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很後現代
  • Male
  • 民都魯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不是 很後現代'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Crna Gor
  • Copil
  • Paetiyo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SRESCO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中砂礁群

Gifts Received

Gift

不是 很後現代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不是 很後現代's Page

Latest Activity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7

人們談論認識,對一個認識說「是真的」,稱一個是真的的認識為真理,人們還詢問真是什麼,探討認識的普遍的真之標准。這說明,一方面人們認識到,經驗中有是真的的認識,可以稱之為真理,也可以借助這樣的例子來說明認識,但是,真正可以對認識做出說明則還是需要借助像矛盾律這樣的例子。因為人們希望說明的並不是一般性的認識,而是是真的這樣的認識。另一方面人們認識到,可以探尋是真的這種意義上的東西,可以探尋真,探尋真之標准。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認識到一種情況是真的並說它是真的,這是經驗層面的。而詢問真是什麼,探求真之標准,揭示真之條件,則是先驗層面的。這兩個層面相互會有聯系,但是卻有根本性的區別。正因為如此,傳統哲學中的相關表述不是非常清楚。這里的原因是複雜的,簡單說,也許傳統哲學對這兩方面的東西都有認識,對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有認識,只是表達得不清楚,也許傳統哲學在認識中確實存在著含糊之處,因此也就無法表達清楚,也就不可能對相關問題和區別做出清楚的說明。借助句子圖式可以看出,第三行與一二兩行相關,卻是不同的。它可以是對第一行的說明,也可以是對第二行的說明,還可以是對一二兩行相結合的東西的說明。它說明的是句子的…See More
yesterday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6

在我看來,哲學中與真和真理的相關談論實際上涉及兩種關係,一種是句法和語義之間的關係,另一種是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之間的關係。這是兩種不同的關係。二者相加就形成三個層次,如同下面的句子圖式顯示的那樣:(語言)句子:謂詞/專名(涵義)思想:思想的一部分/思想的一部分(意謂)真值:概念/對象傳統哲學的討論涉及這幾個方面,對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有所認識,但是認識得不是那樣清楚,至少在表述中存在著含糊不清之處。因此在傳統哲學中,同樣涉及是與真,關於是的研究屬於句法層面,相對比較明確,而與真相關的研究涉及語義,不是那樣明確。這也導致是這個概念凸顯出來,而真這個概念沒有成為核心概念。下面我們借助句子圖式來說明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句子是表達認識的基本單位,比如「雪是白的」。其中的「是」乃是系詞。如上所述,傳統哲學強調「S是P」這種句式,強調「是」,其實就是強調句子及其表達的東西。句子圖式中的「謂詞」相當於「是白的」,消解了系詞的核心作用,其他不變。「是」無疑是語言層面的,它也有自己所表達的東西。它們分別相應於一二兩行。若是不分,則「是」既表示語言層面的東西,也表示涵義層面的東西。所以,關於是的討論,盡管會…See More
Dec 9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5

這些表達明顯不同,有的好像是與主語聯系在一起談論,有的好像是與謂語聯系在一起談論,有的好像是與句子對應的說明,有的好像涉及句子表達的不同層次。表達方式雖然不同,卻有兩個共同特點。一個是不完整,即它們不是以「S是P」這種完整句式的方式出現的。另一個是,它們的使用方式使人覺得,使用者認為其表達方式是自明的,由此可以想見,使用者會認為其聽者和讀者也會覺得它們是自明的。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既然是不完整的表達,為什麼會是自明的呢?換句話說,為什麼似乎人們從來也不會認為這樣不完整的表達是有歧義的呢?在我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是」一詞的系詞含義是自明的,人們通常是在系詞的意義上理解「是」的。這樣,以上表達雖然是不完整的,但是基於「S是P」來考慮,就會自動將它們補充完整,因而知道它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推而廣之,更為普遍的情況是,人們單獨談論「是」,把它作為對象來談論並形成獨特的討論,即所謂的「是」之問題或與「是」相關的問題(the problem of…See More
Dec 8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4

