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0)

吳致遠《後現代語境中的技術與技術哲學》(3)

福柯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無處不在的權力關係及其構造起來的嚴密的技術系統不斷地把人規訓成為一種馴服的工具,以適應“合理的”、“高效的”、“技術化的”社會,在“規範的普遍統治”之下,人們失去了導向自由的判斷。這里,作為權力存在的現代技術系統具有了與海德格爾所說的“座架”相似的特征,它們在現代社會的技術化過程中具有自主發展的能力,我們身處其中,雖然能夠感覺到它的挾持與壓迫,但卻無能為力。對權力的分析所揭示出的技術的統治性的一面,無疑為技術的哲學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的維度。



3.
“超現實”的技術…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ne 20,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阿兰·波德顿《给工作一个讃》 の 火箭科學(6)

科技領域里有一些極端環境,它們總是會使人樂於傾聽傷感的安全事宜說明,這類說明先是透露危險程度,接著便會暴露應急措施不足。巴黎消防隊在這個航天中心設有一個分支機構,一位精英隊員過來為我們講解。這位消防隊員說,處於這一距離,出故障的火箭不用一秒鐘便會飛到我們頭頂上。雖然前景令人絕望,他還是拿出黃色防毒面具分發給大家,要我們把它系在頭上、讓呼吸軟管隨時能夠使用。除非發生緊急情況,就讓它掛在那兒。雖然消防隊員已做過說明,沒過幾分鐘,那位一向留意要讓科學融入生活的香港電視節目主持人便從盒里取出一隻攝影師的面罩,讓它掛在臉上。她捂著腦袋對著攝像機鏡頭來了一番獨白,向她的觀眾概述她如何身處險境,而此刻她自己的防毒面具卻塞在一隻帶穗飾的巴黎世家手提包里。

 

人們為我們豎起一面屏幕,現場直播控制室里的情形。有…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20,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喬治·奧威爾《1984》(88) 第三部 第3節

“任何問題。”他看到溫斯頓的眼光落在儀表上。“這已經關掉了。你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麽?” 

“你們把裘莉亞怎樣了?”溫斯頓問。 

奧勃良又微笑了。“她出賣了你,溫斯頓。馬上——毫無保留。我從來沒有見到過有人這樣快投過來的。你如再見到她,已很難認出來了。她的所有反叛精神、欺騙手法、愚蠢行為、骯髒思想——都已消失得一乾二凈。她得到了徹底的改造,完全符合課本的要求。”

 

“你們拷打了她。”…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une 20, 2021 at 9:00pm — No Comments

皇泯散文詩《老屋,有十七張門》

老屋,建於清末民初,名牌號碼是新中國取的——新屋里一號。

不到一百平米的空間,卻有十七張門。

這麽多門,門斗吱吱呀呀,老鼠吱吱呀呀,風能不吱吱呀呀? 

 

老屋的門,其實對內有五張,對外只有三張。

其餘六張門無論對內還是對外,從來沒有開過,所以,這六個門洞從來沒有聽到門斗說過一句話。…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une 20,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2)

晨光亮了,九月的冷風掠過低矮的土墻,隨雀兒在空蕩的柴院里打旋兒。這時國的娘半個身子都沐浴在冰冷的晨風之中,沖蕩的冷風一次又一次地肆虐著進行偉大生產的國他娘。隨著生育之苦的國他娘已通體麻木,身子連一點熱氣也沒有了,但她內心深處的呼喚從未減弱過。終於,在神經徹底麻痹之前,眼望皇天的國他娘聽到了一聲響亮的啼哭……

那一聲啼哭像號角一樣響在大李莊的上空,隨九月的晨光飄進了一座座農家小院,久久不絕。不用說立時驚動了四鄰的嬸子大娘,當鄰居們匆匆趕來的時候,赤條條的國離竈口只有四指遠了!他身旁是一把生銹的剪子,臍帶還在母親的身上……

 

於是國得救了。可國的娘再也沒有醒過來………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ne 20,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石黑一雄《別讓我走》(66)

「是這卷嗎?」湯米似乎不太相信,或許也是因為沒有聽見我大呼小叫的關係吧!我抽出那卷錄音帶捧在雙手。這時心裡突然感到極大的喜悅,同時感受到另一種幾乎逼得我嚎啕大哭的複雜情緒。但是我控制住了情緒,只是拉拉湯米的手臂。

 

「是啊,就是這卷,」我第一次露出興奮的笑容,「你相信嗎?我們真的找到了耶!」

「妳覺得這是同一卷嗎?我是說,就是真正那卷,妳弄丟的那一卷?」

我把錄音帶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知道自己還是記得錄音帶背後每個設計的細節、每首歌的名稱等,樣樣記得清清楚楚。…

Continue

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June 20, 2021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René Char)君王(節選)

