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朱元璋對天下形勢有一套分析,他說,“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殊非吾利。我欲先取山東,撤其屏蔽;移兵河南,破其藩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獨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卷也”。這句話什麽意思?就是元朝建國將近百年了,他的大都把守一定是非常堅固的,我們要直趨到元都的城下的時候,懸軍深入,糧餉跟不上,那不是我們的利,沒有利的形勢,這是不行的。我想怎麽打?先打山東,撤其屏蔽,移兵河南,再往西,斷其羽翼,給他翅膀砍了。再往西打,攻下山西,扼其戶檻,把他門兒給關上。這時候,元大都就成為我們包圍之中的一個孤城了,這時我們再直搗元都的話,元都必克。拿下元都我們再往西走,那關、隴可以席卷。這一套戰略非常完整,最後徐達作為大將軍帶兵北伐,就是按照朱元璋的部署一步一步取得勝利。所以朱元璋的勝利除了有各種因素以外,他自己個人的才能、聰明才智也是非常關鍵的,就是運籌帷幄,料敵千裏,朱元璋有這個本領。
那麽,朱元璋的成功,歸根結底是什麽呢?我說,有這幾方面,第一朱元璋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表達了當時廣大民眾的意願。人民想要做什麽?要推翻元朝過好日子。所以,天下大亂,都要反對元朝,他順應了這個潮流。他不殺,他行仁義,順應這個潮流。第二,他采取了正確的策略,就是我們講一套正確策略,包括“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包括每個戰術,他采取了正確的策略,戰略和策略。第三,他有知人之明。他能夠把天下賢才吸引到他的身邊為他所用,你看,不論家鄉的同伴,湯和還是徐達,還是常遇春,這些人,能征善戰;也不論是劉基,朱升這些飽學之士,都為他服務。他有什麽本事啊?但是,他有了這些人,就可以克敵制勝。還有一點,就是朱元璋本身也有卓越的才能,他本身要是一個很糊塗的人,大概他軍隊帶不了,他也不能夠成就帝位。他也是聰明過人,他能夠組織千軍萬馬克敵致勝。有了這幾個原因,我想朱元璋的成功就有了基本的條件。所以,我們說,朱元璋創造了歷史,歷史造就了朱元璋。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當了明朝的皇帝,一個生氣勃勃的大明皇朝從此誕生,徐達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拿下山東、河北,進攻大都。元順帝,帶著臣屬開健德門逃走了,健德門在那兒?現在北京德勝門北土城,德勝門北的土城,健德門。明朝建立了以後,城墻往南移了,移到現在的德勝門。北邊的土城這個門正對的是健德門,元順帝又回到蒙古老家。這就是元順帝結束了在中原90多年的元朝統治。明朝誕生以後,他的國號叫做“大明”,為什麽叫“大明”呢?我們下一節再說。
今天我們講明朝的國號之迷。大家知道明朝,當然國號是“明”,但是明朝又叫“大明”,這個“明”怎麽來的呢?今天我們講四個問題,來解釋明朝的國號。
第一,小明王的這個“明”,從何而來?
第二,紅巾軍為什麽要奉小明王為主?
第三,明朝人為什麽普遍接受用“明”這個字來作為國號?
