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一個人第一次準確地表達他感覺如何時,在那一瞬間,且正是在他這樣做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那樣的感覺了。他深深感受到的的那種準確性,即那些感覺起來準確無誤的語詞所帶來的身體上的釋放感,就是改變或問題終將解決的感受,就是向前邁進一步的體驗。
從這種被承揚了的(carried-forward)體驗看去,從這個新的步子看去,現在一切看起來都有些不同了。解決辦法可能還看不到。更早之前所說的語詞(或許也曾帶有深刻的準確感)現在則可能是錯誤的或者無關緊要的。整個場景或許已經改變了。議題和問題可能也是不同的了,它們可能比你先前以為的還要糟糕,但是體驗過程得以被承揚,這感覺起來總是好的、令人愈發有活力的。
訴說感覺是怎樣的,這不僅僅是在表征,而是在創造、在移動、在承揚;它是一個生命的過程。
毫無疑問,用非語言符號來象征化,也可以帶來類似的過程。兒童治療師總是領先於其他人(例如艾倫或羅傑斯)指出心理治療是一個體驗性的過程。不僅僅是玩玩具和戲劇化的情景可以象征化體驗並將其承揚;另一個人的反應也可以被視為象征化並承揚了病人的體驗。我們在這裏使用「象征化(symbolizing)」這個詞是以一種奇特但真實的方式使用的。象征化在這裏並不意味著用象征符號來表示。象征化意味著某些外部事件(言語、行為以及其他)是如此地契合於個體的內隱式前概念性感覺(implicit preconceptual feelings),以至於過程得以被承揚。[11]
我更願意把這種視角下的心理治療稱為「體驗式的(experiential)」,因為存在主義者所說的「具體的存在(concrete existence)」實際上就是體驗。
我已經描述了存在主義對當前心理治療的發展所做出的三個密切相關的貢獻:(1)關係式的在世存在以及與某存在,人類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研究人類行為時的首要建構思路;(2)個人具體的有感知的生命過程,不能還原為實體、圖像、(被認為是內在的)內容,它是一個感覺的過程;(3)一種思考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概念和詞語是直接地「基於」感受式體驗的,它們被精確化或者被提升出來、被創造性地型塑出來,它們不僅僅是以概念的形式
來表示,而是直接地被感覺為被以這種方式思考和分化的結果。
為了討論這三點,我不得不添加了大量的以治療為導向的體驗理論。接下來讓我分別討論這些理論,從而使我自己的進一步闡述變得更加明晰: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在美國,存在主義進入到治療領域中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奧托·蘭克(Otto Rank)、J·塔弗特(J. Taft)、弗雷德裏克·艾倫(Frederick Allen)、喬治·H·米德(George H. Mead)、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弗瑞達·弗羅姆-瑞茨曼(Frieda Fromm-Reichmann)、卡爾·榮格(Carl G. Jung)、卡爾·惠特克(Carl A. Whitaker)、約翰·沃肯廷(John Warkentin)和托馬斯·P·馬隆(Thomas P. Malone)(他們首創了「體驗式心理治療」這個術語)、保羅·費德倫(Paul Federn)、亞伯拉罕·H·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卡爾·R·羅傑斯(Carl R. Rogers)以及其他許多人的貢獻已經在體驗式方向上創造了一個重要的運動。
現在我將引用一些資料來說明先行於我們所探討之觀點的那些更早期的趨勢。首先,榮格寫道:
根據這一定義,自性……超越了想象的力量,即通過想象可以形成一幅清晰的自我圖像……所以,舉例來說,盡管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自己視作一副「人格面具」,但是「自性」仍然是一種上位體量(superordinate quantity)。[自性是]……一種介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真切的、活生生的東西……我用了「感知(sensing)」這個詞,這是為了表明自我和自性之間關係的那種統覺性(apperceptive)特征。[12]
因此榮格指出了體驗的性質既是具體感知性的、感受性的,也是非內容性的,即內容(自我、人格面具)只是具體地「感知到的(sensed)」過程的某些面向。類似地,蘭克講道:
只要一個人讓感覺經驗成為這樣的:整個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在其中被顯露出來,成為解釋和理解的唯一對象,那麽他就能夠十分可靠地找到自己,而且在我看來,這也能夠確保實現治療的唯一價值,即使得病人在一種直接的體驗中理解到他自己,而正如我在治療過程中為之努力的那樣,這也就使得生命和理解合二為一。[13]
直到最近幾年,這些觀點才被大多數治療師真正理解。引用其中一位在這方面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人的話,羅傑斯寫道:
當個體感知並且接受……他的更多的有機體的體驗時,他發現自己正在用一個持續的有機體的價值評價過程……取代他現有的價值觀體系……(此個體)用一種更為基本的標準,即他自己的感官體驗和內感體驗(sensory and visceral experiences)……來加以審視。[14]
羅傑斯發展出一種回應「感覺」的方法(不過,這個詞還沒有出現在 1951年版的索引中)。他所討論的「態度反映」很快就被非正式地稱為「感覺反映(reflection of feeling)」。在來訪者中心療法的說法中,「感覺」總是類似於「你反感她的批評」(見第 28 頁)這樣的意思,即來訪者在說話時他已經內在地感受到了某些東西,但在概念上他可能還不知道或者還說不出來。來訪者中心療法在每一步上有規律地、系統地踐行著蘭克在上面的句子中用更為籠
統的術語所描述的東西。這有賴於治療師使用他所有的語詞來表達和指向來訪者的持續進行著的、尚未完全構想出來的體驗,即某些直接感受到的、還有待闡釋的東西,它們總是關於處境中的生存以及對某事物的反應、感受、擔心、恐懼等等。
[11] Gendlin, 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loc. cit.; Gendlin,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Change," loc. cit.
[12] Carl G. Jung, 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eridian, 1956).
- 41 -
[13] Rank, loc. cit.
[14] Rogers, loc. ci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