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台灣馬拉松長跑攝影家 蔡鎮鴻
攝影主題:2016/3/15,台南古都馬拉松

《愛墾哲學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4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4, 2024 at 10:40pm

愛墾APP:聲音作為物質的「能指」~~(《視讀符號學》(8、9頁,Semiotics, Paul Cobley, Litza Jansz,許磊譯,2005,臺安徽文化出版社)“索緒爾把語言符號定義為兩面實體(Dyad),其中的一面他稱之為“能指”(Signifier)。能指是符號的純物質層面:如果一個人說話時能感覺到聲帶的存在,這顯然說明聲音由聲帶顫動產生(聲帶顫動的屬性毫無疑問是物質的)。索緒爾把這種口頭能指描述成“音響形象”。在任何符號中,與能指密不可分,同時也是由能指引出的,是索緒爾所稱的“所指”(Signified),所指是心理概念。”

索緒爾的語言符號理論,特別是他對「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二元劃分,可以為我們探索「聲音、物質與情動」之間的關係提供重要的理論框架。以下是將這兩者關聯起來的幾個關鍵視角:

1. 聲音作為物質的「能指」

索緒爾強調,能指是符號的物質層面。在我們的研究中,聲音本身正是這種物質性的典範。

聲音的物質屬性: 聲音由聲帶振動和空氣傳播產生,這種物質層面的活動不僅符合索緒爾對「能指」的定義,還為情動研究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生理學基礎。例如,當聲音通過頻率、節奏和音色表現情感時,其物質性直接影響聽者的身體感知。

聲帶的「音響形象」與情動傳遞:索緒爾將「能指」描述為「音響形象」,意味著聲音的物質層面不僅關乎物理現象,也關乎聽覺和觸覺的結合。情動(如憤怒或喜悅)往往通過聲音的強度、節奏和聲調顯現,這些因素都是音響形象的具體表現形式。

2. 情動作為聲音的「所指」

聲音不僅是物質的,還承載著意義和情感,這正是索緒爾的「所指」概念的重要之處。

聲音如何成為情動的符號:所指作為心理概念,與聲音的能指密不可分。比如,當我們聽到低沉的聲音時,可能自然聯想到寧靜或悲傷的情緒,而高亢的聲音則可能喚起興奮或驚恐的心理反應。這種聯想是情動在符號學意義上的體現。

情動與心理概念的雙向作用

在索緒爾的符號體系中,所指與能指之間的聯系不是自然的,而是約定俗成的。然而,在情動領域,聲音與情感之間的聯系部分具有生物學上的共通性(如哭聲表達悲傷),部分具有文化建構的特質(如某些音調在特定文化中具有神聖含義)。

3. 聲音、物質與情動的動態關係

情動如何被物質聲音體現並傳遞:從索緒爾的視角看,聲音作為物質能指,必須通過情感意涵(所指)實現其完整的符號功能。例如,一段音樂或人聲的物理特性(音高、音強)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它喚起了心理層面的情動體驗。

聲音物質性的雙重作用

聲音的物質層面(如聲帶振動)既是情動表達的載體,也是情動的觸發點。例如,顫音或共鳴能夠引發聽者的身體共振,從而直接喚起情動,而這正體現了物質聲音與情動的緊密關聯。

4. 語言中的情動與聲音

聲音的符號性與情動性共存 :索緒爾的符號學可以被擴展到情動聲音的研究中。例如,母語者聽到特定語言的聲音時,會自動將聲音的物質性(能指)與語義和情感含義(所指)相聯系。這種聯系是通過文化和語言習得建立的,但其基礎是聲音的物質屬性。

跨語言的聲音情動表達:在跨文化和多語言語境中,情動通過聲音傳遞的普遍性,凸顯了聲音物質性與心理概念間的深層關係。例如,即使不懂語言,也可以通過語調感知說話者的情緒。

