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sing
  • Female
  • Senado Square
  • Macao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argaret Hsing's Friends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馬厩 儺淄
  • 楊薇
  • 有格 台

Gifts Received

Gift

Margaret Hsing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argaret Hsing's Page

Latest Activity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城市見證人 在都市文學發展進程中,小說跟詩歌的最大差異出現在敘事者對空間的依賴度,小說家為了故事的開展,要不自行建構一個富有細節的、明暗方位清晰的、立體的虛擬空間;要不,就直接借用現實都市空間,讓讀者毫不費力的去對照出文本空間的構圖。詩歌不必如此費神。所以,小說家比較重視都市空間的觀察和思考,他們「置身於巨大的城市之間,注視著、體驗著、書寫著城市,城市成了作家創作的主要題材和創作動力,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城市,正如佐拉所說:在我貧窮的青年時代,我住在郊區的閣樓上,從那裡可以看到整個巴黎。這一個龐大…"
Apr 1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9)

維柯的思想組成了浪漫主義美學理論的基本部分。特別是當浪漫主義崇尚原始主義風,忠於自然,將神話和隱喻的想像以及強烈的情感作為其思想觀念的時候,維柯對於浪漫主義的貢獻就是前導性的而且源遠流長。 從文學批評的發展來看,雖然文學史上主體性批評由來已久,但在批評思想方面最大的推動力來自浪漫主義運動。如果我們承認維柯是浪漫主義美學的先驅之一,維柯的想像理論對促進文藝理論中創作主體性的強調和探討亦具有不可抹煞的功勞。 三、小結 維柯的想像理論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即過分誇大藝術創作中想像力的功能,一概排斥推理力。他認為想像力與推理力之間成反比:「推理力愈弱,想像力愈旺盛。」他反復強調一個人不能同時既是詩人又是哲學家。實際上,想像在無意識中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約。即便在高度張揚藝術天才作用的柯勒律治和康德那裏,這一點都得到了合理的認識。 康德指出,在藝術中只有在想像力和知性的親密無間的和諧關係中,才出現了審美的愉快,產生了自由,創造出典範性與獨創性統一的藝術作品,藝術需要想像和理解,才能有鑒別力。黑格爾更自覺地意識到想像與思考、感性與理性的統一。…See More
Feb 23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8)

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言,在某種意義上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宣言,可以歸結為一個總體的詩歌觀念,即「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其關鍵詞應該是情感、自然、天性,這一切都意味著對虛假的文雅和人為的杜撰,以及舍情感而矯揉造作的詩歌語言的拒斥,所以華茲華斯的理論植根於早期的尚古主義原則之中。在這一原則裏,可以看到濃郁的維柯色彩,它融會了18世紀關於語言的情感起源的研究和關於原始詩歌的本質和價值的流行觀念。這些研究和觀念可以看作是對維柯思想的衍發和闡釋。華茲華斯還在這篇序言裏詳細論證了想像力之於詩歌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詩人寫詩的能力包含五種,「第四是想像和幻想,也是改變、創造和聯想的能力。」[10](P43)他說:「對於以創造性的活動潛入對象中心的幻想,應該用什麼來說明它的特點呢?想像力……它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字眼,意味著心靈在那些外在事物上的活動,以及被某些特定的規律所制約的創作過程或寫作過程……。」[10](P43)「他舉例來說: 今後我見不到你,綠油油的,懸掛在長滿樹木的岩前,離開那岩石很遠很遠。——在那半山腰上懸掛著一個采茴香的人。 這是莎士比亞描繪杜佛海邊峭壁上…See More
Feb 17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7)

德國狂飆運動的領袖赫爾德更是維柯主義的繼承人和拓展者,他將語言劃分為原始民族語言和文明語言發展階段,並認為語言與詩歌都因情感驅使而自然起源,詩歌產生於原始情感的自然流溢的觀點,與維柯的思想有相通之處,赫爾德的觀點在德國浪漫主義一代人進行語言探討時成了一句套話。此外,維柯在《新科學》中指出人具有群體性屬性,人創造了世界,在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赫爾德發展了這個思想,提出從文化意義上去理解的「民族」這個概念,並探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關於民族性格與民族情感在詩歌中的表現。赫爾德說:「一個民族越不開化,也就是越有生氣、越無拘無束,如果它有詩歌,那麼它的詩歌就必然會越粗野、越生動、越自由、越有直感、越充滿抒情意味!這個民族離人為的、科學的思想方法、語言和構詞方式越遠,這個民族的成熟的詩歌必然越不會成為死的雕琢字句的詩章。詩歌的本質、目的和全部創造奇跡的力量——這種創造力量能使一個民族產生充滿激情、推動力、永恒傳統和歡樂情緒的詩歌——」[9]赫爾德這些話似乎是對維柯關於原始詩歌高度的想像力和強烈的情感形成的粗獷的崇高性思想的改裝。當然,赫爾德的這番話是熱情地歌頌莪相和古代民族的歌謠,並鼓動人們從…See More
Feb 14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6)

