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王德峰·藝術哲學
在人類生活體系中,藝術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無法設想一個沒有藝術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但是,藝術又是神秘的,它始終抵御對它的理論的解釋和法則的規定,它使歷史上的種種美學一再陷入困境。《藝術哲學》主張由美學向藝術哲學進展,圍繞藝術作品的「作品存在」這一核心問題,重新思考藝術與人類生活的本質關聯,反對把藝術看成是伴隨人類現實生活的裝飾物、娛樂品,或實現其他社會價值的工具。
作為對藝術的哲學思考,《藝術哲學》討論了藝術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問題:藝術與真理的關係、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創造、藝術作品的接受、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這六個方面的討論,大體構成了藝術哲學探討的基本領域。藝術哲學是一個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礎,也是展開有價值的藝術批評的重要前提。《藝術哲學》為愛好藝術的青年欣賞、認識和思考藝術,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線索。
前言
導論 從美學到藝術哲學
一、美學之創立:鮑姆加登
二、康德美學的功績與困境
三、黑格爾美學的意義
四、馬克思和海德格爾為藝術哲學開拓了新的基地
五、本書對藝術哲學的基本理解和主張
第一章 藝術與真理
第一節 藝術的神秘性
第二節 藝術的原始契機
第三節 藝術的起源
第四節 情感顯象與真理
第五節 藝術之為真理的原始發生
第二章 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 藝術作品的「作品存在」問題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物性特質
第三節 藝術陳述的方式
第四節 藝術作品的雙重語境
第五節 藝術作品的內在視域
第三章 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
第一節 審美意象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第二節 優美與崇高
第四章 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創造
第一節 藝術家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藝術創作的本質和過程
第三節 創作沖動、創作靈感和藝術傳統
第四節 作品演繹中的創造問題
第五章 藝術作品的接受
第一節 審美經驗的基本性質
第二節 作品接受的過程
第三節 作品接受的歷史語境
第六章 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一節 建築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二節 雕塑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三節 繪畫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四節 音樂藝術的感知特性
第五節 文學的感知特性
結語 當代藝術的特征與問題
參考文獻
愛墾APP: 流散羣體的“身體”
在德勒茲的哲學框架下,「流散族群」(diaspora community)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符合他對「身體」(無器官身體)的廣義理解,但並不完全等同。我們可以通過幾個關鍵點來探討流散族群如何符合德勒茲的「身體」概念,特別是「生成」和「去疆域化」概念的延伸。
去疆域化與流散族群
德勒茲與瓜塔里提出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是指打破現有的疆域、秩序和分類,進入一種開放的、流動的狀態。流散族群本質上是一個處於去疆域化過程中的群體,他們離開了原有的地理、文化、社會疆域,分散到全球各地。這種不斷跨越國界、文化和社會的狀態,可以看作是一種去疆域化的體現。流散族群的身份、文化、語言、習俗在新的環境中被重新解構和重新組合,這種動態變化正符合德勒茲「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多重生成的特性。
多重性與生成(Multiplicity and Becoming)
流散族群的存在是一種不斷變化和生成的狀態。作為一個跨越國界、文化、語言和歷史的群體,他們不是一個單一的、固定的實體,而是不斷在新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重新定義和再生。這與德勒茲的多重性(multiplicity)概念相契合。德勒茲認為,事物不是單一的,而是由無數潛在可能性和關系構成的,流散族群的文化和身份正是處於這種多重性之中,不斷生成新的身份認同、文化實踐和社會關係。
身體作為力量流動的場域(Body as a Field of Forces and Affects)
在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中,身體被視為一個力量、欲望和情感流動的場域,而非一個固定的生物學實體。流散族群也可以看作是這種流動的文化與情感場域。他們的存在與歷史往往受到移民、流離失所、文化交流與沖突的影響,成為各種力量和欲望的交匯點。在新的文化環境中,流散族群的文化傳統、語言、宗教和社會結構與新的社會力量發生交織,形成一種新的流動性和互動性。
