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古希臘人是怎樣生活的
我想你們會問,如果古希臘人總是一聽到召喚,就趕去集市討論城邦的事務,他們怎會有時間來照顧家庭和自己的生意?在這一章,我會給你們解釋這個問題。
對於政府的所有事務,希臘的民主制度只承認一類市民擁有參與的權利,那就是自由民。而每一個希臘城市都是由少數生來自由的市民、大量的奴隸和零星的外國人組成的。只在少數時候(通常是發生戰爭,需要征召兵員時),希臘人才願意給予他們所謂的“野蠻人”即外國人以公民權。但這種情形純屬例外。公民資格是一個出身問題。你是一個雅典人,因為你的父親和祖父在你之前就是雅典人。除此而外,無論你是一個多麽出色的士兵或商人,只要你的父母不是雅典人,你終其一生都只能是住在雅典的“外國人”。…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7pm — No Comments
在一個古老的小城裏,生活著一位名叫奧菲麗婭的老小姐。很久以前,當她剛剛出生的時候,她的父母便說:”我們的孩子將來會成為著名的大演員。“因此,他們給她取了這個名字——這是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那個著名女主角的名字。
除了對詩人偉大語言藝術的讚賞,奧菲麗婭小姐的父母什麽也沒有給她留下。她沒能成為一位著名的演員。而且,她的聲音太小了。但是,不管怎樣,她還是希望自己能獻身藝術——哪怕是以一種最卑微的方式。
在這個古老的小城裏,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劇院。在最前面靠近舞台背對觀眾的地方,有個隱蔽的箱型小房子。奧菲麗婭每天晚上都坐在裏面,當台上的演員忘了台詞時,她便小聲提示他們。奧菲麗婭的聲音很小,幹這個工作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她的提示是不能
讓觀眾聽見的。…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6pm — No Comments
當我們和蘇聯外交部代表喀爾斯托可夫先生巡遊海參崴市街的時候,喀先生笑著對我說:“這是您來參觀的第一個地方了!"
“不!"我回答。"我所參觀的第一個地方是輪船斯摩爾納號!"當然,斯摩爾納號是可以視為蘇聯領土的一部分的—-無論在事實上或理論上。
海參崴的名聲很大,為了它在蘇聯極東邊疆的戰略地位。在十日上午,"斯摩爾納號"駛近港口的當兒,我曾懸想港口大概泊有艨艟巨艦,而天空大概有飛機翺翔。可是進了港口以後,出乎我的意外,港內竟那麽平靜,但見一片澄碧的海水和金黃耀眼的陽光。…
ContinueAdded by 文學 庫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5pm — No Comments
臨近夏至,從炎熱的北京起飛,到達涼爽的哥本哈根。我們乘坐大客車出丹麥,經瑞典,到挪威,穿越北緯61度,一路向北。臨近北極圈,領略到地球北端地區蒼茫大地翠綠的森林,蔚藍的天空,壯美的日落日出,不怎麼天黑的準極晝天。
春到雪山
車過熊鎮,繼續西北行,挪威的森林越來越茂密,路旁的河流嘩啦啦歡歌。海拔漸漸高,植被逐漸變化。北半球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是濃郁夏日,這一帶明顯感受到春的氣息。樹葉才萌發沒多少天,大片大片嫩綠,好一派春光無限。
再越過幾道山灣,山坡上樹叢剛開始萌發,有的嫩葉綻開,有的含著芽苞,花開燦爛,讓人平生新奇。…
Added by Pei Shu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4pm — No Comments
愛吃醋的夫人對丈夫說:
“不錯,我在你那兒沒有找到情書,
在你的手絹上也沒找到唇膏的痕跡。
但按汽車前座上的安全帶的使用情況估計,
那女子的身段比我苗條一倍。”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3pm — No Comments
艾米卡.卡拉格還很年輕,也不缺錢,沒有物質方面或者非物質方面不切實際的野心,所以看上去沒什麼能阻止他享受生活。但是這些天來,他慢慢有種感覺,那就是他有點對生活提不起興趣了。比如,以前他會貪婪地註視大街上的姑娘,但現在她們激不起他的任何反應,也許現在他還會本能地擡起眼睛看一眼,但馬上又無動於衷的垂下,就象好像她們只是匆匆經過身邊的一陣風。有一陣子,陌生的城市會讓他振奮——他是商人,經常旅行——現在他只感到惱火和困惑、找不到方向。過去他獨自生活,每個晚上經常去電影院,不管放什麼電影,他都樂意看。一個人要是老是看電影的話,其實就象在看一部特別長的電影,一集一集,沒有盡頭:他認識所有的演員,甚至包括特型演員和群眾演員,每次都把他們辨認出來,本身就挺好玩的。現在可好,他再回到電影院,所有那些熟悉的臉都變得乏味和呆板、缺乏差別;他厭倦了。…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Every Day Drunk All Day [每天每一醉]
1
Mama, I'm going.
