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oi
  • Perlis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oooi's Friends

  • VR
  • INGENIUM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Bayrut Alhabib
  • baku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Gifts Received

Gift

moooi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oooi's Page

Latest Activity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三章(4)

李衛公是從下水道里溜出自己的房子的,由此我們知道了大隋朝的洛陽城里有下水道,並且相當的寬敞,可鉆得過人。後來衛公設計長安城時,就沒給它做下水道,改用滲井——這種設備的做法是在地上打一眼井。再用磚頭瓦塊把它填上,供往其中倒臟水之用。可以想像這種井會汙染井水,後來長安城里就經常流行痢疾、霍亂等腸胃道傳染病。還有一次他往自己的臉上纏了布條,假裝一個麻風病患者,誰也沒認出他,就從胡同里溜了出來,故而後來長安城里禁止麻風病患者往臉上纏布,大家都把爛得一塌糊塗的臉露出來,在晚上常常發生嚇死小孩子的事。李衛公也多次利用地下鐵道逃跑,因此長安城後來就不修地下鐵道,在交通繁忙的街段采用空中索道。那些索道懸在一些棋桿上,乘索道的人先爬上三丈高的桿子,把自己捆在一個套在纜繩上的竹筒上,手攀纜繩開始滑動,看上去好像在耍雜劇,但是萬一纜繩斷了從空中掉下來就會摔得像壓扁了的臭蟲,而纜繩斷掉的事時有發生。據我所知那種索道只有小夥子敢乘,而且那是一種表現勇氣的把戲,而不是一種方便的交通工具。總而言之,假如李衛公是在長安城里犯了事,背後跟上了公差,他就再也逃不掉了。這樣也就不會害死很多人。監視李靖的公差們發現李衛公又跑…See More
3 hours ago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三章(3)

[上接]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三章(2) 二衛公兌完了匯票從郵局里出來時,脖子上還有冷冰冰、沈甸甸的感覺。無論誰被人像狗一樣拴了一次都會有一種屈辱的感覺,但是走到陽光里心情就好了。李靖當時還年輕,不會長久地為這些事而不痛快,只有到了中年才會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像狗一樣被人拴著,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不如早死——就此犯了精神崩潰。衛公有了錢,就想到酒糟鋪路的酒坊街去見他的情婦,但是他一走動起來,響起一大片雜音紛亂的腳步聲,好像自己是一隻碩大的蜈蚣,這種感覺實在是很不舒服,除了有一百三十只腿,還有一百三十只手,支支叉叉的很怕人。…See More
Sunday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三章(2)

後來我把學報寄來的稿費取出來了,一共是二百三十元,說到這個數目的時候,我的心情比較好。這是因為假如有人真的發現了先秦有人懂微積分,絕不會只給這麼點錢。但是到系里去了一趟,心情又壞透了,因為聽說我那篇狗屁論文評上了校級先進成果,還要破格評我一個副教授。這種情形使我疑神見鬼,懷疑有人在和我開一個大玩笑,或者是成心要出我的彩。 衛公去郵局兌匯。那郵局是個大房子,像所有的機構一樣。但是它又不是什麼要害部門,所以是土坯墻草頂。這房子非常大,草頂非常高,但是房上的草卻不是太厚,以致陽光漏了下來,里面沒有什麼人(假如不是不可避免,誰樂意去看工作人員的面孔?),只有雞在覓食,狗在乘涼。因為這個緣故,衛公率領大隊人馬走進去時,是真正的雞飛狗跳。但是在櫃臺後面打盹的人並沒有擡起頭來——俗話說得好,誰怕誰呀。這櫃臺十分高,像衛公這樣高大的人也看不到櫃面。櫃臺頂上立著鐵柵欄,還有幾條鐵鏈子栓在柵欄上,垂到外面。有些鏈子一端上還拴了些人的骸骨,看上去挺嚇人的。衛公找到一根空的鏈子,搬來三塊土坯壘起來,站在上面,才看到了櫃臺後面的人。他把匯票遞進去,說道:勞駕,兌匯。那人看看匯票,又聞了聞,說道:是真的嗎?使假匯…See More
Saturday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blog post 愛墾文創 地方創生: 達人交流 最新動態
"展覽|工藝家的詩:憂傷的材料,逆行的人 是什麼讓他們對每一片的材料 都依依不捨 讓這些材料延續生命的 是人的雙手還是心靈 在台灣有一群創作者,樂於使用被遺忘的材料作為創作媒介,他們對物件製作抱持著一種直觀,在創作同時挖掘和觀照自深的狀態,好的狀態才能讓所創造的物件達到平衡。這個自然的狀態,也讓觀者在觀看物件時,能感受到作者的純粹,而面對純粹我們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療癒的感受、從中有了對美的感知。 這些的作者,樂於讓美感與精神性凌駕於技法之上,就形式而言,只能以文學當中的詩來比擬,這些存有於形式、物…"
Sep 23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Édouard Glissant 格里桑: Poetics of Relation 關係詩學(下)