第四,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想要把這個大明國建成一個什麽樣的國?我們就講四個問題。
先說第一個問題,小明王的明是怎麽回事?大家知道,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銳,最後就有劉福通、韓山童、韓林兒的造反。韓林兒被稱為宋徽宗的八世孫,說他重新出來主天下。但是他們用什麽來號召老百姓呢?他們宣傳的是“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明王出來以後,天下就太平了,老百姓就過上好日子了,這個“明”就是明王的明。老百姓在水生火熱當中,希望過上好生活。所以,宣傳明王出世,實際上是對人民起義的一種號召,那麽,這個明王是哪裏來的?這個明王來自於明教。明教也稱作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的時候,一個叫做摩尼的人,他建立的。
這個摩尼教什麽時候傳到中國來的,是在唐朝的武則天時代,延載年間。當時唐朝為了籠絡回鶻,回鶻是個少數民族,回鶻相信明教,為了籠絡回鶻就把摩尼教的地位提高了,等於承認摩尼教的合法地位。可是後來唐朝就滅了回鶻以後,這個摩尼教就不再受到重視了。因為很多受苦的老百姓,經常會打著宗教的旗號,打著“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這樣的口號來反對朝廷,所以,它就被打入地下,不能夠正常地活動。在宋朝的時候,摩尼教一度得到承認。但是由於這種宗教反叛的性質,朝廷還是不允許它正常存在,再次被迫轉入地下。
到了元朝的時候,大家知道元朝,它是離開了中國傳統的儒家的正統,所以對宗教比較開放,一度摩尼教成為比較能夠自由傳播的一種宗教。但是後來這個摩尼教呢,也是被利用來反抗朝廷,再次被打入地下。這個明教或者摩尼教被打入地下,他們要為了保護自己,就拼命地跟佛教拉上關系,它就用佛教的凈土宗的白蓮社跟自己掛起鉤來。這就是到了元朝的時候,很多人是用白蓮社來聚眾,實際上他們信奉的就是摩尼教和白蓮社混合的這樣一種宗教。他們宣傳什麽呢?宣傳是“彌勒下生,明王出世”。我們在前兩講講過,當時劉福通,說“十人一只眼,跳動黃河天下反”,說是“彌勒降生,明王出世”,號召老百姓起來反抗朝廷,爭取幸福的生活,這時候他們就擡出了自己的口號,就是要打出明王的旗號,所以小明王的這個“明”,就是摩尼教就是明教的“明”,這個明就是從這兒來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說紅巾軍為什麽要奉小明王為主呢?現在我們看看小明王的口號,當時的口號叫做“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這兩句的口號什麽意思?“山河奄有中華地”,就是元朝的統治,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統治,它把人分成幾等,實行民族壓迫,他們打出“山河奄有中華地”,意思就是要把蒙古貴族趕走,重新由中原地區的人來統治。“日月重開大宋天”,他們只有把自己說成了大宋王朝的繼承人,才能夠更加有號召力。這日、月兩個字,就暗含一個“明”字,用明教來號召百姓。
號召百姓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反抗階級壓迫,重新恢復以漢族為主體的統治,不再受民族壓迫。
第二個要過好生活,歡迎明王降生。所以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朱元璋為了使自己的隊伍更加有權威性,更加有號召力,他也奉小明王為主,在很長時期內,他就用小明王的國號稱為自己是大宋。所以他的年號,用的是大宋龍鳳年號,他奉的國主是大宋,是小明王為主。朱元璋既然接受了小明王這個封號,他曾經在小明王手下做過副元帥,在小明王手下做過吳國公,後來又封到王,叫“吳王”。因此就跟小明王的這個“明”結下了不解之緣。那麽大家會問一個問題,既然朱元璋已經做了皇帝,為什麽不另外再要一個國號,還要小明王這個明字呢?
