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莫迪亞諾·陌路人

那年的秋天來得比往年都早,秋雨綿綿,枯葉雕零,上索省河畔籠罩著蒙蒙輕霧。我仍住在富尼埃爾山腳下的父母家裏。我得找份工作幹幹。一月,克魯瓦·帕凱廣場附近的一家絲織品公司雇用我當了六個月的打字員。工資微薄,但我省吃儉用,假期我去了西班牙南部的托雷莫利諾斯度假。那年,我十八歲,生平第一次離開法國。

在托雷莫利諾斯的海灘上,我結識了一個名叫米爾·馬克西莫夫的法國女人,棕發女郎,非常漂亮。她和丈夫在許多年前就定居在那兒了。我在他們經營的一家小旅店裏租了一個房間。她告訴我明年秋天她將去巴黎的朋友家裏呆很長的一段時間,還把她朋友的地址給了我。我也答應她,如果有機會就去巴黎看她。

回來之後,我仿佛覺得裏昂顯得更加陰沈。離我家不遠的地方,在聖巴德勒米路上坡的右邊,有一所天主教遣使會的寄宿學校。山坡上建了幾幢房子,…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3am — No Comments

楊薇·好書是一輩子的財富: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們自己

《人生的智慧》作者:(德)叔本華,出版時間:一八五○年

《人生的智慧》就像一個警鐘時刻提醒我們,並告訴我們幸福的真義,若要擺脫人生中諸多不幸和人性的邪惡,就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

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們自身,對於一個善於理解幸福的人,旁人無論如何也不能使他真正潦倒。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一八五○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部著作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從世俗、實用的角度探討了真正的幸福人生應遵循的原則。叔本華從理性出發,談了“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2am — No Comments

泰戈爾·履行諾言

邦什博棟如此地疼愛他的弟弟羅希克,甚至就連一般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如果羅希克從學校回來晚了一會兒,他就會放下手裏的活兒,立即去找他的弟弟。羅希克不吃飽,他自己是不會吃飯的。每當羅希克有一點兒不舒服,邦什博棟就會急得兩眼流淚。

羅希克比邦什博棟小16歲。在他們兩人之間還有過幾個弟弟妹妹,不過他們都夭折了,只有這最後一個孩子活了下來。羅希克剛滿一周歲的時候,母親病故了。在羅希克3歲的那年,父親又離開了人世。現在撫養羅希克的責任落在了邦什博棟一個人的肩上。…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1am — No Comments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18)

這些發現不僅僅激發了對方法論的好奇,35而且極大地決定了傳統觀點,即問卷調查是對“公眾真正認為的東西”的被動測量。更不妙的是,它們造成了恐慌,因為輿論研究者測量的東西大部分要麽是隨機的,要麽是系統的“噪音”。

在過去的15年裏,問卷調查方法論研究者和社會心理學家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並且尋求解決之道。他們試圖放棄傳統觀點--人們有固定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是問卷調查裏揭示出來的。他們開始集中於“問題-回答過程”(question answering process),借此在對他們面對特定刺激的反應過程中,構造自己的觀點報告。

在這類研究的一個例子中,威爾遜和霍奇斯(Wilson and Hodges,1991)把態度的傳統觀點描述為本質上是態度的“文檔抽屜”(file drawer)模型:…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1 上)

第十一章小說敘述與意識形態



如果“意識形態”概念真是法國人德斯杜特·德·特拉西

(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最早開始使用的”[1],那麼這概念

就將近有200 年的歷史了。不言而喻,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意識形

態一詞的內涵必定有變化。就其定義而言,挪威人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就指出,這個詞的定義“當時已有150 種之多”。[2]…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17)

成功與失敗的角色選派

為了各式各樣的原因,成功或失敗的角色選派可能發生在同一群演員身上。有的導演也許能夠想象一個演員的潛力;而有的導演可能太缺乏想象力,無法選擇更好的演員,只能挑選類型正確的演員;或者,有的導演會帶著成形的詮釋方法來到試演會場,能夠掌握他故事裏每個角色的功能;而有的導演可能沒有任何詮釋的基礎,只是到試演會場隨心所欲地做決定。有些導演更善於充分利用試演會,在表面的理解之外,判斷一個演員是否需要勤勞地工作。許多導演只是坐著要求看一段表演,而不是決定他們需要了解演員的哪些方面以及取得這些信息的方式。給演員提供調整的機會,甚至是與場景不完全相關的調整性演出,可能會引出新的、有價值的信息。…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9am — No Comments

愛墾美學體驗慕課札記·生活態度

會購買“第二個家”(secondhome)的,大部分還是經濟實力堅強的歐美人士。有趣的是,他們形成一種新式殖民潮--把自己輸出到異地居住與消費,再用經濟力享受當地的景觀與人文資源。古今對照,其實人類的行為模式沒什麼改變,只是經濟取代了武力,成為國家競爭中最重要的籌碼。因此,這些擁有觀光與文化資源的國家也不吝於順水推舟,好好發揮自己的長處,吸引消費者上門。