5. 擴展索緒爾理論的可能性:情動聲音的非線性特征

動態生成的符號性:索緒爾的符號學模型主要基於靜態分析,但情動與聲音的關係更具動態性。聲音的物質能指可以在瞬間生成多樣化的所指,例如在演講中,聲調變化可以即時調整情動傳遞的方向。
身體性與聲音的共生關係:情動的聲音表達不僅是符號學的運作,也是身體直接參與的表現。這種結合擴展了索緒爾理論的物質和心理維度,將符號學與身體性緊密結合起來。

總結:通過索緒爾的「能指」和「所指」理論,我們可以更系統地理解聲音、物質與情動之間的聯系:

1. 聲音的物質性(如聲帶的振動)是情動表達的重要媒介,與索緒爾的「能指」對應。

2. 情動的意義和體驗通過聲音傳遞,與索緒爾的「所指」相連。

3. 在這一框架中,聲音作為符號體系既有物質基礎,又蘊含情動意涵,構成一種動態的三維關係。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9, 2024 at 6:03pm

這一結合為探索聲音如何通過情動影響人類體驗提供了豐富的分析工具。

從情動的角度來看,這段內容揭示了以下幾個值得深思的層面:

1. 語言與情動的交互

索緒爾的「言語」(parole)與「語言」(langue)區分,為我們理解個體創意與社會規範的關係提供了基礎,而情動的視角可以深化這一關係:

情動作為創意的動力:個體的創意和想法(parole)通常源於情感驅動,如靈感的迸發、對問題的急切回應或對文化傳承的情感投入。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這些情感往往成為創意內容的原動力,而語言(langue)則為這些情感的表達提供了結構。

情動與符號的共情化連接: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不僅是一個理性的符號系統,它還承載著情動的集體化表達。比如,「Give Me Five」的手勢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像徵友好、支持或慶祝的情動行為。這表明符號的意義無法脫離情動體驗而獨立存在。

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的符號協商與情動共鳴: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在不同參與者之間建立共同的語言和評估系統,以減少符號隔閡。情動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雙重角色:

情動作為符號協商的基礎:符號的接受不僅僅依賴其語義清晰度,更依賴其是否能夠引發情動共鳴。例如,在一個多元文化背景下,設計一個符號(如旅游標誌或藝術作品)時,能否引發不同文化群體的情動共鳴是其成功的關鍵。

情動驅動的共同體驗:「文化創意體驗」本質上依賴於情動的生成與傳播。在體驗過程中,不同角色(立法者、執行者、消費者等)通過符號系統共享情動,這種共享情動不僅縮短了符號的隔閡,也促進了產業的協作效率。

符號行為與情動的聯結:關於「Give Me Five」作為符號行為的例子,可以從情動的角度進一步分析:

符號行為的情動特質: 「Give Me Five」不僅僅是一個像徵性的動作,它同時也是一種情動的即時表達。手掌相擊的物理接觸觸發了身體的情動感受(如愉悅、支持感),這些感受又強化了符號的意義。

情動與身體參與

「Give Me Five」中,情動通過身體動作(手掌擊打)顯現出來,而這種身體化的情動表達可以被普遍理解,即使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界限。情動在這裡充當了符號行為的「意義翻譯器」,使得這種行為能夠在不同背景下獲得認可。

符號隔閡與情動的不對稱傳播:在跨文化或多角色的語境中,符號隔閡往往導致誤解,而情動的傳播則可能成為化解隔閡的重要因素:

情動的超符號性: 情動傳播具有跨越符號系統的潛力。例如,一個微笑或一段音樂可以直接引發情動,無需借助語言的中介。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利用情動的超符號特質來減少符號隔閡。

符號隔閡中的情動失衡:然而,如果符號無法傳遞情動,就可能造成溝通失衡。例如,一個複雜或未被普遍接受的符號可能難以喚起預期的情動共鳴,從而加劇隔閡。因此,設計符號時,需要充分考慮符號與情動之間的匹配性。

總結:情動與符號系統的協作

語言(langue)為情動提供結構,而情動賦予符號活力。

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符號的設計和推廣不僅關乎理性清晰度,更需要情動的觸發力。

