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萊爾的書包
  • 華玲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卡萊爾的書包'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Almaty 蘋果
  • ili 河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Passion for Form
  • Virunga
  • TV Plus
  • Cheung Po Tsai Cave
  • 趁還來得及
  • Uta no kabe
  • 史識 庫

Gifts Received

Gift

卡萊爾的書包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卡萊爾的書包's Page

Latest Activity

卡萊爾的書包 commented on 卡萊爾的書包's photo
Thumbnail

Reading Quran by Adam Alamri

"學盲文吝嗇鬼 吝嗇鬼逼著兒子學盲文,兒子說:「我又不是瞎子,學盲文幹什麽?」 吝嗇鬼說:「你學會盲文,晚上做作業不是可以省點電費嗎?」"
Thursday
卡萊爾的書包 commented on 卡萊爾的書包's photo
Thumbnail

愛墾·微敘事 Reader by Tyler Alexande

"比喻的力量 年輕警察為他的第一個案子出庭做證。 這案子,有關一位農民養的24頭豬,被貨運公司的大卡車壓死了。 為了強調損失的巨大,年輕警察激動發言: “各位想想吧,24頭豬呀!24頭!是陪審團的兩倍呀!"
Nov 4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主持「廣義認知詩學」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熊木清( 筆名熊沐清,1953—) ,男,侗族,江西豐城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認知詩學、語言學、敘事理論、比較文學研究。基金項目: 本文系 2020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 20&ZD291) 階段性成果。對文本產生何種反應? 這種研究迥異於千百年來人們對文學的理解和接受,所以,目前許多人( 專業的文學批評者和普通的文學讀者) 對此持懷疑乃至批評態度。但實驗實證研究主要是針對文學基本理論和讀者反應,不是針對文本解讀的。換言之,它不是狹義的文學批評的方法,而是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中國外許多人對此不了解,緣木求魚,不免失望; 或方枘圓鑿,導致懷疑和否定。 主持人語: 文學的認知研究最早可見於 20 世紀 50 年代,而「認知詩學」的英文術語則為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魯文·楚爾( Reuven Tsur) 教授於 20 世紀 80 年代所創。21 世紀初,因英國諾丁漢大學彼得·斯托克維爾( Peter Stockwell)…See More
Oct 21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9)

認知文學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美國學者霍根( Patrick Colm Hogan) 曾指出: 文學的認知研究有多種方法或範式,最初有心理分析的,語言學的,社會學的,計算機科學的,很快又有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以及來自物理學的動力理論等學科加入。因此,廣義認知詩學的認知分析可能是一種認知文化批評,一種認知社會學分析,認知人類學分析,認知歷史主義分析,認知空間批評,認知生態批評,認知/神經女性主義批評,認知情感批評,認知現實主義批評,等等,不一而足。筆者曾經指出: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文本細讀」顧名思義是針對文本的,目的是對文本提出某種闡釋( interpretation) ; 「科學實驗」和「實證/行為研究」主要是針對「閱讀」———更準確地說是針對「讀者」的,旨在為某種文學活動或文學現象的解釋或闡 釋提供證據[19]288 - 289。 實驗和實證這兩種方法從目前來看,主要不是探討文本的意蘊,而是讀者怎樣接受文本、怎樣受文本影響對文本產生何種反應? 這種研究迥異於千百年來人們對文學的理解和接受,所以,目前許多人(…See More
Oct 17
卡萊爾的書包 commented on 卡萊爾的書包's photo
Thumbnail

敘事·創意

"《沖田總司之戀》的詩性形象思維…"
Oct 16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8)

四、廣義認知詩學的研究方法目前的認知詩學———即包括狹義認知詩學和狹義認知文學研究,它的研究方法可以簡單概括為「認知的」研究方法,即,借用來自認知科學某一領域的理論、概念、方法及技術對文學的各種現象進行研究。由於認知研究流派紛呈,範式眾多,所以表面看來,它們采用的研究方法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但細加梳理,卻可以概括為奧迪斯( Laura Otis)歸納的三種主要模式: 其一是在實驗室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 neuroscientific studies) ,比如眼動實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等; 其二是文本細讀 ( Close readings of texts) ; 其三是訪談( Interview - based research) ,包括調查和問卷等。 三種模式各有長短: 神經科學的研究可以提供有用的資料或數據,但實驗室很難復制成熟的紛繁的生活經驗; 文本細讀可以提出精彩的見解,但通常只是基於某一個體的心智視角;…See More
Oct 7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7)

