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sing
  • Female
  • Senado Square
  • Macao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Margaret Hsing's Friends

  • Paetiyo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馬厩 儺淄
  • 楊薇

Gifts Received

Gift

Margaret Hsing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Margaret Hsing's Page

Latest Activity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維柯與佛洛伊德:詩人們發現了無意識 按照近代西方傳統,藝術對社會是無直接利害關係的,這就否定了藝術與社會及人的行為的密切關係,現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維柯所說的「各民族創建者具有的詩人的本性」嗎?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長,城市本應是人類文化藝術的大宗遺產,可許多現代城市建設是一種「破壞性建設」,這種城市只有經濟價值。 柏拉圖曾講過學習就是回憶,哲學家就是不斷地練習死亡;老子教人「復歸於嬰兒」;維柯說,要探索人類本性就「必須用極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許多方面賦有與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須「退回到對一切人…"
Oct 26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Oct 24
Margaret Hsing posted a blog post

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

《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是2008年7月1日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中國古代文論到底有哪些民族特性,這是中外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以人類學為框架,以詩性哲學為進路,清晰地描繪了中國古代文論的原始思維特徵與其中藴含的詩性智慧,尤其注意並善於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很多傳統的,人們習焉不察的問題,都有自己的判斷且頗有創新之處。“詩性智慧”是意大利著名學者維柯《新科學》中的核心概唸。在維柯看來,詩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詩性是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本性。既然如此,為什麼後來的西方文論偏重邏輯理性而中國古代文論卻詩性依舊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過至少可以從先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等諸多方面來探討這一問題。…See More
Oct 23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沖田總司之戀》的詩性形象思維…"
Oct 16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慘澹經營 亦作“慘淡經營”。 原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顏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引申指苦心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 【解釋】 ①原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顏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以經營位置爲繪畫六法之一。 ②引申指苦心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亦作“慘淡經營” 【出處】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示例】我一方面自然極佩服這位朋友的慘淡經營,但一方面卻記起了批評家批評狄更斯的話來…… ◎茅盾《現成的希望》…"
Sep 27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手藝人詩性 《懷揣手藝的人》由《春之輯 逝者的水房子》《夏之輯 他的木頭會唱歌》《秋之輯 手感》《冬之輯…"
Sep 23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李紀舍·物質、關係與詩學 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主講人:李紀舍(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兼與談人: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側記:阮芳郁(台大台文所碩⼠班生) 閱讀文本: Édouard Glissant. "Paths," "Theories," and "Poetics," Poetics of Relation. (pp. 89-210) 時間:2022年…"
Sep 5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續上)藉由 “errantry”,肯認(歷史上)錯誤必然存在,但並不因錯誤而逃避存在的事實,這是 Glissant 談論加勒比海集體歷史的方式,亦藉此活化了德勒茲的根莖概念。 第三個討論方向為 “French”,Glissant 將世界語言分為三種:(一)、不涵納殖民性的語言,例如中文、印地語;(二)、部分歐洲國家的語言,強調大陸性思考且未曾與世界上的他者進行複雜的歷史交融,例:德語;(三)、充滿殖民歷史,…"
Aug 29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Explained by ChatGPT"Sympoiesis" and "symbiosis" are both terms that describe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but they have distinct meanings and contexts. Symbiosis: Symbiosis is a biological term that…"
Aug 29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格里桑:不透明性 總結 relation 這一概念,李老師提到,當今批判理論強調哲學認識論與身份政治的二元性,但 Glissant 的行文方式、思考軌跡之下,identity 更是 “equal”and“open”的實踐場域,二元化的區分應朝向縮⼩差距、逐漸合一的方式,增進本體與本體之間共在的機會,這是 Glissant 面對他身上被迫烙下的身份政治的思索痕跡。…"
Aug 28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ArvinTheAlien·當今的存在主義 作爲文化運動的存在主義已經成爲了歷史。但作爲一種哲學發展,存在主義帶來了新的常態,本真性的概念,以及理解“何爲人”的方式——這種方式是以一種後笛卡爾的思想,去將個人當作一個實際的,被體現的(embodied),在世(being-in-the-world)的存在。…"
Aug 6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Aug 5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翟輝教授·雲南的野性,雲南的詩 雲南多地域的生態里,藏着許多過去了的“人”與“事”,以及過去多民族在這里留下的信仰的力量、文明的痕跡、自然里野性的回響…… 在這里,土地,以更加本質的身份,滋養着這里的人。邊緣,距離城市里濃厚的工業化氣息是遠的,不拘束的生靈,才有了這樣一種屬於這個地方的野性與詩,到過這里的人,在雲南總能有一段詩意的時光。 本次建築檔案將走進翟輝的思想里的“文質彬彬”,…"
Jul 26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不敢説“對建築有見地”;希望化“常識”爲“見地” 我們的見地工作室在2002年成立,英文名字用的是“common sense”,不記得當時爲什麼會把“common sense”和“見地”等同起來。“見地”是佛教里的詞,是“見識”的意思。common…"
Jul 25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城市與建築中的野性與詩性1995年我到原雲南工業大學任教,開了一門課叫“環境行爲學”,講設計如何“以人爲本”。既然是“以人爲本”,建築就得考慮使用者怎麼用,也就是八字方針中的“適用”。“適用”的建築才是好建築。當我更多的學習了環境行爲學,我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我覺得如果建築師做建築不考慮使用者的需求,或者做完後被誤用或被棄用,這肯定不能被稱爲一個好建築。 我們希望建築跟人之間産…"
Jul 24
Margaret Hsing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1.6

