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1,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1.4戶外運動服務供給
NPS作為美國聯邦土地上備受青睞的戶外運動場所,為參與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戶外運動服務。在數字體驗上,NPS通過線上虛擬環境與線下實地參與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戶外運動。參與者可根據線上平臺遠程查看公園實況、參與戶外運動項目(如少年護林員等),亦可與工作人員、其他參與者交流互動。NPS所提供的門票服務具有很強的公益屬性,75%的NPS區域不收取入場費,且剩余收費區域的大部分收益也直接用於改善戶外運動基礎設施或實施戶外運動計劃。…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1,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維柯曾從詞源學上意味深長地揭示出,「想像」含有「機伶」、「創造發明」之意,(28)這一詞源表明,想像按本性就是一種凸顯主觀色彩的活動。這符合美學史和文學史事實。在康德那裏,盡管想像力在美的判斷中與知性發生衝突,在崇高判斷中與理性發生衝突,但知性與理性在由淺入深的不同程度上,都深化著人的優越力量。這不是海德格爾願意看到的。海德格爾認為,康德的先驗哲學奠基於人的主觀先天性,先驗證明本身從「我之內」出發,但承擔著這一證明任務的時間卻在「我之內」被經驗到,因而時間仍提供了現成的基地,使證明得以跳到「我之外」去,(29)主體由此描述的,便是一種總已現成化了的事物的同一性與持存性。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運動對人的主觀力量的張揚,受到康德想像力學說的很大影響,卻仍因根子上的身(身體)心(心靈)二元論色彩而引起海德格爾的不滿和棄置。從對想像的上述不同態度,更能看清維柯和海德格爾賦予「詩性」的不同意義。
…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0,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我們在煩忙活動中與之親交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知識所描繪的世界則是智性化了的世界殘骸。人不在"主體"中,而在世界中,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中,人於何處對自己的存在有所作為,有所領悟,他就於何處實際生存。為了避免把人誤解為一個主體物,宜把人稱作"存在於此",或"此在"(Dasein)。
人作為此在不是孤立的主體,人溶浸於世界和他人之中。同樣,他人也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主體。人都是此在。而就人溶浸於他人的情況來看,此在總是共同此在(Misdasein),…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0,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他們的譯詩讓承載了自然山水精神和禪宗意趣的詩歌進入美國的世界文學視野,從詩情畫意、充滿禪意的中國山水詩和富有機鋒技巧的禪詩中尋求到了撫慰和精神與心靈的共鳴,且移情於詩歌中所表達的天地萬物和諧共存的、物我一如的道/ 禪思想,以及自然、單純、閑適的空靈境界。 這一譯詩轉向豐富了美國的古詩詞英譯文文學小傳統。 山水詩和禪詩的藝術文化精神不僅對詩人譯者的創作產生影響,甚至對其精神信仰、思想以及詩歌創作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例如,斯奈德在詩歌創作中,受古詩詞中物我合一的「無我觀」和無時態的時間觀影響,鮮有人稱代詞( No Self)(陳小紅 114),「多用分詞和不定式,很少采用動詞時態」(同上,154)。 他自稱是「儒釋道社會主義者(Confucianist⁃Buddist⁃Taoist…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0,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今天自然生態之所以被破壞殆盡,就是因為我們總把自然景物當做「功利性」的資源,而不是將它當做「觀賞」的對象。什麼紅尾伯勞、黑面琵鷺,再珍貴的保育類動物,也會被吃光光。一個沒有詩的時代、人們普遍缺乏「觀賞心」,大自然中最美好56的景物就都逐漸在走向毀滅。想要讓自然生態回復生機,其「本」不在法律,而在「美育」;從生活教育去找回人們的「觀賞心」、找回人們的「詩性心靈」,才是「務本」之道。手握著權力的爺們,怎麼到現在還不能覺悟,我們這個社會最根本需要的並非人民在經濟上的「競爭力」,而是在生活上的「觀賞心」!(三)同情心「詩性心靈」的第三個特質是「同情心」。「同情心」與詩有何關係?我們就用蕭統〈陶淵明傳〉所記載的一段故事来說明:(淵明)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資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段故事很感人,其中蘊含著讓我們沉思的道理。陶淵明離家去擔任彭澤令,沒有攜帶眷屬。他很關愛自己兒子,就派遣一個僕人到家裡,協助砍柴挑水的勞務;但是,他又特別叮嚀兒子:「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句話雖然沒有格律,卻是「詩…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anuary 20,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五月九日,天青劇藝團在大會堂演出夏勞.品特(Harold Pinter)的《管理員》。這劇公演前沒有甚麼宣傳,而且,還是用廣東話來演品特的劇作!