情動共鳴是符號協商的關鍵。

無論是「Give Me Five」這樣的手勢,還是文化創意體驗中的多角色互動,情動都可以作為符號理解與接受的橋梁。

符號設計需要情動驅動的策略。

減少符號隔閡的關鍵在於,通過情動的普遍性與即時性,使不同文化和角色能夠共享符號意義與情動體驗。

這表明,情動不僅是符號系統的隱性基礎,更是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的核心動力。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9, 2024 at 9:03am

破防

網絡流行語,是破除防御的簡稱。原指在遊戲中突破了對方的防御,使對方失去防御能力。現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後情感上受到很大衝擊,內心深處被觸動,心理防線被突破 。

據2021年12月13日百度指數顯示,「破防」的整體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360、移動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096、最高峰值為4553(2021年7月2日) 。(百度)

模因

(英語:meme,發音:/miːm/,中國大陸稱為模因,港台稱為迷因),又譯媒因、覓母、米姆、彌、文化基等。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通過模仿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風格,通常是為了傳達模因所代表的特定現象、主題或意義。這個詞是在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所創造,將文化傳承的過程,類比成做生物學中的演化繁殖規則(有共同先祖、隨著環境改變進化、優勝劣汰等等)。

模因是承載文化思想、符號或實踐的一個包含甚廣的單位,可以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宗教、謠言、演講、手勢、新聞、知識、觀念、習慣、習俗甚至口號、諺語、用語、寫作、用字、網絡爆紅事物等儀式,或其他具有模仿主題的可模仿現象。從一個頭腦傳遞到另一個頭腦,近似於學習。這個概念的支持者認為模因是基因的文化類比物,因為模因可以自我複製、變異並對選擇壓力做出反應。

也有提倡者認為,模因是一種病毒現象,它可能通過自然選擇以類似於生物進化的方式進化。模因通過變異、突變、競爭和遺傳的過程來實現這一點,每一個過程都會影響到模因的繁殖力成功。模因通過它們在宿主中產生的行為傳播。繁殖較少的模因可能會滅絕,而其他的可能會存活、傳播,並(無論好壞)突變。複製最有效的模因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有些模因甚至會在對宿主不利的情況下複製得更有效。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8, 2024 at 7:32am

愛墾APP:聲音文化~~我們對于人類喉結官能的理解,可進一步應用於探討人類聲音的文化意涵及其在藝術與溝通中的作用,將生物學的思考融入情動與詩性之中,揭示一種跨越物質與精神的美學統一。

情動與聲音及人體官能的聯系在當前的情動研究中是一個跨學科的熱門領域,涉及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音樂學和表演藝術等多個領域。以下是一些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概述:

詮釋學與現象學視角

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梅洛-龐蒂強調身體是感知世界的媒介,而聲音是這種感知的重要形式。喉結作為聲音的生理源頭,是情動通過身體向外表達的一個關鍵節點。聲音不僅是技術性的結果,還蘊含著情感和存在的深度經驗。

馬丁·海德格爾的「傾聽」哲學:海德格爾認為,傾聽是一種深層的存在活動,聲音的意義不止在其表面信息,而在於它喚起的情感共鳴和存在性體驗。人體的聲音器官因此成為通向「真實存在」的橋梁。

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進展

情動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Jaak Panksepp開創的情動神經科學,研究了情動系統在大腦中的基礎機制。他的研究表明,人類的聲音(如哭泣、笑聲)通過聲波頻率和聲調激活聽者的大腦邊緣系統,從而引發強烈的情動體驗。

聲音對交感神經的作用

聲音頻率和節奏會直接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例如,深沉的聲音和低頻共振(常由男性喉結引起)能使聽者感到安全和安慰,而尖銳的高頻聲音可能引發警覺和焦慮。

音樂與情動理論

蘇珊·蘭格的情感符號論:蘭格提出,音樂和聲音是情感的「像徵形式」,通過節奏、旋律和和聲表現人類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聲音由喉結等器官產生,成為情動藝術中的原材料。