這就是全球化與在地化同時蓬勃發展的最好例證。現代人旅遊,也要到異國風情(exotic)足夠的地方才過癮;去過了一級城市,就開始往第二級、小一點的城市跑,最不希望大老遠來到目的地,在路上碰到的全是外國觀光客。…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第六章 / 第一節 下)

由夢的內容看來,我們可以確信這夢是含有夢者小孩時期的某一種印象(夢者此時為三十歲)。果真這種說法正確的話,那麽這必是指著夢者的奶媽而言。奶媽柔軟的胸部事實上就等於小孩子最好安眠的"旅館"。"奶媽"以及都德筆下的沙孚,其實就影射著他最近放棄的那位情婦。…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8am — No Comments

魏明倫·飯店銘

巴國出詩酒,布衣傲王侯。當今花花世界,林立層層酒樓。赫赫稱“王朝”,巍巍號“帝都”,攀龍附鳳,誇富鬥奢。此間獨樹一幟,自命“巴國布衣”。顧名思義,返璞歸真,淡泊平民意識,坦蕩大眾襟懷。重續古代布衣菽粟之交,願與現實普通百姓共嘗酸甜苦辣也。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7am — No Comments

夏元瑜·論“盜”統

花錢容易賺錢難…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7am — No Comments

昂可·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個人 (10)

路人4:江上客

4月西雙版納景洪市

他喜歡自駕,走了很多地方。當下最大的願望是走遍中國,開著車,帶著帳篷和爐具,走到哪住到哪。當然,要帶著太太和女兒。

江上客,是杭州大姐給他取的名字,符合她“相忘於江湖”、從不打聽對方姓名的態度。我也這樣記。

江是瀾滄江,從西雙版納的猛臘縣出境後,就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開始叫湄公河,再流過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經過西貢後流入中國南海。江上客的家,就在瀾滄江邊,故有此名。…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3am — No Comments

杏林蛇杖·舌尖上的椰子凍

中國有句古話:“極寒之地產極熱之物,極熱之地出極寒之果”;東北苦寒卻盛產山參、鹿茸;瓊州炎熱卻盛產水晶、椰果。海南是中國唯一位於熱帶的地區,尤其是三亞,正處於赤道。一年四季的熱帶氣候孕育著這片土地,給她帶來最清新的空氣,最清潔的水源,最豐富的物產,還有熱情而又淳樸的海南人。

每年一進5月,這裏的氣溫便迅速升至酷暑。一到中午,烈日當頭,酷熱難耐。好在熱帶季風總會在傍晚時刻吹來一大片烏雲,下一場透雨,伴著雷電大風,給焦熱的大地送來一陣涼意。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莫過於飲上一個冰凍椰子水。純天然的冰涼汁水帶著椰果的清香,從舌尖上流過,在胃腸中流淌,驅散體內蓄積的炎熱,給白日裏為生計忙碌的人們帶來一陣輕松,一刻安逸。這極寒之果便是大自然給尋常百姓送來的恩賜。…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2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目送》星夜

他把好幾幅畫在地上攤開。小店原本就擠,三張畫鋪在地上,我們就不能轉身,一轉身就要踩到畫布上了。“這一幅,”我指著凡·高的《星夜》。他說:“一百塊。”我說:“六十塊。”他做出誇張的痛苦的表情,指著地上的《星夜》說,“你看看你看看,畫得多麽好,畫得多麽像,就是顏料錢也不止六十塊呀小姐。”我說,“那好,我們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說,“算了算了,就六十塊吧。”

油彩很濃,他用一張薄薄的塑料膜覆蓋在畫面上,再把畫小心地卷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白葉雜記》之五·人去後

在這世界上,「神秘」和「不可思議」假若尚有存在的可能時,那我現在心中的感覺,簡直是最神秘最不可思議的了。我現在真不能講出我心中的感覺,究是怎樣。我只覺得我心中空空洞洞,淒淒涼涼;我心灰意懶,我好像已被劫奪了一切,對於任何我都感不到興趣,我沒有一點能動的勇氣。我不再有精神讀書,我不再有心思作畫。——學問和名譽現在對於我又算什麼?我眼看著翻倒的墨水瓶,墨水從瓶中流出,流到桌上,從桌上滴到地板,汙濕了我掉在地上以前心愛的書,我也不再有閒心去將它拾起。——我將它擡起了又有什麼用呢?現在有哪一樣對於我還是有用?當我失去了我的靈魂以後。

啊!在不久之前,我不是還意興蓬勃,勤惕好學的麼?現在怎突然就變了這樣呢?啊,我不知道!我怎能講出?這要問你,這只有你才知道。啊!我的朋友,我惟一的朋友!我的莊嚴的崇拜者!…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西方電影史(14)

二、室內劇、街頭電影的客觀精神

在表現主義電影中所蘊含的社會性,既而在室內劇和街頭電影中得到了發展,並使德國電影開始走向與自然主義相結合的、通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道路。這裏十分有意思的是,擺脫和超越表現主義電影美學流派的,正是那些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自己。 



