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22 Blog Posts (213)

龍迪勇 | 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2)

在中國,利用古物來研究歷史的做法於宋代開始走向成熟,並正式形成了一門古器物學,正如張光直所指出的: 「古器物學,作為傳統的歷史學的附加成分,形成於宋代。」宋代出現了不少著錄古器物的著作,當然, 「這些著錄的主要目的,不是建設一門作為歷史材料的獨立範疇的基於對古代遺物研究的新學問」,對它們的使用,必須與對文獻的使用結合起來, 「古代的器物名稱蘊藏著許多重要的信息,對它們的任何研究都必須與古代的文獻結合起來。」「不過,宋代考古學家也試圖做一些別的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僅僅協助歷史學家。」在西方,第一個歷史專業於1759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誕生。其首任歷史學教授約翰·克里斯托夫·加特雷爾便大力提倡當時仍被視為歷史輔助學科的紋章學(her-aldry)、錢幣學(numismatics)、地理學等,…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ugust 29, 2022 at 11:16pm — No Comments

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4)

這也可見於德里達的論說:「符號(能指)指涉概念(所指),概念又指涉世界,從而使我們得以把握……世界;……但是符號與所指之間的區別,又意味著沒有任何符號可以完全(即沒有歧義地)等同於它所指涉的對象;符號並非直接指涉事物,而是指涉其它符號,其它符號也同樣是指涉另一些符號。」(30)



在羅蘭·巴爾特看來,這似乎可以成全一種無限圓滿的「意義神話」或者他所謂的「文本的愉悅」,但是「意義」不斷被延緩、衍生和變化,並不能解決「意義本身」的問題。在一般的文學閱讀中,這也許可以帶來某種「愉悅」,不過信仰或者價值的問題畢竟很難從屬於這種「審美的統治」。因此庫舍爾(Karl-Josef…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August 29, 2022 at 11:15pm — No Comments

王昕:時間維度下的「數字親密」——基於青年群體互聯網實踐的質性研究(5)

三、研究方法

傳統的時間研究經常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對工作時間、休閑時間、時間制度、時間運用等問題進行研究。之後,受當代社會學的日常生活轉向思潮的啟發,學者們越來越重視時間與日常生活實踐的內在關聯性。日常生活的時空被認為是在實踐中「得心應手」「司空見慣」、非反思和習慣化的世界,是一個被人們所熟悉和不斷重復的時空[31]。應該說,以時間為基準,在獨特敘事中理解人的細微、切身的狀況,日常生活蘊含著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和基礎問題[32]。

從方法選擇來說,日常生活轉向的社會學研究注重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關係的建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9, 2022 at 11:12pm — No Comments

華子《在大巴山》

小鳥劃過眼簾,蔥綠的山林

在高高的雲端聆聽大自然的歌

風鑽不進你的心臟

盲目的徘徊 推起千萬重綠浪

身在其間,我無力打開一本書

向東眺望,或者感受你的神秘

或者只有古樸的棚民,讓我心疼

 …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ugust 29, 2022 at 11:10pm — No Comments

向勇·新發展階段鄉村文創的價值邏輯、行動框架和路徑選擇 (3)

藝術介入鄉創的實踐激活了鄉村地方創生「人文地景產」的系統資源。藝術介入強調人的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重視以系統觀念研判鄉村的地方資源。以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人們通過空間、光線、色彩、運動等來自外界的視知覺刺激形成「知覺場」,進而由大腦組織成為一個整體的「完形」感知,最終獲得由事物的各部分組合而成的整體效果…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29,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1)

張江教授的《再論強制闡釋》一文對「強制闡釋」問題做了進一步深入闡發,在闡釋對象的確定性、「強制闡釋」現象產生的心理原因以及克服「強制闡釋」的具體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對推動闡釋問題的學理性探討和建構中國當代闡釋學具有重要意義。但該文在闡釋的有效性及「文學闡釋」等問題上所持觀點尚可進一步商榷。主張闡釋對象的確定性並沒有問題,但這種確定性不能理解為意義的唯一性,它還包括文字背後隱含的豐富意蘊。對於闡釋而言,「追問真相」是「意義建構」的基礎,文學闡釋不僅僅是尋求「共鳴」,而同樣是一種「意義建構」。…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29, 2022 at 10:48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