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聲音生態學研究聲音如何與環境、身體和情感互動。Barry Truax等學者指出,聲音環境不僅是一種物理現象,也是一種情動體驗。例如,喉結產生的聲音如何通過空氣的傳播,在聽者身上喚起情感聯想和共鳴。

情動表現與表演藝術理論

Judith Butler的表演性理論:Butler的表演性理論認為,聲音是一種文化和情動的表現形式。例如,歌唱或朗誦通過喉結和聲帶的運作,將內在情感外化為可以分享的社會經驗。

Grotowski的身體劇場(Theater of the Body):Jerzy Grotowski探索了聲音如何通過身體的具體動作(包括呼吸和喉結的活動)呈現「情感真相」。他認為,聲音的生成是身體與情感合一的結果,是一種直觀的表達方式。

跨文化與人類學視角

聲音文化理論(Sound Studies):Jonathan SterneSteven Feld的研究揭示了,聲音在人類文化中的多重意義。例如,許多傳統儀式(如祈禱和吟誦)將聲音與靈性、情動和社會秩序聯系在一起,而喉結則是這一聯系的物質基礎。

情感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Affect): 人類學家如Sara Ahmed探討了聲音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用來喚起情動。例如,非洲和亞洲的某些部落將喉音和顫音視為表達哀悼、歡慶或神秘體驗的重要手段。

後人類與技術情動研究

聲音與情動的技術延展 : N. Katherine Hayles等後人類理論家,討論了技術如何延展了聲音的情動維度。例如,人工聲音合成技術能夠模仿人類喉結的功能,用以重現甚至增強情感表達。

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Rosalind Picard的情感計算研究了聲音在情動識別中的作用。通過分析語音中的聲調、節奏和音量,技術可以捕捉並響應情感,為情動與聲音的關係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總結與啟示

情動與聲音以及人體官能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多層次的議題。從哲學的存在論到神經科學的生理機制,再到文化和技術的情動表現,聲音和喉結的作用始終貫穿其中。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聲音作為情動的物質與像徵性媒介的複雜性,同時也為探索聲音在藝術、治療和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6, 2024 at 9:28pm

愛墾APP:喉頭~~情動·官能·物質

情動的物質與官能的視角來看,人類喉結的特性除了是一個生物學進化的結果,更是一個涉及感知、情感與文化表達的重要現象。以下是基於該視角的評議:

1. 喉結作為情動介質的物質基礎

喉結的突出結構既是聲音產生的物質基礎,也是情動傳達的重要媒介。人類通過聲帶的振動和喉結的運動,表達各種情感:愛意、恐懼、悲傷、喜悅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喉結既是一個「發聲器官」,也是一個「情動共振器」。

特別是在語言之外的聲音(如哼唱、嘆息、哭泣)中,喉結所支持的聲音頻率和共鳴模式,能夠直接觸動聽者的情感,甚至引發生理性的共鳴反應(如雞皮疙瘩或情緒波動)。

2. 喉結的演化與情感需求

從進化的視角,喉結的突出並非僅僅服務於聲音產生,還與情感的傳遞和人類社會化的需求緊密相關。

喉結的突出是否與性選擇有關?

喉結的明顯程度常與聲音的深沉程度相關,這在男性中尤其突出,可能在性選擇中起到作用。低沉的聲音常被認為具有吸引力或權威性,這可能是一種對情感和社會信號的適應性增強。

