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3,385)

伍爾芙·讀書不必聽人指導

關於讀書,一個人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唯一指導,就是不必聽什麽指導,你只要憑自己的天性、憑自己的頭腦得出自己的結論就可以了。我覺得,只有你和我在這一點上意見一致,我才有權 提出我的看法或者建議,而且你也不必受我的看法的束縛,以免影響你的獨立性。因為,作為一個讀者,獨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質;因為,對於書,誰又能制定出什麽規律來呢?滑鐵盧戰役是 在哪一天打起來的——這種事當然會有肯定的回答;但是要說《哈姆雷特》是不是比《李爾王》更好,那就誰也說不準了——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只能自己拿 主意。如果把那些衣冠楚楚的權威學者請進圖書館,讓他們來告訴我們該讀什麽書,或者我們所讀的書究竟有何價值,那就等於在摧毀自由精神,而自由精神恰恰是書之聖殿裏的生命所在。 我們在其他地方或許會有常規和慣例可循——唯有在這裏,我們絕不能受常規和慣例的束縛。…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August 7, 2016 at 9:16am — No Comments

弗蘭克《追尋生命的意義》(代序)

戈登.歐伯 撰寫

作者弗蘭克博士,是一位精神醫學家。他經常問遭逢巨痛的病人:“你為什麽不自殺?”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為他提供治療的線索。譬如,有的是為了子女,有的是因為某項才能尚待發揮,有的則可能只是為了保存一個珍貴難忘的回憶。利用這些纖弱的細絲,為一個傷心人編織出意義和責任——這便是“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的目標和挑戰,也正是弗蘭克博士在現代存在分析上的創見。…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7, 2016 at 9:16am — No Comments

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概要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August 7, 2016 at 9:15am — No Comments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三)

朱元璋對天下形勢有一套分析,他說,“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殊非吾利。我欲先取山東,撤其屏蔽;移兵河南,破其藩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獨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卷也”。這句話什麽意思?就是元朝建國將近百年了,他的大都把守一定是非常堅固的,我們要直趨到元都的城下的時候,懸軍深入,糧餉跟不上,那不是我們的利,沒有利的形勢,這是不行的。我想怎麽打?先打山東,撤其屏蔽,移兵河南,再往西,斷其羽翼,給他翅膀砍了。再往西打,攻下山西,扼其戶檻,把他門兒給關上。這時候,元大都就成為我們包圍之中的一個孤城了,這時我們再直搗元都的話,元都必克。拿下元都我們再往西走,那關、隴可以席卷。這一套戰略非常完整,最後徐達作為大將軍帶兵北伐,就是按照朱元璋的部署一步一步取得勝利。所以朱元璋的勝利除了有各種因素以外,他自己個人的才能、聰明才智也是非常關鍵的,就是運籌帷幄,料敵千裏,朱元璋有這個本領。…

Continue

Added by Dramedy on August 7, 2016 at 9:15am — No Comments

諾查丹瑪斯《預言·諸世紀 》(第二十五章)

軟弱無能的「妻管嚴」國王——路易十六



  --------

  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卻因過份的寬容和怠慢

  在瞬間被誇

  大輕信那看起來忠實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絕路…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7, 2016 at 9:14am — No Comments

趙麗宏·城中天籟

在城裏住久了,有時感覺自己是籠中之鳥,天地如此狹窄,視線總是被冰冷的水泥墻阻斷,耳畔的聲音不外車笛和人聲。走在街上,成為洶湧人流中的一滴水,成為喧囂市聲中的一個音符,腦海中那些清凈的念頭,一時失去了依存的所在。

我在城中尋找天籟。她像一個頑皮的孩童,在水泥的森林裏和我捉迷藏。我聽見她在喧囂中發出幽遠的微聲:只要你用心尋找,靜心傾聽,我無處不在。我就在你周圍無微不至地悄然成長著,蔓延著,你相信嗎?

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人海中“結廬”,又能躲避車馬喧囂,可能嗎?詩人自答:“心遠地自偏”。只要精神上遠離了人間喧囂傾軋,周圍的環境自會變得清靜。這首詩,接下來就是無人不曉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的住宅周圍沒有籬笆,也無菊可采,擡頭所見,只有不遠處的水泥顏色和鄰人的窗戶。…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ugust 7, 2016 at 9:13am — No Comments

羅倫斯·愛

愛是塵世的幸福,但幸福並非滿足的全部。愛是相聚,但沒有相應的分離就沒有相聚。在愛中,一切都凝聚為歡樂和禮讚,但是如果它們以前不曾分離,它們就不會在愛中凝聚。一旦聚成一體,這愛就不再發展。愛就像一股潮水,在一瞬間完成了,隨後必有退潮。

