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黃永武《愛蘆小品》再談享受

某部西片電影裏有句對話:“什麼是幸福呢?就是在二十五歲以前,賺夠了一百萬!”大概是說趁著青春年少便擁有了鉅富,從此就可以錦衣玉食、金屋美人,樣樣都齊備,天天放縱享樂,便是幸福了。事實上,這只是簡單的幻想,現實卻極其覆雜,賺了一百萬美金的人很多,能天天享樂的人卻沒有見過。…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23, 2016 at 10:31pm — No Comments

陳丹燕·我們為什麼旅行:旅遊是成長

可以說,我是在旅行中心智成熟起來的。

我的西班牙旅行,應該是迄今為止最帶有夢想的旅行,也是夢想最為挫敗的旅行。許多年來,我一直只願意記得在西班牙北部的荒原上見到的彩虹,短促而完美的彩虹橫跨在黃色野草覆蓋的荒原上。三毛有一張坐在西班牙某個門楣下的照片,讓我對西班牙充滿了愉快的幻想——在暖而鹹的海風下,席地坐在別人家的石頭門楣下,自由自在,四海為家。

我在簽證時還對西班牙駐慕尼黑的領事談起了三毛,問他西班牙人的眼睛是綠色的?好像玻璃珠子一樣?我渾身冒著飄飄欲仙的傻氣,好像一鍋燒開了的牛奶那樣不可收拾。…

Continue

Added by 有格 台 on December 23, 2016 at 10:31pm — No Comments

芥川龍之介· 戲作三昧 (下)

“聽說那個種彥又要有一部新作品問世了。左不過是詞藻華麗、淒淒慘慘的故事罷了。那位仁兄所寫的東西,有著推獨他才寫得出來的特色。”

①種彥即柳亭種彥(1783—1842),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小說家,著有《偽紫土派氏》等。

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市兵衛提到作家們的時候,從來不加敬稱。馬琴每逢聽到他這麽稱呼作家們,就心想,背地裏市兵衛準管自己叫“那個馬琴”。當他肝火旺的時候,常常想道:憑什麽非給這個把作家當成自己雇的店員、呼名道姓的無禮之徒寫稿子不可?於是越想越氣。今天一聽到種彥這個名字,他就越發沈下臉來。但是市兵衛卻好像渾然不覺。…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23, 2016 at 10:29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同時代的遊戲(29)

第四信·赫赫武功的五十天戰爭(三)…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23, 2016 at 10:27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札記·陳之藩:方舟與魚

……五十年前,美國有個很有趣的訟案,是名律師丹諾承辦的,至今這個訟案仍在流傳。美國人無論喜愛或憎恨丹諾的,都覺得這是件有聲有色的訟案。

故事是這樣:

丹諾是個名律師兼無神論者。他承辦了一件很特殊的案件;有一國校教員,說人是猴子變的,被體氣公訴,官方說與聖經不合,於是開庭辯論,丹諾義務作此老師的律師,開庭之時,人山人海,辯來辯去,丹諾說:

“你說方舟是否真事呢?”

“當然是真事!”對方律師答。

“你說除了諾亞一家人及雞犬豬羊上了方舟以外,其余的全淹死了,是否真的呢?”…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7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札記·陳之藩:談風格

搞那行或那一個題目,因都涉及品味,或風格問題,所以行行都是一樣。(77頁)

(楊振寧說)物理研究,也自有風格,他並未用“風格”二字,而是用英文Taste,但風格也是他譯的,並說譯得也許不大恰當。(77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3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傅佩榮:記號與符號

文化哲學卡西勒:“人是符號的動物。”他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人類能夠使用符號以表現生命的各種形式,從而展開文化的全盤面貌。至於動物,則只能停留在辨別記號的層次。以著名的巴夫洛夫試驗為例。動物不僅對直接刺激有反應,同時對間接刺激也能產生反應。於是鈴聲可以變成一個“午餐的記號”,並且動物可以被訓練到“當記號不在時,不去碰它的食物”。換句話說,記號是“由甲而知乙”,甲乙之間的關系可以由經驗、訓練與約定俗成而定。譬如,馬路上的紅燈,就是止步的記號。記號或信號,不管如何指涉,總不出物質世界的實際狀況;符號則不然,它形成人類的意義世界,使人類的精神領域得以充分展現。像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等,就是最顯著的符號形式。

要進一步了解符號的特性,我們可以參考當代神學家田立克的說明。田立克在《信仰之動力》一書中,主張表達信仰之唯一語言,是符號語言或象征語言;他對符號的意義有下列六點闡述:…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1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田立克:信仰的動力與符號 2