與文化表達的關聯

在歌唱、吟誦或祈禱等文化活動中,喉結成為了重要的聲音生成器官。這些活動不僅具有溝通功能,更強調了聲音作為一種文化情感表達的物質基礎。

3. 喉結與官能整合的情動現象

喉結的功能與多種感官的整合密切相關,尤其是聲音的產生如何同嗅覺、觸覺和視覺聯動,共同塑造情感體驗。

觸感的隱性情動屬性

當喉結移動(如吞嚥或深呼吸時),這種微妙的身體感知往往與情感狀態相關聯。例如,焦慮時,人常感到喉嚨緊縮,這是一種由喉結引發的觸覺情感反饋。

聲音的多感官傳遞

聲音的頻率、質地與情感意涵交織在一起,經由喉結這一物質節點,將情動轉化為外在的聲波,並激活聽者的視覺想像和感覺共鳴。

4. 喉結的缺陷與情動的辯證性

喉結作為情動與語言的載體,其缺陷實際上反映了一種辯證的進化美學。雖然它容易受損,甚至是致命的,但這種脆弱性反過來加強了人類對其重要性的感知。

脆弱性帶來的情感深度

喉結的脆弱性提醒人類,聲音作為表達的重要形式,既珍貴又短暫。這種脆弱性與生命的有限性相互呼應,使聲音和語言成為深具情感力量的現象。

文化中的強化作用

在文化語境中,喉結的脆弱性往往被轉化為力量。例如,在某些表演藝術中(如歌劇、吟誦),對聲音的極致追求正是建立在喉結作為發聲器官的極限性能上,強調人類在脆弱中表現出的創造性與情感張力。

5. 結論:喉結的情動詩性

喉結不僅是一個物質存在,也是一個情動與文化的交織節點。它將聲音與感情連接,讓語言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成為情感和存在的象徵。從情動典範的視角看,人類喉結的演化,是一個物質與情感相互塑造的過程,既展現了進化的挑戰,也體現了生命的詩性價值。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1, 2024 at 8:08pm

愛墾APP〈喉結:情動·官能·物質》從生物學進化角度來,人類的喉結明明是致命處,為何卻更明顯呢?

人類的喉結是一個特殊的身體部位,它是連接口腔和食管的結構,主要作用是參與發聲和呼吸。

盡管喉結在生理上很重要,然而,在進化中,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因為它易受到感染和損傷,甚至可以導致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的喉結比其他動物更突出呢?

人類喉結的結構和功能

人類喉結位於頸部,由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組成。它主要由兩個聲帶和一個會厭組成,聲帶的振動產生聲音,會厭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方向。

喉結還包括一個稱為「喉孔」的空氣道,連接口腔和氣管,允許空氣通過。

除了發聲之外,喉結還負責保護氣道和食道的開口,避免誤吸食物進入呼吸道,從而引起窒息。

此外,喉結所在的頸部還是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的重要通道,一旦喉結受到損傷或感染,這些通道也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嚴重的並發症。

喉結在進化中的發展歷程

據研究表明,喉結的出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在人類的祖先中,喉結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結構,不像現在這樣明顯。

在類人猿和早期人類中,喉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而聲音的產生仍然主要依靠口腔和鼻腔的結構。

隨著人類的進化,語言和社交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喉結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特化的結構,更適合聲音的產生和控制。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了更高級的社交和文化行為,人類開始孕育出一種新的「信仰文化」,需要通過歌唱、吟唱等聲音形式來表達。

這種新的社會需求促進了人類喉結的進一步演化,使其更加複雜和特化,同時也增加了其易受感染和損傷的風險。

喉結的缺陷

盡管喉結在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首先,喉結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襲,導致喉炎、扁桃體炎等病症。其次,喉結的結構脆弱,容易受到損傷,如意外撞擊、窒息、食物卡在喉嚨等,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道阻塞,甚至死亡。

此外,喉結的突出也給人類帶來其他的生理不適。例如,喉結過大或過突出的人易出現氣促、口乾、咳嗽等症狀,同時也會影響飲食和睡眠質量。

喉結的進化意義

雖然喉結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卻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喉結的演化過程反映了人類社會和文化需求的變化,同時也表明了人類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喉結的出現和演化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人類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創舉,它使得人類具有了強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

喉結的進化可以說是這一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產生聲音、表達思想的必要工具。

最後

喉結在人類的生理、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它存在著生理缺陷和風險,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喉結的出現和演化反映了人類的適應能力和文化創新,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來源: 天下十三洲獵奇)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27, 2024 at 8:44pm