《卡裏加裏博士》的編劇之一卡爾·梅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他為室內劇的幾部代表作品,特別是《最卑賤的人》創作了電影劇本,從而成為德國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美學探索的中心人物,幕西納克曾稱他為:是創造了兩種完全相反的德國電影學派的作家。 …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29am — No Comments

張慧瑜《滲透》:諜戰劇的新想象

張慧瑜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

最近,一部不溫不火的諜戰劇《滲透》慢慢“滲透”進人們的茶余飯後,這部非典型諜戰劇再次展現了電視劇的“與時俱進”。大眾文化的魅力在於總能往類型的骨架中塞進新鮮的血肉,以實現舊瓶裝新酒的效果,《滲透》不經意間觸及了當下最敏感的社會話題。如果說一浪高過一浪的反腐風暴成為新一屆領導人整飭吏治、樹立執政威信的利器,那麽《滲透》則用諜戰劇的外套講述了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如何喪失信仰、腐敗潰敗的故事。劇中,“滲透”意味著讓“戰鬥在敵人心臟”的地下黨加速國民黨的腐化墮落,因此,這位打進敵人內部的滲透分子不僅要隨機應變、剛強堅毅,還要善於經營、八面玲瓏。與此同時,軍統特務也準備用“滲透計劃”對付新中國,成為“看不見”的“糖衣炮彈”。這個故事耐人尋味地提供了一個關於政黨政治、關於國共關系新想象的維度。…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28am — No Comments

李北方·趙本山的兩個圖騰

趙氏喜劇《鄉村愛情圓舞曲》伴著過年的爆竹聲在若干省級衛視同時開播。這是《鄉村愛情》的第七部,從2006年第一部算起,這個系列劇已經拍了200多集,創造了國內電視史的紀錄。

《鄉村愛情》系列一直保持著不錯的收視率,在東北地區的影響力更是大得驚人。該劇為什麽能成功?有評論人認為,嘻嘻哈哈的“不走心”風格的作品是當下的主流,《鄉村愛情》是其中的一個。南開大學周志強教授把《鄉村愛情》稱作是“傻樂主義”的代表作。此外,該劇在前幾年也惹來了一些批評,比如“俗”、“偽現實主義”等;對此趙本山很生氣,他說他從來就不是個高雅的人,電視劇只求“好看”,“承擔不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28am — No Comments

雷達·蔓絲藕實

雷達(1943~),甘肅天水人,文學評論家、散文家。著有文學評論集《民族靈魂的重鑄》,散文集《雷達散文集》等。

題記:蔓絲藕實,其實是“漫思偶拾”的意思。何以放著平易曉暢的話不說,偏要改用古怪的諧音?我想,意象總比直說豐盈,而這意象又完全來自我的生活。在我每日遊泳的什剎海,一到春夏,岸渚水下便有蔓絲披離,或飄搖於水中,或吐絲於岸壁,多麼像不羈的思緒;而在海子的右方,又有紅荷灼灼,臨風顫栗,到秋風起時,可在泥淖中挖出藕的果實,食之清心明目。這又是一種不錯的意象。我抄在下面或尚未抄在下面的隨感斷想,大多起於此情此景,得於此時此際,故而名之。要說更有什麼深意,倒也沒有,只希望有人看到這些言語,不妨慢(蔓)點兒“撕”(絲),不妨偶(藕)然拾起,等看過以後,包燒雞或者生火爐,也不為遲。…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27am — No Comments

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29)

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過,樹上的情形,你們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註定是要墜落的:葉片,果實。柯希莫變成了老人。多少年來,他在冰劍霜刀、淒風苦雨中度過了每一個夜晚,住在那支離破碎飄忽不定的棲身所裏或者是身旁毫無依托,他被空氣護圍著,從來沒有一個家、一爐火、一盤熱飯菜柯希莫已經是一個行動遲緩的垂垂老者,羅圈腿和象猴子一樣的長胳臂,駝背,套一件長長的皮鬥篷,連腦袋也裹在風帽裏,象一個毛茸茸的修士。他那經過太陽烤曬過的臉,粗糙得象一顆毛栗子,在皺紋的包圍中一雙圓眼睛清澈眼亮。…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22am — No Comments

蘇紹連·獸

我在暗綠的黑板上寫了一只字“獸”,加上註音“ㄕㄡ”,轉身面向全班的小學生,開始教這個字。教了一整個上午,費盡心血,他們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著我,我苦惱極了。背後的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白白的粉筆字“獸”蹲伏在黑皮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將它擦掉,它卻奔入叢林裏,我追進去,四處奔尋,一直到白白的粉筆屑落滿了講台上。

我從黑板裏奔出來,站在講台上,衣服被獸爪撕破,指甲裏有血跡,耳朵裏有蟲聲,低頭一看,令我不能置信,我竟變成四只腳而全身生毛的脊椎動物,我吼著:“這就是獸!這就是獸!”小學生們都嚇哭了。



一九七四·十·十三…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14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