未看前我們都不敢看好,看後卻覺得這嘗試十分成功。首先,我們都曉得,品特是個十分重視言語功能的作者,這趟翻譯演出卻成功地盡量保存了這種功能。原劇中許多細節和象徵、道具的意義、言語與動作的配合,都保存了下來。…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anuary 20,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早期的荒野文學批評,論文方面似乎就做得更好些。不論是對早期的殖民時期或是對美國獨立時期還是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文學,都有評論家從荒野的角度進行切入、分析和評論。他們普遍認為,關於美國荒野的描寫與敘述,美國獨立時期的弗雷諾(Philip Freneau)和布萊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應該算是先行者,不過他們對於荒野的反映完全來自於英國文學中早已成熟建立的原始主義傳統⑤。
在他們看來,野性的自然不過是聖靈的體現,是被文明汙染了的人類得以尋求精神更新與重建的場所,布萊恩特的《致水鳥》就是很好的例子。對於荒野最早具有原創性反應的當屬庫珀(James F.…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0,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這種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化引起許多迴響和批判,Macdonald(1988)和 Pinar (1988)雖使用詩性智慧這個概念,但只把它視為一種雄辯的語言和優雅的理念,並沒有深入探討其內涵,因而窄化了它的潛能(Holland & Garman, 2008)。後來 Kesson(1999)、M. A. Dol(2000)、Haggerson(2000)和 Holland & Garman(2008)等加以充實、衍伸,其概念和內涵才漸漸豐富。
詩性智慧是由神話(故事)(mythos)和創造…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0,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第二,派遣水師,巡海防衛 。 由於古代交通及南海諸島自然條件的限製,派遣水師 (海軍) 巡視海島成為古代中國政府行使主權的重要方式 。至遲自 11 世紀北宋始,中國 即派水師巡視南海及其諸島,在此捕捉盜賊,維持治安 。 由北宋(公元 1023 年) 宋仁宗親 作「禦序」,專門記載宋朝軍事製度和國防大事的《武經總要》,清楚記載了中國水師巡視 西沙群島的歷史事實: 「命王師出戍,……七日至九乳螺洲(即西沙群島) 。」
上述這段歷史在清代《讀史方輿紀要》、《防海輯要》中均有記載 。宋代以後,有更多的史書記載了中國水師巡視南海諸島的史實 。 明代黃佐《廣東通誌》記載: 「海寇,有三路,設巡海備倭,官軍 以守之 ……至烏瀦、獨瀦、七洲三洋……」。清代乾隆《泉州府誌》記載: 「吳升,…… 擢廣東副將,調瓊州,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四 更 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上述兩段文字描述了廣東省水師巡防「七洲洋」(…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0,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3 翻譯對古詩詞的世界文學形象的建構
美國當代比較文學家達姆羅什(D. Damrosch)在其專著《何為世界文學》中,提出「世界文學是民族文學的橢圓形折射、是通過翻譯實現的寫作、是對遙遠的時空世界的超然欣賞,而不是一套經典文本」 ( Damrosch 281)。 該定義肯定了翻譯對世界文學的建構作用。 「橢圓形折射」隱喻形象地描述了世界文學是受源文化和東道文化的共同影響而發生的書寫變形。
「通過翻譯實現的寫作」不僅明確了翻譯是民族文學躋身世界文學的途徑,而且是從翻譯中獲益的寫作,即翻譯是世界文學的書寫形式。…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0,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詩性智慧
在神創歷史之外,維柯發現了民眾創造的歷史,應該如何理解民眾在遠古時期創造的歷史?民眾是以一種什麽樣的方式記憶他們創造的歷史?這些是《新科學》探討的主要問題。在維柯看來,既然所有異教民族的歷史都有神話故事性的起源,任何產生或制造出來的事物都流露出起源時的粗糙情況,那麽,就應該根據這種粗糙情況來考慮詩性智慧的各種起源(維柯,1989:171)。
維柯因此將詩性智慧的起源追溯到一種粗糙的玄學…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20,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大量戶外運動參與人群催生了NPS的戶外運動產業,2019年其經濟價值達417億美元,創造了34.5萬個工作崗位,占美國戶外運動總經濟價值的9%。其經濟價值可分為2個方面:直接經濟貢獻,即戶外運動參與者為NPS及其附近社區直接帶來的收入和就業崗位;間接經濟貢獻,指戶外運動參與者帶給關聯產業的經濟效益。
以2020年為例,NPS戶外運動參與者為美國直接帶來了118億美元的國民經濟產出,提供14.1萬個工作崗位;間接帶來了169億美元的經濟產出,提供9.2萬個工作崗位。這體現了戶外運動的多重經濟效益,既能對NPS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大作用,也能長遠地影響其附近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1.2戶外運動區域劃分…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0,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1 youtube.comyoutube.com