上帝是信仰的基本象征,但不是唯一的象征。所有歸之於他的特質--權利、愛、正義--都取材自人類有限的經驗,然後再象征性地把它擴大到無窮的境界。如果在信仰中稱上帝為“至高無上”(Almighty),這就是取材於人類經驗中的權力,以象征其無限關懷之內涵,但是這卻沒有完整的刻劃出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的形象。所以人類將所有過去、現在、未來,曾經出現或將會出現的特質與行動都歸於上帝。這些象征都取擷於日常經驗,但是卻不能代表上帝過去或未來的作為。信仰不是叫人相信上帝的作為,而是那些藉著神性行動表達吾人之終極關懷的種種象征。(48頁)

另外一類信仰象征,是藉著事物、事件、人物、團體、文字、文件來傳達神性的象征。以上這些神聖事物,是象征的寶庫。神聖的事物本身並不神聖,但是它們超越了本身的有限範圍,指向神聖之源,也指向終極關懷。(48-49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田立克:信仰的動力與符號 1

(第一節)象征之意義:人類的終極關懷必需借著象征的方式表達,因為唯有象征性的語言才能表達至高無上的理想。(41頁)

象征有六大特征。首先,象征與符號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代表的意義都超出本身、另有所指。紅燈和車輛的停止行進,原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可言,但是只要這個慣例存在一天,它們之間的關係便會維持下去。符號和它們所指的意義絕對沒有任何關係,而象征則正好相反。因此人們可以因為便利或慣例的理由而更改符號,而象征卻不許任意更改。(象征 Symbol, Symbols / 符號 Sign)

二,象征和本身的意義內涵關係密切;舉例來說,一面旗子和它代表的國家權利與尊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培訓課程札記·風格:個人偏愛

(27-10-2007)風格可能與以下關鍵詞有關:個人偏好或個人偏愛Personal preference;個人途徑或方法Personal Approach (to express his / her experience with richness in awareness. Attitude, style and philosophy and artistic finishes, idea and themes; motifs and brand aesthetic) Motif: a recurring subject, theme, idea sets. esp. in a literary, artistic, or musical work; a distinctive and recurring form, sharp,…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34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戀物體驗札記·物件加速人的自我創造

(27-10-2007倫敦)Bricolage 1. A construction made of whatever materials are at hand; something created from a variety of available things, 2. (In literature) a piece created from diverse resources. 3. (In art) a place of market shift and work. 4. The use of multiple, diverse search method.

前天在Design Museum購買到Sherry Turkle編的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美學體驗慕課札記·設計與校園

民歌時代雖然像煙火一樣很快就結束了,卻為臺灣的音樂開了一扇大門。之後的蔡琴、蘇芮、李恕權、李宗盛、王傑、張雨生、陳淑樺,或是更後期的張惠妹、伍佰、陶吉、周傑倫、孫燕姿、王力宏、蔡依林等歌手的出現,讓臺灣成為華人音樂輸出的重鎮,流行音樂成為臺灣具有競爭力的出口產業之一,民歌功不可抹。這也使我們了解,產業的形成,並非一蹴可成。

我也許可以大膽預測,臺灣“設計的民歌時代”也即將興起。近幾年來,臺灣的設計比賽就像當年的金韻獎,動不動就有幾百、幾千人報名,選出來的作品也越來越有看頭。在外國精品充斥、本土文化越來越沙漠化的情況之下,創意與設計的能量已經蓄勢待發,只是民歌在當時有民族意識作為引爆點,今天的設計環境也需要一個觸媒。…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19pm — No Comments

愛墾美學體驗慕課札記·創意環境

走在北歐,你會覺得很多人都挺酷的,笨蛋不太多,大部分的人都讓人覺得擁有一些特別的想法(有沒有道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搭訕起來也比較有趣。

什麼東西不酷呢?不知所雲、貧乏的對話,講了等於沒有講、單線的思考,或是輕浮的舉止,自我中心的態度。

請問你對某某人的觀感如何?

路人甲答:“還不錯!”

路人乙答:“某某贊!加油,我支持你!”

路人丙答:“我認為他是挺有勇氣的,而且對福利政策有創新的看法!”…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1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絲綢之路文化體驗札記·內容營銷方法論

管理知識:Richard Florida在《創意階級》一書中分析說,21世紀的許多企業管理任務,已經交由外包公司處理。創意人不妨把創業過程中的管理瑣務,都假手這些服務單位。然後,把想象力專注於本身拿手的創造活動。你所需要的管理知識,就是怎樣和這些外包組織打交道。

儲藏方格技術:我相信,你將來會建立本身的新產品開發體系,而不只是代理現有的手工藝品。畢竟,創意經濟的價值就在於原創的獨一新意。你的思維能力,必須能挖掘創想、洞察先機、解圍釋難及正確決策。源自著名心理學家George Kelly的《儲藏方格技術》(Repertory Grid Technique),是一套卓越有效的工具。由於它的學說基礎,是深厚的個人建構心理學(Personal Construct…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1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經營培訓課程札記·部落格營銷實踐論

