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投下陰影。通過徐徐的日子
從不休息,悄悄地走;
一如靈魂必須追求其世俗之路
而後消失在夜晚。
但,啊,林中著魔的傾聽者,
別只想我今所說的“時間”。 但想想光輝,生命,歡樂,敬畏和愛情:
我服從天上的太陽。
詩人也是小說家,特別以寫孩童的故事書有名。…
ContinueAdded by 摘星 on January 9, 2017 at 2:30a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社會合作協同、和諧發展的共同需求,小微文化金融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發揮和構建其戰略地位,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特邀專家、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認為,沒有文化共生建構命運共同體,就不可能實現經濟上的共贏。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框架下,小微文化金融的戰略格局應強調“三縱三橫”。即三縱:平臺、互聯網+與資本機制維度;三橫:資源、產品與產業發展層面。
在…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8, 2017 at 10:06pm — No Comments
When I Come Home in the Late Fall [當我在晚秋時節歸來]
When I come home in the late fall season
flurries of falling leaves have buried the paths of my hometown
mountain peaks look like a herd of lost camels
chests ornamented by the setting sun's copper bell…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8, 2017 at 9:45pm — No Comments
聽了老康的話,輪到我不由得一楞了,豈止發楞,甚而打了個激靈。我一時還拿不準剛才自己的舉動是不是傷害了老康的自尊心,但老康這句話肯定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既然我們是多年的老同學,既然談及的又是個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我就沒必要用沈默來虛與委蛇。於是,我不客氣地回敬他說:
“讀書無用的觀點,‘文革’中流行過;商品經濟大潮湧來時,它又如同沈渣一樣泛起過;甚至今天也還有人這麽說,但我絕沒想到會是出自你的口中!”
我本想多說幾句,一看老康的臉上已經憋得通紅,而且像個自知犯了錯的小學生一樣掉過了頭,就不忍再說了。接下來是足足三分鐘的沈默。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我套用了當年老康向我傳授寫論文秘訣時的一句話:
“也許,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吧。也許……”…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anuary 8,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某地海岸邊,住著打魚為生的一家人。某日,輕舟出海釣魚去。這一天,也釣到了一條章魚。章魚並沒有馬上殺了吃掉,先把它放到一個木桶裏去,用蓋子把木桶蓋緊,然後擺到廚房裏的一個角落上去。到了次日,廚房裏的蔬菜少了些許。可都是地瓜之類的還沒煮過料理過的東西,也不見有什麽人從外頭闖入偷竊而去的痕跡。主人於是說了:“莫非是章魚偷吃了的。我聽說過,海裏頭的章魚會趁著夜晚爬上岸偷吃旱田裏的茄子之事。除此之外,可就不知有什麽別的緣故了。”
…
Added by Le Destin on January 8, 2017 at 8:59pm — No Comments
提升中國周邊外交戰略格局
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以及中國與中亞國家與日俱增的經濟依存關系,不僅為絲綢之路的覆興創造了歷史機遇,同時也對絲綢之路實現新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周邊國家在中國對外戰略布局中處於首要地位,是中國發展對外關系的主要落腳點。實現共同發展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重要目標,也是中國引導和塑造周邊環境的有效路徑。…
Continue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anuary 8, 2017 at 8:58pm — No Comments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凡是有天才、有志向的詩人,都從事詩劇創作。自德萊頓去世後,幾乎所有的大詩人都曾在詩劇領域一試身手。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雪萊和濟慈、丁尼生、斯溫 朋和勃朗寧都寫過詩劇,但都不太成功。在他們創作的所有詩劇中,也許只有斯溫朋的《愛塔蘭泰》和雪萊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現在還有人讀,但是和這兩位詩人的其他作品相比,這兩 部詩劇顯然是不受重視的。至於其他詩劇,則早就被人們束之高閣,就像一群把頭埋在翅膀下的鳥一樣睡著了——至今還沒有人想把它們從夢中驚醒。
