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oi
  • Perlis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oooi's Friends

  • VR
  • INGENIUM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Bayrut Alhabib
  • baku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吉爾吉斯

Gifts Received

Gift

moooi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oooi's Page

Latest Activity

moooi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APP·俏皮話:有點道理,更多是痛

愛墾APP:有點道理,更多是痛深夜的眼淚比白天的笑容更加真實, 清晨的沉默比黃昏的告別更加悲傷。離開比遇見更能看清一個人的內心, 相處比分開更能見證兩個人的愛情。書信裡的告白比面對面的更勇敢, 夢境中的擁抱比現實裡的更溫柔。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過更多真誠的祈禱, 病房的天花板見證過遠比機場更真摯的吻。 (Source:Pinterest)旅途的盡頭比起點更容易迷路, 故鄉的遠方比異鄉更讓人惦記。醉酒時的言語比清醒時更坦白, 失眠時的思念比白日裡更纏綿。花開的瞬間比凋落更加短暫, 心碎的聲音比心動更加無聲。病房的微笑比宴席上的更加動人,…See More
yesterday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agazine : Mia Hanson

"陳楨寓言〈歌詞〉 窩亞日出事,據傳與他的MV歌詞有關。特別是以下兩段。 網民的形容是:這東西,「開車開到飛起」。 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家瞎猜測。後來有非教徒說了:是「溢洪」啦。大家才吃吃笑。 妳就算穿著清涼T恤走過來 我也不再動心 妳就算口含一枝帶刺的玫瑰走過來 我也不再動心 妳就算背著一座十字架走過來 我也不再動心 不再、不再、不再、不再 妳就算一千個一萬個承諾 說妳那精彩的情史…"
Apr 25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agazine : Mia Hanson

"陳楨寓言〈窝亞日〉 被押走前,窝亞日有句留言,至今還留在語音信箱裡: 「我對她毫無慾望,我的心在遠方。」 網路上不少人都在調侃:在大後方吧? 評論家早有解讀,他看似罔顧禮儀的舉動,動機是要洗刷他性傾向的不良記錄。 一位男領導仰慕女領導,很正常啊! 進一步,一位老領導對年輕異性動了心,網上還不火? 忙於給熱門事件生產像徵的評論家,那個方向熱,就往哪個方向鑽。 “男男”就不再是事件。(11.2.2015 曾修) (11.2.2015 曾修)"
Apr 22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詩:尼羅河頌