內容提要:聽覺敘事研究的意義,在於通過闡揚聽覺的藝術價值,針砭文學研究的「失聰」痼疾。由於漢語中缺乏相應的話語工具,有必要創建與「觀察」平行的「聆察」概念,引進與「圖景」並列的「音景」術語。敘事中的「擬聲」或為對原聲的模仿,或以聲音為「畫筆」表達對事件的感覺與印象。視聽領域的「通感」可分為「以耳代目」和「聽聲類形」兩類,後者由「聽聲類聲」發展而來——聲音之間的類比往往捉襟見肘,一旦將無形的聲音事件轉變為有形的視覺聯想,故事講述人更有馳騁想象的余地。聽覺敘事研究的一項要務是「重聽」經典,過去許多人沈湎於圖像思維而不自知,「重聽」作為一種反彈琵琶的手段,有利於撥正視聽失衡導致的「偏食」習慣,讓敘事經典散發出久已不聞的聽覺芬芳。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29, 2022 at 8:11pm — No Comments

李永萍·鄉村振興與文旅新場景(1)

李永萍認為,文化沒有跨界就產生不了力量,但出發點不要立刻進入商業,要先從分享和社會企業入手才會比較容易成功。文創商品的開發必須要有「在地體驗」,而不是自娛自樂的憑空想象。如果有體驗作為依歸,品牌和內容就不會覺得沒有根。

2018年1月24日,以「Blur-模糊生態 | 突破空間界限,重置文旅度假新場景」為主題的SMART度假產業峰會在北京金茂萬麗酒店舉辦,論壇結合城市微度假、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全域旅遊等四大場景設置主題論壇,以文旅新場景的方式實現度假無界、文旅重置的新場景,邀請了文旅度假產業政府機構、文旅度假產業專家、文旅新場景實踐的先鋒人物,一起深挖文旅產業生態的本質與內核,共同探討文旅及商業領域的新標準。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29, 2022 at 4:56pm — No Comments

文創産品敘事設計(愛墾整理)

通過分析諾爾曼(Don Norman)對人類情感三個層次的劃分。結合對敘事性設計的相關概念及其三要素進行梳理與歸納, 提出文創產品情感化敘事設計的路徑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設計案例進行說明。通過設計案例驗證情感化敘事設計用於文創產品中可以促進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情感互動, 使文創產品蘊含的文化及精神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和接受, 為文創產品設計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參考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9,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韋艷麗 周璇 趙志楊·旅遊文創產品敘事性設計探究(1)

摘要:在傳統旅遊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從敘事性設計的角度,將傳統文化通過故事的展現方式融入旅遊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基於旅遊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結合敘事性設計要素和敘事性設計特征。提出「事敘—敘事主題的選擇,形敘—形態基因的轉化,境敘—敘事情境的建立,意敘—產品敘事的表達」的旅遊文創產品敘事性設計策略。以增強旅遊文創產品的文化性、故事性、創新性、情感性,提升旅遊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給用戶帶來文化敘事情境的體驗。

引言…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9,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吳佳翰、吳浚生「重縫」婆羅洲邊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重縫婆羅洲沙加邊緣」:馬來西亞的沙巴洲和印尼的北加里曼丹省過去一直被視為是兩國的邊緣地帶。沙加邊界雖鮮少作為公眾關注的區域,但兩地人民私下早已交流甚密。隨著印尼遷都東加里曼丹省,沙加邊界開始有了變化。歷史上,兩地處於重逢的時間點邊緣。文化情感上,兩地需要重新定義彼此的緣分。經濟上,兩地需要中央政府所給予的「針與線」,重新縫紉兩地的邊緣性。

