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一個人第一次準確地表達他感覺如何時,在那一瞬間,且正是在他這樣做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那樣的感覺了。他深深感受到的的那種準確性,即那些感覺起來準確無誤的語詞所帶來的身體上的釋放感,就是改變或問題終將解決的感受,就是向前邁進一步的體驗。
從這種被承揚了的(carried-forward)體驗看去,從這個新的步子看去,現在一切看起來都有些不同了。解決辦法可能還看不到。更早之前所說的語詞(或許也曾帶有深刻的準確感)現在則可能是錯誤的或者無關緊要的。整個場景或許已經改變了。議題和問題可能也是不同的了,它們可能比你先前以為的還要糟糕,但是體驗過程得以被承揚,這感覺起來總是好的、令人愈發有活力的。…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5, 2022 at 5:30pm — No Comments
其次,這種新民俗的創造往往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才能做到約定俗成,流傳成為真正的傳統,因此不宜用政府項目的形式來一錘定音。最好是鼓勵社會團體去做,百花齊放,讓不同地方搞出不同的活動來,時間長了,不好的自然會淘汰,而吸引人的就會延續下去,傳播開來。韓國的端午祭就是這樣搞出來、傳下來的。再舉一個例子,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獨有的節日,北美各地慶祝的方法各色各樣,最有名的一個在紐約。每年感恩節紐約最長的街道百老匯上都有盛大的遊行,五彩繽紛的彩車、方隊、巨型充氣卡通,從145街一直走到34街,這麽大的活動卻不用政府來操辦,一向是由最大的百貨公司梅希(Macy‘s)組織,至今已經八十年。1920年代的第一次只是公司員工自發的慶祝遊行,但現在的影響已經遍及全國乃至全球,各地很多社區、學校都會精心編排節目,希望能被梅希選上,到紐約去向全世界秀上一把,那是莫大的榮耀,與此同時,每年為此投入巨資的梅希公司也為自己的品牌作了最好的宣傳。…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15,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你回到中國,當然可以把你拍的照片與家人分享,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看到成千上萬的風景照。但是你看,你拍下的那個洞穴,瀑布,那塊岩石,僅看照片,怎麽能聞到它呢?它清涼的溫度呢?怎麽會有觸摸感?俗話說,一圖勝千言,但是生活,生活可是常新常異的。
喬什為家鄉的自然美感到自豪,但是他也告訴我們,賽歐托絕不只有「善」與「美」的一面,與阿帕拉契亞的其他小城一樣,它充滿了困境與危機。行走在保護區內,喬什偶爾會拾起一片「藥品」包裝紙,告訴我們他身邊成癮類藥物泛濫現象,年輕一代生活在虛擬網絡中不懂得如何用眼神跟人交流,而教堂式微使社區聯系不如從前密切。
他也曾在遊人扔棄於林中的17個垃圾袋中逐一排查,終於在最後一袋里根據未燒盡的信封,找出「破壞環境者」。喬什的經歷,也證實了一項關於環境管理員職責意識與地方感關聯度的研究:發現環境問題並引發公眾關注進而促進行動,具有強烈的主體感和責任心,這是形成地方感的「先決條件」。…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December 15,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民族誌詩學」的創立,體現了口傳文學的再發現對文學文本概念和英語世界中的散文與韻文二分法的挑戰和更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學派的主將皆以研究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和瑪雅人)的口頭傳統和口傳文學而著稱,因此他們首先利用在本土社區進行田野作業的語言優勢,力圖從交流和傳播情境的傳統內部來體認口傳文學存在的條件,進而發現和描述從口傳到書寫的文學變異,以及由迻譯而產生的信息缺失、傳達變形、闡釋誤讀和效果斷裂。例如,民俗學家和歷史學家巴瑞•托爾肯就拒絕使用脫離語言傳統和文化語境的寫本或抄本,因為它們會引發出數不清的誤讀問題,他指出那些接近於所謂文學用途的既有文本極其冒險,充其量只能視為「大綱」。而他本人的田野工作及其對納瓦霍人(Navajo)故事講述家的研究揭示了許多前人搜集的文本中沒有記錄的文體特征,而他關於北部美洲本土傳統(Native American Tradition:…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15,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20世紀80年代,中國充分發掘人口紅利的潛能,迅速崛起。今天隨著出生率下降,老齡化提前, 人口紅利逐漸淡出,「人才紅利」 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各地政府多渠道培育人才,花重金延攬人才,出奇招發掘人才, 「搶人大戰」不斷上演。
不論是人口紅利還是人才紅利,都是關注個體,人口紅利強調人的數量,人才紅利強調人的質量。鄉村振興離不開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但更需要開發「人文紅利」。人文紅利是關注人的群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長期積澱的精神風貌和心智品格凝聚的感召力,是大多數成員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範等真理性精神外化的影響力。
鄉村振興離不開艱苦創業精神。艱苦創業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突出特征,是中華兒女引以為傲的民族精神。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中華民族的艱苦創業史、接續奮鬥史,…