愛墾APP: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的單子論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的聯系,在於二者都關注「內在主觀性」如何構建現實,以及個體間「非物理」聯結的可能性。具體來說,這種聯系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理解——

自足的內在意識與無形的意念力量:單子論中的「單子」是自足的、不可分割的實體,每個單子都有內在的知覺(perception)和欲求(appetition),它們不與外界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內在的變化和「預定和諧」來適應外部環境。這與意念科學中的「意念力量」觀念有一定的相似性,後者認為意念通過一種不可見的能量或意識場(如量子場)來影響周圍的現實。單子的自我調節機制和內在主觀性,類似於意念科學中強調的心靈力量能夠通過內在的專注和意識來影響外界。

預定和諧與「意念場」的聯系:單子論的「預定和諧」觀念認為,單子之間雖然沒有物理接觸,但彼此之間有一種和諧關係,使得宇宙整體協調運行。意念科學也提出類似的「意識場」概念,認為個體的意念、意識可以通過一個無形的場(如零點場)相互連接、影響。這種「和諧」或「場」連接可以理解為個體間一種非物質性的互動方式。在意念科學中,這種互動通常解釋為通過某種無形能量或振動相連,而單子論則賦予這種和諧更形而上的含義。

內在變化驅動力與「心念」能量的相似性:單子論認為,每個單子的內在活動來源於欲求,這種驅動力推動單子不斷發展和變化。意念科學中的「心念力量」同樣強調內在的心念和意志能量具有創造性,能夠影響身體、情感乃至外在現實。二者都認為「內在」的意志或欲求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單子通過內在的知覺活動感知世界,而意念科學則認為通過集中意志可以改變現實。

非物質性的影響力:單子論強調單子間沒有物質接觸,而是通過內在活動感知和回應外界。這與意念科學的非物質性觀點類似,意念科學認為意念或意識可以超越物理空間限制,直接影響遠處的對象。萊布尼茲的單子以其內在視角構建各自的世界,與意念科學中人類意念可以產生超越空間的影響力的觀點存在共鳴,皆涉及超越物質界限的內在力量或影響。

對宇宙整體性和內在關聯的共同關注:單子論通過每個單子的內在視角將宇宙整體作為一種和諧的存在來理解,單子既獨立又通過預定和諧與其他單子共同構成宇宙。意念科學則認為所有個體的意念和意識共同作用於一個大一統的意識場或能量場,宇宙萬物通過這種能量場相互連接。二者都強調個體意識的多樣性和相互聯結,單子論通過和諧結構體現宇宙的整體性,而意念科學則通過意識場來呈現個體之間的隱秘聯結。

萊布尼茲的單子論與意念科學在主體內在活動、非物理影響力以及宇宙和諧統一的觀念上存在相似之處。單子論的哲學性為意念科學的主張提供了某種形而上的支持框架,而意念科學則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嘗試解釋和測量這種非物質的聯結。二者雖然出發點和目的不同,但在探討意識與現實的關係、個體如何影響整體等方面有一定的契合。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21, 2024 at 10:23am

愛墾APP:海德格爾的存在事件呼唤~~海德格爾「此在」哲學「事件」(Ereignis)的態度與其存在論轉向(Seinsfrage)密切相關。「事件」在海德格爾的思想中,特別是在他後期哲學裡,逐漸成為理解存在的核心概念。

事件作為存在的顯現:海德格爾認為,事件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發生(如我們在日常經驗中理解的某種事情發生),而是存在自身的顯現方式。通過「事件」,存在(Sein)得以揭示或顯現出來。這種顯現並不由此在(Dasein)主動控制或把握,而是存在以其自身的方式「來到」此在面前。換言之,「事件」是一種存在與人類(此在)之間的相互給予和交融,在這種交融中,存在被體驗為開放的、本源的。

「此在」與「事件」的關係:此在(Dasein)是存在的開敞之處(Lichtung),通過此在,存在才能被領會。因此,事件作為存在的到來與此在密不可分。此在通過其自身的敞開性,准備好迎接這種事件的到來。這意味著,事件既不是一個可以被計劃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發生的外在事件,而是一種深刻的、對存在的頓悟或領會。

