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多·抖音里的神話:移動短視頻對中國神話傳統的重構(4)

(六)記錄生活中的神話元素

抖音最常見的一類短視頻是分享生活的點滴,有一些用戶善於發現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神話淵源。例如中國古典音樂類用戶「自得琴舍」的《大夏》,在重陽節這天用古風動畫和原創音樂詮釋了有關大禹治水的樂舞《大夏》,提示人們登高祈福、遊秋祭祖。再比如實名賬號「北大醫院骨科孫浩林醫生」的《醫學標誌中的蛇杖分為單蛇纏杖和雙蛇纏杖》就專門解說了生活中常見的蛇杖標誌背後隱藏的古希臘神話阿斯克勒皮俄斯(Asclepius)的淵源。這類短視頻將觀眾帶入生活的語境中,發現隱匿於日常生活中的神話觀念和符號,也時刻提醒觀眾神話並未離我們遠去。

2016年以來,由視頻會議、視頻社交媒體、視頻通信、直播等構成的視頻生活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與人鏈接的模式。雖然神話只是視頻文化生產潮流中一個很小的部分,但是視頻技術對中國神話傳統帶來的重構、解構或者改變是不容忽視的。通過數字化視頻媒介的杠桿,中國多元神話資源找到了一個新的載體。這個載體與神話的特殊話語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一方面催生了中國神話傳統的新變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借用神話元素的新創作大量出現。這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神話話語的生產者、接受者變成了短視頻用戶。


二、用戶生成:作為神話積極承載者的短視頻用戶

講述者或者演述者是衡量民間文學文類形式的重要維度。在傳統的中國普通社區中,神話的講述與接受總是在一個有限的文化空間內:或是在民間信仰的儀式空間內,或是在世俗故事講述與聆聽的現場,或是圍繞地域風物生成的神話演述傳統。楊利慧和安德明在面向英語世界撰寫的《中國神話手冊》中提出了神話傳統的積極承載者(creative bearers of myth tradition)與神話傳統的消極承載者(passive bearers of myth tradition)的區分。楊利慧團隊對淮陽太昊陵、重慶走馬鎮的講述者魏顯德、安康的伏羲山和女媧山、洪洞縣侯村的女媧廟作了細致的田野調查,在調查中這兩種神話傳統的承載者得到更清晰的展示。楊利慧特別指出:「傳統上被認為承載著本真的、正統的神話傳統的祭司和巫師等宗教性的職業講述人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而導遊、老師則日益擔負起了新時代里的職業講述人的角色。

 

在抖音平臺上,這些制作神話短視頻的用戶可以被視為新的神話傳統承載者,但他們的神話轉化似乎並不都是基於對傳統的復述,還有許多重述、改編甚至解構。因此將短視頻制作者稱為「積極的神話承載者」更為妥當。當然這些視頻制作者對神話的界定並不一致,其中不乏有借用「神話」一詞但講述玄幻、仙俠、傳奇敘事的制作者。筆者認為,盡管他們與學術上的「神話」有距離,但是從民間文學文類邊界流動的特點出發,不妨也將他們納入討論範圍,以便更準確地描述神話短視頻的實際情形。

「積極的神話承載者」的神話短視頻制作有三個特點:一是講述神話的主體是一個用戶賬號,這些用戶可能是個體,也可能是團體,也可能是專業運營機構;二是用戶講述神話的對象是其他千千萬萬手機短視頻用戶,他們形成了該用戶賬號的粉絲群體;三是這些用戶講述神話的文本生成方式是數字化的,也即文本必須經由視頻制作軟件的加工。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