再疆域化與文化再生
流散族群不僅僅是去疆域化的體現,他們還參與了再疆域化(reterritorialization)的過程。在新的國度和文化環境中,他們會創造新的社會和文化疆域,重塑身份與歸屬感。這種文化的再生和重構,符合德勒茲的「生成」概念:流散族群並不是簡單的原地再現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是根據新的環境、社會關系和力量進行文化的重組和再創造。
非中心化與網絡結構
流散族群往往具有一種非中心化的、全球分佈的網絡結構。流散族群的成員可能遍布世界各地,但通過親緣、文化、語言和社群紐帶保持聯系。這種分布式網絡與德勒茲的「游牧學」(nomadology)和「根莖結構」(rhizome)相呼應:去中心化、多點聯接、無固定邊界的特性使得流散族群成為一個動態、多樣的生成體。
流散族群可以在德勒茲定義的「身體」框架下進行類比,但並非直接等同。 流散族群通過去疆域化、多重性、生成和再疆域化的過程,展示了德勒茲對身體、生成與流動性的廣義理解。他們的存在和文化實踐是不斷流動、重組和生成的,不斷跨越邊界,形成新的身份、文化和社群。這種現象與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在去中心化、多重生成、力量和情感的流動性上具有共通之處。
愛墾APP·地方產學合作(ELP)計劃
在高中階段的「地方產學合作」(Enterprise Learning for Place, ELP) 計劃中,有三個突出的典范學校。在結合當地資源與企業合作的教育模式上,他們取得了顯著的成功,成為全球的典范。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 High Tech High:將項目式學習與地方企業合作緊密結合,學生參與實際項目,解決當地社區的真實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美國加州洛杉磯 Da Vinci Schools:以創新與產業連接著稱,學生有機會參與各類實習和合作項目,幫助他們提前適應未來的職場。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 Geelong Grammar School: 以全人教育和地方企業合作為特色,學校通過合作項目和實地學習,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項目式學習與地方企業合作的計劃,目前在全球越來越受多。隨著教育系統逐漸認識到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這種模式正在迅速擴展。通過讓學生參與實際的社區項目和與企業的合作,學校能夠提供更為豐富和實踐導向的學習體驗。未來,這種合作將繼續擴大,尤其是在技術驅動的領域,因為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實際技能,還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與傳統哲學教育比較,各有強弱點。
地方產學合作優勢
實踐導向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獲得實際技能,提升就業能力。
社會貢獻學生直接為社區和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促進地方經濟。
動手學習鼓勵主動性和問題解決能力。
地方產學合作挑戰
可能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
過於強調實用性,可能削弱對抽象思考的訓練。
傳統哲學教育優勢
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理論基礎提供深厚的理論背景,助力學生理解復雜問題。
傳統哲學教育挑戰
實踐應用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學生可能在職場中面臨挑戰。
就業導向與實際工作需求脫節,可能影響就業率。
結合兩者的強項可以形成更加全面的教育體系,讓學生既能掌握理論,又能在實踐中靈活應用。
新媒體在「地方產學合作」中具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方面。以下是一些關鍵貢獻——
擴大參與范圍新媒體使企業與教育機構能夠輕松連接本地和全球人才,促進跨地域合作。
技能培訓通過在線課程和互動平台,學生可以獲得最新的行業技能,為本地就業做好准備。
創新創業機會工具如ChatGPT幫助學生進行創意構思、商業計劃書撰寫,並提供市場調研支持,推動本地創業。
提高效率利用AI和自動化工具,企業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項目,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在推動「地方產學合作」與新媒體融合方面,以下組織和學者做出了重要貢獻。
High Tech High(美國) 這所學校通過項目式學習與地方企業合作,成功地將新媒體技術應用於教育,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技能和就業能力。
Getting Smart 一個專注於教育創新的組織,推動了基於地點的學習和新媒體技術的融合,幫助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發展新技能。
Tom Vander Ark 教育創新專家,積極倡導並推廣基於新媒體的地方產學合作模式,撰寫了多本相關書籍和文章。
這些貢獻極大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在地就業機會的創造。
