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ásná duše
  • Male
  • Yangon
  • Myanmar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Krásná duše's Friends

  • Baghdad Janim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Passion for Form
  • Cheung Po Tsai Cave
  • Uta no kabe
  • desafinado
  • 梭羅河畔
  • Tata Na
  • 柏圖校友
  • Sogno Realtà
  • 垂釣 尼亞河
  • triste chateau

Gifts Received

Gift

Krásná duše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Krásná duše's Page

Latest Activity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8)

這些不可調和之物就是利奧塔所讀到的東西,對不可調和的確証,就是美學的最高成就,它完全顛覆了美學的元政治。當然,這種顛覆不能在“後現代主義”的範疇下來理解。在利奧塔的作品中,後現代不能作爲一種藝術或理論的旗幟,它頂多只能作爲一個描述性的範疇和一種診斷。…See More
Sunday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7)

這些不可調和之物就是利奧塔所讀到的東西,對不可調和的確証,就是美學的最高成就,它完全顛覆了美學的元政治。當然,這種顛覆不能在“後現代主義”的範疇下來理解。在利奧塔的作品中,後現代不能作爲一種藝術或理論的旗幟,它頂多只能作爲一個描述性的範疇和一種診斷。這個診斷具有一個根本作用:從政治解放中將藝術現代主義解脫出來,釋放出藝術是爲了讓藝術與另一種歷史敘事相關聯。利奧塔著名的對“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駁斥,絶不意味着是他對細微敘事的諸多空間讓步,去親近多元文化的靈魂。它僅僅是“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純粹而簡單的改變,按照這種改變,西方現代史不再被等同於無産階級解放的歷史,而是等同於猶太人被有計劃的滅絶的歷史。…See More
Sep 9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6)

這樣,爲了恢復美學上的雙重關係,就要制定一個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計劃,一種可以取代主宰阿多諾美學的審美政治的形式,而利奧塔的美學矗立在阿多諾美學的頭頂上。我們可以將這種反-運動的原則概括爲兩個基本要點。首先,要恢復美學的區分,或美學的奇異性,這可以讓美學單獨承擔一個新的感性世界的諾言。如果最艱巨的藝術自律性的對手往往來自於馬克思主義,這並不是因爲在對藝術的熱愛和社會解放的要求之間存在任何和解的精神或內在的衝突。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並不準備反教條的馬克思主義。相反,這就是兩種彼此對立的審美元政治的形式。在這個對立中,解放的承諾與審美形式在感性上的異質性關聯起來。 這種異質性,重新激發了凌駕於被動材料智商的知識形式的權力,而這將再現性藝術的生産和理想同統治秩序關聯起來。這就是包含在美學的既不……也不……之中的東西:當然這不是藝術的純粹性,而是審美經驗相對於權力遊戲和統治形式而確立的純粹距離。這並不是要把藝術的自律與政治的差異性對立起來。模仿的藝術在秩序中獲得其自律性,這種秩序將其邊界和等級與主流秩序聯系起來。相反,美學時代的藝術宣佈,它與主流經驗的形式是不同的。…See More
Sep 5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5)

和諧和不諧之間的同一性,正是席勒賦予“審美狀態”以一種凌駕於康德的共通感(senscommun)所包含的社會中介的承諾之上的政治意蘊,康德指望用共通感將精英的陽春白雪與百姓們的下里巴人統一起來[13]。對席勒而言,美學上的共通感,也就是異議的共通感。它並不會傾向於將差異巨大的階級凝聚在一起。它挑戰了産生這種巨大距離的可感物的分配。爲什麼女神的雕像會同時吸引着我和排斥着我?因爲它展現出某種神聖的特徵,席勒説,這也是人性的圓滿:她並不勞作,她只是展出。她既不屈服,也不抵抗。她不處於命令的關係之中,同樣,她也不處在順從的關係中。…See More
Sep 2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4)

之所以訴諸康德,正是爲了通過這種差異,在可感物的狀態中進行思考。康德主張,美必須與善分離開來,善既來自於概念,也來自於令人愜意舒適,而美則屬於感覺。無論是阿多諾還是利奧塔,在他們的立場上,堅持認爲藝術作品不應是令人愉悅的。藝術作品是欲望所不能獲得的東西,而欲望本身會將所獲得的東西加以消費。事實上,正是由於這種不可獲得性,這些作品才産生了一種特殊的善。藝術是一種異議(dissensus)的實踐。通過異議,並不是在一個因果關係中排列其位置,在這個因果關係中,藝術作品獲得了其特有的質性,並與一個外在的善相關聯:未來的解放(阿多諾)或對新世紀規定的要求作出回應(利奧塔)。…See More
Aug 22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3)

