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i kia kiak
  • Male
  • 吉隆坡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Iki kia kiak's Friends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比雷艾弗斯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Gifts Received

Gift

iki kia kiak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iki kia kiak's Page

Latest Activity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盧桂霞:會館出版刊物意義深遠

盧桂霞:會館出版刊物意義深遠…See More
May 26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blog post 洪祖秋: 地方誌與史實的留存
"盧桂霞:會館出版刊物意義深遠…"
May 25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陸坡《鐵拳飛踢真功夫》整代香港功夫片簡史

邵氏兄弟、李小龍?香港功夫片留名世界如果要說有什麼擺出架式就可以有滿滿的華人味,功夫電影可說是最讓世界所認識的,並且可以與韓國和日本電影做出區隔。對於許多不了解功夫的人來說,是從看了李小龍的電影開始了解、更早的有許多港台中國的觀眾從邵氏兄弟的武打戲劇開始對「功夫」留下印象。紀錄片《鐵拳飛踢真功夫》是一部簡要帶過觀眾觀看一整代功夫片站穩國際的簡史,從邵氏功夫片開始、李小龍傳奇、一直到洪金寶、成龍、跟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等,此外也對比關於中國功夫片在世界上意外的另類影響,而讓不同國度的人對電影產生共鳴,甚至讓人看見80、90年代香港功夫片風靡整個華人市場的盛況。「功夫」算是中國在世界上很具代表的文化之一,早在1928年上海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火燒紅蓮寺》武俠片,算是第一部融合中國功夫的電影。但真讓功夫電影走進世界觀眾眼裡的,香港可說是功不可沒,不管在演員或是小成本大成本的電影上,都是國外影迷了解功夫的啟蒙之一。…See More
Mar 21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楊紫瓊:第80屆金球獎影后

楊紫瓊:第80屆金球獎影后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2023年1月10日舉行了頒獎典禮。楊紫瓊憑借在科幻冒險喜劇《瞬息全宇宙》中的精彩表演斬獲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楊紫瓊在領獎臺上感嘆:「今天能站到這裏是一趟很棒的旅程、偉大的鬥爭,但是我想是值得的。」去年剛過了60歲的生日的她憑借在科幻冒險喜劇《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也譯《媽的多重宇宙》)的精彩表演奪下第80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這是她首次獲得金球獎提名,就一舉「封后」。 …See More
Jan 13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李志勇「元宇宙」試水多場景跑出加速度(下)

DataMesh聯合創始人馬謙表示,元宇宙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是由5G、AR/VR/MR、數字孿生、傳感器、雲計算、AI、區塊鏈等多種技術在不同場景中互相結合後的產物。FactVerse覆蓋流程構建、運營模擬、可持續副本等元宇宙類功能,為加速元宇宙落地、推進虛實融合提供良好的支撐。DataMesh投資方之一、海納亞洲創投呂楠表示,工業軟件是所有國家支柱行業工業的基石,它能將經驗知識以數字化模型或專業工具的形式積累沈澱,並不斷叠代。DataMesh數字孿生平臺,幫助工業和高端制造業客戶實現包括研發、生產和經營在內的全生命周期數字資產管理,市場將持續看好其幫助海內外客戶改善數字化基礎和實現智能制造的綜合能力。分析機構認為,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已經成為國內外數字經濟發展的主線。隨著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生態發展也不斷迎來新機遇、新挑戰。從之前的雲計算、AI到今天的元宇宙,當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生融合時,所產生的數據量、算法量,以及由此帶來的海量算力需求不可避免。目前,數實融合已經成為國…See More
Nov 28,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李志勇「元宇宙」試水多場景跑出加速度(上)