在東南亞的一個海濱小鄉鎮,「地方產學合作」計劃可以通過以下工作概念實現。
海洋生態旅游開發
與當地學校合作,開發生態旅游課程,培養學生成為導游或生態保護者,保護並推廣當地的海洋生態系統。
手工藝品產業
借助新媒體平台,將傳統手工藝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學生學習如何設計、制作,並通過社交媒體營銷。
漁業與可持續養殖
與當地漁業合作,開發養殖項目,學生學習可持續漁業技術,同時推動社區就業。
數字內容創作
結合鄉鎮的自然美景,學生可以制作相關視頻、照片等內容,通過新媒體平台進行推廣,吸引更多游客。
這些概念既能保護地方文化,又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在泰國和越南,有一些成功的地方產學合作案例。
泰國芭提雅的海洋保護項目當地學校與環保組織和旅游業合作,學生通過參與珊瑚礁恢復和海洋清潔項目,不僅提升了環保意識,還推動了生態旅游的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
越南會安的手工藝傳承與創新當地學校與工藝品制作企業合作,學生學習傳統手工藝,同時通過電子商務平台推廣產品。這種合作模式成功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相結合,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
這些案例顯示出地方產學合作在保護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同時,可以顯著促進地方經濟和就業。
愛墾整理·講好南海民族故事~~南海各國都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至關重要的工作。艱苦創業多年,逐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尊重。向世界講好南海民族共同體故事,能夠有力增進在地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為世界各國處理民族問題提供本區域方案和智慧,對促進國際互信以及推動與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南海共同體是新思維理論與區域創新實踐、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時代核心工作概念。鑄牢在地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的民族工作主線。通過講好民族團結的生動故事,不僅有利於在國內加深各民族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而且有利於在國際上展示本區域作為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和諧景象,為國際社會提供正面案例,即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和促進民族發展的同時,維護區域社會穩定,從而提升東盟國際形象。
「和平性」是本區域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例如,和平、和睦、和諧一直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直傳承的理念。歷史和實踐證明,各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不管多強大也不會給任何國家帶來威脅,在地民族偉大復興也必將通過在地民族的團結奮鬥、自力更生來實現,我們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通過講述在地民族共同體故事,向世界展示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可以更好地樹立民族政策的成功典范,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們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和諧共生理念的認識,消除誤解與偏見,營造有利於南海發展的國際輿論環境。
在地民族共同體故事滿載著多彩的民族文化意蘊,凝結了在地民族在不懈奮斗中的智慧結晶,彰顯了人類文明多樣性的璀璨光芒。通過敘述各民族的奮鬥歷程,搭設跨文化的溝通橋梁,旨在使絲路故事傳播至全球每一個角落,同時也讓國際社會更深入地認知南海,在推進全球文明演進中展現區域氣度與責任擔當。我們秉承自信與積極態度,讓在地優秀傳統文化跨越國界。同時以開放和包容心態,吸納世界優秀文化精髓,為命運共同體建設添磚加瓦。
講好歷史長河中的民族融合和發展過程要認識到,一部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在地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再以中國为例,自秦以來,無論是漢民屯邊、邊民內遷還是秦漢的列國文化交融、魏晉南北朝的「五胡」入華、隋唐五代的華夷一體、遼宋夏金的共奉中國、元的胡漢一家、明的中外匯通、清的在地一家都深刻地展示著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既是在地民族大一統的制度安排,也是各民族融合發展的制度基礎。