而西方在驅逐游牧(匈奴)的入侵重新建立自己國家的過程中,建立起二元論的文化概念(文明 V.S 野蠻 / 公民 V.S 蠻族),最後他們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最後對世界的人類影響歷史。游牧的精神最後演變為一種民族主義,被內化為西方個人冒險的圭臬。西方征服者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征服者航行,將自己預設為文明的社會,對立面則是野蠻、落後之地,將佔領領土設定為一種正當的合法性,宛如一個帝國建造者的企業,眾多古老的史詩(埃涅阿斯紀或非洲史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慾望的誘惑。在關係的詩學上,游牧運動已經從原始的游牧到西方國家的生活定居的方式,演變一個發現和征服的領航旅途,取得新大陸領土。對於征服者西方民族而言,隱含著鞏固壯大自身─「我的根是最強」,並且明確導出為一個價值─…See More
Sep 1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Édouard Glissant 格里桑: Poetics of Relation 關係詩學(上)

「Deterritorializing」-破除領地20世紀八零年代後期,隨著後現代理論而崛起的後殖民理論,帶起了一波消解中心(decentraling)和破除領地(deterritorializing)的運動,一直以來處於邊緣地帶的理論紛紛而起,破除長期以英美文本為中心的主流地位,也促成了後來的文化研究,文學研究研究超脫了以往傳統文學研究的範圍,將傳統菁英學者所鄙視的次文化與大眾文化與傳播媒介納了進來,除此之外還有文化身份、文化消費、權力話語、性別研究、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寫作/話語為主的種族研究理論等。“領地Deterritorialization”一詞由德勒茲和加塔利提出,認為人的主體性在當代資本主義文化的流體中消散。需透過消除領地(文化研究是其中一種方式)來達到權力的不斷顛覆。Édouard認為,所謂的Poetics of…See More
Aug 29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诗 阿顿颂诗

"李紀舍·物質、關係與詩學 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主講人:李紀舍(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兼與談人: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側記:阮芳郁(台大台文所碩⼠班生) 閱讀文本: Édouard Glissant. "Paths," "Theories," and "Poetics," Poetics of Relation. (pp. 89-210) 時間:2022年…"
Aug 29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诗 阿顿颂诗

"藉由 “errantry”,肯認(歷史上)錯誤必然存在,但並不因錯誤而逃避存在的事實,這是 Glissant 談論加勒⽐海集體歷史的方式,亦藉此活化了德勒茲的根莖概念。 第三個討論方向為 “French”,Glissant 將世界語言分為三種:(一)、不涵納殖民性的語言,例如中文、印地語;(二)、部分歐洲國家的語言,強調大陸性思考且未曾與世界上的他者進行複雜的歷史交融,例:德語;(三)、充滿殖民歷史,…"
Aug 29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诗 阿顿颂诗

"格里桑:總結 relation 這一概念,李老師提到,當今批判理論強調哲學認識論與身份政治的二元性,但 Glissant 的行文方式、思考軌跡之下,identity 更是 “equal”and“open”的實踐場域,二元化的區分應朝向縮⼩差距、逐漸合一的方式,增進本體與本體之間共在的機會,這是 Glissant 面對他身上被迫烙下的身份政治的思索痕跡。 李老師與我們分享的第三個概念為「不透明性」,這一概念對日後新物質主義產生影響,亦是…"
Aug 28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blog post 石榴裙典故
"很多男人都曾拜倒在某某女子石榴裙下,直到今天我才發現,即便是到了今天,單單看那條石榴裙,也够叫人陶醉;原來它平白讓韓國人拿去發“韓流”財發了那麼多年啊。中華民族還有多少非物質遺産有待善用?"
Jul 18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冰藍色的太陽·語言的魔力——(美)塞繆爾·艾倫.早川《語言學的邀請》》(下)