利奧塔嚴格將這種邏輯套用在自己頭上。在崇高體驗中的無能爲力的感覺,就是理性所承受的感覺。它體會到它無法“接觸材料”,換句話説,它不能理解這種彼此依賴的感性事件。這種崇高體驗告訴我們:“靈魂成爲了依賴於可感物的存在,因而可以被踐踏,被羞辱。美學的前提就是受制於感受,沒有這種感受就是麻痺。要麼因對他者的震撼而覺醒,要麼被徹底消滅……靈魂被囚禁在瀕臨死亡的恐懼與飽受奴役的存活之間。”[8]然而,我們必須理解的是,這種感覺限制,並不是它施加的唯一限制。正如在康德那里,崇高的感性經驗是其他東西的標誌。它引入的是主體同規律的關係。在康德那里,想像的失敗不會帶來合法化心靈的自律規則。在利奧塔那里,其邏輯正好被顛倒過來:屈從於感受標誌着聽從於多樣性的法則。感性情感就是“虧欠”的體驗。倫理經驗就是一種不訴諸大他者的法則的屈服。它展現了思想相對於內在於和先於心靈的力量的受制狀態,而心靈根本無力去理解這種力量。…See More
Aug 16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2)

“非物質性的物質”(matière immatérielle)並非沒有先例。這會讓人們想起貫穿了從像徵主義時代到未來主義的整個藝術思想的一個宏大主題:材料的問題變成了純粹的能量,類似於思想的非物質性的能力,大觀念的光芒與電的閃光融合在一起。我們也會記得,現象學會強調在那里(il…See More
Aug 14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1)

“一個世紀以來,藝術並沒有將美作爲其主要因素,它只有來自於崇高的東西”[1]。這個句子可以看作讓-弗朗索瓦·利奧塔關於藝術、先鋒藝術及其未來的論文集《非人》(L’Inhumain)的論點的總結。這個句子對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的兩種類型美學做出了徹底的區分。一方面,存在着美的美學,這種美學宣揚的是趣味判斷的古典世界和大美的理想。但一種新的走向公衆的展覽和沙龍的出現,它們無視藝術的規則和趣味的原則,這實際上公開地廢除了整個美的世界的合法性,這迫使康德的批判不得不考慮一些奇異的概念:沒有概念的普遍性,沒有終點的目的性,沒有興趣的快樂。…See More
Aug 9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敏銳的聲音鼓緊了船帆

敏銳的聲音鼓緊了船帆,張開的眼里填滿了虛空,深夜鳥雀的無聲的合唱在寂靜之中徐徐地浮動。 我像自然一樣貧窮,我像天空一樣單純,我的自由虛無飄渺,猶如深夜里鳥的聲音。 我看到月亮不再呼吸,蒼穹比裹屍布更沒生氣;虛空啊,你的可怕的病態世界:由我來接待,我來醫治! (吳迪譯)See More
Jul 8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難以形容的哀愁

難以形容的哀愁睜開一雙巨大的眼睛——花瓶醒了過來,潑濺自己的晶瑩。 整個房間充滿倦意——好一種甜蜜的藥品!這般渺小的王國吞食了如此之多的睡夢。 份量不多的紅酒,還有少許五月的陽光——幾根纖細白皙的手指掰開一塊薄薄的餅乾。 (吳迪譯)See More
Jun 26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沈默

此刻她還沒有誕生, 她是詞句也是音樂,她是一個未解的結,聯結著一切生命。 大海的胸膛靜靜呼吸,白晝亮得如此瘋狂,盛開著海沫的白丁香在藍黑色的玻璃盆里。 但願我的口學會沈默——回到沈默的泰初,宛如水晶的音符,一誕生就晶瑩透澈! 留作海沫吧,阿芙洛狄忒!讓詞句還原為樂音,讓心羞於見心,而與生命的本原融合! (飛白譯)See More
Jun 20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世紀

我的世紀,我的野獸,誰能與你的瞳孔直接面對用自己的鮮血,誰能粘接兩個百年的脊椎?從世間萬物的喉管建設者的血液嘩然奔流而在嶄新歲月的門檻只有寄生蟲在顫抖 凡是生命充斥之處都應該聳立起一根脊梁而這根無形的椎骨卻被洶湧的波濤擺弄這大地上年輕的世紀——如同嬰兒脆弱的軟骨生命的頭顱 恰似羔羊再次成為人們的供物 為了從奴役中拯救出世紀,為了開始一個嶄新的世界。需要用一根長笛鏈接起複雜時光的關節。這是世紀在掀動人類憂傷的波浪,而腹蛇在草叢中呼吸世紀黃金般的容量。 而茁壯成長的新蕾,綠色的枝芽突然迸濺怒綻可你的脊骨已被擊碎我的世紀美好而淒慘!面帶一絲無用的笑容,你回頭張望,虛弱且殘忍,如同野獸,曾經那麼機靈,張望自己趾爪的印痕 從世間萬物的喉管建設者的血液嘩然奔流溫暖的軟骨 把燥熱的血和海洋 潑濺到岸口透過高空捕鳥的羅網從蔚藍潮濕的冰巖上冷漠流淌著,流淌著流淌成 致命的創傷 1922年(晴朗李寒 譯)See More
Jun 9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也許,你並不需要我

