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 布達米亞
  • Male
  • 森美蘭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美索 布達米亞's Friends

  • INGENIUM
  • Syota ElNido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Ashgabat
  • 比雷艾弗斯
  • TASHKENT HOLIDAY
  • Scarborough 黃岩
  • 瑪琳娜
  • TV Plus
  • 有格 台

Gifts Received

Gift

美索 布達米亞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美索 布達米亞's Page

Latest Activity

美索 布達米亞 posted a blog post

[ 道中華 ] 互市,只是推動了經濟發展嗎? 上

商品的流通使中原與邊疆的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進而增進了文化認同。可以説,從榷場到馬市,展現的不僅僅是中原與邊疆的經濟交流,也是中華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交融以及蘊含在經濟交融背後的文化交融。互市是古代中央王朝與週邊地方政權之間一種重要的經濟貿易形式。宋朝時期的榷場和明朝時期的馬市,都是互市的具體形式。宋代的榷場榷場最初設立於宋、遼政權之間的邊境地帶,此後逐漸成爲宋、遼、金、西夏各政權在邊境地帶所設的互市場所。“榷”意爲專賣、專利,“場”則是指場地、場所。榷場貿易歷時三百多年,是這一時期隸屬於不同政權的地區之間開展經濟交流的重要形式。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之後,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也就是説,宋朝與北部的遼朝保持良好的關係,維持北方局勢相對穩定,從而全力解決南方的問題,榷場因此成爲維持雙方關係的一個雙贏選擇。對於遼朝而言,榷場貿易也是其獲取資源的重要途徑。由於受到自然地理條件、農業技術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遼朝面臨物資供應緊張的局面,通過榷場貿易,可以獲得自身急需的生産生活物資,從而大大緩解壓力。公元1005年,在經歷了25年的戰爭後,北宋與遼在澶州(古稱澶淵郡,今河南濮陽)訂立和約,史稱…See More
Sunday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海絲大典

"魯班工坊的中方統籌是天津政府。不過,中國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國際場合提到這個職業教育網絡。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提出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今年,習近平在與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會晤時,都提到了在他們的國家建設魯班工坊。 “雖然魯班工坊是由天津政府負責,然而習近平和其他中國高層領導人在與外國元首會晤時頻頻提到這個職高體系”,范德克雷説,“這説明現在這個項目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
Sep 21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離散政治離散政治或稱僑民政治,研究跨國種族離散(或稱流移)中的政治行為、離散者們跟他們的故鄉和所在國的關係、以及他們在種族衝突中的顯著角色。[1] 離散政治是離散學(diaspora studies)的一部份。 要明白離散者的政治,必先要明白歷史背景及其附帶事件 [2]:…"
Aug 28
美索 布達米亞 posted a blog post

文林《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始末》

1960年2月29日,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第一批四艘轮船满载着印尼的2100多名归国侨胞,到达广州港。由于新中国和印尼间的外交摩擦,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接回华侨6万多人。大撤侨计划1949年,在印尼的华侨有270万之多,而东南亚的华侨有1000万之多。西方国家利用华侨问题大肆渲染“红色政权”威胁,宣称华侨是红色中国输出革命的载体。1958年底,苏加诺依靠陆军镇压了地方分裂势力,担任印尼总统同时又直接接手总理的实权。作为交换,以陆军参谋长纳苏蒂安等为首的亲美势力得以掌控内阁。为了安抚内阁,苏加诺加紧推进有损华侨利益的名为“扫除殖民经济残余”的经济政策。1959年6月,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各地外侨从事商业零售。法令一出,各地政府遂禁止华侨从事商业零售业,对丧失生计的华侨采取强迫迁移的手段,造成大批华侨流离失所,受影响的华侨约有50万人。此后,印尼多地发生了武力逼迫华侨动迁事件。为此,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计划撤侨以保护侨民利益。1960年1月20日,中国先后租用十多艘客轮到印尼各港口接运难侨回国,拉开了大撤侨的序幕。2月2日,国务院发布“在广州、汕头、湛江…See More
Aug 5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分而治之的把戏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清真寺,建于1729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早在1115年建成。 西方新殖民主义者偏偏一再利用 伊斯兰议题恐吓华人 阻碍华巫联袂一起促进 一带一路商机与文化交流 不外还是分而治之的把戏"
Jul 27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海絲大典