"李長之:大自然的禮贊…"
Apr 18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趙毅衡:當代文化的「雙軸共現」文本增生趨勢 一、雙軸隱現關係 任何表達意義的符號文本,小至一個表情,大至整個文化,都不得不沿兩個向度構成,即組合與聚合。這個雙軸觀念,是一百多年前由索緒爾首先提出,它是索緒爾理論中的四個二元對立(能指/所指、共時/歷時、言語/語言、組合/聚合)中的一組,在今日的符號學研究中,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卻至今卻沒有被學界理解透徹。 組合關係就是一些符號組合成「文本」的方式,文本是顯在的。這問題看起來容易理解,細究起來很複雜,尤其是文本的邊界與意義解釋的關係。文本的邊界與…"
Apr 7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聚合,是文本每個元素背後有可能被替代它的成分,它們是文本的形成因素,卻不顯露於文本中。在文本構成過程中,它們是否確實被文本發出者考慮過,這點卻是無法證實,因為它們只是作為「備選的可能性」存在。在任何表意活動中,不然會有聚合操作:聚合選擇標凖千變萬化,選此不選彼,會造成文本意義上的變化。舉個最簡明易懂的例子:廚師做菜時,可以加鹽,也可以加糖。它們都是聚合元素,它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同義」,而是「同位」,是「結構上可以取代」(structurally…"
Apr 6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當聚合選擇更進一步進入文本,可以看到選擇過程本身也成為文本內容。最明顯的是教科書,任何教科書都同時展現聚合與組合兩個方面:小學生學寫作文,課本講解起承轉合各環節各有若干種方式,這是聚合訓練;然後課本上說明不同選擇組合起來的不同效果。課本或訓練提綱本身,是先前進行的一個雙軸操作的結果。為任何目的進行的教育訓練,在訓練計劃中已經把組合的需要考慮進去。而教育訓練本身是另一層次聚合,目標是最終結業後的實際既能,因此在最終組合所需要的幾個方面,都會給出系列可能性。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出現大量的養生節目與養…"
Apr 5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再舉兩個典型例子。一是重慶大足縣寶頂山的石雕佛像群,部分豎立在露天位置。當地多雨炎熱,露天的石像容易風化,早就失去原先的金碧色彩。有個別塑像風化嚴重,現在的形態非常類似後期羅丹的雕塑,充滿了生動的不協調細節。對此大自然的傑作,無法找到創作心靈的有意識或潛意識驅動力,原先的均衡整飭,只是被歲月無意中破壞成風化殘跡「半成品」。 反過來,另一方面,則有真的半途而廢成為傑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陝西興平茂陵「霍去病墓雕群」。16座巨大的石雕,只有一兩座完成度比較高,其餘大半只有依從石勢,略加雕刻,而且散亂於…"
Apr 4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續上)在這種情況下,所謂俗文化體裁,卻在聚合上豐厚起來:搖滾樂、街舞、塗鴉藝術、網絡小說、行為藝術等,這些作品的選擇面豐富多彩,文本中不斷有令人驚喜的「刺點」(即突顯寬聚合)表現,而且首先進入跨媒介跨體裁的領域(例如游戲進入電影)。大半個世紀以來繁榮興盛的青年文化提供了大量可供選擇的可能元素。有了多樣聚合,才有多元文本,聚合是藝術新鮮度的保證。這是當代社會所謂「泛藝術化」之所以可能的一個重要文化學背景。 而近年出現的最常見的雙軸共現文本,莫如電視選秀節目。此類文本把選擇過程作為戲劇化再現對象,…"
Apr 2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詩:亡靈起身,歌唱太陽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 我不大相信批評是一種判斷。一個批評家,與其說是法庭的審判,不如說是一個科學的分析者。科學的,我是說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說要獨具隻眼,一直鑿到創作者和作品的靈魂的深處。一個作者不是一個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片罪供狀。把對手看作罪人,即使無辜,尊嚴的審判也必須收回他的同情,因為同情和法律是不相容的。歐陽修以為王法无非乎人情,實際上屬於一個常人的看法,不是一個真正法家的態度。但是,在文學上,在性靈的開花結果上,誰給我們一種絕對的權限,掌握無上的生死?因為,一個批評家…"
Apr 1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yta by Harry Hazari

"本文前面說到,藝術越來越把非完成的過程作為藝術,而把本為結果完美的圖像再現留給技術。技術的預設,就是追求一個預定的目的,最理想化地接近這個結果。而達到這個結果的過程,幾乎是完全的黑箱操作,也就是說沒有中間過程可呈現,因為中間過程,只是一連串的數字形成的算法。 而數字藝術的「聚合遮蔽」,可能比上一節說的傳統文本程式化更甚。新世紀之初,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在其著作《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Apr 1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詩:亡靈起身,歌唱太陽

"可愛,這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另一個特徵。他所有的人物全可愛。仿佛有意,其實無意,他要讀者拋下各自的煩惱,走進他理想的世界,一個肝膽相見的真情實意的世界。人世壞呢?不!還有好的,未曾被近代文明沾污的,看,這角落不是!——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熟悉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感情,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份的奢想。他們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老船夫為了他的孫女,大佬為了的兄弟…"
Mar 29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詩:尼羅河頌

"丹納·藝術哲學:特殊傾向與特殊才能~~首先是總的形勢;其次是總的形式產生特殊傾向與特殊才能;其次是這些傾向與才能佔了優勢以後造成一個中心人物;最後是聲音,形式,色彩或語言,把中心人物變成形象,或者肯定中心人物的傾向與才能。 絕對不應該以學究的態度去培養,而要以令人喜悅為目的;施展才能不應當是為了博人贊賞,而應當為了娛樂他人。因為這緣故,一切優美的藝術都要通宵。 巴黎是出頭的機會最多的城市,一切有才智,有野心,有毅力的人,都跑來你推我搡地擠在一起。京都稱為全國人才與專家薈萃之處;他…"
Mar 21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Ragazine : Mia Hanson