一汽奔騰近日在百度元宇宙產品希壤舉行了新車型發佈會,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眾多元宇宙產品已經在工業和商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加速落地,並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數字經濟產業鏈相關企業,推進實現數實相融和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在現有的互聯網規則下,各類網站和應用紛繁零散,平臺之間數據難以整合共享,而元宇宙和Web3將改變這一局面。元宇宙將推進構建一個恒定的三維環境,允許人們在數字和物理空間自由「穿梭」,以期打造統一的用戶體驗,實現客戶數據跨平臺和空間共享協作。為此,在元宇宙新賽道上,Meta、微軟、英偉達、騰訊、網易、字節跳動等企業,以及一批中外新創公司也紛紛加速佈局元宇宙。數字孿生平臺提供商DataMesh日前完成了B2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企業元宇宙產品構建和全球市場拓展。據了解,在半年時間內,DataMesh已經連續完成了B1和B2輪融資,B輪總融資額過億元。在數字孿生、BIM(建築信息模型)和企業元宇宙規模化應用的趨勢下,DataMesh在中國和海外的業務同時大幅增長。目前,DataMesh的SaaS服務在日本已有50餘家企業付費,其也已經與日本第一大移動服務商NTT…See More
Nov 20,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胡祥「科技+文化」新意頻出(下)

開拓嶄新領域科技的迅猛發展為文藝節目帶來了新的氣象。當下,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文藝創作持續繁榮,「老土舊」的節目模式終將被淘汰,一批理念新、形式新、技術新的節目必將成為主流。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將帶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節目。有業內人士認為,當下科技與文化已在一些節目中水乳交融,科技對文藝節目而言不是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已經實實在在地參與到文藝的內容創作中。比如有的節目加強VR/AR技術運用,觀眾佩戴AR眼鏡,就可以在真實的3D空間中與虛擬對象互動交流,成為節目的一部分。同時,科技形象如虛擬人,也將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更具人情味,帶有更多人文關懷。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將倒逼創作者加快科技應用步伐,推動電視科技進步。文藝節目的創作要實現藝術品質的飛躍,離不開科技的不斷進步。可以說,正是科技進步推動了節目創意從天馬行空到落地實現。比如湖南衛視首位虛擬數字主持人小漾,就是技術團隊通過采集數百位女性的形象,由30多位數字藝術家和工程師打造的。科技推動文藝創新,引領文藝潮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導演呂逸濤曾對媒體表示,新媒介、新技術不僅帶來了節目制播方式的變革,而且將成為節目內容和形態創新的內在…See More
Nov 17,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胡祥「科技+文化」新意頻出(上)

近年來,科技與文化融合成為電視節目創作的趨勢之一。從河南衛視以《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為代表的「中國節日」系列火爆一時,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考古大會》《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引發熱議,再到江蘇衛視《最強大腦》《從地球出發》《2060》等科技類綜藝節目新意頻出,科技與文化碰撞出奪目光彩,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愉悅,讓文藝插上了「向未來」的靈動翅膀。助推文藝發展電視本身就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科技進步讓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走進千家萬戶。「原創+文化+科技」也一直是文藝節目創作的大方向。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說:「數字化和文藝工作者息息相關,我們要在數字化時代里提前做準備。」縱觀近年來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節目,從形態上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科技是文藝節目創作的「助手」。不少節目采用了高科技設備和技術,比如每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晚會普遍采用巨大的曲面LED屏以及5G+4K/8K高清轉播技術等,注重從視覺上為觀眾提供高清晰度、沈浸式的感官體驗,讓觀眾如臨其境,沈醉其中。再如用動畫還原建築橋梁構造、展現地質全貌、再現人物動作等,讓觀眾一目了然,這種手法…See More
Nov 15, 2022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blog post 低成長年代的人生提案:推動內容營銷,打造2019年榮景
"中國文化産業分類與成長 為適應當前中國文化新業態不斷湧現的新形勢,更好滿足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規劃的需要,新修訂的分類類別共設置9個大類,分別是—— 1、新聞信息服務;2、內容創作生產;3、創意設計服務;4、文化傳播渠道;5、文化投資運營;6、文化娛樂休閑服務;7、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8、文化裝備生產;9、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根據活動相似性,在每個大類下設置若干中類、共計43個中類,在每個中類下設置了若干具體的活動類別、共計146個小類。 殷國俊介紹,為確保新分…"
Oct 7,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9)