要是我們能為詩劇的現狀找到一點解釋,那不僅很有趣,說不定還能對我們有所啟發,使我們認真考慮詩歌創作的固有傾向。也許,現在的詩人之所以寫不出好的詩劇,其原因就和這種傾 向有關。…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8, 2017 at 6:03pm — No Comments
五、涼荼的保存方法
「涼茶」雖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但非一個「文化遺產」的名銜 便足以保存涼…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January 8, 2017 at 5:59pm — No Comments
政治環境因素方面,香港的主權回歸中國內地,殖民地色彩有退卻的跡 象。而對於一些香港人來說,有殖民色彩的中國香港 (或純粹香港) 正是「香 港」這個地區的特色及值得堅持的一點。「香港涼茶…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January 8, 2017 at 5:59pm — No Comments
因此在讀賈瑞這一段時,我們會覺得王熙鳳其實太過分了。她可以不用覺得這麽受辱,說“這人癩蛤蟆也配吃天鵝肉,我叫他死在我手裏”,還果然把這人整死。因為她能力太強,是可以把對方整死的,可是能力太強也可以變成最大的悲憫。我剛才提到,在大學教書這麽久,我一直覺得不如兩位老師,一位是耶穌,一位是佛經的講述者佛陀,因為他們有更大的善意。所以我最近早上起來,打坐四十五分鐘讀《金剛經》。《金剛經》是佛陀給兩千五百人講課的一部經。他講一講,就不斷地重復說善男子、善女子。我忽然想到要在清華講課時跟底下的聽眾說善男子、善女子,善其實是說,先設定所有人都是善的。所以佛陀在整個說法過程中不斷提醒,說你們是善男子、善女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老師,因為他相信聽眾裏販夫走卒、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他們在共同體會善怎樣在心裏萌芽,而且相信善意與美的種子,會變成千百年世世代代流傳不息的最了不起的火種,變成大家共同去護持的力量。…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8, 2017 at 5:53pm — No Comments
一、旅行啟程
近代中國人在旅行香港的過程中,經歷了某種文化經驗世界,本文就是筆者旅遊此文化經驗世界之遊記(travelrecord)。眾所周知,旅行過程中旅行者只能看到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假如這句話是正確的,筆者應先聲明,出發旅行之前,筆者如何假設中國人從香港旅行中將獲得的對香港的認定或印象。這樣才能較明確的顯示,即將進行的旅行過程中,隨著筆者接觸旅行對象之深入和相互互動中所顯示的深層涵義。…
Continue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anuary 8,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四、中國認同意識與香港
筆者尚未找到香港的中國籍居民對來自中國本土旅行者或是對他們所寫的遊記直接做出反應的資料。因此,筆者在此采取遷回的方式,探討香港人對中國具有的態度。
上述所引陸丹林遊記從反面可說明,中國籍的香港人欲成為“黃色的白種人”傾向非常強烈。雖然如此,我們也不可輕易判定他們全都不具有任何對中國之一體感,即中國認同。因為香港的人口結構非常覆雜:香港割讓給英國後經過60年,其人口增加了50倍,而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大陸,在這種量的變化外,也帶來了質的變化,即中國籍的香港居民本身在無形中區分為華僑與華人。然而,直接與香港牽涉利害關系的兩個國家的國籍政策非常明確。…
Continue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anuary 8,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弗恩在一個大煙灰缸裏把煙按滅。他站在他的皮椅子旁,盯著電視看了一會兒。
“從來就沒什麼好看的,”他說。然後他又說了些其它什麼。他說,“也許他那樣做是有點道理的。”弗恩又點著一枝煙。“你不懂。”
“誰要是向我的窗戶裏看,”我說,“警察會找到他們頭上。除非他是加裏•格蘭特【1】,”我說。
弗恩聳聳肩。“你根本就不懂,”他說。
我肚子有點餓。我去廚房的食櫃裏看了看,又打開了冰箱。
“弗恩,你要吃點什麼?”我喊道。…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8, 2017 at 5:48pm — No Comments
晚飯後,我已在廚房桌旁黑著燈坐了一個小時,監視著外面。今晚他要幹這件事的話,現在是時候了,甚至都晚了點。我已有三天沒見著他了。但今晚臥室的窗簾開著,裏面燈火通明。
直覺告訴我今晚有戲。
然後我就看見了他。他打開紗門,從房子後面的平台上走了出來,穿著體恤衫和既像百慕大短褲又有點像遊泳褲的東西。他向四周張望了一下,就從平台上跳進了陰影,並沿著房子的一側往前走。他走得很快。如果不是一直盯著的話,我根本就發現不了他。他在亮著燈的窗前停下來,向裏張望。
“弗恩,”我喊道。“弗恩,快一點!他出來了。你最好快點!”