所以,相聚取決於分離,心臟的收縮取決於其舒張,潮漲取決於潮落。從來不會有永恒不滅的愛。正如海水絕不會在同一刻覆蓋整個地球,絕不會有毫無疑問的愛的鼎盛。

這是因為,愛,嚴格來說是一種旅行。“旅行總比到達強” ,有人這樣說。這就是懷疑的本質,這意味著堅信愛是相對的永恒,這意味著相信愛是手段而非目的。嚴格地說,這意味著對力量的相信,因為愛就是一種凝聚的力量。…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August 7, 2016 at 9:12am — No Comments

梁遇春散文閱後感

讀梁遇春的散文,還有一篇印象深的,標題是《“春朝”一刻值千金》(懶惰漢的懶惰想頭之一),文章開篇即挑明“十年來,求師訪友,足跡走遍天涯,回想起來給我最大益處的卻是‘遲起’,因為我現在腦子裏所有些聰明的想頭,靈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懶洋洋地賴在床上想出來的。”這對我等普通人來說,確實是一句 實話。我平時總是好把“遲起”稱之為“自然醒”,這對於上班族來說可是大忌,但是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非常向往“自然醒”的狀態了,畢竟每天強忍著困意昏昏 沈沈的去上班,把人的創造性消磨了很多。梁遇春在談到蘭姆的時候也曾說過類似的觀點:“蘭姆最讚美懶惰,他曾說人類本來狀況是遊手好閑,亞當墮落後才有所謂工作。”呵呵,不知道能不能這樣理解,人類所謂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墮落者的藏身之舉。不過我可是一直堅信,只有舒適才是人類最偉大的追求。…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7,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柯喬文· 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詩報》及其相關書寫 (三)

1.港口



「基隆」,背倚群巒,面對澳灣,開口即為良港,「四百萬人吞吐地,天然形勢壯南瀛」(黃啓茂:〈基隆港泛月〉,25:1931.12.01:15),因此,港口作為特殊意象,突出於日常世界中,「港」即是個存有,除了擁有物的外觀形態,也是被感知的對象,聯繫物的自身存在,與被意識客體的存在;蔡玉麟(生卒待考)在〈伴次兒留學內地有感〉五首組詩中,鋪陳四首與港口相涉的文字,〈囑兒〉「岸上春風送雨寒,伴兒慈母倚船間」,次為〈舟離基隆港〉,〈舟至外港〉「茫茫一望知何是,回首臺上不見家」,〈舟入門司港〉「門司寄港暫勾留,疊翠喬松入眼眸」(86:1934.8.1:2:16),其中〈舟離基隆港〉,流露出港口人為建物本身,所隱喻的開放與希望:



頃刻船離故舊違,双双燕子傍雲飛。微禽尚有沖宵志,難道兒遭不發揮。…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7, 2016 at 12:13am — No Comments

管建中·萃取率與tds的關係

2015/1/8 讀友李淑瑜來信:

主旨:關於生豆(咖啡豆)




管先生您好!烘好的咖啡豆,不磨而直接放保溫杯悶。我有試過,覺得還不錯,在此獻曝於您。



是想請教您,可有試過,或曾經知道,生豆稍加沖洗之後,放進保溫杯?或燜燒杯),以熱開水悶過後喝?



這樣的飲品,其利與害,不知如何?



因為紅豆綠豆之類的,新近有流行這樣燜泡來喝,所以也用生豆如法泡製。 是不難喝,但就是不知有害否?…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August 7, 2016 at 12:11am — No Comments

梁曉聲《你在今天還在昨天》我的使命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August 7, 2016 at 12:10am — No Comments

李成 戴聞名:一流智庫如何運作

  一家智庫如何在100年裏成為擁有3億美元資產、20個研究中心和3家海外中心的全球性智庫及“政要儲備池”?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坐落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核心位置馬薩諸塞大道,與白宮、國會山相距不遠。

  這家成立於1916年的智庫,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店”。

  令許多人意外的是,其創始人、商人羅伯特.布魯金斯(Robert Brookings)並沒有上過大學。他創立的“政府研究所”,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家私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在此後美國不斷崛起為超級大國的過程中,這家更名為“布魯金斯學會”的智庫,直接參與或間接影響過羅斯福新政、馬歇爾計劃、聯合國創立等多項歷史性決策。…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5, 2016 at 11:57pm — No Comments

楊絳·我們仨(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1 走上古驛道)

這是一個“萬裏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一)走上古驛道

已經是晚飯以後。他們父女兩個玩得正酣。鐘書怪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

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場拿獲!”(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稱呼,隨口叫。)

“做壞事”就是在她屋裏搗亂。…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August 5, 2016 at 11:55pm — No Comments

陳忠實·小河邊

科學大會上午進行的議程是頒獎。研究員李玉抱著獎牌走出禮堂大門的時候,心還在哈哈地跳,那場面實在令人激動。他夾在人流中,走過長長的樓道,在樓梯的轉角處,猛然聽見誰叫了一聲“老九”!聲音聽來好耳熟。未及他回頭,一只手掌已經重重地落在肩膀上,一張胖胖的臉膛正對他嘻嘻地笑著,又重覆一遍道:“哈!老九!”