沉思和交談是敏感性道路上的心智活動。沒有人能夠想像系統的交談。就沉思而言,它不排除任何東西。沉思的優點在於兩個意義上的領會:理解並且吸收最充分的看法。兩種都是智性和內心的活動,因而都充滿最強烈的感覺。實際上,內心獨白和口頭對話都旨在區分這兩種活動的哪些感覺在什麼程度上屬於理念或者意象。這就是文化重塑個性的方式。文化通過提供產生同感的藝術體驗和思想體驗來拓展自我,文化對體驗進行排序。當然,對時間的這種積極利用是以愉悅為目的的;它的衝動是喜愛。過去,人們都知道這一點,amateur和dilettante那時所表示的是“愛好者”和“愉悅尋求者”這兩個原始意義。人們現在已將它們變為輕蔑的術語,表示經驗不夠的人和一知半解的人。然而,修養中的喜愛衝動超越自私的愉悅。它形成兩種交流——通過發現談話中類似的精神與生者的交流,通過對偉大的崇尚與死者的交流。如今的傾向不利於進行這兩種交流。談話被職業用語的潛在危險損害,那樣的用語沒有被思想修復的真實性。…See More
Jul 30,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8)

一切有用或令人愉快的東西都必須來自教學大綱,這種做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導致的是自我表現意識。書本和理論給愛和性帶來的影響眾所周知:在婚姻關係和孩子撫養方面,自我表現意識對許多其他問題進行分類,貼上標籤,然後以此來取代這兩方面的內在困難。我並不是說,知識沒有用處,應被忽視,我更確切的意思是,學識、理論、觀念體係並非必然增加知識;諸如此類的東西常常是偏離知識的。 在婚姻生活中,理論指導實踐——這就是說,改善技術。在藝術領域裡,理論出現在原創出現之後,所起的作用根本不是促進將來的創作,而通常是有害於將來的創作,其方式是將藝術家變為有自我表現意識的知識分子,讓他們受到“觀念”的束縛或誤導。並非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人為地製造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如何才能恢復自發性,讓自身不受學術研究的影響?答案簡單,然而難以讓人欣然面對。…See More
Jul 25,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7)

在美國,約翰·W·伯吉斯是研究生院的兩位創始人之一。在他的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重要線索,有助於我們了解人們過去對文化的看法。在南北戰爭中,年僅18歲的伯吉斯為聯邦政府一方戰鬥,當時便下定決心,如果得以倖存,他將學習法律和政府管理,以便確定是否可以通過知識和理智來避免戰爭。大學畢業之後,他遠赴德國,師從歷史學家蒙森和蘭克以及物理學家赫姆霍茲,進行研究工作。 回到美國之後,他在阿姆赫斯特任教。為了追求他的目標,他奔赴巴黎,研究當時的自由政治學院(E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的運行機制。回國之後,他加盟當時的哥倫比亞學院法律系,很快說服該校的董事會創建政治學院。時值1880年,該校的政治學院是美國首家研究生院。該學院的模式兼具德國和法國特點,有兩個明確目的:其一,培養也會從事研究工作的教師;其二,培養未來政治家和公務員人才。…See More
Jul 23,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6)

不久之前,一個懂音樂的心理分析家對巴赫的三十首《哥德堡變奏曲》進行了闡釋。有人希望,那位心理分析家解釋一下凱塞林伯爵所起的作用,因為那位伯爵出資定制了那些變奏曲,並且要哥德堡每天晚上給他演奏,以便讓他安然入睡。在文學研究領域,這些分析方法得到了批評理論的輔助,因為有人認為,作為總體的藝術以及它的所有體裁都應該按照理論辦事,其方式類似於發動機根據熱電學原理進行運轉。文學研究領域存在著喜劇理論、悲劇理論、諷刺理論和抒情詩理論。此外,還有種種批評理論:新批評應用了細讀方式,意在確定作品中的隱喻是否“奏效”;結構主義批評驗證各個部分的協同性和它們之間的依附性;解構主義看來是要人們相信,真正的作者是他所使用的語言,真正的作品是坐在扶手椅上的讀者。…See More
Jul 21,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5)