弗恩在客廳裏讀報紙,電視開著。我聽見他扔下了報紙。…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8, 2017 at 5:47pm — No Comments
口述歷史旨在以訪談方式發掘、采集、整理與保存口述者的歷史記憶,呈現口述者親歷的歷史真實。歷史記憶是口述歷史的基礎,發掘歷史記憶是口述歷史的主要工作,但受口述者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因素等影響,口述歷史的真實性經常遭到質疑。口述者以怎樣的方式呈現歷史真實?歷史記憶呈現為口述歷史要經過哪些中間環節?這些中間環節對歷史記憶及其呈現起了怎樣的過濾和阻隔作用?這些都是口述史學必須深入探究的關鍵問題。只有對口述歷史視域中的真實性有深刻認識,才能不斷從探尋記憶之真到逼近歷史之真。
歷史記憶呈現方式制約口述歷史的真實…
Added by Ashgabat on January 8, 2017 at 5:47pm — No Comments
不錯,神經質,我是非常神經質的,現在還是如此!但是你們何以說我瘋了呢?我的這種病並沒有毀滅或遲鈍了我的感覺,反而使我的感覺更加靈敏——特別是聽覺更加靈敏了。
我聽見天上地上所有的一切,我還聽見地獄裏的許多東西。那麼,我何以會是瘋了呢?你們仔細地聽我看我是怎樣穩健安閑的,把整個事件的原委都講出來。我不能告訴你們這思想最初是怎樣進到我的腦子裏來的,但一旦有了之後,便日夜縈回於心中。我並沒有什麼目的,什麼沖動。我本來是愛那個老頭子的。
…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January 8, 2017 at 5:46pm — No Comments
我的問題是:中國應該如何面對全球化問題。裏面談到西方人、中國人以及我們與自己文字的關系,面對全球化都會有思慮和焦慮,這些是必然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問題呢?我的看法是,全球化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應該分層面談。很多人都認為全球化就是全球統一化,甚至包括語言和文字、文化的統一。我的看法正相反。我在日本生活了很長時期,我發現與中國有很大區別。日本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各個地區的菜是一個口味。生魚片就是生魚片,飯團子就是飯團子。它確實是一體化、同質化。我們設想一下,在中國如果山東魯菜、四川川菜、廣東粵菜、上海菜都是一樣的話,那還有什麼滋味。如果全球化就是這樣的全球化,我倒是覺得不如差異化。全球化不是完全同質化,而是逐步分級的差異化。
何以見得呢?因為在我看來,全球化可以分為四個層面:…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January 8, 2017 at 5:45pm — No Comments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北大講壇跟大家談一些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些問題。當然,這些我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可能朋友們會認為某些問題有些迷誤,有些眼障,甚至有些誤區,都可以再討論。…
Continue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January 8, 2017 at 5:43pm — No Comments
八
那時的學生長短不齊,湊在一起就愛打賭爭問題,或爭一些野史知識的記憶力。至於仲裁或答案嘛,就找老李,反正他是一個長期失眠者。我則從他身上,懂得什麽叫淵博。
比如大家爭“左派右派”到底誰是自由主義誰是保守主義,這種分法從何而來,我黨何以一回兒反左,一回兒又反右。不可開交時,便聽老李講西方的圓桌會議,講法國大革命,講國際共運史。我至那時,總算才明白我“右派”母親的來歷何含義。…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8, 2017 at 5:43pm — No Comments
一
死亡,在許多時候,真是一件近乎日常的瑣事。你買菜的路上,邂逅車輪下的一灘血,你拎著一堆肉食回來,看見鄰居的一張訃告----在你行經的地方,人們競相奔赴道路的盡頭。你才發現,生命竟然確實薄如蟬翼。
當“訪舊半為鬼”時,當“故人日以稀”時,當在暮煙的幻象中遙見你曾朝夕與共甚或唇齒相依的大隊面容時,你何曾有一絲幸存者的竊喜。就象此夜,當我枯坐於天涯客館,燃一炬煙,吞吐幾十年的往事時,我恍若一個同謀共犯----他們去了,我卻茍活於斯----我怎堪獨自直面這慘酷的余生。
二…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8, 2017 at 5:42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