與此同時,邊關互市、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商貿往來,以及莎車王父子護西域、奢香夫人鞏固邊防、瓦氏夫人抗倭、東北抗聯等各民族共同抵抗外敵入侵等歷史事件,也都展現了各民族之間的緊密聯系與共同奮鬥。講好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和在地民族生生不息戰勝苦難的奮鬥史,有助於深刻詮釋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在地文明,向世界准確展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地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過程。
除了大陸歷史案例,東盟各國也多有類似的故事,正待在南海共同精神下,一道挖掘、二度開發。
延續閱讀: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愛墾整理·在地復興迎機遇
講好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實踐。圍繞目標任務深入推進相關行動,發揮平台作用使在地復興迎來機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團結拼搏、奮發有為等實踐,生動展示了新思維共同繁榮的決心,為向世界講好共同體故事,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和范例,增進絲路國際社會理解與認同,新思維有助于促進民族關係。
講好各民族文化繁榮與相互影響的精彩故事。絲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長期交往交流交融基礎上形成的,是在增進共同性、尊重差異性中傳承發展的。絲路民族大家庭的每一個民族都對彼此文化有貢獻,從古代典籍到現代文學、從宏偉建築工程到歷史文化遺跡,無不彰顯了文化的豐富多樣與博大精深。要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關心民族史詩的保護傳承。啟動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古籍保護、語文翻譯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傳統體育運動會、文藝匯演以及好像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品牌活動的文化感召力深入人心。各民族優秀文化在多元一體、和諧共生的格局下都得到大繁榮大發展。成為展示民族文化創新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與繁榮發展的重要載體。向世界講好這些實踐故事,有助於展現絲路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與活力,體現各民族在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從而向世界展示本區域民族共同體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增進國際社會的理解與認同。
構建系統化的敘事框架。立足絲路民族悠久歷史,沿歷史發展主軸鋪陳,巧妙融合各民族獨特文化、歷史淵源及攜手奮進的關鍵瞬間,編織成一張既體現多元性又彰顯統一性的文化網絡。內容編排上,注重層次分明、邏輯連貫,確保全球受眾能輕鬆追蹤故事脈絡,領悟其中深意。同時,針對國際傳播特性,提煉具象化標簽,如「多元一體」的民族結構、「民族共同體」的團結理念、「共同發展」的繁榮願景、「和諧共生」的社會狀態等。這些簡明而富有深意的表述,便於跨文化傳播,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同體故事的理解與認同,從而在全球敘事中樹立起正面、立體的形象。
強化預評估與反饋循環機制。向世界講好共同體故事,還需注重精細策劃與實施。在內容籌備階段,進行深度的多維度風險評估,吸納文化顧問深入剖析潛在的文化誤解,咨詢國際關係專家確保信息的外交敏感性恰當處理,同時融合市場研究,識別不同區域、國別、文化背景及年齡段的目標受眾偏好。發布前,通過小范圍預測試收集初步反饋,及時調整以增強共鳴度。內容發布後,積極監測國際媒體、社交平台動態,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搜集受眾反饋,包括正面評價與批評建議,構建快速響應體系,根據市場反饋靈活調整傳播策略、優化敘事角度與媒介選擇,確保能夠跨越文化和國界,以更加貼近受眾心聲、尊重多樣性的面貌呈現,促進全球文化的交流互鑑與民心相通。
培育國際傳播專業人才。需通過教育與實踐,培養出具備深厚民族文化洞察力和寬廣全球視野的傳播人才。他們要善於利用媒體工具和平台,用國際化語言和創新技巧講述絲路共同體故事,包括文化傳承、民族團結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等。構建的故事體系要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並引發共鳴。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通過研究傳統文化內涵外延及參與各類實踐活動來鎚煉能力。還要強化國際合作,與海外相關機構開展交流與合作項目,舉辦研討會等活動以拓寬人才視野、提升傳播能力,從而為故事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為增強國家文化影響力和塑造良好區域形象提供保障,有力推動故事的全球化傳播。
延續閱讀: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
在地復興迎機遇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被列進大健康領域?
