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識 庫
  • Female
  • Boon Lay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史識 庫's Friends

  • INGENIUM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Baghdad Janim
  • Suyu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史識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史識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APP:NorthBorneo/Sabah·Historiography Over 300 Years of Old Documents, Treaties, and Engagements, Orders of Her Britannic Majesty in Council,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Netherlands  16th to 17th Century (Between 1500 -…"
Feb 13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愛墾APP:Borneo-SabahHistoriography—— 1930 (Britain - United States) 1930: Treaty betwee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garding North Borneo & Turtle Islands 1946, 1950 - 1958, 1962 & 1963 (The North Borneo Order in…"
Feb 12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愛墾APP:文化、文史、文創與人工智能~~文化、文史與文創在與人工智能(AI)結合時,展現出深刻的轉變和多層次的互動關係。AI不僅在技術層面為三者提供了工具,也在理念、實踐和社會影響層面,改變了它們的內涵和外延——…"
Feb 2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文創與AI的關係~~創新與實踐 AI助力文創的方式…"
Feb 1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让沙巴再次伟大” 只有在沙巴本土政党领导下才能实现! Datuk John Lo:Open letter to heads of Sabah Parties 对于我在2025年1月12日《星期快报》(Sunday Express)发表的文章《2025年大选后的政治稳定》,多位政治领导人,包括一些资深人士,作出了积极回应,这让我深感欣慰。…"
Jan 31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在上一次选举中,这些小政党几乎毫无影响力,他们的候选人大部分都连竞选按金(deposit)都保不住。 未来的选举,情况很可能依旧如此。 与其继续单打独斗,不如解散并加入沙巴的主要政党,以加强沙巴的政治团结,提升政治稳定。 尽管资源丰富,沙巴仍是马来西亚第二贫困的州,仅优于玻璃市。我们拥有最多的政党。这只是巧合吗? 沙巴主要政党的领导人必须从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汲取教训。…"
Jan 30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Nov 20,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Aug 28,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二、基督教模式 基督教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它有更高層次的表達方式,在《馬太福音》里說:“無論何事,你願意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基督教模式強調的不再是何事,而是怎樣的形式。這個“怎樣”就突出金規則形式化的超越性。也許你所欲、人家不欲,也許你不欲、人家所欲,也許你所欲、人家也所欲,也許你不欲、人家也不欲。所以基督教更看重待人的方式而不是內容。如果別人不願意,那麽就不要立人、達人;如果自己不欲而人欲,那麽不妨…"
Aug 28,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道德律令是立足於實踐理性的邏輯必然性的。“要緊緊按照你願意它成為一條普遍規律的準則行動。”這條行動的準則就是實踐理性法則。沒有自相矛盾才能成為普遍準則。…"
Aug 25,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歷史篇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需要新文科。高等教育是興國強國的「戰略重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實現創新發展。文科佔學科門類的三分之二,佔專業種類和在校學生數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做強文科教育推動高教強國建設,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新文科建設刻不容緩。 文科教育融合發展需要新文科。新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奔騰而至,社會問題日益綜合化複雜化,應對新變化、解決複雜問題亟需跨學科專業的知識整合,推動融合發展是新文科建設的必然選擇。進一步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
Aug 10,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石之瑜·張登及:中國崛起的認識論及其敘事衍生 【內容提要】從自我認同與群體歸屬兩種需要的分析視角,作者得出了四種觀察中國與「非中國」之間關係的視野:…"
Jul 30,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此視野一方面把中國看成是具有一貫的、恆常不變的特質概念或實體, 以「民族國家」為本體論的視野隸屬之。民族國家的實體邊界是清晰的、僵固的和封閉的,任何外人都難以隨意獲得中國的身份或代表中國發言, 只能由中國代表自己發言。① 雖然這樣的視野最流行於美國, 但包括中國在內的當代國際關係知識界與政策實務界也多半會援用這一視野來認識自己。 第二類是敘事者視中國與「非中國」為身份屬性相同, 且群體歸屬也能相同的關係。華人學界晚近提出的「天下觀」屬之, 因為中國的本體是混雜於天下之間的。在這一視野下,…"
Jul 26,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在這樣的視野之下, 中國崛起的意義是國家間相對實力的分配出現變化, 美國作為國際體系霸權的地位受到挑戰, 中國將擁有更強的能力「裹脅」或「并吞」外圍國家。① 即便有中國國內因為推動改革開放而浮現的市民社會、政府的執政理念更加「與時俱進」、中國追求的市場利潤與西方日益趨同、執政黨執政方式有所改變等, 但這些都不足以掩飾中國日益成為美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其結果是, 就連中國本身都可能會意識到, 中國自己的「崛起」正成為令其他國家感到的所謂「威脅」,…"
Jul 25,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這樣的中國一旦崛起,產生的效果是:…"
Jul 24, 2024
史識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Spice Island 香料群島