I'm going to ride the soaring immortal crane of white lightning,
and go to the Big Dipper Tavern where lights burn bright all night, and drink deep!
Mama, look at that…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那天一大早就開始變天了。雪融化為一股股臟水,從那對著後院的齊肩高的小窗上流下。街上,一輛輛車子駛過,濺起片片泥水。外邊越來越暗。裏面也越來越暗。
她來到門口時,他正在臥室裏,朝箱子裏塞著衣服。
你要走,我太高興了!你要走,我太高興了!她說。聽見了沒有?
他繼續往箱子裏放東西。
婊子養的!你要走,我真是太高興了!她哭了起來。你甚至都無法正視我,你行嗎?
隨後,她註意到了放在床上的孩子的照片,將它撿了起來。…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0pm — No Comments
這個半月來,新加坡博物館真是黃金熠熠,金光閃閃,皆因為在低層的展廳有一個公元前8世紀黑海遊牧民族的黃金展。古物被挖掘出來的區域現屬烏克蘭,趁著今年是與我國建交20周年, 烏克蘭才慷慨地把寶物借給我國展覽兩個月。 根據我約略的估計,連同本地的展品在內,展出的各黃金飾物、武器、馬轡、用品等等,至少有16 公斤以上。怪不得博物館這次的守衛特別多,幾乎是每10步一崗,崗崗視線相連。
記得當年中三上化學課時,林金登老師教了我們“元素氧化活性表”口訣:“嫁那個美女,今天去天津,同共飲北京”(鉀、鈉、鈣、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那是我第一次從科學角度接觸黃金,也認識了黃金的穩定性、軟度、可塑性和韌度。記得我們算過,1 立方公分(如尾指的指甲般大)的黃金,可以被拉成500公尺長的金絲,或被碾成一張長、寬各1公尺的薄金片。當時也沒特別去註意這些東西,倒是這次卻在展覽裏感受到了。…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50pm — No Comments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生於倫敦一個新貴族家庭。12歲進入劍橋大學。1576年任英國駐法國大使隨員,後當過律師、國會議員、國王顧問、大法官等。1621年脫離政治生涯,潛心著述。他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的奠基人,認為感覺是一切知識的源泉,自然界、物質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著有《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說文集》、《論古人的智慧》等。
當前知識的狀況並非繁榮昌盛,也沒有重大的進展。必須給人類的理智開闢一條與已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提供一些別的幫助,使心靈在認識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發揮它本來具有的權威作用。 …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9pm — No Comments
“傻眼”之一
從網上接到耶魯法學院一封邀請信:邀我出席下周四上午一個名頭陌生的會議,語氣鄭重,並要求明確回覆。查了查日程表,發現會議時間恰在我周四教課之前。虛榮心作慫,沖著“耶魯法學院”的面子,也不問個子丑寅卯,就回信答應了。
“名頭陌生”者,是因為在熒屏文字的一片混沌中,沒有來得及仔細讀懂“Malaria”這個關鍵字就敲了回覆鍵。到了會議現場,幾個對話來回中連猜帶蒙,我才開始傻眼:“Malaria”就是瘧疾——俗稱“打擺子”,一種憑借蚊子傳染而卷土重來的古老疾病——原來這是一個關於“打擺子”的全球性的視頻聯席會議!“Why…
ContinueAdded by 心勢 紀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9pm — No Comments
