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PI
  • Penang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OVEPI's Friends

  • Jemaluang 三板頭·
  • Syota ElNido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Dushanbe 杜善貝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有格 台
  • 字詞過度
  • se.gamat
  • Seltsames Denken
  • 梭羅河畔
  • Sogno Realtà
  • 風華正茂

Gifts Received

Gift

OVEPI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OVEPI's Page

Latest Activit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blog post 顧城:小巷
"「真實」地看到過去除了照片,我們沒有一種方法能那樣「真實」地看到過去——文字的描寫再動人,繪畫的筆觸再精準,也無法令人信服它所描摹出的就是當時的情景。攝影的特別,就在於它「無可辯駁」。無論一張照片展現出來的是否符合觀者的想象、認知,觀者都只能承認它、接受它。 我想起在《老照片》上看過的一張張志新(文革中的反抗者,被害,死前被殘忍割喉;她的事跡我在公眾號「不二法門」中曾經有介紹,回復「張志新」獲取)年輕時在人民大學讀書的照片。…"
yesterday
OVEPI posted a blog post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4

這種看似機巧的語言遊戲行為,難道僅源於奇技淫巧式的機心?語言的生成機制恰恰就在於此:「不存在詞語的創造,也沒有在句法效果之外具有價值的新詞,這些新詞正是在句法效果中得以發展……『捍衛語言的唯一方式就是攻擊它』」(德勒茲《文學與生命》);張爾的詩句「為了冒犯語言,也阻止語言對自我的冒犯」(《壯遊圖》第十六首)就是對引文中普魯斯特言論的最妙的回應。而這種語言觀背後,是將詞語作為牽連經驗的紐帶加以重新組裝和鏈接的意識,是「一隻眼看進去,能直接通過另一隻,/ 看到同一個對面」、「把可見物都 /…See More
Nov 8
OVEPI posted a blog post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3

這種「越軌鍛煉」不僅體現於物象在心象映射下的切換與交疊,更重要的是在複雜現實頻道之間的跨界與互相溝通(想想蔣浩的詩句吧:「頻道加密 / 至親密」),而跨界、「漫遊」的中介則是詩人用以關聯事項的心智(包括意志、感官知覺、想像力等)和掌握詞語的腕力。就像張爾在詩中布局「以夢為驢」「美人澗」「剽竊曹雪芹」那樣,蔣浩堪稱將自然之物與人造物、「詩性」語言與社會性的言語單位加以並置並舉——譬如上引的第四首《遊仙詩》,以及「轉播迅雷的天線也解剖 /…See More
Nov 3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3:口號動力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 這裏所謂“閱讀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習慣於從書寫文字中汲取大量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和過去歷史上每一個深有教養、智慧的人別無二致。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即使在收音機、電視沒有出現以前,許多資訊與知識也是從口傳或觀察而得。但是對智能很高又充滿好奇心的人來說,這樣是不夠的…"
Nov 3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Nov 1
OVEPI posted a blog post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2

就像張爾用一句「詭譎車身,其實也是一枚微軟的陽具」(《壯遊圖》之八)所揭露的,承載著詩人之「遊」的交通工具早就搖身變作想像力的過山車(同時也是「想像的過山車」):房日兔星夜疾馳的,以夢為驢,他掛上個倒車檔,一個推桿撞入了 美人澗,巧遇崖頂腐銹的鎖鏈。紅纓捆撲忙亂噪音剽竊曹雪芹。山頂上,眾僧齊敲著金鑄魚飽覽群峰巍峨的光禿。站前廣場,遠行紀念孤獨症,紀念他意已決一灘血。……(《壯遊圖》之二)這里位於慣常感受力範圍之內的、極為有限的實景——「崖頂腐銹的鎖鏈」、「山頂上,眾僧齊敲著金鑄魚 /…See More
Oct 30
OVEPI posted a blog post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1

