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ativnaya ideya
  • 吉隆坡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Kreativnaya ideya'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INGENIUM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Paetiyo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Zenkov

Gifts Received

Gift

Kreativnaya idey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Kreativnaya ideya's Page

Latest Activity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APP:當代民族誌無意識研究

Th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group studied was the price that had to be paid (the price it had to pay) for its coherence. A society could be a system only without knowing it. Whence the corollary: an ethnologist was required to know what the society was without knowing it. Today, an ethnologist would no longer dare to say (if not to think) that. How can Bourdieu compromise himself in this way in the name of sociology? (From Pg.56 [Foucault and Bourdieu]in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1 by…See More
yesterday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APP:「權力」、「知識」與「主體」的關係

福柯(Michel Foucault)與布爾迪厄在處理「權力」、「知識」與「主體」的關係上確實有一些共鳴,但也存在重要差異與批評性張力。以下從共鳴與分歧/批評兩個角度分析:一、共鳴:對「無意識的權力運作」的揭示…See More
Jun 5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汪銘峯·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之關係

摘要臺灣政府與民間團體長期投入文創商品設計,雖有所進展,但在文化符碼的運用及市場產品屬性皆相同,無法做出原創及區別性。近年來,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周邊形成了生態藝術園區、觀景台、動物園及森林步道等,吸引遊客外更帶來地方經濟與觀光效益。所以,本研究提出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關係之研究,加強理解文化及提升認同價值。首先,本研究以民族誌學法進行研究,調查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文獻資料分類歸整。其次,透過設計符號學理論基礎,詮釋符號的三層美「符號外在美」、「符號行為美」與「符號內在美」,此外,萃取造形、材質、功能與色彩等建構設計元素等,設計九九峰文創商品。最後,透過本研究的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之探討,加值文創商品,同時可提供設計師們參考,又能讓大眾對文創科普的研究有基礎的設計認知。前言設計符號學是一門研究符號及其使用方式的學科,它涉及到符號的形式、含義和功能。而產品設計則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See More
Aug 26,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楊志凱·民族植物的不可思議

在有人類文明以來,植物就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能早在人類還在穴居時期時,植物就已經被認為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而在文獻記載中,植物的使用則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1770年巴比倫人的紀錄。臺灣的植物對於好學深思的人士,是一個極有趣的研究題材。 對於一位宣教師而言,每一片葉子都有言語,每一朵花都有聲音。馬偕博士 馬偕博士在淡水地區建造西式醫療與傳福音的地點…See More
Aug 19,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5

錢學森對大成智慧學碩士的具體要求體現了大成智慧教育的豐富內涵。「(1)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2)理、工、文、藝結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網絡,善於用電子計算機處理知識。」…See More
Jul 12,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4

他關於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產業革命與社會革命乃至文化革命的社會歷史觀;關於現代中國的三次社會革命論;關於世界社會形態等理論;以及關於要特別重視研究國際間軍事和政治的斗爭、要特別重視研究如何運用金融手段來發展經濟的「金融經濟學」等觀念,都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為唯物史觀增添了新的內容。 他倡導的系統科學,是從普遍存在於客觀世界的各種複雜系統的結構、層次、功能、性質等側面去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的;特別是開放複雜巨系統的觀念和理論,強調整體論與還原論相結合,從整體上觀察和解決問題,以及運用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建立總體設計部等,都是進行高層次系統管理和科學民主決策的現代理念和最佳方法,這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與發展。 他倡導的思維科學,是研究人腦通過思維活動,怎樣處理從客觀世界獲得的信息的科學。側重於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等設備與技術,通過人——機結合以得到正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知識,自覺地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科學。因而,使得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具有了新時代的特征。…See More
Jul 7,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3

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調到國防科工委,主管國防科技大學,當時學校要進行教育改革,他根據自己當時熟悉的科技領域,建議在國防科技大學所設置的八個系的專業就是把基礎理論、技術科學、應用技術統一起來的考慮。它們是: 一系:力學與應用力學;二系:核物理與物理工程;三系:控制論與控制工程;四系:電子學與電子工程;五系:化學與應用化學;六系:計算機理論與工程;七系:數學與系統工程;八系:儀器與儀器設計。 錢學森主張每一個專業都應是理與工的結合,課程設置既有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又有應用技術、工程技術。專業不要分得太細,否則學生將來適應能力差。要想在「科教興國」的戰略實施過程中盡快出智慧、出成果、出人才,就不僅要教育學生學會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集成,還要注意教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知識與經驗有機地、合理地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學校,有些專業還可采用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See More
Jun 29,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2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按照錢老的想法,集的對象主要就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或稱人類知識體系)中廣博的科學技術知識,還有體系外圍的前科學知識庫,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學基礎和知識源泉。所以,錢學森特別強調大成智慧碩士要「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只有了解、掌握了這些人類知識的體系結構和具體內容,才能更好地汲取、集成人類的智慧。 20世紀80年代,錢老指出:「現代科學技術不單是研究一個個的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這些事物、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研究這些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今天, 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 這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特點。」 錢學森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See More
Jun 14,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1