他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我們認為,主要是受文體學傳統的影響。文體學傳統認為,文體學的分析主要是對文本的效果進行解釋,而不是去發現新的效果或意義。塞米洛( Elena Semino) 和卡爾佩珀( Jonathan Culpeper)在他們主編的《認知文體學: 語篇分析中的語言和認知》一書「前言」中寫道: 「認知文體學承襲了文體學的傳統,即主要關注語言選擇與效果之間的關系,認知文體學則是要關注特定語言選擇和結構的認知效果。收入本書的十二篇文章中,大多數文章的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解釋對於對象的闡釋是如何獲得的,而不是提出對文本的新的闡釋。」[17]x我們認為:…See More
Oct 2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6)

廣義認知詩學涵蓋如此之廣,絕不是它自我膨脹,而是認知研究的現狀和它的學理所致。認知科學是一個發展迅速、疆域廣闊的學科群,何塞·路易斯·貝穆德斯( José Luis Bermúdez) 概括說: 認知科學從許多不同學科汲取了研究工具和技術,包括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數理邏輯等等。它從根本上說是一 種跨學科的活動。[14]3四十多年前的「斯路恩六角形」( 又叫作「認知六邊形」) 就勾勒了認知科學的十一個不同子域: 控制論; 神經語言學; 神經心理學; 認知程序模擬; 計算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 心理哲學; 語言哲學; 人類語言學; 認知人類學; 大腦的進化。[15]7今天的認知科學更涉及生物科學、情感科學、管理科學、社會學、教育學等領域。如此廣大的領域,它們給予文學研究的認知資源也必然繁複多樣,這就不是楚爾和斯托克維爾的認知詩學所能容納,只有廣義認知詩學才能匯聚源自眾多學科的認知研究方法和視角。 三、廣義認知詩學的研究目的: 「解釋」還是「發現」?…See More
Sep 29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5)

很大程度上,所謂「廣義認知詩學」的外延相當於「認知文學研究」。那麽,我們為什麽不用「認知文學研究」去涵蓋「所有這些分別以認知方式理解文學的方法」呢? 這里既有約定俗成的習慣,也有學理上的考慮。從習慣上來說,如前所述,中國學者最先接觸到的比較穩定、成型的理論和研究範式是「認知詩學」,中國以「認知詩學」為主題召開了十餘次全國性和國際性學術會議,成立了全國性學術團體(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 ,創辦了《認知詩學》集刊。筆者早在 2015 年即首次提出「認知詩學」和「認知文學研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並主張以廣義的「認知詩學」一詞泛指所有的認知文學研究。[12]159 -164國外學者也有「認知詩學」的廣義用例,比如《普林斯頓詩與詩學百科全書》( 2012 年第四版) 的「認知詩學」條目指出: 阿倫·理查森把認知詩學進一步細分為認知修辭學、認知敘事學、認知接受美學、認知唯物主義和進化論文學理論等,此處的「認知詩學」顯然是廣義的。從學理上來說,也有兩點主要考慮: 其一,正如斯托克維爾所說的:…See More
Sep 28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4)

中國此前的關注主要集中於認知文體學和( 狹義) 認知詩學以及認知敘事學、文學達爾文主義,但並不了解「認知文學研究」。究其原因,國外的文學認知研究雖然歷史較長,但分布零散,既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也沒有就其理論、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達成共識,所以,其面目長期模糊不清,中國學者自然對此如同霧裏看花。直到 2015 年,麗莎·詹賽思( Lisa Zunshine) 主編的《牛津認知文學研究指南》(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terary Studies) 出版,才為中國學者所關注,此後,認知文學研究逐漸成為熱點。 二、廣義認知詩學的依據和原理 我們提出「廣義認知詩學」的觀點,主要依據有三:…See More
Sep 24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3)

其後,Palgrave 出版社自 2008 年起開始編輯出版「文學與表演的認知研究」叢書; 2014 年,John Benjamins 出版社推出「兒童文學、文化與認知」叢書( Children ‘ s Literature,Culture and Cognition) ; 牛津大學出版社也於 2016 年開始推出一套叢書「認知與詩學」( Cognition and Poetics) ,迄今仍在出版中。2015年,麗莎·詹賽恩( Lisa Zunshine) 出版編著《牛津認知文學研究指 南》(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terary Studies,2015) 全書 30 章,集中展示了文學的認知研究最新成果,匯集了多種認知研究範式,如「認知歷史主義」「認知敘事學」「認知酷兒理論」和「神經美學」「情緒與移情」「認知後殖民研究」「決策理論與小說」「認知功能障礙」「道德情感」「新的無意識」等。饒有意味的是:…See More
Sep 21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2)

