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 Male
  • Sarawak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Friends

  • 罗刹蜃楼
  • VR
  • Taklamakan
  • TASHKENT HOLIDAY
  • Zenkov
  • 吉爾吉斯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Passion for Form
  • 有格 台
  • Cheung Po Tsai Cave
  • Gai Lan Fa
  • 水牆 繪

Gifts Received

Gift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age

Latest Activity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而我也迷上了他那些「直觀勝過邏輯」,卻似乎準確明智的話語,比方說這段: 19世紀虛無主義與我們的虛無主義的不同,正是空虛與平等的不同。1949年,德國作家恩斯特.榮格曾說,將來我們會建立起一個世界政府。現在,由於自由民主制已稱雄於現代社會,似乎他所言不虛。我們都是民主主義者,我們都是自由派,各個國家、文化和人民之間的差異正在普遍瓦解。…"
16 hours ago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符號 一切都在向寂靜表達愛意。 他們已向我許諾一種火一般的寂靜——寂靜之屋。 突然,廟宇變成馬戲團,而光是鼓。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
yester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科學讓各人按照各人的嗜好去喜愛合乎他氣質的東西,特別用心研究與他精神最投機的東西。科學同情各種藝術形式和各種藝術流派,對完全相反的形式與派別一視同仁,把它們看做人類精神的不同的表現,認為形式與派別越多越相反,人類的精神面貌就表現得越多越新穎。…"
Thursday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續前)在網路時代以前,不管是八卦新聞或是自傳性小說,即便引起讀者深層,屬於黑暗部分的好奇心,但礙於資訊的困難取得,不至於會大規模、長久地造成被書寫者的困擾。但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要挖掘一個人的背景實在太容易了,即使是扭曲的話語,都會恆久存在,並被片面讀到,流傳下去。 在所有的傳統藝術中(我撇除了近代發展出的第八藝術),寫作是最容易把自己對他人、對價值觀、對自我生命評價暴露出來的形式。我們可以從音樂裡聽出作曲者的掙扎,但不會從作品的內容得到說明;同樣的,觀看一幅畫亦然。根據國外媒體的報導,從第一部…"
Thurs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托卡爾丘克·小咖啡磨~~小咖啡磨是在某個手工作坊裡造出來的,而後才落到某個人的家裡,人們每天上午在那兒磨咖啡。一些溫暖而有生氣的手拿過它。有些手曾將它緊緊貼到胸口,在印花布或法蘭絨的下面跳動著一顆人的心。 小咖啡磨像每件物品一樣接受了世界的全部混亂:頻仍遭受射擊的火車的慘象,緩慢流淌的血的溪流,每年都有不同的風在被拋棄的房屋窗口嬉戲。小咖啡磨吸收了漸漸冷卻的人們屍體的熱氣,承受了人們拋棄一切熟悉東西時的絕望心情。無數雙手觸摸過它,那些撫摸過它的手都對它寄予過無限的深情和剪不斷、理還…"
Tuesday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現實主義藝術 只有,我已能得到結論,即我們在藝術作品面前無絲毫自由,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然而,鑑於它先我們而存在,還因為它既是必須的又是隱蔽的,所以我們得去發現它,就像為發現一條自然法則那樣去做。然而,藝術能夠使我們做到的這個發現,實際上不正是對我們最為珍貴的東西的發現嗎?這種東西在通常情況下是我們永遠都不會認識的,我們真正的生活,如我們已感覺到了那樣的現實,它同我們以為的差別如此之大,以致當一次巧合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回憶時,我們心裏會充滿如此巨大的幸福感。即是所謂的現實主義藝術的虛假使我…"
Apr 26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卡爾·克瑙斯高:暗火緩緩 It was like one of those fires that sometimes flare up in rubbish dumps and can go on for years. It migh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until it is just smouldering, but then something new happens, something dramatic, and it flares up…"
Apr 25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卡爾·克瑙斯高:暗火緩緩 It was like one of those fires that sometimes flare up in rubbish dumps and can go on for years. It migh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until it is just smouldering, but then something new happens, something dramatic, and it flares up…"
Apr 25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聲音·力量:一個人&一群人

"卡爾·克瑙斯高: It was like one of those fires that sometimes flare up in rubbish dumps and can go on for years. It migh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until it is just smouldering, but then something new happens, something dramatic, and it flares up…"
Apr 25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posted a blog post