(延續閱讀:唐軍旗;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全球化傳播;2024-06-21 學習時報)
布爾迪厄·文化貴族
文化貴族的定義是一場斗爭的賭注……佔統治地位的合法佔有文化和藝術作品的方式的定義,甚至在學校領域,都有利於那些有教養家庭裡的人,他們很早就在學校教育科目之外接觸到合法文化;其實,這個定義為了贊揚直接的經驗和單純的愉悅,將知識和博學的闡釋貶低為「書呆子的」,甚至是「賣弄學問的」。—— 引自第2頁
在社會空間結構裡的每一個人,都會依其自己主觀習得的標準對人進行分類,而且每次都是暫時地以不同分類標準再不斷進行著。那麼,如果以某種科學的方法(如統計法),或以社會經驗凝聚的「刻板印象」(如門當戶對的匹配)加以分析,將大家的對人分類方式收集起來,我們可以獲得一個社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對人分類客觀化的結果。
諸如職業雖然某種社會道德要我們知道「職業無貴賤」,但這恰恰最能說明人們最常以職業作為第一個主要分類的方式。各種職業中,有些社會評價較高,如醫生或企業主管的CEO等。不管哪種社會大致都會分成「人上人」的有閒階级和「死老百姓」的一般人這兩類。
而隨著社會的分工越細就會有越多的所謂中間的中產階殺。嚴格來說,沒有所謂的「中產階級」, 因為他們是一批永遠意圖想要成為上層階級,卻在實際上爬不上去或被既有上層菁英排斥,但又不甘於自認向下沉淪與大眾階級為伍。於是他們永港還處在上不去,卻不願下來的尴尬位置,所開「有為青年」是也。
在文化上或生活風格的消费上會追求上層菁英文化擁有的文化產品,以支配階級的上流文化(culture legitime)馬首是瞻,也藉此擺脱大眾階极的粗俗文化,但實傺上的收入卻不見得比黑手,水電工或工頭領班多。
當然随著中產階殺人口日益状大,為他們設計的文化產品也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從十九世紀中期後的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或歷史小說等,到二十世紀以波普的藝術民主化(就高极藝術普及化而言),中產階級不但有其自己的文化,更能反嗆將原本低俗或甚至通俗的文化物件變成市場可熱的商品(諸如十九世紀的鄉村風格到二十一世紀的「台客」或文創均屬之)。
階級的分類系統,除了是對人的社會分類外,也是針對物件或活動實踐的社會分類,亦即所有具有社會價值的事與物。 這也就是布赫迪厄對品味的最經典也最醚樣的注腳:被結構的結構會再結構化(structure structuree structurant),被分類的類别會主動去分類別人(classe classee classant)。
透過社會生存條件的制約而養成的慣習,上述被結構的結構(或被分類的類别)的對人、事,物的認知與欣賞系統的社會分類,會以文化產品、文化實踐的偏好選擇或者品味判斷的形式,再結構化(或主動分類)所遭遇的人事物。(引自台灣版 導讀邱德亮)
(摘自:布爾迪厄的《區分副標題: 判斷力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副標題: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作者: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年-2002年];出版年: 2010-04-23;出版社: Routledge;頁數: 640;中文版譯者: 劉暉;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年: 2015-10頁數: 943)
延續閱讀 》陳明發談布爾迪厄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錢學森先生(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一直十分關注中國的教育事業,他每提到科技要發展、祖國要強大時,就必然提到教育要革新、人才要培養。2005年7月30日,他曾向溫家寶總理進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他所強調的傑出人才,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上有重大突破和發明創造的人才和帥才,他認為科學精神的靈魂就是創新。
今(2008)年夏天當他又見到溫總理時,雖然他已97歲高齡,心中想說的話很多,但主要牽掛的還是中國的教育事業,因為他深深地感到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在青年」。當今,科技和教育將成為影響世界各國發展的關鍵因素。錢學森希望辦好大成智慧教育,改革教育制度,縮短學制,把我們的青年培養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高度智能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這是時代的呼喚。
(原題: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來源:光明日報 發佈時間:2008-10-16;演講人:錢學敏;演講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間:2008年8月20日;錢學敏,祖籍浙江杭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先後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擔任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1989年以來參加錢學森親自領導的學術研討班子,研究和闡述錢學森的科學與哲學思想。著有《錢學森科學思想研究》等。)(下續)
延續閱讀:
大成智慧教育的方案
如何盡快提高人們的智能和品德,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是錢學森幾十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著力探索與思考的重大課題。他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凝聚著無限關愛與希望。他認為這是件大事,其意義甚至不亞於當年研制、發射「兩彈一星」。