這些“喜詞”“怒詞”都是判斷詞,一方面這確實可以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但另一方面卻阻礙了我們的思想。判斷下的早,下的誇張,確實可以發洩我們的情緒,如我們可以用非常骯髒污穢的詞語罵我們不喜歡的人,罵完後,心情確實可以輕鬆。如同一隻猴子被其他猴子欺負了嗷嗷大叫,叫什麼其實無所謂,主要是爲了表達情感。我們可以觀察有些人的語言表達,不善於説話或文化水平低一些的人,往往喜歡説一些誇張的判斷詞。就像小孩子看電影電視,往往會説這是好人那是壞人一樣。當我們明白了語言的這個特點後,再去審視別人和自己的表達時,就會知道哪些是描述,哪些是推論,哪些是判斷,從而知道了哪些是客觀,哪些是含有情感偏見的主觀。這樣,在和別人合作時,就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意思。…See More
Jun 28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冰藍色的太陽·語言的魔力——(美)塞繆爾·艾倫.早川《語言學的邀請》》(上)

這是一本讓我讀後豁然開朗的書,也是近幾年讀過的最有價值的書之一。參加北京大學高中語文教師高級研修班最大的收獲就是:聽了汪鋒教授的講座 ,看了汪鋒教授推薦的這本書。試着把書的思路梳理如下: 文字是如何産生的?語言有什麼功用?語言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的?如何能穿越語言和現象的迷霧森林到達心中的彼岸?如何讓思想的地圖更好地爲現實的真實行爲服務?...... 這一切的疑問,這本書裡都有準確、生動、讓人信服的答案。文字應該是人類獨有的,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文字,可以嗎?如果在一個家庭範圍內,似乎也是可以的,擴而大之,在一個幾十人的部落中,應該也是可以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手勢,聲音的大小,表情的變化等進行交流。但是,如果是幾百人的群體,要進行更加複雜的需要所有人參與的活動,沒有語言,可以嗎?似乎有點難度。再擴而大之,如果一個活動需要幾萬人,幾代人共同完成,沒有語言和文字,可以嗎?…See More
Jun 26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語言與人生:在說與聽之間,語言如何形塑人類思想 [作者自序] (下)

本書原始版本《行為中的語言》(Language in Action)從許多角度來說都是對於某些危險宣傳的反響,特別諸如希特勒用以成功說服數百萬人那瘋狂而具破壞性的觀點。對於他人和自己的言語,我們必須一貫持有批判態度,那曾是我個人信念,而今如故。這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好,同時也確保我們能善盡公民職責。希特勒已逝,但倘若我們大多數人較容易受到引發恐懼和種族仇恨的口號驅使,而非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妥協和相互理解,我們的政治自由仍會受到那些煽動者的詭辯和不擇手段所擺布。我在一九三八到三九年的冬天寫下油印、線圈裝訂的《行為中的語言》,做為威斯康辛大學英文系新生課程大綱。這本書雖然很快就引起了學術界的興趣,仍然直到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獲選為「每月一書俱樂部」…See More
Jun 22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語言與人生:在說與聽之間,語言如何形塑人類思想 [作者自序] (上)

學習如何更清晰地思考、更有效率地言語及書寫,並以更深刻的理解去聆聽及閱讀,這些都是語言學習的目標。本書嘗試以現代語意學指向這些傳統的目標,意即,透過了解生物上及語言功能上的術語來詮釋語言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且透過了解語言的不同用途來達成前述目標。包括用以說服並控制行為的語言、傳遞訊息的語言、創造並表達社會凝聚力的語言、及詩意並富有想像力的語言。字詞若不傳達資訊,就無法像廣告上的貨車一樣運送刮鬍泡或蛋糕粉。字詞能讓人上街遊行,也能讓人拿石頭砸向遊行者。於散文中毫無意義的字詞能在詩中傳達巧妙的詩意。對某些人來說簡單而清楚的字詞,對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令人費解或晦澀的。我們使用字詞來粉飾最污穢的動機和最惡劣的行為,卻也使用字詞來擬定理想和抱負。(我們說出口的字詞是思想的體現,或我們的思想受我們習得的語言系統所決定?)認識語言如何運作、語言隱藏何等陷阱及語言的可能性,正是去了解人類生活複雜情狀的核心部分。關注語言和現實之間的關聯、探索字詞和說者\聽者想法情緒所表達含意之間的關聯,亦即同時將語言視為知性和德性的學科。舉例或許可以講得更清楚,如果有人對你說「今年土豆不咋好哦?」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使…See More
Jun 21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S. I. 早川 艾倫.R.早川 《語言與人生:在說與聽之間》