阿卜杜勒·埃爾南德斯·聖胡安: "喚起"的蝕變 5

根據巴赫金(Bakhtin)的觀點,文類起源於特定情境中的言語表達(如問候、告別、回應),這些言語表達隨著時間變得規則化,最終發展成為書寫的修辭結構。書寫是一種模仿。從最簡單的視覺符號來看,書寫模仿聲音、停頓與空間;在更複雜的語法層次上,它則固定語言並發展出各種文類,而這些文類最初確立自身為話語(discourse)的文類。然而,喚起並不是透過不斷重複語言行動來實現書寫的形式。沒有任何文類能夠準確地對應或涵蓋它。喚起不是一種語言遊戲(language…See More
Apr 24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再訪馬來西亞,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 4月16日,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活動密集展開。 時隔12年再次訪馬,如何續寫「綿延千年」的傳統友誼?如何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讓我們透過時間,讀懂習主席這次歷史性訪問。 1、歷史性訪問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東南亞,其中一站就是馬來西亞。 時隔12年,習主席此次馬來西亞之行對推動中馬關係提質升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馬來西亞高度重視習主席此訪,給予高規格接待。 15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Apr 18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2、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 去年,中馬兩國隆重慶祝建交50周年。今天,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備受矚目。 2013年習主席訪馬期間,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23年,習主席同訪華的安瓦爾總理宣布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開啟了雙邊關係新的歷史篇章。 今年此訪,中馬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提質升級達成新的重要共識——共同打造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 如何理解中馬命運共同體的「高水平戰略性」? 先來看「戰略性」。 習主席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就建設高水…"
Apr 17
罗刹蜃楼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愛墾網APP:何謂超驗 來探討「超驗」的哲學含義,特別是在康德哲學中的語境。 一、「超驗」(transcendental)的基本意義 「超驗」這個詞,最常見的是源自康德哲學中的術語 transzendental(德文)或 transcendental(英文),它的意思不是「超越經驗」,而是指對於「使經驗成為可能的條件」的探討。 所以它的意思可以是: 超驗 =…"
Apr 17
絲經 庫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陳明發博士·英倫2005 節慶

"克瑙斯高:兩個層面的摩擦引發了火災~~ When someone is going through a difficult time, the difficulties spread out in concentric circles and touch even peripheral situ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When darkness falls in one person, fire is lit in the other, and thereby…"
Apr 17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聲音·力量:一個人&一群人

"林宏璋《策展詩學》序言·策展是實現諸眾的詩學 當代藝術策展實踐在於開放公眾關係其中的民主價值,晚近提出「教育轉向」策展的自我技術,是將藝術展演本身作為啟發智性之公共行動。尤其當代策展迎向公眾,特別是各式各樣關於參與性及主動性的藝術計畫,有著將教育「策展化」與策展「教育化」的雙重面向,催生平等與差異共存的知性表現。 林宏璋…"
Apr 15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聲音·力量:一個人&一群人

"第一章「策展主體性」主要是針對系譜考察當代策展的問題意識開展,從 curator發展與演變一直到從羅浮宮沙龍、美術館、獨立策展不同展演技術與藝術系統的改變,對應展覽歷史以及策展專業性的轉變,從其美學沿革反應具形式語言及空間運用思辨的「策展意識」;另一方面,在1960年代末獨立策展與觀念藝術的歷史平行性,並非是個時間偶然性,包含在「策展」與「藝術創作」協作,共同回應資本主義「管理社會」時代癥候,這牽涉獨立策展是藝術系統的應變實踐,也是一個主體性所進行的「反思」(self-reflexive)…"
Apr 12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Blog

阿卜杜勒·埃爾南德斯·聖胡安: "喚起"的蝕變 5

Posted on March 7, 2025 at 10:00pm 0 Comments

根據巴赫金(Bakhtin)的觀點,文類起源於特定情境中的言語表達(如問候、告別、回應),這些言語表達隨著時間變得規則化,最終發展成為書寫的修辭結構。書寫是一種模仿。從最簡單的視覺符號來看,書寫模仿聲音、停頓與空間;在更複雜的語法層次上,它則固定語言並發展出各種文類,而這些文類最初確立自身為話語(discourse)的文類。然而,喚起並不是透過不斷重複語言行動來實現書寫的形式。沒有任何文類能夠準確地對應或涵蓋它。

喚起不是一種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如果說除了言語的文類之外,還存在構成書寫的語言遊戲,我們同樣無法在其中找到喚起。根據李奧塔…

Continue

阿卜杜勒·埃爾南德斯·聖胡安: "喚起"的蝕變 4

Posted on January 20, 2025 at 10:30am 0 Comments

當民族誌將自身界定為短暫性時,它並不將田野調查轉化為書寫,而是重新建立了一種持續發生的田野工作,並同時存在於多重場域與時間性之中。基於表演性(performativity)創造民族誌的介面,將引導我們探索多種書寫與文本的可能性,並尋求將文本的影響降至最低。



如今,創作者被視為一個「未被創造的形象」(uncreated figure),如同「無中生有」(ex nihilo)般誕生,而作品則被視為一種「存放之物」(creature-depository)。一種跨文本…

Continue

阿卜杜勒·埃爾南德斯·聖胡安: "喚起"的蝕變 3

Posted on January 14, 2025 at 10:30am 0 Comments

書寫是一種區辨話語之意義與其脈絡的活動,即便是最簡單的描述性書寫亦然。當我們書寫時,我們會排除所有無法被文本化的意義——它們被推向邊界,而我們則定位所有制度所能夠生產的意義。在書寫的行動中,我們記住了語言體系,並使其變得當下可見。相比之下,在言語(speech)中,我們使用語言並推動它發生變化。我們透過多重意義來顛覆語言體系,讓其不斷更新,直到我們將其遺忘。…

Continue

阿卜杜勒·埃爾南德斯·聖胡安: "喚起"的蝕變 2

Posted on January 9, 2025 at 1:30pm 0 Comments

書寫批判所開闢的領域是廣闊而不連續的。舉例來說,巴赫金(Bakhtin)關於雙聲性(bivocality)與複調性(polyphony)的重要觀點,便是建立在書寫依附於、並衍生自「實踐中的言說」(lived enunciated)這一立場之上。如果沒有這一立場,巴赫金的理論便無法成立。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德里達所強調的書寫之不透明性(opacity)——即書寫作為「痕跡」(trace),已然與任何原始再現…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