我想,這裏頭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很多參加起義的人,很多當年反抗元朝統治的人,還都相信明王出世這說法,他們投入到起義軍這個隊伍來,為的就是盼望“明王出世”,要滿足這一批人的願望,不能扔掉這個口號。扔掉這個口號,就失去這一部分的人心。誰是明王呢?朱元璋自己是明王,他是大明,誰還想做明王呢,沒有位置了,他把位置占住了。但是,朱元璋的隊伍畢竟經過儒家知識分子的改造,他們和原來通過白蓮教燒香聚眾,這樣的起義隊伍是越走越遠。所以,朱元璋後來就曾經在討伐張士誠的檄文當中就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因為元朝的統治非常黑暗,大家都盼望改變生活狀況,因此,就誤中了妖術。他指的妖術就是白蓮社,就是明教。“致使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倡言之妄誕,誤信彌勒之真有”。他們根本不理解這種說法,這個咒語,都是胡說的,他們特別相信彌勒下世,明王出世,相信明王就是真的,為什麽呢?說“冀其治世,以蘇其苦”。希望他來治理國家,也解救自己的痛苦,可是這些人聚到一塊怎麽著呢?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是“聚為燒香之黨,根據汝穎,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兇謀遂逞。焚蕩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無端萬狀”。就是朱元璋雖然用了明教,利用了小明王的年號和國號來起義,但是起義成功以後,他回過來批評這個白蓮社,批評明教,說他們“無端萬狀”。所以這也可以看出來,從思想觀念上,朱元璋已經和明教的信仰分開了,和原來大部分參加農民起義起義者當中所信奉的白蓮教,這樣的想法分開了。
他已經受到的儒家知識分子的改造。既然這樣,那麽為什麽這個明還是被接受了?有這麽多的知識分子都是朱元璋的部下,包括上次我們說的朱升、陶安、劉基、李善長他們都是讀書人,他們都相信儒者之說,他們接受大明,實際上他們把“明”字做了另一番解釋。說中國古代的祭祀典禮當中,就有祭“大明”,就有祭“天”、祭“日”、祭“地”、祭“月”,這跟中國古代的祭禮連起來,跟中國古代的五行說聯系起來。他們還提出一種說法,說蒙古起在北方,是玄冥,是水德,朱元璋起在南方,是火德,以火克水。還說呢,說“朱”這個字,這個姓氏是祝融之後,祝融是什麽人?是先民掌握火的,叫火正,叫火官。他給老百姓帶來光明。朱元璋繼承了這個火德,起於南方,必定戰勝北方的水德,因此這個明和火是連在一起的。
為什麽朱元璋在出生的時候,有很多傳說,都跟火有關系呢?說他所住的寺廟,別人認為一片紅光,是不是著火了,很多人說一看沒有。出生的時候,一看他們家是不是著火了,再一看還是沒有。這個火實際上就預示著、暗示著他是火德,將來他坐天下,就和“大明”這兩個字聯系起來。就是過去的皇家史臣,他們為了使自己的統治更加合法,要用這些神道設教來愚弄百姓,要加強自己的權威性,宣傳皇權神授,所以他預先設了很多伏筆,最後說朱元璋得天下是正當的。
儒家知識分子認為,朱元璋以大明為國號,他以火德立國是得了天道,是得了神助,是理所當然,要統治全國。所以,即使在朱元璋已經拋棄了當年白蓮社所提出來的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這樣一些觀念,但還是保留了大明的國號。還有一點,上一回我們留了一個小問題,就是誰要是當王,都說是大王,大王,怎麽小明王,偏偏是小字?誰立年號,從古至今都是兩個字的年號,都沒有一個字的年號,為什麽明朝在立國之前,朱元璋做吳王的時候有一個年號,叫吳元年?一個字,什麽意思?
按照現在的分析,朱元璋稱“大明”,必不能讓小明王稱“大明”。他必須讓這個“明王”成為小明王,表示自己比他高,所以一切要宣傳在小明王上面,這種材料。所以,韓林兒只能做小明王,做不了大明王。雖然他用了他這個“明”字,但是他讓他小,只有朱元璋自己是大。國號加大字,起源於元朝,以前都不是,像大宋都是後來稱的。元朝叫大元,這個元朝的國號怎麽來的呢?是用《易經》的一句話,叫“大哉乾元”,大元。明朝繼承元朝,也叫“大明”。
再說這個吳元年,為什麽人家都用的是兩個字的年號,到了吳王這兒出了一個字的年號?實際上這是史臣在修史的時候,不小心就露了馬腳,為什麽這樣說?因為當年他用的是龍鳳年號,這一年公元1367年,就是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應天,廖永忠走到瓜州的時候,把船沈了,這個小明王沒有了,這個龍鳳年號不能用了。可是這一年又不是一個改元的年,就是,不是一個建立新年號的年,那麽記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還能用龍鳳年嗎,不用龍鳳年又沒有別的年可用,就用“吳”吧,就是“吳元年”,所以歷史上就出現了一個吳元年。這個吳元年恰恰可以讓我們知道當年就是在朱元璋建國的前一年,還在奉小明王的龍鳳年號。但是史臣們在寫的時候,是不能這樣寫了。前面我們講的三個問題,就講了朱元璋這個大明,這個“明”是怎麽來的,它來源與摩尼教或者明教的“明”。最後被普遍接受。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