我們關於世界的認識是通過語言表達的,因此探討認識以及與認識相關的問題會涉及語言,這是自然的事情。句子是表達認識的基本單位,因此與認識相關的探討會涉及、圍繞甚至基於句子及其表達,也是自然的事情。語言是經驗的東西,是人們日常習用和熟悉的東西,是直觀可把握的。邏輯則是先驗的東西,是通過研究而建立起來的。不用學習邏輯,人們就有邏輯能力,並且能夠在日常表達和交流中進行邏輯推論。但是邏輯推論是怎麼一回事,邏輯能力是如何運作的,人們卻不一定知道,這是需要通過學習來認識和把握的。研究關於世界的認識,一方面可以借助語言,這樣就有了經驗性的東西可以借鑑,就有了關於句子的考慮;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邏輯,這樣就有了理論做依據,就有了關於句子結構及其真之條件的考慮;還可以借助邏輯與語言的結合,這樣就有了圍繞句子來考慮問題的意識,並且把「S是P」這種句式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以區別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比如專門談論語言層面的東西,談論句子、主詞、謂詞、系詞,同時談論它們所表達的東西。但是似乎也可以不做出這樣的區別,或者說,心中有所區別,只是表述中沒有十分清楚地區別出來。對於我們今天研究西方哲學著作來說,前…See More
Dec 5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3

分析哲學產生之後,哲學討論的方式出現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是」不再是談論的核心概念,取而代之的乃是「真」。如果可以如上看到傳統哲學中也有關於真的探討,由於真與是相關,因而也應該是一個核心概念,則可以認識到,在與真相關的考慮這一點上,分析哲學與傳統哲學實際上是相通的。這主要是因為,分析哲學的主要特征是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而考慮語言的基本單位是句子,在這一點上與「S是P」乃是相應的。不同之處在於,由於從真出發來考慮,因而使真與句子的意義相結合。在這樣的考慮下,「S是P」顯然是不夠的。首先,它只是一部分語言表達的方式,比如它不能涵蓋行為動詞的表達。其次,它與真還不能完全對應,比如,它缺乏顯示真之條件的要素。因此分析哲學放棄了這種主謂句式,采納了一套可稱之為函數結構的、與真相應的討論方式,從而與傳統哲學的討論方式形成重大區別。縱觀哲學史,是與真,乃是哲學考慮的基本概念。不管傳統哲學和分析哲學的討論有什麼區別,無論哲學家們依據主謂結構還是依據函數結構來討論,相互之間有什麼區別,至少有一點是清楚的:他們主要是以句子為基礎或圍繞著句子來考慮的。這就說明,在哲學討論中,關於句子的考慮乃是至關重要的。二、…See More
Dec 3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2

亞里士多德的研究也許還有其他意義,但是以上兩點充分表明,關於「S是P」這一基本句式的認識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來源於古希臘哲學家們長期的研究。這一句式表明,人們的認識是以句子的方式表達的,其中最核心的概念乃是「是」:它是動詞,是聯系主謂的要素。因此可以圍繞「S是P」,圍繞「是」來談論認識。這樣的研究有一個特點,即與真相聯系。比如亞里士多德的著名論述:說是者是,就是真的,說是者不是,就是假的。所以,是與真,成為哲學的兩個基本概念,也是核心概念。自亞里士多德以後,它們成為哲學研究的基本概念,更確切地說,「S是P」成為哲學研究的基本方式,它與真相關。圍繞這一句式,每個人討論的側重點可能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其核心概念乃是「是」,或者「S是P」這種句式構成了其哲學討論的背景和基礎。康德在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之間做出區別:謂詞的表達包含在主詞之中就是分析判斷,超出主詞的范圍就是綜合判斷。這一考慮顯然依據「S是P」這種句式。而他著名的范疇表也顯示出同樣的考慮。比如質的范疇涉及關於肯定、否定、無限的說明,顯然是依據「S是P」的考慮,而其關係范疇中說的直言判斷,模態范疇所說的實然判斷,即是指「S是P」這樣的…See More
Nov 28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1

摘要:形而上學是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是哲學史主線上的東西。形而上學與加字哲學形成區別:一種加字哲學是與加字所表達的東西相關的認識。這里區別的實質是,形而上學的研究是先驗的,加字哲學的研究是經驗的。形而上學的探討始終圍繞著句子,因為認識是由語言表達的,而句子是表達認識的基本單位。與句子相關有三個方面:語言層面的基本句式是「S是P」,涵義層面是語言所表達的東西,語義層面的核心概念則是「真」。形而上學的研究始終圍繞著「是」與「真」進行,涉及這三個層面,尤其是第三個層面,它揭示的是句子的真之條件,並幫助說明前兩個層面。應該認識形而上學的性質和特征,應該加強形而上學的研究,並通過形而上學的研究更好地推進哲學的研究。《形而上學》的第一句話是:求知是人類的本性。《純粹理性批判》的開篇說,我們的一切認識都是從經驗發源的,但是,也還有一些認識是與經驗無關的。這說明,至少在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看來,哲學是與認識相關的。哲學傳入中國不到200年,我們也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哲學,包括以中西馬為主體的哲學體系。近年來我提出「加字哲學」這一名稱,以此說明對國內哲學現狀的認識。人們常常在談論哲學,依據的卻往往是某一種加…See More
Nov 21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7