Continue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15,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需要構建一個能夠為所有參與國接納的具有嶄新內容和含義的框架。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跨越了文化的邊界,亞洲生產網絡跨越了企業與國界的邊界,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更加寬闊的市場和發展機遇。
現代的東亞國家依靠亞洲生產網絡實現了經濟上的復興,然而許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和國家依然處於世界經濟的邊緣地帶,面臨嵌合到全球價值鏈和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尋找自身地位的困境。與此同時,亞洲生產網絡受困於自身發展創造出來的新邊界,需要拓展邊界的機遇和新推動力。…
Added by CERI on December 15, 2022 at 7:00am — No Comments
四、香料、藥物
香料經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南方沿海地區,進而傳入中原。考古發現漢時南越國已從海外輸入香料和燃香習俗。通過海上交通聯結東西方貿易的道路又稱「香料之路」,產於阿拉伯半島、南亞、東非和東南亞的香料通過這條路線西傳歐洲,東傳至中國。唐詩反映了燒香和熏香的習俗。李益《宮怨》:「露濕晴花宮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43)
杜牧《送容州中丞赴鎮》:「燒香翠羽帳,看舞郁金裙。」(44)李商隱《故番禺侯以贓罪致不辜事覺母者他日過其門》:「江陵從種橘,交廣合投香。」(45)薛能《吳姬十首》其五:「退紅香汗濕輕紗,高卷蚊廚獨臥斜。」…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從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歷史使命的那一刻起,伴隨著商品的不斷交流,文化交流也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說是誰改變了誰,或是哪個國家占據了主導地位,只能說每一個參與交流的國家都是受益者。因此,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為古代絲綢之路文明史譜寫了重要的篇章。
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對外國文化的影響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文化一直深受世界各國的仰慕,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外傳出先進的科學技術、優美的藝術、卓越的思想以及優良的制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1)科技和技藝…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六)記錄生活中的神話元素
抖音最常見的一類短視頻是分享生活的點滴,有一些用戶善於發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神話淵源。例如中國古典音樂類用戶「自得琴舍」的《大夏》,在重陽節這天用古風動畫和原創音樂詮釋了有關大禹治水的樂舞《大夏》,提示人們登高祈福、遊秋祭祖。再比如實名賬號「北大醫院骨科孫浩林醫生」的《醫學標誌中的蛇杖分為單蛇纏杖和雙蛇纏杖》就專門解說了生活中常見的蛇杖標誌背後隱藏的古希臘神話阿斯克勒皮俄斯(Asclepius)的淵源。這類短視頻將觀眾帶入生活的語境中,發現隱匿於日常生活中的神話觀念和符號,也時刻提醒觀眾神話並未離我們遠去。…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4,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這些形象抹去了世界,它們沒有過去。它們不來自任何先前的經驗。我們十分肯定,它們是元心理學的(métapsychologique)。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孤獨的借鑒。我們應該在一瞬間只為自己一人抓住這些形象。如果我們完全突如其來地抓住這些形象,我們就會覺察到,我們只想著它們,我們完全處在這一表達的存在當中。如果我們順從這類表達的催眠力量,我們就把自己完全保持在存在的圓形之中,我們在生活的圓形中生活,就像胡桃在它的殼里把自己變圓一樣。哲學家、畫家、詩人和寓言作家都為我們提供了純粹現象學的文獻。現在該由我們來利用這些文獻,學習存在在自己中心的匯聚;也應該由我們來增加文獻的變奏從而把它變得感性。
Ⅱ…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4, 2022 at 8:30pm — No Comments
現代性的“自我認同”涉及兩個過程,一是現代性的“解放的政治”,它力圖將個體和群體從對其生活機遇有不良影響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一面打破過去的枷鎖以塑造一種面向未來的態度,另一方面力圖克服某些人人或群體支配另外一些個人或群體的非合法性統治。“解放意味著通過讓個體能夠在某種意義上擁有在其社會生活的環境中自由和獨立行動的能力,來把集體的生活組織起來。”[91]
二是晚期現代性的“生活政治”:“生活政治是一種由反思而調動起來的秩序,這就是晚期現代性的系統,它在個體與集體的層面上都已極端地改變了社會活動的存在性參量。在一種反思性秩序的環境中,它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政治,在那里這種反思性把自我和身體與全球范圍內的系統聯接在一起。”[92]…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2:39pm — No Comments
