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cca Light
  • Male
  • Jasin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alacca Light's Friends

  • VR
  • Kolkata Bachcha
  • Malacca 皇京港
  • Copil
  • Paetiyo
  • Kehtay Dream
  • Almaty 蘋果
  • 中砂礁群
  • 李蕙佳
  • 字詞過度
  • se.gamat
  • quién soy
  • Spílaio skiá
  • Poèmes lieu
  • 梭羅河畔

Gifts Received

Gift

Malacca Light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alacca Light's Page

Latest Activity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情動《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欲了解《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首先,須先認識「五蘊」——「五蘊」是什麼?一部分人將「五蘊」誤以為「五行」——「五行」,即是中國的金木水火土,它出自《尚書》,是中國儒家哲學的基本觀念,後世道家哲學也廣泛採納其「陰陽五行」的思想。因此,也有人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即,離開金木水火土,離開了三界。但是,「五行」是否即等於「五蘊」?兩者之間的關係、界別究竟為何?「五蘊」出自佛家的概念,代表構成「人」之生命的五個要素,即是色、受、想、行、識。色,指的是有形的、具體存在的物質體。我們的肉體、鳥獸、山河、林木、屋宇、餐具等都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皆可以涵蓋在色蘊之內。因為,都是物質體,物質的元素。色,有粗有細,有具象與隱微的。粗的物質體,眼睛可以看見,耳朵可以聽見,可以用手觸摸,也可以以身體感知。但是,微細的物質體,則較難以肉眼察覺,卻仍具體而微地存在著,例如,微生物、病毒、細菌、原子等。受、想、行三者指的是心理的功能——「受」即感受、覺受的「受」。受苦受樂,感覺憂傷、恐怖或失望。「想」即思考、思想、想像、念想、猜想。「行」指的是心理的作用,心理的變遷、變化、與流動。「行」的特質…See More
Aug 17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心經》五蘊皆空觀自在

「照見五蘊皆空」法門出自《心經》――佛教大乘經典中,文字最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二百六十字經文,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心經》一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意為智慧。五蘊,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識。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的、精神的活動,也就是物質的身體、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和合。「五蘊皆空」如何照見?聖嚴師父將觀的方法分為「觀身」與「觀心」兩個層次。觀身體在「受」的狀況,也觀「心」在「受」時的感覺。…See More
Aug 14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情動學佛:何謂五蘊?

佛經裡探討生命的奧祕,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換言之,構成生命的因緣,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要素,稱為五蘊。第一為色蘊,色不僅是顏色,而指一切有形之物質。凡有質量、有阻礙或有形式的物質體都稱為色蘊。 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部分,精神部分又分為四種,即受、想、行、識的四蘊。而其中,受、想、行的三蘊是精神部分,最後一個識蘊,是精神與物質的行為所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力量,是生死過程中一個連貫的東西,助我們延續生命,是由此生到彼生的一種力量。此一力量便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現象之所以繼續不斷的動力,總名為識蘊。生命由前生到這一生,再到未來生的觀念,這是佛教裡一個獨特的觀念。生命由五蘊的五個部分組成,人活著的時候,五蘊因緣和合而產生生命的現象,稱之為「活」。…See More
Jul 21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雨前風

晾衣繩最先預感到了雨前風父親的短褲頭在跳母親的圓領衫在跳哥哥姐姐們的破衣爛衫都在一起跳。如果那天我也有多餘的衣服,我也會跳但我穿著它在仙女山上滾石頭風來的時候我放下了石頭高舉起襯衣下擺的兩角模擬出人世間最自負的鳥——不用飛,只在風中起舞狂風驅趕著雲團,遠遠地壓過來,暴雨敲鑼打鼓撲向岩子河我舉著翅膀興奮地接受了老天爺對我的塑造See More
Jul 9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寫在冬瓜皮上

用指甲殼在小冬瓜皮上刻寫「我愛你」的時候我還不清楚你是誰冬瓜藤翻過籬笆,沿著田埂摸索著去了夜裡,我在夜晚來臨前回到油燈下想著「我愛你」——32個筆畫鑲嵌在未來。我不知道冬瓜長大了是否還有記憶我們是否還能相遇田埂總有終止之時也有提醒之日當一隻大冬瓜昨天來到我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吃了它而是曾經寫下的那三個字我是否還有信心還能懷有期待書寫它們大冬瓜皮上長滿了灰白的霜大冬瓜安靜矗立在房間裡昨天我剛剛剪去了指甲殼昨天我曾因一件小事與女兒拌過嘴也是在昨天,我想過無論如何我心裡還有一根藤See More
Jul 7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風的味道