「事件」與「歷史性」:海德格爾在後期哲學中,也將「事件」與歷史性(Geschichte)聯系起來。對他來說,歷史不是線性發展的事件序列,而是存在的歷史。每一次事件都是存在歷史的展開或顯現,而此在則通過事件的經驗參與到存在的歷史性之中。因此,事件不僅是個人經驗層面上的發生,更是形成人類與存在之間關係的方式。

事件與「語言」:對於海德格爾來說,語言是事件發生的場所之一。語言是存在顯現的家園,事件通過語言向此在敞開。通過語言,存在得以在事件中揭示出來,因此,語言的本質也是一種事件。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園。」語言不是簡單的交流工具,而是一種存在的現象,是事件發生的關鍵領域。

事件與技術批判:海德格爾在晚期對技術持批判態度,認為現代技術將存在遮蔽,阻礙了事件的發生。技術使人陷入對世界的操控,而無法敞開去迎接存在的事件。他呼籲人們重新思考技術的本質,回到對存在的開放態度,重新迎接事件帶來的啟示。

簡而言之,海德格爾對「事件」的態度是一種存在論的視角,強調事件不僅僅是發生的具體事物,而是存在向此在顯現的過程。通過事件,存在得以敞開,而此在作為參與者與見證者,體驗到存在的深層意義。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3, 2024 at 4:16pm

讀者反應批評(英語:Reader-response criticism,是文學理論的一種流派,主要關注讀者及其對文學作品的感受。

發展:儘管文學理論長期以來便已關注讀者在創造文學作品的意義和感受中的作用,但現代的讀者反應批評始於20世紀60、70 代的美國與德國。讀者反應批評運動將焦點從文本轉移到讀者 [1] ,認為情感反應是批評的合理出發點。 [2] 由於關注讀者的解釋活動,讀者反應批評的實踐不同於支持文本自主性的理論,例如:形式主義和新批評;以及新近的評論運動,例如;結構主義、符號學和解構主義。 [2]

讀者回應批評的代表人物有Norman N. Holland、費許、沃爾夫岡、堯斯 [3]。1929年,瑞洽慈分析劍橋大學生的誤讀,成為讀者回應批評的重要先驅;在《文學探索》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1938)中,路意斯·羅森布萊特指出,教師應避免強加任何「對作品做出正確反應的先入為主觀念」。

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是積極的代理人,賦予作品「真實的存在」,通過解釋來完成作品的意義。讀者反應批評中,文學是一種表演藝術,每個讀者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獨特的、與文本相關的表演。另一方面,讀者反應批評,認為閱讀仍是由文本決定,且受詮釋傳統限制,從而避免描述的主觀性。 [3][4]  讀者反應批評與形式主義和新批評理論完全對立,後兩者忽視讀者在文學作品再創作中的作用。[5] 新批評強調,只有文本的內容才是文本意義的一部分,訴諸作者的權威或意圖,乃「意圖謬誤」(英語:Intentional fallacy);而訴諸讀者心理,則為「感應謬誤」(英語:Affective fallacy)

註腳

Das, Bijay Kumar.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Fifthe Edition. New Delhi: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 2007: 214. ISBN 978-81-269-0457-0.

Johnson, Nan. Reader‐response and the pathos principle. Rhetoric Review. 1988-03-01, 6 (2): 152–166. ISSN 0735-0198. doi:10.1080/07350198809359160.

Bennett, Andrew. Readers and Reading. Oxon: Routledge. 1995: 32. ISBN 978-0-582-21290-9.

許銘全. 讀者反應批評. 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2).

Fragoulaki, Maria. Kinship in Thucydides: Intercommunal Tie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xford: OUP Oxford. 2013: 26. ISBN 978-0-19-969777-9.

文獻

Tompkins, Jane P. (ed.) (1980).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8-2401-X.