純以里爾克的「詩是經驗」和埃德加·坡的「詩作為智識的任務」這樣爛熟的論斷,來規劃「遊」在當代詩中紛雜呈像的解釋進路,難逃過分怠惰、過度簡化之嫌。但,老調重彈的好處在於,一些對當代詩的基本理解可以在這樣的框定中得到強調性的確認;預先做出清障,有助於摒除掉那些最不應該進入討論範圍的議題。在「遊之詩」(避免使用「記遊詩」這一命名的用意,稍後會談)這個看似細微局限、實則外延寬宏的文體上,有關詩之「經驗」與「智識」微妙關係的領會恰如其分地交疊於其內部,易言之,「遊」在當代,不僅是一種詩的題材,更是一種詩之方法,亦是檢察詩作為語言藝術在表達經驗與心智的「遊刃」時必不可缺的試金石。往開闊處說,「遊之詩」不正是「詩」的當代形態的一個基本隱喻?它所影射的「綜合」功能越來越成為詩歌寫作的標準動作之一。由是觀之,我的舉棋不定就顯得沒那麼矯情:究竟以書名號還是雙引號來標示蔣浩和張爾的兩部「遊之詩」——《遊仙詩》和《壯遊圖》?顯然,用後者這一略顯出格的方法來解除過分的專名化(這正是書名號的原意)所帶來的平庸氣和局促感,將使它們自動獲得「遊之詩」的本位;但把它們拔高為一種抽象化的詩體,又似乎壓抑了某些可能性的生殖…See More
Oct 28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3:口號動力

"瑞典:逆潮數字教育;課本和手寫作业業重回學校 By CHARLENE PELE API Updated 8:42 AM GMT+8, September 11,…"
Sep 13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2.2

"利物浦博物館-在解說與呈現中加入創意元素 欲將文化資產轉變為引人入勝之文化觀光產品,須將其經過精心打造、包裝後才能創造出吸引觀光客前往觀賞之魅力。單純的文化資產若只是擺在原地不加以管理、行銷,則難以發揮其觀光價值。而博物館不能只是單方面的保存文物。 如何透過創意地解說與呈現讓各不同客層的參觀者皆能了解其展品之價值與意義,進而啟發興趣,產生對其文化尊重且珍惜的態度,是博物館重要的課題之一。 Cloke(2006)指出,創意的概念可以延伸到許多傳統並非被視為創意的領域,就算某些是很明顯的機械式、已經…"
Aug 22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3:口號動力

"孔子晚年之時,傾力整理國故,相傳「刪詩正樂」,顯然是指《詩經》。基於《詩經》的詩教,屬古代教育的基礎科目之一,在襄助人文化成的實踐中,意義重大,備受推崇。孔子的詩教思想,首先關注的是「興、觀、群、怨」四個向度和與其相應的社交、外交、倫理和審美等多重功能,①其次是「邇之事父」的家庭倫常功能和「遠之事君」的朝政職責功能,再就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致知功能。已往對孔子詩教的研究,大多偏於思理闡發,看重道德本位和審美價值,比較忽視致知作用。這種致知,實際上是博聞多識的一種途徑,或者說是「格物致知」的…"
Aug 9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3:口號動力

"〈美學與審美〉不管是從其近代産生的深層背景看,還是從其存在的價值意義看,(審)美學——尤其是作爲基礎理論學科的(審)美學概念連同其研究內容,本質上不只是普通意義上的一門知識學問或科學,更是對近現代人的一種現代性反思意識的獨特表達,是人看待自身、自然與社會的一種獨特視角。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作爲感性生存論的審美問題實際定位於哲學家和詩人們面臨現代型社會形態的困境時所思慮的種種難題。從這種意義上説,‘美學’不是一門文藝學問(甚至不是一門哲學…"
Aug 5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3:口號動力

"書能救命——喬治·艾略特作家自己也是文學書籍的受益者。喬治·艾略特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來,靠的是和年輕朋友約翰·克勞斯一起讀但丁的詩《地獄篇》。後來他們結婚了。克勞斯寫道:“神聖的詩歌引領我們來到嶄新的世界。生活煥發了新貌。”維多利亞時期的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米爾在自傳第五章《我心靈史上的危機》——也是全書中最精彩的一章——裏寫…"
Jul 22
就是冷門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11

"後旅遊者:體驗的文創…"
Jul 19
就是冷門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11

"Human centered Learning is a human and preferably social process. Putting the learner at the center of your design process is called human centered design. Th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w and why LX design works. This means you have to get to know…"
Jul 5
Suyuu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4:日本地方創生經驗

"抖音助力縣域經濟創新發展 2021年5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抖音舉辦“短視頻、直播與縣域經濟發展”論壇,現場發佈《短視頻、直播助力新型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下文稱《報告》)。《報告》以抖音爲研究對象,闡述了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對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的服務和催化作用。 《報告》顯示,抖音爲內容與消費的對接,提供了順暢的“界面”,促進了縣域商品的流通、服務了縣域品牌的打造。在此基礎上,縣域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程度提昇,縣域文旅産業等非農…"
Jul 5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1.0 直播