總是在某個可愛的黃昏開始我們的生命。



而後,一切有助於解救我們的沮喪的,匯集
起來縈繞我們最初的步履。



我童年時人們的教導有天空微笑著向仁
慈大地傾訴的跡象。人們致意病痛如同夜晚

的一個過錯。流星劃過令人感動。我想起我曾是個孩子,極易動情也極易受傷害,非常

走運。我行走在一條河的鏡面,河面滿是遊…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une 20, 2021 at 8:00am — No Comments

何福仁:最受歧視的文體──散文的話題(上)

總有人說中國是個詩的民族,我們的遺產裡,唐詩宋詞元曲,加上之前的《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那是一大筆,這些老本,可以一直吃下去。但奇怪很少人說中國是個散文的民族,先秦諸子的哲學散文、《左傳》《戰國策》《國語》的歷史散文,加上《史記》,然後是唐宋的八大家、晚明的、清代桐城派的,其實一樣很豐富,但豐富歸豐富,只是有點像詩的窮親戚,勢利豪門在大排筵席時不會請,或者少請,請了來,也不會讓它坐主家席。

很少人說中國是個散文的民族,是很少,不是沒有,那些講中國散文史之類的書,起首可能就來那麼的一句:中國的傳統散文,嘩,厲害。這樣說,是所謂「尊題」。尊題就是尊重你的論題,例如以甲為題則尊甲,下次以乙為題則尊乙,目的是突出你的論題,多少突出你說話的重要性。離開了這個題目,出席豪門宴時,可能就會說,中國的傳統散文,也很不錯呵,也可以看得。…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ne 19, 2021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法]雅克·德里達:什麼是詩?(下)

詩落向我,賜福,他者的到來(或來自他者)。韻律但不對稱。在一切的poiesis(製作/生產)面前,除了某種的詩,別無他物。當我們說“詩性的”(poésie),而不說“詩歌”(poétique)的時候,我們應當明確:“詩化的”(poématique)。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刺猬被領回到poiesis的馬戲團或動物園:無事可“做”(poiein),既沒有“純粹詩歌”,也沒有純粹修辭,更沒有純粹語言(reine Sprache)[13] 或“真理在作品當中的設置”。…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une 19, 2021 at 9:10pm — No Comments

井上靖《敦煌》(48)

尉遲光不動聲色地對行德說出了這些擊中要害的話。他的臉上在夕照下透出一種冷酷的表情。他見行德並不答話,又說道:

“你到城里去看看,有意思得很。那些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木然處之。有些傢伙橫下一條心,把所有的駱駝、馬匹和財產都弄出城外,結果搞得一無所有,兩手空空。還不用等到沙漠中的回鶻人打來,阿西亞人和龍族人早就磨拳擦掌,守候多時了,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把這些人的東西搶得一乾二凈,連衣服都剝得精光。”



尉遲光突然小聲說道:



“但是我有辦法,我知道一個藏寶的地方。不管是西夏軍還是回鶻人打過來,都萬無一失。”…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June 19,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Carmen Lea Dege 面對疫情,存在主義哲學為再次流行?(2)

上世紀的存在主義之所以受到廣泛歡迎,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特別強調了人類自由的觀念。薩特所謂的“自欺”,海德格爾的“不真誠”(inauthenticity)【譯註:如果一個人被畏懼壓倒,通過沒入於眾人或匿名的“人們”來保護自己,正如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樣,他就進入了“不真誠的”生存狀態】和雅斯貝爾斯的“受制約的生活”(life in a…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19, 2021 at 7:30pm — No Comments

法國散文詩之父貝爾特朗作品選《又是一個春天》

一切掀動人心的思想、欲念都是愛情的奴隸。 —— 柯勒律治

又是一個春天,——又來一滴露水,它會在我的苦杯中滾動片時,然後又像一滴淚水那樣逸去!

噢,我的青春!你的歡樂已被印上時光的冰涼之吻,時光在痛苦的懷抱中窒息,時光流逝而你的痛苦卻依然。

噢,女人啊!是你們奪去我生命的光彩!如果說在我愛情的離奇遭遇中有誰是騙子,那可不是我,如果說有誰受了騙,那準不是你們!…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June 19, 2021 at 5:00p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René Char)互不理會

在這般漆黑的戰鬥和這般漆黑的凝滯中,恐怖使我的王國瞎盲,我舉起收獲季節生翼的
獅子直到銀蓮花冰涼的喊叫。

我在每個生命的
變形鏈中來到這個世界。我倆各自相安無事。

我從一種可並存的道德引出無懈可擊的救助。


盡管渴望消失,我是等待中的揮霍,驍勇的
信念。絕不放棄。

Added by INGENIUM on June 19, 2021 at 2:59pm — No Comments

(尼日利亞)索因卡詩選《琥珀的墻壁》

太陽的呼吸

冠蓋綠藤和珀珠

有童聲自東方之門響起

你隨著太陽來狩獵

向昏沈的大地揚眉

在蘇醒的湖散播硫磺火焰

太陽的手停頓在獵物

在最高的樹枝,眼神遊漫著欲望…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June 19, 2021 at 2:58pm — No Comments