一千八百八十年五月某日傍晚,別了兩年又來耶斯那亞·波利雅那作客的屠格涅夫,和主人托爾斯泰一起,到伏龍加河對岸的雜樹林去打山鶩。
同去的人,除了兩位老人之外,還有尚未失去青春的托爾斯泰夫人,和帶著一只獵狗的孩子們。
到伏龍加河的路,大半要通過麥田,夕暮的微風,吹過麥穗,靜悄悄地送來泥土的香味。托爾斯泰肩上扛著槍,走在大家的前頭,不時地回過頭來,對和托爾斯泰夫人並肩走著的屠格涅夫說話。每一次,這位《父與子》的作者,總是吃驚地擡起眼來,高興而流暢地回答他的話,有時候,則搖晃著寬闊的肩頭,發出沙嘎的笑聲。這是比粗野的托爾斯泰顯得文雅的,同時又帶女性氣的回答。…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8pm — No Comments
哈爾濱的中青年婦女,大多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希望得到愛。
這一點,同哈爾濱的老年婦女略有不同。哈爾濱的老年婦女對愛情之類,已不再很當一回事了。愛情在哈爾濱老年婦女的心中,只不過是回憶中的一份兒精美、苦澀、動人,又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兒不盡如人意的甜點心了。愛情之於她們,早已淡漠了,遙遠了。…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中學上的是重點學校,整天想的是如何在學習上出類拔萃,於衣著無所用心。甚至因為男生大都聰明,不僅在功課上與他們較勁,就是穿衣也學他們的樣。記得那時最愛穿的鞋是那種棕色塑料底、黑條紋燈心絨面的松緊口男鞋。十六、七歲最明媚的年紀就裹在男孩子氣的衣服裏匆匆過去。
剛進大學,就被各式各樣的文學知識迷住了,亦無心打扮,仍襲著中學的風格。直至那人出現才啟發了我遲來的愛美之心,開始零敲碎打地買化妝品,買衣服。
由於初習此道,很不上路,並且因為一切開銷都必由父母過目,所以到底也沒有什麼出色的衣服,走在校園裏,依然灰灰的,不起眼。…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6pm — No Comments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有句話說:“歷史決不會重演”。又有句話說:“日光之下無新事”。這兩句話結合起來也許含有全面的真理。從中國的觀點看,在國際政治的範圍內,當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幾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史:
秦統一前的政治狀況
春秋時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是由《春秋》所包括的年代而得名。戰國時代是由當時各國戰爭激烈而得名。我們已經知道,封建時代人的行為受禮的約束。其實,禮不僅約柬個人行為,而且約束各國行為。有些禮適用於和平時期,有些禮適用於戰爭時期。一個國家在對外關系中遵循的平時和戰時的禮,等於我們現在所謂的國際法。…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6pm — No Comments
七月十五日夜我們來到東京,次日定居本鄉菊阪町。二十日我同妻出去,在大森等處跑了一天,傍晚回寓,卻見梁宗岱先生和陳女士已在那裏相候。談次,陳女士說在南京看見報載劉半農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們聽了覺得不相信,徐耀辰先生在座,也說這恐怕又是別一個劉覆吧,但陳女士說報上說的不是劉覆而是劉半農,又說北京大學給他照料治喪,可見這是不會錯的了。我們將離開北京的時候,知道半農往綏遠方面旅行去了,前後不過十日,卻又聽說他病死了已有七天了。世事雖然本來是不可測的,但這實在來得太突然,只覺得出意外,惘然若失而外,別無什麼話可說——
①劉半農(1891一1934),原名劉壽彰,後改名覆,初字半儂,後改字半農。筆名有寒星、範奴冬女士等。江蘇江陰人。現代著名詩人、雜文家和語言學者,主要著作有詩集《揚鞭集》(周作人作序)、《半農雜文》、《半農雜文二集》,語言學著作《中國文法通論》、《四聲實驗錄》、《比較請音學概論》等。…