兩國交界之處,是充滿著衝突與合作之地。在東南亞,文化和歷史血脈相連的印尼和馬來西亞亦不例外。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西邊的馬印交界處,這鮮為人關注的邊陲,正正是突出了邊界議題複雜性的絕佳例子。這裡是馬來西亞沙巴洲…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9, 2022 at 9:16am — No Comments

兆良·秋玲:檢視砂拉越旅遊(9)

《5  延用老牌產品招客,仍然行得通嗎?》(上)(下)

「犀鳥之鄉」10幾20年來乃是以文化、探險與自然為旅遊促銷宣傳的招牌。從最初製訂的砂州第一旅遊發展大藍圖,延續到明年開跑的第三大藍圖,也同樣是吃回老本,以這「鐵三角」主菜出擊。

年復一年過去,我們所堅持的人文、探險與自然的旅遊三部曲,還是難以開拓強大的遊客市場,或是產生潛移默化作用,以及吸引遊客去而復返,顯示了三線強打的策略仍有欠火候,還未能具備了迷人魅力,更沒建立起令人信服的旅遊品牌。…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August 29, 2022 at 9:14am — No Comments

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3)

二、「詩性」與「靈性」的互釋

無論詩人還是哲人、詩性還是靈性、神學還是人文學,都在追尋一定的「意義」。而所謂「信仰的危機」,實際上是人們對既有的「意義」系統的質疑。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經買過一幅畫,題為「新天使」(Angelus Novus)。他寫道:「在這幅畫上,天使好像要離開他正在凝神沈思的對象。他的眼睛還在注視,嘴巴張開,翅膀卻已經鼓起。這正是對歷史天使的描繪——他總是面向過去,總是盯著一個接一個疊加在他腳下的災難。他想停下來,喚醒死去的、修復破碎的,但是從伊甸園吹來了一陣風,這風是那麽有力地鼓起了天使的翅膀,以至天使已經無法將翅膀合上。這風無可阻擋地將他推向他所背對著的未來,而他面前的廢墟卻離他越來越遠。這風,就是我們所說的進步。」(24)…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August 29, 2022 at 9:14a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19)

當代文化研究的對象,無論多麼的不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不是傳統的精英文化,而是與工商、與技術聯系在一起的當代文化。美國社會學家貝爾(Daniel Bell)認為:“當人們提起‘古典文化’或‘天主教文化’時,人們會想到一整套世代相傳的信仰、傳統、儀式和訓諭,這些東西在歷史進程中獲得了某種同質風格。但是現代性完全不同,它和過去決裂,把過去作為已過去了的過去,然後將其投擲進現在。”[49]認真地面對文化產業和大眾文化,需要一個立場與視角的轉換。轉換立場,就是從精英轉向“大眾”或“人民”。此點由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格羅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說明:“大眾性是文化研究的一個必然焦點和要求。作為一種政治追求,它是反精英的;它要求我們不要把自己與群眾完全分開。我們確實是人民的一部分,人民一直在全力影響他們自己的歷史征程。”與文化批判把“大眾”或“人民”視為被操縱的對象不同,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格羅斯伯格強調,“人民”是從屬的而不是被操縱的:…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29, 2022 at 9:12am — No Comments

王昕:時間維度下的「數字親密」——基於青年群體互聯網實踐的質性研究(4)

4.線上時間

互聯網技術對生產、生活領域的全面滲透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基本生活現實。在「網絡化轉型」的背景下,個人、群體、組織,甚至是整個人類社會生活,都呈現出一種不同程度的「移師網絡」的發展態勢[22]。一個龐大的「數字化世界」不僅改變著傳統的人際交往關係,而且也建構著互聯網與人的關係,即一種隨時可及、深度滲透的「數字親密」。關於「數字親密」的提法,通常有兩個維度:一個是指人與互聯網之間的頻繁、持續、深度的聯結關係,在具體的行為上體現為生活的諸多方面已經逐漸離不開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和平臺; 另一個維度在國外的一些研究中特指「被數字化的親密」,即以互聯網技術為中介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9, 2022 at 9:10am — No Comments