一、經典認知詩學與認知文學研究「認知詩學」一詞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魯文·楚爾( Reuven Tsur) 於 20 世紀 70 年代所創,楚爾在他的博士論文( 1971) 中使用了認知的文學研究方法。1977 年,他出版了《知覺指向的韻律理論》一書,從心理學角度系統論述詩歌韻律。1983 年,他在特拉維夫大學正式出版了專著《什麽是認知詩學》,「認知詩學」一詞正式問世。到了 90 年代,楚爾又推出了兩部認知詩學方面的專論,即《走向認知詩學理論》( 1992) 和《詩歌節奏: 結構與表現—認知詩學的實證研究》( 1998) 。在《走向認知詩學理論》修訂版( 2008) 的開篇,楚爾開宗明義地指出:認知詩學是運用認知科學為工具,來研究文學的跨學科方法( approach) 。「認知科學」是一個寬泛的術語,涵蓋了探索人類信息處理的多個學科,包括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人工智能、語言學的某些分支以及科學哲學的某些分支。它們探索知識習得、知識組織和知識運用中的心理過程; 事實上,它囊括了人類大腦的所有信息處理活動,從分析直接的刺激到主觀經驗的組織。認知詩學探索認知學科對詩學的貢獻:…See More
Sep 15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1)

摘要: 隨著認知科學的迅猛發展,與之相生相伴的文學認知研究也日益興盛,枝葉繁茂,已經不是原有的「認知詩學」概念所能容納和準確指稱。事實上,認知詩學一詞已經有不同涵義,所指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因此,一種整合文學研究中所有認知研究理論、視角和方法的廣義認知詩學呼之欲出。廣義認知詩學的基本原理是運用認知科學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文學研究,其目的是要發現新的蘊涵、形式、效果、機制、要素等,並予以盡可能科學合理的解釋。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細讀、科學實驗和調查,「實證 + 質性」是它的方法論原則。引語: 「認知轉向」的繁榮與迷惘 20 世紀 40 年代以後,心理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的學者們逐漸意識到,他們所研究的都是同樣的問題,即人類心智的本質,於是,他們相應地發展了互補的和潛在的協同性探究方法( synergist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1]1。這一趨勢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而得到加強,由此萌生了一門「以研究智能系統的工作原理為對象的交叉學科」——— 認知科學。「認知研究」儼然成了一種無所不包的「元科學」( meta -…See More
Sep 12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對談:“湧現與創造” 6

我覺得大家也有這種體會:很多時候閒着可能覺得自己在休息,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休息好,刷了半天手機還是很累。但是如果你完成了一項工作,你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你在心理狀態上好像又被充能了。這本書藉助這一理論,延伸到創新課程裡。作者認爲每個人都是有想像力的,或者説每個人都是有創新力的。作者在前言裡講到他們有一個從事藏語和英語翻譯的朋友,藏語裡沒有creativity這個詞,然後他們從藏語中找了一個最接近的詞,就是natural,這就暗示創新力可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想像力是我們的本能。日常生活中也有例子,小孩子總是很有想像力的,長大以後,大家可能就不再把想像當做一個遊戲,更多時候比如頭腦風暴時更像工作。《創新自信力: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有能力去恢複自己童年時期的想像力,還是在更有經驗和知識的背景下。如果你覺得冩作這件事還是需要付出很多,那就想像吧。之前看《螺絲在擰緊》裡好像有這麼一句話:冩作是最小單位的抵抗。那麼,想像就是最小單位的自由。重輕:你竟然選擇了這麼世俗的一個視角來解讀,這本書通篇充斥着想像即人類、人類就是想像本身的論調,而你居然挑了一個怎麼讓心情變好的…See More
Sep 11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對談:“湧現與創造” 5