Continue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5pm — No Comments
第四信·赫赫武功的五十天戰爭 (六)
關於進入自己設置的迷路而無法出來的孩子們的命運,我腦子裡另有一個孩子們的傳承故事,雖然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以為它符合兒童的想像力,合乎現實,不過,這決不是父親=神官對我講的。這故事說,因為過於熱心製作迷路,結果卻從自己製造的迷路中走不出來的孩子們,決不是在迷路之中渴死餓死的一生下來就沒出息的傢伙們。不錯,他們是孩子,但他們是在原生林裡生活的強者。正因為有這種能力,所以才能製作出連自己也迷失於其中的那麼複雜的迷路。連自己也出不去的迷路,對於封閉在裡面也積極地戰鬥者來說,固然也是鐵壁的陣地,實際上他們在五十天戰爭持續期間,依舊鬥志昂揚地活了下去。…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2pm — No Comments
第一次碰到這群奇怪的長跑者,是在舊金山。
那是一個新年除夕,我急匆匆地去趕最後一班輪渡回家。輪渡七點半啟航,七點二十五分左右,我還在一公裏之外。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貪圖阿拉米達島的優美寧靜,沒意識到一切桃花源都有賴於與世隔絕,因此這個靠渡船連接都市文明和我們住宅的小島,到了晚上七點半擺渡結束後,就剩一條通道了——那是一座吊橋,僅供汽車過往。
據說我們島上一旦發生兇案,罪犯是很那跑出去的,只需把吊橋打開。對於我這個不會開車的人,趕最後一班渡船練出了長跑的耐力和短跑的速度。這一次我瞪著輪渡碼頭樓上的大鐘開始了一公裏沖刺。
很快我發現自己混跡在一個不見首尾的跑步者隊伍裏。這群跑步者一律穿紅色禮服裙。…
Added by desafinado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36pm — No Comments
群體是如此遙遠的背離了他們存在的依據,以至於讓我們對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再也無法堅守自己的判斷能力。
在法庭上,構成群體的陪審員會做他們作為個人的情況下絕不會通過的判決。
在議會中,構成群體的議員們在執行他們之中任何一個人也會反對的法律和措施。
在法國——在法國的國民公會之中,每一個委員都是知書達禮行為溫和的開明人士,但這些寬和的人一旦構成一個群體,情形就立即兩樣了。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正是這些心腸慈軟、悲天憫人,那怕是看到一只受傷的鳥兒都會落淚的善良人們,他們卻毫不猶豫地聽命於最野蠻最殘暴的提議,把完全清白無辜的人送上斷頭台。…
ContinueAdded by quién soy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34pm — No Comments
他們定親的時候就聽見說她是個學貫中西的女學士,親戚間出名的。但是因為害羞,外國人總以為她不懂英文。她那一身異國風味的裝束也是一道屏障。拖著個不擅家務又不會應酬的醜太太到東到西,他不免怨聲載道。
她就最怕每逢寒暑假,他總要糾合男女友人到歐洲各地旅行觀光。一到了言語不通的地方,就像掉到漿糊缸裏,還要訂旅館,換錢,看地圖,看菜單,看帳單,坐地鐵,趕火車,趕導遊公車。是他組織的旅行團,他太太天然是他的副手,出了亂子飽受褒貶。女留學生物以稀為貴,一出國門身價十倍,但是也指不定內中真會出個把要人太太。伍先生對她們小心翼翼,道地紳士作風,止於培植關系,一味嗔怪自己太太照顧不周。她悶聲不響的,笑起來倒還是笑得很甜,有一種深藏不露的,不可撼的自滿。他至少沒有不忠於她。樣樣不如人,她對自己腴白的肉體還有幾分自信。…
Continue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31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