敬文東·味、中和與詩( 2)

君子(人)則因其導源於「天道」的「誠」附體纏身,必須把「成己」以「成物」當作自己必盡的義務、必擔的責任,甚或道義;沒有人(君子)存在,味覺化漢語的成物性能必將淪陷於不可思議之境地,必將深陷於不可能之泥淖(25)。昌耀質樸、深沈的嘆息,意味著他對這種境況持心悅誠服的態度:

 奧妙的宇宙啊,你永遠有理。

 山巔一隻假肢開著蘋果花。

 (昌耀:《蘋果樹》)…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29, 2022 at 9:09am — No Comments

范玲娟〈Mona Baker敘事理論的演進及其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2)

Somers和 Somers & Gibson的敘事理論是Baker敘事理論的雛形,涵蓋了敘事類型和敘事特征兩大基本內容。Bruner提出了八種敘事特征[5]6-15,其中有四種和Somers & Gibson的分類重合[4]82,這四個重合的敘事特征成為Baker敘事理論的核心理論。Fisher的敘事理論主要用於敘事評估[6],和Somers及Bruner比起來,在Baker敘事理論中有如曇花一現,最完整的呈現止步於2006年《翻譯與沖突——敘事性闡述》一書。這些理論既有交集,又各有不同的功能。從其敘事理論的淵源來講,社會學理論和認知敘事理論對其影響最大。

 

(一)社會學理論…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ugust 29, 2022 at 9:06am — No Comments

《維柯的哲學》第十一章·重演律 4

干擾,關於重演的經驗理論絕不會被迫承認這麽多的並且很嚴肅的例外;它也不會陷入這種痛苦的混亂之中。它會輕輕鬆鬆松地接納作者的歷史發現,它的總體特征必將更簡單、更普通。它將會在判斷和證明的過程中考察想像力占主導地位的自發時期和理智占主導地位的反思時期之間的聯系。後者因能量的增長從前者產生出來,因墮落腐化而回歸於前者。政治史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這樣的壯觀景象,貴族制度從首次強盛衰落到卑微狀態並且在粗俗的甚至未開化的,但有著雄厚的道德性格的階級的進攻面前屈服投降。然而,在他們依次變得文明並達到他們在萌芽狀態就孕育著的歷史理念發展的頂峰之後,這些制度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衰敗騷動時期。一個朝氣蓬勃的新興的野蠻的統治階級從衰敗和騷動中誕生了。…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29, 2022 at 9:02am — No Comments

張宏生·山川、旅途與詩思(2)

嚴辰為其妹嚴永華的集子作序時,談到其妹的成就,也這樣說:「大凡女子,閑置深閨,老死牖下,不知乾端坤倪是何景象。即終身把卷吟哦,只如候蟲之鳴,不知有穴外事。若吾妹生長滇黔,隨父兄宦轍所至,於滇之三地,黔之上下遊,跋涉幾遍。搜奇抉險,悉發於詩。……迨於歸後,隨軺四出,東則曾經滄海,北則親睹皇居,西則遠及炎荒,南則溯洄天塹。出處廿四年,往還數萬裏。到處雙旌攬勝,雙管留題,以巾幗而獲江山之助。」[9](P787)「巾幗而獲江山之助」和包蘭瑛所說的「山川雄壯助詩情」[10](P1505)是一個道理,這就把劉勰的話,賦予了符合後世情境的轉換,是從一個特定層面對女性詩歌創作的思考,也是把女性的詩歌創作活動與士大夫的傳統聯系到了一起。

 …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August 29, 2022 at 9:00am — No Comments

巴山丘莊的詩 ■ 十月寒秋

十月寒秋,黎明時分

我走進包子店

令我驚異的不同於往日的

是包子店里坐了一位洋先生

他正在吃菜包,還喝牛奶

我知道在我們這座城市的高等學府里

聘了少量的外籍教師

他們教英語,大多是英國人…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ugust 29, 2022 at 2: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