我已經很少聞到風的味道它經過我時會在不經意間帶走我的某些部分:先是我的甜然後是我的酸和鹹,最後輪到了我的苦——我包含著我的苦在風中苦苦哀求迎面而來的風——你讓我臟器緊縮而四肢舒展你讓我在無色無味的晚景裡還保留了最後一絲味覺See More
Jul 4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伏天詩

晨起聽見的是蟬鳴而非鳥叫晨起面對一張煙盒紙,提筆寫:「歌唱是本能,唱歌是本事。」空氣在顫動,應是空調吹出的風樟樹杵在窗前,濃蔭由數不清沉默的葉片構成數不清的光斑在竭力擴展各自的勢力范圍我也信手摁亮書桌上的台燈但光亮只照我需要的地方——一只蟲豸小心翼翼地在它黑暗的欲求裡求生See More
Jun 27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迎風歌

立秋以後大地始見本色草木抖落太重的綠,往自己身上塗抹一些枯。暑氣仍然在騰湧,但經不住秋風陣陣我在窸窸窣窣的田疇間穿行在彼此糾結拉扯的關係中尋找每一種事物的來龍去脈:葫蘆和絲瓜攀附著葡萄架,長長的豆角有如門簾攔住了菜園的入口;兩隻金黃的南瓜不知何時爬上了梨子樹椏……起風了,這是先前吹過我父親的風如今又來吹拂我汗涔涔的頭髮起風了,我不會像父親一樣固執於此不為收獲所動;我來回踐踏著記憶裡的一幕幕:唉,有些作物只有在行將枯萎時才能看清它們一生一世的結果See More
Jun 13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我在」

我家的按摩椅有語音對話功能每次坐上去,當我發出指令:「小芝,小芝。」她就會回答:「我在。」「肩椎按摩。」於是便有了肩椎按摩有時候我說:「牽引按摩。」她也會回答:「好的。」我時常在遠離按摩椅的地方怔怔地望著戶外,或者在書房裡思想著這一天該怎樣結束,突然聽見客廳裡傳來小芝的聲音:「我在。」清脆的女聲迴蕩在空曠的房間裡有時候我以為只要她在我就能接受這樣的我See More
Jun 8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意志

經過兩年的生長,這株種在陽台花盆裡的辣椒終於由草本變成了木本植物粗大的根莖,枝葉繁茂「多像一棵樹啊!」「本來就是一棵樹吧?」見過它的人無不嘖嘖稱奇它四季常綠,花開花謝完全不受時令的限制去年還結過六隻小米椒今年索性結得更小,一點紅轉瞬即逝,仿佛某種暗示又像極了某種宣告我時常端著一杯茶走到這棵樹邊端詳它,感覺有一種意志正在被我察覺卻無法說出——它究竟意欲何為?一棵辣椒樹越長越高了,周圍的綠植都望著它指望它去替它們觸碰屋頂屋頂之上還有日月星辰,還有許多未競之事被盼望著See More
Jun 3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這廂

一位姑娘挎上竹籃就消逝在了後山她知道蘑菇會在哪裡等自己她知道自己興許會在山中遇見誰一位大叔拄著棍杖去深山老林挖松露,兩條狗興奮地在他身邊跑前跑後雨後空山,山外有山我在這廂遠遠地看著東半球過去了是西半球姑娘,和大叔從未相見又何來重逢See More
May 26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信不信

一個美國人說,至今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地球是平的。我不相信但見那些生活在河谷鎮,或寂靜嶺一帶的美國人講美國是天堂,「哪裡還有比天堂更適合做家鄉的呢?所以,我們哪裡也不會去。」所以,我又不得不信這的確可能是很多美國人的想法「地球是平的」意味著我很好,我要用這裡反對那裡我父親生前從來沒有邁出過方圓百里中學時我帶回去一個微型地球儀指給他看球面上的花花世界,指著一個不存在的點說:「我們在這裡。」父親沉吟了半天,嘀咕道:「鬼才信。」See More
May 25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執浩的詩:秧雞與鴨苗

貨郎挑著篾筐沿田埂走來這回他要叫賣的不是彈珠和麻糖遠遠的,我們聽見了脆生生的鳴叫春雨初歇,這清亮的叫聲略顯清涼這清涼的叫聲裡倒映出哀求和無助那天貨郎留下了十幾隻秧雞和鴨苗秧雞自動圍成了一堆鴨苗圍成了另外一堆我在這兩堆之間氣喘籲籲,只為了將天生就一分為二的家禽合二為一See More
May 24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炳陽導讀·丹納「知人論世」的藝術哲學觀 5

