過去提前了。霜凍的結果,使許多作物不能完全成熟。在一個叫做卡爾納的寨子,主人從火塘里掏出燒熟的連麩麥麵饃,我拿在手里卻是軟軟的感覺。主人看到我詫異的眼光,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這里再也吃不到噴噴香的麥麵了。”我問他這是為什麽。女主人臉紅了,好像這一切都是她的過錯。她聲音很低地說:“因為麥子不好。”這也是一個次生林滿破山野的村莊。經過主人的一番解釋,我終於明白了個中的緣由。每當麥子灌漿的時候,霜凍就來了。於是,麥子便陡然終止了成熟的過程,迅速枯黃。一年一年,農民們的收獲期提前了,但是,在曬場上脫粒之後,裝進糧櫃里的都是些乾癟難看的麥粒。從這種麥子磨成的麵粉中,再也聞不到陽光與土地的芬…See More
Aug 5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上升還是下降?(上)

第二天一早,我就上路了。這是夏天。夏天的山野里,樹葉上,草叢中,所有的碧綠上都有露水漾動的光芒。這是我最最熟悉的一種光芒。早晨的山野在薄薄的清寒中一片寂靜。沒有風,也沒有聲音。山梁後邊還未露臉的太陽越升越高,光線越來越明亮。我手里拿著一根帶著很多葉片的樹枝,一邊走一邊揮舞,為的是掃掉前面的露水。盡管這樣,不一會兒,一雙鞋很快就被冰涼的露水浸透了。這樣的寂靜給我的感覺是真正的早晨還沒有開始。真正的早晨是隨著通紅的太陽從山梁上猛然躍出那一刻開始的。太陽好像猛然一下就躍上了山梁,並在轉瞬之間拋撒出耀眼的金光,一切都在片刻之間被照耀得閃閃發光。更為奇妙的是,森林中的鳥們也在太陽放出明亮光線的那一刻,突然開始齊聲鳴唱。這時,新的一天才真正的來到了山野之間。當我走到山下,重新踏上公路堅硬的碎石路面時,花草與樹木上的露水已經乾了。公路順若山谷底部的溪流向著一個更加寬大的山谷俯衝而下。而向若這條向下俯衝的山谷,更多的小山谷在這甩俯衝匯聚。這種匯聚是森林孕育的眾水的匯聚。越往下走,山谷越開闊,峽谷中的溪流就越來越壯大。一輛汽車疾馳而來,我揚起手,汽車一個急剎停下來,立時,車後的塵土漫卷而來,整輛汽車與人…See More
Jul 28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露營在星光下(4)

大師賜他一串佛珠,阿旺扎巴當著眾弟子的而發下宏願,要在家鄉嘉絨建立4佛珠同樣數量的格魯派寺院。而衍佛珠是108顆。這就是說,他要回到家鄉,建立起108座佛教寺院。阿旺扎巴再次穿越青藏高原時,已經是15世紀初葉了。就像當年寧瑪派的高僧毗盧遮那一樣,整個嘉絨大地上都留下了阿旺扎巴的身影與傳說。他建立的108座寺院中就包括了眼下供奉著他靈塔的這一庵。我曾經與宗教史研究人和地方史專家——起,循石他傳法建寺的路線實地追蹤他的足跡。我不是地方宗教史的專家,也沒冇成為這種專家的忐向和必要的學術上的訓練。我只要追憶一種精神流佈的過程。實際情形跟我的想像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很多傳說中他曾建立起寺院的地方,今天都只剩下了繁茂的草木,有些地方,荒蕪的叢林中還能看見一點廢墟與殘墻。是的,這種情形符合我的想像,也符合歷史的狀況。其實,真正能找到確實地點,或者至今仍然存在於嘉絨土地上的阿旺扎巴所建的格魯派寺院大概就是三十餘所。最後一所,在距查柯寺近百公里的大藏鄉,寺廟名叫達昌。“達昌”的意思,就是完成,功德圓滿。也就是說,阿旺扎巴建成了達昌寺後,便已完成了自己的誓言,功德圓滿。達昌,也許是我所見過的傳說為阿旺扎巴所…See More
Jul 25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露營在星光下(3)