還需要注意的是,胡適不僅強調「白話」(口語)入詩,而且屢屢提醒「文法」(語法)的重要性。關於中國古代的文體,他批評得最為激烈的就是律詩和駢文,言其「不講文法」、「不通」。[32]胡適的看法若孤立起來看,顯得頗為獨斷、偏頗。但是,若從前文所述之韻律與句法之矛盾關係來看,胡適的做法有其不得不為的初衷。因為律詩和駢文這兩種文體,恰好就是詩與文中受到韻律法則支配最深的體裁。對於胡適而言,最為迫切的是讓邏輯關係明確的現代語言用文學的方式「催生」出來。他優先考慮的顯然是如何讓現代漢語在詩歌寫作中「立足」,而不是建設詩歌的韻律形式。所以他反復強調把話說「通」;而且他屢屢提醒人們要注意語法,不要因為詩律的需要去寫一些「病句」,這說明他對於傳統詩文中語法與邏輯受到韻律的擠壓這個根本問題是有直覺的感知的。[33]而錢玄同在《〈嘗試集〉序》中說,敗壞白話文章的「文妖」有二:一是六朝駢文,因其「滿紙堆砌詞藻……刪割他人的名號去就他文章的駢偶。」[34]從現在的觀點看來,前者涉及的是韻律原則中語詞意象的對應問題,後者則涉及語詞的縮減與擴展問題,也是「韻律感」的重要成分。錢玄同說的第二個「文妖」是宋以降的「古文」…See More
Sep 24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6

格律與節奏的區別雖然抽象,但實際上也不難理解。因為「格律」只規定了它「最在乎」的那部分語言成分,比如英語格律中的輕重音數量,法語格律中的音節數量,西班牙語詩歌的音節數和重音數,漢語格律中的字數(詩行長度)、押韻等;[27]…See More
Sep 10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5

三、節奏與格律的關係,以及自由詩的節奏問題關於語言條件的變化與詩律的構建之關係,帕斯有非常深入的觀察,他提醒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格律的變遷,而且應該把節奏(rhythm)與格律(meter)區分開來。這對於中國韻律學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因為從五四以來,就有相當多的詩人和研究者把節奏和格律混為一談,這造成了很多迷思與誤解。[22]帕斯認為:「格律與節奏並非是一回事。古代的修辭學家說,節奏是格律之父。當一種格律脫離了內容,變成一種僵死的形式,僅僅是聲響的外殼時,節奏就會創造新的格律。」(第58頁)相對於格律而言,節奏是更為基本的、根基性的語言性質,而格律是在節奏的基礎上進一步固化、凝結成的形式,是帶有歷史性的、變動著的形態,可以說一代有一代之「格律」(體式)。那麼,節奏和格律具體是如何定義的呢?帕斯解釋:節奏與句子是融為一體的;它不是由一堆毫無干系的詞語組成,也不是純粹的度量(measure)或者音節數量、重音、停頓:它是形象和意義。節奏、形象和意義同時出現在一個無法分割的堅實整體之中,即詩句,即韻文(verse)。與此相反,格律只是抽象的度量,獨立於形象。格律唯一要求的是詩行必須有…See More
Sep 8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4

應該意識到,重疊、對偶正是詩歌中非常依賴的節奏手法,舊詩自不必說,新詩同樣也如此,比如卞之琳的《無題四》:昨夜付一片輕喟,今朝收兩朵微笑,付一支鏡花,收一輪水月……我為你記下流水帳。[18]可見詩律只是把日常語言中自發運用的法則上升到自覺的層次而已。在我們看來,韻律和句法的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狹義的「句法」,是句子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的規則;而韻律則更多是一種關於聲響的平衡、和諧的規則。句法管的是把話說「通」,而韻律管的是把話說「好(聽)」。句法更多涉及陳述、支配原則,即詞語與詞語之間孰先孰後、誰支配誰的問題;而韻律涉及的更多是詞組、句子的縮減、擴展問題,即話說多長、詞語與詞語之間誰對應誰的問題。[19]狹義的「句法」主要是一個邏輯問題——無怪乎古希臘中,「邏輯」(logos)的原義就是「言語」、「詞組」。[20] 而韻律更多的是感覺的問題,因為「時間」本來就是一種「純直觀」,而且平衡、對稱的感覺實際上滲透於所有語言的骨髓之中,就像前面帕斯所言,「節奏的潛流」實際上隱含在所有語言之中。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對於語言的同一性與規律性的要求,[21]…See More
Aug 24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3