"城市見證人 在都市文學發展進程中,小說跟詩歌的最大差異出現在敘事者對空間的依賴度,小說家為了故事的開展,要不自行建構一個富有細節的、明暗方位清晰的、立體的虛擬空間;要不,就直接借用現實都市空間,讓讀者毫不費力的去對照出文本空間的構圖。詩歌不必如此費神。所以,小說家比較重視都市空間的觀察和思考,他們「置身於巨大的城市之間,注視著、體驗著、書寫著城市,城市成了作家創作的主要題材和創作動力,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城市,正如佐拉所說:在我貧窮的青年時代,我住在郊區的閣樓上,從那裡可以看到整個巴黎。這一個龐大…"
Apr 1

Margaret Hsing's Blog

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

Posted on October 15, 2023 at 8:00am 0 Comments

《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是2008年7月1日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中國古代文論到底有哪些民族特性,這是中外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以人類學為框架,以詩性哲學為進路,清晰地描繪了中國古代文論的原始思維特徵與其中藴含的詩性智慧,尤其注意並善於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很多傳統的,人們習焉不察的問題,都有自己的判斷且頗有創新之處。…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9)

Posted on February 23, 2023 at 8:43pm 0 Comments

維柯的思想組成了浪漫主義美學理論的基本部分。特別是當浪漫主義崇尚原始主義風,忠於自然,將神話和隱喻的想像以及強烈的情感作為其思想觀念的時候,維柯對於浪漫主義的貢獻就是前導性的而且源遠流長。



從文學批評的發展來看,雖然文學史上主體性批評由來已久,但在批評思想方面最大的推動力來自浪漫主義運動。如果我們承認維柯是浪漫主義美學的先驅之一,維柯的想像理論對促進文藝理論中創作主體性的強調和探討亦具有不可抹煞的功勞。



三、小結 …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8)

Posted on January 26, 2023 at 1:00am 0 Comments

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言,在某種意義上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宣言,可以歸結為一個總體的詩歌觀念,即「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其關鍵詞應該是情感、自然、天性,這一切都意味著對虛假的文雅和人為的杜撰,以及舍情感而矯揉造作的詩歌語言的拒斥,所以華茲華斯的理論植根於早期的尚古主義原則之中。在這一原則裏,可以看到濃郁的維柯色彩,它融會了18世紀關於語言的情感起源的研究和關於原始詩歌的本質和價值的流行觀念。這些研究和觀念可以看作是對維柯思想的衍發和闡釋。

華茲華斯還在這篇序言裏詳細論證了想像力之於詩歌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詩人寫詩的能力包含五種,「第四是想像和幻想,也是改變、創造和聯想的能力。」…

Continue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7)

Posted on January 25, 2023 at 9:30am 0 Comments

德國狂飆運動的領袖赫爾德更是維柯主義的繼承人和拓展者,他將語言劃分為原始民族語言和文明語言發展階段,並認為語言與詩歌都因情感驅使而自然起源,詩歌產生於原始情感的自然流溢的觀點,與維柯的思想有相通之處,赫爾德的觀點在德國浪漫主義一代人進行語言探討時成了一句套話。



此外,維柯在《新科學》中指出人具有群體性屬性,人創造了世界,在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赫爾德發展了這個思想,提出從文化意義上去理解的「民族」這個概念,並探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關於民族性格與民族情感在詩歌中的表現。



赫爾德說:「一個民族越不開化,也就是越有生氣、越無拘無束,如果它有詩歌,那麼它的詩歌就必然會越粗野、越生動、越自由、越有直感、越充滿抒情意味!這個民族離人為的、科學的思想方法、語言和構詞方式越遠,這個民族的成熟的詩歌必然越不會成為死的雕琢字句的詩章。詩歌的本質、目的和全部創造奇跡的力量——這種創造力量能使一個民族產生充滿激情、推動力、永恒傳統和歡樂情緒的詩歌——」…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