當年阿旺扎巴離開嘉絨向地勢更高的西藏進發。他所以如此,肯定也是在巫師作法那猙獰怪異的儀式中感到自己心靈的迷失。他不是去西藏朝聖,因為在那個時代,苯教徒的聖地不在西藏,而在嘉絨地區大金川岸邊的雍忠拉頂寺。溫波·阿旺是要去尋找。尋找什麽呢?我想,他本人也不太清楚。當他上路的時候,心里肯定也像我們上路去尋找什麽一樣,有著深深的迷茫與淡淡的惆悵。但他上路了。他上路的時候並不知道要去西藏尋找什麽。很多嘉絨人都曾經和他一樣上路,但最後卻什麽都沒有找到。但是溫波·阿旺比所有這些人都要幸運。因為,當他走上高原時,遇到了一群同樣在宗教里困惑與迷失的人在高原頂端四處漫遊,在漫遊中思考與尋找。任何一種曾經清潔的宗教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在世俗化與政治化的過程中,令人痛心地禮崩樂壞。於是,阿旺扎巴在高原上與一群尋找的人聚集在一起,從藏傳佛教的一部典籍轉向另一部典籍,從一個教派轉向另一個教派,但是,期待中的那種最美妙的覺悟並沒有出現。最後,他們遇到了一個先於他們尋找並宣稱已經找到了答案,解脫了困惑之苦的大師,於是,眾多尋找的靈魂便皈依了他。按這位喇嘛告訴我的藏歷時間推算,阿旺扎巴上路的時間應該是公元1381年。喇嘛…See More
Jul 24
私貨珍藏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後旅遊者:體驗的文創…"
Jul 19
私貨珍藏 posted a blog post

阿來《大地的階梯》露營在星光下(2)

要不是回廊里那一圈轉經輪,要不是廟門前那個煨桑的祭壇正冒著股股青煙,柏樹枝燃燒時的青煙四處彌漫,我會把這座建築看成深山里的一戶人家。我久久地站在廟前,一邊聆聽著檐上的鐵馬,一邊往祭壇里添加新鮮的柏枝。這時我聽到身後響起爽朗的笑聲。轉身時,一個老喇嘛古銅色的臉上瀟開了笑容對我合起了雙掌。他的腕上掛著一串光滑的念珠,腰上是一把小刀般大小的鑰匙。他說:“要我開開大門嗎?”然後,我跟著他踏進了回廊。他走在前面,我一一地推動著那些彩繪的木輪,輪子頂端一些銅鈴丁丁當當地響起來。轉行一圈,那些經輪還在吱吱嘎嘎地旋轉。喇嘛為我打開了大門。在他打開的這個殿里,我的目光集中在那座素樸的塔上。塔身穿過一層樓面,要在上一層樓面才能看到逐漸細小的塔尖。而在這層佛殿里,所能看到的,就是佛塔那寶瓶狀的肚子。這是一座肉身塔。塔身里就供著阿旺扎巴圓寂後的肉身。在塔肚的中央部分,開了一扇嵌著玻璃的小小的窗口,喇嘛說,從這個窗口可以看到阿扎巴的肉身。當地老百姓都相信,阿旺扎巴的肉身在他的生命停止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還在生長指甲與毛發。這種傳說多少有點荒誕不經,而且,不止是在這個地方,在藏區很多地方,針對不同的高僧與活佛,都有…See More
Jul 19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Omokgyo from above Fisheye magic hour by Romain John

"米蘭昆德拉·語摘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着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採説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羞恥的本質並不是我們個人的錯誤,而是被他人看見的恥辱。——米蘭昆德拉…"
Jul 17

私貨珍藏'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私貨珍藏'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私貨珍藏's Blog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下)

Posted on August 14, 2023 at 4:00am 0 Comments

在四川另一個藏族自治州首府,前些年的一次水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說,這種損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當地有人忽發奇想,在內地已經被認識到有巨大危害的“向湖泊要地,向大海要地,向河流要地”的做法,在這里再一次可悲地重復了一次。