時間,如前所論,是運動的尺度,感受的形式。因此,對時間體驗的操作就是讓運動獲得一種有規律的尺度,讓感受形成一種特定的形態,讓人有意識地去「注意」時間的存在。這一點在古典詩歌中是特別明顯的。任舉一首古詩: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李商隱《碧城三首》(其一)[12]這里,每行都以2+2+3的頓逗規律形成節奏重復(標准的七言詩的節奏),而二、三聯的對仗、第二句的當句對進一步讓詩歌的圖景獲得對稱性(同一性),自然意象與人事隱喻在節奏中展現其華章麗彩。如果我們考慮到節奏本來就涉及形象和意義的話,那麼,對仗自然也構成了一種節奏,對句讓我們感覺到事物以及詞語之間巧妙的對稱關係,情愛世界的種種現象被賦予一種「形式」,具備了一種「直接性」,跨越千余年再現於我們眼前。再看一首現代詩:人時已盡,人世很長我在中間應當休息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顧城《墓床》[13]這里的第一行和第三、四行都有明顯的節奏的重復,這種節奏讓語言從一種無意識的自發進行過程中凸現出來,獲得了一種形式感,仿佛給予了時…See More
Aug 17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2

既然時間「先天地」存在於我們感受世界的方式之中,那麼作為一種「具體的時間性」的節奏的意義何在呢?在康德看來,時間的前後相繼、替代更新是一種「先驗直觀」,是先天地賦予給我們的;[6] 而帕斯卻認為這只是一種「日常時間」(quotidian time),在「日常時間」之外,還有一種與神話、宗教祭祀、宗教歷法、魔術以及文學密切相關的時間,即「原型時間」(archetypal time),或者說「原初時間」(original time)。原型時間是「古代時間觀念的殘余」(第51頁)。[7]帕斯觀察到:「神話既是一種過去,也是一種未來。因為神話發生的時間領域,並不是所有人類行為都無可挽回的、必將消逝的過去,而是一種充滿可能性的過去,很有可能再次變成現實的過去。神話發生在原型時間之中。進一步地說,神話就是一種原型時間,隨時可能再生的時間。」(第51頁)…See More
Aug 9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1

誰能撿起詞,並把它展示給時間? ——曼德里施塔姆《詞與文化》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是有著廣泛的世界影響的墨西哥詩人、散文家、文學理論家,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關於帕斯,人們更關注其作為詩人的成就,不過,帕斯也是一位出色的詩學理論研究者,其理論專著《弓與琴》(1956)、《泥淖之子》(1974)、《另一個聲音》(1990)等均有相當高的成就和影響。其中《弓與琴》一書中有不少涉及詩體與韻律學(prosody)的論述,它對於我們思考節奏(rhythm)之本質、節奏與時間的關係以及節奏與格律(meter)的關係可以帶來很多啟發,而這些問題正是目前中國新詩的節奏理論所面臨的難題。遺憾的是,這些論述至今未引起國內詩學研究者的充分注意,[1]…See More
Aug 5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陳仲義: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8

這已經不是詩人一己生命感官,一絲生命體悟的把握,也不是精神碎片純粹的展示和個體意識流動的"閃回",而是在尖銳,硬度,疼痛的基座上,重新粘合靈魂的問題了,即在生命的天平上,加重人格,良知的砝碼。這種加重,並不是在排斥去除生命詩學的原汁原味,改變它的原質,恰恰相反,是加強整體性深化。畢竟生命詩學的最終完成,乃是生命感官與人格的統合,乃是生命感性與良知的統合。誠然,生命詩學的出發,是從本能,原始,衝動,力比多原點開始,但絕不是原地兜圈,而要做發散式輻射,通過體驗的中介,瞬間地親歷生命的本真,並企及自明。它的初級階段,掙脫種種外在束縛,表現了各種生命本相的本然活動,覆蓋了生命所有正、負值及中性層面。到了高一級階段,我們則有理由要求在生命本然活躍中,加大生命中的人格力度,亦即抵達非個人化的存在深度,這樣生命就脫棄了瑣屑、卑微,而顯得"大氣"。近年來,梁曉明在生命人格的建構中,推出《開篇》組詩,影響相當不錯,他把生命與崇高與良心,與傷口融化一體,追求生命的大度和超邁,在《進入》中早已有所表示:我沉思的手 在不可升級的高地上停留 在閉門不出的庭院中開放 或者布種 好像是最好的夢境為眼睛打開…See More
Jun 15
不是 很後現代 posted a blog post