錢學森先生(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一直十分關注中國的教育事業,他每提到科技要發展、祖國要強大時,就必然提到教育要革新、人才要培養。2005年7月30日,他曾向溫家寶總理進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他所強調的傑出人才,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上有重大突破和發明創造的人才和帥才,他認為科學精神的靈魂就是創新。今(2008)年夏天當他又見到溫總理時,雖然他已97歲高齡,心中想說的話很多,但主要牽掛的還是中國的教育事業,因為他深深地感到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在青年」。當今,科技和教育將成為影響世界各國發展的關鍵因素。錢學森希望辦好大成智慧教育,改革教育制度,縮短學制,把我們的青年培養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高度智能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這是時代的呼喚。大成智慧教育的方案如何盡快提高人們的智能和品德,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是錢學森幾十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著力探索與思考的重大課題。他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凝聚著無限關愛與希望…See More
Jun 9,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盧錦程·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下當代策展性手法與觀展空間的關係 4

(二)視野聚焦:差異性中的共識體現當代策展性手法與游牧行為的重疊,使得展覽參與者、參與物在所形成的游牧空間內開始探索與冒險,同時空間模糊了廣泛意義上的時間與空間的物質性限制、沒有具體明確的目標、沒有預定結構,人這一主體不再是固定的、中心的實踐基點,而是生產性的、多元聯系的、開放性語境生成的結晶。然而參與者的觀展行為也並不是無感知或者完全隨意的,而是對空間內諸外物感知的交互,可以說游牧空間作為一種非理性的空間,仍然可以通過理性分析其內部因人而具有的「社會性」來控制。類游牧式的策展性手法跨越了階級、性別界限,可以基於對未來的建構引發廣泛的聯結,促成對共同義務的認識,服務於團結和聯盟的基礎。2022年策展人張尕受啟於德勒茲和瓜塔裡所提出的「逃逸線」概念於德基美術館策劃群展「飛越之線,為了可能的世界」,以跨國界、跨代際、跨媒介有機融合作為展覽的議題,立標於人類參與的議題前沿,展露出藝術正伺機等待一切突破可能的局面。展覽借由不同媒介與主題的藝術作品實踐暢想人類未來可能擁抱的、即將到來的「多重世界」,橫亙過去、現在與未來而解除其時空上形成的對立,拋開對於目前視野所能達到的前景無實際意義的定論,策展…See More
May 22,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盧錦程·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下當代策展性手法與觀展空間的關係 3

當代策展目的的中心亦不能僅為藝術而藝術,約瑟夫·博伊斯所渾然天成的策展強調藝術對社會和文化交融,鼓勵大眾參與到日常的社會行動之中,引入「社會雕塑」的概念,認為藝術作品具備介入、甚至改造社會的潛能,而不單純作為自為自的領域。他極具革命性的變革原則至今仍指引著策展朝向對「質問現實」的真實影響,2019年杜曦雲於上海昊美術館策劃的「我與博伊斯」周嘯虎個展以直白甚至稍顯刻薄的呈現痛擊在真實與虛擬中搖擺的數據訊息,其中選用的展品《偵探計劃—追尾實訓》 巧妙地利用…See More
May 14,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盧錦程·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下當代策展性手法與觀展空間的關係 2