人們耗費巨資在穿城而過的湍急的河上蓋起了水泥蓋子,水泥蓋子上面建起了市場。在設計者的想像中,河水會永遠按照他們的意思在蓋子下面流淌。但是,自然界遵從的是一種非官方、非人智的規律,於是,一個洪水暴漲的晚上,洪水和洪水下瀉時帶來的樹木與石頭,把徑流有限的河道給堵起來了。洪水便湧到地面,在原來規劃為街道和居民區的城里肆意泛濫。我在電視里看到過災後的景象。

其實,就算不發生這樣的洪水,他們也不該把河面封閉起來。…

Continue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中)

Posted on August 2, 2023 at 5:30pm 0 Comments

馬爾康,作為一個城鎮,在中國土地上,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也像是進入中國任何一個城鎮時一樣,有一個城鄉結合的邊緣地帶。在這樣一個邊緣地帶,都有許多身份不太明確的流民的臨時居所,也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機構像是處於意識邊緣的一些記憶碎片。流民的臨時居所與這些似乎被遺棄但卻會永遠存在的機構,構成了一種特別的景觀。在這種景觀里,建築總是草率而破舊,並且缺乏規劃的。這樣的地方,墻角有荒草叢生,陰溝里堆滿了垃圾、夏天就成了蚊蠅的天地。這樣的地帶也是城市的沈淪之地。城鎮里被唾棄的人,不出三天立馬就會出現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在中國的城鎮與鄉村之間,形成一種令人絕望的第二種命運景觀。

一個城市如果廣大,這個地帶也會相應廣大;一個城市如果狹小,這個地帶也會相應縮小,但總是能夠保持著一種適度的均衡。…

Continue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鄉村到城市(上)

Posted on August 2, 2023 at 4:30pm 0 Comments

從卓克基沿梭磨河而下,短短的九公里路程中,河流兩岸,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嘉絨村莊。查米村那些石頭寨子,仍然在那斜斜的山坡上緊緊地聚集在一起,籠罩著核桃樹那巨大陰涼。村子前寬闊的柏油馬路上,汽車轟轟隆隆地來來往往,但咫尺之間的村子依然寂靜如常,濃蔭深重,四處彌漫著水果淡淡的香氣。

再往下走,在河的對岸,河谷的臺地更加低矮寬廣。在廣闊的田野中間,嘉絨人的民居成了田野美麗的點綴。墻上繪著巨大的日月同輝圖案,繪著宗教意味濃重的金剛與稱為雍忠的萬字法輪的石頭寨子,超拔在熟黃的麥地與青碧的玉米地之間。果園、麥地,向著石頭寨子匯聚;小的寨子向著大的寨子匯聚;邊緣的寨子向著中央的寨子匯聚。於是,有了這個叫做阿底的村子。

然後是查北村,再然後是被人漠視到叫不出名字、但自己卻安然存在的村子。…

Continue

阿來《大地的階梯》上升還是下降?(下)

Posted on July 30, 2023 at 4:30pm 0 Comments

公路邊上的湍急溪流邊上,有些小小的草地,一些年輕的核桃樹。在嘉絨地區旅行,當你看到路邊核桃樹的出現時,說明一個村莊已經漸漸靠近。

接著,另一種熟悉的景致又出現在眼前了。

那是一座小水電站,水泥的溝渠,水泥的堤壩,青磚的廠房,水流翻過水壩時形成一道小小的人工瀑布,然後,電線從這里帶著難以琢磨的電力,走進一個又一個嘉絨人的村莊。

與之相映成趣的是,水電站下遊一點,就是一座傳統的水磨房。石砌的矮墻,平坦的泥頂上長滿了厚厚的野草。水磨房上邊的木頭閘門關著,順著木頭梘槽奔湧而來的溪水受到阻攔後,在那里飛迸出一大團扇形的水花。…

Continue

Comment Wall (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At 9:33pm on June 7, 2012, Cecelia Agnes Ling Marcus Suit said…

Baram位于马来西亚,砂捞越的北部.拥有美丽的原始热带雨林.在Baram居住大多是原住民,大约有7成以上.亚洲最后一群游猎民族,本南人就居住在Baram区.但是本南人的生存环境在近几年因为非法伐木受到破坏,现在更因为政府要建造水坝,使到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受到威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