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須在不斷的行動中學習,
所學的才是實用的能力;
務必在實務中磨練,
擁有的知識才會化作生命的力量。…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伊麗莎白時代的劇作家擁有一種自由觀念,認為自己享有完全的自由;現代的詩劇作家呢,要麽根本就沒有什麽觀念可言,要麽就是死抱著一些陳腐、僵死的觀念。而就是這些觀念,不是 使他們對眼前的事物完全視而不見,就是使他們在現實生活面前縮手縮腳。於是,他們就只好逃到塞諾克瑞忒斯那裏去了。他們在現實面前總是保持沈默,迫不得已時,也只是寫幾首四平八 穩的無韻詩而已。
以上是我們的看法,能不能說得更充分一點?因為有人會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究竟是什麽原因,使現在的詩劇作家處在這麽一個位置上,使他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註入詩劇 這一古老的英詩形式中去呢?對這個問題,我們只要到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上去走一走,便能得到回答。我們的大街,都是用一塊塊長長的磚石鋪就的;我們的房屋,相互之間總有一點距離…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8, 2017 at 7:35am — No Comments
《21世紀》記者 葉雨
許倬雲,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許倬雲觀世變》、《萬古江河》等。
《21世紀》:第一個問題就是您怎麽看這30年中國取得的成就?…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anuary 8, 2017 at 7:30am — No Comments
杜威:第三章·教育即指導
一、環境的指導作用
我們現在進而研究教育的一般功能所采取的一個特殊形式,即指導、控制或疏導。這三個詞中,“疏導”一詞最能傳達通過合作幫助受指導的人的自然能力的思想;“控制”…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8, 2017 at 7:30am — No Comments
2004年12月26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劄幌市駐北京經濟交流室室長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劃下,我隨中國作家、記者采風團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裏。其間見過無數奇景,吃過許多美食。體驗過"露天風呂"之類的獨特感受,見識過"庫裏奧乃"之類的神奇生物。這些,都在輯錄於本書中的同行記者們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筆拙,不敢重復。但關系此書體例,必須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諸位先生女士沒寫到的,敷衍成文,濫竽充數。竊以為世間旅遊觀光聖地,吸引遊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還有美人。這裏的美人,並不僅指美麗的女人,也並不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夠久遠地慰藉旅人之心的,還是當地人民表現出來的淳樸、善良、敬業等諸多美德。…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8, 2017 at 7:30am — No Comments
新聞敘事學是研究新聞敘事的本質、屬性、功能和形式的學科, 其研究對象包括一切新聞敘事作品和新聞敘事行為, 特別是承載一定信息的符號如何更好地表現傳者的認知態度、意圖等等。
中文名 新聞敘事學
定 義 新聞敘事學是把新聞敘事的規律
本 質 新聞敘事不同於文學敘事
研究對象 新聞敘事學不同於敘述學
定義…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7,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巖外一特石,高數丈,上岐立如兩人,僧指為寒山、拾得雲。入寺。飯後雲陰潰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巖頂上,對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淩晨出寺,六七裏至寒巖。石壁直上如劈,仰視空中,洞穴甚多。巖半有一洞,闊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巖石行,從石隘仰登。巖坳有兩石對聳,下分上連,為鵲橋,亦可與方廣石梁爭奇,但少飛瀑直下耳。還飯僧舍,覓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帶峭壁巉崖,草木盤垂其上,內多海棠紫荊,映蔭溪色,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余地。
壁上鑿孔以行,孔中僅容半趾腳,逼身而過,神魄為動,自寒巖十五里至步頭,從小路向桃源。桃源在護國寺旁,寺已廢,土人茫無知者。隨雲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墮,竟無宿處,乃覆問至坪頭潭。潭去步頭僅二十裏,今從小路,返迂回三十余裏。宿。信桃源誤人也。…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7, 2017 at 1:18pm — No Comments
