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二、「詩性」與「靈性」的互釋
無論詩人還是哲人、詩性還是靈性、神學還是人文學,都在追尋一定的「意義」。而所謂「信仰的危機」,實際上是人們對既有的「意義」系統的質疑。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經買過一幅畫,題為「新天使」(Angelus Novus)。他寫道:「在這幅畫上,天使好像要離開他正在凝神沈思的對象。他的眼睛還在注視,嘴巴張開,翅膀卻已經鼓起。這正是對歷史天使的描繪——他總是面向過去,總是盯著一個接一個疊加在他腳下的災難。他想停下來,喚醒死去的、修復破碎的,但是從伊甸園吹來了一陣風,這風是那麽有力地鼓起了天使的翅膀,以至天使已經無法將翅膀合上。這風無可阻擋地將他推向他所背對著的未來,而他面前的廢墟卻離他越來越遠。這風,就是我們所說的進步。」(24)
本雅明似乎是在描述歷史的無奈:盡管歷史總是「面向過去」、沈思人類的災難、甚至試圖有所修復,「進步的風」卻使它永遠無法停步,從而「災難」和「廢墟」又不斷成為新的歷史。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讀解這幅畫,其中也未必不會包含更積極的可能性,因為那風畢竟是「從伊甸園吹來」的。由此聯想到「意義」的論題,或許我們還可以發現另一種有趣的象征:人文學其實正像那位歷史的天使,它的關注永遠都系於塵世,它最終要追尋的卻注定是「世界之外」的「世界的意義」(25)。
「背對著未來」超升自己可能是人文學的宿命;從而其間的思考必然會帶有某些神學的關懷。神學似乎是「背對著塵世」的,然而有生命力的神學卻必須回應塵世中的問題。在當代西方,最具標誌性的觀念轉型被認為是「作為一種合法性和整一性力量的『元敘事』(meta-narrative as a legitimating or unifying force)」遭到了瓦解。那麽在表達「意義」的話語形式之內,是否還可能獲得任何一致性和合法性?如不能,則「我們剩下的只是一系列……無法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們的元敘事,但是問題卻仍然是問題。」(26)
這為神學提供了一個進入人文學論域的最主要入口。將信仰的行為「詩性」地理解為「意義」的追尋,也是神學家尼布爾 (Reinhold Niebuhr)的選擇。在他看來,基督教首先提供的應當是一種「意義」關係:在「神話」的限定內「指出『存在』的終極依據,利用象征和歷史事件談論超歷史」,卻並不需要「聲稱其神話工具具有某種神聖的權威,而且這種權威超越了科學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否則就會「把基督教的真理與另一個時代的教條混合起來,希望用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箴言來解決復雜的文明體系中的社會困惑」,乃至「陷入欺詐,而無真理可言」(27)。反過來說,「詩性」的理解又並非必然通向「靈性」的價值;人文學的「意義」問題需要一種神學的參照,才能使一些潛在的悖論得以釋解。在基督教神學和西方文學研究中均有涉及的兩個關聯性概念:「延異」和「他者」。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所謂的「延異」(différance),當然是要揭示最終意義的不斷被延緩、不斷由它與其它意義的差異得到標識,從而表明「意義」永遠相互關聯、永遠不可能自我完成、也就永遠不會有固定意義的存在。
就這一「詩性」的思路而言,「能指」(signifer)與「所指」(signified)是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按照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符號學原理》(28)的描述:作為「結構層面」的「能指」和作為「意義層面」的「所指」構成「第一級符號」;「第一級符號」又作為「第二級符號」的「能指」,與新的「所指」共同構成「第二級符號」;這樣的「意指行為」(signification)還可以衍生出三級、四級乃至無限的符號系統,沒有終極(29)。
(24)Walter Benjamin,Illuminations,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Hannah Arendt,trans.by Harry Zohn (New York,1969) 257-258.
(25)維特根斯坦:「世界的意義註定是在世界之外」。見[奧]維特根斯坦著:《邏輯哲學論》第94頁,郭英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26)David Jasper edited,Postmodernism,Literature and the Future of Theology (London:The Macmmillan Press Ltd.,1993) 5.
(27)[美]萊因霍爾德·尼布爾著:《基督教倫理學詮釋》第1-2、8頁,關勝渝等譯,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版。
(28)[法]德裏達著:《符號學原理》,王東亮等譯,三聯書店1999年版。
(29)[法]羅蘭·巴爾特著:《文之悅》第93-95頁,屠友樣譯;另可參閱 Paul Goring,Studying Literature:The Essential Companion,(London:Arnold,2001)217.
(作者簡介:楊慧林,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原文出處:2006 年 08 期 長江學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