他所倡導的「大成智慧學」簡要而通俗地說,就是教育、引導人們如何陶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盡快獲得聰明才智與創新能力的學問。其目的在於使人們面對新世紀各種變幻莫測、錯綜複雜的事物時,能夠迅速做出科學而明智的判斷與決策,並能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大成智慧學」與以往關於智慧或思維學說之不同,在於「大成智慧學」強調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人—機結合以人為主的方式,迅速有效地集古今中外有關經驗、信息、知識、智慧之大成,總體設計,群策群力,科學而創造性地去解決各種複雜性問題。
1997年春,錢學森在對科學與藝術、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哲學與科學技術以及微觀與宏觀、部分與整體等進行綜合思考以後,更為明確與全面地闡述了「大成智慧」的實質與核心。他說:「我想我們宣傳的『大成智慧』……就在於微觀與宏觀相結合,整體(形象)思維與細部組裝向整體(邏輯)思維合用;既不只談哲學,也不只談科學;而是把哲學和科學技術統一結合起來。哲學要指導科學,哲學也來自科學技術的提煉。這似乎是我們觀點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錢學森對中國的教育改革考慮得十分具體。他認為,中國人很聰明、又勤奮、能吃苦,只要制度合理、教育得法、組織得好、具備一定條件,就沒有什麼高科技難關是攻不下來的,「兩彈一星」的成功,就是一例。
現在我國的教育事業已有很大進步,但是我們的基礎教育,從全國來看,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應該說仍嚴重滯後。需要高度重視,好好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教育工作的經驗教訓,也要認真吸取舊中國一些成功的辦學經驗,以及國外值得借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他強調,教育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速見成效。21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很快,新的科技革命、社會革命相繼到來,整個社會結構都會發生變革,我們在制訂教育方針時,一定要向前看,像鄧小平要求的那樣,「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關注全球性、國際化的教育標准,用世界范圍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和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充實教育的內容。盡快革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改革教育制度、增加教育經費。
為解決師資難的問題,錢學森提出要動員全社會(包括下崗、退休的)有經驗、有學識的人,都來當教師或兼職教師,也要竭力創造寬鬆、民主而優越的環境,吸引外國的高科技人才和我們的出國留學生,共同把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最新鮮的實踐經驗,不失時機地傳授給我們的下一代。與此同時,還要建立起以高等教育為主體的、能夠使人終身受教育的教育體系,以適應信息社會逐漸以腦力勞動為主的高科技、高效管理、職能變換等快速發展的要求。
20多年來,錢學森在采擷時代精華、探索「大成智慧學」的同時,曾反復設計21世紀中國的教育事業。他結合自己和同學在北京師大附小、北京師大附中、上海交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院校受教育和成長過程的親身體驗,吸收了思維科學以及一些科學工作者對教育心理學、腦科學研究和實驗的成果和感悟,發表了許多關於教育改革的意見和文章,希望能夠縮短學制,充分挖掘和發揮少年兒童的潛力,著重培養青年一代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高度的智慧和創新的能力。
僅從1993年10月7日錢學森給我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他對未來教育方案的大致設想和希望辦好大成智慧教育,培養一代新人的殷切之情。他寫道:「我在這幾天又在想中國21世紀的教育,我1989年的那篇東西不夠了;是要人人大學畢業成碩士,18歲的碩士,但什麼樣的碩士?現在我想是大成智慧學的碩士。具體講:①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熟悉辯證唯物主義哲學;②理、工、文、藝結合,有智慧;③熟悉信息網絡,善於用電子計算機處理知識。
「這樣的人是全才。我們從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偉人,走到19世紀中葉的理、工、文、藝分家的專家教育;再走到20世紀40年代的理工結合加文、藝的教育體制;再走到今天的理工文(理、工加社科)結合的萌芽。到21世紀我們又回到像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了;但有一個不同:21世紀的全才並不否定專家,只是他,這位全才,大約只需一個星期的學習和鍛煉就可以從一個專業轉入另一個不同的專業。這是全與專的辯證統一。
「大致可以作為下面這幾段教育:
①8年一貫制的初級教育,4歲到12歲,是打基礎。
②接著的5年(高中加大學),12歲到17歲,是完成大成智慧的學習。
③後1年是『實習』,學成一個行業的專家,寫出畢業論文。
「這樣的大成智慧碩士,可以進入任何一項工作,如不在行,弄一個星期就可以成為行家。以後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無困難。當然,他也可以再深造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學技術研究,開拓知識領域。
「這個大膽設想,您看如何?新一次的『文藝復興』呵!」
1993年10月7日,錢學森先生寫給錢學敏教授關於教育的一封信。(下續)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按照錢老的想法,集的對象主要就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或稱人類知識體系)中廣博的科學技術知識,還有體系外圍的前科學知識庫,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學基礎和知識源泉。所以,錢學森特別強調大成智慧碩士要「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只有了解、掌握了這些人類知識的體系結構和具體內容,才能更好地汲取、集成人類的智慧。