原始主義和怪癖作為浪漫主義中心的觀念,它們引起的思想革命主要在於對18世紀啟蒙主義的進攻與批評。因為啟蒙主義試圖把人類的經驗導人某些理性秩序之中,毫不理會活力和激情、流動、個性和創造的欲望。 在美學和藝術領域,就像歌德批評摩西·門德爾松的蝴蝶那樣,門德爾松看待美就像生物學家看待蝴蝶,把蝴蝶做成標本固定起來,觀察、分析、歸類,直到它鮮艷的顏色褪盡,成為一個大頭針下的亡魂,而這就是美學。…See More
Feb 13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5)

維柯大膽地將盧克萊修和朗吉努斯的這些思想成分,發展糅合形成了他關於人類龐大的新科學的基礎亦即這麼個假說:洪荒初消之時,人類的思想、言語、行為都是想像的、本能的,因而也是富於詩意的,早期這些富於詩意的表現和活動中蘊含著後來所有的藝術、科學和社會制度的種子。 在維柯看來,主宰洪荒後的那些巨人的,是感覺和想像,而非理性;他們最初的思維方式也是情感的、具體的、富於泛靈論和神話的色彩,而不是理性或抽象的;因而「他們『天生就是崇高的詩人。』因為詩歌的語句『與哲學的語句截然不同:詩歌的語句由熱情和愛慕等情感所構成,而哲學的語句則充滿思辨和推理。』…See More
Feb 10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4)

第四,在想像的心理機制中,記憶有重要作用。他說,「兒童們的記憶力最強,所以想像特別生動,因為想像不過是擴大的或復合的記憶。」[2](P121)「……在看到個別具體事物時必然渾身都是生動地感覺,用強烈的想像力去領會和放大那些事物,用尖銳的巧智(wit)把它們歸到想像性的類概念中去,用堅強的記憶力把它們保存住……記憶有三個不同的作用,當記住事物時是記憶,當改變或摹仿時就是想像,當把諸事物的關係作出較妥帖的安排時就是發明或創造。」[2](P457)所以,想像不過是記憶的復現,聰明或發明也不過是在所記憶的事物上的加工。「phantasia[想像力]與拉丁語mamoria[記憶力]意義相同……繆斯作為有想像力所描繪的種種優點,是記憶女神的女兒」[4](P108)維柯的這些話也就是指出藝術形象的聚合和重組是以記憶為基礎,在回憶的表象思維中展開。維柯對想像心理機制中記憶的重要作用的把握是準確的。黑格爾在解釋想像時也說:「想像是掌握現實及其形象的資稟和敏感,這種資稟和敏感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實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裏。」[5](P357)說的也是想像力的來源與「記憶」有著直接的關係。第…See More
Feb 7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3)

而「詩人」的希臘文原意是「創造者」或者「制作者」,表達了原初的人對神聖事物的想像性推測,所以原始人又稱為「神學詩人」。維柯對想像的重視是他對美學的重要貢獻。誠如吉爾伯特和庫恩所指出的:維柯在美學上的突出貢獻在於,解放了想像力,認為想像力不是其他任何事物的女兒或僕人人,侍從,而是一種獨立存在、擁有獨立價值的能力,並提出了相應的發生學方法並加以論證。所以,《新科學》的出現,在十八世紀初期的南歐,是想像理論方面的偉大事件。[3]其次,藝術想像的基本細胞就是具體的個別的感性形象。在《新科學》中,維柯寫道:「按照詩的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時既是高明的詩人,又是高明的玄學家,因為玄學要把心智從各種感官方面抽開,而詩的功能卻把整個心靈沈浸到感官裏去;玄學飛向共相,而詩的功能卻要深深地沈浸到殊相裏去。」[2](P187)這就是說,哲學思考采取抽象的普遍的概念形式,藝術憑的是感官方面的想像;哲學思考靠的是理智,藝術想像的過程離不開個別具體的感性形象,藝術想像的基本細胞就是具體的個別的感性形象。這段論述也講到了文學中形象與理性的關係,不過在維柯將「詩性智慧」作為其美學文學的核心思想的前提下,維柯是將感性和…See More
Feb 4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1)