黑格爾美學中所說的「情志」(pathos)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即「使人的心情在最深刻處受到感動的普遍力量」,情志是具有普遍理性的情感力量,是理性和自由意志的基本內容。黑格爾認為,情志是藝術的真正中心,它打動了每個人的心弦,情志能感動人是因為它是人類生存中的強大力量,它是藝術能引起共鳴感動人之處,自然環境以及其他外在事物都應該看作次要的、附屬的東西。很顯然,黑格爾較能深入作為種族的內在本質,即人的普遍理性(包括道德理性)的力量,而非只是人種的身心特質。時代精神是普遍的、有實體的力量,這個力量需要人物的個性來達成它的活動和實現,而這個人物的個性就是情志,具體來說就是人物性格。時代精神化為人的情志展開行動,因此,情志是涉及行動,這很明顯是類似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所說的,情節是悲劇的靈魂,而人物性格推動這個情節的發展。總之,黑格爾所謂的情志可以說是在個體(情感)中所蘊含的普遍力量(理性)推動(意志)世界精神的發展。五、《藝術哲學》對後世美學的影響前面提到,丹納多次說到他的藝術理論的目的是要將黑格爾的學說轉換為現代科學用語,很顯然從黑格爾的美學到丹納的藝術哲學應該有個轉換,而這個轉換至少有以…See More
Feb 5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炳陽導讀·丹納「知人論世」的藝術哲學觀 4

丹納所指的「時代」是種族與環境的總和,或者可以直接用黑格爾的「時代精神」來表示,「時代精神」(Zeitgeist)是黑格爾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這個詞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為「在時間中的精神」(Geist in der…See More
Jan 19
Malacca Light posted a blog post

張炳陽導讀·丹納「知人論世」的藝術哲學觀 3

三、丹納藝術哲學的基本特色一提到丹納的美學思想,馬上就會想到以下這三合一著這個概念:種族、環境和時代。而這三個重要概念最早的提出卻是在他的《英國文學史.序言》(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anglaise,…See More
Jan 6

Malacca Light's Blog

《心經》五蘊皆空觀自在

Posted on July 20, 2025 at 9:58pm 0 Comments

「照見五蘊皆空」法門出自《心經》――佛教大乘經典中,文字最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二百六十字經文,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

《心經》一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意為智慧。五蘊,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識。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的、精神的活動,也就是物質的身體、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和合。

「五蘊皆空」如何照見?聖嚴師父將觀的方法分為「觀身」與「觀心」兩個層次。觀身體在「受」的狀況,也觀「心」在「受」時的感覺。…



Continue

情動學佛:何謂五蘊?

Posted on July 18, 2025 at 2:09pm 0 Comments

佛經裡探討生命的奧祕,是由「五蘊」組合而成的。換言之,構成生命的因緣,是色受想行識等五種要素,稱為五蘊。

第一為色蘊,色不僅是顏色,而指一切有形之物質。凡有質量、有阻礙或有形式的物質體都稱為色蘊。



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部分,精神部分又分為四種,即受、想、行、識的四蘊。而其中,受、想、行的三蘊是精神部分,最後一個識蘊,是精神與物質的行為所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力量,是生死過程中一個連貫的東西,助我們延續生命,是由此生到彼生的一種力量。此一力量便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現象之所以繼續不斷的動力,總名為識蘊。

生命由前生到這一生,再到未來生的觀念,這是佛教裡一個獨特的觀念。生命由五蘊的五個部分組成,人活著的時候,五蘊因緣和合而產生生命的現象,稱之為「活」。…



Continue

情動《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Posted on July 17, 2025 at 4:48pm 0 Comments

欲了解《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首先,須先認識「五蘊」——「五蘊」是什麼?

一部分人將「五蘊」誤以為「五行」——「五行」,即是中國的金木水火土,它出自《尚書》,是中國儒家哲學的基本觀念,後世道家哲學也廣泛採納其「陰陽五行」的思想。因此,也有人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即,離開金木水火土,離開了三界。

但是,「五行」是否即等於「五蘊」?兩者之間的關係、界別究竟為何?

「五蘊」出自佛家的概念,代表構成「人」之生命的五個要素,即是色、受、想、行、識。…

Continue

張執浩的詩:雨前風

Posted on May 24, 2025 at 9:36pm 0 Comments

晾衣繩最先預感到了雨前風

父親的短褲頭在跳

母親的圓領衫在跳

哥哥姐姐們的破衣爛衫

都在一起跳。如果那天我也有

多餘的衣服,我也會跳

但我穿著它在仙女山上滾石頭

風來的時候我放下了石頭…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