阿萊杭德拉·皮薩爾尼克的詩《紫色》

在一個垂死的人的抽搐裏,

在一個瘋子的記憶裏,

在一個幼孩的悲哀裏,

在伸向杯子的那隻手裏,

在不可企及的杯子裏,

在自始至終的渴望裏。


阿萊杭德拉·皮薩爾尼克(Alejandra Pizarnik,1936-1972) 是拉丁美洲阿根廷很有才氣的一位女詩人,她的作品多為短小精致之作,屬於冥想和眩暈,反映了詩人的獨特視界,深得帕斯、科塔薩爾等著名詩人作家的好評。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9, 2021 at 2:52pm — No Comments

秦海鷹 譯·洛特雷阿蒙《詩選》第一支歌(4)

有人寫作是為了尋求喝彩,他們的心靈憑空想象或天生具有高貴的品格。我卻用我的才華描繪殘酷的樂趣!但是,持久、人為的樂趣和人一起開始,也和人一起結束。在上帝神秘的決斷中才華不能和殘酷聯姻嗎?或者,因為殘酷,所以就不能有才華?如果你們願意,只要聽我說就能在我的話中看到證據……對不起,我的頭髮似乎在頭上立起來了;但沒關係,因為我輕易地用手就把它們壓回原處。歌手並不奢望他的詠嘆調別出心裁;相反,他為人人都有主人公那高傲、惡毒的思想而感到慶幸。

洛特雷阿蒙(Lau Treamont18461870 享年24),法國詩人,他以數量不多、具有罕見的複雜性和極端性的文字,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患了深度語言譫妄症的病態狂人,長時間默默無聞卻被超現實主義作家奉為先驅的怪異神魔,作品包括《馬爾多羅之歌》、斷篇《詩一》、《詩二》等。

Added by Crna Gor on June 18, 2021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阿兰·波德顿《给工作一个讃》 の 火箭科學(5)

衛星以及它的運載火箭固然是實實在在的成就,但它們也是、而且首先是人的觀念革新的產物。



艾薩克·牛頓(庫魯唯一的旅行社便設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上)是首先為發射火箭提供理論依據的人。當時他推測,如果能把一顆炮彈從極高處高速射向一座聳入云霄的高山之巔,它便會沿著一定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行,因為萬有引力會將它向下拉。其速度與地球旋轉、遠離它而去的速度相同。這個英國人的想法以及化學、物理學的發現最終成為科學探索的成果,使歐洲人在他們的觀念中漸漸將從前漫長黑暗的魔法巫術時代與科學時代區分開來。



距離準備發射火箭之處…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18,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梅特林克《青鳥》譯本前言(鄭克魯)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時象征派戲劇家。出生於公證人家庭,早年學習法律,畢業後隨即到巴黎小住,結識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詩歌的朋友,從此決定了他的文學生涯和創作傾向。



他的第一部作品《溫室》(1889)是象征派詩歌集。同年發表的劇本《瑪萊娜公主》得到了法國評論界的重視,這個劇本第一次把象征主義手法運用到戲劇創作中。此後,梅特林克接二連三地發表劇作。九十年代是他創作的第一個時期,這時期最有名的作品《佩萊亞斯和梅麗桑德》(1892)是根據中世紀騎士故事改寫的一個愛情悲劇。



從二十世紀初到他最後一個劇本(寫於…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June 18, 2021 at 6:00p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René Char)內馮的青春

公園籬墻內,蟋蟀

沈寂無聲只為更好

地棲息。

被牧場圍繞的

內馮公園裏,

一條沒有斜坡的溪流,

一個無親無故的孩子

描述著他們的哀傷,

這樣活著更美好。…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une 18,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1)序

日子很碎,不是麼?

一天一天的,人在日子里碎著。想一想,來處是那樣偶然,而去處呢,早早晚晚的,又是那樣的一致,來既無蹤,走也走得無影。剩下的,只是一些片片段段的過程。縱是主些過程,也是經過了記憶修飾的,是每個人心中的東西。說起來,不也很空?

幸好有了文字。人類的物質生命是由後代來延續的,人類的精神生命卻是由文字來延續的。文字是人類精神生命的記錄,語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先導。於是一代一代的後人們才有了借鑒的憑據,活的依托。

在過程里,人成了一片一片的點,那就是生命的亮點。正是這些亮點把時間分解了,時間成了一個一個的瞬間、一片一片的記憶,成了活鮮的有血有肉的人生,成了一種有質有量的東西。是文字稱出了人生的重量。…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ne 18,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