2.聽覺解碼聲音是聯結人與世界的基本交流媒介之一,當代聲景設計以人的聲音機能為核心,創造性地將聲環境、聲信息和聲技術融合成新的媒介。當代策展性手法通過新興媒介對體驗的引導探索聲音可超越的維度,2021年於於木木美術館由難波祐子主策劃的「阪本龍一:觀音·聽時」展覽以敏銳的情緒洞察力打磨聽覺的呈現,其中的《你的時間》將空曠場所兩側並排放置音響與LED面板,鋼琴跟隨地震數據彈奏其因為海浪沖擊而異變的音律,人類定義的鋼琴原音所謂符號定義因自然活動被消除,聲音意味的游離與搖擺在被刻意打造的沉浸場域中被感知。3.嗅覺祛魅長期以來,受到嗅覺本身復雜性質的局限,以視聽為主要內容的藝術史中很少出現嗅覺的身影,嗅覺的表達潛能處於被忽視的狀態。當代嗅覺策展正以大量的實踐作品中累積而逐步形成自身的話語場域,但嗅覺藝術的豐碩成果並非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長久的冷落和漸進的嘗試。2012年策展人Chandler Burr受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所委托策劃的「The art of…See More
May 11, 2024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May 3, 2024
Kreativnaya ideya commented on Kreativnaya ideya's blog post 絲路友情·古詩詞裡的友誼
"欣賞與剖析[唐]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原文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 萬壑古樹高聳云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 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 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注釋 ⑴梓州:《唐詩正音》作“東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臺。李使君:李叔明,先任東川節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鎮梓州。 ⑵壑(hè):山谷。…"
Mar 31, 2024
Kreativnaya ideya commented on Kreativnaya ideya's blog post 西沐:“一帶一路”格局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取向與維度
"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 ——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主旨演講…"
Oct 21, 2023
Kreativnaya ideya posted a blog post

李林榮·文化自信與詩性表達 下

堅持文化自信的詩性表達應該把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文學遺產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古今過渡時期的思想和文學成果援引為首要的參照和資源今天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問題上,已經很少有人對我國古代文化遺產持排斥態度。很多場合、很多語境里·,一提傳統,大家不約而同想到的就是古典傳統。較之重估一切價值和全面批判傳統的口號直上雲霄的百年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高漲時期的文壇、學界,今天我們多數人都具備了對民族文化古典傳統的充分同情,這種矯正上一個歷史文化轉型周期里·的矯枉必須過正之偏的群體文化姿態,是理所應當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可能正處在朝另一個方向自覺或不自覺地偏傾的狀態。那就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問題上,過分地厚待和看重了古代,而輕視甚至忽視了近現代。單從時間距離上,一般認為是起自1840年的近代和1915年開端的新文化運動、…See More
Oct 18, 2023

Kreativnaya ideya'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Kreativnaya ideya's Blog

愛墾APP:「權力」、「知識」與「主體」的關係

Posted on June 3, 2025 at 8:51am 0 Comments

福柯(Michel Foucault)與布爾迪厄在處理「權力」、「知識」與「主體」的關係上確實有一些共鳴,但也存在重要差異與批評性張力。

以下從共鳴與分歧/批評兩個角度分析:

一、共鳴:對「無意識的權力運作」的揭示



1.無意識的規訓與再製

福柯在《規訓與懲罰》、《知識考古學》等作品中分析了權力如何透過知識、制度與日常規範內化於主體之中,與布爾迪厄的「習性」…

Continue

愛墾APP:當代民族誌無意識研究

Posted on May 22, 2025 at 1:30pm 0 Comments

Th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group studied was the price that had to be paid (the price it had to pay) for its coherence. A society could be a system only without knowing it. Whence the corollary: an ethnologist was required to know what the society was without knowing it. Today, an ethnologist would no longer dare to say (if not to think) that. How can Bourdieu compromise himself in this way in the name of sociology? (From Pg.56 [Foucault and Bourdieu]in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1 by…

Continue

汪銘峯·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之關係

Posted on August 10, 2024 at 4:30pm 0 Comments

摘要

臺灣政府與民間團體長期投入文創商品設計,雖有所進展,但在文化符碼的運用及市場產品屬性皆相同,無法做出原創及區別性。近年來,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周邊形成了生態藝術園區、觀景台、動物園及森林步道等,吸引遊客外更帶來地方經濟與觀光效益。所以,本研究提出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關係之研究,加強理解文化及提升認同價值。首先,本研究以民族誌學法進行研究,調查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文獻資料分類歸整。其次,透過設計符號學理論基礎,詮釋符號的三層美「符號外在美」、「符號行為美」與「符號內在美」,此外,萃取造形、材質、功能與色彩等建構設計元素等,設計九九峰文創商品。最後,透過本研究的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之探討,加值文創商品,同時可提供設計師們參考,又能讓大眾對文創科普的研究有基礎的設計認知。…

Continue

楊志凱·民族植物的不可思議

Posted on August 6, 2024 at 6:30am 0 Comments

在有人類文明以來,植物就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能早在人類還在穴居時期時,植物就已經被認為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而在文獻記載中,植物的使用則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1770年巴比倫人的紀錄。

臺灣的植物對於好學深思的人士,是一個極有趣的研究題材。

對於一位宣教師而言,每一片葉子都有言語,每一朵花都有聲音。

馬偕博士…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