"陳明發〈濾思場〉232 把生命活成原材料,甚至是廢料,而不是原電影,是因為缺了心靈意識的編導、剪輯與後制。自然、社會與人文三領域的交融,是這原電影最關鍵的動能。 A life that ends up as mere raw material, or even as waste, rather than an original film, is due to the absence of conscious directing, editing, and post-production of…"
Feb 16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blog post 愛墾文創 地方創生: 達人交流 最新動態
"台灣客樂饗宴活動:促進多元文化共存共榮  打造多元新臺中                                                                      …"
Feb 6
moooi commented on moooi's photo
Thumbnail

埃及古詩:尼羅河頌

"丹納·藝術哲學:特徵的特殊感覺~~藝術家在事物面前必須有獨特的感覺:事物的特徵給他一個刺激,使他得到一個強烈的特殊的印象。 這規律建立在兩種證據之上,一種以經驗為證,一種以推理為證。…………凡是第一種證據所鑑定的,都可以用第二種證據加以說明。 這種形勢對思想和精神影響很大。由此造成的中心人物,就是說群眾最感興趣最表同情的主角,是郁悶而多幻想的野心家,如勒南,浮士德,維特,曼弗雷特之流,感情永遠不得滿足,只是莫名其妙的煩躁,苦悶…"
Jan 22

moooi'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moooi'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Moooi's Blog

愛墾APP·俏皮話:有點道理,更多是痛

Posted on March 28, 2025 at 12:30am 0 Comments

愛墾APP:有點道理,更多是痛

深夜的眼淚比白天的笑容更加真實,

清晨的沉默比黃昏的告別更加悲傷。

離開比遇見更能看清一個人的內心,

相處比分開更能見證兩個人的愛情。

書信裡的告白比面對面的更勇敢,

夢境中的擁抱比現實裡的更溫柔。…

Continue

愛墾APP: 人類的第一次閃電

Posted on November 6, 2024 at 5:30pm 0 Comments

維柯的《新科學》(La Scienza Nuova)雖然沒有直接對「夢」現象展開詳細討論,但在他關於詩性智慧(sapienza poetica)的探討中,可以找到與夢境現象相關的隱含聯系。維柯的思想集中在早期人類如何通過詩性智慧與神話像徵等方式去理解世界,這與夢境中的像徵性思維和原始情感體驗有一定的相似性。

詩性智慧與像徵性思維…



Continue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7

Posted on June 18, 2024 at 7:00pm 0 Comments

 21世紀起的後現代實驗文學,充分利用各類圖文符號,激活人的感知體驗、情感和認知加工;這類文學的日漸興盛也充分說明了多模態符號體認性對文學的影響。 因此,我們有必要拓寬體認語言學的外延,從廣義的符號層面,考察體認的過程;如針對後現代實驗文學的多模態組合特征,闡釋該類文學得以產生、接受、形成獨特文學樣類背後的體認機制;通過透視讀者的閱讀體驗和認知加工過程,揭示多模態文學交流背後的規律性特征。 這一「多模態體認詩學」的研究路徑是對語言及其他符號體認性的有力補充,有助於更加全面立體考察語言及多模態符號交際全過程中的體認性,揭示符號的人本性、唯物性和互動性本質。

其次,豐富體認語言學的理論蘊含。 體認語言學傾向於在人類群體意義上闡發體認的意義,多模態體認詩學則可以關注真實、個體讀者的體認經驗,即關注真實的沉浸於文學作品中的真實讀者,考察他們沉浸於文學自然閱讀過程中的真實體認過程。…

Continue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6

Posted on June 10, 2024 at 6:00am 0 Comments

其次,讀者個體也可以看作一個高度複雜的動態系統,對多模態符號的閱讀理解過程本身也受個體、社會、認知、文化和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 如在識讀魯賓(Robin) 的花瓶圖像(圖4:)時,某人可能第一眼傾向於解讀為「看到了一個置於白色背景的黑色花瓶」,而另一個人則解讀為「黑色背景下的兩張白色面孔」;「圖像閱讀並沒有線性結構的強制要求,即讀者具有主體性選擇,當然即使有個體差異,在特定社會文化群體中,也一定有規律性體驗閱讀路徑」(Gibbons,2021:14:)。 因此,他們又都可以在這兩種解讀之間任意切換,體現了讀者體驗的個體性差異。





圖4: 魯賓的花瓶圖像(吉本斯,2021:35,源自 Rubin,…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