內容提要:維柯思想的核心概念「詩性智慧」在文藝學中可看作是藝術想像。他對詩性智慧的闡發中指出想像是詩的本質,具有獨立的地位,並聯系古代語言的起源、神話的本質等在寬廣的視野中論述了藝術想像的心理機制及其情感性等特點。維柯對想像的重視和闡發在其時代表了一種新的文學觀念,提出了新的詩學原則——想像的原則。由此出發,維柯建立起自己的詩學新體系。維柯的詩學是浪漫主義美學的先聲和組成部分,對此後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有著深遠的影響。想像是人類最古老的思維方式,它與文學藝術有密切的聯系,不過長期以來,西方對想像的認識通常與哲學上的認識論聯系在一起。而且在18世紀經驗主義哲學興起之前,想像被作為一種低級認識長期受到壓抑和排斥,或者對其有矛盾的看法。在文學藝術領域,想像得到重視要歸功於19世紀浪漫主義美學思潮對想像的高揚。而維柯的《新科學》對詩性智慧的推崇,既是經驗主義哲學的組成部分,也是浪漫主義美學思潮的先聲,對於肯定想像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文學藝術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學界在討論《新科學》的美學思想時,經常將詩性智慧等同於想像。那麼,如果詩性智慧就是想像,想像這個概念早已有之,維柯為什麼不…See More
Jan 31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愛墾評釋:文創體驗的哲學基礎 本文通過重構胡塞爾與狄爾泰、米施的對話,凸顯了本質還原與超越論還原在什麽意義上構成一個方法論的整體,由此展示胡塞爾超越論現象學的核心立場。在自然態度下,描述心理學把心靈當作研究主題,往往以默認其所屬的現成世界為前提。胡塞爾認為,這一前提不是空的背景,而是一種默許的自然主義形而上學。即使千方百計為精神自立性進行辯護的狄爾泰也沒能免於這一前提。這一前提也對本質直觀起著限制作用,本質心理學對作為事實的心靈進行想象力變換,獲得的只能是這一已被預先給予的「全自然」中的可能心靈…"
Jan 29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狄爾泰·詩性、個體性、内在體驗 個體性就是講體驗的內在性, 講藝術家在感受生活時, 必須有一個先在的意象結構, 它決定藝術家們感受生活的方式向度和敏感性 用哲學家克爾凱戈爾的話說: 就生命來說, 重要的不是在於遭遇多少奇特的經歷, 遭遇過多少悲苦的磨難, 而是發覺生命的內在深度, 有了這一深度, 最平凡的事也能變得富有意義。 (Torn Cardboard Is Reimagined as Vast Oceans for These Tiny Painted…"
Jan 29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POETIC WISDOM AND POETICS IN GIAMBATTISTA VICO Universitas PhilosophicaPrint version ISSN 0120-5323Abstract BRIGANTE ROVIDA, Anna Maria. POETIC WISDOM AND POETICS IN GIAMBATTISTA VICO. Univ. philos. [online]. 2016, vol.33, n.66, pp.151-169. ISSN…"
Jan 27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劉士林·我對中國文化的新闡釋——關於《中國詩性文化》的若干說明 古生物學研究揭示,物種的滅絕和變異,都根源於自然界固有食物鏈的突然中斷,人類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紀冰川以及大洪水時代對原始食物資源的巨大破壞,正是在食物再分配過程中導致了人類與自然界的分離;二是青銅時代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以及軸心期私有制的成熟,它加劇了人類社會內部食物分配的激烈競爭,從而促發了人類個體精神生命的覺醒。中國文明正是在對食物匱乏與分配的持續應戰中,創造出其以生命倫理學為本體…"
Jan 26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攝影視覺藝術文創 原題:世界上最貴的一張相片—安德烈業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原載:https://www.kaiak.tw/ 2011年,Gursky的作品『Rhine II』在紐約以335萬美元的天價拍出,成為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張相片! 『Rhine II』 Gursky的作品『Rhine…"
Nov 20, 2022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原文及翻譯 聖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鞟①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鏤心鳥跡之中②,織辭魚網之上,③其為彪炳,縟采名矣。 《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也。老子疾偽,故稱「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莊周雲「辯雕萬物」,謂藻飾也。韓非雲「艷采辯說」,謂綺麗也。綺麗以艷說,藻飾以辯雕,文辭之變,於斯極矣。研味《孝》《老》,則知文質附乎性情;詳覽《莊》《韓》…"
Nov 19, 2022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雙重屋子 一間屋子,就像一個夢。一間真正的精神之屋。一種輕微的粉紅和淡藍彌漫於室內呆滯的氣氛中。 在這里,心靈沐浴在懶惰之中,懊悔和欲望為它染上馨香。——一種在暮色蒼茫里閃著藍光的暗玫瑰色的東西,猶如瞌睡之中的快樂的夢。 家具的形狀都拉長、衰弱、疲憊了;它們也是一副做夢的樣子。人們會說,它們也像植物和礦物一樣,被賦予了一種夢遊的生命。布簾、花朵、天空、夕陽也在以無聲的語言訴說著。 墻上,沒有任何令人厭惡的藝術裝飾品。對於純真的夢和未經分析的意象來說,…"
Nov 5, 2022