專業化和分析聯在一起,它們是處於任何問題的不同層面的相同過程——將整個範圍分開,然後將較小的部分進行無限劃分。分析的目的在於說明,大的事物是由什麼小的事物組成的,這些小的事物是如何組合起來,形成整體的。唯一的難點在於,如何判定這些組成部分是什麼,何時掌握每個分離的種類。目前,核物理學家看來正在試圖去發現無窮序列之中的組成部分。但是,通過分析方式創立科學的人的頭腦也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揮作用。數學家兼哲學家帕斯卡早在350年前就指出了這一點。他將分析方式稱作“幾何學傾向”。它處理簡單的事物,例如角度、直線、原子或者分子壓力。它們被稱為簡單事物的原因在於它們是輪廓分明的,而不在於它們是人們熟知的。它們之中的大多數並非如此;有的甚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它們輪廓分明,不會在討論過程中發生變化,因此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數學原理和若干其他原理提供規則,用以處理這些明確清晰、簡單的不變事物。我們可以將另一種使用、方向或傾向稱為“直覺理解”,帕斯卡將它稱為“敏感精神”(the esprit de…See More
Jul 20,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4)

他或她很可能不得不求助於傳記這種依然受人歡迎的體裁。不過,當所謂的歷史著作不是回顧性精神病文獻時,它常常是囫圇吞棗式的細節堆積,信息大多來自對死者倖存下來的朋友或敵人的採訪。非學術讀者以前享有的對頭腦的另一種文化訓練是哲學。存在與生成、認識與感覺印象、真理的檢驗、常識的矛盾,關於這些東西的深刻問題並未失去其迷人之處。但是,哲學家們如今已經不再為有才智的讀者寫作,而是面向自己的專業同行。全世界寥寥數千學術性哲學家自己也並無節制:他們維持了70種以上的學術刊物。 但是,在為數不多的欄目覆蓋一個以上哲學分支的刊物上,任何一位哲學家都難以讀懂每期中的一兩篇文章。這種深奧難懂的狀態被歸為課題的“技術性問題”。自從威廉·詹姆士、羅素和懷特海的哲學著述問世以來,哲學與歷史一樣,已被學術沒收了,束之高閣,處於文化影響之外。我並不願意指責任何以誠實的方式使用智力的行為。…See More
Jul 19, 202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巴爾贊《我們應有的文化》第一章·文化:高雅與枯燥(3)

它並不是為了自我修養,更確切地說,它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個人癖好、一種休閒活動,近似於當棒球球迷。這兩種消遣活動都形成相同的事實性知識的大量堆積,這類人的心態是守財奴式的,目的在於賣弄學問。有一點很能說明問題:據說有300多個學會,每一個專門研究一位作家,其成員幾乎是清一色的業餘愛好者,他們進行研究,召開會議,就一些學術問題進行商談,而且肯定出版業務通訊。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把這種處理文化問題的現代方式稱為自我表現意識的令人遺憾的標誌?有人可能會說,藝術缺乏贊助,在大學校園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對應機構的專業性越來越強,以便為學識淵博的受眾服務;政府和基金會形成了項目資助基金體系,以滿足公眾的需要;許多鑑賞家也乖乖地一一就範。所有這一切都是逐漸形成的,沒有形成其結果的預示和前兆。實際上,許多人並未意識到已經出現的變化,覺得這一切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與整個局面相關的完全有意識的因素是這種做法背後的狂熱決心,是其規則和定義的種種計劃,是設立了各類附屬專業的大學係部,例如,你會看到一個研究19世紀的男子、一個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女人,或者一個研究彌爾頓的學者——他每週一、三、五的上午10點在課堂…See More
Jul 18, 2022

iki kia kiak'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iki kia kiak'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Iki kia kiak's Blog