"電商宣講進農村·葛家鎮抖音新媒體培訓班成功舉辦 爲進一步加強鄉村振興人才培育,發揮電子商務平台在助推優質農産品産銷對接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5月18日,由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文登區商務局、葛家鎮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抖音新媒體培訓班”在葛家鎮成功舉辦。 本次文登區商務局電商宣講團走進葛家鎮,邀請了山東外貿職業學院閆靜雯老師、青島萱芷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杜澳華經理來進行宣講授課。兩位老師詳細講解了短視頻平台的發展趨勢、分析抖音賬號注冊、短視頻剪輯技巧、抖…"
Jul 5

OVEPI'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OVEPI'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OVEPI's Blog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4

Posted on November 2, 2023 at 8:00pm 0 Comments

這種看似機巧的語言遊戲行為,難道僅源於奇技淫巧式的機心?語言的生成機制恰恰就在於此:「不存在詞語的創造,也沒有在句法效果之外具有價值的新詞,這些新詞正是在句法效果中得以發展……『捍衛語言的唯一方式就是攻擊它』」(德勒茲《文學與生命》);張爾的詩句「為了冒犯語言,也阻止語言對自我的冒犯」(《壯遊圖》第十六首)就是對引文中普魯斯特言論的最妙的回應。而這種語言觀背後,是將詞語作為牽連經驗的紐帶加以重新組裝和鏈接的意識,是「一隻眼看進去,能直接通過另一隻,/ 看到同一個對面」、「把可見物都 / 拿捏成可引見之物」(均引自蔣浩《遊仙詩》第十一首)的邏輯復述。羅蘭·巴特在論述了詩歌消除語言自發功能的現代形態之後,接著說,「現代詩只保留下來關係的運動、關係的樂曲式表達,而不是保留下來關係的真實性。字詞在一條毫無內容的關係線上閃爍……」(《寫作的零度》)…

Continue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3

Posted on October 18, 2023 at 7:00pm 0 Comments

這種「越軌鍛煉」不僅體現於物象在心象映射下的切換與交疊,更重要的是在複雜現實頻道之間的跨界與互相溝通(想想蔣浩的詩句吧:「頻道加密 / 至親密」),而跨界、「漫遊」的中介則是詩人用以關聯事項的心智(包括意志、感官知覺、想像力等)和掌握詞語的腕力。就像張爾在詩中布局「以夢為驢」「美人澗」「剽竊曹雪芹」那樣,蔣浩堪稱將自然之物與人造物、「詩性」語言與社會性的言語單位加以並置並舉——譬如上引的第四首《遊仙詩》,以及「轉播迅雷的天線也解剖 / 倒長的松鱗」之類的詩句——的修辭大師:某種「神與物遊」的可能性常常在「身與物遊」的基礎上展開,具身性的素材不僅作為對象物出場,更反饋了「載回山水來文身」這樣概括性的詩學追求。更妙的是,政治經濟領域的日常生活詞匯、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如「見光死」「臥槽」…

Continue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2

Posted on October 17, 2023 at 5:30pm 0 Comments

就像張爾用一句「詭譎車身,其實也是一枚微軟的陽具」(《壯遊圖》之八)所揭露的,承載著詩人之「遊」的交通工具早就搖身變作想像力的過山車(同時也是「想像的過山車」):

房日兔星夜疾馳的,以夢為驢,

他掛上個倒車檔,一個推桿撞入了

 美人澗,

巧遇崖頂腐銹的鎖鏈。紅纓捆撲忙亂噪音

剽竊曹雪芹。

山頂上,眾僧齊敲著金鑄魚…

Continue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1

Posted on October 16, 2023 at 10:30pm 0 Comments

純以里爾克的「詩是經驗」和埃德加·坡的「詩作為智識的任務」這樣爛熟的論斷,來規劃「遊」在當代詩中紛雜呈像的解釋進路,難逃過分怠惰、過度簡化之嫌。但,老調重彈的好處在於,一些對當代詩的基本理解可以在這樣的框定中得到強調性的確認;預先做出清障,有助於摒除掉那些最不應該進入討論範圍的議題。在「遊之詩」(避免使用「記遊詩」這一命名的用意,稍後會談)這個看似細微局限、實則外延寬宏的文體上,有關詩之「經驗」與「智識」微妙關係的領會恰如其分地交疊於其內部,易言之,「遊」在當代,不僅是一種詩的題材,更是一種詩之方法,亦是檢察詩作為語言藝術在表達經驗與心智的「遊刃」時必不可缺的試金石。往開闊處說,「遊之詩」不正是「詩」的當代形態的一個基本隱喻?它所影射的「綜合」功能越來越成為詩歌寫作的標準動作之一。…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