Margaret Hsing's Blog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9)

Posted on February 23, 2023 at 8:43pm 0 Comments

維柯的思想組成了浪漫主義美學理論的基本部分。特別是當浪漫主義崇尚原始主義風,忠於自然,將神話和隱喻的想像以及強烈的情感作為其思想觀念的時候,維柯對於浪漫主義的貢獻就是前導性的而且源遠流長。



從文學批評的發展來看,雖然文學史上主體性批評由來已久,但在批評思想方面最大的推動力來自浪漫主義運動。如果我們承認維柯是浪漫主義美學的先驅之一,維柯的想像理論對促進文藝理論中創作主體性的強調和探討亦具有不可抹煞的功勞。



三、小結 …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8)

Posted on January 26, 2023 at 1:00am 0 Comments

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言,在某種意義上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宣言,可以歸結為一個總體的詩歌觀念,即「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其關鍵詞應該是情感、自然、天性,這一切都意味著對虛假的文雅和人為的杜撰,以及舍情感而矯揉造作的詩歌語言的拒斥,所以華茲華斯的理論植根於早期的尚古主義原則之中。在這一原則裏,可以看到濃郁的維柯色彩,它融會了18世紀關於語言的情感起源的研究和關於原始詩歌的本質和價值的流行觀念。這些研究和觀念可以看作是對維柯思想的衍發和闡釋。

華茲華斯還在這篇序言裏詳細論證了想像力之於詩歌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詩人寫詩的能力包含五種,「第四是想像和幻想,也是改變、創造和聯想的能力。」…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7)

Posted on January 25, 2023 at 9:30am 0 Comments

德國狂飆運動的領袖赫爾德更是維柯主義的繼承人和拓展者,他將語言劃分為原始民族語言和文明語言發展階段,並認為語言與詩歌都因情感驅使而自然起源,詩歌產生於原始情感的自然流溢的觀點,與維柯的思想有相通之處,赫爾德的觀點在德國浪漫主義一代人進行語言探討時成了一句套話。



此外,維柯在《新科學》中指出人具有群體性屬性,人創造了世界,在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赫爾德發展了這個思想,提出從文化意義上去理解的「民族」這個概念,並探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關於民族性格與民族情感在詩歌中的表現。



赫爾德說:「一個民族越不開化,也就是越有生氣、越無拘無束,如果它有詩歌,那麼它的詩歌就必然會越粗野、越生動、越自由、越有直感、越充滿抒情意味!這個民族離人為的、科學的思想方法、語言和構詞方式越遠,這個民族的成熟的詩歌必然越不會成為死的雕琢字句的詩章。詩歌的本質、目的和全部創造奇跡的力量——這種創造力量能使一個民族產生充滿激情、推動力、永恒傳統和歡樂情緒的詩歌——」…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6)

Posted on January 25, 2023 at 12:00am 0 Comments

原始主義和怪癖作為浪漫主義中心的觀念,它們引起的思想革命主要在於對18世紀啟蒙主義的進攻與批評。因為啟蒙主義試圖把人類的經驗導人某些理性秩序之中,毫不理會活力和激情、流動、個性和創造的欲望。



在美學和藝術領域,就像歌德批評摩西·門德爾松的蝴蝶那樣,門德爾松看待美就像生物學家看待蝴蝶,把蝴蝶做成標本固定起來,觀察、分析、歸類,直到它鮮艷的顏色褪盡,成為一個大頭針下的亡魂,而這就是美學。



在藝術領域,則喜歡形式化、高貴性、對稱性、均衡性和明智性的偏好。而浪漫主義對於原始主義和怪癖的張揚,張揚的是野蠻人原始的、熱情的、粗野的、神秘的力量,是人們非理性的、狂熱的、自我的,甚至虛弱的、不健康的精神。這完全不同於啟蒙主義所認可的強健的、鮮活的、愉快的、合理的、合乎理性規則的、永恒不變的理性世界。所以,浪漫主義的確是對十八世紀啟蒙主義的思想革命,作為其組成部分的原始主義和怪癖是對啟蒙主義的進攻與批評。…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