20世紀80年代,錢老指出:「現代科學技術不單是研究一個個的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這些事物、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研究這些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今天, 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 這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特點。」
錢學森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人類知識體系)
錢學森認真總結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的成就與趨勢,從系統科學的角度揭示了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整體狀況,建立起一個開放複雜的人類知識體系:「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這個體系包括所有通過人類實踐認知的學問。目前暫時分為11個大部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地理科學、建築科學以及文藝理論等。「這是個活的體系,是在全人類不斷認識並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發展變化的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這個體系不僅結構在發展,內容也在充實,還會不斷有新的科學部門湧現。因此,教育理念與教學內容以至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充實、不斷更新、與時俱進。
錢學森曾在1994年4月1日對我說:「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要打通各行各業各學科的界限,大家都敞開思路互相交流、互相促進,整個知識體系各科學技術部門之間都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人的創造性成果往往出現在這些交叉點上,所有知識都在於此。所以,我們不能閉塞。」他也時常強調,我們掌握的學科「跨度越大,創新程度也越大。而這裡的障礙是人們習慣中的部門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學卻教我們總攬全局,洞察關係,所以促使我們突破障礙,從而做到大跨度的觸類旁通,完成創新。」
由此,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需要更自覺地將專業課、非專業課、實驗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理、工、文、藝等有關各科合理地安排進行,打開過去各門科學技術之間隔行如隔山的狹隘界限,使學生易於觸類旁通,獲得廣博的知識,逐步走近對世界的整體性認知和規律性認識,形成全新的理念,學會從總體上、大跨度地、綜合性地理解和掌握科學技術的理論和規律,以便能夠廣開思路,系統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複雜性問題。近來,錢學森還特別強調:「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或許可以說,大成智慧與創新思維也來自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重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蕩漾於人類知識海洋裡的學問,既有認識客觀世界的,也有改造客觀世界的。在現代科學技術體系,這個人類知識體系的縱向結構上,每一個科學技術部門都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觀世界,還是比較間接地聯系改造客觀世界的原則,區分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應用技術三個層次(文藝理論的層次劃分略有不同)。
科學技術三個層次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是雙向的、統一的。錢學森曾說:「人首先要認識客觀世界,才能進而改造客觀世界。從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識客觀世界的學問就是科學,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改造客觀世界的學問是技術。」而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作用、辯證統一的。
所以,錢學森賦予現代「科學」與「技術」的涵義,實際上體現了科學與技術原本就具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內在統一性。例如,在自然科學部門中,物理學、數學屬基礎科學;空氣動力學、電子學屬技術科學;航空航天工程、電力工程屬應用技術。又如,在行為科學中包括教育、道德和法,其中教育學、倫理學、法理學等屬行為科學的基礎科學;教育系統工程、道德系統工程、法治系統工程等,有些內容屬技術科學層次,有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實施方法,可能要屬於應用技術層次。但這三個層次的知識之間又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在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中誰也離不開誰。
科學技術三層次的區分,便於我們在進行大成智慧教育的過程中,自覺地把科學技術三個層次的專業和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與安排,使理論易於聯系實際,培養出有高度智慧又有實際能力的人才;也便於我們迅速明確某個學科在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易於找到薄弱層次和新的科技生長點,打開局面,集中人力、物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創新,促進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發展。(下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