語言與人生:在說與聽之間,語言如何形塑人類思想、引發行動決策和價值判斷?(全新增訂版)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Fifth Edition作者: S. I. 早川, 艾倫.R.早川譯者: 林佩熹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4/05/01語言:繁體中文…See More
Jun 20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語言與人生:在說與聽之間,語言如何形塑人類思想 [推荐序]

江文瑜教授·珍惜生命裡滔滔湧現的「字詞巨瀑」在寫這篇推薦序的同時,為了更了解這本書的作者早川教授的生平,我上網查詢了他的資料。意想不到的是,竟然看到了一些與台灣時事類似而有趣的巧合。二○一四年三月至四月,台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太陽花三一八學生運動,而早川教授在一九六八年擔任舊金山州立學院的代理校長時,該校的罷工活動風起雲湧,學生大力支持並參加此活動,與其他團體共同提出「十五項無可商量的要求」,包括必須設立種族研究課程等,這個學潮也是美國歷史上創下新頁、學生要求停止越戰的大規模示威活動中的一個縮影。接著,以下這一幕猶如電影的情節:早川教授以代理校長身分在示威活動中,拔掉抗議者的廂型車喇叭電線,造成示威活動被迫終止……。但他後來態度轉趨溫和,設立了全美第一個種族研究學院。這個大事件使早川成為全國性的知名人物。然而,早川教授一生中最大的貢獻與影響力,多數人均認為是他於一九四一年寫的《行為中的語言》,和之後於一九四九年將之擴寫的《語言與人生》。《行為中的語言》成為「每月一書俱樂部」選書,並成為暢銷書。相較於他在政治立場上相對保守的態度,《語言與人生》的內容即使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都具有相當進步而發…See More
Jun 14

moooi'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moooi'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Moooi's Blog

Édouard Glissant 格里桑: Poetics of Relation 關係詩學(下)

Posted on August 24, 2023 at 7:30pm 0 Comments

而西方在驅逐游牧(匈奴)的入侵重新建立自己國家的過程中,建立起二元論的文化概念(文明 V.S 野蠻 / 公民 V.S 蠻族),最後他們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最後對世界的人類影響歷史。游牧的精神最後演變為一種民族主義,被內化為西方個人冒險的圭臬。西方征服者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征服者航行,將自己預設為文明的社會,對立面則是野蠻、落後之地,將佔領領土設定為一種正當的合法性,宛如一個帝國建造者的企業,眾多古老的史詩(埃涅阿斯紀或非洲史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慾望的誘惑。

在關係的詩學上,游牧運動已經從原始的游牧到西方國家的生活定居的方式,演變一個發現和征服的領航旅途,取得新大陸領土。對於征服者西方民族而言,隱含著鞏固壯大自身─「我的根是最強」,並且明確導出為一個價值─…

Continue

Édouard Glissant 格里桑: Poetics of Relation 關係詩學(上)

Posted on August 22, 2023 at 4:00am 0 Comments

Deterritorializing」-破除領地

20世紀八零年代後期,隨著後現代理論而崛起的後殖民理論,帶起了一波消解中心(decentraling)和破除領地(deterritorializing)的運動,一直以來處於邊緣地帶的理論紛紛而起,破除長期以英美文本為中心的主流地位,也促成了後來的文化研究,文學研究研究超脫了以往傳統文學研究的範圍,將傳統菁英學者所鄙視的次文化與大眾文化與傳播媒介納了進來,除此之外還有文化身份、文化消費、權力話語、性別研究、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寫作/話語為主的種族研究理論等。…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