盧桂霞:會館出版刊物意義深遠

Posted on May 25, 2023 at 11:35am 0 Comments

盧桂霞:會館出版刊物意義深遠



目前好些宗鄉會館依然定期出版會刊。這是繁瑣的工作,但意義深遠。進入數碼化時代,有些會館與時並進,將會務活動信息都放上網,讓有興趣的會員自行觀看閱讀。這能節省印刷費,省時省力,可在第一時間知道會館的情況,尤其對較年輕的會員,這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但對年紀較大、或對電腦科技不太熟悉的會員,卻是一件苦差,最後可能放棄不看了。所以會館還是會定期出版會刊或常年報告,這是會館應繼續秉持的傳統。

會刊中報道了會館的近況,如發展方向、即將舉辦的活動或剛舉辦過的活動盛況、人事的變遷等,傳遞信息,並加強聯繫。會刊也有軟性的文藝作品,讓會員認識同鄉冩作人。再者,飲水思源報道原籍的風土人情、新面貌等,可增進新知識,促進彼此間的了解。…

Continue

陸坡《鐵拳飛踢真功夫》整代香港功夫片簡史

Posted on March 9, 2023 at 11:00am 0 Comments

邵氏兄弟、李小龍?香港功夫片留名世界

如果要說有什麼擺出架式就可以有滿滿的華人味,功夫電影可說是最讓世界所認識的,並且可以與韓國和日本電影做出區隔。對於許多不了解功夫的人來說,是從看了李小龍的電影開始了解、更早的有許多港台中國的觀眾從邵氏兄弟的武打戲劇開始對「功夫」留下印象。

紀錄片《鐵拳飛踢真功夫》是一部簡要帶過觀眾觀看一整代功夫片站穩國際的簡史,從邵氏功夫片開始、李小龍傳奇、一直到洪金寶、成龍、跟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等,此外也對比關於中國功夫片在世界上意外的另類影響,而讓不同國度的人對電影產生共鳴,甚至讓人看見80、90年代香港功夫片風靡整個華人市場的盛況。…

Continue

楊紫瓊:第80屆金球獎影后

Posted on January 12, 2023 at 4:00pm 0 Comments

楊紫瓊:第80屆金球獎影后

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2023年1月10日舉行了頒獎典禮。楊紫瓊憑借在科幻冒險喜劇《瞬息全宇宙》中的精彩表演斬獲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楊紫瓊在領獎臺上感嘆:「今天能站到這裏是一趟很棒的旅程、偉大的鬥爭,但是我想是值得的。」去年剛過了60歲的生日的她憑借在科幻冒險喜劇《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也譯《媽的多重宇宙》)的精彩表演奪下第80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這是她首次獲得金球獎提名,就一舉「封后」。…



Continue

李志勇「元宇宙」試水多場景跑出加速度(下)

Posted on November 11, 2022 at 10:07pm 0 Comments

DataMesh聯合創始人馬謙表示,元宇宙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是由5G、AR/VR/MR、數字孿生、傳感器、雲計算、AI、區塊鏈等多種技術在不同場景中互相結合後的產物。FactVerse覆蓋流程構建、運營模擬、可持續副本等元宇宙類功能,為加速元宇宙落地、推進虛實融合提供良好的支撐。

DataMesh投資方之一、海納亞洲創投呂楠表示,工業軟件是所有國家支柱行業工業的基石,它能將經驗知識以數字化模型或專業工具的形式積累沈澱,並不斷叠代。



DataMesh數字孿生平臺,幫助工業和高端制造業客戶實現包括研發、生產和經營在內的全生命周期數字資產管理,市場將持續看好其幫助海內外客戶改善數字化基礎和實現智能制造的綜合能力。…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