"(二 )四種既存的實踐 1.滿足自我中心的國家權力實踐。從清末以來,中國的領導者在戰敗中認知到了喪權辱國的意義。「九一八事件」曾促使當時的中國政府以主權之名向國際聯盟求援。時至 1945年,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1949年以後,中國逐漸進入國際政治叱咤風雲的世界舞台,成為權力均衡理論分析的對象。 到了 20世紀…"
Jul 23, 2024

史識 庫's Blog

舒慶祥·從友聯出版社成冷戰工具說起

Posted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0 Comments

歷史終於解密了,也證明歷史上確有此事,所謂紙包不住火,就是這個道理。感謝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文化研究所主辦的這一場人文沙龍講座會,邀約許維賢博士前來主講「從亞洲基金會檔案看友聯出版社在全球南方的文化冷戰; 講座會由莫家浩博士主持。



在3月7日晚舉行的這場講座會,聽到了許維賢博士以他找到的史料,佐證了上世紀50至70年代,在東西方冷戰方酣之時,美國中情局通過亞洲基金會,以出版《學生周報》及《蕉風》及其他刊物、課本及教科書從事各種活動,他以雙方簽署的協議、信函等,說明這活動的無孔不入。

筆者身處那一個的年代的人,在校讀書時身歷其境,目睹了許多發生在眼下的事,也深有體會。相信當年其他有在場的人也會牢記這事件,許博士的講演內容,最大的意義是驗證了當年確實有一件事。…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4

Posted on October 16, 2023 at 9:05pm 0 Comments

同樣地,「自我民族誌」內容是否真的發生過?作者詮釋與記憶是否正確?「自己的故事自己講」一定較不可信嗎?或其實更接近真實?自己的故事讓別人講,就是讓渡了主體性嗎?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不是自我民族誌文體/範式最重要的價值。在並未「蓄意」扭曲、欺騙、操弄前提下(筆者自身都無法覺察則不在此列,那是關於文本為何不可能百分之百客觀、民族誌內容為何無法宣稱絕對權威的討論,可參考文章開頭提及之反思文化與書寫過程的論辯),民族誌內容引起具相似經驗者共鳴,或給予有不同生命經驗者多元思考角度,那麼,一則記錄了人類社會生存軌跡,一則開啟了理論對話空間。若有此用途,對於內容公共性、普遍性、可信度之質疑,恐怕不足以否定自我民族誌存在意義。更有甚者,人生活於社會之中、是生活環境的產物,任何個體經歷勢必連結到更大脈絡,各種議題透過單一個體向外輻射、縱橫交錯,演示出多層次、大尺度之資訊、圖像。因此自傳式民族誌雖以一人為中心,說的卻是群體的故事。…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3

Posted on October 2,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針對此部紀錄片之評論,多篇指出,美中不足的是,因攝影機終究只掌握於少數人手中,作品多大程度呈現出「真實」,並顧及群體內部異質性,仍有辯論空間。評論者指出,當地人熟悉並活用媒體科技、技術後,透過自身視角對現況、文化、社會組織創作出一套視覺再現形式;這套形式再由具動機與社會資本、科技能力的創作者傳播、強化、清晰化、再形塑。過程中,特定創作者有機會透過製播媒體來展示其個人認知的部落生活與文化,影像作品或許摒除了外部觀點可能隱含的偏見與曲解,但是否呈現「完整」、「具代表性」之在地觀點,是面面俱到或一家之言,卻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

Continue

雪裡紅·自我民族誌與俗民紀錄片 2

Posted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6:00pm 0 Comments

本文「俗民紀錄片」(或稱「民俗學電影」)中的「俗民」概念並非指涉業餘或未受過專業訓練者,而是採用Sharon R. Sherman 所著Documenting Ourselves: Film, Video, and Culture一書定義之「folkloric film/folkloristic film/folklore documentary」,與「民族誌電影」(ethnographic film)有所區別:「ethnographic…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