Tyson, Lois (2006).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2nd edn.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原載:https://zh.wikipedia.org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接受美學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2, 2024 at 11:12pm

紀金慶沃草烙哲學/海德格:語言如何召喚存在(上)

有人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二十世紀之後歐陸哲學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許多當代重要思潮如存在主義、詮釋學轉向與後現代思潮都和他密切相關。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海德格的語言哲學。海德格關於語言哲學的論述大多收錄在他五十年代的著作《走向語言之途》(On the way to language),這部著作使用文字的方式相當玄奧,有人喜歡它的詩意,也有人認為它是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而在這篇文章中,會向大家展示海德格論述中具有說服力的地方。

要理解海德格的語言哲學,首先要抓住一條基本原則——「語言召喚存在」,這是海德格語言哲學的重要綱領。

「語言召喚存在」聽起來像巫術,彷彿是藉著語言朝著天地萬物下咒,就能召喚出存在。如此一來,「語言召喚存在」,會是相當違背我們日常直覺的主張。因為只是更改事物的名稱,直覺上並不會更改事物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沒辦法純粹藉由更改命名,改變或召喚出新的存在性質。

但是,現在讓我們假想一種情境:我們一道造訪一個屋子,我是一個房屋仲介,而你是一個正要添置房產的買家,我想我會跟你聊聊關於這棟房子的屋齡、地段、相關預期的商機和未來增值的可能性。屋齡、地段、商機,都是這個情境下必須認真以對的存在(Being),這個存在是我們雙方在當下情境中必須嚴肅以對的。

再來,讓我們假想另一種情境,變換對於這棟建築物的存在設定(the set up of Being):我們一道造訪一個屋子,我是一個教授現代美學或力學的老師,而你是學生,由於我們的課程是關於建築美學或力學,在這趟實地考察中,我可能跟你談談這棟建築的建築風格究竟屬於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美學,或者討論建築物的力學結構。在這樣的情境中,如果學生舉手發問屋子的屋齡、地段、商機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在這個情境的基本設定中,屋齡、地段、商機是被隱去的存在,美學和力學才是需要嚴肅以對的設定。

從上述的舉例,回到海德格思考的存在問題,我們發現,對於什麼是存在,答案端賴我們身處的情境(situation)而定,而情境之間差別的關鍵,又在於我們正在使用的是何種語言。如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術語」和「業界」,每個業界都有專用的語言,也就是所謂的術語,藉由學習專業語言,我們逐漸進入該業界的視域(horizon)。

海德格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每一種具有特定效果的語言使用方式,都像咒語般自然召喚出特定的思想與行動,並以此建立特殊視角的實踐,效果猶如進入某個特殊結界一般。此中的道理無它,作為一個生活實踐的行動者,我們是情境下的行動者,而唯有行動情境展開,我們才得以走入其中,理解並看見特定的存在,而開始行動。

真理既遮蔽又開顯

綜上所述,對海德格而言,當人使用特定語言,常常也同時提煉了特定的存在經驗,也就是說,特定的語言為我們設定了有所看、有所不看的前提,並構建出不同的真理經驗。因此,在海德格的語言哲學中,除了「語言召喚存在」這個說法外,還有另一個更為有名的說法——「真理既遮蔽又開顯」。

對海德格而言,日常生活中,真理是有情境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真理,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燈效應,導引我們對於事物有所看、有所不看,甚至必須強調,我們正是通過有所不看的方式,才讓我們的知覺聚焦於特定的存在設定上。如同剛才所舉的例子,你不會選擇在房屋買賣的過程中向客戶大談美學風格,同樣的,也不會不合時宜的在建築學或美學課程上,向老師舉手發問關於地段、商機的問題。

將存在、語言和情境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看似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常識,然而在很多的時候,決定哲學思想轉向的關鍵,就是這樣簡單卻深刻的突破。往往一點點思想上的轉向,卻掃蕩了許多現代社會的迷思。比方說,科學語言就是一種特殊的視角,既然科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視角的專業語言,那麼就有必要考慮科學語言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是否適合的問題。(本文原於 2017 年 05 月 16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紀金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