夜里,從宇宙的深淵,仿佛一隻不含珍珠的貝殼,我被拋上你的海岸。 你冷漠地吐著 泡沫的浪花並自以為是地歌唱,但是你會愛上 且會評價一隻無用貝殼的說謊。 你將和它在沙灘上並躺,並會穿著自己的盛裝,你將牢固地把它系在波濤的巨鐘之上。 這脆弱的 貝殼的墻壁,——尤如無人居住的心房,——你讓它充滿波濤的絮語還有迷霧、急風和暴雨…… (晴朗李寒 譯)See More
Jun 7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你的形象飄浮不定

你的形象飄浮不定,令人痛苦,我透過迷霧,不能把它清晰地觸摸“上帝!”——我不慎脫口而出,我心里原本並不是想這樣說。 上帝的名字,如同一隻巨大的鳥從我口中掙脫,飛出我的前胸。我面前,是層層的濃霧繚繞,而我身後,是一隻空著的牢籠。 (智量譯)See More
May 27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這支歌兒開始唱起?竊賊是否在上面沙沙作響,蚊子大公是否嗡嗡咿咿? 我不想把任何話語再一次地訴說一番,也不想喀嚓劃著火柴,用肩膀去推醒夜晚。 真想一垛一垛地攤開空氣的圓頂,讓它受難;真想把裝著和蘭芹的袋子一點一點地撕碎、拆散。 以便找到枯草的鳴啼,透過草房、夢境和世紀,尋回已被竊走的與玫瑰血液的聯系。 (吳迪譯)See More
May 21
Krásná duše posted a blog post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 “無論什麼都不要說”

無論什麼都不要說,不管什麼都不要學,如此痛苦和美好像黑色野獸的靈魂: 無論什麼她都不想學會,不管什麼她都不會說,就像年輕的海豚,在世界灰色的大海中遊動。 1909年.(晴朗李寒 譯)See More
May 12

Krásná duše's Blog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8)

Posted on September 4, 2023 at 10:00pm 0 Comments

這些不可調和之物就是利奧塔所讀到的東西,對不可調和的確証,就是美學的最高成就,它完全顛覆了美學的元政治。當然,這種顛覆不能在“後現代主義”的範疇下來理解。在利奧塔的作品中,後現代不能作爲一種藝術或理論的旗幟,它頂多只能作爲一個描述性的範疇和一種診斷。



這個診斷具有一個根本作用:從政治解放中將藝術現代主義解脫出來,釋放出藝術是爲了讓藝術與另一種歷史敘事相關聯。利奧塔著名的對“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駁斥,絶不意味着是他對細微敘事的諸多空間讓步,去親近多元文化的靈魂。它僅僅是“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純粹而簡單的改變,按照這種改變,西方現代史不再被等同於無産階級解放的歷史,而是等同於猶太人被有計劃的滅絶的歷史。…

Continue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7)

Posted on September 3, 2023 at 4:30am 0 Comments

這些不可調和之物就是利奧塔所讀到的東西,對不可調和的確証,就是美學的最高成就,它完全顛覆了美學的元政治。當然,這種顛覆不能在“後現代主義”的範疇下來理解。在利奧塔的作品中,後現代不能作爲一種藝術或理論的旗幟,它頂多只能作爲一個描述性的範疇和一種診斷。這個診斷具有一個根本作用:從政治解放中將藝術現代主義解脫出來,釋放出藝術是爲了讓藝術與另一種歷史敘事相關聯。利奧塔著名的對“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駁斥,絶不意味着是他對細微敘事的諸多空間讓步,去親近多元文化的靈魂。它僅僅是“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純粹而簡單的改變,按照這種改變,西方現代史不再被等同於無産階級解放的歷史,而是等同於猶太人被有計劃的滅絶的歷史。…



Continue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6)

Posted on August 11, 2023 at 4:00am 0 Comments

這樣,爲了恢復美學上的雙重關係,就要制定一個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計劃,一種可以取代主宰阿多諾美學的審美政治的形式,而利奧塔的美學矗立在阿多諾美學的頭頂上。我們可以將這種反-運動的原則概括爲兩個基本要點。首先,要恢復美學的區分,或美學的奇異性,這可以讓美學單獨承擔一個新的感性世界的諾言。如果最艱巨的藝術自律性的對手往往來自於馬克思主義,這並不是因爲在對藝術的熱愛和社會解放的要求之間存在任何和解的精神或內在的衝突。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並不準備反教條的馬克思主義。相反,這就是兩種彼此對立的審美元政治的形式。在這個對立中,解放的承諾與審美形式在感性上的異質性關聯起來。…



Continue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5)

Posted on August 9, 2023 at 2:00pm 0 Comments

和諧和不諧之間的同一性,正是席勒賦予“審美狀態”以一種凌駕於康德的共通感(senscommun)所包含的社會中介的承諾之上的政治意蘊,康德指望用共通感將精英的陽春白雪與百姓們的下里巴人統一起來[13]。對席勒而言,美學上的共通感,也就是異議的共通感。它並不會傾向於將差異巨大的階級凝聚在一起。它挑戰了産生這種巨大距離的可感物的分配。爲什麼女神的雕像會同時吸引着我和排斥着我?因爲它展現出某種神聖的特徵,席勒説,這也是人性的圓滿:她並不勞作,她只是展出。她既不屈服,也不抵抗。她不處於命令的關係之中,同樣,她也不處在順從的關係中。…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