我們所說的一切,無論是在理論上的還是在個人自我表達上的,都是對秩序、意義、模式和處境的一種「提升(lifting out)」、一種「創造(making be)」,是在具體地生活、行動、說話和思考過程中的「超越(surpassing)」。
因此,他們使用諸如「前本體論的…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2:35pm — No Comments
在本次田野調研中,學生被分為不同項目組,每天跟隨本組的社區合作人,在協助服務工作中進行學習:跟隨護林員去林中巡山,體驗當地人的環境感知;協助農場主整理其兩代人的農場日記,了解農場經濟的社會變遷;幫助修復老詩人的凸版印刷機,理解老年一代的地方情感與文化記憶;協助管理一場青少年文藝演出,了解藝術作為內生力量在地方感形成中的作用。田野團隊每天記不少於兩頁的田野筆記,按規定進行攝影攝像,每組錄制不少於一小時的結構性訪談,在民俗中心網頁上發佈項目介紹,以及在社區內進行匯報展覽等。
三 葆育地方感:經歷、記憶與創造認同
要理解地方感的含義,首先要了解什麽是「地方」。從生態評論學的角度,勞倫斯·貝爾(Lawrence…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在陶瓷歷史上,各朝青花瓷上不同的藍釉色調,皆有其獨特之處。唐代(618-907)為藍釉陶瓷的濫觴,青花瓷在此時初見雛型,至元代(1279-1368)大放異彩,更於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持續發展,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燒制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其中,不同種類的鈷料的應用,可謂青花發色至為重要的關鍵所在。
鈷料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據知當時在西亞便以其作藍色呈色劑。但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只自戰國(公元前475-221)時期的文化遺存始,有少量玻璃珠及玻璃器上有鈷藍燒熔的痕跡,根據器形、工藝來看它們極有可能來自西亞,而不似中土制造的東西。
明萬歷 青花海馬龍紋梅瓶明萬曆…
ContinueAdded by Place Link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現在西方流行的一人多角很不一樣,有人說這體現了藝術的民主。美國布朗大學有位造詣很深的啞劇和肢體戲劇專家,應邀來上戲和布朗、耶魯、紐大等校合辦的「冬季學院」授課。
原定十六個人的肢體戲劇課湧來了六七十人,我要他考一考選出最好的,他卻只肯抓鬮,放棄老師的判斷力,讓運氣來決定人選。
一天課結束,沒選上只能旁觀的學生要他第二天重新抓鬮選人,他不顧我的反對又抓了鬮。我們請他來給最有潛力的學生教授專業技能,他卻想讓所有來的人都伸伸腿彎彎腰開開心。
這樣教學不可能創作出能呈現給觀眾看的作品,第二年我特地請他提前一週來,專門給一組學生授課,還建議他以日奈的劇本《女僕》為基礎,做出一個有人物形象的肢體劇來。…
Added by 文創 庫 on December 14, 2022 at 2:30am — No Comments
徐聞港口。古代徐聞港位於雷州半島,為現在的湛江市行政區域內,位於徐聞縣地區。雷州半島是中國大陸的三大半島之一,位於今廣東省西南部,西北接廣西北族自治區,東邊是太平洋南海海域,西邊是北部灣海域,南面緊臨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南為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是大陸與海南島交通的咽喉之地。徐聞縣是低緩丘陵地帶,沒有高山,屬平坦地貌。境內只有少量的河流,兩地都是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港灣星羅棋布,作為海港,雷州半島的條件遠不及合浦和廣州。
(2)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3,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2.2增強村民凝聚力,蘊含政治價值
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資源是生活在這片地區的人們所具有的獨特文化的象征,蘊含著長期以往所形成的生活智慧,也是凝結鄉土情懷的紐帶。鄉民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民風民俗、鄉規民約,有利於調節人際關係。神話傳說、民歌等倡導互幫互助、熱愛祖國,有利於培育公民的行為規範和公共道德。2013年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鄉村建設,文化遺產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珍貴記憶,只有保護好這些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才能讓我們的後輩記得住鄉愁。…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3,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三)影視橋段素材重述神話
有一類神話短視頻常借用已經上映的電影、電視劇鏡頭作為畫面,再輔以配音和字幕來解說一個神話問題。常見的被挪用的影視有《封神榜》《封神演義》《西遊記》《大魚海棠》等。
例如一位來自漳州的用戶「創談神話」就以解說影視劇中的神話和角色為主,他的《鴻鈞老祖為何獨寵通天教主?》《二郎神在天庭到底是個什麽職位?》等短視頻都有上萬的瀏覽量。這類短視頻的文本更像影評,同時也是借助影視素材來重構古代神祇的關係敘事。這類視頻體現出影視作品、視頻剪輯、神話重述等多重神話文本形式的疊加效果。
(四)真人主播講解神話…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3,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