“呀!老八!”李玉驚喜地叫著對方。

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搖呀抖著。

一聲老九,又一聲老八,奇怪的稱呼,惹來了擁擠著下樓的過往者好奇的目光。李玉那藏在近視鏡多紋的鏡片下的眼睛,窘迫地躲避著。老八卻一手搭在李玉的肩頭上,親熱地摟著他沿著樓梯台階往下走,根本不理睬別人怎麼瞧他。…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August 5, 2016 at 11:26pm — No Comments

潘奕辰《香·生活》(4)

與香的邂逅

  相傳,一個人在一生中若能聞到沈香的香氣是上輩子的功德,若能夠聞到棋楠的香氣那更是需要三輩子修來的福。我應該算是有福之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品到了品質上乘的棋楠,也因此改變了我的下半生。

  那是2008年夏季一個細雨紛飛的午後,空氣中帶著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在一位摯友的引領下,我們驅車來到了故宮北門神武門外,景山附近的一個四合院,迎接我們的是位美婦,看樣子也就三十出頭。…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August 5, 2016 at 11:25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談吃與畫餅充饑(上)

報刊上談吃的文字很多,也從來不嫌多。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如插花與室內裝修,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相形之下又都是小事。“民以食為天”,但看大餅油條的精致,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飽肚子就算了。燒餅是唐朝自西域傳入,但是南宋才有油條,因為當時對奸相秦檜的民憤,叫“油炸檜”,至少江南還有這名稱。我進的學校,宿舍裏走私販賣點心與花生米的老女傭叫油條“油炸檜”,我還以為是“油炸鬼”——吳語“檜”讀作“鬼”。大餅油條同吃,由於甜鹹與質地厚韌脆薄的對照,與光吃燒餅味道大不相同,這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有人把油條塞在燒餅裏吃,但是油條壓扁了就又稍差,因為它裏面的空氣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August 5, 2016 at 11:24pm — No Comments

三毛《沙哈拉的故事》回鄉小箋

各位朋友:

回到台北已經二十多天,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收到無數過去與我通信的讀者、我教過的學生、以及許許多多新朋友的來信與電話,我也在台北街頭看見自己的新書擠在一大堆花花綠綠的書刊裏向我扮著頑皮的鬼臉。

每當我收到由各方面轉來的你們的來信時,我在這一封封誠意的信裏,才看出了我自己的形象,才知道三毛有這麽多不相識的朋友在鼓勵著她。

我多麽希望每一封信都細細的回答你們,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寫信給我的人,在提筆時,也費了番心思和時間來表示對我的關懷。

我怎麽能夠看見你們誠意的來信,知道你們一定在等著我的回音,而那一封封的信都如石沈大海,沒有回聲。…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5, 2016 at 9:03pm — No Comments

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金包里大路生態旅遊點

生態旅遊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5, 2016 at 7:55pm — No Comments

GLAMPING - A NEED TO CONSIDER YOUR NEXT ADVENTURE

Glamping, normally defined as 'luxury camping', is rather substantially the new matter, and it's not at all tough to see why. For decades there has long been a tremendous divide amongst folks who love to get back to nature in the tent and vacation makers who would quite remain in a very luxury cottage with many of the mod cons, but now there may be an exceptionally happy center ground. Glamping is definitely the city dweller's very best pal - often all you…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5, 2016 at 7:26pm — No Comments

廬隱:月夜孤舟

發發弗弗的飄風,午後吹得更起勁,遊人都帶著倦意尋覓歸程,馬路上人跡寥落,但黃昏時風已漸息,柳枝輕輕款擺,翠碧的景山巔上,斜輝散霞,紫羅蘭的雲慢,橫鋪在西方的天際,他們在松蔭下,邁上輕舟,慢搖蘭槳,蕩向碧玉似的河心去。

全船的人都悄默的看遠山群燦,輕吐雲煙,聽舟底的細水潺援,漸漸的四境包溶於模糊的輪廓裏,遠景地更清幽了。

他們的小舟,沿著河岸慢慢地前進,這時淡藍的雲幕上,滿綴著金星,皎月盈盈下窺,河上沒有第二只遊船,只剩下他們那一葉的孤舟,吻著碧流,悄悄地前進。…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August 5, 2016 at 5:2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