陳仲義: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7

四正是從類群經驗概括向個人日常瑣屑的體驗轉型,導致了九十年代先鋒詩歌寫作自我化大趨勢。這種帶有私人物品的性質,私人自傳特色的寫作,成功地保留了個體巨大的精神自由空間。它獨立地抗衡主流文化,權力話語的導引強制,拒絕非藝術干擾,它推進生命詩學在前人極少問津的領地昂首闊步。從重大的人權到細微的嘆息,不管是正值層面的高揚抑或負值層面包括自瀆自虐自戕的展示,都顯現了生命在不可抗拒的悖論中——自明的意義,其頑韌執著的自我穿透,自我體認,自我放血,自我燭照,通,過體驗為中心支持的強大發射網絡,佔據和覆蓋了詩歌最廣闊的版圖。然而,過量的私人化電波傳遞,大規模個人自傳話語頻率,又會導致生命詩學令人擔憂的"胸積液"。眾多細小的呻吟、傷感、病痛、被拔高放大,賦予至高無上的意義,所有目光都用來打量毛孔,神經末梢和皮膚上的斑疤,生命詩學成了生理心理學意義上的"臨床記錄"和"病情觀察分析報告。生命逃離出對當下的關懷,淡漠了對罪孽的審判,放棄了對"噬心主題"的投入,普遍軟化,妥協,倦於責任,承擔,不屑再與主流文化對峙,聽從虛無的擺布,生命詩學踱進了幽閉的象牙塔。生命規避社會,歷史,時間的"監督",僅僅怙恃本能來塑造…See More
Jun 11

不是 很後現代's Blog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7

Posted on November 9, 2024 at 10:30pm 0 Comments

人們談論認識,對一個認識說「是真的」,稱一個是真的的認識為真理,人們還詢問真是什麼,探討認識的普遍的真之標准。這說明,一方面人們認識到,經驗中有是真的的認識,可以稱之為真理,也可以借助這樣的例子來說明認識,但是,真正可以對認識做出說明則還是需要借助像矛盾律這樣的例子。因為人們希望說明的並不是一般性的認識,而是是真的這樣的認識。另一方面人們認識到,可以探尋是真的這種意義上的東西,可以探尋真,探尋真之標准。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認識到一種情況是真的並說它是真的,這是經驗層面的。而詢問真是什麼,探求真之標准,揭示真之條件,則是先驗層面的。這兩個層面相互會有聯系,但是卻有根本性的區別。正因為如此,傳統哲學中的相關表述不是非常清楚。這里的原因是複雜的,簡單說,也許傳統哲學對這兩方面的東西都有認識,對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有認識,只是表達得不清楚,也許傳統哲學在認識中確實存在著含糊之處,因此也就無法表達清楚,也就不可能對相關問題和區別做出清楚的說明。…

Continue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6

Posted on November 6, 2024 at 8:30am 0 Comments

在我看來,哲學中與真和真理的相關談論實際上涉及兩種關係,一種是句法和語義之間的關係,另一種是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之間的關係。這是兩種不同的關係。二者相加就形成三個層次,如同下面的句子圖式顯示的那樣:

(語言)句子:謂詞/專名

(涵義)思想:思想的一部分/思想的一部分

(意謂)真值:概念/對象…

Continue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5

Posted on November 3, 2024 at 10:30pm 0 Comments

這些表達明顯不同,有的好像是與主語聯系在一起談論,有的好像是與謂語聯系在一起談論,有的好像是與句子對應的說明,有的好像涉及句子表達的不同層次。表達方式雖然不同,卻有兩個共同特點。一個是不完整,即它們不是以「S是P」這種完整句式的方式出現的。另一個是,它們的使用方式使人覺得,使用者認為其表達方式是自明的,由此可以想見,使用者會認為其聽者和讀者也會覺得它們是自明的。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既然是不完整的表達,為什麼會是自明的呢?換句話說,為什麼似乎人們從來也不會認為這樣不完整的表達是有歧義的呢?在我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是」一詞的系詞含義是自明的,人們通常是在系詞的意義上理解「是」的。



這樣,以上表達雖然是不完整的,但是基於「S是P」來考慮,就會自動將它們補充完整,因而知道它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推而廣之,更為普遍的情況是,人們單獨談論「是」,把它作為對象來談論並形成獨特的討論,即所謂的「是」之問題或與「是」相關的問題(the problem of…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