"马中大不同,我们何去何从? 能见贤思齐,对逆流而进才有用 每天花个10分钟,看中国如何 往“2035年文化强国”议程冲 回头来想想如何在马来西亚接力 打造一个21世纪的新兴文化民族 #愛墾網公益 微学习,掌握三个名词 就是民族振兴的三步战略~~ 微专业 ——与科技前沿技術領域相關的短课,连接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培養産業所需的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值得马来西亚“乡产学”协作参考。 六卓越…"
Jul 27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愛墾評註:穆斯林東南亞的華教意義......在東南亞國家中,泰國華人與當地民族通婚的比率最高,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融合程度最深①,泰國華人的中華民族認同是在民族同化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進而言之,泰國政府長期以來通過關閉華校、鼓勵泰華聯姻的方式對華人進行同化,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泰人擁有華人血統,這種被壓抑的中華民族認同感待機而發,並將呈現其獨特的文化新質。近年來泰國華文教育的空前盛況便是明証,擁有35家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絶大多數有條件的泰國學校均已開設華文課程,這與其説是華文的商業實用價值所致,還不如…"
Jul 25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續上)迄今爲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華人信仰伊斯蘭教的比例不高,也較少進入當地的伊斯蘭教學校。1965年印度尼西亞華校全面禁閉後,許多華人家庭寧可改變傳統的佛教或道教信仰而轉信基督教,以使子女進入教會學校讀書,也不願讓他們到伊斯蘭教學校就讀,這無疑彰顯了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之間內在的緊張衝突關係;馬來西亞華人則以數十所獨立中學爲陣地,與強勢的當地伊斯蘭文化教育分庭抗禮。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華人不存在與異族文化融合的事實。早在18世紀,許多印度尼西亞華僑加入了伊斯蘭教,與當地人…"
Jul 22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續上)印度尼西亞華人文化是中華文化與在印度尼西亞的異族文化之“混合體文化”或“化合體文化”的不斷“當地化”與堅持“中華化”之産物與過程,而不斷“當地化”與堅持“中華化”又是印度尼西亞華人文化孳生繁衍的機制。印度尼西亞華人文化隻要還是印度尼西亞華人的文化,它必定處在既不斷“當地化”又堅持“中華化”的對立統一…"
Jul 19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陳老頭's photo
Thumbnail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二戰以後至20世紀末的30多年間,世界各地的華文教育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種族及語言文化的交織和衝突,處於諸種文化大激蕩大融合的劇烈變遷。隨著中國的崛起,進入21世紀的世界華文教育迎來了嶄新的歷史性機遇,它將伴隨著國運昌盛而突飛猛進,也將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重要作用。有學者認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無疑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內容。如果說中國發展模式在未來人類文明繼承中將形成創新價值,那麽,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性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並且幾乎可以肯定地預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
Jul 18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一帶一路·札記

"趙前前:打造河西走廊文化制高點 [來源: 甘肅日報…"
Jul 14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海絲大典

"“一帶一路”建設十週年成效顯著·專家學者建言獻策高質量發展 (2023年03月06日;來源:中國新聞網;記者…"
Jul 13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Jul 13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一帶一路·札記

"陈美伊·华裔商团进军中国 随著中国经济崛起,为了打造与中国双方贸易平台,国内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促进马中贸易的新式跨国性华裔商团成立,特别是以地缘性的名义,透过「乡亲」关系进入中国经商,或是将中国的商家企业引入大马,打造双赢的局面。…"
Jul 7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海絲大典

"愛墾評註:新文科~中國文化强國2035願景的推動力“新文科”建設給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提供了一個追趕並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難得契機。隨着中國的崛起,世界經濟中心正在由西向東轉移,而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必然帶來世界學術中心的轉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H.…"
Jul 1
美索 布達米亞 commented on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
Thumbnail

一帶一路·札記

"[第37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張金祥:辦不曾辦過的文化活動極具意義(芙蓉11日訊)第37屆全國華人文化節,不僅傳承傳統活動,也突破性舉辦多項不曾辦過的活動,包括“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研究–民辦文物館工作坊”、花燈製作比賽、“尋寶活動”等,讓文化節更具有意義。 工委會主席張金祥表示,他們通過“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史研究–民辦文物館工作坊”,讓更多人對採集華人歷史及設立文物館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他説,令人感到欣慰的…"
Jun 30

美索 布達米亞'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美索 布達米亞's Blog

[ 道中華 ] 互市,只是推動了經濟發展嗎? 上

Posted on September 18, 2023 at 8:30am 0 Comments

商品的流通使中原與邊疆的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進而增進了文化認同。可以説,從榷場到馬市,展現的不僅僅是中原與邊疆的經濟交流,也是中華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交融以及蘊含在經濟交融背後的文化交融。

互市是古代中央王朝與週邊地方政權之間一種重要的經濟貿易形式。宋朝時期的榷場和明朝時期的馬市,都是互市的具體形式。

宋代的榷場

榷場最初設立於宋、遼政權之間的邊境地帶,此後逐漸成爲宋、遼、金、西夏各政權在邊境地帶所設的互市場所。“榷”意爲專賣、專利,“場”則是指場地、場所。榷場貿易歷時三百多年,是這一時期隸屬於不同政權的地區之間開展經濟交流的重要形式。…

Continue

文林《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始末》

Posted on July 27, 2023 at 2:30pm 0 Comments

1960229日,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第一批四艘轮船满载着印尼的2100多名归国侨胞,到达广州港。由于新中国和印尼间的外交摩擦,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接回华侨6万多人。

大撤侨计划

1949年,在印尼的华侨有…

Continue

蔡秀敏:以「馬來世界」作為方法,看到「華人離散」中的殖民性 (黃凱薈整理)下

Posted on February 5, 2023 at 10:08pm 0 Comments

16世紀歐洲勢力隨著航海而擴張之前,南中國海這塊「馬來世界」並不是一塊白板(tabula rasa),更不是無主之地(terra nullius)

 

殖民為「互動」而非「被動」

蔡秀敏不主張…

Continue

蔡秀敏:以「馬來世界」作為方法,看到「華人離散」中的殖民性 (黃凱薈整理)上

Posted on January 29, 2023 at 6:00am 0 Comments

編按:2021年12月13日,由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主辦、台聯大暨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協辦講座,邀請到了密西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博士蔡秀敏,以「成為馬來世界的華人:殖民、移民與新加坡歷史」進行演講,談及對於「華人離散」論述的質疑與反思,以及以「馬來世界」作為方法的研究路徑,探討華裔移民在馬來世界的身份建構中、所涉及的充滿動態與互動的歷史。

 

| 講者簡介 |  

蔡秀敏(Sai Siew…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