顯然,歷代傑作也不是處處精彩的,有些地方甚至還非常枯燥乏味。無論是在華茲華斯和司各特的書裏,還是在奧斯汀女士的書裏,寫得平平淡淡的地方隨處可見,有些地方甚至令人昏昏 欲睡。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他們好像並不在乎。對明暗對比的使用和細微差別的顯示等手法,他們也根本不當一回事。他們好像故意不理會同時代人對生活的種種感受——不 論是同時代人對來自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受,還是更為重要的、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覆雜性的感受,也就是對人類本性的感受,在華茲華斯、司各特和奧斯汀的作品裏都不曾寫到。既然如此 ,我們為什麽還會心安理得地受他們的作品的吸引呢?原因就在於:他們都很自信,是他們的自信心對我們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這一點,不僅對哲理詩人華茲華斯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對那 個似乎很隨便、喜歡在早餐前構思並洋洋灑灑地寫出一連串歷史傳奇來的小說家司各特來說,以及對那個似乎很羞怯、只是為了自娛而偷偷寫小說的老姑娘簡·奧斯汀來說,也都同樣…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7, 2017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早班遠郊公共汽車開進桑樹鎮,把古老的鄉村小鎮從黎明前的酣睡中驚醒了。宋濤從“咣噹”一聲自動打開的車門裏下來,踏著厚厚的積雪,向鎮外走去。他與前妻所生的兒子今天結婚。他是趕早回到鄉下來參加兒子的婚禮的。他得知這個消息是在昨天,置買什麼東西顯然已經來不及了,腰裏裝著三百元現鈔,讓孩子們日後再去置買他們需要的物品,比他買什麼禮物可能更合乎實際。
大雪覆蓋了原野。黎明的微曦中,無垠的雪原閃著清冷的白光。從桑樹鎮通南宋村的小路早已拓寬了,雪路上有汽車或拖拉機碾過的轍印。路兩邊的白楊長得小桶粗了。像兩堵齊刷刷的墻壁,一直伸展到黑黝黝的河灘裏。黎明時的風好冷啊,田野寂然無聲,軟軟的積雪在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宋濤穿著長袍,戴著禮帽,帽殼上纏著一匝紅綢子,被前呼後擁著,走在這條小路上。他的身後,是在嗩吶鳴奏中忽閃忽閃行進的花轎,轎裏坐著尚未見面的媳婦。…
Continue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anuary 7, 2017 at 9:13am — No Comments
(張愛玲12歲發表的作品)
秋天的晴空,展開一片清艷的藍色,清凈了雲翳,在長天的盡處,綿延著無邊的碧水。那起伏的海潮,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藍網中呼吸一般,摩蕩出洪大而溫柔的波聲。幾只潔白的海鷗,活潑地在水面上飛翔。在這壯麗的風景中,有一只小船慢慢的掉槳而來:船中坐著兩個活潑的女孩子,她們才十歲光景,袒著胸,穿著緊緊的小遊泳衣服,赤著四條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讓浪花來吻她們的腳。像這樣大膽的舉動,她倆一點也不怕,只緊緊的抱著,偎著,談笑著,遊戲著,她倆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誠摯的愛的光來。
她倆就住在海濱,是M小學的一對親密的同學。這兩朵含苞的花是差不多浸在蔚藍的水中生長的。今天,恐怕是個假期,所以劃到海心遊樂的吧!…
ContinueAdded by A'Lessy on January 7, 2017 at 6:53am — No Comments
二、 閱聽人深度訪談
(一) 旅遊節目的感官旅行團:
(二) 閱聽人自由行的想望:
(三) 閱聽人特徵:
上述訪談結果更再度印證過去Urry(2007)所強調的觀點,想理解當代觀光旅遊的本質,傳播媒體與廣告便可作為進入人們想像世界的操作對象。經由媒體中介的旅遊想像,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協助閱聽人安全且輕易地抵達曾未到過的地方,不僅滿足人們逃離現實社會生活的需求,同時也促進其在異地身歷其境的感知與體驗。…
Added by Bleach on January 7, 2017 at 6:53am — No Comments
2
從京師到省城的路雖然漫長,但從省城到家裏的路似乎更加漫長。已經三次了,我不知道前兩次自己是怎麽回家的,騎在馬上,看著周圍的景物依然如舊,心中難免不湧上苦澀與酸楚。近鄉情更怯,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親的冷臉,而母親的安慰只能讓我徒增煩惱,至於鄉鄰和親戚的嘲諷,我則因為習慣而麻木了。
終於還是到了家門口,書童去敲開了門,仆人連聲向裏傳報: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首先迎接出來的是母親,她一看我的臉色就什麽都明白了,悄聲告訴我,你父親在會客,等他心情好的時再告訴他吧。我點了點頭,因羞慚而沈默不語。…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January 6, 2017 at 7:17pm — No Comments
一九四九年我進北京城不久,就打聽白石老人的情況,知道他還健在,我就想看望這位老畫家。我約了沙可夫和江豐兩個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車胡同十三號。進門的小房間住了一個小老頭子,沒有胡子,後來聽說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監,給他看門的。
當時,我們三個人都是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文化接管委員,穿的是軍裝,臂上戴臂章,三個人去看他,難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經李可染介紹,他接待了我們。我馬上向前說:“我在十八歲的時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張冊頁,印象很深,多年都沒有機會見到你,今天特意來拜訪。”
他問:“你在哪兒看到我的畫?”