總結實戰智慧:以博客網站營銷創意產品,本身就是一個創想。我建議你買一本厚厚的手記,隨時隨地帶著。有機會便把本身的體會記錄下來。這會是你的博客網內容的豐富來源。到了一個階段,我們還可以應用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技術,從中提煉出新創造的知識。很可能,你還發現了新的創意項目及相關技能。那時候,智慧產權恐怕更讓你揚名立萬。有些你原創的設計,也可申請專利。就像臺灣一些藝術品作者已經將他們的作品申請專利。你的經驗將來可以延伸成別的產品,例如邀請手工藝名家、老匠人,在你的博客網上發表文字,營造人氣、點擊點與表現力;共享廣告、授權收益。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17pm — No Comments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7)

生態女性主義的論述路線繁雜,但基本上都認同當今世界的生態危機是二元對立論為主的思維體系所導致,因此修正此一錯誤對立的重點在於認知到所謂人與非人、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連續性與差異性」(Plumwood 6), 但對於為何個體之間如何既連續但又保持其「個體性」則未提出解釋。拉圖爾的政治生態學揚棄素樸自然,著眼於觀察人與非人如何在局部性互動中逐漸形成一整體性網絡,同時也提出一種不同於服膺傳統自然法則之無風險物體的新物體觀念,主張後者沒有清楚的疆界或固定的本質,與環境間也未截然劃分,取而代之的是彼此間的根莖連結與局部網絡 (rhizomes and networks)(24);筆者認為這種新物體的觀念有效的地方在於其帶出了某種時間性,簡單的說尌是注意到物體除了我們眼見的空間化輪廓(spatial…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December 22,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豐子愷·桂林的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沒有到桂林時,早已聽見這句話。

我預先問問到過的人:「究竟有怎樣的好?」到過的人回答我,大都說是「奇妙之極, 天下少有」。這正是武漢疏散人口,我從漢口返長沙,準備攜眷逃桂林的時候。抗戰節節扔 失利,我們逃難的人席不暇暖,好容易逃到漢口,又要逃到桂林去。對於山水,實在無心欣 賞,只是偶然帶便問問而已。然而百忙之中,必有一閒。我在這一閒的時候想像桂林的山水 ,假定它比杭州還優秀。不然,何以可稱為「甲天下」呢?

我們一家十人,加了張梓生先生家四五人,合包一輛大汽車,從長沙出發到桂林,車資 是二百七十元。經過了衡陽、零陵、邵陽,入廣西境。聞名已久的桂林山水,果然在民國二 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展開在我的眼前。初見時,印象很新鮮。那些山都拔地而起,好像 西湖的莊子內的石筍,不過形狀龐大,這令人想起古畫中的遠峰,又令人想起「天外三峰削…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5am — No Comments

希尼 (SEAMUS HEANEY)詩選·鐵路兒童

當我們爬上路塹的斜坡

我們的眼睛便與電報桿上的白磁杯

和噝噝發響的電線齊平。

像可愛的悠閑之手它們向東向西蜿蜒

好幾英裏直到我們看不見,懸垂

在它們被燕子壓著的負荷之下。

我們很小並且自忖我們不知道

那些值得知道的事。我們料想文字在電線上行走…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楊薇·好書是一輩子的財富:英雄就是竭盡所能的人

《約翰.克利斯多夫》作者:(法)羅曼.羅蘭,出版時間:一九○二至一九一二年

對於那些受苦的心靈,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永遠是一道光亮。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屈服卑下的情操罷了。──著名翻譯家 傅雷

對於那些受苦的心靈,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永遠是一道光明。它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期人們的反抗與熱情,融和德、法、義三大民族精神的理想,用羅曼.羅蘭自己的話說,仿佛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的遺囑”。這部書被人稱作“現代心靈的道德史詩”,愛德蒙.高斯也稱它為二十世紀的最高貴的小說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4a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今天就做!

如果你快死了,只能再打一個電話,你會打給誰,會說些什麼?你還等什麼? ——史蒂芬·拉賓

當我在加州帕羅阿爾多的學校當校長時,我們的理事會主席保利·蒂納寫了一封信在帕羅阿爾多時報刊出。保利的兒子吉姆是個與眾不同的學生。他被分在教育障礙班,對雙親和教師而言都亟需耐心。但吉姆卻是個樂觀的孩子,他的歡笑照亮了整個班級。他的父母承認他在學業上有困難,但總是幫助他,讓他在體力上有所發揮,使他也擁有一些榮耀。但就在吉姆完成高中學業後不久,他在機車事故中喪生了。他死後,他的母親把這封信提供給報刊發表。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3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