2 netflix.comnetflix.com
3 imdb.comimdb.com
4 miguvideo.commiguvideo.com
5 disneyplus.comdisneyplus.com
6 hotstar.comhotstar.com
7 hbomax.comhbomax.com
8 aparat.comaparat.com
9 hulu.comhulu.com
10 primevideo.comprimevideo.com
11 kinopoisk.rukinopoisk.ru
12nicovideo.jpnicovideo.jp
13 xfinity.comxfinity.com
14 nhk.or.jpnhk.or.jp
15 zoro.tozoro.to
16…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January 20,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從文學藝術的創造機制來看,維柯說到詩性智慧的兩個主要特點——以己度物的隱喻和想像性的類概念,都觸及到了文藝心理學中關於藝術想像的規則。而且,維柯探討詩性智慧時對想像及其情感性的高度重視,觸及到詩的起源、本質和特征,把握到了藝術的特征,對於我們理解文藝的本質,理解文藝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等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從維柯的美學和文藝學思想來看,我們可以把詩性智慧等同於藝術想像來論述維柯的詩學觀念。而且,維柯也用想像這個概念來表達自己的詩學觀點。維柯在1725年致蓋拉多·德衣·安琪奧利的信中認為,想像是來自人的肉體的功能,是詩歌創作的主要特征,他說:…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0,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在我們熱烈談論「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時候,能不能先冷靜一下,問一下自己:中國文化為什麽要走出去?
從「國學」熱,到討論「文化軟實力」、「文化強國」,有一種聲音很大,就是要讓中國文化去影響世界。什麽叫「影響世界」?如果把它理解為是要改變人家,很多外國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你能通過傳播中國文化讓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麽,能用中國文化拯救世界嗎?在我們看來,有些國家的人,有著「不可理喻」的觀念,我們要改變他們的觀念嗎?他們好像也沒有這樣的要求。…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January 19,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對於眾人的疑惑與反駁,克羅農隨即發表論文《荒野的問題:一個回復》(「The Trouble of Wilderness: A Response」)進行說明與回答,澄清他並不是反對荒野保護,也不是想否認荒野的實際存在,只不過認為荒野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值得深思,就如「自然」是人們非常自然接受的一個概念,人們從來不深思其背後的真正含義…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9,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anuary 19,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化
過去有關課程理論、實際及其辯證關係的研究主要有兩種典範,即科學典範和批判典範(Macdonald, 1988)。科學典範認為理論和實際是二元的,它視理論為一組將在實徵研究中試驗的假設,以驗證理論是否和實際相符;這個過程是價值中立的,強調控制和預測。批判典範則批評科學典範宣稱的價值中立的虛偽性,強調理論和實際間的辯證,而批判(critique)正是辯證的核心。如…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19,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中共十九大以來,中國對生態旅遊服務和生態資源利用等尤為重視,推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不僅是中國「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重點領域。然而,中國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還存在較大缺口,國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參與需求難以得到保障。
當前,中國已確立了涵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3大類型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其功能之一即是為全社會提供遊憩類公共服務。國家公園是生態旅遊的最佳實踐地,富集了最優質的戶外運動資源,但由於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起步較晚,其所蘊含的優質戶外運動功能並未得到合理開發與利用。…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19,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