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菊花是女仆的工作。整枝菊花倒置在一大盆清水內,然後執著花柄, 輕輕在水裏搖動以去汙物。菊花瓣內有時附著細小的蚜蟲,清洗後還要在淡鹽水內浸一下,蚜蟲便會脫落,逐瓣撿出便可上桌了。”“太史蛇宴很簡單,以蛇羹為主。首先上的是四熱葷,都是十分精巧的菜式,其中一定有“雞子鍋炸”,這是太史筵席的看家名菜,少不得。除蛇羹及蛇膽酒外,並無其他以蛇為主的菜式。果貍是壓席大菜,跟在蛇羹之後,通常是斬件用雙冬火腩同炆,但一定要加陳皮及炸 香蒜子以辟腥味。祖父......有時會著廚子用廣肚件同炆,減去冬筍火腩。廣肚沾滿了果貍的汁液,味道極其濃郁。果貍上過便是飯菜,有大良積隆鹹蛋、炒油菜、蒸鮮鴨肝湯以及煎得香噴噴的槽白鹹魚,上澆些浙醋及砂糖。還有,江蘭齋農場特產的泰國種黑殼香米 飯......”“太史蛇羹很簡單”——說得何其輕松!其實,真正稱得上簡單的,乃是江獻珠對“太史五蛇羹”念念不忘,推崇備至的道理。她動情地寫道:“我們仍以有一個這麼獨特的祖父而驕傲。一到蛇季,我們又可以告訴下一代,太史蛇羹的太史,就是你們的先祖。而一日如要廣 東人仍食蛇,太史蛇羹將永遠在食壇上留下美麗的一頁。”不爭的事實是,“太史五蛇羹”以後不僅變得不那麼好吃,而且逐漸從菜譜上淡出。蛇羹其萎,一方面系受到新派蛇饌的沖擊,同時也標誌著繁復飲食的傳統走向衰落之大勢所趨,這是後話(參見《食蛇者說》)。身為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一家之主,江太史每天“下午三時起床,晚上八時中飯,晚飯等同消夜,要在淩晨以後。”江家“除大廚子外,還有西廚子,點心廚子,幾位茹素的祖母又有一個專用的齋廚娘,好吃的東西真多”。西廚能在一個地道廣府人的家中占據一席之地,系 因江孔殷“當英美煙草代理,與洋人素有交往”,因而“對西菜有一定喜愛”。此外,“口味素廣”的江孔殷寓居香港期間,還常去當時“並不流行”的川菜館“啖而甘之”。今之以美食家自居的廣東人,可能會羨慕江太史的閑散及支撐這種優閑日子的物質財富,但是未必 能對自家口味之狹窄而感到羞愧。太史第內的食事雕零,是時局、人口及財政問題所造成。戰亂自不消說,江太史的“風流成性,一共討了十二個老婆(有些還是不入數的)”,令“太史第關起門來,每餐起碼有五六十人吃飯”。其後代的不善經營,不僅失去了英美煙草公司的代理權,進一步令家道中落, 一度只靠英美煙草公司的酬庸性車馬費和農場的微薄收入勉強支撐。不過太史依然精食,好客而疏爽。宴客不夠現金,就要各房“貢獻”首飾、古玩,召玉商到家裏來收。但是,他“不喜大宴親朋,筵開百席這種場面。他的飯廳只擺一桌。款客的菜,一定要精細。他的心意 永遠都是那麼殷勤。管他明天債主臨門,祖父和他的朋友,(煙)燈紅(蛇)酒綠,樂也融融”。

當年革命黨人在廣州起義後留下的遍野枕骸,即由江孔殷與友人出面殮之於黃花崗,這是江太史的俠義;不過,香港淪陷時期,他接受了先前有飲食之緣的日本港督磯谷廉介所贈白米兩包,卻為人所詬病。無論如何,江孔殷後來在新生活運動中戒了鴉片,皈依密宗,從此戒 殺生,太史第內一是浮財耗盡,數十年繁華食事乃告一段落。乃至一九五零年,九十歲的江太史已是風燭殘年,農歷四月初八佛誕這天,在廣州六榕寺門口跌斷了腿之後,繼而因這地主老財兼洋奴買辦必須遭到清算,遂被強行“裝”在竹籮內擡至佛山鄉政府,“霞公自知不 能免,瞑目不作答,或答非所問,佯作神經狀態,謝絕飲食,絕食而死。此時他家中,無隔宿之糧,僅用四件漏水板,將其遺體草草葬在鄉間”。一代美食家,竟以絕食而終。江獻珠寫道:“祖父以精食名,以兩包米喪節,而以絕食終。人生薤露,一至於此!”

 

Views: 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