以少做多,以有限追求無限是個永恆的誘惑羅丹妮:這裡呼應一下我們的主題——“湧現與創造”,“湧現”是什麼?我們所説的遊戲提供給我們的快樂和小説給我們的快樂是共通的嗎?重輕:湧現是從自然科學裡出來的概念,大概就是一種從簡單到複雜,又回簡單的一個現象。遊戲開發者特別喜歡談論這個話題,電子遊戲大部分都是屈服於生理快樂,分泌多巴胺,但玩遊戲時有一小部分,簡單的規則會生發出無限多複雜的現象,然後你還覺得特別合理。正如所有線性媒介一樣,互動型媒介無非也是一個假裝的東西。大部分遊戲體驗其實跟看一個庸俗電影一樣,遵循很簡單的腳本運作,那玩遊戲的人必定要在一個高度的自我欺騙的基礎上,才能夠玩下去。當一個遊戲一定程度上降低你的自我欺騙水平時,你就會爲之驚嘆。慕明:湧現的概念是生成式系統裡的一個概念,爲什麼我們説自然界很多現象是湧現的,不管是海浪也好,風也好,可能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分子運動形成的,自然界是一個最大的湧現系統。不管是遊戲創作者,還是小説創作者,我覺得最大的野心就是去創造世界,或者説去創造一些看起來非常真實、非常繁雜、令人目眩神迷的感受。對於這些“創世者”來説,湧現是一個必須利用的工具,怎麼用最少…See More
Sep 9
卡萊爾的書包 posted a blog post

對談:“湧現與創造” 4

讀小説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但至少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虛構如何塑造我們生活的形的。我覺得讀小説鍛煉的是大家不斷去質疑你所見的真實的能力。重輕:現實主義中的真實,比如説我們去冩一個人生活中的苦惱,冩人的苦難,然後我們可以推己及人,體會到裡面有一些永恆和長久的東西,這個是“真實”的第一層。需要解釋的一點是在這個基礎上加一層,有一些“真”就成了一種感覺。比如看《夜巡》(下圖) 這幅畫,或者你看印象派其他的畫,很模糊,但它就是有一種比精細的油畫還要真得多得多的世界。…See More
Sep 4

卡萊爾的書包'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卡萊爾的書包's Blog

熊沐清主持「廣義認知詩學」專題研究

Posted on October 15, 2023 at 10:35pm 0 Comments



作者簡介: 熊木清( 筆名熊沐清,1953—) ,男,侗族,江西豐城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認知詩學、語言學、敘事理論、比較文學研究。

基金項目: 本文系 2020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 20&ZD291) 階段性成果。對文本產生何種反應? 這種研究迥異於千百年來人們對文學的理解和接受,所以,目前許多人( 專業的文學批評者和普通的文學讀者) 對此持懷疑乃至批評態度。但實驗實證研究主要是針對文學基本理論和讀者反應,不是針對文本解讀的。換言之,它不是狹義的文學批評的方法,而是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中國外許多人對此不了解,緣木求魚,不免失望;…

Continue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9)

Posted on October 11, 2023 at 1:00pm 0 Comments

認知文學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美國學者霍根( Patrick Colm Hogan) 曾指出: 文學的認知研究有多種方法或範式,最初有心理分析的,語言學的,社會學的,計算機科學的,很快又有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以及來自物理學的動力理論等學科加入。因此,廣義認知詩學的認知分析可能是一種認知文化批評,一種認知社會學分析,認知人類學分析,認知歷史主義分析,認知空間批評,認知生態批評,認知/神經女性主義批評,認知情感批評,認知現實主義批評,等等,不一而足。

筆者曾經指出: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文本細讀」顧名思義是針對文本的,目的是對文本提出某種闡釋( interpretation) ;…

Continue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8)

Posted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3:30am 0 Comments

四、廣義認知詩學的研究方法

目前的認知詩學———即包括狹義認知詩學和狹義認知文學研究,它的研究方法可以簡單概括為「認知的」研究方法,即,借用來自認知科學某一領域的理論、概念、方法及技術對文學的各種現象進行研究。由於認知研究流派紛呈,範式眾多,所以表面看來,它們采用的研究方法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但細加梳理,卻可以概括為奧迪斯( Laura Otis)歸納的三種主要模式: 其一是在實驗室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 neuroscientific studies) ,比如眼動實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Continue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7)

Posted on September 11, 2023 at 2:30am 0 Comments

他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我們認為,主要是受文體學傳統的影響。文體學傳統認為,文體學的分析主要是對文本的效果進行解釋,而不是去發現新的效果或意義。塞米洛( Elena Semino) 和卡爾佩珀( Jonathan Culpeper)在他們主編的《認知文體學: 語篇分析中的語言和認知》一書「前言」中寫道: 「認知文體學承襲了文體學的傳統,即主要關注語言選擇與效果之間的關系,認知文體學則是要關注特定語言選擇和結構的認知效果。收入本書的十二篇文章中,大多數文章的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解釋對於對象的闡釋是如何獲得的,而不是提出對文本的新的闡釋。」[17]x

我們認為:…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