我說:“一九二八年,已經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藝術院。”…
Continue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January 6, 2017 at 7:16pm — No Comments
夏草草兒·有一顆浪漫的心,周圍的一切皆是美妙
——評《這世間所有的白》
這不是我第一次讀李娟的書,盡管之前我或多或少的讀過些李娟的書,但是遇到這本書時,我還是迫不及待的讀起來。在這個整個世界被漫天雪花染成白色的冬天,我讀到這位來自阿勒泰的精靈的文字,一拿起便無法放下。…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January 6, 2017 at 7:14pm — No Comments
李娟,籍貫四川 ,1979年生於新疆,長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1999年開始寫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冬牧場》《羊道》等。其作品生動呈現了哈薩克牧民的生活風貌,題材獨特,語言清新,個性鮮明,被譽為“文壇清新之風”“來自阿勒泰的精靈吟唱”,深受文學界的好評和大眾讀者的歡迎。
【內容簡介】:李娟是長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少數民族地區的作家,她的散文生動地呈現了當地少數民族居民的原始生存狀態、民風民俗、地貌風情,以及民族大融合的和諧情景,真實地反映了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人們堅強樂觀、尊重自然、勤勞善良、熱情好客的美好品德。…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January 6, 2017 at 7:13pm — No Comments
當蘿卜愛上羊肉
小時候,每當冬天來臨的時候,母親會邀約上三五家要好的鄰居去趕集賣回一頭大肥羊來,請人宰殺之後大家均分。在熱愛豬肉的大西南邊遠山區的人們,吃頓羊肉也算那時打的一次很大牙祭了。
母親喜歡用大白蘿卜來燉羊肉,由於人多肉少,母親往往會加數倍的蘿卜。用一口大鍋,竈孔裏加入能燃上一兩小時的大柴塊。我記得在一大鍋好吃的蘿卜燉羊肉裏,母親僅放了簡單的幾樣調料:鹽、幹辣椒、花椒、老姜和陳皮。特別是陳皮混同在羊肉之中那清香味,半個世紀以來仍然飄在我的腦海之中。
於是每年冬至到來的時候,我都學著母親用蘿卜燉一大砂鍋的羊肉,邀三五好友,圍坐在炭火爐旁,邊煮邊吃邊喝邊談香辣人生。一是為了迎接這個重要節氣,二是為了滋補驅寒。…
Continue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January 6, 2017 at 7:12pm — No Comments
在阿曼,不得在齋月期間在公眾場合吃東西、喝水等。不得有輕侮國王的行為。用餐時不能用左手,不要用食指或中指比畫。不允許和女性交談或拍攝女性照片。阿曼人同非阿拉伯國家的外籍人行握手禮;對阿拉伯國家的人行擁抱和親吻禮,但只限於同性。男子不可斜視婦女,不可行握手禮,只可點頭示意。主人端出阿拉伯咖啡來請客時,一定要接受,不要時必須左右搖手示意。
我在阿曼任期結束即將回國時,一位與我過往甚密的資深內閣大臣送我一盒阿曼特產——乳香。打開簡單的包裝,只見粒粒珍珠般大小、晶瑩剔透、白裏透黃的乳香,散發出淡淡的芬芳氣息。憑直覺,我感到這是一盒乳香中的極品。朋友深情地對我說,歷史上阿曼最早與中國交往是通過“海上香料之路”進行的,乳香見證了中阿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友誼。今後一旦想起我們,乳香可以圓你重回阿曼之夢。…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6, 2017 at 7:1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January 6,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事實上,柏遼茲對莫紮特的指責和門德爾松對柏遼茲的沮喪,或多或少地表達出了音樂中某些否定的原則的存在。這裏所要討論的否定並不是音樂敘述裏的風格和觀念之爭,雖然這方面的表現顯得更為直接和醒目,敘述史的編寫──音樂史和文學史幾乎就是這樣構成的。只要回顧一下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一直到現代主義,那些各個時期顯赫的人物和平庸的人物是如何捍衛自己和否定別人的,就會看到音樂史上有關風格和觀念的爭執其實是沒完沒了的混戰,就像一片樹林著火以後禍及了其它的樹林,十八世紀的戰火也同樣會漫延到二十世紀。如果以此來完成一部音樂作品的話,這部作品所表達出來的“喧嘩與騷動”,將使柏遼茲《幻想交響樂》裏的“喧嘩與騷動”暗淡無光。…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anuary 6, 2017 at 7:08pm — No Comments
在歐內斯特·紐曼編輯出版的《回憶錄》裏,柏遼茲顯示了其作家的身份,他在處理語言的節奏和變化時,就像處理音樂一樣才華非凡,而且辛辣幽默。正如他認為自己的音樂“變化莫測”,《回憶錄》中的故事也同樣如此,他在回憶自己一生的同時,情感的浪漫和想象的誇張,以及對語言敘述的迷戀,使他忍不住重新虛構了自己的一生。在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家的語言作品中,柏遼茲的《回憶錄》可能是最缺少史料價值的一部。這正是他的風格,就是在那部有關管弦樂配器的著作《樂器法》裏,柏遼茲仍然盡情地炫耀他華麗的散文風格。…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anuary 6, 2017 at 7:0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